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故事

女炊事兵之歌
施兆平 关景杰
沈阳部队一个电话兵连里,有个女炊事班。每当人们路过她们的伙房,总会听到《我是一个炊事员》的豪迈歌声。这支歌是怎么唱起来的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曲折哩!
去年初秋,王宜文、张连荣、常春菊、高桂琴、尹彦珍、黄顺新这六个女兵当上了这个连的女炊事员。
欢送会上,党支部给她们发了《毛主席语录》,嘱咐她们要把炊事班办成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大课堂。同志们给她们戴上大红花,穿上雪白的工作服,敲锣打鼓地送她们进伙房。几个女炊事兵挺着胸膛,《我是一个炊事员》唱起来啦!
唱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女炊事兵原来都是城市里的学生,年龄只有十八、九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一岁,在家尽吃现成饭,根本不知道这百十来号人的饭菜该怎么做。可是,班长王宜文不管那一套,这个身材壮实、性格爽朗、作风泼辣的共产党员,有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儿,捋胳膊,挽袖子,就领着大家上阵干起来了。
没想到,第一锅饭就没过关:生的、糊的、干的、稀的,弄了个五、六样。开始一个时期,女炊事兵们披星星,戴月亮,累得上床都费劲儿;有的手上挨了四、五刀,裂了很多小口子,和面时碱水一泡,钻心疼。这些不说,同志们吃不好可是大事啊!这时候,伙房里的笑声少了,《我是一个炊事员》也没人唱了。
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几个女炊事兵重新学习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她们想,在困难面前动摇,不是技术不行,是自己的锻炼决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过硬。张连荣同志说:“我和我妈都是围着锅台转,但转的意义可不同。从前,她是为家里转;现在,我是为中国革命、世界革命转。”大家表示,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尺寸放得长长的,把私心杂念挖得净净的。
从那以后,《我是一个炊事员》的歌声,又从伙房里传出来了。
有的时候,做出了糊饭或夹生饭,炊事班就把剩下的留给自己吃;饭少了,宁肯自己挨饿,让同志们吃饱。为了改善生活,她们走出七、八里地推磨碾米。不久,学会了“快速做饭法”,一小时之内,就能把饭做出来。这时,同志们都夸她们快赶上老师傅的水平了。
饭菜过了关,炊事班又在炉灶上闹革命。大家说,不注意节约煤,一年就会从烟囱里跑掉一口大肥猪。学习了毛主席“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教导,她们进一步认识到,节煤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从哪儿节煤呢?炊事班学习了《矛盾论》,找到了主要矛盾是烧火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烧火的人。烧火的黄顺新同志说:
“对!我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黄顺新不但掌握了烧火的规律,而且还和其他同志一起,白天做饭,晚上改灶,一连改了三十一次,终于使全连的炊事用煤,每人每天下降到三两左右。这个不到十九岁的革命小闯将,入伍不到两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志们都亲切地管她叫
“黄满意”。
炊事班的同志并不满足这些,她们决心当个什么都能干的炊事兵。有次过节日,连里准备杀两口猪。开始大家都为难了,猪不杀不能吃啊!又一想,既然当炊事员,就什么都能干才行,杀猪有什么难的!王宜文自告奋勇地说:“我干!”司务长听了直摇头,别的连的炊事员也来看热闹。王宜文同志就往打仗上想:美国鬼子比猪个儿还大,敢不敢杀呀,当然敢!想到这儿,她一捋胳膊,上去狠狠给了一刀。由于用力过猛,刀子一偏,扎到骨头上了,猪一个劲儿叫喊、挣扎,司务长怕她不行,要换她。王宜文想,这也是革命,要是蒋介石、美国鬼子的脑袋,还能不杀吗?刀子一缓,又给了一下子,猪杀死了。在这以后,很多人都抢着学杀猪。
过去,买粮、买煤,都要用汽车,浪费大,麻烦多,炊事班想用三轮车代替汽车。第一个学蹬三轮车的是班长王宜文,她刚会歪歪扭扭的骑一点儿,就骑车上街去买菜。
这天,街上车马行人很多,大人小孩见一个年轻女兵蹬三轮,都过来瞧热闹。小王一慌,拐弯的时候,车子来了个大翻身。
回来,有人说她是“杂技大王”。王宜文心一横,管它呢,三轮车骑定了!这也是破旧俗,立新风嘛。
后来,她专门到人多的地方去练,虽然又翻了几次车,还是学会了。全班同志也都蹬开了三轮车。一次拉个七、八百斤,走它几十里地也不在话下了。
炊事班的同志,有了成绩不骄傲。她们从“小课堂”走出来,到“大天地”里经风雨,见世面,决心为革命炼就一身硬骨头。
今年四月,东北还是挺冷的时节,部队外出劳动。炊事班主动要求去四个人,承做一百多人的饭菜。
那里的伙房,是一个搭在野外、三面透风的帐篷。她们到这儿的第一件事,是把十几条毛主席语录,贴在帐篷里,写在锅台上。
当时,天气很冷,萝卜条切出来就上冻了。兄弟连队原来准备了一台吹风机,她们说,“打仗的时候,难道还能准备上一台吹风机吗?”没有用它。几个人凑在一起,面对帐篷上的语录,好像毛主席就在眼前,身上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做饭的时候,烧火的黄顺新,跪在地上,火小了就用嘴吹,脸上熏黑了,眼泪一个劲儿淌,冻土都被她暖化了,衣服上沾满了湿泥,可她一动都不动。大家终于把饭做好了。
劳动结束,回来的时候,同志们看炊事班很辛苦,要求她们坐车走;但她们不坐车,坚决跟着部队步行上了路。
六个女炊事兵,个个当上了五好战士。炊事班被评为五好食堂。班长王宜文,还出席了沈阳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可她们《我是一个炊事员》的歌子还没有唱完,她们决心一辈子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乘风破浪,永远前进!


第6版()
专栏:工农兵杂文选

“总开关”
抚顺龙凤煤矿工人 吕振刚
毛主席说:“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这话说的太正确了。我体会,世界观好比一个“总开关”,“总开关”的问题不解决,巷道里的哪一盏灯也不能亮,各方面都会出问题。“总开关”的问题解决了,台台马达都能转起来,万盏明灯放光辉,工作起来就会势如破竹。
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总开关”就是一个“公”字。只有掌握这个一心为公的“总开关”,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才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才能成为毛主席所说的那样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私”字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总开关”。这个“总开关”是万恶之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革命一辈子,就必须和“私”字斗争一辈子。和“私”字斗,不能一劳永逸,要经常斗。你不斗倒它,它就斗倒你。只有一个劲地和“私”字斗,才能一心为公,才能一个心眼干革命。
解决“总开关”的问题,是个头等重要的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靠毛泽东思想,必须像洗脸、吃饭一样,天天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一天不洗脸,灰尘就去不掉,一天不吃饭,肚子就空,一天忘了毛主席的教导,“私”这个东西就会钻进来,就会占上风。


第6版()
专栏:工农兵杂文选

“一闪一现”和“一点一滴”
解放军某医院 赵俊仙
毛主席说: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我们的头脑里来。资产阶级思想,经常在我们头脑里一闪一现,转来转去。一碰到具体问题,私心杂念就往往从头脑里闪出来了。打个比方,好像爱克司光片,在照像时,只不过咔嚓一闪,结果影子就映到底片上去了。
斗私心,就得抓住头脑里一闪一现的私心杂念,一点一滴地斗。
一点一滴地斗,就是切切实实地斗,就是及时地斗,就是狠狠地斗。不是慢慢来的意思。
我们医院里曾经举行过一次病例讨论会,研究一个肺结核病人的“抗药”问题。我想,改造思想也和治病一样,有病必须早治。如不早治,轻病会变成重病,急性病会变成慢性病。治就要治彻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治治停停,不但治不好,体内还会产生抗药性,使疾病顽固起来。
思想上的病,也必须及时治,切实治。对于一闪一现的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抓住就斗,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不抓住一闪一现的问题,一点一滴地斗,无情地斗,资产阶级的思想毒菌就会腐蚀人的灵魂,发展下去,也就会顽固起来,使人的革命意志衰退、瘫痪。


第6版()
专栏:

毛主席金书捧在手(对口词)
河北获鹿县李村公社北胡庄大队创作组甲:铁锨锄头扛在肩,乙:毛主席金书捧在手。甲:坐在渠畔,乙:歇在地头,甲:读一读啊,听一听,乙:革命干劲足!甲:学《愚公移山》,乙:活的愚公社社有。甲:青年治山突击队,乙:老贫农是好参谋,甲:挥镐抡锨山河动,乙:要与天地作决斗!甲:修水车,乙:封山口;甲:开新渠,乙:截河流;甲:毛主席话儿团团火,乙:哪怕它北风刺骨冰雪
厚!甲:汗水滴穿三尺雪,乙:热火朝天战山头!甲:谁个喊苦?乙:没有!甲:谁个叫累?乙:没有!甲:毛主席的战士最坚
强,合:我们是革命的硬骨
头!甲:一层层梯田,乙:爬山头;甲:一道道渠水,乙:绕地头。甲:铁锨锄头扛在肩,乙:毛主席金书捧在手。甲:老队长学习《纪念白
求恩》,乙:一颗红心红得透!甲:吃苦在前,乙:享受在后;合:工作繁忙眉不皱!甲:白天拔麦打突击,乙:晚上护场提灯走。甲:为革命操心不辞劳,乙:那里困难他那里走!甲:夏季,乙:丰收,甲:秋季,乙:更大丰收。甲:有了成绩夸不倒,乙:从来不醉丰收酒。甲:你听他说啥?合:“读毛主席的书,听毛
主席的话,革命路上不
停留!”甲:看今天山青水也秀,乙:待来日棉笑谷垂头。甲:古代愚公,乙:要移的仅是两座山,甲:今日愚公,乙:要把一穷二白全搬
走!甲:铁锨锄头扛在肩,乙:毛主席金书捧在手。甲:《为人民服务》人人
学,乙:活雷锋到处有!甲:饲养员,乙:李二叔,甲:大公无私是榜样,乙:百里求医为救队里
牛!甲:车把式,乙:大老周,甲:从家里扛出红枣木,乙:给队上的大车换新
轴。甲:水车坏了,乙:是谁悄悄修?甲:地埝冲塌,乙:谁又拍的光溜溜?甲:数不尽的无名英雄,乙:天天有,时时有!甲:是什么鼓舞着人们?合:毛主席的教导记心
头!甲:学“毛选”,乙:好人好事多,甲:恰似春风,乙:催杨柳!甲:学“毛选”,乙:越学越有味,甲:挤时间学,乙:一刻一分不肯丢!甲:别看咱羊肚头巾粗布
衣,乙:两手硬茧几分厚,甲:身上可带泥和土,乙:脑袋里不能存泥油!甲:铁锨锄头扛在肩,乙:毛主席金书捧在手;甲:公社社员齐学习,乙:社会主义大路飞步
走,甲:自力更生,乙:艰苦奋斗,甲:学习大寨为革命种
田,合:夺取一个接一个的丰
收!丰收!


第6版()
专栏:

这条毛主席语录是谁抄写的?
沈阳黎明机械制造公司 王玉鑫
青年车工张武,一夜没睡。
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车工组的全体同志们,积极响应“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号召,参加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同时鼓足干劲,参加试制一种新产品。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昨天又试验了一次,还是有毛病。张武从车间回到宿舍,就读《毛主席语录》,当他读到“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他的脸上现出喜悦的光彩,他把《毛主席语录》本往高一举说:“毛主席啊,我听了您的话,浑身都是劲,我一定能够把新产品搞出来!”
望望窗外,天已经蒙蒙亮了,他往床上一躺,想歇一会儿。可是,头一挨枕头,他问自己:“小组的同志们都学了这条语录了吗?对,写在语录板上,一上班,大家就能学起来。”他翻身下床,就往工厂飞奔。
车间,还没人。张武匆忙地奔向语录板前想去抄写这条语录,但是望了一眼就吃了一惊,不知谁已经抄写出来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他一边念着,一边暗暗责备自己来得晚了,可是又一想:“这说明大家都学了这一条,想到毛主席这条教导了,这样很好!”他决定去看看新产品。绕过几排机床,忽听有人说话,他又往前走走,看见有两个老工人蹲在装新产品的箱子前谈话。一个是党小组长老王,一个是生产组长老李。只听老李说:“毛病找到了,这是因为听了毛主席的话,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抓住了客观规律……”张武听了非常高兴,他想:“老王和老李可能一宿也没睡,把新产品的毛病找出来了。语录也一定是他们抄写的。”正想着,又听老李说:“上班先开个会,把好消息公布公布,这批新产品很快就能干出来。”
老王寻思了半天才回答:“我看先不公布。”他反过来问老李说:“你认为语录板上写的那段语录大家都学过了吗?”
张武心急地想:“老王把问题扯到哪去了,为什么不向大家公布这个好消息呢?”
这时,老李回答老王的问题说:“照我看,大家都学了,这帮小青年我了解,他们把毛主席的话当作命根子,毛主席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你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怎能不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
张武想:“老李了解我们,说得对!”
这时,老王又笑着问:“学了以后,都能领会,都能真正用上吗?”
“那可就不一定了。”老李一边寻思一边回答。张武想:“对呀,我学了这段语录,能不能使我们的想法符合新产品的客观情况,这可确实是个问题。”
张武正在想着。突然老李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大声说:“老王,你这个问题算问到点子上了。光向大家公布新产品搞出来,这还不算完全抓得够劲儿。要是引导大家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认识问题,把新产品的毛病找出来,这意义就大啦。”老李显得非常兴奋。老王也笑着说:“你想的和我想的一样,我们不光教会青年人怎样解决一两个技术关键,而且要教会他们怎样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对呀,千方百计引导大家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这是关系到千百年革命的大事!那就这样,一上班,就先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毛主席语录,我相信,通过学习和讨论,他们自己也一定能把新产品搞出来。”老李说着站起来。张武听了这些话,觉得自己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还不够劲,一定要好好地向老工人学习。他走上前去和他们两人打招呼,两个老工人知道他是赶来抄写语录的,都高兴地笑了。


第6版()
专栏:

毛主席的话说到咱们心上
 南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