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影评

确实表达了我们的心愿
北京市第一构件厂第二车间党支部书记 贾清波
看完了新闻纪录影片《全国人民的心愿——人大三届首次会议》以后,我感到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有重大意义的好影片。影片的每一个片断,都是用活生生的事实纪录下来的,这些激动人心的镜头,汇集成一首社会主义的颂歌,一首毛泽东思想的颂歌。
当我们从影片里看到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我们不禁要同代表们一起热烈地鼓起掌来。我从银幕上看到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身影和笑容,也感到无比的幸福,好象我在会场中一样。
影片显示了有革命志气的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几年来,在毛主席和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们战胜了一切困难,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象昔阳县大寨大队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那样,高举毛泽东伟大思想红旗,依靠了贫下中农,坚决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战胜了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鼓足了革命干劲,改造大自然,叫高山低头,变成了粮田,把河水引上山来,旱涝保丰收,社员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一滴水看大海,从一个大寨看全国各地,勤劳的人民都是意气风发、全心全力地改造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从影片里看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情景,真是万分兴奋。它长了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威风。看到这个动人的场面,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按着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以毛主席思想为指南,就一定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大庆油田的建设者们以自力更生的顽强战斗精神,使我们石油工业水平大大提高,石油基本自给了。石油工人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红旗的指引下,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结束了依靠“洋油”的时代。在这些英雄的事迹面前,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看了影片受到很大鼓舞和教育,联想到我们车间的工作也很有感触。一九六四年我厂完成二万五千多个立方米混凝土任务,比一九六三年完成八千立方米任务增加两倍多,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不快。回想起一九六四年初,领导一交下任务来,我们就想到向国家要投资,要设备,要人力、物力等,虽然也完成了任务,但是从工作方向上讲,没有能够更好地以毛主席思想为武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有些同志甚至还有盲目自满的情绪,总认为一九六四年的任务比一九六三年多完成两倍多已经不错了。如果用大寨、大庆、解放军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那就差得太远了。今年领导给我们下达的任务已经到了车间,我们决心向大寨、大庆、解放军看齐,高举毛泽东伟大思想红旗,首先学习毛主席著作,结合实际,带着问题活学活用,重点学重点用,改造我们思想作风,在生产实践中改造自己,提高生产。
从影片中听到了周恩来总理报告的一部分,我们车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张百发同志回来之后也将大会主要精神向我们传达了,我们又从报上学习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大家对我国当前国内外大好形势认识清楚了,感到振奋异常,劲头很足。我们决心以阶级斗争为纲,迎接生产新高潮。我们车间虽小,但它是全国生产单位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岗位,我们一定做好工作,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影片最后介绍了刘少奇同志当选为我们国家主席和其他同志当选为国家领导人的热烈场面,我们的心潮禁不住又翻腾起来了。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同样也完全符合我们全国人民的心愿。所以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愈琢磨愈觉得这部影片的名字实在太好了。


第6版()
专栏:

鼓足干劲迎高潮
上海航标仪器厂工程师 金财发
纪录影片《全国人民的心愿——人大三届首次会议》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整部影片不但生动地体现了这次大会是一个革命的大会,民主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同时也纪录了中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贯彻了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方针,近几年来在工农业生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当我从银幕上看到烟囱林立的工厂,看到一排排优质钢材、自制的火车轮箍以及二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等,特别是看到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时候,真是非常激动。触景生情我不禁回忆起旧社会一件气人的事:一九三九年,我到外国人统治下的“江海关”浦东仓库工作。一天,有一个外国人拿着一把日本造的鎯头在我面前摇晃一下,盛气凌人地说:“这把鎯头好??”接着他拖着长声傲慢地说:“你们中国没有吧!”意思是中国人没有用。当时,仓库里十几名中国工人在四名外国人的监视下,只能敲敲筒上的铁锈,漆漆航标灯的外壳。帝国主义为了垄断航标灯的制造技术,就是连坏灯也装箱运到外国去修理。
解放后,党号召我们自力更生,我们从破破烂烂的摊子上建设起航标工厂。当时厂里只有两部皮带车床,一部老爷刨床和一部铣床。但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一九五二年就试制成功了第一只乙炔航标灯,接着,又大批制造了内河用煤油灯,并试制成功了各种电气航标。从此,在祖国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江河上,闪耀着无数自己制造的航标灯。
看到我国自制原子弹爆炸的情景,使我热血沸腾。过去美帝国主义用原子弹来威吓我们,并对世界人民进行核讹诈。但是我们中国人民是吓不倒的,一切世界革命人民也是吓不倒的。我们有了原子弹,打破了核垄断,壮大了世界革命人民的力量。
影片还纪录了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人民代表,汇集在伟大的首都——北京,出席人大三届首次会议时情景。过去,我们劳动人民受三大敌人的压迫,过着衣不遮身、食不饱肚的牛马生活。就拿我来说吧,童年无钱上学读书,十二岁父亲被渔霸逼死,十五岁空着双手来上海学生意。解放后,在党的领导教育下,我不但从一个文盲成了工程师,并且还被光荣地选为上海市的人民代表。没有党和毛主席,哪有我今天的金财发呢。因此,当我从影片中看到毛主席、刘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主席台的时候,我的心多么激动呀!看到毛主席非常健康,我高兴极了:这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幸福!
这部影片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形势课,给了我以巨大的鼓舞力量,我决心进一步鼓足革命干劲,大搞技术革新,迎接新的生产高潮。
〔原载《解放日报》〕


第6版()
专栏:

十个苹果
河北省保定国棉一厂 萧钦见 李景国 孟知章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大家讲讲十个苹果的故事。
元旦前夕,保定国棉一厂细纱车间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搞生产,厂党委来电话,叫陈惠彦小组长去领苹果。这可把姑娘们乐坏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谁送苹果来了?咱们抬个大筐去领。”
一会儿,组长陈惠彦神情激动地回来了。刚才主张拿筐的姑娘看见陈惠彦手里拿着三个苹果,就大声说:“咦!才三个苹果,一块手绢就够包了,还用筐呢!”惠彦回答说:“就是用世界上最大的筐也装不下这三个苹果!”听了这句话,姑娘们把组长围了个水泄不通,争着问:“怎么回事?”惠彦从衣袋里拿出一封信来,激动地说:“苹果是省五好班组、建筑工程部华北第二工程公司王俊起瓦工小组送给我们的,现在我给大伙念念他们写来的信。”
陈惠彦念着信,姑娘们静静地听着,大家感动得很,有的甚至流下泪来……
***
王俊起瓦工小组为什么会送三个苹果给陈惠彦小组呢?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爱民模范谢臣烈士的弟弟——某部五好战士谢起,到北京参加国庆十五周年观礼后,到东北各地作巡回报告时,当地军政首长送给他一些苹果。他想,自己和哥哥谢臣比起来还差得远呢,哪能接受这份礼物,于是就把这些苹果送给了谢臣班的战士。战士们和谢起的想法一样,谁也不肯吃这些苹果,又把它们分别送了出去,其中十个苹果,送给了保定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
十个苹果从一个单位转到另一个单位。到了保定机务段胜利型七四九机车组后,优秀的铁路工人们又将十个苹果分成两份,一份送给了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全国标兵机车“毛泽东号”的同志们,另一份送给了省五好班组王俊起瓦工小组。王俊起小组又将五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送给了保定国棉一厂陈惠彦小组……
十个苹果,蕴蓄着多少战友们的深情厚谊,它给了工人们极大的鼓舞,它每到一个单位,那里就立即掀起了生产高潮。
***
“学习解放军,处处练硬功。”这是我们和胜利型七四九机车组司机长吕俊同志见面时,他说的头一句话。
吕俊同志说,当他们收到这十个苹果后,当下就召开了会议。那个场面真热烈,同志们争着发言。有的说:“推开窗户往外看,和解放军比比差距,咱差十万八千里呢!比咱们先进的单位有的是,这苹果咱们不能收哇!”
吕俊请大家摆问题、找差距。大家你一条我一条的和解放军比,和“毛泽东号”机车比;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问题和差距找到了,大家订了新计划,并且立刻行动起来。机车一到终点站,趁休息时间,司机、司炉、组长都下车,去拣油棉丝、废油布,回来冲洗干净,擦机车用。几天时间,拣了一百多斤油丝油布,给国家节约了一百多元的擦车用费。
司炉魏新武是有名的投炭冠军,现在他又立下了进一步练硬功的心愿,准备有机会时到丰台去向“毛泽东号”机车上的司炉学投炭快速法。他平时把煤屑当成金子,这回更注意节约煤了,走路时发现一块煤也要拣起来。
吕俊同志兴奋地对我们说:“一九六四年我们节约了四百多吨煤,一九六五年我们要节约更多的煤。”
***
来到王俊起小组,提到苹果的事儿,同志们都兴奋得很。王俊起对我们说:“我们接到的不是苹果,是战友们的红心。”
那天,工地上大家正干得热火朝天,突然有人送来了东西。王俊起把纸包打开一看,嗬!是五个苹果。小伙子们一看见苹果,可高兴了,跑过来要王俊起请客。站在旁边的党委副书记笑呵呵地说:“别忙。俊起,把信给大家念念。”俊起一念信,小伙子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他们手摸着苹果,心里蹦蹦直跳。大家都说:“这苹果不吃咱心里也甜。”
“学习解放军,学习谢臣烈士!”王俊起小组立刻掀起了一个新的增产节约高潮。工人们每天早来晚走,几天工夫,拣了废砖八百多块,废铁一吨多。现在小组里又大搞技术革新,把运料使用的木制竖井架,改成钢制装配式竖井架。
***
现在,苹果又传到保定国棉一厂陈惠彦小组来了。在车间里,大路上,宿舍里,会议上,姑娘们都在议论这件事情。用什么来酬答战友们这份情意呢?只有更好地工作。过去,班上常常出现回丝落地的现象,浪费很大,现在她们提出:保证回丝不落地。还提出接十次头也不放过一个“白点”,好提高棉纱质量。她们还准备把这三个苹果再转送出去……
十个苹果的故事并没有讲完,因为十个苹果还继续在先进单位里传递着。每到一个单位,人们就得到莫大的鼓舞;每到一个地方,那里就掀起比学赶帮争上游,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的热潮!


第6版()
专栏:在文艺阵地上

邀请工农兵评戏
江西省的许多戏曲团体,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戏曲现代戏观摩会演期间,邀请了四百多名工农兵群众参加评戏。应邀参加评戏的有工人、人民公社社员、解放军战士、五好民兵、服务员、营业员和基层干部等。他们分别举行了十九次座谈会,写了七十二篇有关评论文章和信件。
工农兵群众表示非常喜欢现代戏。他们特别称赞革命现代戏的教育和鼓舞作用。不少观众在评戏时对剧本的内容和演出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他们同演员一起研究剧本,分析角色,并且从人物设计、台词、表演、服装、道具设计等方面帮助演员演好革命现代戏。


第6版()
专栏:在文艺阵地上

延安文化工作队深入农村
中共陕西省延安地委、延安专署,中共延安县委宣传部、延安县文教局和专、县九个文化单位,抽调了一百多名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组成五个文化宣传工作队,分头深入到延安县的二十一个公社,配合当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队分成戏曲演唱、电影放映、阶级斗争巡回展览、红色书籍零售等许多小组,把反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电影、戏曲、书籍、图片和毛主席著作送到生产队。队员们白天和群众一起上山下地,利用地头休息时间给群众说书演唱小节目,饭前饭后,组织群众参观展览,会前会后放映幻灯片。他们的活动受到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热烈欢迎。


第6版()
专栏:

交班后〔油画〕 孙宜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