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大寨玉米“三深”种植法
杨胜敌 徐国英
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山西昔阳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粮食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这一套成功的经验,是他们总结本地经验和学习外地经验,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农业合作化以后,他们首先抓住了当地春旱、土薄、水土流失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闸沟垒坝、修水平梯田等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在治山治水、增施肥料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需要和可能,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并且逐步创造和推行了玉米“三深”种植法:即由秋季浅耕改为秋季深耕,浅种改为深种,定苗后浅锄改为深刨。大寨生产实践证明,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当地玉米稳产高产的综合措施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寨位于晋中东部拔海一千米左右的太行山麓,是个典型的土石山区,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其特点是:“沟深坡陡土瘠薄,出门上地就爬坡,一亩土地五六块,旱、洪、风、雹灾情多。”全年无霜期仅一百六七十天,年平均温度九点一度。年降水七百毫米左右,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这里又缺乏水利资源,全是旱地,经常遭受春旱秋涝和夏季洪灾的威胁。过去是“地里上粪地边流,冲走肥土露石头”,水、土、肥三不保,作物产量很不稳定。
为了战胜春旱秋涝和夏季洪灾,他们除积极采用工程措施,闸沟修坝、蓄水排洪以外,并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采取耕作栽培措施——“三深”种植法,中心目的是把大部分雨水蓄存在较深的土层里。这样,既满足了当年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又有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把当前生产和长远利益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没有水利条件的土石山区创造了玉米连年稳产高产的范例。
×××
玉米“三深”种植法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
秋后深耕蓄墒,变秋涝为春墒:合作化以前,由于耕畜少,体力弱,秋耕深度只能达到三寸左右。因此当地流传着“三寸三,走遍天”的说法。合作化以后,耕畜多了,为深耕创造了条件。大寨大部分是用牛耕地,不能一次耕得很深。从一九五四年开始,他们用套耕的方法,前面用一犋牲口犁过去,后面用一头牛走犁沟内,带上去掉犁镜的犁铧,深串二寸,总深度可达五六寸左右。这样就突破了犁底层,使耕作层加厚,促进土壤熟化,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变秋涝为春墒,缓和了春旱,为玉米稳产高产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从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八年,用套耕方法,将大寨土地轮耕过一遍(主要是坡梁地)。以后由于活土层已经增厚,并采用了玉米深刨的中耕方法,就停止了秋季套耕。
深种防旱、保苗、蹲苗:过去这里流传着“深耕浅种,强如上粪”的说法。玉米一般只种二寸多深。过去土薄肥少,为了利用表层肥土,浅种是合理的。但经常由于春旱,很难全苗。合作化以后,生产条件改变了,需要采取新的栽培措施。远在初级社时期,大寨干部就开始试验玉米深种。在相邻的两块地内,土质、施肥、耕作都一样,一块深种三寸左右,一块浅种二寸多。结果是深种玉米晚出苗两天,苗子瘦弱发红,浅种的幼苗茁壮油绿。但到拔节以后,深种玉米越长越壮,而浅种的玉米由于根浅不耐旱,长得细长瘦弱,抽穗后下部叶片早期枯死。最后,浅种玉米每亩少收六七十斤。陈永贵同志及时总结了这一经验;以后又经过多次试验,更加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经验。
现在大寨用犁开沟点播玉米。播后用脚踢土少许将种子覆盖,再在上面踩一脚,使种子覆土深浅一致。如果地墒不好,要死踩,踩实,可起提墒作用。如果土壤湿润,要活踩,轻踏一下,以免形成土壤板结,不易出苗。踩后集中穴施沤制成熟的磷肥和条施有机肥料,起到保温和节约用肥的作用。然后再覆土耱平。这种播种方法,在深播的情况下,有利种子发芽出土。大寨玉米深种的深度,因地因品种而不同。向阳的坡梁地,地温上升快,土壤湿度低,出芽快,适宜深种三至四寸。背阴沟坡地,地凉潮湿,发芽慢,只能播种二寸半至三寸深。活土层薄的种浅些,活土层厚的种深些。“金皇后”出土力弱,宜稍浅种,“二黄玉米”出土力强,可深种。
玉米深种,在春旱严重的土石山区,不仅有抗旱保苗的作用,而且可以蹲苗发根,控制幼苗早期生长过旺,促进根系下扎,扩大吸收面积,增强后期抗旱能力。因此,深种的玉米后劲大,越长越好,产量高。
深刨蓄水养墒、蹲苗:玉米深刨是一九五八年大寨从外地学来的先进经验。当时社员议论纷纷,有的说:“自古以来用锄头锄地,没有听说庄稼用?头刨。”有的说:“深刨会刨断根子,跑了墒。”原规定深刨六至八寸,有的人赌气就刨了一尺深。刨后一连十多天未下雨,玉米苗子蹲得好。以后暴雨一来,由于深刨地土松,蓄水能力强,一点水也没有流走,为玉米旺盛生长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创造了良好条件。秋后,深刨玉米比上年增产二百多斤。以后他们就年年坚持玉米深刨,并在实践中发展了深刨的技术。
玉米深刨是在定苗后,苗高一尺以前,用九寸多长的?头,在玉米行间,距苗棵四、五寸远的地方,一人刨一行,逐垄深刨。一般刨深六至八寸。要求刨得深,刨得细,刨得匀,不漏草。刨后不碎土,留下鱼鳞坑,有利晒土和接纳雨水。刨的深度因地看苗而异,苗小深刨,苗大浅刨,以免大量伤根和打叶。沙地、漏地(土层很薄,下面是石头底子的地),和淤土地不宜深刨,以免水肥下渗流失。通过深刨,早期可以蹲苗发根,以后又能蓄水保墒,还能减轻地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夏季洪灾。深刨对于清除杂草,特别是宿根性杂草,作用更大。这样做既对当年玉米生长有利,又能促进土壤熟化,加厚活土层,符合长远利益。因此,大寨大队在种种困难条件下坚持玉米适时深刨,几年来从不动摇。
×××
大寨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在大寨党支部领导下,干部大种试验田,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以敢于创造、敢于革命的精神,破旧立新,逐步形成、充实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基础,水、土、肥、温四结合,以蓄水保墒为中心。“三深”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秋后深耕有利于缓和春旱和熟化土壤;春季深种有利于保苗扎根,更好地利用土壤水分养分;夏季深刨可以蓄水养墒,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玉米发根蹲苗,也可以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玉米旺盛生长,还可以减轻夏季洪灾的威胁,变水害为水利。“三深”的一整套做法,把当年玉米增产措施和长远的培养肥沃土壤、加工改造耕地结合起来。深耕为深种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深种以后再加深刨,就能更好地满足玉米对土壤深层水、肥、气、热的要求。


第6版()
专栏:短评

革命思想和先进经验
大寨社员的思想是先进的;同样,大寨的农业增产经验也是先进的。大寨玉米“三深”种植法,就是这种先进经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寨是一个没有水利条件的干旱山区,却做到了粮食连年高产,这是很不容易的。没有真正的革命精神,就办不到;革命精神不落实在土地和庄稼上,也办不到。在大寨,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革命精神不是空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在农田基本建设上,表现在耕作技术革新上。自力更生干什么?就是干这些事情。大搞群众运动干什么?也就是干这些事情。阶级斗争,政治工作,都同这些事情结合着,都落脚在这些事情上。
玉米“三深”种植法就是大寨革命精神在耕作技术革新上的一种体现。没有大寨的革命精神,就不会产生“三深”种植法;即使能产生出来,也很难行得通;即使能行得通,也很难坚持下去;即使能坚持,也不会不断改进,使它更加完善。革命精神一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斗争中贯彻始终。
十年前,大寨秋耕深度只有三寸左右,不利于蓄存雨水、防备干旱,也不利于改良土壤。浅耕的原因是耕畜少,体力弱。农业合作化以后,牲畜增多了,但是地仍然耕不深,为什么呢?因为受了旧技术、旧农具的束缚。为了突破这个对发展生产有重大作用的环节,他们用革命精神顽强地进行了革新的试验。试验两次失败,有人摇头,有人嘲笑。可是,革命哪能半途而废?他们没有气馁,他们仔细研究失败的原因,继续进行试验,终于在第三次获得成功。这样,就有利于把秋涝变成春墒,把薄地变成肥土。假如大寨没有敢于革命、敢于胜利的精神,或者有这种精神而不用在精心研究耕作技术上,就很难突破这一关。
在过去多年地薄肥少的情况下,形成了浅种的习惯。条件变了,一些人的思想却没有同新的条件相适应,播种技术也同新的条件不相适应,种得深了深度就掌握不好。在这情况下,革命者既不能退缩不前,也不能空谈发扬革命精神。为了解决思想问题,他们进行了深种浅种的对比试验;为了解决技术问题,他们又用革命精神坚持进行了种种试验,不断改进。这样,终于用深种的办法解决了干旱地区玉米保苗和增强玉米抗旱能力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能不能深刨,也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同样是有没有革命精神的一种体现。中耕用?头刨地,要比用锄头锄地付出大几倍的气力。要把革命干劲用在刨地的每一下动作上,才可能把深刨坚持到底;要每个社员都有较高的革命自觉性,才可能在每一小块应当深刨的山地上都坚持深刨。深刨也不是只要深就好,不是每块地每一次中耕都要一样深,小苗和大苗,一般地和沙地、漏地,刨的深度应该各不相同。这些,也要有不断革命的精神才能不断改进。
从大寨玉米“三深”种植法,可以清楚地看到革命精神和耕作技术的密切关系。这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通过斗争互相转化的一个生动的例证。
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大寨大队总结当地经验、学习外地经验后,经过长期科学实验形成的一套成功的耕作技术。这一套技术当然不是任何地区、任何作物都适用;就是在大寨,也不是每块地、每种作物都适用。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大寨只有革命精神可学,增产经验没啥可学。从大寨以革命精神进行科学实验、改进耕作技术的经验中,大家都可以受到有益的启发。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从大寨的农业增产经验中更可以学习不少有用的东西。当然,对任何外地经验都要活学活用,对大寨经验也是如此。大寨玉米“三深”种植法,其中有一些就是他们活学活用外地经验的结果。学习的目的在于自己使用,要使用就要适应自己的特点。盲目地排斥外地经验,或者盲目地照抄外地经验,都是缺乏真正革命的精神的一种表现。


第6版()
专栏:

如何正确对待棉花“芽苗移栽”法
·吴吉昌答记者问·
全国著名植棉模范、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人民公社涑阳生产大队队长吴吉昌,为解决棉花缺苗问题创造的“芽苗移栽”法在各地推广以后,有许多地区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部分地区和植棉单位,采取这种办法移栽的棉苗,死得不少。不少人提出:“为什么吴吉昌移一苗活一苗,我们这里照样作,却死得多活得少?”
最近,新华社记者就有关“芽苗移栽”法的问题,访问了吴吉昌。
问:不少单位推行“芽苗移栽”法,收效不大,问题在哪里?这是许多人一再要求你谈的。
答:经验最好由自己来总结,我不一定能谈在点子上。我只就我的所闻所见来谈谈这个问题。
我们附近有个生产大队,在开始推行“芽苗移栽”法的时候,补栽的棉苗成活率很低。我去仔细看了他们的操作,又看了移栽的棉苗,发现移栽的苗所以死得多,主要原因是取苗时伤了苗,特别是把苗捏坏了。在别的地方,我还发现移栽时,埋土过深或过浅。埋深了,埋住茎,影响光合作用;埋浅了,露出嫩根,容易伤茎。象这样情况还有一些,问题多半发生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感到我们原先提出的“芽苗移栽”四个要领:“苗要小,窝要小,水要少,天要好。”这样介绍不具体,又提出了“十项注意”。
从不少地方推广情况来看,凡是注意掌握“十项注意”的,效果就好;凡是推广效果差的,问题多半出在这里。
开始推广“芽苗移栽”法的时候,发生一些问题是难免的。我们大队在一九六○年开始应用“芽苗移栽”法补的苗,成活率也不过百分之六十,现在达到百分之九十八,是不断地总结经验才做到这一步的。
问:据我了解有些地方对“四个要领”和“十项注意”也知道,移栽却不全成功,这是什么缘故?
答:有这种情况,而且这种情况还不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这须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芽苗移栽”法是我们在涑阳大队具体条件下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种办法在这里行得通,但其它地方的具体条件却同我们这里不一样。因此,其它地方对“芽苗移栽”的一些具体作法,要因时因地灵活应用。人常说:“看天看地,活种庄稼。”推广任何一项先进经验,少不了这一条。
我们队里有一个技术员,去年春季到晋中产棉区介绍“芽苗移栽”技术,他讲得很好。可是,他动手一表演,移的棉苗成活率却很低。原来,他表演的那块棉田不保水,挖好窝,水一倒进去,马上就渗完了,一埋土,整个芽苗埋在干土层里,根本活不了。后来,他同当地干部研究,改进了操作法:挖下窝,先把窝底上的土稍按一按,以减少渗水;把先倒水后放苗改为先放苗后浇水;把慢拥土改为快拥土。操作技术这样一革新,补苗成活率一下子就提高到百分之八九十。
在第四次全国集中产棉县棉花生产会议上,我听到一位代表介绍,他们那里大面积推行“芽苗移栽”法,对保全苗争高产作用显著。他说,“芽苗移栽”的“四大要领”之一是“天要好”,就是要在中午移栽。这一条,在他们那里应用起来,就有问题。他们那里白天气温高,中午气温在摄氏三十多度以上,栽苗后一会儿就会晒枯;他们改为前晌和后晌栽苗,结果收到了很好效果。
照我看来,有些地方按“四大要领”、“十项注意”栽苗不成功,问题就发生在这里。各地对“芽苗移栽”法要根据当地条件灵活应用,找出适合当地的要领和注意事项来。
问:请你谈谈,你在捉棉花全苗中,把“芽苗移栽”这项工作放在什么样的位置?
答:这个问题很重要。棉田缺苗是常有的现象,一般都缺一两成苗。在目前情况下,要求所有棉田出全苗还难以办到,要用“芽苗移栽”这种补的办法,把缺的苗补栽起来。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办法,就不重视播种质量。提高播种质量仍然是保证全苗的首要一环。因此应该从提高播种质量着手,争取不移栽或少移栽。不要把解决缺苗问题单纯寄托在“芽苗移栽”上面。
我们大队运用“芽苗移栽”法,虽然效果很好,但从来没有忽视播种质量。我们总是精细地做好各种播种准备工作,为保证一次播种出全苗创造条件。我们也及早进行“芽苗移栽”技术训练,做好移栽准备。我们保全苗的安排是:播种为“第一道防线”,移栽为“第二道防线”。播种时,力争不缺苗或少缺苗;移栽时,株苗必争,有缺必补。
问:你是“芽苗移栽”法的创始人,请你谈谈你对推广这项经验的看法。
答:我一直在这样想:学习别人的东西,怎样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是个重要问题。推广一项新的技术经验,如果干部还没有把握,就不要马上组织社员普遍去干;技术员还没有吃透,就不要把半生不熟的东西塞给群众。应当先试验,搞个样板,让它起示范作用,收到了好的效果,大家再动手干。这是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山东省高密县康庄人民公社去年棉田缺苗严重,公社提出采取“芽苗移栽”法补苗,最初碰到许多思想阻力和技术上的困难。他们一面用算账、对比的办法,在社员群众中进行思想发动;一面由干部亲自动手进行试验,从公社党委书记到公社所有驻队干部,都做出样子,用事实教育群众。社员看到这个办法好,都自觉地干起来,突击十天,终于把缺苗都补上了。


第6版()
专栏:

吴吉昌(右二)在给吴春安(左二)、常修文(左三)、沈辰法(右一)、姚文章(左一)介绍芽苗移栽的经验。
新华社记者 王文学摄


第6版()
专栏:

芽·苗·移·栽
棉花为双子叶植物,幼芽顶土能力弱,如果在早春播种时遇到干旱或病虫为害,往往不易全苗。过去许多棉区移苗补缺,多采用在营养钵先育苗后补栽,或是用移苗器带土移植见了真叶的幼株。用这些方法补苗的效果虽然不错,但是,既需要较多的设备,又比较费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植棉劳动模范吴吉昌经过反复试验,在一九六○年创造了“芽苗移栽”的办法。
“芽苗移栽”办法成活率高,做起来比上述旧的方法简便易行。“芽苗移栽”一般在棉苗只有两个子叶时进行。具体操作是用小铲掘出田里多余的棉苗,抖落掉根土,然后放在预先挖好的“V”形小穴内,拥土轻轻封住。安放小苗前,应先在穴内浇少量水。移栽时,气温在摄氏十五度到二十六度,一寸半深处地温在摄氏十九度到二十八度最易成活。


第6版()
专栏:

粮食花生双丰收的一个范例
本报记者 朱曰梅
编者按:在很多地区,油料作物的生产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总产量和单位产量都比较低。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油料和粮食的关系缺乏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只看到要多产粮食就要少种油料,而没有看到增产油料也能促进粮食增产。山东蓬莱南王公社团结大队是个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先进单位,他们用不断革命的精神和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了粮食和花生之间的矛盾,创造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的经验的最可贵之点,就在于把粮油矛盾看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动力。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只有不回避矛盾,正视矛盾,以积极进取的精神解决矛盾,才能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山东省花生集中产区的蓬莱县南王公社团结大队,最近几年,连续获得粮油双丰收、双高产:一九六二年,花生亩产二百七十九斤,粮食亩产五百一十斤;一九六三年,花生亩产四百二十斤,粮食五百七十七斤;一九六四年,一千九百亩花生,平均亩产四百二十二斤,两千七百七十五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六百三十二斤。这一年全大队共向国家交售花生六十五万多斤、粮食三十八万八千多斤;平均每人向国家提供了三百斤花生和二百四十斤粮食。
这个大队为什么能够粮油连年双丰收?主要是因为他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粮油关系,用不断革命的精神改变生产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解决了粮油争地的矛盾。
不是顶牛是促进
团结大队四千八百亩耕地中,有三千多亩适宜种植花生。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单位,最初提出粮油并举、粮油双丰收的口号的时候,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却没有信心。他们认为粮油并举,就是“粮油顶牛”。有人说:白天只能看见太阳,晚上只能看见月亮。地就这么多,既要粮食丰收,又要花生高产,就等于在白天要把太阳和月亮一齐看到。这怎么能办到呢?
粮油能不能双丰收?大队党总支充分讨论了这个问题。经过分析,认为实现粮油双丰收是有一些具体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粮食和花生的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全面的了解。于是,他们就经常教育干部和群众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粮油关系,保证粮油生产的同时发展。
不久前,大队还总结了两个生产队的材料,进行对比教育。土质一般的第三生产队,由于干部对粮油关系采取了全面的看法和正确的态度,一九六三年粮油都获得高产:粮食亩产六百六十七斤,花生亩产五百零六斤。这一年他们向国家交售了七万九千多斤粮食和十五万多斤花生。售花生后返回了五万多斤花生饼,加上大量的花生叶,使猪的存养量发展到一百七十多头,而一头猪就能提供三、四亩粮田用的优质肥。因此,一九六四年这个队的粮食亩产量达到七百二十八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花生种植面积就可以有所扩大。这样,就收到了以粮带油,以油促粮,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效果。土质较好的十一队,由于干部只看到粮油矛盾的一面,认为粮油并举就是顶牛。因此,一心狠抓粮食,想以粮食高产取胜。可是事与愿违,一九六三年粮食亩产六百五十三斤,花生亩产三百六十二斤。因为花生产量低,得到的花生饼少,养猪少,肥料少,一九六四年的粮食亩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到六百三十五斤,花生下降到三百一十四斤。
通过这样一些活的事实,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粮油互相促进的好处,看清了粮油并举的可能性,更加坚定了夺取今年粮油双丰收、双高产的信心。现在,十一生产队的干部也认识到花生增产能够促进粮食增产,决心在今年生产中对花生和粮食同样重视。
争地的矛盾能解决
这个大队还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解决生产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努力提高粮食和油料的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粮油双丰收。几年来,团结大队积极推广轮作换茬、改治重茬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粮油争地的矛盾。这就是:粮田实行两作两收,收了小麦种夏玉米或夏甘薯,收了玉米种小麦;花生地与春甘薯地轮作。花生地面积大,有一部分不能换茬,怎么办?他们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采取压土、深刨等改治重茬的措施,改良土壤,增强地力,解决花生因重茬而出现的墩小,蔓矮、落叶早、产量低的问题。
据对比计算,甘薯茬种花生比重茬的增产一成以上;压土和深刨的也比不改治的重茬地增产一至二成。花生虽因面积扩大,产生了调茬困难的矛盾,但通过改治重茬地的办法解决了。这样做,不仅种植面积逐年有所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也逐年有所提高。一九六二年全大队花生播种面积一千六百三十亩,一九六三年扩大到一千七百二十亩,一九六四年扩大到一千九百亩。单位面积产量,从一九六二年的二百七十九斤,提高到一九六四年的四百二十二斤。粮食作物由于一年两作两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再加上花生产量增加,提供了养猪积肥的优越条件和粮田所需的生产资金,单位面积产量也逐年提高。全大队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四年,三年间平均每亩施肥量分别为:三千六百斤、四千二百斤、四千八百斤;粮食亩产量也从五百一十斤提高到六百三十二斤。
高产不等于到顶
几年来,这个大队粮油年年增产,特别是一九六三年获得丰收以后,部分干部滋长了“增产到顶,有劲无处使”的思想。他们认为:地有边,海有底,产量不能没有顶。
大队党总支认为这种思想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保证高产更高产。他们通过各种办法,利用各种会议,向社员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大讲多增产多贡献、生产为革命的道理,教育社员立足本队、面向全国;并组织学先进、赶先进活动,促进思想革命化。在这个基础上,在全大队各生产队之间开展了比成绩、找差距、查原因、摆措施的总结生产经验的活动,挖出了增产潜力,找到了增产办法。
第四生产队一九六三年就是粮油双丰收的单位。当时,他们认为粮食亩产五百七十多斤,花生亩产四百四十多斤,已经搞得不错了。可是和条件相同的第七队一比,找到了差距:粮食比七队低了七十斤,花生也差十八斤。原因是合理施肥、合理密植不如七队。七队是根据不同土质、地块,施不同数量的肥料;是按照不同土质、地块,种不同数量的棵数、墩数。一九六四年他们按照七队的经验,进行种植。结果,粮食亩产量由一九六三年的五百七十三斤提高到六百三十斤,花生由四百四十四斤提高到四百九十五斤,比七队每亩多产花生十五斤。这一年,通过比学赶帮活动,十四个生产队,除了有一个队花生亩产只有三百一十四斤外,其余的十三个队都获得了双高产。
重视科学研究工作
团结大队在争取粮油双高产的过程中,还很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狠抓增产关键。他们通过科学试验,根据当地容易发生春旱的自然现象和“花生苗全八成收”的特点,狠抓全苗:及早动手整地保墒;实行分级选种、浸种催芽和适当抢墒播种、缩短播种期等办法,保证一次播种,一次全苗。春季易旱,花生播种浅了怕落干,深了又不符合它的生长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经过科学试验,推广了“清棵蹲苗”法。“清棵”,就是在花生出土半月以后,把植株基部的土向外锄,使叶子露出地面。这样,不仅起了蹲苗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花生第一对侧枝的发育,节间短,开花结果早而集中。据对比,一般可增产一成左右。
×××
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越来越明确地懂得了粮油并举的可能性,认清了粮油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今年春季为争取粮食和花生更高产而做的各项工作胜过以往任何一年。水利工程配套后,水沿着渠道,昼夜不停地流进麦田;花生地经过深刨,并耙耢了好几遍;一千九百亩地的花生种,全部进行了分级粒选和发芽试验。他们对于争取今年粮油继续双高产满怀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