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到群众中去学习“老三篇”
解放军某部 宋子佩
一九六四年,我们团中心组开始学习“老三篇”。从去年以来,我们不仅在学习内容上突出“老三篇”,而且经常带着问题到连队,跟战士一起学,在用字上狠下功夫,首先在思想改造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领导干部到群众中去,到连队去,跟战士一起活学活用“老三篇”,狠抓世界观的改造,这是实现思想革命化的必由之路。
到连队中去,增强对“老三篇”的无产阶级感情
林彪同志说:对毛泽东思想抱什么态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又说:“‘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我们前几年学了“老三篇”,为什么不能真正做到呢?就是根本态度没有解决。当时,我们团党委领导成员,对“老三篇”的巨大思想光辉认识不足,理解不深,感情不浓。我们不是把“老三篇”看成是一辈子干革命的必修课,而只看成是新同志的入门课;还有的同志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能背诵几条为人民服务的语录,讲一番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就认为自己学懂了,会用了,就自己给自己发了“毕业证”。所以这样,还由于思想上有一些包袱,如:认为跟党和毛主席干革命已经二十多年了,出身好,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阶级立场没有什么问题,历史上没有犯过大错误,世界观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认为,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即使思想上有点毛病,也能跟党和毛主席革命到底。由于在思想上是个低标准,所以我们对学习“老三篇”就缺乏强烈的愿望,学得不认真,用得也很不好。
去年夏季大野营,在长途奔袭中,七连一班战士杨应敏,因为流汗太多,出现虚脱现象,副班长李启钦发现后,立即上去要抢他的背包和枪,但小杨坚决不给,他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现在正是锻炼我的革命意志的时候,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副班长李启钦接着说:“毛主席也教导我们:‘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现在也正是考验我们革命战士的阶级友爱精神的时候。”一个战士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一个战士对同志满腔热忱。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和他们一起行军的副团长王仁修同志,他马上把自己的马让给小杨骑,但小杨坚定地说:“在出发前,首长给我们讲读了《为人民服务》,告诉我们,要作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而英勇战斗,就要在平时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硬骨头精神。如果我今天在困难面前屈服,将来在战斗中就不可能过硬。”在毛泽东思想的鼓舞下,小杨一直坚持到达目的地。像这样的事例,不仅七连有,其他连队也有,感动了王仁修同志,也使我们每个同志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野营后,中心组同志在一起畅谈体会,有的同志激动地说:“我们天天讲‘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讲两个‘极端’,但碰到实际问题往往不能做到。这说明我们对‘老三篇’的阶级感情不如战士深厚。”“我们过去只在嘴上‘毕业’了,在思想上并没有‘毕业’。”
通过这次学习和回忆对比,使我们认识到: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自己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变,对待“老三篇”的无产阶级深厚阶级感情不变,就要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老三篇”的巨大威力,激发起对“老三篇”的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才能不断前进,永葆革命的青春。
跟战士一起学习,找出自己思想与“老三篇”的差距
要学好“老三篇”,就要首先找出自己的思想与“老三篇”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所能找到的;只有到实践中、到群众中,才能找出来。今年春天,上级领导机关来我们团检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情况时,发现运输队在学习“老三篇”、彻底改造世界观方面,抓得狠,效果好,是一所红色的革命熔炉。团党委作出决定,要求党委所有成员都背上行李,到运输队跟班见学,到这所为人民服务的熔炉里去学习为人民服务。开始,有的同志对于到运输队能不能学到东西,抱怀疑态度,认为运输队学得再好,也不可能比我们中心组学得好。我自己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的。为了用事实教育自己,说服大家,我就先走一步。到了运输队后,我住在班里,战士开学习“老三篇”的讲用会,我就和他们一起亮思想;战士们去打扫马厩,我也跟着去干;他们出车给连队拉煤运米,我也和他们一起去装车、抬煤、扛麻袋。并且利用和他们一起劳动、谈心的机会,了解他们活学活用“老三篇”的经验。有一次,我和驭手庞显祖一起去喂马,发现一匹马把粪拉在马槽子里。我正要找铁锨来铲,小庞已经用手捧了起来。我说:“用手捧不卫生,还是用铁锨来铲吧!”小庞边捧边笑着说:“不怕!用手捧得干净,再添上草,马才爱吃。”这些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我的思想却震动极大。从对待一堆马粪的不同态度里,我发现了战士思想品德的高尚,也照出了自己思想中的污垢。
后来,团里的几位领导同志,也都集中到运输队跟班见学。通过一看(看战士是怎样亮思想斗“我”字)、二干(从劳动中观察战士是怎样把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三谈(和战士一起谈心得谈体会)的办法,使我们很快地找到了在党委领导班子和个人思想革命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团政治处主任李树科同志,过去强调文化低,能力差,不安心做政治工作。通过到运输队学习,他认识到根本问题不是文化水平低,而是思想觉悟低;不是工作能力差,而是对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政治责任心不强。运输队有个今年入伍的新战士,叫黄长庚。论年龄,还不满十八岁,论文化,高小还没有毕业,但他处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带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入伍不到半年,就把“老三篇”的主要观点记得清清楚楚。他学了就用,组织上让他当驭手,他爱马如命;让他当通信员,他又成了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对革命有利,什么工作都抢着干;并抓紧一切机会,领着大家学语录,给大家读报纸、讲时事。黄长庚的行动,教育了大家,李树科同志受感动就更大。他找黄长庚谈,小黄说:“我是个苦孩子出身,是共产党、毛主席把我从苦海里救出来。毛主席是劳动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一时一刻不按毛主席的教导办事,一天不宣传毛泽东思想,我就觉得心里不安。”李树科听了小黄的介绍以后,激动地说:“我也是个苦孩子出身,是党和毛主席把我培养成人。可是我却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安心做政治工作,不想当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员,这是忘本。”
通过和驭手一起劳动,一起学习,我们发现运输队的同志不仅对“老三篇”领会得比我们深刻,而且用得也比我们彻底。我们和运输队的同志比较,有千差万差,主要是在活学活用“老三篇”,用“老三篇”改造世界观上差。从此,我们便经常检查,经常实践,经常对照,提高了改造思想的自觉性。
到群众斗争的实践中去,学出新的水平,用出新的水平
如何把学习“老三篇”落实到改造世界观上呢?我们的体会是,坐在屋子里,关上门用,是用不出高水平,练不出硬功夫来的。只有到群众斗争的实践中去用,在狠学狠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练出“用”的硬功夫,不断地用出新的水平。
过去,我们学习“老三篇”,也亮思想,也开展思想斗争,有时斗得还相当激烈,但由于都是关在屋子里斗的,脱离了群众的监督,结果斗一次,痛几天,就像刮胡子一样,过不了三天五日,又冒了出来。久而久之,有的同志甚至滋长了一种麻痹情绪,认为自己是老干部了,有点老毛病是难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领导干部活学活用“老三篇”、改造世界观的决心,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在《组织起来》一文中的一段话。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我们共产党员应该经风雨,见世面;这个风雨,就是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这个世面,就是群众斗争的大世面。”毛主席的教导,使大家明确了:不仅要在群众斗争的实践中,提高我们对“老三篇”的认识,培养我们的阶级感情,找出差距,而且要带上自己的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用,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用”的硬功夫。
我的“老毛病”是主观片面,处理问题时不善于使用“两分法”,对待同志缺乏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通过学习和同志们的帮助,我认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世界观改造得不彻底的反映。我就又回到运输队跟班见学。有一次,驭手曹立耀出车时,忘了带备用马掌,途中马掌掉了,结果延误了五个小时。当时我想,小曹回来后,非挨批评不可。但是,小曹深夜十一点半回来时,队长陈伦模同志不仅没有批评,还表扬了他能够排除万难、想方设法完成任务的精神。并把延误时间的责任全部担到自己身上,当面检讨了自己战备观念不强,出车前只作了一般的要求,没有作具体检查。这件事,不仅使小曹极为感动,对我的教育也极大。为什么我认为该批评的,陈伦模却表扬呢?原来,世界观改造的程度不同,对战士的阶级感情不同,对毛泽东思想的运用也就不一样。从陈伦模对这件事的处理中,使我们认识到:能不能把“老三篇”学到手,用到家,关键在于有没有彻底革命的精神。有了对革命、对同志完全、彻底负责的革命精神,就一定能够学出新的水平,用出新的水平。
通过到连队和战士一起学习“老三篇”,一起亮思想,一起斗“我”字,使我们对林彪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指示理解得更加深刻了,用的方向更加明确了,用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了。越用无产阶级的觉悟越高,越用突出政治的自觉性越强,越用革命精神越振作。大家普遍反映,连队是我们活学活用“老三篇”的最广阔的天地,广大群众是我们实现思想革命化的最好的老师。


第3版()
专栏:

解放军某部副师长王新民和新战士陈锡波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和战士一起亮思想,狠抓世界观的改造。
陈超达 林国民摄


第3版()
专栏:

打破“迷信”,提高自觉
立影
解放军某部领导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深入连队,到群众中去,和战士一起学习“老三篇”,一起参加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一起亮思想、斗私心,狠抓世界观的改造,获得了很大的益处。他们的经验,对人们很有启发。
“老三篇”是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人人都要学,哪一级都要学。这个道理本来并不难懂。但是,真正学起来,劲头就大不一样,效果也有千差万别。有的可以打八、九十分,有的只能打一、二十分。这里,根本的问题是对自己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有没有学习和改造的自觉性。有些人对自己多少总有点“迷信”:“革命多年了,世界观问题基本上解决了。”“老干部,有点老毛病也难免。”“战士学得再好,还能比干部学得好?”说来说去,还是给自己发了“毕业证”。剩下的事情,就只有教育群众和改造客观世界了。这是一些领导干部“老三篇”学不进,用不好的根本原因。
怎样打破这种“迷信”,提高学习和改造的自觉性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像某部领导干部那样:到群众中去。群众是最亮的镜子,从群众那里,可以照见自己的真实面貌,帮助自己挖出灵魂深处的污垢;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从群众身上,可以学到自己最缺乏的东西,找到思想上真正的差距;群众的眼睛是最亮的,你学得深不深,用得好不好,群众都会给你做出公正的评价。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要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一点,老老实实地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


第3版()
专栏:

首先要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上带头
中共山西长子县城关公社同福大队支部委员会
在一次支部总结抗旱斗争的会上,我们讨论了干部怎样带头的问题。
当干部,就要带头。究竟最重要的是带什么头,以前的认识是糊涂的。光在生产劳动上带头,没有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上带头。有的同志说:“咱当上干部,知道要搞好工作,就得起带头作用,就是不明确首先应该带什么头。清早下地,咱带头叫人;下地干活,咱一股劲走在前头。干部在劳动上带头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如果只做到这一点,那是不够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去年夏季抗旱,担水浇玉茭。有一天,我因为有点事,去迟了点,到地里一看,有的社员坐在地头拉闲话、吸烟,还没有干哩。我问怎么还歇着呀?有人说:“等队长来了一起干。”
接着许多同志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光带生产头,以生产领导生产;不带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头,不进行政治思想工作,结果,必然是干部本身实现不了思想革命化,社员群众也实现不了思想革命化。有时虽然能把大家带动起来,但是很不稳固。同时,如果整天只是埋头领导社员搞生产,不去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就会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迷失方向,走到斜路上去。
同志们也用很多活生生的事实说明:只有带好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头,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群众运动开展起来,使毛泽东思想在广大社员的思想上深深地扎了根,自觉地破“私”立“公”,破“旧”立“新”,才能真正扎扎实实地搞好生产。社员都说:“毛主席思想挂了帅,家里坐不住老太太。”第四生产队有一个社员,原来群众叫他“工分迷”,下地迟,收工早,嫌工分少,常和记工员吵。学习了《纪念白求恩》,他说:“白求恩是外国人,把生命都献给咱中国人民。我是个中国人,心里光有自己,光有小家庭,活的多没意思呀!”从此,他决心丢掉“私”字,树立“公”字。在抗旱斗争中,他迎着困难走,拣重活干,大家推选他当了作业组长。
经过这样一讨论,大家对带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提高了。同志们说:当干部只有首先带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才能成为革命的带头人。林彪同志说“我国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七亿人口,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革命的思想,正确的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我们这个大队同样是这样。全大队好几百人,只有用毛泽东思想去武装大家的头脑,才能思想一致,方向一致,行动一致。只有干部和群众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人的精神面貌才会改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才会改观,生产面貌才会改观。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世界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群众促干部,跑得就更快
江苏南通县新坝公社十九大队党支部书记 沙桂生
我们大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办法是:领导骨干和广大群众相结合,骨干带群众,群众促骨干。这是组织发动群众学习的一个有效办法。
我们大队的干部,在支部的领导和党员的带动下,大多数学习都比较认真。大家也把带动和组织群众学习,作为突出的政治任务,并且特别注意带动家属学习。
干部带动群众学,反过来群众又推动干部学。我的邻居、七十岁的老贫农陆玉成,听了我们全家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讲用会,回去以后也带领孙子、孙媳妇和小孙女儿学起来,讲起来。后来还约我去听,我一听,呱呱叫,就在他家开了现场会,请生产队干部去听。干部听了,感到压力很大,也就加紧学用起来了。
群众促干部,主要表现在“用”字上。群众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起来以后,干部在“用”字上,特别是在改造世界观方面,常常不如群众。譬如,一队和六队稻子都登了场。一队买了部打稻机,脱粒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六队稻子靠人力掼,进度很慢。一队队长殷桂森,想把自己队里的稻子快点脱粒好了,再把打稻机借给六队。那知社员的思想走到他前面去了。社员向队长提出:“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应该早点把打稻机借给六队,自己队里的一部分稻子大家掼。”队长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做干部的不好好地学习毛主席著作,换换思想,不仅没资格领导社员,还要拖社员的后腿呐!”
我们体会到:对干部来说,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带动群众的过程,其实也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我们带动了群众,群众发动了起来,很快就超过了我们,促着我们再朝前跑。群众有了干部带,容易动起来;干部有了群众促,跑得就更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