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学术研究

论古人类学的研究
杨钟健
一九六三年到一九六四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与之共生的动物群,大大地增进了我们对于古人类研究的知识。
蓝田两个地点的猿人化石,都是从土状堆积,即所谓红色土中发现的。从工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它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进一步证明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类化石的地区。此外,通过在蓝田的工作,我们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受到了一定的锻炼。这对于今后工作可起加速和提高质量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蓝田的化石比北京人为早,这一发现也有力地把我国化石人类的历史推进了一步。
除了在蓝田的工作以外,我们在解放以来,在全国各地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人类化石和有关人类演化的材料。属于猿人类型的有大家所熟知的北京中国猿人新的牙齿、下颌骨和肢骨。从研究的结果看,也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仅有的北京人的新标本。其他归于古人和新人的材料也很丰富,如属于古人的马坝人、丁村人等,属于新人的柳江人、资阳人等。此外,也采集了与人类演化有关系的材料如巨猿等。有关文化方面(石器等)的收获更多,分布也很广泛。
根据以上各点来看,我们近年来在发展古人类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一科学的发展前途是非常光明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认为我们这一项工作就够了,不必再求进一步的发展了。恰恰相反,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待提高。可以说,已有的成就还是大量工作的开始,有待继续努力。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演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和其他相近的种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既要了解它的时间方面,也要了解它的空间方面的种种关系,特别是其来源所在,以及古地理古气候的条件等,也有必要了解每一个方面的全部情况。就我们目下所掌握的资料来说,还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我愿意在肯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就我们工作还有待发展的方面,提出以下不成熟的意见。
一、从时间上讲,我们应当追寻更古老、更多的有关人类演化的化石。所有生物的演化都需要时间,人类演化也需要时间。就古生物来说,这发展的时间,反映在各时代所形成的地层和所含的化石上。因此,我们研究可能含人类的起源的原始类型就不能满足于和人相近的种类,而要追求它的更远的直系祖先和旁枝祖先。用分类上的术语讲,我们既要研究和我们人同一种的人,也要研究和人同一属以至一科一目的有关人的各种化石及其可能有的文化。这么一来,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碰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从什么时候起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人的全部历史,另一个是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应当研究的门类的范围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范围。一、我们知道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目是由哺乳动物中的食虫目分化出来的,其分化出的时间,可能追溯到第三纪最初乃至白垩纪晚期,大约有七千万年左右。二、以人所归的人猿亚目计算,比较晚一些,但也在始新统——渐新统期,至少在四千万年以前。三、作为人所属的这一超科讲,其辐射主要在中新统,也就是三千万年以前。因此,假使我们不满足于仅仅知道人类的最近的祖先的话,应当进一步追溯到整个新生代的历史,至少到中新统,才能了解人类演化的全貌。我们要了解全部人的历史,也要有相当充足的古脊椎动物或至少哺乳动物的知识。这个要求的这些方面可以作为基础的准备来处理。因此以上所提出的是低标准,不是高标准。再说,作为一个分枝科学的门类——古人类学讲,这样要求也是完全必要的。
长期以来,我们只发现了一些属于人这一科或者仅仅这一属的若干人类化石,其地质年代时间,为更新统中晚期。真正更新统早期的这一类化石,除了非洲的“能人”以外,可以说还是空白。上新统和中新统有关人类来源的化石,也屈指可数。事实上关于猿人以前的和人的演化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化石,已在其他地区有所发现,或有了苗头。在这一方面,我们是做得十分不够的,必须急起直追。因此,人类演化的早期谱系,可以说还是很不清楚的。更原始的姑且不讲,单说从猿到人的猿算起,其间应当有若干关键性的环节,还有待于我们发现。既然这些东西在别的地方有了苗头,那就没有理由认为在我国没有发现的可能。我们应当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突破这一关,把我们的目光放远一些,首先是更新统初期,其次是上新统至中新统,直到渐新统。
可以了解一下,我们有没有这样做的物质基础。公王岭和陈家窝猿人化石的发现,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两个地点都是在洞穴以外的土状堆积中发现的。我国的更新统初期土状堆积分布很广,上新统也不少甚或更多。近年来工作证明,我国的中新统地层,也是很发育的。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发现更多的化石地点,就有可能找见有关人类祖先的化石。这一点已经在蓝田工作中确定证明,并且加强了我们对工作的信心。
关于第二个问题,应当把关于人类历史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其相近的一些门类,看来是不言自明的。为了了解人类演化的全部过程,我们不能孤立地研究狭义的人,而一定要涉及和人有关的材料,只有这样才可以了解它的完整的“家谱”。既要研究其直系祖先,也要研究其分枝祖先。
我们一般研究猿人或其他人化石,总是拿现代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来作比较。这完全是必要的。但其所以能达到一定效果,主要是因为这些灵长类和人在大约一千五百万年以前,从某些共同的祖先中分化出来的。关于这些和人有直接关系的灵长类的化石,我们也知道得很少。可以认为,那些可能在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哪怕就是属于猿类型的化石,对于了解人类演化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理由,以南方古猿为代表的所谓“近人”(人科中的一属),也对同一问题起同样重要作用,或者更重要的作用。
所以从门类讲,也应当打破旧有的局限,至少要全面研究(当然还是以人为重点)人这一科的所有材料,特别是化石材料。如果说要再进一步追溯,还可以包括人猿亚目,或者整个灵长类。由于灵长类的重要,有些人已把它列为一种专门学科叫灵长类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一个古灵长类学呢?这也是一个下决心的问题。
总的说来,灵长类化石在我国发现的还是不多。但最近在蓝田就发现有蓝田猴,以前也发现过几次不同时代的灵长类化石,如森林古猿之类,看来还是事在人为。
二、有关提高人类化石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一般说来,人类化石是很少的。这也是人们对于这类化石特别重视的一个原因。我们既要珍视这些所有的标本,但也不能满足于这些标本。又由于这些化石少,我们在研究上受了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是在研究上容易发生分歧意见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了解生物的演化真实过程,在于认识全部品种群体。化石少也可以把少量化石当作代表,来理解关于品种群体的演化和与其相近品种的关系。但如能有更多的化石代表更多的个体,当然在研究上更为方便,也可以了解真正有关群体的演化,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多少年来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认真工作,就不难得到更多的个体。没有发现过化石的地区,当然有待有系统的寻找,即使是化石少的地点,也不一定就表示那个地区只有那些化石。第一个直立爪哇猿人头盖骨发现后历数十年之久,因为没有人继续做工作,就没有发现这类更多的化石。后来有人继续工作,不但找到了更多的这类化石,还找到更多的这一类化石的新地点。在非洲无论南方古猿也好,或所谓能人或其他人化石也好,都有更多的个体发现。在我国,经验更为丰富。周口店所以能积累四十多个以上的北京人材料记录,就是因为连续工作得很久。在蓝田地区如果不是继续工作,就不可能发现更多的人化石地点和完好的头骨。广西的巨猿的发现也有类似经验。它是从原来根据的几个牙齿,在其地点完全不明确的情况下,搜索出来而且加以系统采集的结果。我们还不能满足于这个情况。巨猿只有三个下颌和一些牙齿,蓝田人也只有每一地点仅一个个体为代表。看起来继续认真做野外工作,以求获得更多的地点和个体,还是基本工作。狭义的人化石是如此,广义的人类演化材料包括同时代的动物群和植物群的材料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既在已知地点中选择重要地点认真发掘,也需要找更多的新地点,以便不断扩大工作的范围。
三、关于如何全面了解人类化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由于材料的限制,对人类化石本身的研究,大部分着重在牙齿和头骨上(包括下颌骨)。毫无疑问,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行走的姿势,脚同手的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目下研究古人类的人们已取得一致的意见,认为人类在体质性质上的演化,应以争取直立,来得最早。直立的姿势的形成,就牵涉到腰带和脚的变化,其次引起手和脑的变化。因此,争取获得更多的关于四肢骨方面的材料,就成为头等重要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头后骨胳方面的必要材料,才能对人的全部体躯有完整的认识。
以上说的只是体质方面的性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文化方面的性质,也就是以石器为主的文化遗物。这应包括我们根据打击方式能辨认出来的石器,也应包括在某些情况下,虽然不易辨认其打击方式,但根据地层或其他各种观察以及彼此联系,能推断出来可能由人工使用过的任何遗物或痕迹。
拿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可以说还差得很多。如个体已获得最多的北京人,四肢骨却少得可怜。其他包括巨猿在内的材料,还没有发现。石器方面,当然在有的地点材料很多,有的地方也还未发现,而且我们的研究工作和过去已掌握的材料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
以上所提到的三个问题是彼此有密切联系的,都反映了我们工作中的薄弱方面。这些方面如不认真加以改进,就可能成为我们前进中的障碍,至少影响我们古人类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质量提高,影响更好地理解人类演化的过程。这些缺点的改正,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后发展这门科学的方向和动力。那就是:一、在时间上至少包括中新世在内的地层,即大约从距今三千万年起。二、在范围上至少包括人猿这一超科各门类成员
(人、近人等的祖先类型)。三、在数量上应当争取每一种有更多的个体,以期能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种群体(男女老少)。四、在全面了解一个种的化石上,应该注意头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材料,特别是腰带、脚、手等。五、在文化上应当在更深入地研究已有的石器等之外,也不排除对更古老的可能有的文化遗物的研究。
总的说来,我们有必要扩大我们研究的范围,以求全面的了解人类演化历史。这并不等于说没有重点。在时间上应由近及远,看来早更新世就是首先要集中力量研究的时代。在门类方面应由亲及疏,以人为主,再旁及近人各类。在其他问题上,要进行有计划的重点而持久的发掘,以期真正能多解决些问题。我们既要保证重点,也要兼顾其他方面,那就是要在古人类工作上,也要填补地层上的空白,门类上的空白,地区上的空白,以及在每一种全体标本上所缺的空白。我们还要对人化石的来源所在,以及他生活的种种环境如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关系加以研究。为达到这个要求,就非大大增加各种化石的数量不可,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对冰川地貌方面的工作。数量提高了,就有可能带来质量的提高。
无庸讳言,我们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但也说明我们这一项工作的前途,是无限广阔的。无数已有的国内和国外的资料表明,全世界人类研究的可为地区是不多的,而我国是这些不多的地区中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目标肯定下来,并且订出既考虑到目前也要考虑未来的切实可行的计划,由点到面,踏踏实实稳步前进。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我们认识到这一工作在科学战线上的重要意义。
关于人类演化的研究,包括它的文化研究在内,具有科学的和政治的双重意义。按照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八年出版的全世界古脊椎动物文献来看(可能是不完全的统计),古人类方面,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人从何而来,可以说这是自人类有文化以来,人人关心的问题。可以断定,我们全体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都没有任何自卑感,都勇于承担这一艰难而光荣的任务。只要我们把国家的荣誉放在首要地位,抱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相信任何困难都不会阻碍我们前进的。
当然除此以外,我们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缺点,也需要改进。可以说就是普通的一般操作,野外的或室内的,都有应该改进的地方,以加快我们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一些必要的新技术的运用,看来是迫切的,那就是测定绝对年代的方法,如钾氩法和其他的新技术。在没有这一种工作的情况下,我们不但对我们自己的古生物研究结果少一重要佐证,也无法对别人已做的工作提出赞成或相反的意见。
总起来说,我们近年来关于古人类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注之下进行的,是我们全体同志初步学习和贯彻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一切成就归功于党。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学习毛主席著作,加倍努力,继续前进。
可以预期,在我们思想上进一步革命化的前提下,明确我们奋斗的目标,再加上技术上的改进,我们就完全有信心,在这一门科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及其现状
朱洪元
物理学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次飞跃,现正处在第四次飞跃的前夜。
物理现象可以划分为四大类:一、宏观、低速现象;二、宏观、高速现象;三、微观、低速现象;四、微观、高速现象。在物理学中,判别宏观和微观的标准是蒲朗克常数h,判别高速和低速的标准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物理学家称现象的线度和动量的乘积远大于h的现象为宏观现象;称线度和动量的乘积和h的大小差不多的现象为微观现象;称运动速度等于或接近于c的现象为高速现象;称运动速度远小于c的现象为低速现象。物理学的第一次飞跃是研究宏观、低速现象的结果,建立了经典力学和热力学,对产业革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还继续对工业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物理学的第二次飞跃是研究宏观、高速现象的结果,亦即研究电磁现象和光学现象的结果,导致了经典电磁学和特殊相对论的建立,为工农业的电气化开辟了道路。物理学的第三次飞跃是研究微观、低速现象的结果,亦即研究分子、原子、原子核的结果,导致了量子力学的建立。原子能、半导体、受激光发射是物理学的第三次飞跃所带来的第一批成果。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物理学开始研究微观、高速物理现象。三十年来,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进展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它必将导致物理学的第四次飞跃。
研究微观、高速现象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一系列远比原子为小的微粒子的发现。几年以前,大多数物理学家还认为这些微粒子是物质的不可分割的、最简单的单位,所以将它们统称为“基本粒子”,并将微观、高速现象的研究称为“基本粒子物理学”。在几千年以前,哲学家就曾经设想,一切物体都是由许多原始的、微小的、不可分割的、永恒不变的粒子组成的。在十九世纪,化学家认为一切物体的最原始的组成单位是原子。在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认为一切物体的最原始的组成单位是电子和质子。在不久以前,物理学家认为一切物质的最原始的组成单位是基本粒子。永恒不变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的原始单位这一概念的不断变革,表明了形而上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不断失败,辩证法在自然科学中的不断胜利。
在十九世纪末,原子被证明不是永恒不变的和不可分割的原始粒子以后,物理学家深入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发现了第一批基本粒子。它们是:电子、光子、质子、中子和e中微子。电子组成原子的外部结构。光子是光的最小单位,也是电磁相互作用力的传递者,因此对决定原子的外部结构起重要的作用。质子和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单位。e中微子是质量和电荷都等于零的粒子,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产生。可以说,基本粒子物理是从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中产生出来的。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所研究的主要是微观、低速物理现象,只有光的放出、吸收和β衰变过程才是微观、高速现象。基本粒子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实验中利用速度接近光的传播速度的、能量极大的粒子。大部分基本粒子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外来的影响,也迅速地转化为其他的粒子,寿命很短。有一部分基本粒子虽然在没有外来影响时稳定不变,但在遇到电子、质子或中子时就会迅速起反应,转化为其他的粒子。因此,所有这些基本粒子在地球上十分稀少,即使有,也存在不久,很快转化为其他的粒子。为了要发现这些粒子,必须使速度极高的电子、质子或中子相互急烈碰撞,在能量的转化极大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基本粒子,然后抓住在这些新的基本粒子转化以前转瞬即逝的时机,探测这些新的基本粒子的存在。
第二批基本粒子是在宇宙线中发现的。原始的宇宙线是从宇宙空间飞来的、速度极高的质子和原子核。它们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以后,和大气中的原子相碰撞,引起急烈的反应,产生许多次级高速粒子。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大部分,由于没有能量极高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主要利用宇宙线进行微观、高速现象的研究,并发现了大约十种新的基本粒子。在这些新的基本粒子中,只有阳电子是在没有外来影响时稳定不变的。但是,阳电子和电子相遇时就转化为一对光子。其他的新的基本粒子即使在没有外来影响时也都是不稳定的,寿命长的约一百万分之一秒左右,寿命短的约一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为了获得大量的高速粒子,推进微观、高速现象的研究,建造了巨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所提供的高速质子的能量达三百三十亿电子伏特,它提供一个实验用的高能粒子数目,可以比宇宙线提供一个实验用的高能粒子数目大一万万倍。在五十年代及以后,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巨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进行的。
到目前为止,利用高能粒子加速器所发现的新的基本粒子,已达九十余种,而且这一数目还在继续增加。大部分寿命极短,平均在10-23秒左右,亦即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随着对物质的结构、运动和转化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作用于物质之间的力的理解也逐步深入。物理学家称作用于物质之间的力为“相互作用”。在本世纪初,物理学家认为一切物质的不可分割的原始组成单位是电子和质子。与此相应,他们认为在物理现象中只存在着两种基本相互作用:第一种是重力相互作用,亦即万有引力;第二种是电磁相互作用。在物理研究深入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现象以后,发现还存在着另外两种基本相互作用,它们分别叫做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就是上述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重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影响半径很大,所以统称为长程力;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影响半径比原子的半径还小得多,所以统称为短程力。但是就相互作用的强度来说,则强相互作用最大;电磁相互作用的强度次之,仅及强相互作用的百分之一;弱相互作用的强度又次之,仅及强相互作用的一百万亿分之一;重力相互作用的强度最小,仅及强相互作用的一千万亿亿亿分之一。与之相应,由强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基本粒子转化过程进行得最快,常常只需要10-23秒左右。由弱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基本粒子转化过程进行得慢得多,需时常在10-10秒以上。由电磁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基本粒子转化过程进行的速度,在以上二者之间。至于重力相互作用,它和其他三种相互作用相较弱得太多,因此在基本粒子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重力相互作用的发现最早,关于重力相互作用的理论也最成熟,它就是爱因斯坦所建立的普遍相对论。目前关于基本粒子的电磁相互作用的理论叫作量子电动力学。在实践中,量子电动力学是一个成功的理论,它的预言和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但仍有一些原则上的弱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关于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则还在初期阶段,远不成熟。但是在五十年代,对弱相互作用的理解有相当大的进展。在最近几年,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也有所发展。
物理学家正在尝试按照基本粒子的性质,将它们进行分类。基本粒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质是:它参予什么相互作用。物理学家按照这一性质将所有的基本粒子分为如下三个族:一、光子族;二、轻子族;三、重子——介子族。光子族只有一种基本粒子:光子。光子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它既不参予强相互作用,也不参予弱相互作用。轻子族中有八种基本粒子,它们都参予弱相互作用,但是不参予强相互作用。重子——介子族中的基本粒子最多,目前所知的已几达百种,它们既都参予弱相互作用,又都参予强相互作用。当然,一切物质都具有万有引力,因此都参予重力相互作用,所有这三族中的基本粒子都参予重力相互作用。
在对这三个族进行研究的事实的基础上,物理学家提出一个重子——介子族中的基本粒子分类的理论,即所谓“八重态理论”。八重态理论是一个唯象理论,是一个描述现象规律的理论。它的成就促使物理学家进一步去探索这些现象规律深处的实质。早在一九五五年,日本的著名物理学家坂田昌一就提出一个关于重子和介子的结构的模型理论。坂田昌一提出的模型理论在解释介子的分类和性质时取得很好的成就,但在解释重子的分类和性质时却遇到了困难。八重态理论是在将坂田昌一提出的模型理论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承继其正确部分,抛弃其不正确的部分,较全面地考虑了实验所提供的线索之后提出来的。在今天,物理学家在八重态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一些更新的关于重子和介子的结构的模型理论。在所有这些模型理论中,重子和介子都不是什么不可分割的、最简单的粒子,它们都是由三种或稍多一些的更简单的粒子和相应的反粒子组成的。在七十年前,原子是永恒不变的和不可分割的物质最简单的单位的思想,遭受到决定性的打击,后来终于为科学家所抛弃。此后,科学家又将这一形而上学的思想略加改变,托附在基本粒子身上。科学的实验今天又在迫使科学家放弃这一思想。
早在五十七年前,列宁就曾经说过:电子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对于当时的物理学家说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是,科学实验不断证实这一句名言。现在基本粒子物理研究已经深入质子和中子,探索它们的内部结构,测定它们的电荷分布和磁矩分布。为了分析和分解基本粒子,物理学家正在计划建造能量高达三千亿电子伏特的加速器。这种加速器的直径长达二公里,占地超过六千亩。看来研究愈深入,每前进一步所需付出的劳动和代价也将愈大。但是可以预期,得到的成果也将是非常丰硕的。物理学的第四次飞跃必将使物理学达到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喜马拉雅山升起于何时
徐仁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五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区地带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质学上称为喜马拉雅地槽。在地槽南北的古大陆滨海一带,气候暖热而干旱,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到了大约三千万年前,在古地中海的喜马拉雅地槽底部出现了山脉,从海中向上升起。喜马拉雅山出水了,古地中海逐渐消失。
喜马拉雅山的升起,是地质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升起影响着我国西南气候的突变,以及地质、地理上的变化,促使动植物的分布重新调整,以至深切影响到原始人类的活动。
喜马拉雅山到底是在什么地质时代升起的,在科学上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一九六四年,我国登山队胜利地登上了希夏邦马峰——喜马拉雅山中段支脉上的最高峰。他们在地质、地理、古生物和动植物方面,做了许多调查工作。
登山队在希夏邦马峰下发现了栎树的叶部化石。这些化石是在一套灰色砂岩中。这个砂岩岩系出现在希夏邦马峰的北坡,厚度在一千六百米以上,富含钙质。砂岩底部含有角砾岩和砾岩,岩性很硬;上部质细而松;下与石炭纪的石灰岩接触;顶部则被现代冰川掩盖。
化石共有八块,其中一块是单子叶植物,四块是高山栎(又名黄栎),另三块可能是毡毛栎。这个化石层出现在拔海五千九百米地带,是世界上最高的化石层,过去从未有人在这样高的地层中采过化石。
高山栎叶部化石曾出现于喀什米尔的下喀锐瓦组地层中,这个地层的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距今约五十到一百万年。我国云南洱源太平村的三营煤系地层中,也发现过类似高山栎和毡毛栎的叶部化石。这个煤系的地层时代属于上新世的晚期,即距今一百到三百万年前。
根据化石叶子的对比,在植物群的性质上,希夏邦马峰的叶子化石是属于下喀锐瓦组与洱源之间的。从而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代约在一百三十万年前。
高山栎和毡毛栎是常绿树,多生长在山地阳坡。它们生长的地区大多是干湿季交替的常绿阔叶林带,气候夏雨温凉、冬季不冷。当时希夏邦马峰地区的气候一定象现在云南东北一带差不多,跟今日山顶冰封雪裹的恶劣气候大不相同。
为了进一步研究喜马拉雅山升起的问题,我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孢子花粉分析。把岩石打碎,经过处理,科学家们找出了很多孢子花粉,花粉中以雪松最多。有些雪松同现存的喜马拉雅山西端的雪松完全一样,有的则是其他的种。雪松是现在喜马拉雅山西北部拔海二千米山地很常见的植物。由此推论,当时希夏邦马峰山区的海拔应在二千二百到二千七百米之间,就是说,大约在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之间的年代里,希夏邦马峰的海拔只有二千五百米左右。化石层既是五千九百米地带发现的,可知从那时到现在为止的大约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万年内,喜马拉雅山至少已上升了约三千米。前一百三十万年时,希夏邦马峰和珠穆朗玛峰都不会高过四、五千米。
出现高山栎化石的砂岩层位居希夏邦马峰北坡,而岩系向南倾斜,倾角很大。化石的层面有四十到五十度倾角,当年化石形成时,它们应是平的。如前所述,化石层发现在五千九百米地带,而希夏邦马峰现在的海拔则是八千零十二点零六米。因此,根据地质情况又能看出,希夏邦马峰的升起是在化石层形成之后。这样,科学家们根据植物化石层的地质时代(上新世晚期到更新世初期),初步估计出喜马拉雅山继续上升到现在高度的地质时代,必然不早于第四纪早期,甚至也可能是在五十万年以内。
(原载《科学画报》)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本世纪以来我国气候的变动
我国广大地区从二十年代起开始剧烈升温。这种增温现象在冬季最显著。徐群在《古今气候的变动》(载《科学大众》今年第三期)中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说:据我国气象学家杨鉴初的统计,从一九二六年开始,我国冬季的寒冷月就开始减少,到了一九四○年达到最少。总的说来,我国在本世纪二十——四十年代显著地变暖了,而在五十年代又开始转冷。据分析,在五十年代内,较冷的年份只有四年,就是一九五一年、一九五四年、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七年,冷期集中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七年;随后在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一年,我国又开始明显转暖。因此,还不能肯定我国气候在五十年代已开始稳定地向冷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的增暖,华中(江淮流域)夏季的降水从二十年代开始明显地减少,直到五十年代中才有所增加,最近又有显著减少的趋势,而华北、华南的夏季降水却增多了。最近几年,华北降水增多的趋势尤为明显,形成了我国中部降水变少,南北两边变多的现象。由于二十年代以来,夏季冷空气活动减少,常年六、七月梅子黄熟时出现的江淮流域的梅雨带,被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的暖空气推动,提早向北推移。这样一来,雨带持久维持在华北,使得华北多雨,华中却在副热带高压单独控制下缺少冷空气冲击,雨量减少。华南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的南边,容易受台风和热带气旋的侵袭,因而多雨。
至于今后气候要向哪方面变——是变冷,还是增暖?作者说:气象学家们对于一九二○到一九四○年间全北半球的普遍增温认识比较一致,但是对于一九四○年以后的气候演变就有着不同的看法。一派意见认为,从二十年代以来,北半球的气温一直具有升高趋势,直到最近仍然如此,还看不出有即将变冷的征兆;四十年代开始欧洲的变冷,只是在长期变暖趋势中的一个小波动而已。另一派意见则认为,在本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出现的增暖高潮已成过去,从四十年代开始,尤其是在五十年代北半球已开始变冷。去年,英国一位气象学家指出,欧洲从一九三八年开始已逐渐变冷,一九六二到一九六三年冬季,欧洲和北美广大地区异常寒冷,是冷趋势加强的表现。不过,这一年冬天我国和西伯利亚还是偏暖的,北极寒流主要向西方倾泻了。我国气象学家一致认为我国增暖的高潮已经过去,但是对于五十年代是否就是变冷的开始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我国的增暖趋势还要维持一个时期,但是在今后二、三十年内,我国以至整个北半球气候都将逐渐向冷的方向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