196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应该怎样教育革命的新一代
——话剧《一百分不算满分》观后
仲少文
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的《100分不算满分》。剧本写得好,演得也好。这出戏,充满了革命激情,戏虽然短小,却寓意深刻,孩子们看了受到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看了也发人深思。我们感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同志上演这出好戏,希望辅导员同志们也来读一读这个剧本。
我们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任务,都想把新的一代培养成为符合革命事业需要的、能把我们伟大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革命接班人。怎样把这个愿望付诸实现呢?这出戏,通过大志这个少年的形象告诉我们,首先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新的一代,使他们胸襟开阔,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对革命有强烈的责任感,为了革命、为了斗争去发愤学习。有了这一点,他们就会把学习看作党和革命长辈交给自己的革命担子,就会严格地要求自己,用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用踏踏实实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门功课、每一道习题。
这出戏里的大志,就是这样一个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新中国少年,他身在课堂,心里却有一张世界大地图。他听得见台湾监狱里的镣铐声,南越集中营里孩子们的啼哭声,抽在刚果人民身上的鞭子声,美国佬屠杀巴拿马人民的机枪声。他想到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他正是为了革命,所以学习的劲头总是那么足,学得总是那么好,对自己要求总是那样严。
小宜却不一样,她缺乏为革命学习的志向,心里想的就是分数。凡是要考试的科目,她就用心学,用心记,不考的如动物之类的课程就扔在一边。当父亲问她的时候,她还得意地说:“您还不知道呀!动物、历史、物理都是光学不考!”很显然,象小宜这样,怎么能去掌握革命和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本领呢!
这两个人物生动地说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革命接班人,要使他们掌握革命和建设的知识和本领,不能单纯传授知识,而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有的人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空道理,不解决学习问题,这种看法的错误,在这两个典型人物面前,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了。
有了革命思想作动力,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出戏里,大志是一种学习方法,小宜又是一种学习方法。大志按照毛主席的教导,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课堂上书本上讲的革命道理,他用心琢磨,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书本上讲的科学知识,他想到在建设祖国中的用处,用心听讲,还亲自试验,探索究竟。这样,他就真正学到了革命的思想,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小宜就不同了,他把革命道理当作教条背诵,记得很清楚,背得很流利,却不能真正理解。他对科学知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记结论,却不知道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虽然考试分数很高,学的却只是一些死知识。我们可以设想,象这样下去,长大了怎么能够经受得起阶级斗争风浪的考验,又怎能承担起艰巨复杂的建设重担呢!
小宜在学习上走的一段弯路,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崇尚书本,轻视实际,呆读死记,单纯追求分数的害处。而小宜在老师心目中,却是一个学习成绩优良的好学生。小宜有这样的缺点,责任并不在她自己,主要是教师错误的教育思想造成的(剧本在这方面写得很不够)。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象这样教学生,要求学生的人,并不在少数。看了这出戏,深深感到,我们实在需要好好想一想,到底应该怎样培养革命的新一代。实在需要好好地学习毛主席的教育思想,领会毛主席关于培养少年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指示,下决心清理自己旧的教育思想,切实改进教育工作,真正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培养教育好革命的新一代。〔原载《辅导员》杂志〕


第6版()
专栏:

深入群众画英雄
——创作《时传祥》组画的几点体会
北京画院 韦江凡
一九六四年在报上看到了时传祥同志《让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代代传》的文章,我便想到崇文区清洁队去生活。这个想法得到领导上的鼓励与支持,去年三月初,我和尹瘦石同志便带着行李来到了青年班。
我们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劳动,晚上睡在集体宿舍里。开始时,工人同志们热情地照顾我,只让我背一点粪。但是,由于我长期脱离劳动,结果仍把肩磨破了,浑身酸痛。当时我有些动摇,心想:北京有那么多的工厂、农村,我为什么非选择到这儿呢?这时,打开毛主席著作,看到毛主席说:“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再看看五十多岁的时传祥同志和青年工人一起忘我地劳动的情景,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激励,下决心坚持下去。
时传祥同志和青年工人们的手上、身上有大粪,他们的灵魂却是最干净的!时传祥自豪地说:“我们掏大粪是干革命,是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首都人民的健康。”青年工人们看到大粪,高兴地说:“好啊!这种粪上到地里可以多打粮食,支援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这是多么高尚的思想啊,真是身背粪桶,心怀祖国,放眼世界。我是个美术工作者,回想自己以前对待美术工作却不是这样,自觉不自觉地把技术和知识作为私有,时传祥和青年班是为革命而掏粪,我却长期没有为革命而画画的思想。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下,在掏粪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掏的不仅是大粪,更重要的是掏了我脑子里的资产阶级臭思想。
在和时传祥同志的共同生活中,使我深深感到:一个文艺工作者,必须首先解决自己的世界观问题,必须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才能和工农兵有共同的感情、共同的语言,才能对生活有敏锐的感受能力。有一回我和时传祥同志一起乘公共汽车,他很快就觉察到一位青年妇女有病,马上起来让座。我当时想,为什么五十多岁的时传祥同志的目光比我还敏锐呢?这是他时刻关心别人,处处想到别人的缘故。他并没有向我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他的行动却是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如果我们真正学好毛主席著作,象时传祥同志那样,带着阶级感情来观察生活,象他那样热爱党,热情地关心群众生活,那么,我们就能发掘共产主义的伟大主题和英雄人物的高尚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作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鼓舞人民前进。
时传祥自豪地说:“我已经掏了三十多年的大粪,为了党的事业,我愿再掏三十年”。在青年班生活了四个月,是我难忘的一课,使我认识到,时传祥同志和青年工人们正是我们时代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使我懂得了一个真理: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正是我们文艺应该表现和歌颂的对象。
我们下定决心,要把在青年班生活的感受用画笔画出来。大粪、掏粪工人,在过去一般是认为不能入画的。在和工人的共同劳动中,我们的感情有了变化。深深感到画这样的画是我们的政治责任,这是为我们时代的闪闪发光的英雄人物立象!
但是,时传祥和青年班的动人事迹很多,从何画起呢?四个月来那些激励过我们、教育过我们的生活画面,一个一个涌现在眼前,再不象从前那样闭户静坐、苦思苦想而找不到创作题材了,现在是如何更集中、更概括、更好地去表现的问题。在领导和同志们帮助下,确定了主题,决定采用组画的形式,反映时传祥和青年班的革命精神面貌。这次参加华北地区年画版画展览的《培养革命精神的课堂》、《水热心暖》、《传艰苦朴素的作风》、《当了人民代表》,便是组画中的四幅。
《培养革命精神的课堂》反映的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到青年班参加劳动的情景,以表现人们对平凡的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宣传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革命的思想。画面上画上了民警、大学生、解放军、机关干部和时传祥一起背粪。为什么我们把民警放在显眼的地位呢?因为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掏粪老工人诉苦说,在旧社会,警察打骂掏粪工人是家常便饭。时传祥有一次在街上洒了粪,警察过来抽了他三警棍,隔棉衣把身上打出了三条血印。他挨打后不想干了,可是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连不干的自由也没有,粪霸又勾结警察毒打他。因此,新社会的民警同志来参加背粪,格外使工人们感动。所以,我在构图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把人民警察摆在比较主要的位置。
《水热心暖》是表现人民群众对掏粪工人的热爱和尊重。在旧社会,掏粪工人是不被尊重的,时传祥同志常向人讲起一桩痛心的往事:解放前他到一个律师家掏粪,天热口渴,想要点儿水喝,那个律师怕脏了他们家的水舀子,叫老妈子用喂猫的碗舀了点水给他。如今呢,我们劳动时经常遇到老大娘和红领巾送茶送水,下雨送草帽。时传祥本人一提起这些事就非常感动。他一再说:“这是党和毛主席教导得好啊!”我一直在想,象送水这样的事见得多了,我便视为平淡;时传祥却总是很激动,而且每次都想到党和毛主席的教导。这正是他永不忘阶级苦,永不忘本,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社会,永葆革命热情的具体表现。我们就带着这种认识画了这幅画。
这次我们虽然没有带速写本下去,但是,在创作构思时,时传祥和青年工人的形象却活生生的在我们脑子里出现。我想,这正是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所尝到的最初的甜头。当然,这四幅画还远远不能概括时传祥同志和青年班的精神面貌。我们准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继续加工提高。
在创作组画期间,我们对“三结合”的创作方式有了较深的体会。在创作过程中,领导同志反复给我们指出:要突出政治,要刻画好英雄形象,要有生活气息,不断地为我们端正方向,提高认识。以前画画,画出初稿只给同行几个人看看就行了,现在认识到画画既然是为工农兵群众,就必须拜工农兵群众为老师,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不止一次地带上画,到清洁队去征求意见。
《培养革命精神的课堂》这幅画的草稿后边有三个掏粪的人比较呆板,清洁队的领导同志说:“把他们画得昂首阔步的才带劲!”《当了人民代表》这幅画,改画时曾想表现时传祥和代表们正向人民大会堂里走,背景画两个柱基。但是工人们一致认为画面上应表现人民大会堂的正面全貌,他们说这才“有气派”。后来我们遵照这些意见改了。
回忆自己过去的创作所以成绩不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改造,没有跟工农兵结合,正象毛主席教导我们的:“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无论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是艺术趣味,都得在向工农兵群众学习中彻底改造,才能创作出为工农兵所需要、所欢迎的作品。(附图片)
《时传祥》组画之一


第6版()
专栏:

水调歌头
山东大学教授 高亨
(一九六四年初,《文史哲》杂志组织了一次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的活动。在笔谈中,作者写了下面这首词,原刊《文史哲》一九六四年第一期。)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炎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第6版()
专栏:

迎春列车
济南铁路局 韦伟
车轮滚滚,汽笛声声,一列迎春列车,在辽阔的原野上驰行。它是从连云港出发,开往徐州的支农快零列车。担任乘务的是先进集体,徐州列车段705/6次快零货运小组的同志们。在一辆棚车里,青年货运员范德成同志,正汗流浃背,脚下踏着厚厚的牛粪,紧张地打扫着。
原来,列车在连云港站编组出发时,因车辆不够,就临时把这辆刚卸过牛的棚车挂上了。站上想派人清扫,已来不及了。不挂吧,少一辆车,沿途要少装多少支农物资啊;挂上吧,按照规定没清扫消毒,是不准使用的。这时,范德成想起了,他们小组出乘前,学习了《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大家决心要以新的战斗姿态,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创造良好的开端。他就主动向组长提出建议:上车清扫,然后再装运一些耐脏的物资。没等别人说话,就抢先上了车。难闻的气味,飞溅满身的粪便,汗水湿透了衣衫……这一些,范德成全不顾。他一心想的只是:尽早地把粪便清扫干净,争取早一站就装上货物,为支援农业夺得丰收贡献一份力量。
列车在新沂站开车前,已经满载了。可是根据预报,前面几站还有木犁,犁铧面急待装运,特别是新沂站临时要装四头牛……。怎么办?组长、共产党员张绍清,马上召集全组人员商讨解决的办法。他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支农物资及时运走。”大家异口同声说:“对!再难咱也要干。”说着,大家便一齐动手,把办公和休息的一辆车,临时改造起来,把床位掀了,把办公桌挪了,腾出了一大片地方来,又把别的车厢的货物,移到这个车厢来。牛装上了车,木犁和犁铧面也装上了。比原计划多运了十二吨支农物资。
大家出色地完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趟乘务,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此刻,虽然天寒地冷,但他们那颗为革命跑车的烈火般的红心,却早已使列车春色洋溢了。


第6版()
专栏:

车间黑板报
卢泳椿 侯远涛车间黑板报,办得真是好!上班前,下班后,大伙儿总爱瞧一瞧。这里响着咱们的誓言,这里响着冲锋的号角;毛主席语录闪金光,一轮红日车间照。车间黑板报,办得真是好!“革新迷”这里来取经,“巧姑娘”这里来送宝,棒小伙昨天攻下关键,今天就上板报头条。比学赶帮超,黑板报上掀高潮!车间黑板报,办得真是好!报廊连着亚非拉,整个世界全望到——越南兄弟揍飞贼,赤道战鼓咚咚敲,反帝风暴卷全球,革命烈火冲天烧!车间黑板报,办得真是好!这里好比加油站,瞧瞧它,咱们浑身劲直冒!


第6版()
专栏:

小保管 谢鸿歧 张维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