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太行劲松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所在的西沟大队,是全国最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单位之一。在社会主义的大路上,西沟的红旗越来越鲜艳。西沟人建设山区二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着先进的称号。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坚韧不拔,不断前进?用西沟人的话说,就是“建设山区是党交给我们的革命任务”;他们有了为革命建设山区,把西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山村的思想,就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由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领导的山西省平顺县金星公社西沟大队,在山区建设的道路上已经整整走了二十年。二十年来,西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西沟正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山村。
最 初 的 步 伐
西沟大队包括老西沟(即原来的西沟)、东峪沟、南赛等四十四个山庄,共有三百一十六户,一千四百零三人。全大队总面积两万零八百亩,其中耕地只有一千五百亩。除了分布在干河滩两岸四分之一的耕地地块较大、土层较厚以外,其它的耕地,一亩分成七八十块,七零八碎地挂在山腰上。剩下的就是一条又一条的大大小小的干沟和一架挨一架的光光秃秃的大山。水和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西沟最缺的就是水和土。这里两万零八百亩的面积,只有两条沟有水,每处每天只能流出一二百担,供人畜饮用都不够,更不用说用于生产了。虽然从地图上看,有一条龙镇河穿过这个大队境内,但是除了下雨时有着象猛兽一样的山洪以外,平时一滴水也没有。
缺水,缺土,山上沟里就没有树,到处是一片童山秃岭。这样,下了一场大雨就山洪暴发,冲地冲屋,危害人畜。因此,几亩薄地越冲越薄,使这个地方的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十分困苦。李顺达就是靠吃糠咽菜长大的。
西沟人大规模地同自然展开斗争,开始于一九四六年。
西沟是个革命老根据地。一九三七年这里来了八路军,一九三八年李顺达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西沟建立了党的组织。一九四三年春天,西沟在李顺达的带动下,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成立了互助组。后来,这里的几个互助组又联合组成一个生产大队,李顺达当了大队长。一九四六年他们提出了“吃山养山”、“土地翻身”等建设山区的口号,开始了植树造林。
那时由于没有经验,山上种的这些树,好些没有活,这时有些人认为这样干是白悞工。然而,西沟的建设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
在 斗 争 中 前 进
工作越是遇到困难,先进和保守的思想斗争就越尖锐。一九四九年冬天,西沟的人分成两派:一部分对于建设西沟缺乏信心的人,收拾行装,躲避困难,想离开西沟,另寻出路;另一部分人决心走集体化的道路,坚持依靠集体,建设山区。
以李顺达为首的共产党员和贫农下中农社员,坚信西沟是可以建设好的。他们走东家,串西家,到处讲:我们在革命斗争中翻了身,我们的任务就是永远地进行革命,建设山区就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革命任务,山区就是靠山区人民来建设。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工作,大多数群众相信,只要有党的领导,西沟是一定能建设好的。西沟人经过一阵思想上的动荡以后,少数几家人走了,大多数人留下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的周围。一九五一年冬天,随着农业社的成立,他们进一步改造西沟的自然条件。
西沟最大的财富是山。它比耕地大十几倍,可惜过去没有什么出产。西沟最大的祸害是水土流失,其根子还是在山上,因为山上没有树。于是,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经过讨论,做出了决定:一定要让西沟的石头山上长起树来,让西沟的干河滩长起庄稼来。
有些爱算细账的人,根据支部这个计划,算来算去,觉得投工很大,而收入怎么样,还不见影子,认为划不来。
有些人觉得虽然划得来,但是时间太长,远水不解近渴。
党支部又引导大家认识:西沟这个山区,不引“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不植树造林,从根本上把山建设好,在山下凑凑合合搞点建设,山洪下来一冲,什么也办不成。
于是,西沟人按照党支部的决定,经过一九五二年的实践,从一九五三年春天起,制定了三年、五年、十年的建设规划。一边治山,一边治沟,一边修山腰的梯田,一边改造河滩。
顽 强 的 搏 斗
西沟的建设是在全国农村还没有一个可资借鉴的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遇到的困难也特别多。
治山,首先要山上有树木。一九五二年春天,第一批油松籽在南沟背种了下去,共种了三百亩。到七月,县里林业站来了两个技术员,一检查,只活了一棵。为什么呢?他们逐窝调查,发现有这么几种情况:有些虽然种子发了芽,但是种得太深,没有长出来;有些种得太浅,种子是干的;有些种在石头渣里,一点土也没有,根本没有生长的条件。这样,大家得出结论:西沟的山是可以种活松树的,但是必须改进播种方法。第二年,副大队长申纪兰继续领导着社员上山种树。他们把山上的石头砌成鱼鳞坑,把山上少有的土,一点一滴地集中在坑里,再在坑里种下树籽。这年就种了一千多亩,树的成活率果然大大提高了。
但是西沟的山石多土少,每年总有好些种下的树苗生长不起来。具有革命传统的西沟人,对付它的办法就是年年种。李顺达说得好:“虽然每年有一部分长不起来,但总要长一部分。只要年年种,山上的树就会多起来。”西沟山上的树就是这样种了又补,前后种了七八遍,终于使荒山上有了树。
在治沟方面,主要是层层修筑谷坊拦洪淤沙,也植树造林。这也是一场艰苦的斗争。东峪沟的谷坊先后冲毁了四次,修筑了五次,这条沟修的谷坊从开始的十座,到最后增加到七十座。西沟人先后在各条沟里修筑谷坊二百四十五座,修筑小蓄水池二十多个,零星植树一百万株,终于把沟里的水土控制住了。
西沟唯一的“大平川”就是一百米长的干河滩,西沟人要把它改造成苹果园和米粮川。但是滩上一点土也没有,怎么办?他们就到别处土层较厚的地方一担一担地挑来垫上。一亩地垫一尺多厚,要用二百多个工。种苹果树土层太薄也不行,他们就先挖个一立方米的坑,把鹅卵石搬走,然后再一担一担地挑客土来垫,种一棵苹果树,要一个人艰苦奋斗一两天。就这样他们在河滩上种了七千棵苹果树。为了保护河滩上的庄稼和果树,他们顺河筑坝。第一条坝修了半里长、两米高。一九五三年动工,一九五四年完成。结果一阵洪水就冲垮了。垮了就重修。把石头加大,把坝基加深。谁知只过了一个多月,一阵更大的洪水又把它冲垮了。这时,个别人产生退缩思想。党支部就在河滩里召开了“战地”党员大会。李顺达在会上坚定地说:“洪水能冲走我们的大坝,但是冲不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于是大伙一鼓作气,把这条坝重修起来。为了顶住更大的洪水,他们把坝基由原来的三尺加深到六尺,要害部分修成了双坝。这样,洪水再也冲不垮它了。
这些年来,西沟人还用里切外垫的办法修水平梯田。一九六三年以后,他们向大寨学习,又大规模兴修大寨式农田,到去年春天,已经修成大寨式农田五百亩。
西沟的建设,靠的西沟人民一双劳动的手和一颗革命的心。他们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每年平均投工将近三万个,占农业总投工十一万个的近四分之一。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二十年的建设,特别是集体化以后的建设,使西沟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山村。从前的干河滩现在建成三百亩粮田和二百亩苹果园。中间留下一条两面种满洋槐和柳树的小水沟。西沟现在已经有一万亩荒山长了树,松树柏树七八尺高了。远远望去,一片葱绿。还有几千亩光山种了草。初步制止水土流失。
山上有树,沟里有水,西沟的土地越种越肥了。一九六四年粮食亩产达到了六百零一斤。一九六五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粮食亩产仍然达到了四百八十一斤。比合作化前的产量提高一倍。西沟现在有余粮卖给国家了。
有了粮,猪也多起来了。一九五一年,西沟只有三十二口猪,现在发展到了三百二十五口了。有了牧草,牲畜也多起来了。过去西沟靠买牲畜过日子,近三年来,每年总要出卖二三十头牲畜,圈里还总存有二百一十多头。
西沟的山过去什么收益也没有,现在,小松树可以间伐出来作椽,十二万株各种果树已经有一部分开花结果了。一九六三年,西沟第一次卖给国家六千斤苹果,一九六四年上升到九千斤,一九六五年又上升到三万五千斤。
宽 广 的 胸 怀
西沟人从开始建设的第一天起,就把改变山区面貌看成是党交给他们的革命任务。既然是革命,那就没有终止的时候。因此,西沟人在取得伟大成就以后,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九六三年三月,李顺达、申纪兰在山西省召开的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听了大寨大队陈永贵的报告,受到启发。他们回到家,当天晚上就开支委会,讨论如何学大寨的问题。从那以后,西沟就响起了“向大寨人学习”的口号。西沟人发扬老革命传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又制订了新的三年、五年、十年建设规划。去年九月,高压电线架到了西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计划被纳入了日程。最近西沟已经有了磨面机、碾米机、粉碎机、铡草机、玉米脱粒机和小麦播种机等机械。田间,也修起了十三条宽敞的道路。
二十九岁的年轻党支部书记张俊虎说出了第二代西沟人的志愿:“我们要把西沟建设成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沟新的一代,眼界更加开阔了,心胸更加宽广了。
冯东书 崔建中(附图片)
上图:西沟大队的社员,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扎扎实实开展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社员们正在劈山取土,垫厚河滩地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
下图:李顺达(左一)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长治杂粮研究所技术员,观察记录双交种玉米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周树铭摄


第3版()
专栏:

敢叫风沙低头
——记吉林扶余县造林治沙十五年
扶余人民进行了十五年的艰苦奋斗,造林二十多万亩,保护了农田,固定了流沙。在大片沙荒上造林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由于他们认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沙荒终于变成了绿洲。扶余的变化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这个真理。
汽车在林荫夹道的公路上穿行。十二月的东北,滴水成冰。虽然树叶早已落光,但是从车窗遥望前方,视线还是不时被稠密的树枝挡住。公路两边的田野上,一排排的防护林,纵横交错,保护着一片又一片的农田。村屯外面,林木环绕,果树成行。
这就是以造林防沙著名的吉林省扶余县。
这个县从一九五○年开始,十五年来共造林二十六万多亩,其中农田防护林带十二万五千多亩,保护着二百二十五万多亩农田。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固沙林一万五千亩,种草固定流沙面积十万零五千亩。这样,流沙不再随风埋没房屋和耕地,因风沙灾害而废耕的三万亩农田也复耕了。全县社队的三千七百多亩果园,去年生产水果六十八万斤。
植树造林,使扶余县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一九六二年九月观测,在林带迎风面相当于树高五倍远的地方,风速比没有林带的地方减弱百分之二十;在林带背风面相当于树高五倍远的地方,风速减弱百分之六十九。营造农田防护林较早的伯都等六个公社,由于有林带的保护,加上其它措施,粮食产量连年稳步提高。扶余原来是个缺少木材的地方,现在每年可以自己解决大量的建筑用材。原来寸草不生的大沙丘,现在成了“百宝山”,社员们在这里拣蘑菇、挖药材、狩猎,增加了副业收入。他们高兴地把林带叫作“粮带”、“宝带”、“幸福带”。
看到今天的造林成就,扶余人民经常回忆到十五年前的另一番情景。
扶余县在吉林省的西北部,总面积八百三十一万多亩,耕地面积四百零八万多亩。南、北、西三面被松花江、拉林河环绕。西部和南部沿江一带,有长三百里、宽二里、总面积达十七万多亩的连绵不断的大沙丘。每到大风季节,沙丘随风向东北滚动,埋没良田,吞蚀房屋。这个县的大片农田也常受风沙危害。
一九五○年,中共扶余县委领导全县人民树立植树造林制服风沙的雄心壮志,按着毛主席的指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并且决定先从营造固沙林、农田防护林入手,同风沙展开斗争。
当时,大部分群众因为吃尽了风沙灾害的苦头,积极拥护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主张;一部分群众虽然也迫切要求根治风沙灾害,但是怕造林不顶用,怕栽不活白搭工,怕影响生产,怕占用耕地,因此一时下不了决心;还有少数人对造林固沙不积极。县委认为,必须把领导者的雄心壮志,变为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少数人的积极性变成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呢?毛主席说:“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中共扶余县委按照主席指示的精神,发动造林积极分子组成宣传队伍,到群众中广泛宣传造林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政策,算了造林对农业生产的好处、无林的害处、造林用工和造林后的收益等几笔账。区区算,村村算。这样,许多人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造林的好处真不小啊!各级干部一面深入群众宣传造林的意义,一面和贫农下中农一起造林示范。渐渐地,原来有顾虑的人打消了顾虑,原来下不了决心的人下定了决心,原来不积极的人积极起来了。一场改造自然的斗争开始了。每年春秋两季,参加造林的人多达四五万。于是,扶余出现了一片片的“老年林”、“青年林”、“妇女林”、“少年林”……
扶余县人民在这场战斗中,先外(在沿江的沙丘上植树)后内;先造农田防护林,后造其它林;由西向东,有步骤地逐步开展。十五年来,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涌现出许多先进单位,还有千百个不怕困难、勇于革命、坚持试验的英雄人物。伯都公社农林大队林场场长、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田富,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田富的老家在靠近沙丘的小溪浪河屯。四十三年前,当田富八岁的时候,流沙逼进屯子,全屯住户被迫弃家北移。当时,穷苦的农民面对风沙灾害,无力抵抗。解放以后,田富眼看着流沙逐渐吞蚀着耕地,十分心痛。党号召植树造林,他心动了,开始琢磨制服流动沙丘的办法。在大风天,他背风坐在沙丘边上观察沙丘移动情况。他边观察、边试验,终于在沙丘上种活了山竹子和柳条。田富的试验得到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不久就在大面积上推行。几年以后,这个大队的二十六个沙丘全部被固定了。田富经常说:“要造好林木,非得时刻把思想长在树上才成。”十五年来,他确实做到时刻把思想长在树上。
林子造起来了,斗争没有结束。造林一时,管林一世。扶余人以“大力造,认真管”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年复一年地抓紧了对林木的管护工作。
植树造林,战胜风沙,也有一个是依赖国家,还是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问题。
扶余县在植树造林的初期,所需苗木大都靠国营苗圃供应。由于苗木数量有限,有些地方就造不起林来。当时有的人说:“要想造林,上级就得拿苗木来。”广大贫农下中农社员不同意这种意见,他们说:咱们过去用双手种出了粮食,现在再用这双手培育出树苗来。于是,一个自办苗圃的活动迅速在全县展开。这个县依靠一批育苗的积极分子,区区育苗,村村育苗,群众共办起苗圃二百五十处。十五年来,群众自己育苗和采集的苗木有一亿三千多万株,占造林总用苗量的百分之六十四点八。
要造林,不懂技术,他们就自己培养技术人员。十五年来,这个县用办造林技术训练班的办法,培养了六千多名技术人员,以这些人为骨干,向广大群众传授造林知识。
造林需要大量资金。扶余人就依靠自己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十五年来,全县共造林二十六万多亩,其中国家投资植造的只占百分之八。
扶余人也看到了自己不足之处。这里的树木多是杨、榆、柳等,珍贵树种很少,灌木很少。现在他们正在开始试验引进珍贵树种,栽植灌木,克服树种单一的缺点。去年秋季全县造林七万多亩,其中有不少是黄菠萝、花曲柳等珍贵树种。 新华社记者 孙修纯(附图片)
上图:扶余的防护林带已起到保护庄稼的作用左图:群众的护林活动(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会供稿)
中图:扶余沙丘上的林木 新华社记者 姜兴国摄


第3版()
专栏:

不断革命 永远前进
太平大队准备两手
我国最北部的大寨式农业典型—黑龙江甘南县中兴公社太平大队党支部书记吕和,分析了当地各种生产条件,从最坏处着眼,积极为今年的生产做好两手准备。他们做好防旱准备,也安排了对付春涝的办法。他们还准备了两套种子,遇到春旱就多种喜温耐旱的玉米、谷子、高粱;春涝就多种喜湿耐寒的大豆。不管怎样,一定要争取适时早播,争取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获得丰收。
下丁家大队再鼓干劲
山东黄县下丁家大队,在战胜大旱夺取去年大丰收以后,又以“打了胜仗找缺点”的精神,以大寨为榜样,找差距、看缺点。大家认为自己与大寨相比有三大差距:一、稳产高产不如大寨过硬。二、思想政治工作不如大寨抓得深、细、透。三、对国家贡献不如大寨多。
找出差距,下丁家人不断前进的决心更大了。党总支书记王永幸说:“我们希望兄弟队超过我们,并且越多越好;我们同时也要以总路线精神,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才对得起党,对得起毛主席。”
松林公社大找差距
云南宣威松林公社被誉为云南省大寨式典型以后,继续学习先进经验。他们说,十年来,我们在生产建设上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大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就以农田基本建设来说,我们的梯田还不平坦,上高下低,保水保肥力差;有不少地常常受洪涝灾害,或是不平整,土层浅,需要改良土壤;还有一千多亩坡地要改梯地。针对这些薄弱环节,他们开展了以大寨人为榜样,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再接再厉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为争取今年更大增产创造良好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