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奋发图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话剧《飞雪迎春》观后感
全国工业劳动模范天津电子仪器厂设计师 李兆珍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参加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大会的话剧《飞雪迎春》,以阶级斗争为纲,揭示了三大革命运动中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同时它也歌颂了工人阶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伟大的革命精神。
剧中通过“62合金”轴瓦的试制过程,表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世界观的冲突。以许立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不仅迷信外国、迷信本本、在条条框框里转圈子,更严重的是他们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这样下去就会使他们的思想僵硬起来!老工人向他们提出合理化建议,他们说什么:“这个没根据,那个没道理,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等等。据我看,问题就在于这些人的脑袋里听不进工人的话,这不正是两种世界观的反映吗?老胡师傅为了把轴瓦快点浇出来,早一天试制成功第一台国产的内燃机车,他用了三个晚上画出了一张改进炉膛的图纸,而这张图纸在许立看来只不过是一张废纸罢了。许立不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足为奇,因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生活中往往犯脱离政治、脱离实际的片面性。这也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常犯的通病。那么,他自己是不是能解决浇铸轴瓦的难题呢?剧中告诉我们,他本人对自己的工作也产生了疑问和动摇,这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中不彻底性的具体反映。他们相信的是“外国”和“权威”。在许立看来,轴瓦试验九次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搞好三结合,而是因为没有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因此,许立的新方案就是把试验工作停下来,等低温电阻炉进厂后再试制。是“等”还是“闯”?这实质上是多快好省和少慢差费的两条道路的斗争。
以韩雪梅为代表的广大工人群众,坚持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许立的“新方案”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这就充分反映出,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有着两条道路和两种世界观的斗争。雪梅说得对,许立否定的不是一张图,一个方案,否定的是党的自力更生的方针。
在科学实验工作中,外国的、书本上的许多经验,我们当然应该学习。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学习,是趴在书本上和外国资料上死啃地去学习呢,还是站在书本和外国资料之上活学活用地学习呢?这实际是两种思想的反映。况且,外国的书本上的知识,总是前人或别人的经验总结,对于我们来说,它们毕竟是间接经验。只有间接经验,而不亲自参加实践,运用三结合的办法,是解决不了具体问题的。知识分子总是有一些书本知识的,而缺少的恰恰是实际经验。就拿我来说,虽然是个工人出身的技术人员,但我原来是被服厂的工人,所以对电子工业一窍不通,这就给我更好地开展工作带来了困难。我是一九六三年从天津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分配到电子仪器厂工作的。由于自己的基础差,学习的也不够好,再加上又缺乏实际经验,因此在工作里遇到的问题也不少。通过一年多的车间劳动及新产品的试制工作,深深体会到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经验。更重要的是把书本知识更好地和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真正的、完整的知识。不然就会犯死搬教条或盲目行动的错误,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要想获得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必须深入下去,虚心地在实践中学习,向广大群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学的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有用的知识,用它来指导科学实验。
《飞雪迎春》里的雪梅是个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我过去也是个工人,她给我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她那坚定的无产阶级事业心,学习她那依靠党、依靠老工人搞好三结合的群众路线。为了早日实现我国工业化,就要有象雪梅那样的敢于革命、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勇气。雪梅的行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敢想敢干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雪梅的形象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她为了向退休老工人霍师傅学习浇小轴瓦的经验,不怕寒冷,冒着风雪,连夜到离天津三十里地以外的小淀去求教。说明了雪梅实心实意向老工人学习的满腔热情。剧中厂党委书记石坚说:“一个霍师傅也许不能解决大瓦问题,但是依靠千百万工人群众的智慧就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雪梅正是这样按照党的指示去做的。她在轴瓦试验连续失败九次的情况下,毫不退缩,迎着困难前进。她反复仔细地研究了胡师傅的图纸和浇铸机的模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党的教导下,广大职工的热情帮助下,终于试制成功了“62合金”轴瓦,制成了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雪梅的行动告诉我一个真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持自力更生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才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广大职工的热情帮助,只要同广大职工及技术人员并肩作战,我们一定能克服种种困难,一定会取得胜利。
话剧的结尾,宋来贵用一把鎯头来教育雪梅,作一个永不褪色的革命接班人,这不只是对雪梅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所有新的一代的要求。是的,我们要接过这把鎯头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让我们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力争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为实现祖国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及国防现代化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吧!


第6版()
专栏:

精心塑造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话剧《刘胡兰》写作经过
方彦
山西人民话剧团创作的革命历史剧《刘胡兰》,已经有将近六年的历史了。一九五九年,中共山西省委为了全面搜集整理刘胡兰烈士的生平史料,责成共青团山西省委负责,和有关方面配合,组织专门力量,访问刘胡兰烈士
的生前战友、上级,笔录他们所能够想到的刘胡
兰斗争史实。在此基础上,中共山西省委向山西省文艺界提出了创作有关刘胡兰的各种文艺作
品的要求。并指出:必需在忠实于历史真实的原则下,塑造刘胡兰的更为完美、更为高大的形象,着力体现毛主席为刘胡兰所题“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深刻意义。对于话剧《刘胡兰》的要求是:要反映刘胡兰所处的伟大历史时代;要体现毛主席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思想;要通过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通过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去再现刘胡兰的英雄性格;要着力刻划刘胡兰“生的伟大”的一面;要尽可能体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精神,既忠实于历史真实,又要作必要的集中概括,使刘胡兰的形象更加典型化。
山西人民话剧团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一方面派人随同省委负责同志到文水云周西村深入生活,参加劳动,改造思想,一方面研究从全国各地调查回来的大量史料。在此基础上,《刘胡兰》的初稿写出来了。这一稿,尊重了历史真实,但是有简单罗列历史史实的偏向。剧本从刘胡兰的童年一直写到就义,前后写了十四场,不集中,不精炼。省领导同志看了剧本以后指出:对有关刘胡兰的主要事件、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的关键行为,不能违背历史史实,但可以根据戏剧创作规律的要求,进行艺术的集中概括,使之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一九六一年,山西人民话剧团加强了剧本的创作力量。这一次,注意纠正了简单罗列史实的偏向,注意了情节、人物、时间上的必要集中概括,但是,有些地方又片面地追求艺术效果,编造了一些惊险、离奇的情节。省领导同志看后指出:要从刘胡兰的历史真实中去找戏,从刘胡兰的高贵品质中去找戏,不要主观臆造。
在《刘胡兰》的创作过程中,省领导一再指示:刘胡兰是伟大时代所诞生的英雄人物。要写好刘胡兰,必须充分反映刘胡兰所处的伟大时代,充分体现毛主席的伟大战略思想;只有这样写,刘胡兰的形象才能更为高大,更有深远意义。要求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同志反复学习毛主席著作,特别是学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经过反复学习,修改以后的《刘胡兰》,从晋中平川斗争生活的侧面,烘托了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斗争的形势,描写了我们怎样以革命两手对付反革命两手,体现了毛主席关于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伟大战略思想。刘胡兰的生平史料相当丰富,取舍的标准是什么呢?领导上指出,刘胡兰是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诞生的,还应该把她放在社会风浪中去写。因此,创作者把刘胡兰从家庭矛盾中引到社会斗争中来,通过支前、土改、锄奸等大事件,通过刘胡兰和阎匪、地主的对敌斗争以及和党内叛徒的斗争来表现刘胡兰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明确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
《刘胡兰》创作之前,曾得到了文水县委,胡兰公社党委,云周西村干部群众以及胡兰烈士亲属的大力协助,提供了不少珍贵史料。演出之后,邀请他们观看了好几次演出,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使许多缺点错误得到了纠正。
编剧、导演、演员的密切合作,集体智慧的发挥,也是这个剧能够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重要原因。由于所有编、导、演人员都深入了生活,并对刘胡兰的生平史实较为熟悉,因此,在排练中,导演、演员都积极参加了创作。事实证明,象这样的重大题材、大型剧作,没有领导、专业、群众的三结合,没有编剧、导演、演员的密切合作,是不可想象的。
《刘胡兰》中,除塑造了刘胡兰的英雄形象外,还写了更多的英雄形象,如石三槐、石军六,玉仙等,这些形象都有着昂扬的革命精神和鲜明的性格特征。过去担心多写了英雄人物,会削弱刘胡兰的光辉。现在看来,只要艺术处理得当,反而能起众星捧月的作用。当时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和刘胡兰同时牺牲的还有六位烈士,因此,历史真实也要求我们歌颂这些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剧本写了一个党的工作者王照芳的形象,他是培养刘胡兰成长的几个领导干部的缩影。此外,还写了一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刘锁的形象。在反面人物中,除进一步挖掘了地主石庭璞、二寡妇的丑恶面貌外,根据史实写了汉奸石大成和叛徒石五则。由于叛徒这个人物同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都有勾结,因此,在艺术结构上,把对敌斗争、党内斗争几条线连接了起来。
现在看来,《刘胡兰》的剧本和演出,无论从思想水平和艺术高度来看,还有若干缺点和不足之处。例如刘胡兰的事迹还不够集中,刘胡兰的妈妈和奶奶也写得不够好,有些情节安排得还不太合理,群众场面的处理也不够强有力,等等。山西人民话剧团正在搜集各方面的意见,继续加功修改。


第6版()
专栏:

要紧紧地握住这根鞭子
——话剧《青松岭》观后感
北京新华印刷厂工人 史乃文
我看了话剧《青松岭》,很受感动。这个戏通过一根赶大车的鞭子掌握在谁的手里,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
剧情的发展是围绕着这根赶大车的鞭子进行的,它不但说明了农村的阶级斗争是尖锐的、复杂的,也表现了青松岭的农民立场坚定,热爱劳动,生产积极,干劲大。这个大队的社员主要是依靠山货为生的,一辆大车三匹马是这个大队的主要运输工具。但是这根赶大车的鞭子却掌握在隐蔽的富农坏分子钱广手里,他利用这根鞭子来破坏社员的生产,挑拨干群关系,引诱落后中农去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由于新来的党支部书记方纪云有高度的阶级觉悟,逐步觉察到钱广这个富农分子的破坏活动,坚决依靠贫下中农,培养赶大车的技术能手,从阶级敌人手里夺回这根鞭子,彻底揭露坏分子的丑恶面貌,教育了大队长周成,也教育了全体社员。
这个剧中的贫农张万有大叔,坚定地维护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高贵的品质。我们从张大叔这个人物的身上吸取了革命力量。他为了集体、为了革命事业,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面对面地和坏分子进行说理斗争,揭发他们的破坏活动。他一心为国家,为公社。当他在斗争中遇到困难,从不畏惧,千方百计地要夺回这根鞭子。虽然他年岁大了,过去给地主扛活轧伤了腿,走路不灵便,但是他还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帮助青年人学习赶大车的技术,培养无产阶级的接班人。从贫农张大叔身上,真实地反映了贫下中农革命的坚定性。张大叔的阶级路线非常鲜明,当他感到钱广行为不正,不可靠,就一心培养革命接班人夺过钱广手中的鞭子。虽然受到坏分子一连串阴谋破坏,但他象一个巨人一样巍然不动。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中,这样以社为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老贫下中农不知有多少。
这个剧也使我懂得了党提出的培养革命接班人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我国广大的社会主义农村,各种工作岗位上都需要无产阶级的接班人,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后胜利。就拿青松岭大队来说,由于有了周秀梅和大熊这样的革命后代,阶级敌人才没有空子可钻。在阶级斗争里,秀梅和大熊这样的革命青年人是很多的,他们在斗争里不断锻炼、成长,阶级敌人想从他们手里夺走鞭子,那是白日作梦。(附图片)
张万有 秀梅 赵志方速写


第6版()
专栏:

向业余演员学习
刁光覃 孟和
在华北区话剧、歌剧观摩演出里,看了一轮华北区各省、市、自治区和部队的业余文艺工作者的节目。这十九个独幕话剧和歌剧,短小精悍,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战斗精神。舞台上的英雄形象,以及劳动者、解放军战士的群象,新颖的演出风格,使观众感到兴奋,激动而又喜悦!
看完整个业余演出之后,给我们留下一个很深刻、鲜明的印象,在舞台上树立了大批的先进的工农兵形象,都创造得真实感人,有强烈的阶级性,又各自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看了不由你不去尊敬和喜爱。象《关不住的小老虎》中保持高度的敌情观念和旺盛的战斗意志的肖虎;《路遇》中时刻不忘阶级斗争,警惕、机智的佟小虎;《五十大关》中谦虚、朴实的指导员;《向高峰前进》中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训练要求的排长;《洪师傅》中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洪师傅;《售票所里的故事》中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托雅;《哥仨红》中热爱祖国的春祥、春兰;《新社员》中为了建设新农村,下乡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林燕;《让房》中目光远大、公而忘私的支书王远明;《姐妹俩》中树立了“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思想的杨春香;《争参军》中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品质的大保……
这些生动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深思,给自己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他们为什么演得这样好?
这些来自各个战线上的业余艺术家,他们自己就是五好社员,五好战士,生产能手,功臣,团支部书记,妇女队长,基干民兵……他们都是政治思想好,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人。在生活中首先以出色的劳动和共产主义精神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具备了剧中先进人物的思想品质,甚至于扮演的就是他们自己或相似的人物。他们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人民群众,和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起在伟大的三大革命运动中生活、战斗和劳动。他们最了解劳动人民和战士的思想和感情,因而表演得深刻动人。
五好战士王德立在《路遇》里创造的富农分子史大成的形象是成功的。当史大成挑着担子偷偷溜出村时,王德立仅仅用了一两个向前向后窥视的动作,就刻划出了一个阴险狡猾的家伙的嘴脸。接着通过富农得意忘形的吃着花生,对战士虚伪的奉承,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惊慌失措等动作和语言,把一个伪装生病的投机倒把、破坏生产的富农分子形象刻划得淋漓尽至。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之所以能将阶级敌人演得入骨三分,最重要的就是由于王德立是个五好战士,具有强烈的阶级感情,爱憎分明的态度,能够深刻、尖锐地抓住敌人的阶级本质,以自己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富农分子的真实面目揭露无余,从而给观众以教育,提高人们的警惕!
这说明要演好革命的现代戏,要演好当代的先进人物,甚至是反面人物,专业文艺工作者必须与工农兵打成一片,彻底改造思想感情,首先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劳动者、革命者,才能真正体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从而掌握住文艺武器去团结和教育人民,打击敌人。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业余文艺工作者的精彩演出,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五十大关》中指导员和连长的形象所以生动感人,是由于作者给予了人物以先进的行为和思想感情,扮演者又深刻、丰富而准确地将它们表现出来。如指导员发现连长要贴一张充满自我表扬情绪的标语时,没有征得连长同意就决定不要贴出去,但又很尊重连长,事后批评他时,又充满了深厚的同志感情。连长知道这个决定后,并不曾想到其他,而首先热情认真地从他所能想到的各方面来找不能贴的原因,他反复思考,在想通以前,他尊重指导员的意见暂且不贴出去。从这个动作中,不仅刻划出一个虽然在认识上有缺点,但却是朴实、真挚,很有组织观念的连长形象,正确地体现了部队军政干部、同志之间的关系。又如,连长听到通讯员对自己的直爽批评后,连声说出“尖锐!尖锐!尖锐!”只六个字,却足以使我们想到连长面对通讯员的批评,不仅热烈欢迎,而且口服心服。同时,由于通讯员的态度,反映出指导员来到连队以后,在周围人身上所起的新的变化,借以帮助刻划指导员的形象。
《售票所里的故事》中小马和山西老大爷打交道的一段,演员表现得朴实自然。小马一心想为老大爷服务得好,但又总是力不从心,当时焦急难过、无可奈何的心情处理得十分逼真、强烈而毫不夸张。《洪师傅》具有浓厚的喜剧性,但演员们自始至终演得很严肃、自然,毫不给人以滑稽可笑和做作的感觉,而喜剧效果非常强烈。《关不住的小老虎》中的肖虎,借练习拼刺和一些跳跃的动作,将一个青年战士刻划得真象一只关不住的小老虎。
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是由于作者和演员有充实的生活基础,因此他们在创造人物时,只要把生活所熟悉的东西,加以选择、洗炼,表现在舞台上,便能鲜明地刻划人物,取得很好的戏剧效果。这一点正是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不足之处,值得好好向业余作者和演员们学习。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其中也包括技巧问题。没有植根于生活土壤的艺术技术,也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工农兵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这些演出中,我们也看到,业余文艺工作者们根据他们演出的内容和短小的特点,创造了很多新的表现形式。象《姐妹俩》,为了表现主题,不能脱离公共汽车这个特定的环境,但作为一出小戏,如何方便、生动完成这个任务呢?他们以舞台大幕代替了公共汽车的门,看起来很新颖别致,有真实感。而且这一关之间还介绍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舞台装置来说,取舍果断,就地取材。如《关不住的小老虎》的剧情需要门窗,舞台上就突出门窗,其他简化。《洪师傅》也是如此。《向高峰前进》则就地取材,把一些桌椅堆砌起来,外面蒙上防空网就变成了山坡。这些不但表现了业余文艺工作者勇于打破旧框框创造新形式的革新精神,也体现了他们一切从便于下厂下乡出发,坚定不移地为工农兵群众服务的观点。
通过观摩业余文艺工作者的演出,我们深深体会到,工农兵群众确是“最懂得实际生活,也最善于反映和表现实际生活”。“这种又会劳动又会从事文艺活动的人,是最好的文艺工作者”。我们专业文艺工作者应当从各个方面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附图片)
上图:《路遇》
佟小虎终于识破了一贯投机倒把,破坏生产的富农分子史大成。
王广锁摄
左图:《五十大关》
连长缪东化纠正了骄傲自满情绪,决心领导连队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阔步前进。
王广锁摄


第6版()
专栏:

《鄂伦春新歌》中博布金书记为火车通车剪彩
王聚宝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