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掌握游泳的规律
易和元
游泳也是一门学问,会不会游泳,下到水里去情况是很不相同的。会游泳的人,大江大河拦不住,在水中来去自如,真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会游泳的人,又是另一番境况,他们见水就怕,寸步难行;那些虽不怕水却并不懂水性的,莽莽撞撞,最后也是“秤砣落水”——沉到底。因此学会游泳,对于人们并不是小事。
然而,游泳是可以学会的,游泳的规律也是可以掌握的。现在解放军的许多战士,能够武装泅渡长江,在大风大浪中如履平地,他们的本事和古典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些熟悉水性的英雄相比毫无逊色,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不断的艰苦锻炼,掌握了游泳的规律的缘故。
当然,对于初学游泳的人说来,要学会游泳,要掌握游泳的规律,也是一种困难。但是,对待这种困难,正如对待其他任何困难一样,要采取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态度。战略上藐视敌人,就是要有战胜江河湖海的革命意志,坚信游泳一定能够学会,游泳的规律一定能够掌握,一定能够练就一套水上硬功夫,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从战术上重视敌人,就是游泳要一步一步地练,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毕其功于一役。毛主席教导我们:“打仗只能一仗一仗地打,敌人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工厂只能一个一个地盖,农民犁地只能一块一块地犁,就是吃饭也是如此。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吃饭:这顿饭我们能够吃下去。但是具体地吃,却是一口口地吃的,你不可能把一桌酒席一口吞下去。”(见《毛泽东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第二五页)学游泳也是这样,应该有步骤地进行。先要懂得和学会游泳的基本技术,在浅水里练,在短距离内练,游得有进步了,对水性比较熟悉了,再到深水里练,在长距离内练,循序渐进,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完全掌握游泳的规律。在游泳的规律没有掌握以前,游泳对于我们说来还是一个“必然的王国”,而在掌握了它的规律以后,它对我们就成了“自由的王国”,我们就可以在大江大海里,在大风大浪中驰骋自如了。如果技术还不过硬,持久力还不强,就要到深水里去游,或者去作长距离的练习,这就很容易出危险。常言道:“水火无情。”对于不尊重客观规律性的人,它确实决不客气。这就不是从战术上重视困难,而是战术上也藐视困难了。现在正是游泳季节,今年参加游泳活动的人又特别多,因此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初学游泳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指导,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而参加游泳的人,也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量力而为。特别是初学游泳的青少年,要更加小心谨慎,没有技术熟练的人带领,千万不能到水里去瞎碰;在自己的功夫还未过硬以前,也不要到深水里去冒险。这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但是要学会游泳,还是必须下到水里去,纸上谈兵是不行的。你从书本上懂得了一套游泳技术,并不等于你会游泳。要掌握游泳规律,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做到。毛主席教导我们:“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实践论》)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日喻》中写道:“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他认为南方人民所以能游泳,主要是因为“日与水居”,并且“得于水之道”。苏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要“得于水之道”——掌握游泳的规律,只有常常和水打交道不断地练习才行。
我国的江河湖泊和水库到处都是,练习游泳的条件是很好的,只要我们加强领导,注意安全,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又重视困难,我们就会很快掌握游泳的规律,锻炼出一大批一大批能够乘风破浪的水上英雄,为加强祖国国防作出贡献。


第6版()
专栏:知识小品

游泳史话
朱文英
游泳在我国并不是陌生的活动,它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些军事家已经懂得把游泳应用到军事训练和战争上,那时已有一批善水的兵士。在《六韬·奇兵篇》里说到:“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者也。”把“越深水渡江河”,作为一项特殊的军事技术。《晏子·谏下篇》中记载:“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御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这是运用游泳技术除了水中一害。后来,逐渐发展为水军。三国时曹操的几十万人马,在赤壁就大败于孙权、刘备的水陆联军;晋代大将王濬用楼船水军沿长江东下,直逼东吴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到宋代,正式建立楼船军,楼船军都由那些熟悉水性、善于游泳的兵士充当。
至于在民间,游泳活动就更广泛了。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水库遍布,而且还有几千公里的海岸线。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在同大自然斗争中,已经掌握了游泳的方法,而且能够在水中进行渔猎。《晋书·周处传》叙述周处除水蛟的情景:“蛟或沉或浮,行数十里,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处杀蛟而返。”宋末周密著《武林旧事》,详细记录了南宋时代的社会生活,在“观潮”一节里,有声有色地描写青年人在钱塘江潮水里游泳的本领:“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这些游泳方法,至今还流传于民间的,有狗划式,寒鸭浮水,水上漂,扎猛子(潜水)等等。
读过《水浒》的人,都会记得梁山泊有好几位识水性的好汉,都练得一身绝妙的游泳本领。那个被人叫作“浪里白条”的张顺,能够“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渰[yǎn奄]着脐下”。张顺的技术,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踩水动作。当时也许还不怎么普遍,所以“江边看的人个个喝采”,连宋江也“看得呆了”。小说的艺术描写,不免有所夸张,但是它确实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千百年前,就掌握了复杂的游泳技术。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欧美的体育运动也逐渐输入我国,竞技游泳在一些大中城市开始流行,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泳方式就受到了限制。但是在广大劳动人民中,“狗划式”的游泳法仍是很普及的。一八八七年,在广州沙面修建了长二十五米、宽十五米的室内游泳池,这是建造游泳池的开始。
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中,游泳也逐渐成为革命战士跋山涉水行军和作战的一项重要技能。抗日战争时期,陕北的延河被人们称作天然的游泳池,突出在清凉山下的石崖,可以供人们练习跳水。当时,几乎每年都举行游泳比赛,一九四二年九一运动会的游泳比赛,有一百三十四人参加。徐特立同志当时已经六十多高龄,还参加过比赛。很多同志在延河里学会了游泳,后来,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在打垮美蒋反动派的战争中,用上了在延河学会的游泳技能。革命军队把体育列为练兵的内容之一,因地制宜地进行各种体育训练,在北方平原的港湾河汊,在南方水乡,革命军民大都能在水里活动。一九四九年大军渡江前夕,江南武装游击队曾经派一位交通员,将重要的情报装在竹筒里绑在身上,一直游过长江,送到北岸的解放军手里。如果没有平时练就的硬功夫,要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全国解放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在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作出卓越榜样的鼓舞下,游泳运动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国家在各地修建了很多游泳池和天然游泳场,举办青少年业余游泳学校和训练班,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游泳积极分子得到培养和锻炼,为开展群众性的游泳运动储备了广大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一九五三年在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上,我国已故仰泳运动员吴传玉获得一百米仰泳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有史以来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个冠军,为祖国争得很大荣誉。继他之后,青年蛙泳运动员穆祥雄、戚烈云、莫国雄三人曾经五次打破百米蛙泳的世界纪录。今年以来,我国游泳运动员又以跃进姿态出现,在头五个月中就打破了一百五十二次、二十二项全国游泳最高纪录。
现在,在毛主席的号召之下,游泳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特别是解放军和青少年的一项广泛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仅在夏季,就是在春秋季甚至冬季,在我国广大的江河湖海里,都有成千上万英姿飒爽的儿女们在乘风破浪,锻炼本领。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只有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游泳才到了一个灿烂的黄金时代。


第6版()
专栏:

马上神枪手
王士美
我骑马上乌斯吐公社去采访。走了五六十里道,我的马走出汗了。于是,我选择一个草好的坨包子,跳下马来,松开马肚带,让马边歇息,边吃一阵草。我也很想躺在松软的草地上展展腰。可是,刚一躺下,一只巨翅老雕冲着我猛扑下来。我急跳起来,老雕已经擦我的头顶呼啸而过。我定眼一看,原来这只凶猛的家伙正在扑杀一只小黄羊羔。那只小黄羊羔“吁——玛!”“吁——玛!”地尖叫着,拼命逃奔。我的心在这刹那间,紧缩成了一团。我大声?喝,可是穷追正酣的老雕,根本不在乎我的威胁,继续向着小黄羊羔猛扑过去,那锋利的刀爪,眼看就要插进黄羊羔的脊股上了。正在这时,“当——!”一声枪响,老雕凄厉地一声尖叫,栽跌到草滩上。小黄羊羔脱险了。
我抬眼望去,只见从三四百米远的地方,正有一个姑娘骑马跑过来。等她跑近时,我一眼便认出来了:她是达拉图生产大队女民兵排的战士斯琴毕力格同志,一个二十一岁的蒙古族姑娘。
我们第一次认识,那是在一九六四年秋天,是在旗的民兵比武大会上。那一次,达拉图大队的女民兵排的军事表演,获得了很大成功。全排十八个女战士的冲刺砍杀,动作如风雷闪电,每个人十四个靶子,最多的只用了五十四秒的时间,便全部砍掉了。多种姿势的马上持枪射击,更是精彩。烈马腾空,一个个战士,在马鞍子上或跪或站,安然地射击。她们打回马枪,只用一只手,枪扬声起,命中率极高。除了打步枪,她们还能在马上打机枪。十八个姑娘,拥着六挺轻机枪冲锋,那真是:马蹄如流星,枪声如爆豆。
那天参观比武的人们,对她们的表演都是赞不绝口。连特意来这里检阅她们的军分区司令员也满意地笑了。但是,在女民兵们表演完最后一个项目时,正好有一群沙鸡“嗖——噜——噜”地从比武场上空飞过。鬓发斑白的司令员突然收起了笑容,疾步走到扩音器前铁声铮铮地命令道:“女民兵排全体战士注意,我命令你们,把正从演习场上空飞过的敌机全部打掉!”司令员的手指着那群飞过的沙鸡。
女民兵排的十八个战士,听到命令以后,策马迎风,追上去一阵排子枪,一大群沙鸡纷纷栽落下来,比武场上刹时暴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女战士们也一个个得意洋洋地拿着“战利品”回来报捷。司令员检查了她们的“战利品”,却轻轻地摇了摇头。他走到排列好了的女民兵们面前,严肃地说:“你们完成了任务。但是,你们打的是沙鸡,而不是敌人的飞机。”
一个女战士急冲冲地说:“不!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打的是敌人的飞机,不是沙鸡!”
司令员一听,笑了,问她:“你叫什么名字?”
“斯琴毕力格!”
“好,斯琴毕力格同志,你再看看你跟前的‘敌机’,打中的是什么部位。”司令员说。
“尾巴。”年轻的女战士说,随后俏皮地补充道:“打它的尾巴,让它冒烟疼死!”
她这一答,把大家都逗乐了。司令员却没笑。他皱皱眉头,又问道:“斯琴毕力格同志,你说说看,打狼的时候,你打掉一只尾巴,他能疼死吗?”
女民兵排长达姑拉命令道:“斯琴毕力格,你严肃回答司令员的问题!”
“是!”斯琴毕力格大声说:“报告司令员同志,打狼打尾巴解决不了问题,要打它的头和心脏!”
司令员笑了:“对,同志们,打狼要打头和心脏,打敌人的飞机也一样,要打它的要害。这次,你们每个人都打中了,可是有的打中尾巴,有的打中翅膀。要是敌机的话,它们还可能从我们枪口下飞跑。同志们,要练,带着敌情练,一定要练出一枪中要害的过硬本领来。有没有这个决心?”
“有!”女战士们齐声答道。斯琴毕力格回答得最响亮……
半年不到,我又遇到斯琴毕力格同志了。这一次可真是巧遇。她嚷着对我说:“哎,记者同志,击落敌人战斗机一架!”
她这一点,我拿起照象机要给她照一张象。这一下她却慌了,把脸一捂,赶紧说:“不呀!不呀!现在不行,赶明儿真打落了敌人的飞机你再给照吧!”一转马,跑了,跑去看她“击落”的“敌机残骸”去了。我跟过去一看,子弹从老雕的头部穿过,两个眼珠被打掉了。
我正要夸赞她,姑娘已经看出了我的意思,两腮飞红,跳上马背,嘻笑着说:“好啦,记者同志,我还不过硬呀,请您多多指教!”说着,策马扬鞭,拦她放牧的羊群去了。


第6版()
专栏:

海上练武
沈仁康
雨云满天,海风浩荡,
南海翻腾着丈高的白浪;
刚过门的嫂嫂摇着长橹,
未出嫁的小姑打着双桨。
八个女民兵出海练武,
八把亮刺刀插在枪上;
八个女民兵英姿飒爽,
手榴弹吊挂在子弹带上。
一阵阵劲风飘洒细雨,
一阵阵飞沫浇湿衣裳,
渔家女儿不害怕风风雨雨,
只听得满船笑声满船歌唱。
浮靶正在海上起起伏伏,
小艇又在浪上动动荡荡,
每一次瞄准都是那么艰难,
“敌人”虽狡猾,我们更坚强!
瞄准瞄得眼眶发酸,
托枪托得手臂发僵,
八个女民兵屏住呼吸,
八个黑枪洞朝着前方。
小姑一枪打中了“敌人”的头部,
硝烟刚散嫂嫂就在夸奖:
“优秀射手就是名不虚传,
将来也找一个搭档的姑丈!”
嫂嫂一枪打中了“敌人”的心脏,
口齿伶俐的小姑也不相让:
“你枪托上的那颗立功红星,
当初引得哥哥日思夜想!”
一会儿工夫,浮靶上面都是弹洞,
敌人胆敢爬近这就是下场。
海滨的人民全副武装,
紧握枪杆守卫蓝色的海疆。
刚过门的嫂嫂摇着长橹,
未出嫁的小姑打着双桨,
八个女民兵锻炼过硬的本领,
专找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风浪!


第6版()
专栏:

征服江河湖海〔宣传画〕 刘沙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