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抓活思想的锐利武器
——开展战士业余小话剧活动的体会
南京部队某部小话剧队 徐坤 李志霄 沈福庆
部队开展战斗性、群众性的业余文艺活动,有着光荣的传统。近几年来,由于进一步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和军委、林彪元帅、总政治部的指示,革命的群众文艺活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战士业余演出队、演唱组在部队普遍建立起来以后,广大指战员从活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开展革命的文艺活动对兴无灭资、加强部队革命化、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象学习掌握杀敌本领一样,很快地学会了许多轻便易行的说唱文艺形式,运用这些说说唱唱,大力宣传了毛泽东思想,宣扬了新人新事新风尚,及时地为部队政治工作服务,积极地参加了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但是,随着部队丰富而广阔的斗争生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大量涌现,随着群众对文艺要求的不断提高,如果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说说唱唱,便不能更好地适应上述客观形势的需要。这就对我们的业余文艺活动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要掌握更多的革命文艺形式,特别是能够更深刻更形象地反映现实斗争生活的艺术形式。战士们说:“咱们演出队、演唱组不要光是搞快板、数来宝,最好能演个小戏给我们看看,让我们接受更形象更深刻的教育。”另一个问题是已经掌握的说唱形式,也要根据内容需要不断地加以发展和提高。比如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演唱、诗表演、“新闻片”、集体快板等等形式。在这些形式中都加强了人物形象的刻划,加强了戏剧性的情节。说唱形式的发展与提高,为战士业余小话剧的创作和表演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但是,当部队业余文艺活动分子开始接触话剧这一艺术形式时,由于缺乏实践和有不少旧框框的束缚,产生了不少疑虑。有的说:“写戏没有写说唱容易。戏一定要有冲突,又要在一个一、二十分钟的小戏里,树立一两个先进人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困难的,只能搞大戏。”有的说:“演戏就要有舞台条件,我们没有灯光、幕布、布景、道具,没有这些不‘生动’,人家不要看的。”还有的同志说:“不懂戏剧规律的人怎么能写好戏。”也有的干部顾虑:“我们南方战士讲不好普通话,又不会表演,恐怕弄不了这玩艺!”更多的担心是:小剧能不能象说唱那样,紧密结合中心任务,抓活思想,战斗性强。
在这些疑虑面前,领导上首先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林彪元帅对部队文化工作的指示,来提高大家对写戏、演戏的目的、意义的认识;同时组织七人小剧队排练了五个小戏,拿出样板,为部队进行示范演出。之后,并召开了业余创作会议。部队首长亲自和同志们研究了小剧的创作问题,进行创作“现场练兵”。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同志们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大家一致反映:“既然阶级斗争形势和部队建设需要我们运用文艺武器来参加斗争,就是再难,我们也要敢想敢闯,一定要掌握它。”“我们不管那些‘编剧法’的清规戒律,从教育作用出发,从我们连队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怎么搞就怎么搞。只要我们按照毛主席指示的方向去做,依靠领导,大家集思广益,一定会搞好的”。就在创作会议期间,写出了二十二个各种风格的小剧。不久前到北京汇报的《烧煤问题》、《一对红的故事》等小剧的初稿,就是在这一期间创作的。
一九六四年华东地区举行了话剧观摩演出,北京举行了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全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演革命现代戏,大力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朝气蓬勃的局面。这个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也推动和激励了我们部队的所有成员。大家都说:“我们不仅要用枪杆子来捍卫伟大的祖国,也要拿起戏剧这个武器来参加阶级斗争,捍卫无产阶级的文化阵地。”
我们在开展战士业余小话剧活动中,感受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小话剧一定要紧密结合任务,抓活思想。部队的文艺工作是加强部队革命化、抓活思想的思想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小剧是思想教育的有力武器,能够较深刻地形象地反映现实斗争生活。小剧能不能紧密结合任务,发挥战斗作用,关键在于是否能敏锐地抓住生活中的活思想,反映部队现实斗争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有的放矢地起到政治思想工作助手的作用。如在部队中提升大批新干部的时候,摆在部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使老同志全心全意、尽快地培养和帮助新干部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据这一情况,当时就创作和演出了一出刻划一个老骨干勤勤恳恳,全心全意帮助新班长的小话剧《拐棍精神》。为了配合四好连队评比,演出了反映正确对待荣誉的快板剧《挂红旗》,和对待成绩要用两分法的观点,多找薄弱环节,不断革命,继续前进的小话剧《薄弱环节》。在总政号召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后,立即创作了小话剧《一对红的故事》,形象地告诉战士,在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中,必须心连心、心贴心,做到帮人先帮心,学人先学志。当部队在改灶过程中,有的单位产生了到顶的思想,立即编演了反映不满足现状,重视点滴节约,身在灶旁,眼看世界,不断前进,不断革命的小剧《烧煤问题》,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完成。又如最近根据上级的号召,结合部队普及先进的训练任务,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与排演了《水涨船高》这一出反映训练中永不满足,不断革命的广场话剧。这个小剧结合部队任务紧密,部队政委看了以后,立即要求各演出队都排演这个戏给战士演出,并组织讨论。由于这些小剧形象地宣传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有助于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鼓舞革命精神,所以演出后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二,要大力宣扬新人新事新思想。我们军队在党和毛主席教导下,和全国人民一样,意气风发,干劲十足,朝着革命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进。特别是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学习雷锋、学习好八连、开展创造四好连队运动以来,整个部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大量涌现。小剧活动紧紧抓住部队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写他们、演他们,来为部队现实斗争服务。如部队补充了一批新马后,驯马工作就要相应地跟上来。他们抓住了本部队连长吴兴国同志从战备需要出发,千方百计想办法驯好劣马的先进事迹,创作了独脚戏《驯马》。当他们到某部队演出时,部队领导通知所有的驭手都要来看这个戏,同时号召大家学习戏中主人公驯好劣马的高度责任心和先进思想。由于这些先进人物生活在群众之中,广大指战员看得见、摸得着,写他们、演他们的教育作用就更大。
小话剧的戏剧矛盾离不开我们的现实斗争生活,广大指战员都会用自己切身的生活感受,来鉴别戏剧的矛盾是否合理。凡是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小戏,就能发挥教育作用,受到群众的欢迎。要是不从生活出发,不从思想内容出发,人为地制造戏剧矛盾,虚构对立面,采取打倒一个,树立一个,表扬一个,批判一个,给一个人物搽粉,又给另一个人物抹灰的做法,必然会歪曲现实,在群众中通不过。如在《烧煤问题》的初稿中,把班长写成搞好伙食仅仅是为了五好食堂的荣誉,小李是因为轻视炊事房工作,对改灶不感兴趣,另一个战士也是有思想问题,不安心炊事房的工作。当作者把剧本念给炊事员们听时,他们都说:“这不象我们炊事房的事情”。他们仔仔细细介绍改灶中各种人物的真实思想和表现,对作者有很大启发,决心甩掉原来的稿子,到炊事房去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终于明确了改灶事件中三个战士之间的主要矛盾是先进与后进的差距;他们的革命精神是思想的主导因素,他们都有着向先进人物学习的共同愿望,又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旦提高了认识,就会大大的前进一步。于是在领导与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个作品。演出后,干部、战士无不叫好。又如《一百个放心》中的老祖父王阿福,在初稿中他是战士王光明的父亲,是个采购员,由于不放心儿子在部队中吃得起苦,特意买了不少营养品来看儿子的。战士们反映说:“采购员到处跑,见多识广,对人民解放军应该有了解,怎么会这样不放心呢?”于是作者又把他改成是一个成天不出门的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战士们又说:“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带这么多吃的东西来,不合适。”于是又将他改成了售货员,还是有人反映:“售货员也经常学习、读报,不应该对人民解放军的认识这样不足。”根据大家的意见,在领导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为什么改来改去总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阿福这个人物缺乏时代气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在戏剧矛盾中贬低了人民群众的觉悟。这样,经过多次修改,才把阿福这个人物改成是王光明的祖父;把王光明处理成在一个特定环境下——这就是解放以后,父母都有了工作,生活好了,他又是王阿福的长孙,一直在祖父身边娇生惯养长大,性格很顽皮的这样一个人物,因此王阿福才不放心,担心他在部队中“表现不好”,“出事情、闯了祸、弄僵了”,而不是对部队生活不放心。同时,丰富了细节,精炼了语言,终于把王阿福处理成非常关心王光明政治上的进步,政治觉悟很高,精神面貌很新的老人。
第三,要短小轻便,容易为群众掌握。部队任务紧张,驻地分散,流动性大,要使小剧发挥教育作用,必须抛开舞台的条件走向广场、课堂、阵地、饭堂,荒山僻野、行军路旁。如果一定要舞台、幕布、灯光、布景,群众就会说:“好是好,我们看不到。”“好是好,我们搞不了。”这不只是个演出形式问题,而是个面向群众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们思想上有旧框框的束缚,曾经过一段摸索的过程。一九六三年底,部队领导为了更好地推动业余小剧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组织了一个业余小话剧队向部队进行示范演出。当时准备的一台小戏节目,也还没有完全摆脱舞台戏剧的许多框框。尽管我们有“要配合政治思想,要轻便易行便于推广”的良好愿望,还是运用了两块幕布、两个木制门框、两个窗框、六块景片,使用了天幕,打上了一般的云彩,停留在舞台上演出“正规话剧”的“条条”“框框”上。虽然演出后得到了一些好评,有些专业人员也认为“很战斗化了”。但是业余文艺活动分子却说:“我们部队中没有这样好的演出条件,要这样,我们做不到。”在领导的指点和群众的鞭策下,我们从思想上逐步认识到要发挥小剧的战斗作用,必须彻底群众化,把这个文艺武器真正交给群众,使他们能掌握、能运用、能接受。因此决心大胆革新。我们精炼了节目,改变了所谓“正规”话剧的舞台调度,摆脱了那些繁杂的连队办不到的布景、道具、灯光、幕布,把一台二十多个演员才能演出的节目,精简到七个人来演。还把所有依赖舞台条件的物资一律减去,改成演员自己随带一些必须用的服装道具。同时,送戏上门,深入到连队的饭堂、课堂、训练广场进行示范演出。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没有减弱演出效果,更受到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欢迎。
我们在准备这次来北京汇报的一台戏时,在剧本的创作与加工过程中,朝着短小精悍,便于群众掌握的方向,又作了努力。一个剧本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力求情节精炼,人物精炼,对话精炼,道具精炼,处理精炼。因为业余演出活动的创作、排演、演出,都只能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空隙间进行。同时,战士演戏是自己演自己,凡是符合他本人性格的角色,一排就能掌握,要是增加那些不必要的、故弄玄虚的表演技巧,反会影响思想内容的表达,不利于活动的开展。如:《一对红的故事》原来要演二十八分钟。原因是班长在解决新老战士之间的矛盾时说教太多,动作太少,说了半天还解决不了老战士和新战士的思想认识,反而把戏拖冷了。后来修改成班长在看新战士画本时发现了一首快板,点出了新战士江小冬所以不重视练基本功,想学几个“花花动作”,是因为存在着“当个标兵多威武”的思想。这样,也一语点破了雷大海思想方法上的一些简单化的缺点,使他恍然大悟。在帮助江小冬认识问题时,原来读了好几篇雷大海的日记来说服他,由于缺乏戏剧动作,把戏拉松了。后来我们着重通过一段教摔跤的细节,让小冬心服口服地认识到练基本功的重要性,从而急趋直下地使他们在双方全面地了解对方,心连着心,心贴着心,争取一对红中结束了。演出从二十八分钟压缩到现在的十七分半钟,不但演员在台上感到舒服,观众也感到事件集中,人物鲜明。
第四,敢于创新,使形式为内容服务。要小剧更好地发挥战斗作用,首先要从内容需要出发,使各种形式为内容服务;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那些束缚我们思想的旧框框和洋框框。我们一定要从生活出发,从表现新的革命的内容出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表现形式,别出心裁地创造多种多样的新的革命形式,使各种形式为政治内容服务。在业余小剧创作活动中,由于文艺骨干思想上十分明确写戏、演戏的目的和意义,没有个人名利的杂念,敢作敢为,无拘无束,只要有利于表现内容的就运用。他们没有正规话剧的框框,他们虽然不懂得什么“第四堵墙”等等清规戒律,但他们有现实沸腾生活的感受,有淳朴的气质和可爱的性格,有民族民间艺术的熏陶,有着自己参加演唱活动实践的表演经验,有着我国人民传统的欣赏习惯,所以,他们创造了小剧这一形式。如《烧煤问题》就是从内容需要出发,吸收与运用独脚戏、戏曲、拉洋片、活报剧、话剧等形式的一些表演手段,用三只凳子,一张桌子,当炉灶,当衣架,当床铺,当锅台,当箩筐,当石块,用它来变换场景,改变舞台的时间与空间。在表演上采取了虚拟的动作,夸张的手法。如炒菜、倒油、烧水、称煤、盛菜、睡觉、队列、看电影、开会、砌灶等,都创造了许多虚拟的动作,这些动作比生活中的动作洗炼、美化,观众完全能理解能接受。要是没有这些动作的创造,就不可能通过一个二十多分钟的小剧来反映这样一个“身在炉灶旁,眼看全世界”的重大题材。在表演上,他们运用了许多无对象的交流。如三个人在电影场里,烘托出会场的观众,和突出了一个舞台上不存在而观众却看得到的连长的形象。又如《一百个放心》,原来是运用滑稽戏这个形式表演的。但滑稽戏中有些过分的夸张和噱头,不适合表现今天的新内容、新人物、新思想。于是在人物刻划、戏剧结构和表现方法上,又吸收了戏曲、曲艺的一些特点,从生活出发,以喜剧的手法进行处理。如运用了自白、旁白,随时与观众直接交流,越过脸盆架就是跨出了门,指向前方就是窗外。为了怕北方观众听不懂,就加一个翻译的人物小张。叙述情况比较单调,就用快板。讲不好普通话,就讲方言。这些做法使演出取得了比较好的戏剧效果。


第5版()
专栏:文艺短评

尽量利用这个武器文艺短评
南京部队某部小话剧队的经验,说明了一条真理:只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在内容上密切结合现实生活,紧紧抓住活思想;在形式上又有所创造和革新,那么,文艺就一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就一定受到群众的欢迎。
毛主席教导我们: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这个指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里得到了坚决的、普遍的、有力的贯彻。部队从领导到战士,深深懂得文艺是加强部队革命化的重要工具之一,“看得见,摸得着”,真正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了指战员的思想,鼓舞了士气,解决了活的思想问题,也就对加强部队革命化、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认清了武器的威力,还要不断改进武器的性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京部队某部小话剧队,根据部队实际,对话剧这个艺术形式有破有立,敢于创新,这是正确的态度。在“条条框框”面前停滞不前,不敢越雷池一步,难道不正是一种没出息的观点吗?当然,小话剧还要继续发展,继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也希望其他部队、其他单位,就文艺的别的方面、别的问题,继续写出一些经验和体会,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前进。


第5版()
专栏:报刊文艺评论摘要

关于青年题材影片的调查报告
《电影艺术》编辑部最近到石景山钢铁公司、新华印刷厂、朝阳区工人俱乐部、中越人民公社、驻京部队某部和清华大学等单位,访问了党委、团委的同志,并同老工人和青年们举行了六次座谈。他们就最近看到的一些青年题材影片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意见。
电影在促进青年革命化的任务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许多做党、团工作的同志、老工人和青年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生动地说明了今天资产阶级与我们争夺青年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他们认为,电影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这一形势,深刻地认识这一斗争的严重意义,才有可能运用社会主义电影这个武器有效地去教育青年,促进我国青年无产阶级革命化。他们热切地希望电影工作者创作更多更好的反映青年生活斗争的影片;同时,不论创作什么题材的影片,都千万不要忘记对青年的教育和影响。
大家认为电影是最有群众性和最有威力的教育工具。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的同志说:“同学们每周只有一堂政治课,而每周可能不止看一场电影;电影是形象化教育,潜移默化,对青年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电影的观摩工作,并由党委亲自来抓。”中越友好公社畜牧场党支部书记也谈到农村青年最爱看电影,所以电影成了教育青年的好帮手。他说道:“我们平日讲地主和资本家过去如何剥削压迫贫雇农,今天仍有阶级斗争,青年们听了半信半疑,但通过电影里的故事一演出来,有人、有事,他们就明白了。”
许多同志和老工人指出,社会主义电影必须贯彻共青团九大的精神,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为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就是用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武装青年,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促使青年无产阶级革命化。
最近上映的以青年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如《千万不要忘记》、《家庭问题》和《草原雄鹰》等,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烈欢迎。青年们说这些电影“真是对症”,“能够解决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他们喜欢这几部影片,主要原因是:影片通过日常的生活和劳动,生动地反映了当前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的阶级斗争,使青年们受到了深刻的阶级教育;显示了青年革命化的目标和通向革命化的道路;影片还向老一辈提出了必须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培养革命接班人。清华大学一些同学说道:“《草原雄鹰》中的卡得尔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全心全意和勤勤恳恳地为牧民服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越友好公社回龙观大队畜牧二场的青年妇女说道:“看了《天山的红花》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阿依古丽是草原上第一个女队长,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包括一些社员的旧思想、丈夫的反对和敌人的破坏,但她不向困难低头,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不会就学,真正是新中国妇女,我们农村妇女都象她那样,集体经济就会发展得更快。”许多青年还谈到影片《生命的火花》中以顽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了残疾、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女青年刘海英;谈到《青年鲁班》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大搞技术革新的先进青年李三辈,以及一些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的青年光辉形象,如影片《自有后来人》中,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的女青年铁梅……青年们说道:我们从这些先进人物身上,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了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使我们懂得了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阶级斗争、日常劳动和生活。
有些青年也谈到,现在银幕上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先进青年形象,也还不是都能令人非常满意。《天山的红花》中阿依古丽的形象还不够高大,因为她在对敌斗争中警惕性不高,对丈夫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也显得无力;《草原雄鹰》中的卡得尔亦有类似的不足。他们还谈到其他一些先进青年形象如福新、季友良和丁少真等,觉得这些人物同生活中的先进青年总是差了一截似的。他们说:“电影中的先进青年形象太少了!”“我们更想看到能够帮助我们立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形象;更想看到能够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英雄人物。”石景山钢铁公司一些做党、团工作的同志说,对青年进行回忆对比教育是重要的,这是阶级教育的一个方面,但同时又要重视前途教育,因为这是更根本的。他们还谈到对青年的教育应以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为主。给青年们树立生活和斗争的榜样,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青年题材影片创作的意见和建议
青年们谈到电影反映当代青年生活还不够广阔,题材不够多样。他们说道,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生活是极其丰富多采的,青年们生活、战斗在各个岗位上,只要电影艺术家热情地去了解他们,熟识他们,就有可能为自己的创作挖掘出无限丰富而有意义的题材。大家还特别谈到创作青年题材影片,不仅要考虑到青年生活的特点,更重要的还在于针对各个时期各类青年中主要的思想问题,通过他们感到亲切的多种多样的题材,对他们进行有力的教育,促进青年革命化。
大家还谈到电影要真实、深刻和生动地揭示生活中的阶级斗争问题。他们认为,现在有些影片存在着内容平淡、思想交锋不尖锐和情节一般化的毛病;有些影片已经提供了尖锐的矛盾,但没有能够充分展开;有的影片对资产阶级思想批判无力,如《千万不要忘记》中把姚母留下来是正确的,但对她的资产阶级思想必须进行严肃的批判,现在影片对她的批判是不够的;对玉娟向少真所散布的资产阶级恋爱观也缺少批判;又如,《草原雄鹰》中对阿力严重的资产阶级思想也没有展开必要的斗争,把思想领域中的阶级斗争表现得过于简单;有些影片则过多地把矛盾局限于家庭范围之内,生活面太狭窄。清华大学一些同学谈到《中国青年》一九六四年第二十一期上,发表了女青年方玉写的《挣脱家庭的束缚,做无产阶级好儿女》。她为了立志要去农村务农,同家庭里的旧思想、旧势力展开了一场多么复杂而尖锐的斗争。电影艺术家们若能把生活中这类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深刻地反映出来,并生动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思想的胜利,这对青年人会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大家还谈到由于有些电影创作者未能以鲜明的阶级斗争观点去正确处理影片中的矛盾冲突,或矛盾冲突开展得不够,使有些矛盾的解决显得不真实,有些人物的转变描写过于简单。清华大学一些同学谈到《草原雄鹰》中阿力的转变就不能够令人信服。《家庭问题》中福民的转变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基础。《青山恋》中对于寄望转变的描写,作者是以温情主义来处理思想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把一场属于两条道路斗争的尖锐矛盾调和了。此外,大家还谈到现在有些影片中的转变人物,往往是由于一个事件的触动便转变了,似乎思想改造过程是很容易的,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正好与影片描写的相反。
大家还谈到党、团和社会对于青年的教育问题。石景山钢铁公司一些做党、团工作的同志说,现在有些影片对于教育青年过多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削弱了党、团和社会的教育作用,以致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时代的面貌。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但党、团和社会的教育对于促进青年革命化更为重要。
关于影片中的爱情和细节描写问题,清华大学一些同学说道,现在许多反映青年生活的影片总是一对一对的,好象不写上一点恋爱就不够味道。连《千万不要忘记》中年轻轻的丁少真也谈起恋爱来了。他们说,青年应该晚婚,把精力用在学习和事业上,而影片中有些恋爱描写会把青年人引到相反的方面去。同学们还谈到《草原雄鹰》中的阿米娜,从影片开始到结尾不知道换了多少套漂亮衣服。他们认为影片渲染这种生活方式,只会给青年人带来不良影响。
这次访问中,许多做党、团工作的同志、老工人和青年们认为,银幕上出现当代光辉的青年形象不多,有些影片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不够深刻,主要原因之一是作家对青年的生活了解不够。他们希望电影工作者投身到群众革命斗争中去,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思想感情上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青年们更是热切地希望电影工作者能够投身到青年人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同他们一道在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了解他们,熟识他们,积累起丰富的生活素材。这样才有可能真实、深刻和生动地反映青年人的生活和斗争,创造出我们时代的光辉的青年形象。
〔原载《电影艺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