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社论

热情关怀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
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陆续不断地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去年一年,全国共有三十二万多名在城市长大的知识青年,热烈响应党的号召,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山区的光荣岗位。今年,将要有更多的城市青年下乡上山。
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伟大思想,关于文化科学知识同革命斗争的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成为广大知识青年的实际行动。大多数下乡上山的青年,有革命的理想,有蓬勃的朝气,“新事天天有,英雄处处生”。他们下乡后,在党团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地参加了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运动,在改变农村和山区面貌方面开始显示了作用。许多安置下乡上山青年的社队,做到了增人、增产、增收;许多接收下乡上山青年的国营农、林、牧、渔场,也相应地扩大了开荒、播种、造林和水产养殖面积。不少由城市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同回乡知识青年一起,经过同农民群众一起劳动,经过向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虚心学习,在推广农业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有明显的效果。许多下乡青年积极地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习阶级斗争知识和贫农下中农的革命精神,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同时,也改造着他们自身,“晒黑了皮肤炼红了心”,多数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繁荣景象。
动员和组织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同农村和山区的劳动人民一起为改造农村、建设农村而坚持不懈地奋斗,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业,是党的一项长期方针。这不但对于加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有重要意义,不但对于实现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逐步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决不是一项临时的措施,而是今后很长历史时期内都要认真做好的工作;决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而是一项具有革命的战略意义的大事情。这样看来,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并不只是要他们起增加劳动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起增加革命力量的作用。各个有关方面应当从这个伟大的战略意义上看待这一项重要的工作,更加关心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的成长。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都很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青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每一代革命者的成长都需要老一辈革命者的关怀和帮助,每一代革命者又都负有教育和培养新的一代革命者的责任。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者,一定要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的风浪中产生出来,成长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在比较艰苦困难的环境中和激烈复杂的斗争中经过锻炼。农村和山区正是使青年人受到锻炼的最好的场所之一。各级党政领导和其他各有关方面,都应当从关怀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意义上来看待从城市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回乡知识青年和原先就在农村的青年。一般地说,从城市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变,会碰到较多的困难,因此,应当对他们更加关心。一定要高瞻远瞩,长期打算,本着“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精神,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多地关怀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多想一想,为他们多做些事。一个城市知识青年是不是愿意下乡上山,下乡上山之后能不能落地生根,固然和他们的革命的自觉性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各个有关方面对他们是不是关心,也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最重要的还是在政治生活上关心他们。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山区去,就是向着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能不能够在这条劳动化、革命化的道路上坚持走到底,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锻炼和改造的过程。一方面,需要下乡上山青年经常地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另一方面,很需要各个有关方面给他们及时指导、关怀和鼓励。大多数下乡青年都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科学知识,能够听党的话,接受新事物也比较快,很多人都是抱着革命到底的决心到农村和山区去的。但是也要看到,他们由城市到农村和偏僻的山区,由在学校学习到参加体力劳动,客观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以社会上还有轻视体力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势力对他们发生各种各样的干扰,他们每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和外界影响,难免要发生思想波动。他们又大都是“吃蜜糖长大”的,缺乏阶级斗争的经验;而当前在农村里还有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他们在遇到某些复杂的情况的时候,在碰到一些事情同自己原先的天真的幻想不一样的时候,往往不懂得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有的也会由盲目乐观一转而为消极悲观。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难免要反映在他们自己身上和他们的队伍里。特别是少数抱有“试一试看”或“镀一镀金”的态度的青年,更容易受到来自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密切注意他们的思想动向,不失时机地抓住活的思想,实事求是地帮助他们分清是非,指明方向,克服困难,坚持斗争,勉励他们不要半途而废,帮助他们在斗争中成长。为了鼓舞下乡上山青年的革命斗志,自始至终都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坚决依靠工人阶级、贫农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青年中的积极分子,经常地对下乡上山青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组织下乡上山青年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帮助他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引导他们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逐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做到不断革命、永不变色。对下乡上山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自觉革命、自我改造的群众路线,注意发扬青年们的革命首创精神。要善于抓典型,树标兵,用先进榜样带动广大青年在革命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对各种不同家庭出身的青年,只要他们自己愿意走革命的道路,就都要热情关怀、不加歧视。在下乡上山的青年中间,要加强党组织、团组织的活动,特别注意培养和吸收够条件的青年加入共青团。要在适当的时间召开下乡上山青年代表会或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同当地青年和农民群众越来越密切地团结起来,尽快地做到不分彼此,亲密得象一家人一样。
也要在经济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了使他们在农村和山区长期安家落户,生根、开花、结果,除了在政治上指引和帮助他们以外,还要在生产上、生活上给他们必要的支援。国家每年都拿出一笔专款和专用物资,帮助下乡上山青年解决安家立业的困难。所有安置下乡青年的人民公社生产队和国营农业企业单位,都应当在发动和依靠群众的基础上,把国家支援、社队帮助和群众互助三者结合起来,本着勤俭节约和负责到底的精神,把下乡青年的衣、食、住、行、病和生产工具等实际问题,逐人、逐项安排落实。国家为此拨出的专款和专用物资,一定要全数用于安置和帮助下乡上山的青年,不得移作其他用途。国家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要负责对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还要发动各生产单位的工人、社员和下乡上山青年,一起讨论制定增人之后如何增产、增收的生产规划,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争取做到在增人之后国家、集体和每个成员都能增加收入。多数城市知识青年既不会农业劳动又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各公社的生产队和国营农、林、牧、渔场应当派有生产技术的老农和老职工带领他们劳动,传授生产技术,使他们尽快地做到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过生活,不再依赖国家和集体的帮助;还要教育他们勤俭持家,不要因生活特殊化而脱离农民群众。同时也要在下乡上山青年和当地群众中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打破因为原先生活习惯上的一些不同而造成的一些隔阂。
对他们的文化生活也要关心。要使知识青年在促进农业生产中和农村生活中更多更好地起作用,光靠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知识是很不够用的。许多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都深深感到,他们的知识,包括阶级斗争的知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科学实验的知识,同实际上需要的比起来,并不是很多而是太少了。他们迫切要求更多更好地学习。为了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也迫切需要开展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所有安置下乡上山青年的单位,都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地为他们提供既能好好劳动又能好好学习的方便条件。各个文化、教育、出版、体育和人民武装部门,也都要积极地为包括下乡上山青年在内的成千万的农村青年提供政治思想的、科学技术的、文学艺术的精神食粮,主动地帮助他们开展政治、文化活动和民兵、体育活动。要使他们在劳动的空闲时间,有书读,有报看,有歌唱,有戏演,并且把锻炼身体和民兵训练结合起来。同时,要组织他们开展农业科学实验活动。各地的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中等专科学校,应该扩大函授部,举办业余技术训练班。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拖拉机站等,应该就近辅导农村知识青年学习农业技术,进行科学实验。凡是办了“三结合”的样板田的地方,应当吸收知识青年参加样板田的活动,让他们做科学技术人员的助手。这样,才能在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出来大批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新型农业劳动者,造就出来许多又红又专的农业领导骨干和农业科学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越来越多的人真正感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山区去确实大有作为,更自觉更积极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山区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来。
我们高兴地看到,城市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道路越走越宽;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教育和培养下乡青年的任务越来越重。这是做人的工作,是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和培养新的一代革命者的工作。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委,必须经常地认真地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把下乡上山青年的政治思想、生产劳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等等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讨论,决定,实行,检查。发现了经验就要推广,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过去比较关心的,今后要更加关心;过去关心不够的,今后要多去关心。劳动、文教、农林、民政等部门,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组织,都应当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在下乡上山的青年中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以及国营农林牧渔场的党组织、团组织和各级干部,都应当以革命的战略眼光,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关怀下乡上山青年的健康成长。
只要坚持“国家关心,负责到底”的方针,各级党委认真加强领导,各个有关方面积极配合,一定能够把动员和组织知识青年下乡的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能够培养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起来;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知识青年高高兴兴地走上这条革命大道,在农村和山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2版()
专栏:

知识青年在大巴山上
——知识青年占领山头、开发山区的一个样板
本报记者 刘野 辛民
陕西省汉中专区黎坪垦殖场的青年建设者们,在山区落户已经三年了。
三年前,这支由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队,从汉中出发,跋山涉水来到大巴山上的黎坪山区,披荆斩棘,开荒生产。经过三年艰苦斗争,已经办起了一个综合发展的国营垦殖场,树起了我国知识青年占领山头、开发山区的样板。
年轻的垦荒队员们还清楚地记得:上山前夕,中共汉中地委的负责同志曾勉励他们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老师和父兄们一遍又一遍地叮嘱他们要热爱山区,热爱劳动,把青春献给山区的建设事业。但是,也有些人听说城市里的“嫩秧秧”要上山开荒,摇摇头说:“知识青年在山区扎不住根,要不了多久都得溜下山来!”
三年过去了,这批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人没有辜负党的教导和父兄们的希望。他们不仅没有“溜下山来”,反而在大巴山上生根、开花、结果了。
三年来,全场开垦了九百多亩荒地,开辟了四千多亩牧地。在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收获粮食四万六千七百多斤,总产量年年都有提高。全场已有一百一十多头大牲畜,其中五十三头是自己繁殖的。全场还生产了十多万斤蔬菜、九百多斤油料,点种松树二百多亩,栽苹果、蜜桃树苗三十亩,栽核桃树苗三千株,栽花椒树苗八千多株,种植党参一百五十亩。这里从来没有过茶树,现在开始有了;当归、川芎等药材也已试种成功。
为什么这些被称作“嫩秧秧”的青年人能够在高寒山区生根呢?重要的原因是:黎坪垦殖场的党支部,时刻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沐浴着每棵幼苗,帮助他们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树立献身山区的革命思想
最初,青年们是抱着各种不同的想法上山的。黎坪垦殖场党支部带领着这样一些城市里的青年人上山来,不能不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使青年们在山区扎根,树立起献身山区建设的革命思想呢?
党支部清楚地看到,许多青年虽然上山了,可是他们的心还在城市里。要使他们在山区扎根,首要的课题就是教育青年们带着毛泽东思想上山。
于是,在建场初期,党支部便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当作办好垦殖场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他们在给每个青年分发劳动工具、组织青年开荒生产的同时,也把毛主席著作发给每个青年,组织青年认真学习。
青年们最听毛主席的话。他们一拿到毛主席著作,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青年运动的方向》、《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这些文章,他们读了又读,看了又看。许多人把毛主席的语录挂在房子里,贴在床头上,天天看,天天想,毛主席的话深深地印在青年们的心上。
在学习中,党支部针对青年们的思想情况组织专题讨论:革命青年的前途、志愿是什么?用什么态度对待困难?青年们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我们再苦也没有红军长征苦。革命战争的考验我们没有赶上,但是一定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钢!”
读了毛主席的书,就要照毛主席的话去办事。青年们学了毛主席指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后,立刻展开了建场活动。没有房屋,自己盖;没有用具,动手造;没有耕地,去开荒。他们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辟出一个新天地。
青年们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然,也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
农三队的小伙子谢胜,第一次上山劳动,脸上被刺条划了几道血印子,他受不住了,把砍刀一丢,闹起情绪来。晚上,他想起《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他想:白求恩是外国人,对中国革命那么热情,毛主席教导我们向白求恩学习,而我刚刚遇到一点困难就泄气了,这怎么对头呢?第二天,他干得起劲了,而且动脑筋,改进了工具,提高工效三倍多。
青年们有一个共同体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毛泽东思想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当他们发生动摇时,毛泽东思想坚定了他们的革命意志。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抚育下,他们才消除了种种杂念,在黎坪山区扎下根来。
“再困难,也和大家在一起!”
黎坪垦殖场的党支部和干部们记得:汉中地委的负责同志向他们语重心长地嘱托过这样的话:“城市知识青年到山区去,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和他们同甘共苦,并肩战斗,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党的思想、党的作风和优良传统传给青年一代!”因此,他们在上山的第一天,便对青年们说:“山区再困难,我们也和大家在一起!”
他们说到做到。三年来,垦殖场的领导干部们一直和青年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干在前头,歇在后头;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做;吃的、住的、用的,尽先让给青年们。
上山初期没有房子住,领导干部便和青年一起挤在两间破烂的牛棚里。后来盖了一些宿舍,他们让青年们住进去,自己仍然住牛棚。
梅雨季节,泥泞遍地,脱了鞋袜下地干活,不是划破脚,就是被蚊子叮得起疙瘩。专署供给了一批长胶靴,场里领导干部全都分给了青年们,自己仍然赤着脚下地。
青年人刚离开家,许多人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干部们便多方面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窗子破了,给他们糊好;有人夜里把被子踢开了,给他们盖好;有人生病了,给送水、煎药。
在生产劳动中,领导干部们不仅以身作则,而且无微不至地关心青年们。他们同青年人一起上山,一同生产。青年们不会犁地,他们教;不会撒籽,他们教。许多重活,他们总要自己试一试,然后再交给青年们去做。
所有这些,青年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他们想:党组织这样关心和爱护自己,是为了什么?有这些好的领导同志和大家在一起,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
黎坪垦殖场的党支部和干部们,越是关心这些青年人,越是以身作则地同青年们共同战斗,他们的行动就越有力地鼓舞和影响着青年们,每时每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他们到斗争中去锻炼!”
黎坪垦殖场的党支部对于如何把青年们培养成坚强的革命战士,有着这样的看法:“温室里培养不出耐寒的松柏。没有经过风雨,见过世面,必须让他们到实际斗争中去锻炼,才能把‘毛铁’炼成‘纯钢’。”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三年来,党支部一方面无微不至地关怀青年们;另一方面也严格认真地去要求他们。
青年们刚到黎坪山区,关于在什么地方建场,就曾有过一番争论:有人主张把场址设在元坝子;有人主张把场址设在炮坪。元坝子是黎坪山区的一个小镇。这里虽然也艰苦,但是,一条小街,几家店铺,总算是这一带山区比较热闹的地方。炮坪,就不同了。这里离元坝子仅有十五里,可是山更高,沟更深,除了几间没有人住的小草棚,什么也没有。不过,论开荒生产,这里有比元坝子更优越的条件。究竟在元坝子建场,还是在炮坪建场呢?当时,有些青年人希望在元坝子建场。党支部研究了这种意见,认为主张在元坝子建场的人,主要是思想上贪图安逸,害怕困难,对这种主张不能迁就。因此,坚持把垦殖场从元坝子搬进了炮坪沟。他们对青年说:“炮坪比元坝子是困难一些,但是越困难我们越要去。大家都找舒适一点的地方,我国那么多荒山野岭谁去开发建设呢?”事后回忆起这件事,青年们都感到这种一开始就把大家放到艰苦斗争环境里去的做法,对培养革命意志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上山初期,青年们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为了使大家学到真正的本领,垦殖场领导上从来不因为不会做,就不让他们去做;也从来不因为担子重,就不交给他们去挑。
这里没有炊事员,吃饭需要自己做。场部决定由青年们轮流做饭,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可是,许多青年过去一直没有做过饭。有的青年向场部提意见说:“让我开荒,我有力气;做饭,我不会!”场部回答:“做饭,也是本领。不会的事,要学会。如果我们吃一辈子饭,不知道饭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怎么行啊!”青年们没有话说了。
黎坪垦殖场的党支部从实践中体会到,环境越艰苦,条件越困难,就越能磨炼青年人的革命意志。一九六三年冬,场部决定利用农闲到拔海一千六百米的岭上去点种松籽造林。青年们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可是一场大雪过后,岭上已经是积雪数尺、天寒地冻了。有的干部怕青年们受冻,建议不要去了。党支部没有同意。他们觉得要让青年们健康地成长,就不能老是怕他们受冻受累,何况岭上的积雪一直到来年春天都不会融化,春耕一开始,哪还有时间去点种松籽?就这样,青年们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们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挥舞着镢头,意气昂扬地奋战在高岭上。饿了,啃一口冰冷的馒头;渴了,抓一把地上的积雪。休息时间依然是笑语满山,一片歌声。连续一月,青年们播种了九百八十多斤松籽,共二百多亩。
把思想工作做到山下
当这些知识青年从学生变成垦荒者,在黎坪山区艰苦创业的时候,垦殖场的党组织及时地注意到:很多青年的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对于青年们开发山区的革命行为,都给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但是,也有一些旧的思想残余和习惯势力仍然从各方面来影响上山的青年。
一九六三年七月,多种经营队的女青年王莲琴从西安探亲回来,带来了一些新办的学校招生的消息,在垦殖场里掀起了一股小小的下山风。原先只是把垦殖场当作临时安身之所的青年,瞒着自己的同伴,悄悄地准备功课了。
发现这种情况后,垦殖场党支部又一次对青年们进行了前途教育,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开发山区、建设山区是一项光荣的、豪迈的事业。一些青年提高了认识以后,纷纷表示“决不当社会主义建设战线上的逃兵”,要和大家一起肩负起建设山区的重担。一直动摇不定的王莲琴,也决心留在山上。就这样,一场小小的风波,很快就平息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青年谈到,他们发生思想波动的原因,多半是受了家庭的影响。于是,场里和青年们的家庭逐渐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垦荒队员们的家大都住在汉中,场里的领导干部每次下山来汉中,总要去一些青年的家里进行访问,和青年的父兄们谈心,交朋友,向他们宣传开发山区的重大意义,介绍青年们在垦殖场劳动、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垦殖场把这种家庭访问看作是全场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一次,垦荒队员李之骥的姨母从汉中打来长途电话,要求让李之骥回汉中参加其他工作。场里认为,李之骥在垦殖场劳动得很好,让他留在山上,对这个青年人的锻炼、对山区建设都有好处,没有必要改换工作岗位。于是,党支部书记周沪便到汉中去访问李之骥的姨母。李之骥的姨母说:“这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又远离汉中,只有我关心他,让他回汉中来工作吧!”周沪感到她对建设山区的重大意义缺乏了解,而且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地关心青年人,便向她讲明开发山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好处,说明青年人只有在艰苦斗争中才能锻炼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材。她终于收回了自己的意见。李之骥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也表示坚决留在山上,把山区建设好。
现在,垦殖场的领导干部和很多青年的家长交成了亲密的朋友。他们彼比访问,促膝谈心,共同关怀着青年们的进步,从山上到山下,从垦殖场到家庭,一起帮助这些年轻的垦荒者锻炼成长。


第2版()
专栏:

“滇纶”出世
——参观昆明合成纤维车间
本报记者 于明 沈清泉
让石头变棉花,让无尽的天然资源为人们的穿衣服务,这是广大劳动人民多么希望的一件事啊!
从古以来,劳动人民解决穿衣问题,是多么困难。可是在参观昆明的合成纤维车间以后,又使人突出地感到,这种先进的技术,只要有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穿衣问题将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了。这个合成纤维车间,并不太复杂。在二层楼上总共占有四、五间房子的地方。在一间隔开的房子里有两个并不大的热水锅炉似的釜和一些回收溶剂的设备。一个反应釜中装了各种原料,经过加热搅拌、过滤后,被送到另外一个釜中脱泡,再送到另一较大的房间抽丝,就成了一束束洁白的纤维。整个车间只有四五个技术员和工人,而他们的工作还一点也不显得紧张。
在另一个和车间差不多大的房间里,陈列了用合成纤维织成的各种成品,有的纯纺,有的和粘胶纤维混纺,有的和棉花混纺,有漂亮的哔叽、凡立丁、斜纹布,有蚊帐布,有的织成了厚实的帆布、劳动布和少数民族喜欢的各种提花布。一个双人床铺设得朴素美观大方,我们很长时间认为是工作人员用普通棉织品铺设的睡床,在展览室的同志告诉我们以后,才知道从蚊帐、枕头套、枕心、枕巾到被褥的表里、棉絮、床单、绒毯都是用合成纤维织造的。大批劳动服装引起了我们注意。带领我们参观的同志指着那些劳动用的手套、袜子、衣服说,这些衣物比棉织的帆布、劳动布要结实得多。他拿起昆明冶炼厂用作硫酸过滤布的一块棉织帆布给我们看,这块布只用了很短时间,可是用手一摸就都成了碎末。他说,用合成纤维就要好多了,昆明冶炼厂用帆布作过滤布,二十四小时就要换一次,用量很大,而这种纤维纯纺的“滇纶”,已用了六个月还没有坏,估计至少可用一年。有一块放在一旁的厚棉布只在机器上磨擦了七百次,就破碎不堪,而另一块“滇纶”磨擦过三千零一十五次才破了一个小洞。带领我们参观的同志指着那些内衣、棉絮、绒背心说,它轻软、保温好,比棉、毛织品更加适合用作旅行衣、运动衣、高寒地区人民的衣着。这时研究所的所长陈耀庭同志捋起裤脚给我们看腿上围着的“滇纶”。他因患风湿性关节炎,过去上楼梯还需人扶。从去年起,他腿上围了这两块“滇纶”,睡觉盖的被子也是用这种纤维做的,因为上边带有静电,所以现在已变得很少疼痛。
这种纤维,在云南工业基础较差的地方,能够靠自己制造设备,掌握技术,织成劳动人民所需要的各种衣服,这使我们看出了它的发展前途。我国各地都有石灰石、煤炭和盐巴,但是许多地方却很少生产棉花和羊毛。有了这种纤维,穿衣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以云南省来说,全省二千多万人口,只要建起一个年产二万吨合成纤维的工厂,织成的布匹,每人就可得到二十尺。而两万吨纤维的厂,从原料到抽丝只要八千个劳动力;可是一斤纤维就可顶一斤棉花,要生产两万吨棉花,每亩即以五十斤皮棉计算,就要种八十万亩棉田,需要的劳动力要二十五、六万。两相比较,相差多大!以这八十万亩棉田种粮食,以五百斤一亩计,每年就可多生产粮食四亿斤;把二十五万个劳动力用在农业生产上,又可多种上百万亩的粮食。由此可见,这项合成纤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十分重大意义。不但在解决穿的问题上支援了农业,而且在吃的问题上也间接支援了农业。而穿的问题能用天然的原料实行工业化生产,人们将再也不会受老天的支配了。不管旱涝、丰歉,原料都不会受影响,工业生产可以平衡进行。
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党的自力更生方针的鼓舞下,对这种合成纤维从开始试验研究,到投入生产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为什么能够这么快?省化工厅的洪国宝副总工程师说,他解放前在一个伪资源委员会办的上海化工厂工作,当时和另外几个工程师用三年时间作了一个生产阴丹士林染料的设计,可是甘作洋奴的伪资源委员会的负责人却答复他们说:“你们不要胡闹,要自己设计制造干什么?只消花几十万美金向美国购买一套就行了,比你们搞的要好得多!”当时他们气得把设计图撕成粉碎。解放后,完全不同了。他在党的自力更生方针鼓舞下,能发挥自己的力量了。在进行成膜试验时,他们刚刚试成,省化工厅领导人发现了,说“为什么不早汇报”?他说:“现在只有七成把握,到试验有十成把握时才好向领导汇报”。可是那个领导同志却鼓励他说:“省委负责同志说过,一切新事物,只要基本上有了把握就坚决干。这件事更是关系到人民穿衣的问题,试验、技术问题由你负责研究,其他需要由我负责解决!”这就是促使洪国宝和许多职工废寝忘食地进行试验、研究,并且很快成功的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