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社论

象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机器设备
——四论怎样组织工业生产建设高潮
在六月二十一日社论《劳逸结合》里,我们曾经讲到,在工业生产建设高潮中,不能拼体力,拼设备。人要劳逸结合,才能经常保持旺盛的精力。机器设备也要经常维护和定期修理,才能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才能延长机器的寿命,这是保证全面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物质条件。
有的工人说得好:“工厂是战场,设备是武器。”特别是现代化企业,没有完好的设备,就不能向大自然大量索取我们所需要的原材料,就不能更好更快地把原材料变为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在这些企业里,机器设备完好不完好,对生产发展速度的影响很大。
机器设备经过使用,必然有一些磨损,精密度和效率就要降低,这是规律,不可避免。但可以做到使机器设备减少磨损,或者磨损了,很快修复。要使它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保持良好的性能和效率,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定期修理。维护要花费精力,修理要占用一些生产时间。从这一点来讲,维护和修理跟生产是矛盾的。然而机器设备维护和修理好,又保证生产顺利地不间断地进行,因此,它们又是统一的。
毛泽东同志经常以“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教育我们。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用一个极其生动的事例阐明了这个原则。他写道:“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认识和解决机器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的矛盾。
在今年的生产建设高潮中,一般地说,机器设备的状况是好的,但是,忽视设备维护和修理工作的情况,也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的。不少企业的生产计划,包括增产计划完成了,而设备检修计划却没有完成。部分企业的机器设备的完好率比去年下半年有所下降,设备事故增加。另一现象,在一些企业里,管理机器设备的机构削弱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有的企业把修理用的设备、材料和工人用到生产上去,或者用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些现象的出现,对生产建设高潮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为什么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有些企业,往往容易忽视设备维修呢?这来自两方面,一是上级在计划外,层层加码,层层压任务,迫使企业放弃了维护检修;一是有些人对挖潜力的认识有片面性。
生产建设高潮带来的生产大发展,促使人们向设备要潜力。潜力就是潜在的力量,有现成的潜力,就挖现成的潜力;没有现成的潜力,就应该先创造条件,然后去挖。挖掘设备潜力最根本的办法,一是维护、检修,一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改造旧设备,创造新设备。目前很多企业都是这样做的。不能认为加快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和减少检查修理时间,是挖掘设备潜力的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比较省事,也能产生一时的效果,但不能持久。
机器设备总是有安全系数的。在一些企业里,由于人们过分强调安全系数,没有合理地充分地发挥设备效能,现在把运转速度加快到设计的许可程度,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有些设备的维修制度不太合理,检修时间间隔太短,检修的项目规定得太死、太烦琐,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和人工,改变这种脱离实际的规章制度,以提高设备效率,也是可以的和必要的。我们说,要搞好生产,人的因素第一,就是提高职工群众的觉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各个方面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包括设备的潜力。但是,不管什么机器设备,它的速度和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不违反安全保险规则,把速度加快到设计的许可程度,并不是不要安全保险系数,不是越快越好。机器设备检修的间隔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改革不合理的检修制度,把检修间隔时间延长到客观许可的程度,并不是根本不要检修。加快机器设备的速度也好,改革不合理的检修制度也好,都必须经过试验,严格按照科学原则,按照客观实际办事。否则,即使动机很好,并且短期内也收到一些效果,但长期这样下去,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机器设备的运转速度没有达到设计的许可程度,应该加快而不敢加快,不合理的检修制度应该改革而不敢改革,是迷信。迷信必须破除。但是,主观地加快设备的速度,主观地改变检修制度,主观地延长检修间隔时间和取消检修,就不是破除迷信,而是破除科学了。在目前工业生产建设高潮中,顾虑重重,不敢破除迷信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但是更值得注意防止和克服的,是那种由于挖掘设备潜力而忽视维护和修理的现象。
在目前,妨碍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同志把完成生产任务和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对立起来。当设备需要按计划检修的时候,有些管生产的同志就强调生产任务很紧,“维修要为生产服务”,“生产第一,维修第二”,把检修工作挤掉了。
“维修要为生产服务”,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怎样理解生产,怎样才能更好地更长期地为生产服务。国家给企业的生产任务,既有当前的,又有长远的。维修,不只为当前的生产服务,同时也要为长远的生产服务。仅仅看到当前的需要,把维修工作挤掉,损坏了设备,长远的需要固然会发生问题,当前的需要同样会发生问题。所以,要真正让维修为生产服务,就必须重视维修,决不能忽视维修。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维修,提高维修质量,提高维修效率。维修质量越高,设备的性能就越好,使用的时间就越长。维修的效率越高,检修的时间就越短,生产的时间就越长。检修设备,暂时“失去一点生产时间”,是必要的、应当的。按计划检修的设备少了,临时被迫检修的设备就必然增加。“驴不死不下磨”,等到“驴”死了才被迫“下磨”,就会造成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事故。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钱才能把它修好,对生产的影响更大。特别是现代化的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一个工序的设备坏了,不仅这个工序的生产受到影响,而且整个车间、甚至整个企业的生产都要受到影响。
“生产第一,维修第二”,一般地说,也是对的。在通常的情况下,生产总是主要的,而且维修正是为了保证生产。但是,有“第一”就必有“第二”,有生产就必有维修。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第二”可以变为“第一”,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客观规律。你如果把“第二”置之不顾,一味地来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有朝一日,它会自动登台,夺取“第一”,你必须被迫接受。所以,当设备到了必须修理的时候,暂时停止生产,检修设备,它就成为主要的了,这是必须承认的,不能主观主义地违反它。这时候,如果仍然强调生产“第一”,不进行检修,“第二”固然没有了,“第一”也不可能存在。其结果是损坏设备,生产停顿。所以,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也不能把“第一”“第二”的关系绝对化,看成是僵死不变的。
企业的领导同志把注意力集中于千方百计地完成生产任务是对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忽视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或者用不适当的加快机器设备的速度等等办法拼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那就不对了。机器设备是社会主义全民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工业生产要靠它,将来的工业发展也要靠它。我们要把眼前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企业的领导者要爱护社会主义财产,首先就要爱护机器设备。考核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工作成绩,不只看生产计划完成得怎样,也要看机器设备的完好状况怎样。如果用拼设备的办法来完成任务,即使生产计划完成得“很好”,但是把设备损坏了,造成连续生产的困难,那么,这种任务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是片面的,要不得的。企业里管生产的同志,必须把机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管起来,既保证按质、按品种、按规格、按量、按时地完成生产计划,又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才是全面的任务观点。企业在安排生产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安排设备的检修计划,并且要象执行生产计划那样认真地执行检修计划。当生产和设备检修发生了矛盾,即生产任务没有完成而设备又到了计划检修的时候,应当毫不犹豫地把生产停下来检修设备。如果那个企业削弱了管理设备的机构,就要把它加强起来,并且把必要的制度建立起来。
要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必须彻底走群众路线,打破那种只依靠少数专职人员管设备维修工作的旧框框,把广大的职工群众,特别是广大的生产工人发动起来。生产工人是设备的使用者,天天跟设备打交道。他们是不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不是象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设备,尽心维护和保养设备,对于设备的状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当然不是说,专职的维修人员不重要。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定期检修,离开专职的检修人员是不行的。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机器设备在运转着,定期修理所占用的时间是很少的。不把广大的生产工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人人爱护设备,人人维护设备,仅仅靠定期修理是不行的。这就是说,在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中,我们要把群众性(也有专职修理人员参加)的日常维修和专职人员的定期检修结合起来,并且以群众性的日常维护检修为主。在定期检修的时候,也要吸收生产工人参加。生产工人虽然不象专职维修人员那样熟悉设备的构造,但却比专职的维修人员熟悉设备的脾性,知道什么地方容易出毛病。吸收他们参加,就可以用比较短的时间,把设备修理得更好。生产工人懂得一点修理,就可以把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得更好。群众性的维护工作做好了,就能延长设备的寿命,适当减少设备修理的工作量。这样,不但有利于维修人员结合检修进行一些小的技术革新,还可以抽出更多的维修力量来从事比较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
依靠群众维护和修理设备,实行检修“三结合”制度,在许多企业里都做到了。大庆油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个油田的领导,通过轰轰烈烈和深入细致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群众人人懂得爱护和保养设备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起来同各种不爱护设备的习惯势力作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对设备实行定期的强制保养,定期进行检修。设备到了保养和检修时间,一定停下来进行内部检查,该修理的要修理好,不该修理的也要擦洗一下,把所有零件、部件都搞得合乎规格,完完整整的。在平时,他们要求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并且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谁用谁负责管理和保养,把管理和保养设备作为劳动竞赛的一个内容。在交接班的时候,凡是设备保养不好的,工具、设备、配件缺少或损失的,工作场地不整洁,有漏油、漏气、漏水、漏电等现象的,以及原始纪录资料不全不准的,工人们都不交不接。在大庆的广大职工群众中,已经培养起一种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的“爱机如命”的作风,形成了一股不把设备维护保养好,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的新风气。因此,大庆油田不但生产建设任务完成得出色,设备完好率也逐年上升。
生产工人参加机器设备的维修工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工人和设备的关系,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完全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设备是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手段。恩格斯说:“机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变成供资本家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最有力的武器,劳动工具经常从劳动者手中夺去生存资料,而工人们自身的产品竟转化为奴役他们的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一四三——一四四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不会爱护机器,甚至破坏机器。在我们国家里,工人和机器设备的关系完全变了,工人是设备的主人。机器设备是用来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阶级创造财富的工具。觉悟的工人不只把机器设备看作生产的工具,而且当作革命的武器。他们对于设备,就象革命战士对自己手中的武器那样爱护,这是他们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只要企业的领导把道理向工人讲清楚,启发和提高他们的觉悟和革命责任心,并且组织技术人员和专职的维修工人,向生产工人传授有关设备构造、性能和维修的知识,帮助他们练好基本功,他们一定能够象大庆油田的职工那样,把经常性的设备维护工作担当起来。
做好维修工作,不仅仅是企业的事。工业管理部门要妥善安排配件、零件的生产,从计划上把整台设备的制造和现有设备的维修结合起来。当配件、零件的生产和主机的生产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当坚持先配件、零件后主机的原则。
今年工业战线上的生产建设高潮,已经持续半年多了。生产的情况是好的,设备的情况也是好的,忽视设备维修,还只是一种苗头。只要各级领导重视这个问题,加强教育,及时采取措施,就一定能够做到:既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得好,又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并且逐步积累一套在生产建设高潮中进行维修工作的经验。这是保证生产建设高潮持续地健康地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1版()
专栏:

发扬对人民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谢家集一矿树立人人爱护设备好作风
全矿近两千台设备台台正常运转,井上井下干干净净,保证了生产高潮持续发展
本报讯 记者张万舒、李大纲报道:淮南煤矿谢家集一矿,依靠群众,狠抓机电设备管理这一主要环节,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使全矿面貌焕然一新。
台台设备运转正常 井上井下干干净净
目前全矿使用的近两千台设备,台台正常运转。采煤工作面真正做到了煤壁、溜子和柱子三条线。井下所有的线路和管路行行成线,不漏油,不漏风,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链板运输机和皮带运输机等主要设备,达到了平、直、稳、灵、净的要求。井上井下干干净净,工具和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得好,对生产高潮起到了保证和促进的作用。今年上半年,这个矿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完成了国家计划。同去年下半年比较,全员效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二,每吨煤的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采每万吨煤的坑木消耗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原煤的质量和产量和其他主要指标也有了提高。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得好,主要抓了下面几项工作:
过去片面追求产量 维修时间常被挤掉
过去,这个矿片面追求产量,设备维修的时间常常被生产挤掉,长年累月,设备失修情况严重,不仅减了产,而且发生了停产的危险。一九六二年,这个矛盾暴露出来了。矿党委经过深入井下,跟班劳动,调查研究,终于抓住了主要矛盾。原来影响生产的关键,是机电设备失修。而机电设备中,事故最多的又是采掘第一线的设备,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最大。
领导思想明确了,问题怎么解决呢?过去采掘第一线的设备,归机电科管,司机和检修人员归采掘区管。采掘区生产一忙,就拉检修人员干活。机电科无用人权力,对设备管不了,也不想管。现在,为了使设备固定专人使用、检修,他们先把全矿的司机、检修人员连同设备统统划归机电科统一集中领导。
订出制度保证维修 设备完好原煤增产
为了彻底解决生产和维修设备的矛盾,他们又把三班生产制,改为两班生产制。另有一班,作生产准备,其中固定四至六小时进行设备维修。对于这个改革,在技术人员和采区干部中,开始是少数人赞成,多数人摇头。有人说:“三班生产,都完不成任务,改为两班生产,不是胡闹吗?”可是工人却普遍赞成。工人认为:“只要把设备维修好,不出事故,保证出完煤。工作面提前放好炮,错开回柱时间,两班生产完全可以达到原三班的产量。”得到工人的支持,领导的决心更坚定了。主要领导干部带一部分人,在当时最大的采煤八队工作面搞试点。他们连续进行了八十一个正规循环作业,结果证明:从表面上看,三班改为两班生产,生产时间缩短了;实质上,设备维修好了,正常运转,生产准备工作做好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效的生产时间比三班生产的时候还长,而且设备效率又高,因此,平均日产量却比原来三班生产的时候增加了百分之十八。
谢家集一矿,从一九六三年四月起,在全矿推行两班生产、一班维修设备制度以后,到目前为止,不仅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还调出一千多名工人支援了兄弟单位。
彻底清理作业环境 真正实现文明生产
过去,使用设备的地方,作业环境不好。谢家集一矿的领导认为这是造成机电设备事故的一个根本原因。他们以往解决问题用“打补钉”、“擦紫药水”的办法,结果是“按下葫芦漂起瓢”。现在他们决定抓治本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于是,领导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发动群众,开展了修一架棚子,清理一米巷道,出一车杂物的活动。作业环境特别坏的地方,就停止生产进行清理。一九六三年,全矿共修复巷道两万六千米,更换坏棚三万一千架,疏通水沟十二万五千米,从而解决了巷道不平、不直、低矮,泥水、污物、坏棚多的问题。同时,工人积极想办法,用废旧材料制成了挡板,加在所有链板运输机两侧,使煤在运输过程中不外溢,根治了巷道浮煤。紧接着又狠抓了地面环境卫生。去年下半年,井上井下面貌一新,实现了文明生产,为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打破旧的习惯势力 发动群众管好设备
谢家集一矿的机电设备所以能管得好,不仅是依靠专职管理人员,主要的还是发动群众参加管理。他们在职工中广泛地进行了“当家要管好家”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清楚地认识到,管好、用好设备,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发动群众向旧的习惯势力开火。
当矿领导提出改善作业环境时,有人说:“脏乱是煤矿的老规矩。井下又不是花园,搞那样好没有用。”在大抓设备维修管理的时候,又有人说:“人吃五谷杂粮还生病,机器一天转到晚,事故是消灭不了的。”好象煤矿脏乱和设备事故多是天经地义,不可改变的。对这些错误的看法,工人群起而攻之。工人说得好:“在旧社会,资本家压榨剥削工人,他们是不讲求搞好作业环境的。工人也不爱护设备。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好作业环境,是为了生产,也是党对工人的关怀。工人爱护设备,消灭事故,是天经地义的职责。”
采用一套合理办法便于群众参加管理
为了便于群众参加管理,谢家集一矿改革了那些脱离实际的制度,采取了一套新的办法。即每个工人都定岗位、定任务、定标准,包开设备、包维修设备、包环境清洁、包设备完好、包材料消耗。这样,把千百台设备都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做到机器既有人操作,又有人维护。工人很喜欢这套办法,说“象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这个矿不仅让群众承担责任,还给群众一定的权力。群众有权拒绝干部违章指挥,制止别人违章作业,工作不合质量标准不接班,上下左右互相监督,在任何会议上对领导开展批评。这样,全体职工在各个岗位上都有职、有责、有权。生产副矿长李学伦,有一次不了解现场情况,违章指挥工人,工人不干,他批评了工人。工人找到有关部门提意见,李学伦同志在矿党委会上和全体科区长会议上,主动作了检讨。
今年以来,这个矿的职工进一步大练基本功,开展“五好”设备活动,并针对机电设备的关键问题,进行了三十六项技术改革。目前全矿四个采区中,已有三个达到五好设备区的标准。


第1版()
专栏: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徐冰和夫人宴请并接见李宗仁先生和夫人
新华社二十九日讯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徐冰和夫人张晓梅同志,今天中午宴请李宗仁先生和夫人郭德洁女士,以及程思远先生。
出席宴会的,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高崇民、沈雁冰、许德珩,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傅作义和夫人刘芸生,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蔡廷锴和夫人罗西欧。
参加一九四九年和谈的南京代表团成员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代表团成员黄绍竑、章士钊、李蒸,也出席了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梅龚彬、卢汉、刘文辉、刘仲容、余心清、李任仁、陈此生、陈劭先、邓哲熙、吴晗、罗叔章、杨东莼、季方、黄琪翔和夫人郭秀仪、陈其尤、苏子蘅。
宴会以前,徐冰同志接见了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以及程思远先生。
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刘述周、许涤新、刘春、薛子正、金城,以及冯铉、罗青长、李金德、姚仲康、崔月犁等同志,参加了今天的接见和宴会。
出席宴会的,还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周荣鑫、刘清扬、曾宪植、竺可桢、舒舍予、曹禺、冯友兰、何基灃、何思源、申伯纯、高登榜、刘仲华、顾颉刚、袁世海、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等。


第1版()
专栏:

奈温主席和夫人抵沪受到热烈欢迎
刘主席和夫人在沈阳机场欢送周总理到上海机场欢迎
上海市负责人设宴欢迎奈温主席,缅甸贵宾在沪参观工厂
据新华社沈阳二十九日电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由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陪同,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沈阳前往上海参观访问。
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辽宁省省长黄欧东,沈阳部队首长陈锡联、赖传珠,沈阳市副市长宋光,以及各界群众数千人,到机场热烈欢送贵宾。
奈温主席和夫人上飞机前,刘少奇主席和夫人王光美同他们亲切握手告别,祝缅甸贵宾继续在我国访问获圆满成功。
陪同奈温主席和夫人到上海参观访问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上海各界群众数十万人,今天夹道热烈欢迎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及随行贵宾。
奈温主席和夫人及其他缅甸贵宾,是由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等陪同,今天上午从沈阳乘专机到达上海的。
周恩来总理、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和夫人石斌等前往机场欢迎贵宾。
上午十一时十五分,奈温主席和夫人乘坐的专机在飘扬着中国和缅甸两国国旗的虹桥机场降落。在一片喧天的锣鼓声和欢呼声中,周恩来总理、曹荻秋副市长和夫人等迎上前去,同步下飞机的奈温主席和夫人等贵宾一一亲切握手,一群少先队员向全体贵宾献花。当奈温主席和夫人来到群众队伍面前时,人们更加欢腾,“欢迎奈温主席!”“中缅两国人民友好万岁!”的口号声此起彼落。人们摇着钱鼓,舞着花环,全副武装的男女民兵向贵宾行注目礼,表示欢迎。女青年不断地从人群中跑出来,把一束束象征中缅两国人民“胞波”情谊的鲜花献给奈温主席和夫人。
奈温主席由周恩来总理和曹荻秋副市长陪同,奈温主席夫人由张茜和石斌陪同,分别乘敞篷车缓缓驶向市区时,受到了数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当贵宾们的车子行驶在高竖着奈温主席画象的花坛周围时,簇拥在画象四周的一千多名少先队员挥动彩球,跳起了欢迎的舞蹈。贵宾们的车队缓缓地驶过挂着中缅两国文字书写的欢迎横幅的街道时,人们热情地挥舞着中缅两国国旗,数百人齐唱为欢迎缅甸贵宾而创作的歌曲,奈温主席和夫人频频向欢迎群众招手,含笑致意。贵宾们乘车临近宾馆时,人们把无数彩色气球升向空中,男女青年跳起各种民间舞蹈,女青年把芬芳的花瓣洒向贵宾。
陪同缅甸贵宾来上海的,有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以及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
今天到机场欢迎贵宾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金仲华、赵祖康、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首长熊应堂、梅嘉生、李道之,以及政协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各部门、上海市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的负责人和各界人士。
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赖亚力也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和夫人石斌今晚举行宴会,热烈欢迎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和夫人,以及随行的缅甸其他贵宾。
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和夫人张茜出席了宴会。
在洋溢着胞波情谊的宴会上,曹荻秋副市长和奈温主席先后讲话。曹荻秋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深信,这次奈温主席再次来我国访问,必将在中缅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史上增添新的一页。他衷心祝愿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象怒江和萨尔温江之水那样,长流不息。
奈温主席在宴会上说,这是他第二次到上海访问,同他第一次访问时比较,上海有了显著的进步,他对此感到格外高兴。他感谢上海人民和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他说,我们两国之间现在有着很友好的关系,但是我们并不满足,我们还要使这个友好关系更加巩固和进一步发展。我们双方都在为此而努力。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礼宾司司长赖亚力,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出席了宴会。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也应邀出席。
出席宴会作陪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许希平、金仲华、赵祖康、胡厥文,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首长熊应堂、梅嘉生、李道之等负责人和各界人士。
新华社上海二十九日电 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缅甸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今天下午由周恩来总理、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等陪同参观了江南造纸厂。
奈温主席和随行的缅甸其他贵宾仔细参观了纸张的生产过程,他们对这个工厂因陋就简生产多种品种的纸张表示称赞。
贵宾们今天还在上海工业展览会里观看了上海各行业近几年来生产的各种新产品。
奈温主席夫人由陈毅副总理夫人张茜、曹荻秋副市长夫人石斌陪同,也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
陪同贵宾们参观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石英、宋季文和夫人许希平等。
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王珍,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飚和夫人赵兰香,以及缅甸驻中国大使沙马杜瓦·信瓦瑙和夫人也陪同参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