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在为毛主席接待客人”
“毛主席派来的好服务员”
——记部队派到红卫兵接待站的政治工作员
首都的冬夜,寒风凛冽。睡在天坛接待站的一位姓刘的同学,却觉得越睡越暖和了。天亮的时候,他才发现,在自己的被子上,又严严实实地盖上了一件军大衣。不问也知道,这又是政治工作员干的。
政治工作员是部队派来参加接待工作的干部和战士。在北京的许多外地革命师生接待站里,都有这样一些政治工作员。他们虽然来自各个不同的单位,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的想法:外地革命师生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服务员。我们一定要把毛主席的温暖,带给外地革命师生。
在天坛接待站,天刚放亮,同学们还在酣睡,政治工作员们就披着晨曦,把周围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洗脸水、开水送到同学们跟前。夜里,同学们睡下了,他们逐个查看铺位,帮助同学们盖好被子,关好门窗。女同学崔珍华病了,政治工作员比谁都着急,一次次地问寒问暖,一趟趟地送水送饭。他们用扁担挑着同学们的行李,把一批批同学送走,又把一批批同学接来。
同学们感动极了。太原师范的关玉良禁不住问道:“为什么解放军同志坚持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也想做好事,可往往不能持久,这又为什么?”政治工作员桂玉振说:“只因为我们学了毛主席著作,听了毛主席的话呀!”关玉良又问:“那你们又怎么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呢?”
为了回答这类问题,接待站组织了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会上,政治工作员、某团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阎高祥,介绍了他自己带着阶级感情学习毛主席著作,在改造世界观上狠下功夫的体会。在灯光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记着。
阎高祥的介绍,使同学们受到很大启发。他们说:“解放军同志学毛主席著作学得好,就是因为他们对毛主席著作有很深的阶级感情。”可是,为什么解放军对毛主席著作的阶级感情那样深呢?有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
同学们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也使政治工作员们深受感动。为了让同学们在接待站里生活得更有意义,他们决定请苦大仇深的政治工作员张兴旺给大家讲家史。
这天夜晚,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参观访问,围坐在电灯光下,静静地听着张兴旺回忆自己的苦难家史。张兴旺的祖父,被日本鬼子抓去做劳工,死于法西斯强盗的刺刀之下。他的父亲欠了地主一笔高利贷。一天晚上,地主把他父亲叫去,逼着他交出家里仅有的几间窑洞,回来的路上,又被日本鬼子杀死。民族仇,阶级恨,擦亮了张兴旺的眼睛。张兴旺激动地对大家说: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毛主席的书,我们一定要读,毛主席的话,我们一定要听。为了实践毛主席的教导,我不惜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忆苦会结束了,革命师生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有的说:“这下我明白了,解放军同志对毛主席著作有那样深厚的阶级感情,是因为他们不忘阶级苦,爱憎最分明。”有的说:“我们向解放军学习,就要像解放军那样,怀着强烈的阶级感情去学习毛主席著作。”
一系列富有政治内容的活动,使革命师生受到极大教育。同学们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自动组织起学习小组,每天抽出两三小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许多人还坚持天天写学习笔记。
同学们以政治工作员为榜样,学一点,用一点,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每天清早,他们夺走政治工作员手上的扫帚、水桶,抢着打扫环境卫生,提洗脸水。有的同学生了病,就轮流守候在铺前,细心进行照顾……。
十一月十一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了外地来京串连的革命师生。太原师范二十三位同学怀着幸福的心情要离开北京了,政治工作员们帮同学们背着背包,一直把他们送到火车站。短短几天的时间,革命师生和政治工作员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离别的时刻,许多同学依依不舍,流下了激动的热泪。不少同学说:“几天的共同生活,使我们认识到,解放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回去以后,我们一定要像解放军那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一定要像解放军那样突出政治,发扬三八作风,使自己成为解放军的可靠的后备军。”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成千上万的革命师生和红卫兵,越过万水千山,来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中心北京,来到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身边。首都革命人民,以最大的革命热情欢迎革命小将们,从政治思想以至生活等方面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把接待好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作为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热烈的支持。
在接待站,在学校里,在公共汽车和电车上,在商店里,到处洋溢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到处是同志式的关怀。革命师生赞扬接待同志是“毛主席派来的好服务员”。
这里,我们介绍的是接待工作中的几个片断。
——编者
毛主席的客人到咱村
——南皋大队贫下中农在接待革命小将的欢乐日子里
“毛主席的客人要到咱们村来了!”
十月三十一日中午,这个喜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中阿友好人民公社南皋大队。广大贫下中农,像准备迎接亲人似地忙碌开了:女社员忙着打扫房子,男社员忙着搬运铺草,老大娘把最干净的铺盖拿出来,小伙子们准备了欢迎的锣鼓……。家家欢欢喜喜,人人笑容满面。
这热闹的场面,使人们想起了一九四八年初冬。那时候,解放北京城的子弟兵来到了南皋大队。老乡们曾经整宿整宿地忙着推米,磨面,烧开水,抬铺草,背马料。广大贫下中农对党和毛主席的热爱,都倾注在毛主席的军队——人民解放军身上。
今天,毛主席的忠实的红小兵、解放军可靠的后备部队——红卫兵战士,就要到这里来了,社员们怎能不高兴呢?许多社员说得好:这些革命小将,跨千山,涉万水,从五湖四海来到祖国的首都,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使革命前辈打下的江山永不变色,使我们贫下中农世世代代永作主人!我们生在北京,住在毛主席身边的贫下中农,应该像当年迎接我们的子弟兵一样,热烈欢迎外地来京的红卫兵!
“红卫兵来了!”
深夜十一点钟,一车车,一队队的红卫兵来到了中阿友好人民公社。欢乐的歌声,热烈的口号,亲切的问候,汇成了一支友谊的交响曲。
南皋生产队,顷刻之间欢腾起来了。社员赵伯珍热情地把来自上海的六个革命小将请到自己家里。他想:我们自己的孩子也出外串连了。大家都是阶级兄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千万不能让他们着凉。他把这六位小将安排在热炕上,自己和两个外孙女另外搭了个地铺。
贫协主任崔文志的老伴,从中午一直等到深夜两点多,才等来了两个年轻的女红卫兵。老大娘像见到了久别的亲闺女一样,又是倒茶,又是送水,问寒问暖,亲亲热热。她把一个上海来的红卫兵拉到自己身边,端详了一番,发现她衣衫单薄,心疼地问道:“孩子,快十冬腊月了,你怎么没穿棉衣来?”说着,便从衣柜里,把自己闺女的一件新棉大衣拿出来,披在她身上。一股暖流,立刻温暖了这个红卫兵的全身。
多少个红卫兵,都在这里得到了这样的温暖。他们含着眼泪,向社员们致谢。社员们说:不要谢我们,还是感谢毛主席他老人家吧!
       尹彩(附图片)
人民解放军某学院在接待工作中突出政治,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这是接待组的同志到宿舍探望南京一个工读学校的红卫兵和革命学生时,同他们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
新华社记者摄
外地来京串连的革命师生刚刚住下,北京部队的干部战士就来进行慰问演出。           本报记者摄


第2版()
专栏:

街道革命居民的心愿
我们是毛主席身边的人,当然应该热情地接待毛主席请来的客人。
富强胡同的革命群众本着这样的心意,从九月八日以来,细心周到地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外地来京的革命师生和红卫兵。他们把接待工作看做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居民委员会主任以身作则,为接待工作尽心出力。接待站需要什么东西,凡是她家里有的,就拿来借给站上使用。在她的带动下,接待站只买了一口锅,其他用具由各家一凑就准备齐全了。许多老大爷、老大娘,都争着到站上来做接待工作。
十一月十一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第七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接待站的同志们像过年过节一样,从头一天就高高兴兴地忙起来了。两位退休老工人连夜为革命小将们蒸馒头,烧开水,一宵没有合眼。
清晨,居民委员会主任带领一批人,在八面槽附近设立了茶水站,热情地把一碗碗米汤送到向天安门广场行进的红卫兵的手里。
当革命小将们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向伟大领袖热烈欢呼的时候,接待站的同志们已经在忙着为小将们做饭了。晚上,红卫兵小将们怀着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激情,又蹦又跳地回到接待站,比平日更加可口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许多小将一面吃饭一面说:“党和毛主席对我们照顾得多么周到啊!”
一位军属老大娘,在旧社会十几岁就给地主做佣人。那时候,给地主整天做饭,累死累活,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解放以后,她政治上翻了身,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她是在为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做饭,对比两个社会,两种情景,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两个月来,她不管白天黑夜,都忙个不停。别人对她说:“你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多休息休息吧!”她回答说:“给革命小将们服务,给文化大革命服务,打心眼里痛快,有点小毛病也都好了!”
富强胡同接待站的街道革命群众,经常学习“老三篇”,学习张思德、白求恩的榜样,完全、彻底地为革命小将们服务。他们接待的每一批红卫兵,临走的时候都写信感谢他们。有的表扬他们是人民的好勤务员,有的表扬他们是活雷锋。这时候,他们就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认真检查工作,争取为革命小将服务得更好。    晓关


第2版()
专栏:

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在从北京回家的火车上,遇到了北京市密云县的两个红卫兵。我们在一起漫谈了串连的经验,交流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交谈中,顺便谈到,自己很想买一套《毛泽东选集》四卷本。
这两位红卫兵听我说完,热心地说:“我们那里正大量出售呢。”她们爽快地答应回家以后就给我买一套寄到我们学校。
不久,我果然接到了这两位红卫兵从北京寄来的信和四卷宝书。当我打开纸包,禁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是多么珍贵的礼物呵!她们为了帮助我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不远千里把宝书送到我手上。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这种革命情谊更可贵的呢?我一定要百倍努力,学好毛主席著作,来回答这两位不知姓名的同学给我的最可贵的关怀。
辽宁朝阳专区卫生学校一学生


第2版()
专栏:

一碗开水一片心
我们从山东泰安来到红色首都。虽然远离家乡,但在首都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处处感到温暖。
我们去天安门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队伍近二百万人。我们以为人这样多,喝水可能会很困难。可是事实完全出于我们意料之外。北京人民自动组成了茶水站,十步一处,百步一站,他们双手捧着水碗,站在路旁,把一碗一碗的开水送到我们的嘴旁,满面笑容,对我们无限亲热。看到这种情形,我们非常感激。我们觉得,端在手里的,哪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简直就是首都人民的一片赤心啊!
可敬的首都革命人民,我向你们致敬!我要学习你们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做一辈子人民的勤务员。
山东省财政会计学校一红卫兵


第2版()
专栏:

不相识的亲人
最近,我们来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策源地——北京,大家高兴极了。可是到北京不久,我突然得了病。东方红小学的老师们听说我病了,几个女同志轮流蹬着三轮车,把我送到北京市第一医院去诊疗。
自从我病倒以后,身边就来了许多不相识的亲人,对我问寒问暖。有的老师还特地为我包了饺子。巡回医疗组的大夫,每天四五次来治疗。有一位老师,她是几个孩子的妈妈,对我比她自己的孩子还亲,经常侍候我到很晚才回去,早上很早又来了。有时我睡了,她就主动给我盖好被子。
当她来照料我的时候,我禁不住要说一句谢她的话,可是她这样回答:“这是党和毛主席对你们的关怀,是毛主席要我们这样做的,你知道毛主席对你们青年人是寄托了多么大的希望!”这一段话,听了多使人感动啊!
鞍山冶金运输学校一学生


第2版()
专栏:

谁把衣服洗干净了?
我们是从南京来北京串连的学生,被分配住在北京市砖瓦总厂的接待站里。工厂的职工、干部和家属们都非常热情,对我们照料得无微不至。其中有一位五好职工家属,给我们印象最深。
上午,同学们外出串连去了。这位家属同志来到宿舍里,看到有一些脏衣服和脏袜子,她就拿了回去,洗得干干净净,摺得平平整整,把破袜子还补好,不声不响地送回宿舍,锁上门就走了。晚上,同学们回来,发现衣服袜子洗得干干净净,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还不肯承认是自己做的呢!同学们对这件事非常感动,说:我们一定要好好向这位五好职工家属学习。
南京农机学校赴京学习代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