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新的起点
——咱们工人就是不怕任务大;任务再大,也压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
北京市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厂青年突击队队长 张百发
过新年了。这些日子,我们青年突击队可格外欢腾了!当大伙儿看到那一年辛苦节省下来的大堆大堆钢材,听到那经过多少个白日黑夜革新成功的机器发出欢唱,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上,禁不住露出了胜利的微笑。此刻,仿佛感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八个字,在我们的胸中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明亮了!
话得从一九六四年年底说起。那时,领导上刚刚下达一九六五年生产任务,全市即将掀起一个新的生产高潮。当时突击队有些领导成员这么想:咱们国家的经济大大好转啦,既然要增产,向国家伸手要点儿,不算什么。于是,就挖空心思算开账啦!算呀算呀,一开就是满满三大张纸,上边说的尽是要钱要东西要人的事儿,可恰恰就把“巧干”和“人的因素”两大笔账给漏啦!
这时,我正在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当周总理讲到:“……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时候,我的脸一下烧红了,我暗暗对自己说:“毛主席这是在说我吧?”我怎么也坐不住啦!会议期间,我三次跑回队里,向大伙儿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和自己的感受。
大家接连讨论了十多个晚上,情绪可真热烈。都说大庆的条件多困难,可大庆人是顶着困难干出了伟大的成绩;大寨人呢?就仗一条扁担、两根绳、一个筐,战胜了这么大的自然灾害。谈到这些问题时,有的同志激动地说:“大庆、大寨的自力更生才是正牌,咱们天天喊自力更生,原来是伸手牌!”
讨论到最火热的时候,可巧,这时上级批下来二万一千元,让我们买三台崭新的成型机。共产党员董书元坚定地说:“应当把钱退回去。咱们要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不当伸手派!咱们工人阶级要的就是奋发图强的革命闯劲儿!”
大伙儿的眼睛亮堂了,劲儿都鼓得足足的。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场热气腾腾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势如奔马地迅猛开展起来了。
第一步,我们决定自己动手搞成型机。可是,材料到哪里去找?图纸向哪里去要?没有材料,就到处找废料,没有图纸,就去看别人的机器,看一次,学一点,在兄弟厂的大力帮助下,经过一个半月的奋战,终于搞成了三台成型机。就连过去怀疑这种搞法的陈德水老师傅,在我们的机器面前也心花怒放了,他说:“还是毛主席说得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伸手不如动手,靠钱不如靠人啊!”
革新了机器,工作可就变样了。早先,那三十米长、十五根一捆的钢筋,得四个棒小伙子搬到架子上切断,一个人一天得抬二三千斤,可累得够呛!现在是切断自动上料,只要一按电钮,钢筋就自个儿跑上架子切断,真是轻松愉快!过去调直切断钢筋,得一个眼神好的年青人站着干活,象金鸡独立似的一只脚得老踩,一天踩二百多次,两只眼珠瞪得发酸,钢筋切得还长短不齐。现在是自动切料,四十八岁的老师傅田林子坐着就把活干了。我们突击队的队员谁走过这儿,看他端端正正地坐着,心里又羡慕又高兴,都爱挨着老师傅坐会儿,嘴里还逗乐说:“嗨,您可解放啦!”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是一个新的起点。咱们工人早就盼望这一年啦!我们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突出政治,以更大的革命干劲迎接一九六六年。咱们工人就是不怕任务大;任务再大,也压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


第4版()
专栏: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看今春。今年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更好地学习兄弟社队经验,打响第一炮!
南柳人的新年新打算
山西省绛县南樊公社南柳大队党支部书记 周明山
一进“小雪”,离新年就不远啦!这时心里寻思,我们南柳人该怎样来迎接一九六六年呢?
干部和老贫农们一合计,都说赶封冻前,把那十五间猪场盖上;没有砖,就到河滩拉石头。石头又结实又省钱,这主意真好。于是,我们四十多个年青人立时就干开了。十一月中旬,河边的寒风刮得脸麻辣辣的,大家嘴里冒着白气儿,可年青人的心火热热的。拉一车石头,来回十多里,一天走百十里,没有一个叫累。大干半个月,从河滩上拉回来三百万斤大块石头。年青人都懂得,抓住每一分钟,建设咱们社会主义的新南柳,用这来迎接新年最有意义。
十二月初,听到领导上要我到河北省邯郸、邢台两个专区,向同志们汇报南柳大队党支部领导群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我很高兴。共产党员就该多宣传毛泽东思想,这也是革命嘛!利用这个机会,我也可以多看点、多学点东西。
出来这十多天,真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
十一日一早,赶着参观访问了任县的环水大队。据说,这个大队是九条水的汇合点,年年遭灾。但是,环水人民长期与水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房屋被水冲塌了,水一退就盖房;再冲塌就再盖。现在,村里已盖起一排排不怕水的砖房,还创造了丰产沟,疏通了河道,建筑了新桥,看着这一切,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的思想革命化,对于促进生产是多么重要啊!
当天下午,我们又到邢台县南浍大队参观,一路上,看到许多社员在地里紧张地劳动,有些在担水,有些用小平车拉水,真是热气腾腾。有些人把一大桶水倒进一个个土坑里,又朝坑里撒上肥料,用土埋上,堆成土堆。问起县里的同志,才知道这就是能够抗旱稳产的丰产坑!想起我们南柳,也是有名的十年九旱,天旱要靠担水点种,担一趟水得爬四五里高坡。农忙时,时间紧,活又重,一时也没有那么多水,多难哪?要是也在冬天搞两个月的丰产坑,一个劳力最少能搞一亩……真要搞起来可了不得!
参观了南浍大队,受到的启发就更大啦!这个大队周围都是石头山,一共有九百亩地。一九六三年遭了一场大洪水,四个钟头就冲毁了六百亩好地。但是,南浍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挺起胸膛,把地上的一层层石头拣起来,垒成地堰;又从远处运来好土垫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现在已造地四百多亩。南浍人的革命精神真是了不起!过去这里的地尽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现在一眼望去是又平又整的水地,小麦亩产四百多斤。参观以后,我们连夜给绛县县委书记、南樊公社书记、南柳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写了信,详细报告我们亲眼看到的河北人民那种“愚公移山”的革命干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十四日下午,我们就到了北京。第二天一早,来到早已渴望的农业展览馆。这里展出了全国五十多个大寨式的农业先进单位的经验。我们仔细看了一遍,觉着真是丰富极了。这些先进单位,自然条件都是那样困难,有的地方无霜期只有四十天,可是,只要大伙儿有“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干劲,地可换,天可改。所以,这些红旗单位都是棉粮大增产。
年年一到元旦,太阳刚刚露头,南柳人早早就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开团拜会了,还要欢欢喜喜说说新年新打算。一九六六年是咱国家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看今春。南柳人的新年新打算,就是要更自觉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更好地学习兄弟社、队的经验,打响今春第一炮。


第4版()
专栏:

雷锋班
在新的一年里,要象王杰那样去学雷锋,象学雷锋那样去学王杰,更进一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雷锋班班长 于泉洋
我们班满怀喜悦度过了胜利的一九六五年,充满着信心迎接那灿烂辉煌的一九六六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战士们是怎样踏着雷锋班长的脚印向前迈进的呢?
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三年多了,可是,他的光辉形象却越来越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刻,我们总会想到雷锋同志生前的一言一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常常一字一句地诵读着《雷锋日记》。战士们的心里都说,一定要象雷锋那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新战士们一跨进雷锋班,都感到无限光荣;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懂得“光荣”的含义。于是,老战士就热情地给他们讲雷锋的英雄事迹,同新战士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使他们懂得,雷锋说的“自己活着,就是为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全部意义。我们班还会见了战斗英雄郅顺义、陈代富,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廖初江、丰福生等,同神枪手四连、董存瑞班的同志们谈心得,还六次访问了某部汽车三连,向这些英雄模范和先进单位学习,使战士们进一步认识到,学英雄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当英雄,而是为了象英雄那样去为人民服务。对于一个汽车驾驶员来说,只有心中有了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方向盘,才能把好手中的方向盘,才有真正的“光荣”。
有了这样的认识,战士们做工作就更自觉了。去年,我们班在某地执勤,听说驻地没有理发员,社员进城理一次发得耽误半天生产。战士们想到毛主席的教导:“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想到雷锋的“革命第一、集体第一、他人第一”的革命精神,我们便在班里设立了“临时理发馆”,利用休息时间为当地贫下中农免费理发。有一天,一位大嫂领了两个孩子翻山越岭赶来理发,我们又想到其他山村的社员理发可能也有困难,便决定每逢星期日派两位同志到附近各村为社员理发。
全班战士人人争着为别人多做些事。为了苦练战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驾驶技术,我们在一段不到三公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种障碍物。刚到我们班不久的杜学洪同志,一进驾驶台,看到那崎岖不平的山路和深谷,心里就有点发怵;经过几次练习都失败了。全班同志就象自己遇到困难一样,热心地帮助杜学洪学习毛主席著作,找失败的原因,有的同志还把着手帮他纠正动作。他上车,大家抢着给摇车;他下车,又争着给加油、加水、擦拭保养。从此,杜学洪一上汽车就想起毛主席的教导,想起雷锋手上的伤疤和自己苦难的童年,想起世界上三分之二被压迫的人民,便感到浑身充满了无比的力量,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掌握了比较复杂的战地驾驶技术。
一年来,我们班第五次荣获了四好班的光荣称号,全班人人被评为五好战士。这个光荣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结果,是受雷锋、王杰革命精神鼓舞的结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象王杰那样去学雷锋,象学雷锋那样去学王杰,更进一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


第4版()
专栏:

王杰班
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保持和发扬王杰一心为革命的精神,更加革命化和战斗化。王杰班班长 侯兴家
“干革命是要吃苦的。”“人生在世界上,应该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类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前任班长王杰常说的两句话。他不仅这样说,也处处用这话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去年一月,领导上交给班里一项任务:做军事训练的先行班,象郭兴福那样带出个出色的小分队。当时是数九寒天,风吼雪飘,王杰领着我们到野外安营扎寨,吃在田间,练在田间。埋雷训练的时候,地冻,一镐下去一个白印;天寒,一出门脸上就象针刺的一样。遇到了困难,他就组织我们学习《愚公移山》,教育我们要吃得苦、练得真。大家在他的带领下,从早到晚趴在地上,埋了挖,挖了埋,手上裂开了血口子,脸和耳朵冻得又红又肿,晚上睡觉浑身疼痛。可是,当大家想到毛主席的教导,看到王杰班长的模范行动,始终坚持不懈,练个不停。
王杰班长牺牲以后,我们学习和发扬了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想起王杰,便暗暗下定决心:班长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有了这样的决心,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
最近,我们进行“导火索点火法”训练,虽然这一课比较简单,但是大家牢牢记住王杰班长生前说的:“训练必须符合实战,从难从严,多练几手。”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苦练,练得超过了上级规定的指标。在“修建军用道路”训练时,我们自制出一种器材,既可测量坡度,又可测量转角。一天晚上,领导上叫我们在半小时内测完一段道路,我们只用了二十分钟就完成了。
战士们学习和发扬王杰班长“一心为革命”的精神,第一条就是“以王杰班长为榜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指导一切行动。”王杰生前规定的每天联系思想和工作,学习一次毛主席著作的制度,我们坚持下来了。在参加一项修建工程的半个多月劳动中,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每天要工作十来个小时。但大家照样坚持了学习毛主席著作。新战士胡德金文化水平低,学习中有不少字不认识,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去问别人。《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他学习了二十多遍。大家把毛主席语录、王杰日记带在身边,天天读,时时看;有的同志把王杰日记中“毛主席怎样说的,我就怎样做”抄在日记本里,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班专门开了一次会,战士们说,一九六六年是我国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我们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突出政治,坚持四个第一,保持和发扬王杰班长一心为革命、一切为革命的精神,把钢枪擦得更亮,把杀敌本领练得更硬,使我们的班朝着更加革命化、战斗化的目标前进!


第4版()
专栏:

跃马扬鞭迎新春
第一拖拉机厂工人 董振国双袖扣牢,裤腰紧扎,不等汽笛声声催,急匆匆朝车间飞跨!紧握车摇把,耳旁响起书记的话:
“为给第三个五年计划备战马,咱们要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咱的心儿直蹦哒;浑身劲儿象河水,滚滚出了闸,困难再大算个啥!看!马达隆隆唱战歌,铁屑刷刷飞彩霞,车刀尖上紫烟冒,脚下银河翻浪花。我呀,越干劲越大!还是百十斤重的大钢轴,掂在手里象芝麻;还是大而难的技术关,我三刀两刀就攻下。黄灿灿金花漫天撒,多象咱的激情在迸发。报捷锣鼓咚咚敲,欢声笑语四处洒;欢腾声中望祖国:祖国呀——正披红挂彩迎接第三个五年计划!


第4版()
专栏:

两个“基数”
敢峰
解放军战士说得好:“脑子里要经常装着两个基数:一个是六亿五,一个是三十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加强“两个革命”(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两个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观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和在全世界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我们的一切工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应当建立在这两个“基数”上。
我们常常谈到世界观的问题,其实说穿了最根本的就是一切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还是一切为了个人和小家庭。这也就是说,我们脑子里装着的“基数”是六亿五和三十亿,还是渺小的一、三、五。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脑子里的“基数”就是一,加上他的小家庭也不过是三或者五,他们成天围绕着一、三、五的“基数”转来转去,奔忙着,苦恼着,在个人的小算盘上过日月。
也还有一些同志,他们在工作上很努力,但是他们脑子里装的“基数”不是六亿五和三十亿,而是五十、一百或者再多一些。他们只看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一部分局部工作,只看到自己工作的单位,往往看不到大局,缺乏远大的革命理想。
脑子里要经常装着六亿五和三十亿这两个“基数”,这并不象小学生背电话号码一样,记住就行了。这是一个世界观的根本改造问题,是思想感情的根本转变问题,是心中时时刻刻有个革命的问题。我们要把头脑中的个人主义挤出来,才能把六亿五和三十亿这两个“基数”装进去。当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经常是六亿五和三十亿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挺起胸膛来说,我们的思想已经进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境界了。


第4版()
专栏: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年画)
于晋鲤 苑成心 张克申


第4版()
专栏:

毛主席和青年农民在一起
张福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