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科学在群众中成长
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成就和体会
本报记者 古维进
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是辽宁省南部地区的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也是辽宁省果树专业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设在著名苹果产区盖县熊岳镇。长期以来,它在科学实验中坚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使科学研究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做出不少成绩。例如,这个所选育成功的“熊岳二五三”高粱,已在全省推广二百余万亩,比当地高粱品种增产百分之二十九。杂交育成的“卫国”和“卫国七号”两个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达五十余万亩,比当地水稻品种分别增产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十六。选育成功的十一个苹果新品种,在全国十七个省、市试栽推广五万多株,多数已成树结果。对果树威胁最大的病虫害,已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使果树虫果率由一九六一年的百分之六十下降到一九六四年的百分之十以下。此外,该所在培育棉花优良品种、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研究、果树技术管理、畜禽选育等方面,也做出不少成绩。
破除迷信总结经验
怎样把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十余年来,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研究苹果大小年这一课题中,深刻体会到,必须破除迷信,必须重视总结群众经验。
辽宁省的苹果产量占全国苹果产量百分之七十。由于苹果生产存在大小年问题(即一年果多,一年果少,每株果树产量的增减幅度相差几百斤),影响苹果的稳产高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一九五二年起,该所对苹果的大小年问题开始作为课题研究。当时他们根据文献资料介绍,在所里设了个正规试验区,聘请国内国外专家教授和他们一起进行树体营养分析,外部形态控制等研究工作。但是研究了五年没有得出结果。有些人还想继续研究下去。但据说要想研究出结果,需要七八十年。建设社会主义要求多快好省,花费几十年时间研究,显然不适应需要。有些人提出另一个办法:总结群众对苹果的整形修剪经验,以解决苹果的大小年问题。可是,有些人表示怀疑,说:“苹果的大小年问题,国内国外的科学家都没有解决,群众的经验能解决得了吗?”这个所的党组织发动技术人员学习毛主席著作。技术人员从毛主席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的名言里受到启发。想起辽宁省有些果农种了几十年苹果,有丰富的直接经验,应当向他们学习,把他们对苹果的整形修剪经验总结起来,解决苹果的大小年问题。一九六一年,该所把全省的苹果整形修剪的三大派、十三个劳动模范和修剪能手请到所里,进行苹果整形修剪示范:每人选定一株试验树,分别进行整形修剪,连续几年固定不变。技术人员跟班劳动,对各人不同的整形修剪方法进行常年观察、记载。经过四年实践,他们发现有些劳动模范和修剪能手,根据苹果树大小年的不同情况,采取轻重不同的修剪方法,使果产量达到稳定。他们把农民的这种朴素的整形修剪经验用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总结。结果,找到了调整苹果大小年的途径:苹果大年时(花果过多)实行重剪,苹果小年时(花果不多)实行轻剪。根据这个经验,结合对果树采取综合培育措施,基本上使苹果的大小年得到调整,实现了稳产高产(过去,大年时,株产千斤,小年时株产百斤,现在一般稳定在七八百斤左右)。这个经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全省各地的苹果产区,凡是推广使用这个经验的,苹果生产都能达到稳产高产。
国内国外专家教授几十年没有解决的苹果大小年问题,依靠农民群众几年就解决了,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研究工作一旦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靠专家教授、文献资料解决科学问题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必须重视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农民群众长期和自然作斗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既能以整形修剪的办法使苹果的大小年得到调整,那么,他们的这个实践经验就是符合客观规律,包含着科学道理的。把他们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高,上升为科学,就能发挥指导生产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必须运用毛主席的思想武装自己,正确对待农民群众的经验——把农民群众的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才敢于破除迷信,在科学研究领域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多快好省的道路。
在群众中建实验点
为了使科学研究更好地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除了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如把劳动模范等请到所里),还采取“派出去”的办法——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建立实验基点。过去,有的科学技术人员在研究工作中,单纯强调在实验室研究,在试验场试验,认为这样就是科学和实践相结合。是的,实验室、试验场是实践,对某些专业说来它还是主要的。但同广大群众的实践相比,则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点,该所实行在农村建立实验基点,把过去的实验室、试验场的工作和农村实验基点的工作结合起来(三结合),而以农村实验基点为工作重点。这种作法,收到了科学研究进一步和实践结合的效果。一些技术人员在农村建立实验基点后,长期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由于生活在群众中,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他们发现生产中需要研究的课题远比在实验室想象的丰富。以作物的复种、间种、套种、混种来说,过去他们认为可以研究的课题有十多个,现在和群众商量后,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几十个。有些人曾担心到了农村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现在发现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只恨自己知识太少,力量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课题,技术人员本来认为很难研究的,可是,虚心向群众学习后,问题解决了。有一个时期,辽宁南部地区苹果遭受食心虫危害,虫果率达百分之六十多。食心虫包括桃小、东小、梨小、白小四种虫,它们都是钻进苹果里面为害,而苹果外表很难发现虫害痕迹,在这四种虫中,哪一种是苹果的主要害虫?技术人员感到很难弄清楚。他们和群众商量,群众说:“有些苹果淌眼泪(即果皮有个针尖大的小孔,冒出果汁)切开是豆沙馅(果肉黑而烂,象豆沙馅似的),不知什么原因?”这引起技术人员的注意。他们把这种苹果摘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为害苹果最主要的是食心虫中的桃小虫。根据过去的文献资料,对食心虫中的东小、梨小、白小三种虫的为害特征都有些记载,而对桃小虫的为害特征则记载很少。现在群众提供情况,帮助他们发现了这种虫,这在科学研究上是一个大的贡献。看来,在科学研究中,有些课题,文献资料很少记载的,不一定没有办法研究。问题在于技术人员的研究态度:单纯强调研究文献资料呢,还是跳出这个圈子,到群众中作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群众常年和自然作斗争,对自然情况了解最多,积累的经验最丰富。只要相信他们,依靠他们,虚心向他们学习,那么,在课题研究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技术人员找到为害苹果最主要的桃小虫后,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使辽宁南部地区的苹果食心虫的虫果率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多下降到百分之十以下。苹果的质量大大提高。
在推广中提高
在农村建立实验基点取得的成就,推动了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进一步做好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一九六二年,他们把自己在农村建立的实验基点和公社技术推广站,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实验点、群众科学实验小组等三百多个组织联合起来,分成若干片,以农科所为中心,建立了有农业领导干部(包括市、县和公社一级的)、技术人员(包括农科所、推广站、农场、公社技术人员)、群众(劳动模范和老农等)参加的技术实验示范推广网。网的活动办法是,根据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农科所及时召开网会,大家广泛交流意见,共同研究对策。最后,由农科所把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提出技术措施,拿到生产中推广应用。实行这种三结合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对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加速先进技术经验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出去,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一九六二年前后,病虫害曾蔓延全省果产区,严重影响果树生产,必须迅速地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大面积防治。但是,当时群众缺乏防治病虫害的新的技术经验。农科所依靠技术实验示范推广网,连续召开网会,分析虫情,交流经验,制定防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技术措施。网会开过不久,在网的组织范围内的几百个基点首先建立了预测预报组织,做出防治病虫害的样板,从而推动全省各地先后建立预测预报组织,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使各地果产区的虫果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降为百分之十以下,果树生产得到保证。由于防治病虫害掌握新的技术,做到“对症下药,减少用药”,全省各社队在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间,共节省药剂费用开支将近二百万元。其次,农科所通过召开网会,可以经常掌握许多生产情况,了解群众各种经验。这对丰富科学研究内容,促进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例如,过去农科所对苹果树发生腐烂病的原因是不大清楚的,经过“网会”提供情况,他们知道了“冻害”是苹果树发生腐烂病的诱因。于是他们在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课题上,增加了防止冻害的研究内容。第三,培养了技术队伍,推动了群众性的科学技术活动。农科所每次召开网会,研究技术问题,都是充分发扬民主,开展热烈讨论。到会的人都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他们回去以后,积极举办讲座等传授技术经验,使广大群众在不同程度上都学到科学技术知识。现在经过“网会”活动,培养出来的技术队伍仅虫情测报员和农民技术手就有六千多人,比一九六二年建立网的组织初期增加了四五倍。通过这批技术队伍的活动,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目前有不少社队都建立了科学实验小组,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在实践中改造思想
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农村建立实验基点和建立技术实验示范推广网,对技术人员的思想改造起了很大作用。过去有些技术人员在研究工作中,光是关心自己的实验,对周围群众的生产不大关心,甚至把关心群众生产当作是研究工作的负担。现在建立了基点和
“网”的组织,经常和群众一起观察、讨论、研究各种问题后,他们深刻体会到群众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必须把关心自己的科学实验和关心群众的生产联系起来,取得群众的支持和帮助,自己的科学实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个时期,有些技术人员曾经抱着研究防治梨大食心虫的目的到北镇县常兴公社上官军大队驻点。当时这个大队的梨大食心虫不算多,最多的是天幕毛虫和梨象鼻虫。大队的十多万株梨树有百分之九十遭受虫害,群众迫切要求技术人员帮助治虫。怎么办呢?按照研究要求,应该到梨大食心虫多的地方去,可是,不管这里的群众治虫要求行不行呢?末了,他们本着“首先从群众的生产出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的原则坚决帮助群众治虫。群众也积极帮助他们提供有关各种病虫害的情况和资料,协助他们调查、研究、试验等。这一来,他们不仅找到防治天幕毛虫和梨象鼻虫的办法,也找到防治梨大食心虫的办法——只要及时使用一种有效药剂可以把三种虫害同时消灭,为防治病虫害找到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
群众能不能搞科学实验,要不要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过去有些技术人员对这个问题是怀疑的。如今,在基点里、在网会上,不管提供情况,研究问题,交流经验,群众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使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科学实验不仅科学家能搞,群众也能搞,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为了做好这个工作,农科所积极帮助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扶持群众建立科学实验小组。如在九垅地公社古家子大队,农科所帮助该队办起一个常年技术夜校(学员七十余人)。三年中(一九六二——一九六四年),培养了四十多个青年农民具有初级农业学校毕业生的水平。他们先后被大队提升为专业技术员和领导干部。农科所还帮助这个大队以常年技术夜校为核心,采取干部、老农、知识青年三结合办法,组成十二个科学实验小组,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仅在一九六四年间,这些个科学实验小组就进行了水稻塑料薄膜育苗、水稻插秧密度、棉花品种对比等十二项科学实验,为一九六五年制订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提出了很好的依据。
十余年来,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采取“请进来”“派出去”和建立技术实验示范推广网获得成就的这一事实,清楚地说明了科学研究和群众的生产实践结合的重要。科学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科学技术人员必须走出实验室、试验场,深入农村建立基点,和广大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工作才有广阔前途。(附图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为了系统地总结太湖地区的农业生产先进经验,派出科技人员到这个地区蹲点,与广大群众一起,开展科学实验,探索高产更高产的途径。这是科学工作者杨立炯(右一)等在吴县保安公社同社员一起,观察晚稻秧苗的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摄


第5版()
专栏:

科学与群众
本报评论员
科学研究的根一旦扎在群众之中,就会得到推动生产发展和提高科学水平的无穷无尽的力量。辽宁省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同志们的实践,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同本报七月三日报道的吉林省九站农业科学研究所一样,他们所走的也是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正确道路。
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能不能出科学成果?熊岳的同志们的成就解答了这个问题。在专业的科学实验中可以出科学成果,在群众的生产实践中同样可以出科学成果。专业的科学研究,归根结底离不开群众的生产实践。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是极其丰富的。群众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我们祖先一代又一代的传统经验,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时代的生产实践中,更多更快地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一般地说,成功的生产经验总是来自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并包含了人们对某些自然规律的正确运用。当然,我们并不把经验与科学混为一谈,不能笼统地认为“经验就是科学”,“增了产就是科学”。没有经过系统地总结的经验,一般是感性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一定全面地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规律,还有待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使它上升为理性知识、上升为科学。但是,我们也决不可把科学神秘化。在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万里长城。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规律的反映。群众的生产经验虽不完全等于科学,但它却包含着对客观规律的不同程度的认识,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原料,其中有的经过总结已经上升为科学或接近于科学。我们只要把群众的生产经验集中起来,经过一番或几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工夫,不断总结、反复实践,群众的生产经验就能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就可以出科学成果,发现过去人们尚未认识的某些客观规律。熊岳农科所的科学人员就是采用总结群众的先进生产经验的办法,研究出许多科学成果,解决了一些国内外专家教授所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在推进生产中同时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科学研究工作者拿出很大力量在群众中推广科学研究成果,会不会妨碍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熊岳的同志们的实践解答了这个问题。科学研究水平的迅速提高,决不是在得到一定成果之后,把眼光限制在已有的成果上,或者孤立起来在研究室里继续钻研所能办到的。只在研究所里进行研究,虽然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提高,但毕竟受着狭小范围特殊条件的限制,在其它条件下是否适用还是问题。只有把研究成果在群众中加以推广,才能更全面地检验出研究成果的准确程度,才能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意见来丰富研究成果。当然,也只有在生产中加以推广,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的发展,起到科学研究应起的作用。推广,实际上是在群众中,在更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是认识的一次飞跃;推广研究成果,在群众的实践中检验、修正、充实、提高,才能完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更伟大的飞跃。推广,是吸引广大群众参加科学实验,促进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一个伟大力量。推广农业科学研究成果,既是向农民群众“送东风”,促进生产,也是向农民群众“借东风”,促进科学。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决定了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在推广中要互相配合、因地制宜;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周期性,决定了各种科学研究成果在推广中要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势必促进科学研究更广更深地发展。熊岳农科所的科学研究人员特别重视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他们把自己在农村建立的实验基点同公社的技术推广站、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和群众性科学实验小组联合起来,组成“三结合”的技术实验示范推广网,既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又促进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这样,科学研究工作只会进展得更快,提高得更快,怎么能说科学研究会因为做推广工作而受妨碍呢?
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社员群众能不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熊岳的同志们的体会解答了这个问题。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农村的工作证明:科学实验,不光专业科学研究人员能搞,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群众也能搞。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群众对农作物与自然界的各种脾性和相互关系、前因后果,都有一定的合乎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群众的头脑中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和判断,科学的假设和证明。这就给群众搞科学实验提供了可能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给群众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社会主义不仅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同时也解放了旧社会无法利用的广大自然界。广大群众有股“科学种田”的强烈愿望,党和国家给以大力提倡和积极扶持。这样,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的可能就逐步变成现实。群众搞起科学实验,人多,力量大,智慧广,研究的课题又结合生产实际,因而大有发展前途。不可否认,群众在科学实验中会碰到许多困难,文化水平较低就是一个困难。虽然有大批回乡知识青年为科学实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又缺乏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虽然广大群众有生产经验,他们却缺乏科学技术知识。这就需要专业科学研究人员给他们当参谋,作指导,同他们一起研究。熊岳农科所的经验证明,科学研究人员同群众在一起进行科学实验,既能推动科学实验的群众运动,也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我们的科学研究机关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我们的科学研究人员不是不问世俗的“山林隐士”。我们的任何工作人员都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科学研究人员都应当具有群众观点,深入群众之中,同他们一起革命,使自然科学从科学家的课堂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中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这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它对繁荣我国科学研究事业,促进我国生产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第5版()
专栏:

小山村的大志气
本报记者 王青海
茅台隧道打穿了!
茅台,这个小山村,是贵州绥阳县双龙公社一个生产队的所在地。这里住着十六户社员、三十四个劳动力。茅台社员依靠集体力量,依靠自己的双手,从一九六三年底到一九六五年初,连续苦战十五个月,在坚硬如铁的青石山上,凿出一条一米多高、一百零三米长的隧道,把千百年白白流掉的阴河水,引出来灌溉农田,给人们树立了一个顽强治山治水的榜样。
叫茅台变变样子
茅台是座“火烧坡”,十年倒有九年干。全队八十九亩半稻田、六十亩旱地,有水灌溉的不到十亩。十天不下雨,田泥干裂口,一月不落雨,禾苗点得燃。年年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稻田,不得不改种旱地作物。
缺水,成为这里发展生产的“拦路虎”。
“茅台就是这样的茅台了!”有些人唉声叹气,一筹莫展。
“有党的领导,有集体经济,茅台决不会总是这个样子。”这是多数人的声音。
不甘心老戴“穷队”帽子的茅台社员,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改变家乡的面貌,为社会主义作出更多贡献。一九六三年,重开水母坑阴河的计划,再一次提了出来。水母坑在茅台山背后,下面有一条长年不断水的阴河。如果把阴河水开出来,不仅全队稻田可以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还能使部分旱地变成水田。
人们记忆犹新……那是互助组刚刚组成的时候,十几户组员凭着一股热劲,决定凿开大山,引出阴河水。这年冬天,互助组请来个石匠,就动手开山。十来户人家全力干了两个月,挖开丈把深的口子,就遇到敲不烂、砸不碎的青石。几十丈的高山,那样硬的石头,什么时候才能打开?人们的决心动摇了,工程不得不草草收场。
现在提出再战水母坑,有些人顾虑重重。他们一怕工程浩大,一个生产队“啃不动”,二怕阴河曲折不定,开了山,接不上河道。但是社员们清楚地知道,茅台除开修水利,别无出路。开了多少次会,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结论只有一个:不开出阴河水,茅台人经济上不能翻身。
当时各地正在大修水利,一个生产队的工程简直排不上号,县、区的技术人员一个也请不到。怎么办,等一年再修吗?社员回答是:不,我们自己干。木匠牟绍友登上对面坡,用水平尺测出阴河跌落路线。住在这个生产队的生产大队长,借来过去阴阳先生用的罗盘,带上几个社员,钻入阴河,去画河道图。他们在罗盘下铺上纸,纸上象时钟那样注明号码,走多远,指南针指向何方,一一记在纸上。然后出来,爬上阴河上的山脊,按号码和距离,找出忽东忽西的阴河流向。最后,在木匠测的阴河跌落线上,找到距离最短的开挖点。
一九六三年冬天,在当年互助组开挖点的右下方,隧道工程破土动工了。这一天,全队男劳动力一齐上了工地。地里农活不多,许多身强力壮的女社员也来助战。工地上架起修理工具的红炉,一些度寒假的小学生,自动跑来帮助拉风箱。
阴河曲折不定,自己用土办法测量的开挖点有把握吗?亲自参加测量的人也不敢肯定。洞口成形后,人们想方设法进行验证,但是解决不了问题。人们纷纷议论,拿不定主意。县水电局临时抽出的两个水利技术干部,来到了茅台。这两个干部也没有测量过这样的水利工程,他们拿着仪器,在阴河里爬进爬出,整整干了五天,才算出开凿的正确路线。他们肯定,茅台队测量的开凿方向是对的,但是开凿点高了,已开的洞口必须报废,要在下面重新定点开凿。
对茅台的社员来说,这是一个挫折。但是技术干部帮助测定了正确位置,这又是鼓舞。水利部门又拨给一些炸药、雷管、钢钎等物资,人们干劲更大了。
接连二十多天,黑云笼罩山头,天空不住地飘着雪花,温度一直停在零度以下。“雪夹凌,梆梆硬”,山坡上结起一层“桐油凌”,挑担子上下经常摔跤,社员们就在草鞋外绑上草绳。路上踩出一尺多深的泥塘,人们便挽高裤脚涉来涉去。小腿冻成“红萝卜”,脚跟裂开“冰口”。坚强的意志战胜了严寒,露天挖掘结束后,隧道开凿正式开始了。
给后代留点想念
随着隧道的深入,条件变得更加艰苦了。煤油烟熏,炸药味呛,人人脸色又黑又黄。一些不相信茅台的十六户社员能打穿这个隧道的人,讲起风凉话,有的“好心”地劝他们,“为那点水,命都不要了?才干几天,就黄皮寡瘦的了,几十丈深,打穿了也得搭上几个人。”在这阵冷风的袭击下,个别人情绪消沉下来。两个平时最爱说笑打闹的青年,这时也变得上班埋头打锤,开会坐到角角里,整天不声不响。一次,一个青年突然停下锤来,问他的伙伴:“你说,这个洞打得穿吗?”
队里发现这个苗头,马上开会进行研究。一致认为,脸色不好看,不是有病,而是一时还没有适应洞里的劳动条件,个个饭量增加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为使大家有较多的休息时间,会议确定把六人一班改成四人一班,把两班轮换改作三班轮换,同时决定及时解决思想问题,振作社员的精神。
在社员大会上,队干部提出“桃子田”的问题,请社员们讨论:“前辈人为哪样下那么大的力,给桃子田砌起一条丈把高的石坎?”在暗淡的灯光下,许多人你看我,我看他,一时弄不清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生产队副队长给大家算了一笔账,他说:“桃子田只能收挑把两挑谷子,可这块田的石坎,是用几百斤重的石块砌成的。那时还没有现在的钢钎、炸药,靠手锤、楔子开出那些石头,最少要花千把个工。”
有人开头,会场顿时活跃起来。人们纷纷议论:“为那一点点田,花那么多工夫,我们老辈人真有毅力。”“不光桃子田,屋基田、枣子田、老田、当门大田,哪块不是拿大石头砌的!”“我看,前代人要不砌田坎,我们就没有田种。”话题逐渐转到打隧道上来,认识逐渐统一了:“跟老辈子比,现在集体力量大,打隧洞不算困难。”
在旧社会帮了十几年长工的牟树文,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慢悠悠地说:“拣个穗子还得弯一下腰,不吃点苦,能办成事情?有人认为自家人口少,拼着干划不来,这是不对的,你们年轻得很嘛,这一辈子总是那两个人?我四十多了,有个娃娃还是抱养的,照你想,我就更不该干了。打隧道是子孙万代的事,不应该净打小算盘。”这一席话,讲到不想干的牟绍才的病根上,他红着脸激动地说:“老辈人开田平土,给我们留下想念,我们坚决打穿隧洞,给后代留个想念。”
许多人争着发言:“穷要有个穷志气,我们不能输这口气”,“人家越说我们不行,我们越要打出水来,给他们看看”。这时,不知是谁,提出一个建议:重新报名,不愿干的可以不参加。他的话还未落音,参加打隧道的十二个人,全都又报了名。
从这以后,牟绍才抢着干重活。从外地请来担任技术指导的石匠要走时,他第一个学会单独装药点炮。在那苦战隧道的日日夜夜,茅台社员把身心全部献给了集体。锻钢钎的木炭光了,牟树文和牟世全利用休息时间上山砍树,连夜为集体烧出一千五百斤炭。春节快到了,队里考虑社员们太辛苦,打算在传统的节日,让大家多休息几天,可是社员们只休息两天,就呆不住了,初二的清早,他们扛上工具,又进洞干起来。春耕开始时,队里决定停止夜班,每班连干五天,以便抽回一些人参加犁田插秧。第二班的四个社员把方便让给别人,到时候不换班,坚持干了十天。
先给妇女记一功
茅台的男社员常说:“隧洞打通,应当先给妇女记一功。”在打隧洞的十多个月里,有的男社员,没有摸过锄头把,各样农活差不多都是妇女干的。
一百四十九亩半田地,由十八个妇女来耕种,这是多么重的担子呵!但是,茅台的女社员没有皱眉头,她们天不亮下田,天黑尽才回家,还要料理家务、煮饭、喂猪,付出了加倍的劳动。她们还互相鼓励;辛苦就是这年把两年,扶持男社员打出水来,日子就好过了。
这种思想,变成物质力量,推动女社员完满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挑粪、犁地、插秧和铲田坎,过去妇女都没有干过,现在全部或者大部分靠她们去做。她们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抢种小季作物时,有的女社员临时学习?牛犁地,效果也很好,结果,全队玉米播种还比前几年提前结束。
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妇女尽可能地关心和照顾打隧道的男社员。男社员快要下班时,她们先把吃的、用的准备好。有些妇女半夜起床,把饭热好,盖在锅里,让接早班的丈夫、儿子接班前能吃上热饭。隧道深处有两个积水坑,运一次石碴,往返涉四回水。水冷浸骨,运碴成了男社员沉重的负担。女社员刘廷珍、万德英等,经常抽空进洞站在冷水里,一瓢一瓢把水舀出来,为男社员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条件。
茅台正在变化
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茅台隧道接通阴河。三月八日,阴河水重见天日,顺着渠道,源源流入等待天雨的稻田。
水,开始改变着茅台的面貌。往年春季,茅台的干部社员东奔西跑,向外队借秧田,今年,他们第一次在自己的田里撒下清明早秧。往年谷雨前无法打田,今年谷雨前空田已基本犁完。全队八十多亩稻田,有七十二亩半有了可靠的水源保证;六十亩旱地,约有四十亩能逐渐变成水田。
水,给茅台社员带来增产的信心。过去,茅台队不愿意跟外队竞赛。不久前,一个女社员外出开会,兴隆大队的干部对她说,他们想同茅台比赛一下,她当即回答:“赛就赛吧!”她把这一情况告诉社员,人们都说:“你答得对。不但比生产,还要比谁对国家的贡献大。”
水,还使茅台社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社员们自愿把能够变水田的自留地换给集体。他们算了一笔账,把能变田的自留地变成田,一年起码增产五六千斤粮食。现在,可变田的八亩多自留地已全部换给生产队。
茅台社员更加心向集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