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解放区的文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推进他们的工作时,应当根据目前的农村特点,根据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采用适宜的内容和形式。”


第5版()
专栏:

  跟着蒙古包走的学校
  内蒙古《实践》编辑部教育厅牧区教育调查工作组
克什克腾草原,位于达里诺尔湖畔,是内蒙古昭乌达盟境内唯一的纯游牧地区。它有着内蒙古北部广大游牧地区的许多共同特点,这就是人稀地广,交通不便;这里的劳动牧民,一年四季都要大搬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这里办学校,有许多特殊的困难,儿童入学率普遍很低。可是,当这里的达里诺尔公社和达尔罕乌拉公社普遍建立了艾里小学之后,这两个公社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已由原来的百分之二十七迅速上升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游牧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
一段曲折的经历
早在一九四八年二月,克什克腾草原的各个营地里就有了艾里(蒙语,营子的意思)小学。到今天它已有了十七年的历史,经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一九四八年初,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摆脱了奴隶命运、渴望获得文化翻身的劳动牧民们,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每个嘎查(即乡或部落,规模相当于现在的四个生产队)都办起了三、四所艾里小学。艾里小学从开办起,就是因陋就简,随营迁徙,走马上课,“大人小孩一齐教”的一揽子游动学校,很受群众欢迎。到了一九五五年,当地政府从改善牧民生活、发展牧业生产着想,开始筹划定居,文教部门也相应地注意了定点公办的全日制小学的发展。但是,有些搞教育工作的同志对这一措施作了绝对化的理解,在定居计划没有实现以前,就否定了艾里小学存在的必要性。于是,艾里小学一个个地被合并到定点公办的中心完小了。到一九六○年,艾里小学竟完全被停办了。公社化以后,生产大发展,牧业生产也扩大了,很多牧民照样需要逐水草而居,学校要固定在一个点上就办不下去。
一九六四年八月,克什克腾旗党委和文教科根据党中央关于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指示,检查并总结了艾里小学的历史经验,决定立即普遍恢复艾里小学。这个决定下达后,虽然受到少数教育工作者的反对,广大牧民却是热烈响应,闻风而动。一个月之间,就有计划地办起了二十三所艾里小学,另外有三个生产队,自动地各办了一所。当艾里小学再一次遍地开花,海螺牛子的宏亮号声重又响彻克什克腾大草原的时候,牧民们喜笑颜开,他们的子女又都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艾里小学。有一次,旗文教科长到草地去检查工作,一位老牧民一定要请他到家里喝奶酒,举杯之间,老人流着眼泪说:“兄弟,你们这一步可算走对了,掏句心里话,早就该这么办了。”
学校随牧民而移
牧区办学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牧业生产的游动性。牧民春夏秋冬各有营地,每当换季,都要举队移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七、八岁的孩子送到几十里甚至百里之外的全日制小学去住校读书,不仅家长们不放心,而且对于贫苦牧民来说,经济上也负担不起。贫苦牧民的最大要求是把学校办在家门口。
艾里小学完全满足了牧民的要求。克什克腾草原二十六所艾里小学的教师们,大都是不满二十岁的贫苦青年牧民,他们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是他们听党和毛主席的话,他们愿意为发展草原上的教育事业,为劳动牧民服务。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牧民逐水草而居,学校随牧民而移,把课堂设在贫苦牧民的地毡上。象巴音宝力格生产队的艾里小学只有一位教师,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设备,整个“学校”装不满一辆牛车。教师以队为家,牧民搬到哪里扎营,学校就搬到哪里开课。
牧区办学的第二个困难是人稀地广,居住分散。一般生产队有三、四十户牧民,经营着上万头大小牲畜。巴音宝力格生产队的冬营地,在克什克腾草原上并不是最分散的,可是这个队的三十几个蒙古包,却稀稀落落地散布在南北八十里的草地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课堂固定于一地,大多数孩子还是不能入学的。
艾里小学的教师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在每一个居民点上,在每一个“独家营子”里,都设下了教学站,实行走马教学,巡回上课。巴音宝力格的图格吉札布老师,共有三十二个学生。冬天,这三十二个学生分别在六个授课站听课。图格吉札布每五天巡回一周,全程一百六十多里。如果遇到大雪天,孩子们不能来站听课,他就以户为站,送字上门。
随队迁徙和走马教学,集中地表现了艾里小学的革命精神。移营,学校就跟着生产队走;扎营,教师就绕着蒙古包转。游牧地区牧民子女的读书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利用生产空隙巡回教学
在游牧地区办学,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孩子们离不开生产。牧业生产大发展之后,劳动力普遍感到不足。一般生产队每个整半劳动力,平均分管牲畜二百头左右;牲畜头数最少的生产队,每个劳动力分管牲畜也上百头。因此,年纪小一点的学龄儿童就已经是辅助劳动力,大一点的则成为半劳动力,甚至是整劳动力。这些学龄儿童是牧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力量,牧民家庭也要靠他们劳动增加收入。在这种情况下,艾里小学教课都是在生产劳动的空闲进行的。
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艾里小学的教师们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摸清楚生产队的生产忙闲规律和居住情况,恰当地安排了教学时间,合理地规划了巡回教学路线,充分利用生产空闲,开展教学活动。那勒苏生产队的沙格得尔老师的教学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太阳一出,趁家长煮茶的时间,他先给驻地的学生讲完一小时课,然后同学生一起劳动,等畜群出营以后,再讲两小时课。然后他骑马赶到下一站,正好又是工余时间,再给这里的学生上三小时课。
居住比较分散的巴音门德生产队,学校的教学时间表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官其格札布老师在五个教学站之间,每五天绕一周。前三天,他每天先到比较近的学站给学生上课,晚上回来给家门口的儿童上课。后两天,到七十里以外的第五学站上课,在那里住一宿。这样做的结果,给五个站的学生上课时间大致相等,而且也不影响学生参加劳动。
根据牧民的要求和四季生产特点,艾里小学假期灵活多样,每年放两个多月的劳动假,春天放接羔假,秋天放打草假。每当换季各放十天半月的移营假。临到屠宰储肉和擀毡子季节,又放三两天的家务假。这样,艾里小学的学生们,都能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即使最困难的贫苦牧民的孩子,也能上学了。
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走马教学,巡回上课,大多数学生是不能每天都上课的。那么,空闲的时间做什么呢?艾里小学教师们所采取的办法是发动群众,开展“以民教民”的教学辅助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巴音宝力格的图格吉札布老师的做法:一是实行“小先生制度”。他把学生按站编组,每组选出一两名优秀学生,在自习时间,帮助组内同学复习。又规定,哥哥姐姐到站听课,回到家里给弟弟妹妹讲课辅导。二是干部辅导。三是以家长为师,实行炕头教学。这里的大部分成年人,十几年前就在艾里小学的识字班里摘掉了文盲帽子。现在,他们在教师的经常辅导下,已经成为艾里小学的得力助手。据牧民反映:学生们在大人督促和辅导下,学习用功,能利用自习时间复习课堂所学的知识,效果还不错。
艾里小学是贫苦牧民的好学校
艾里小学受到广大牧民的欢迎。我们在家长座谈会上,在访贫问苦的过程中,听到牧民们许多称赞艾里小学的话。有的说艾里小学真正向贫苦牧民开了门。贫苦牧民斯尔基拉姆说:“艾里小学是真正为咱贫苦牧民办的学校。”贫苦牧民阿恩达说:“艾里小学的老师懂得我们牧民的难处,想了许多办法,使我们的孩子都念上书。”有的说,“艾里小学的学生一边念书,一边拿着羊鞭,不离开牧场,不离开劳动,这种学生有出息。”巴音宝力格生产队的党支部书记曹登札布说:“办这样的学校不单不抽劳动力,还给生产队帮了大忙,我们全力支持。”贫苦牧民舍吉拉木大婶家,因为孩子多,劳动力少,过去三个学龄的孩子都没念书。办起艾里小学以后,三个孩子都入学了。这位大婶高兴地说:“念书不花钱,又能劳动养家,有了这样的好学校,孩子能念书了。”图格吉老大爷说:“我的两个孩子念中心完小,一年要花两头牛,可是念艾里小学,只花两车牛粪就够了。这样的学校,哪个孩子念不起,哪个社员不喜欢!”


第5版()
专栏:

  公办民办并举 发展耕读高小
举办小型分散的耕读高小,这是方便农民子女读书,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大问题。一九六○年,我县已经有了全日制完小一百三十三所。但是,学校的规模较大,布点集中,许多初小毕业生不能升入高小,即使上了高小,有些也不能巩固下来。这是因为:一、我县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靠养猪羊积肥增加收入,而割羊草,全靠少年儿童去做。二、高小设点少,学校布局不太合理,学生上学路远,因此中途辍学的也不少。几年来,有不少生产队连一个高小毕业生都没有,这对于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是不利的。群众要求把高小办得分散一些,他们的子女既能上学,又能参加劳动。后来,我们反复学习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示,并且组织了工作组调查和总结了全日制高小改办半日制的经验,逐步将农村的一部分全日制高小改为半日制。去年,在大力发展耕读初小的同时,又继续发展了耕读高小。
我们举办耕读高小的主要措施有四条:第一、从农村分散的环境和便利儿童就近走读的原则出发,把高小的布点和规模,由过去办大型集中的完小,逐步改为以生产大队办小型分散的高小,高小设点也逐年增多了。近三年来,全县初小毕业生升入高小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一九六一年以前,初小毕业生升入高小的约占百分之五十左右,一九六四年达到百分之八十九点三。
第二、适应本地少年儿童平时参加劳动的不同需要,既办全日制高小,也办半日制或早、午、晚班的耕读高小,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为大部分贫下中农子女入高小创造了条件。现在全县上半日制、早班、午班和晚班高小的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耕读高小的教学时间,随着农事季节变化加以灵活安排。例如半日制高小在小忙季节,一般实行半天读书,半天回家生产劳动,一到农闲都转入全天学习。有些学生只能上大半天学,学校也允许他们提早回家。学校假期,根据群众的意见和生产季节,我们于一九六四年,在种棉花、络麻地区的五个公社作了一些改革试验。每年的九月底十月初,是棉、麻收割最忙的时候,过去,这些地方的学校一般是在七月半放暑假,当棉、麻收割最忙季节学生又上学了。去年,这五个公社的学校改在十月份放一个月的农忙假,群众非常满意。
第三、按照生产大队的规模大小和学生来源多少,可以办年级比较完整的完小班,也办初级高级复式小学,并且以后一种形式为主。
第四、实行公办、民办并举。我县初小半数是由群众集体办的,高小主要由国家举办。近年来,我们推广了荆山大队群众集体办高小的经验,也实行了群众集体办耕读高小,或是公民合办,这就加速了耕读高小的发展。目前全县群众集体办的耕读高小学生近八百人,占耕读高小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十六点九。
半日制耕读高小的课程和教材,我们本着少而精,学以致用和兼顾提高的原则做了一些精简和补充,使其更符合农村的实际需要。
由于我们举办多种形式的耕读高小,使广大不能升学的初小毕业生都能升入高小读书。沾桥公社原有两所完小,已毕业的大量的高小生大都是学校所在地的生产队或邻近的几个生产队的,有五个大队到一九六三年还没有高小生。一九六四年,以大队为基点办起了初高复式小学七所,加上原来的两所高小,平均两个大队就有一所高小,初小毕业生升高小的比例从一九六三年的百分之五十八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五。原来连一个高小毕业生也没有的那五个大队,现在已有三十二个初小生升入了高小,其中二十九人是贫下中农子女。因此,耕读高小受到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的欢迎。他们说这种学校有五大好处:一,孩子能就近入学,读书方便,家长放心。二,孩子能读书,又不妨碍劳动。三,耕读高小花钱少,读得起。四,读书识字打算盘,学了就能用得上。五,有了耕读小学,女孩子也都能上学了。
浙江省余杭县文教局


第5版()
专栏:

  从集中到走读
  ——新庙农业中学的变迁
颍上县新庙农业中学是新庙公社集体举办的一所半农半读的初级农业中学。它的前身是民办初中,一九五九年秋,改为农业中学。在这期间,学校经历了从停顿到恢复、从“两集中”(学生学习、劳动和食宿全部集中在校)到“走读”的曲折的道路,终于巩固了下来。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冲击、打破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过程;是办学从不走群众路线到走群众路线,从脱离农村实际到适应农村实际的过程。
老“样子”行不通了
一九五九年秋,把民办初中改为农业中学时,公社领导的想法是:学校要办得大些,学生都住在学校里,才象个“样子”,因而取消了走读,实行了“两集中”。
然而“两集中”只搞了一年,就搞不下去了。为什么呢?一是学生光劳动,不读书,学习上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这所学校设在农场里,属农场管理。当时农场领导上对农业中学的性质任务认识不清楚,加上场里生产任务大,农业工人少,场里把学生当作生产突击队使用,哪里需要,就把他们派到哪里去劳动。因此,一九六○年上半年只上了五节语文,七节算术。学生学不到东西,不愿意上。二是学生一般都需要照顾家庭生活。他们长期集中在校劳动,不仅不能照顾家庭生活,有时还要家庭补助他们。有些贫下中农的子女无力坚持学习。此外,一九六○年年景不好,对学校的巩固也有影响。所以,学校到秋天就停办了。一九六一年冬季才复校。
复校时,公社领导仍想让学生学习、劳动和食宿全部集中在校,保持原先那个“样子”。当时由于新校址房子不够,生产基地也不好解决,只好暂且“走读”,创造条件,准备向“两集中”过渡。但经过一段实践,群众一致赞同“走读”,希望“这样办下去”。公社才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没有再变动。
群众为什么欢迎“走读”呢?最主要的是学生走读,不误在队生产,不影响家庭经济收入,贫下中农子女上得起。这一带村庄比较集中,上学近便。全公社各个生产队到公社中心地点,最远的不到五华里。目前到新庙走读的学生分布在七个大队,一般距离学校都在三华里以内,即使雨雪天,也可以走读。因此群众要求走读,而不喜欢住校。这样,学生既能学习,又不妨碍生产,很多学生每年的劳动收入一般都能达到本队同等劳力的水平。他们不仅能自己挣饭吃,能够解决学习费用,还有多余收入照顾家庭。女生朱珍然(家庭贫农),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年老体衰,家庭生活主要靠她劳动收入维持。但由于学校走读,她从一九六一年冬入学以来,一直坚持学习,也没影响劳动。该校现有在校学生一百零五人中,贫下中农子女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
学生学了就能用
这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切合农村生产实际。学校自复校以来,一直重视加强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教学内容的安排,既照顾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注意使学生学到必需的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方面,群众希望学生学会应用文。学校根据群众的意见每周教一次作文,主要是组织学生写墙报稿,写表扬、批评信,让学生帮助生产队订生产计划、写报告,为社员代笔等。这些方法生动活泼,效果也很好。他们既重视教算术、珠算、簿记等农村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也教一些代数、几何等基础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一面在课堂学、练,一面到队里练。一九六二年夏季分配时,生产队缺人算账,农业中学就集中教珠算和会计科目,然后把学生分到队里帮助算账搞分配。此后,每逢预分、决分,农业中学都是让各年级学生集中学习或复习一段时间的珠算和会计,有时还请公社或大队的会计来教银行的会计和生产队的分配方法,便于学生在队参加算账和分配工作。这样作,干部和群众满意,学生学到的知识到队里也用得上。
这所学校的农业技术课,过去教学时间较少,教师上课照本宣读,效果不好。从一九六三年以来,改由一名农业中专毕业生教学,很有起色。两年多来,结合田间操作,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小麦、玉米、山芋、大豆、棉花等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技术。一面教书本知识,一面搞科学实验。当地什么作物的生产技术上有问题,学校师生就研究什么。例如,小麦占当地夏季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一向产量不高,农业中学就连年进行高产品种“早洋麦”的试验,进行“宽幅、窄行、条播”新方法的试验,现已取得初步经验,并在生产队推广。
新庙农业中学复校以来,一直坚持走读,它的好处是:上学不误生产,不花多少钱,贫下中农子女上得起。新庙农业中学在校学生中,有十七人原是全日制初中住读生,因带粮、带钱、带被问题不能解决而辍学,转入新庙农业中学走读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另外,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在劳动中也受到锻炼,精神面貌有显著变化,写算能力也比较强。
新庙农业中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对农业技术课不象对文化课那么重视,农业技术课每周只排二、三节,分量过轻,等等。这些问题,公社党委和有关部门以及农业中学领导上正在研究解决。
安徽省教育厅


第5版()
专栏:

  耕读小学 张和荣


第5版()
专栏:

  树木又树人
  ——天山林业学校侧记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国营天山林场林业学校,是一所半工半读的职业中学,成立于一九五八年九月。
那年夏天,天山林场开始筹建,旗党政领导要求在建场的同时,创办一所林业学校。提出的口号是:“以场办校,以校生产,场校依存,出林出人”。
当天山林校的第一批新生入学的时候,林场还是一片沙荒地。天山林校的师生,在党的领导下,与林场工人通力合作,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造林、一边建校”的工读生活。经过六年艰苦创业,一个拥有三万多亩人造用材林的机械林场和一所半工半读的中等林业学校,同时建成了。现在,天山林业学校设有初专、中专各两个班,学生一百五十六人。从一九六一年起,先后有四届毕业生共一百九十二人,已走上了林业生产第一线。天山林场由于坚持了场校结合,既树木又树人的方针,出色地完成了生产和教学任务,从一九五九年起,林场和学校先后被评为全旗、昭乌达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先进单位。
林业生产有季节性,大忙季节集中于春夏秋三季,约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办学前,林场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是临时工,固定工比较少。但是,阿鲁科尔沁旗地多人少,劳动力不足,而且造林忙季又恰好是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农林碰车”、互争劳力,林场很难找到临时工。不仅缺劳动力,而且还缺少技术人材。一九五八年全旗的中级、初级林校毕业生只有五人,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将来林业大发展,人员会更缺。仅从天山林场来说,它拥有宜林地面积一百多万亩,十五年到二十年后,将形成三个五万亩的采伐作业区。每个作业区一年采伐三千亩,三个作业区仅伐木工人和检尺员就需要六百人,加上生产管理人员、木材加工人员和机械工人等,就需要八百人以上。这样多的林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从哪里来呢?这就是林场自己办学。这样做,不要多花钱,用招收临时工的钱,就可以解决教师的工资和学生的生活费用,也解决了林场的劳动力问题。林业生产忙季,学生就参加生产劳动;闲季,就读书。学校的教师既教书,又是生产现场的技术员。用天山林场同志的话说,就是用一笔经费办了两个事业,一套人马作了两件事情,既造了林,又培养出人材。
六年来,天山林业学校始终根据林场的特点来安排教学与生产的关系。首先,学校的发展要与生产相适应。天山林业学校从办学实践中体会到,严格根据林场生产的发展速度来确定学校的发展规模,是妥善解决生产与教学关系的前提。如果把学校办得太大,就会过多的占用林场的人力物力,影响林业生产,如果学生人数超过了林场劳动力的需求,劳动也不好安排,这样半工半读就难以坚持。反之,如果学校规模过小,也不能适应生产的要求。因此,天山林校根据林场每年造林五千亩到七千亩的生产任务,始终保持了四个班的规模,既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也办好了学校。
第二,造林忙季集中生产劳动,造林闲季集中学习,合理安排生产与教学时间。天山林业学校根据林业生产的特点,规定学生全年劳动四个月左右,教学六个多月,假期一个月。劳动大致分为三段:第一段是秋季造林,由九月底到十月底;第二段是春季造林,由三月底到五月中旬;第三段是在夏季幼林抚育季节,由六月底到八月初。其余时间学习。学生参加这四个月的劳动,可承担起林场百分之七十的造林任务。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面向地区,面向生产,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专业课强调面向昭乌达盟地区的实际,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强调为专业课服务,有用则取,没用则舍。这样安排的结果,使教学内容与林场的生产需要一致。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如每学期新生入学,正是秋季造林季节,根据急用先学的原则,专业课先讲了造林的六项措施和操作方法,然后就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际操作。学生经过一段造林生产实践,再讲造林学理论,然后再去实际操作。整个教学活动贯彻“实践、认识、实践”的原则,教师感到好教,学生感到好学,同时又能按照质量要求完成造林任务。另外,林校在每年造林之前,让学生结合当年的林地、种苗等条件进行讨论,让他们把所学得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当年的造林生产中去。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他们还提出了增产的一些具体措施,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全面整地、带状深翻”的造林方法和在秋季地干风大的条件下,采用以水浸苗代替植苗斗的方法,就是经过师生共同讨论之后提出来的。这些方法对于保持水力和肥力,提高造林成活率起了一定作用。
经过这些努力,六年来,天山林场不仅造林三万九千亩(已形成一至七米高的幼林二万七千亩),超额百分之十完成了国家交给的造林任务;而且也先后招收了三百四十八名学生,其中一百九十二人已经毕业。群众赞扬说:“林业学校是枝花,党和人民培育它,半工半读办法好,学习劳动双开花。”
  内蒙古《实践》编辑部教育厅联合工作组


第5版()
专栏:

  为农村培养急需的人才
  霸县煎茶铺农业技术学校校长 孙静山
河北省霸县煎茶铺农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半农半读的农业技术学校。建校六年多来,我们中间曾走过一段弯路,主要表现在向全日制看齐,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后来,学习了党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的公报,同时,学校又组织了一批干部和教师到十六个公社和六十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调查访问,才认识到农业中学只有转到为农业服务的轨道上,才能把学校办好。
在调查访问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最需要的人才是拖拉机手、电工、会计、农业技术员和兽医。公社和队干部迫切要求我们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有些学生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到东西回到村里能用得上。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我们先后办了半年制的拖拉机训练班,一年制的电工、会计班,三年制的兽医班,二年制的农业技术班。到一九六四年,把中级农业技术班由二年制改为四年制。课程设置也作了相应的改革,有些课程如历史、地理、音乐等减掉了。物理、化学、数学这三门有选择地讲,并且根据农村的需要增添了电工、会计、农业机具、珠算等课程。农业技术课重点是讲当地常见、常用的几种。这样,教学就更密切结合当地生产实际。
现在,农业中学还没有一套教科书,为了解决教学的急需,我们就采取了“选、集、创、编”等办法来不断补充教材。选,就是从有关材料中选用。集,就是搜集老农、老工人和有关部门的实际经验,补充到教材中去,创、编,就是在没有适合的教材时,学校自己动手编写。通过以上办法,各门课程的教材都作了一些改革。例如电工课过去偏重讲电工的内线安装,现在就增加电机、电引机具等,这样,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可以一人多用,更切合农村的需要。过去,会计课主要是讲“借贷式”记账法,不切合农村的实际需要,现在改为主要讲“收付式”记账法,兼讲“借贷式”记账法。
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生产劳动。几年来,我们学校协助拖拉机站完成了秋耕任务十二万三千六百多亩,帮助电业局完成高低压线路二十多华里,帮助子种站和砖瓦厂安装了动力和照明设备等。学校的实验田已成为县农业局搞科学实验的一个点。我们试验成功了水稻蒸汽育秧,为当地培育了优良品种七万多斤。我们还组织会计班的学生下社、下队,帮助他们订“秋收分配方案”,帮助他们清理账目。另外和当地技术推广站挂钩,担负了小麦锈病的预测预报工作。所有这些,不仅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有益,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也有很大好处。
六年多来,我们学校已经培养出九百四十二名毕业生,并且大部分毕业生已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回农村的学生中有百分之四十三当了社员,有百分之三十九当了电工、会计、机磨手、民校教师等。有少数学生当了党、团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长等。他们在工作中,很受社员们欢迎。如电工班毕业生刘国安回村后担任了大队电工,他重修了电路,使电费降低了,他还帮助九名初中毕业生学会了电工技术,培养了四名机磨手。因为我们学校面向农村,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的人就符合农民的需要,因此,社员们反映:“我们缺什么人,就给培养了什么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