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多种经营改变了陶家夼的面貌
刘鲁民 孙汝纯 涂应民
十年前的陶家夼,地是薄地,山是荒山,岭是秃岭。十年后的陶家夼,薄地变成肥田,荒山变成宝山,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十年间,树满山,果满园,粮食连年增产,收入成倍增加。这样的变化从何而来?就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打破了单一经营的局面。
有人常常把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对立起来,一说发展多种经营,就怕影响粮食生产。看看陶家夼,多种经营不但没影响粮食生产,反而大大促进了粮食生产。在这里,我们看到农、林、副业之间是怎样互相促进互相发展;也看到地力、人力、物力,得到了多么充分的利用。陶家夼的巨变,又一次以生动的事实说明了“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农业集体化以来,我国有千千万万个山村,象陶家夼一样,由穷困落后变得富饶美丽;但是,也还有不少荒山、秃岭、荒滩、废地,有待人们去开发,去经营。陶家夼的材料,可能给人一点启示。
 编者
山东省威海市市区公社陶家夼[kuǎng矿(上声)]大队,十年来依靠集体力量,发展多种经营,逐步把一个穷山村,建设成为一个粮食连年增产、收入成倍增加、社员共同富裕的美丽富裕之乡。
陶家夼三面靠山,一面临海,共有三个自然村,九十八户人家,四百五十三口人。三个自然村都座落在狭长的山沟里,没有平原地,出门就是山。三个村可耕的山丘薄地共有四百七十亩。
一九五五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以后,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根据山区的特点,打破了原来单一经营的局面,一面抓粮食,一面抓林果及其他多种经营。他们先后利用荒山、岭地、河沟,营造了大片的松林、柞岚,栽植了二百来亩果树;还恢复和发展了传统的绣花、养柞蚕、运输、养猪以及其他项目的副业生产。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使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合作化以前,这里的山是荒山,岭是秃岭,地是薄地,粮食产量很低,而且很不稳定。现在,粮食生产年年上升,而且比较稳定。从一九六一年以后,全大队的粮食平均亩产量年年都保持在五百斤以上。到去年,提高到六百三十五斤,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一点四倍以上。
合作化前,由于经营项目单一,现金收入很少,家底很薄。现在,集体收入越来越多,家底越来越厚。一九六一年以后,全大队仅果品收入,每年都在七、八万元以上。去年,果品收入更增加到九万七千多元,加上粮食和其他副业收入,农副业总收入共达十五万多元,比一九五五年增长近四倍。目前,全大队的公共积累已经达到十五万多元,而一九五五年只有二百五十八元。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全大队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四年八年间,共向国家交售了二百五十七万多斤果产品,一万七千多斤柞茧,七万六千多斤花生米。其中,去年一年就出售了五十七万多斤苹果,八万五千斤葡萄。这些,都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活跃了市场。
合作化前,陶家夼的农民收入很低,每人平均收入只合几十元(包括粮食,下同),最多不过百十元。一九六一年后,全大队光集体分配部分,每年每人平均收入都在一百七十至二百元以上。去年,全大队注意了适当扩大公共积累,公共扣留比过去增多,但是每人平均分配仍达一百九十九元。社员不仅从集体分配部分得到很高的收入,而且家庭副业收入也很可观。去年,全大队的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平均每户八十二元,每人十七元以上。这样,连同集体分配的收入计算在一起,每人平均收入二百一十六元,普遍达到或超过了过去当地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
地尽其力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潜力,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
陶家夼是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平均每人只有一亩一分地。但是,这里有五百多亩荒山和相当于土地面积一百多亩的河沟和“四旁”空隙地。合作化前,大部分荒山和河沟都没有利用;现在,不仅这些荒山、河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都已利用起来,而且原有的耕地也利用得更充分、更合理,从而创造的财富更多,创造的价值更大。他们在挖掘自然资源、发挥土地潜力方面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各种种植业。首先,对现有土地的利用:凡土层较厚,土质较好,适宜种植粮食的土地,都作为粮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一些土层很薄,酥石很多的地,就用来发展果树。这些果园,除了六十来亩是在一九五五年成立初级社以前建立的以外,其余二百多亩都是在一九五五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去年,这些苹果园平均每亩产果品两千三百斤,价值三百六十八元。这样因地制宜的结果,好地种粮,粮食产量提高;孬地栽苹果,使得一些收益本来很少的薄地变成收益很高的宝地。其次,开发利用荒山。主要是营林育草。现在,全大队不能耕种的五百多亩荒山,经过封山造林,已经培育了二百多亩松树、刺槐、绵槐等林木和三百多亩柞岚。没有栽树的地方,也都长满了山草。他们还利用柞岚放养柞蚕,每年为集体增加两千元左右的收入。
第二,提高土地利用率。虽然果树经济价值很大,但是他们对粮食生产并没有放松。由于粮田面积小,人口多,过去打的粮食总是不够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千方百计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上大做文章。一是大抓农田水利建设。合作化前,全村几乎没有什么水浇地;合作化以后,他们先后修建了五座塘坝,还修了三千多米长的石砌环山渠道,加上五眼水井,使百分之六十的粮田和一百四十多亩果树都可得到灌溉。此外,他们还多方开辟肥源,增施肥料;深翻深刨土地,使大部的粮田加厚了土层。二是改革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这方面,他们主要抓住了两条:一是实行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二是实行合理密植。据统计,去年仅间作套种和合理密植两项,全大队就增产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粮食。
第三,实行林粮间作。这也是陶家夼大队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社会财富所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他们根据苹果树在尚未结果的生长时间棵株小、占地少、不争肥的特点,在苹果的幼林里大力推行林粮间作。去年,全大队在果树行间间作的粮食作物,总产量共有三万九千六百多斤,按去年的粮田平均亩产量计算,相当于六十多亩地的产量。去年,全大队生产的一万二千斤花生,几乎全部是在果树行间间作的。
第四,充分利用空隙地。在这方面,陶家夼大队作得很出色。凡是河沟、街旁、宅旁、路旁、地崖、井台旁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隙地,他们都千方百计利用起来栽植各种果树。现在,村内村外,河沟两旁,到处都是果树,有葡萄、苹果,还有杏子、桃、枣、柿子、核桃、栗子、无花果等。现在,全大队集体和社员种植的七百八十棵葡萄,没占一亩耕地。街道、大路、河沟、庭院等空隙地的上空,到处都是葡萄架。算一算这些空隙地利用起来后创造的价值,的确是很喜人的。仅空隙地的葡萄,全大队连集体带个人的每年收入都在七八千元,平均每户合到七八十元。如果再加上这些空隙地上的其他果品收入,数量更大。有的社员说:“你别看一棵葡萄就只占墙脚下一巴掌那点地,收入可不少哩。”
陶家夼就是这样把所有的耕地和荒山、河沟都利用起来,既出粮、又出果品,既出柴草、又出可供编织用的树条,还出蚕茧以及其他一些副产品。荒山、河沟变成了宝山宝沟,无用之地、无用之物,变成了宝地宝物。
人尽其才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也为充分发挥劳动潜力开拓了广阔的途径,做到人尽其才。
合作化前,陶家夼大队的劳力,主要是集中在农业上。那时,生产门路不多、活路有限,经常出现所谓劳力剩余现象。现在,生产门路多了,劳力的出路越来越宽广了,劳力不是剩余,而是感到有些不足了,劳动力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一,劳动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综合利用。过去,劳动力主要用在农业上,劳动力的利用比较单一。现在,由于多种经营的发展,劳动力使用的范围很广,每一个人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一九五五年,全大队全年多种经营用工量占总用工量的百分之十八点二;一九六四年,多种经营用工量占总用工量的百分之四十三点六。多种经营发展起来以后,劳动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第二,生产的忙闲更加协调,劳力一年四季都有活干。过去这个大队主要是搞农业,生产受到季节性的限制,劳动力总是忙闲不均。在四、五、六月和八、九、十月这两个阶段最忙,用工量最多,约占全年总用工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现在,四季用工量比较协调,农闲季节和大忙季节相差的不是那么悬殊。所以,社员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向队投工大大增多了。
第三,由于生产门路广,辅助劳力也利用起来了。过去,这里的辅助劳力很少有活干。现在,已有不少适合他们体力条件的活可干。去年,全大队四十五个辅助劳动力(其中主要是老年妇女和少年儿童),共做了一千三百五十个劳动日,平均每人三十个劳动日。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力越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去年,全大队的农副业总产值是十五万三千多元,按照标准劳力计算,平均每个劳力全年总产值一千三百零七元,比一九五五年每个劳动力的全年总产值三百六十七元增加两倍半。
互相促进
陶家夼大队在发展多种经营中,也曾经有过争论。例如,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会不会削弱农业生产?会不会胡须眉毛一把抓?等等。这些问题,在陶家夼大队并不是一上来都很明确的。但是经过十年的实践,他们逐步地摸到了一些规律,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农业和多种经营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促进集体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发展多种经营会不会削弱农业,会不会影响粮食生产?从这个大队看,主要是粮食生产和果树业的关系。这里的果树,一部分是在耕地上发展起来的。发展了果树,出现了与粮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但是,这也促进了干部社员向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结果是粮、果争地的矛盾变成了增加粮食生产的动力。同时,林果业及其他多种经营的发展,对粮食生产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为农业增加了资金积累,扩大了再生产能力。这个大队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四年,八年间共积累了十五万多元的公共积累,其中绝大部分是从林果业等多种经营中积累起来的。他们用这些资金,先后修建了五座塘坝和三千多米长的环山渠道;还用这些资金添置了抽水机、电动机、玉米脱粒机、小麦脱粒机、粉碎机各一部,添置了七头大牲口、四辆大车、二百多件中型农具,安装了高压电线。(二)林果业发展起来后,保持了水土、改良了土壤。合作化前,这里的水土流失面积达百分之六十以上。现在,由于大部分荒山造上林、育上山草,栽植了各种果树,水土流失基本上控制住了,加上翻地改土,粮田土层一般已由过去几寸厚增加到一尺多厚。过去,这里雨季一过,隔一时期不下雨,河沟就会干枯。现在,由于林木能含蓄大量的水分,在一般干旱情况下,河沟还能经常有流水。(三)为扩大肥源、提高土地肥力创造了良好条件。林木果树的叶子可以沤绿肥。近几年,全大队利用树叶沤的绿肥,每年都在十多万至二十多万斤,每亩粮田合七八百斤至千斤以上。发展了林果业以后,饲料来源丰富了,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给增加圈肥创造了条件。
第二,多种经营重点抓什么?根据本地的特点,陶家夼在抓多种经营中以林果业为重点。林果发展不仅能调节气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改变自然条件,还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林果的枝条可以编织,又可以带动编织业的发展,等等。从长远建设出发,抓住这个项目,对促进整个山区生产都起了直接的作用。此外,发展林果业又是发展集体经济的百年大计。象苹果、葡萄等果树,结果期都很长。这里有些果树是三十多年前栽植的,现在正是结果盛期。有些十几年二十几年前栽的葡萄,近两年每年每株都产一两千斤葡萄,比近几年开始结果的葡萄产量多三四倍。
但是,陶家夼在重点抓林果业的过程中,也逐步认识到只抓长期性的重点项目,不抓短期的一般项目也不行。这个大队在果树刚刚栽植起来的那几年,他们还抓了很多当年就有收益的副业生产,如运输、育树苗、打石头、收割山草、放养柞蚕、绣花等。这些项目抓起来后,每年都收入数千元至万余元。这叫做抓住重点、带动一般,以长为主、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
陶家夼大队坚持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结果,使原来的穷山村变成了富山村。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感到自然界的利用是广阔无穷的,人的潜力也是无穷的。现在的陶家夼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方面虽然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可以挖掘的潜力还很大。现在,他们正本着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的精神,制订今后几年的建设规划,争取把陶家夼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原载《大众日报》,本报有删节)
(附图片)
左图:陶家夼大队利用荒山、岭地开辟的梯田和在上面营造的果园。
上图:陶家夼大队社员在院落空隙地上种的葡萄。
王瑞华摄(《大众日报》供稿)


第5版()
专栏:

小宗作物大有作为
王文亮 邵险波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是巩固集体经济的一件大事。在进行多种经营中,怎样发展小宗作物?它的作用如何?安徽省怀远县沙沟公社龙窝大队杜郢东生产队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作了有力的回答。
小宗作物顶了大事
从这个生产队的收益分配、资金积累来看,发展小宗作物,真是大有可为。以去年为例:全年总收入二万一千多元,其中芦苇、紫穗槐、大蒜、甘蔗、西瓜等十一种小宗作物的收入达六千七百多元,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一。这一年从小宗作物收入中,添马车一辆、马一匹,买肥料九万斤,盖仓房三间,砌大沤肥池一个。社员还分配三千四百多元,每户平均六十五元。
小宗作物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粮食增产的效果也十分显著。这个队四年来,先后从二万三千五百元的小宗作物收入中,买了六头牲口,加上繁殖的六头,比一九六一年的八头牲口增长了一倍半。在肥料方面,每年除了增加牲畜肥和紫穗槐沤的肥料五百多车以外,还购买十万斤左右的细肥,同一九六一年比较,每亩增施粗肥一车、细肥二百斤。畜力、肥料增多了,浅耕粗种的情况随着有了很大改变,粮食亩产由一九五九年的一百六十斤,增长到三百一十斤。这个队有五百四十亩耕地,其中的一百九十亩是五里左右的远湖地,过去浅耕无肥,亩产不过百斤的低产面貌无力改变。现在亩亩深耕,季季施肥,种管精细,土壤厚度由三寸增加到五寸以上,亩产量提高到二百四十斤。去年,秋种赶上雨涝,播种晚,质量不好,加上冬春干旱、虫害严重,小麦长势不好。小麦返青拔节时,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但是,由于有大蒜苔、条筐、芦苇等小宗生产收入了八百多元,解决了购买农药、化肥缺少资金的困难,及时扑灭了四百多亩麦子的虫害,又普遍追了化肥。由于粮食产量逐渐增加,他们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四年来向国家交售粮食十八万五千斤,每户平均约三千五百七十斤。今年夏收征购任务二万二千斤,实际完成三万二千斤,每户平均六百一十斤。
随着集体经济的大发展,社员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平均每个劳动力年分配是:一九五九年七十一元;一九六一年一百三十三元;去年二百零五元。
抓住矛盾解决矛盾
发展粮食、大宗作物和发展小宗作物有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这些矛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首先,采取两个办法解决争地的矛盾:(一)根据小宗作物品种多,适应面广的特点,按照小宗作物生长需要,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堤坝、方塘、“十边”荒废地发展小宗作物。如在涡河堤坡上栽?柳、紫穗槐;在方塘洼地栽芦苇、蒲草;在树林里栽金针菜、地姜;在“十边”地种蓖麻、向日葵。据统计,这部分小宗作物每年收入可达四千元左右,仅十五亩芦苇一项就能收入三千多元;(二)大蒜、甘蔗、山药、西瓜等,对土地质量要求高,必须占用粮田,他们就采取提高复种指数、粮食和小宗作物间种轮作的办法节省用地。如麦田留壠点西瓜,瓜茬种萝卜,萝卜茬种麦;大蒜抽行点瓜,瓜茬种萝卜,再种麦等。实行这两个办法,小宗作物与粮争地的矛盾解决得很好。现在这个队发展小宗作物实际占用的粮田只有二十二亩,不到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
其次,与粮争肥的矛盾也是存在的。一般一亩小宗作物用肥,要占去五亩粮田的肥料,除去二十九亩芦苇等不需要施肥外,二十二亩粮田的小宗作物需要占用一百一十亩粮田的肥料。他们认为:一亩小宗作物虽然用去了五亩粮食作物的肥料,但是,一亩小宗作物的收入,按一亩一百五十元计算,却可以买六千斤好肥料,能解决三十亩粮食作物用肥的问题。去年,他们只用十亩芦苇收入的二千多元,买了九万斤肥料,加上紫穗槐、苇叶沤肥,就解决了五百二十亩粮田用肥的百分之八十。同时,小宗作物地力肥,下茬产量高。今年十亩小宗作物茬的麦子,亩产都在三百五十斤以上,比同等条件其它作物的茬口麦子每亩多收一百三十多斤。几年来,这个队靠小宗作物解决肥料问题,促进粮食不断增产的事实证明:发展小宗作物不仅不与粮食作物争肥,还能给粮食增产提供更多的肥料。
再次,这个队争劳力的矛盾并不存在,多种经营反而大大发挥了劳动潜力。按五十一亩小宗作物全年用工计算,需要多用二千四百八十个工。这个队地少、人多,原来的劳力有剩余。过去,这里的一部分贫农下中农劳力少、人口多,因此收入低、生活困难。发展小宗作物以后,生产队因人派活,剩余劳力有了出路,贫农下中农年老体弱的和年龄小的都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农活,从而收入大增,生活稳定。全队原来五户靠集体照顾的贫农下中农困难户,现在都不要照顾了。
算清细账打通思想
这个队发展小宗作物能做到这一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一个认识上的变化过程。他们从不重视发展小宗作物到重视发展小宗作物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发展小宗作物必须突出政治,坚持以集体经营为主的政治方向。
杜郢东生产队紧靠涡河北岸,原来耕地就少,没有什么小宗作物,象芦苇、紫穗槐等从来就没有种过。就是烟、棉、麻等大宗作物也少得可怜。几乎是清一色。一九五四年,涡河泛滥成灾,沿涡河筑起了大堤,挖压了他们的一些土地,地更少了,社员们更加迫切要求增加牲口、肥料,恢复灾后生产,更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可是队里底子薄、资金少,市场上有牲口也没有法买。这里少沟无塘,连塘泥也挖不到,肥料也成问题。干部和社员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着急。可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钱从哪里来?大队党支部提出发展多种经营,积累生产资金。一些社员怕影响粮食生产,不愿干。他们说:种粮食的地还不够,别再胡来了。他们对大队党支部提出利用堤坝、方塘发展紫穗槐、芦苇的意见更多。有的说:方塘子都是黄泥板子,没活土,栽苇子是劳民伤财。有的说:小宗作物一星半点,油水不大,不值得干。有的人对一时没有收益的小作物(如芦苇一般要三年才有正常收入)没有兴趣,说远水不解近渴。在党支部的帮助下,队委会组织社员摆事实,讲道理,通过算自然资源,算收入账、生产资金账、劳力账、解决贫农下中农困难账,指出了发展小宗作物的好处和促进粮食增产的关系。
事情一经讲明,贫农下中农社员就积极行动起来。一九五九年春天,生产队长耿如发跑到靠淝河的草寺大队买了苇苗,又搞了紫穗槐,在曾经一度栽过的堤坝、方塘里重新栽上了十五亩芦苇,五亩紫穗槐。六十多岁的老贫农耿付堂负责长年看管,社员们自觉地把猪羊拴起来。一九六○年芦苇、紫穗槐等小作物收入了近一千元;一九六一年收入达三千多元,这一年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社员们尝到了甜头,发展小宗作物的劲头越来越大了。


第5版()
专栏:

山区养蜂一举数得
孙元章
在山区发展集体养蜂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副业生产,也是增加社员收入,巩固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
吉林省安图县永庆公社东清大队位于松花江上游,靠近长白山,这里除了有大宗蜜源植物椴树、苕条之外,还有不少山花野树,具有发展养蜂生产的优越条件。几年来,东清大队在公社党委直接领导下,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狠抓养蜂生产,使养蜂事业获得迅速发展。
东清大队有三个生产队,六十九户社员。从一九五六年就开始养蜂,当时只有三十群。他们本着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自力更生稳步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养蜂。到一九六四年发展到二百一十七群,平均每户三群。今年年初,东清大队在积极发展集体养蜂的同时,还扶持贫农下中农社员搞家庭养蜂,大队帮助他们解决蜂箱、巢础、饲料等必要的物资,集体养蜂场还负责技术指导,并统一安排了蜂群越冬事宜。目前社员养的蜂已由一九六二年的五群发展到十群。
随着养蜂生产的不断发展,养蜂的费用开支也随着增加。这个大队每年需要分蜂一百多群,蜂箱就要一百多个,二百多群蜂一年需要巢础二千张左右。过去这些东西都是向北京邮购。巢础每张二元五角,只这一项就要四、五千元,而且往往由于当地货源不足和长途运输的关系,有时就不能及时供应,影响使用。大队党支部根据这种情况和养蜂人员进行了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养蜂也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要勤俭办蜂场,尽量做到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一九六三年大队就帮助养蜂较好的第三生产队购买了巢础机,当年就制造了五千多张巢础,每张成本只有七角钱,以一九六四年使用巢础二千张计算,一年就可节省开支三千多元。
养蜂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提高养蜂人员的技术水平,大队采取了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在一九五五年选派了一名政治可靠的知识青年去县养蜂场学习。一九六二年大队又从柳树大队请来一名养蜂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他们还采取了老手带新手、师傅带徒弟的办法,逐步壮大了养蜂技术队伍,现在东清大队已有养蜂技术人员六名,适应了发展养蜂生产的需要。
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产品产量逐年增加。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三年中全大队的集体养蜂用工共四千四百四十个,投资二千四百五十元,合计九千三百元,卖给国家蜂蜜二万五千九百多斤,加上其他蜂产品共收入三万二千一百元。扣除投资和费用,纯收入二万二千八百元。全大队六十九户,每户平均三百三十元。第一生产队以前没有养蜂,每个劳动日值只有六角钱左右,从一九六二年开始集体养蜂,产品收入三千四百七十六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一,每个劳动日值合一元零八分。一九六四年养蜂收入四千三百一十五元,每个劳动日值一元三角五分,劳动工分值显著提高,社员收入增加,生产队的公共积累也随着增加了。社员们说:“养蜂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