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九颗红心向祖国》随感

人生到处有青山
梁汝怀
工作就是斗争。
斗争,无论是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是艰苦辛勤的同大自然的斗争,或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阶级斗争,都免不了有牺牲。那么,什么是革命者对牺牲的正确态度呢?
在巴西进行反政治迫害斗争的九位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一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二是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革命者的尊严,随时准备牺牲;三是在同敌人的尖锐斗争中,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他们在写给祖国人民的一封诀别信里说:“……我们一次又一次粉碎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和挑拨离间,没有玷辱祖国的荣誉。现在,为了维护亲爱的祖国的尊严,我们准备牺牲生命,同敌人作最后的斗争。”
他们这样互勉:“只要斗争需要,我们可以把‘洋’监牢的牢底坐穿,视死如归;同时,我们也要以斗争求生存,迎接胜利!”
这九位同志,跟我们所有到国外去工作的许多同志一样,是去商谈贸易、筹办展览和报道新闻的,是有利于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的。但是,这种完全正当的、完全合法的活动,却遭到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迫害和诬陷,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他们被迫进行斗争。在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异乡,在阴森昏暗的监狱,他们对个人的生死问题,作了如此严肃的决定,这正是无产阶级战士崇高的革命精神。
“站在家门口,看到天安门,想到全世界。”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抱负。但是,仅仅是“看到”和“想到”,那还是不够的。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我们从来不吝惜自己的血汗,从来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甚至也不怕牺牲。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广西右江赤卫队总指挥的黄治峰烈士,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
埋骨岂须桑梓地,
人生到处有青山。
这是何等巍峨的形象,又是何等豁达的胸怀!黄治峰烈士实践了自己的誓愿:他本是僮族人,参加党以后,在红军工作,一九三四年从中央苏区返回右江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并没有埋在自己的家乡。
对一个无产阶级战士来说,为人民的革命大业流血流汗,并且能把自己的一付忠骨,埋葬在他乡异国的土地上,同那儿的青山碧水长存,岂不是无上的光荣么?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里说过:“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到国外去工作的同志,正是以白求恩为榜样,“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一切有利于各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他们心里想到的,只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我们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在这条道路上,还有许多难关,等待我们去攻克;还有许多禁区,等待我们去开辟;还有许多险峰,等待我们去攀登。我们所有的人,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都可能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甚至牺牲。但是,只要我们象白求恩那样,象九位同志所做到的那样,以无产阶级战士的坚定立场、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去对待它,哪儿需要就到哪儿去,哪儿最艰苦,就在哪儿安家。只要具有了这样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那末,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各国人民的利益,任何困难、折磨以至牺牲,都是值得的。白求恩同志和从巴西回来的九位同志,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
“人生到处有青山”,在革命者的眼里,五湖四海每一座雄伟秀丽的青山,不只是可以“埋骨”的场所,而且赋予它们以更积极、更丰富的意义:它们是勤勤恳恳地进行工作的岗位,是需要磨练革命意志、发扬革命精神的险峰!


第6版()
专栏:

绚烂多姿的印度尼西亚歌舞艺术
丁波
印度尼西亚的歌舞艺术,象她们祖国的岛屿一样,在印度洋、太平洋上焕发出瑰宝的光芒。曾经访问过这个美丽的国家的人,总是会这样告诉你:印度尼西亚各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人民。当你走访他们的时候,无论是哪一家人家,都是少不了乐器的。每到黄昏时际,在城市、在农村,到处传来优美的音乐和歌声,人们象生活在音乐的王国里一样。
来自这样一个国度的艺术家,每次都给我们带来丰富而且多彩的歌舞艺术。这一次印度尼西亚总统特派文化艺术代表团在我国首都连续上演了四场,演出了四十几个歌舞节目,我们从这些节目里,又一次看到了印度尼西亚各个地区绚[xuàn炫]烂多姿的歌舞艺术,真是莫大的享受!
以悠慢、滞重、文雅、细腻见著的爪哇舞蹈,在几个晚会上,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可是这些舞蹈,较之我们过去所看到的爪哇舞蹈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不仅继承了爪哇传统古典舞蹈高超的手的表演技巧,而且发展了这些传统,使它更加接近生活,更加为当代人所能理解。象《农民舞》、《孔雀舞》、《息达的被劫》和《查卡·塔鲁布舞》等都是这样。因此,很多熟悉爪哇舞蹈的朋友,都一致认为今天印度尼西亚的舞蹈家在改革自己民族的舞蹈上已经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以气势磅礴、姿态优美闻名的巴厘舞蹈,在这次演出节目中散发出华丽的光彩。《腊查帕拉舞》的表演,既吸收了爪哇舞蹈的文雅、细腻的特色,也显示了巴厘舞蹈的本色。在仙女失去衣物之后的一段表演从悲恸到失望,从失望到怀疑,再从怀疑到产生爱情的戏剧性的情节中,演员采取了丰富的舞蹈语言(传统的、生活的动作),逼真地表达出来,可称得惟妙惟肖。由三位演员饰演的《捕鱼舞》,也是在这方面获得成功的,其中的划船、撒网、捉鱼等生活动作,都是通过优美的舞姿表现出来的。
苏门答腊舞蹈在这次演出中虽然仅只《安达拉斯民间舞》一个节目,但它集中了苏门答腊全岛民间舞蹈的精华,真实地表达了当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舞蹈的特点是活泼而热情,音乐的旋律轻快而奔放。
从整个演出的舞蹈节目中,我们看到舞蹈家们在努力表现革命,表现友谊方面,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表现印度尼西亚一九四五年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初期,男女携带原始武器——弓箭、长矛并肩作战,最后取得胜利的场景,通过艺术家们的激情和传统的舞蹈动作,传达出了当时的情景,节目是激动人心的。我们还看到了印度尼西亚舞蹈家们,为了表达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民之间的情深厚谊,他们创作了《友谊舞》。这个舞蹈以中国的秧歌舞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舞(主要是弄庚舞)为基本动作,巧妙地表达了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是非常珍贵的。
在几次演出中,我们要感谢两位女歌唱家的演唱。达蒂·沙勒女士演唱了典型的巽他民歌《我的故乡》和《歌颂民族英雄》,她那富有民族特点的歌喉和善于表情的嗓音是使人惊奇的,有时使用尖细的嗓音传达出缠绵的情感,有时以低沉的鼻音,唱出酷似独弦琴的倾诉,颇为别致。赵春琳女士的独唱,以清新明朗的音色演唱了《我的祖国——印度尼西亚》、《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几首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革命歌曲,感情真实而深邃,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印度尼西亚艺术家演出的最后,台上台下一同唱起《纳沙贡》和《东方红》等歌曲时,歌声掌声响彻全场,形成了整个晚会的高潮。这高潮,是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象征;这高潮,是中国观众对印度尼西亚艺术家们最亲切的答谢。我们感谢艺术家们的辛勤劳动,感谢苏加诺总统特派文化艺术代表团全体朋友们给我们带来了如此绚烂多姿的歌舞。我们热烈欢呼: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民友好万岁!
(附图片)
印度尼西亚爪哇舞蹈:《争取独立舞》 苗地速写


第6版()
专栏:

干革命,不能掺假!
徐州站车号员 秋田
某站售票员在下班后结账时,发现现金比账上少了几分钱,当时这个售票员为了小组少出一件现金差错事故,伸手就从腰包里掏出了几枚硬币,准备补上它就算完了。但是,就在这当儿,他忽然想起了孙乐义查对一分钱的事情,孙乐义认为:“自己添上一分钱,就是给革命工作掺上了一分假!一分钱是小事,怎样对待它是大事啊!”想到这儿,这位售票员也查起账来。最后,果然发现是自己在“零”字上面多写出了一点头,看成了“六”字。
这个同志做得对!我们干革命工作就得要有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发生一些看来微不足道,也很不引人注意的小差错,表面上看起来它不会造成多大损失,因而也就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样一些同志在思想上的“空隙”越来越大,对于这些小差错愈来愈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最后,就给事故和错误思想敞开了大门,让它一齐钻了进来,给革命工作带来了损失。
上面的事例,也不难看出:几分钱是小事,而怎样对待这几分钱的现金差错和要有一颗怎样的革命责任心却是大事!
〔选自《铁道工人》〕


第6版()
专栏:

心愿
玉门矿务局 光军
头顶蓝天,
脚踏祁连,
勒令戈壁:
快把黑金贡献。
这是勘探队员的雄心,
这是地质工作者的誓言,
我们会遇到困难阻挡,
但我们的决心决不改变。
野外战斗的日日夜夜,
戈壁滩上的千难万险,
没拦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开出油田的心愿丝毫不减。
有党的亲切教导,
有毛主席的谆谆指点,
我们方向明确,永远向前,
为祖国奋斗,前途无限。
〔选自《石油工人报》〕


第6版()
专栏:厂矿报刊文选

练硬本领为了什么
武汉钢铁公司工人 金健华
我们青年工人在大练各种基本功的时候,在思想上应该有这样的目标:我们是工厂的主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这就要把自己培养成为思想上、技术上过得硬的革命接班人。
可是有些青年人刚学得一点技术,就骄傲了,有些瞧不起老师傅,认为自己有文化、力气大,老师傅不如自己,却没有看到老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许多过得硬的好技术、真功夫。记得有一次检修吊车轨道,打一个楔子,一个满有劲的小伙子抡开锤打了老大一阵,却打不进,真是有劲使不上。可是老师傅接过锤,只几下就打进去了。实际上老师傅体力比这个小伙子弱得多,可锤子落下去却稳重有力。这个简单的小事说明,老师傅们有经验,有技术,因此别人的优点、特长,如果你看不到,那么也就学不到。
只有树立了为什么而学的正确思想,树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够练出真正的过硬本领来。
选自《武钢工人报》


第6版()
专栏:

宝中宝〔弹词开篇〕
江苏省常熟县人民评弹团 朱寅全夜风送来新麦香,众星捧月亮堂堂,俱乐部活动早结束,有一家窗口还透红光。走近窗子往里看,煤油灯下人一双。一个人年方二十八,生产队里当队长,名字就叫王小刚。一个人就是小刚的亲生父,两鬓斑斑白如霜,在儿子身边把参谋当。一个儿手中翻着书一本,认真读来细细讲,书声琅琅飞出窗。一个儿旱烟管衔在嘴角边,句句话儿落在心坎上,点头答脑笑面庞。小刚是越读越有劲,声音响当当,惊醒了房中安睡的老亲娘。大娘开口来责怪,说道“你们这一老一小发什么狂,看水浒、三国象尝蜜糖,瞧一瞧现在已是啥辰光,已经十点天不早,还不给我躺上床!”老头子听讲听得正出神,被她一席话催得心发慌,把那旱烟管叩得笃笃响,说道:“老太婆莫要瞎嚷嚷,水浒、三国暂丢一旁。我们读的是宝中宝,越读心内越亮堂。春天看了这宝中宝,桃花春汛卷热浪;夏天看了这宝中宝,遍地青青稻苗旺;秋天看了这宝中宝,五谷丰登粮满仓;冬天看了这宝中宝,分红会上笑声扬,再夺高产志如钢。人人都看这宝中宝,心里亮堂长力量。”小刚娘闻听此言心不解:“这宝中宝究竟是啥新名堂,快快给我讲端详。”老头子眼睛笑成一条线,说道:“小刚娘呀,你也要把耳朵张一张,我们读的是毛主席写的好文章!”这话音落地合家笑,笑声飞到田野上,千顷麦穗一夜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