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豫北盐渍土棉麦保苗经验
王守纯 穆从如
豫北地区是我国重要棉粮产地之一。由于土壤盐渍化的为害,严重地影响着当地农业产量的提高,据调查,在当地耕地面积中盐渍土约占百分之二十五,其中有百分之六十为硫酸盐——氯化物盐渍土。在这些土壤上,作物难以保苗,产量很低,有的甚至颗粒无收,因此,改良盐渍土就成为这一地区的突出问题。
为了探索豫北地区盐渍土的治理途径,我们于一九六一年在新乡县盐渍土面积较多的洪门公社建立了农村试验基点。采取了领导、群众、科学技术人员三结合,试验室、试验田、农村基点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工作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来研究和总结农民群众的治理盐渍土的经验。
四年来,调查了豫北十余个县的盐渍土地区的生产和治理情况,拜访了八十多位有经验的农民,搜集了各地的盐渍土治理经验,并加以整理。先后在农村试验基点和实验室进行了反复研究与试验,并进行了示范与推广,加以验证提高,从而总结出了一套以冬耕晾垡、春耙造坷垃、开沟播种为中心的棉花保苗增产综合技术措施,和一套以伏耕晒垡、开沟蓄雨淋盐为中心的小麦保苗增产技术措施,同时探索了它们的理论依据。
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群众治理盐渍土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并且符合土壤水盐运动的规律。因此,在当前排水工程尚不完善的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简而易行的保苗综合技术措施,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有着现实的重大意义。
豫北地区土壤盐渍化的特点
豫北地区的主要盐渍土类型是硫酸盐——氯化物盐渍土,当地称为“卤盐土”。它分布于黄河冲渍平原的封闭与半封闭洼地的缓坡地上,地表及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位高,埋深一般为一至二米,矿化度一般为每公升一至三克。土壤母质是冲积物,土层中常夹有厚薄不同的粘土层,这对土壤水盐运动有很大影响。
在干旱季节,卤盐土的表层盐分含量一般为百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一点五,有的高达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它主要集中在零至五或零至十厘米的土层内,以下的土层中含盐较少,一般为百分之零点一至百分之零点三,呈“T”字型的垂直分布。若就一米土体中的平均含盐量计算,来确定土壤盐渍化的程度,这种土壤可以列为非盐渍土或轻度盐渍土。但是在这种盐渍土上,甚至连盐蒿也很难生长,而成为光板地。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盐分的“T”字型分布状况,给出苗和幼苗生长造成了极大困难,同时也是小雨后容易死苗的原因。另一方面,这种盐分垂直分布的特点,也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全苗。所以农民说:卤盐土是管出不管长。豫北农民的保苗措施如刮盐、起土、深播浅盖等,就是根据这种特点来进行的。
土壤盐分的运动是受气候、地形、土质等自然因子与社会生产活动所制约的。豫北属于半湿润气候区,平均年降雨量五百五十至七百毫米,年蒸发量一千三百至一千七百毫米。三至六月少雨多风,是一年中蒸发量最大的时期,约占全年蒸发量的百分之五十,同时也是全年积盐最高的时期,表土(十厘米)的盐分含量高达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这时正是春播季节,必须采取措施抑制盐分上升,以便保住全苗。七至九月是伏雨季节,这三个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五十,耕作层中的可溶性盐类大部分被淋洗到底土和潜水中去,从而形成了土壤脱盐时期。如春播时能保住全苗,这时棉粮作物就可欣欣向荣地茁壮生长。基于这个特点,我国农民于麦收后即进行伏耕晒垡,充分利用雨水淋盐,以促进土壤脱盐,为秋播作物出苗创造良好条件。由十月到来年二月,气温逐渐下降,蒸发量较小,同时耕层有短暂的冻结期,土壤盐分也就呈现相对稳定状态,变幅很小。在土壤盐分的季节性变化过程中,以零至十五厘米土层中的变幅较大,春秋两季,土壤含盐量相差二倍左右,而十五厘米以下土层的盐分变幅则显著地减少。为了保证全苗,一方面需要采取抑盐、压盐的措施,调节控制土壤中的盐分;另一方面需要把种子播在盐分变幅小、盐分含量少的土层内。这是豫北群众在盐渍土上保苗的两条基本原则。
地形与土质对土壤盐分运动也有影响。豫北地区的盐渍土,从大地形来看,多分布于低洼地带;若从中小地形来看,则多出现于缓坡地上(群众叫二坡地)。因此,群众对盐渍土的发生有“高中洼,洼中高”的描绘。如新乡尚村北洼一带约百分之九十的盐渍土分布于二坡部位,而高地与洼地土壤含盐量较轻,历年粮棉都能保住全苗。二坡地的上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春季为一点七至二米),表层常保持约三厘米的干土层,对土壤蒸发起到了抑制作用,因而耕作层积盐较少,其变化幅度也不大。二坡地下部的低洼地,在距地表一米厚的土层内,常有厚约五十厘米的粘土层,限制了毛管水的上升速度;另一方面,洼地在雨季常淹涝积水,使耕作层的盐分获得较充分的淋洗,因此在部分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的洼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反而比较轻微,表土层盐分含量也很少超过百分之零点五,种植一些耐涝作物(如高粱)基本上能保住全苗。位于二坡部位的盐渍土,耕作层积聚的盐分多,变幅也大。由于二坡部位坡降较大,每当降雨之时,地面就出现较大的径流,雨水渗入土内较少,减弱了土壤的淋盐作用。但是土壤的蒸发量却比二坡部位的上部和下部较大。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试验结果,在单位时间内二坡地的土壤水分较上下部位要多损失一点四至一点五倍。由于土壤水分蒸发量较大,导致了地下水趋向浓缩和表土的强烈积盐。由此看来,气候、地形、土质等因素所引起的盐分变化情况,就清楚地指出了因地制宜地改良利用盐渍土的重要性。
棉花保苗综合技术措施
豫北盐渍土水盐运动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土壤积盐和脱盐互相交替;一个是土壤剖面盐分呈“T”字形分布。冬耕晒垡耙地造坷垃和开沟种植的技术措施,就是运用这两个特点来调节土壤盐分运动达到保苗目的的。
一、冬耕晾垡、春耙造坷垃。豫北地区是在四月下旬播种棉花,十月下旬收获完毕。当棉花和其他春播作物收获后,表土盐分含量又稍有回升,表土零至十厘米含盐量一般为百分之零点五左右,所以农民在收获后即行冬耕晾垡,以抑制盐分继续上升。这时并不立即耙地保墒,而是待来春土壤返浆后,垡棱刚干时进行粗耙,在地表造成一层坷垃。其作用有二:一是使表层土壤盐分通过晾垡集中于土垡外表,由盐的溶液变为固态的盐分,以减轻对棉花或其他春播作物出苗的影响;二是通过坷垃的覆盖作用,来抑制春天的强烈返盐。从单个垡体的表面到中心所作的水盐运动观测资料来看,土垡表面零至四厘米的含盐量为百分之一点九,垡心土壤含盐量为百分之零点三,愈是接近垡心,盐分含量愈少;但土壤水分含量则恰恰相反,愈接近垡心,其含量愈高。坷垃的抑盐作用与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坷垃的直径大小有一定关系,室内试验证明,表面覆盖有细碎干坷垃的土柱比表土板结的土柱的水分要少丢失百分之四十七点四。这说明干的坷垃在防止土壤蒸发上有很大程度的作用。但是在高水位情况下,使坷垃全面浸湿,结果有坷垃覆盖的土柱比对照的土柱的蒸发量反而高出三倍。过去几年,豫北地区地下水位有所升高,群众对冬耕晾垡耙地造坷垃这项保苗措施也认为失效了,其原因即在于此。坷垃防止蒸发的作用还与直径大小有关系,根据群众经验,一般要耙成直径为一至五厘米的坷垃为宜。春耙造坷垃,要适时掌握土垡水分条件,轻壤土质的卤盐土,要在土垡棱角干时耙地为宜。这时土垡表面(零至三厘米左右)的水分约在百分之六左右,垡心的水分约在百分之十四。如果土垡过干,就不易耙成碎坷垃,而是造成遍地大坷垃;土垡过湿,就会全耙成碎土。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收到保苗的效果。当耙齿撞击到盐分多而水分少的坚实的土垡表面时,即造成细碎坷垃;当耙齿撞击到盐分少而水分多的松软垡心时,即成为细土粒落在细碎坷垃下边。这样就为种籽创造一个含盐较轻、水分较多的松软土层。根据研究结果表明:盐渍土通过冬耕晾垡、春耙造坷垃的耕作措施,可把耕作层内约百分之五十的盐分集中在坷垃内,使它成为一个临时性的储盐仓库。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盐分对种籽发芽和幼苗生育的为害。
二、开沟播种。冬耕晾垡,耙地造坷垃,把耕层中很多盐分集中到坷垃中后,紧接坷垃下的土层常常尚残留有少量盐分,一般在百分之零点五上下。在棉花播种的四月下旬,表土仍然处于强烈返盐时期,因此,还需利用土壤盐分剖面呈“T”字形的特征,采取开沟播种的方法,即在播种时用犁把含盐的表土层,犁于两旁,形成沟垅,将种子播在含盐量较轻的沟内。沟垅相间,促使盐分更多地集中于垅背上,避免或减少盐分对幼苗的为害。这说明,在幼苗期间,沟内含盐量比垅背少得多,而且接近棉苗耐盐度,同时沟播的成苗率和产量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
但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盐分垂直分布也不一定是“T”字型。例如,一九六四年在棉花播种前,从一月到四月降雨二百二十点四毫米,为近十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二点三倍。这时表土层的盐分大部分下移到表土下二十厘米处,使土体中“T”字型的盐分分布变成了“枣核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开沟播种,不但起不到保苗的作用,反而会在幼苗根系下扎时遭到盐害。因此,我们与老农研究的结果,决定采取平播方法,让种子出苗后,再结合中耕开沟扶垅,使土壤盐分聚积于垅背上。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如去年洪门公社几千亩盐渍土上的棉花,生长的苗全苗壮,并且大部分开花结铃。
三、其他措施。配合开沟播种,还需采取适时播种、浸种催芽、经济用肥、合理密植、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措施,才能收到保苗增产的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在盐渍土上,棉苗出土越快,对保苗也越有利。种子在土中埋藏时间较久,易使种籽遭受盐分浸渍,导致烂种烂芽。一般来说,播种后十天左右棉苗出土,其成活率最高。盐渍土比非盐渍土土温低一点零至一点五度,早播并不能早出苗。因此农民说:“盐渍土春播要晚”。适时的晚播时期是耕层土温稳定在十六至十八度时为宜。生产经验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以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日播种为好,出苗较快,出苗率也高。此外,还需结合浸种催芽,以促进出苗。
麦类保苗技术措施
以伏耕冲沟为中心的小麦保苗综合技术措施,是在“晒旱”(伏耕休闲)措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有:
(一)伏前耕翻、伏期冲沟、蓄雨淋盐。麦收后即进行耕翻晒垡,利用伏雨淋盐,当土垡被伏雨拍碎后,先用钉齿耙耙平,继以七吋或八吋步犁进行合垅冲沟。这样,不仅再次疏松耕层土壤,切断土壤毛细管,起到抑制返盐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拦蓄雨水,大大提高淋盐效果。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在李村大队伏耕、冲沟、蓄雨淋盐试验的观测资料表明:沟内零至五厘米的含盐量为百分之零点二九至百分之零点五二,五至十厘米的约为百分之零点三;埂上同土层含盐量则分别为百分之一点四二至百分之二点二一、百分之一点五七至百分之一点二;只晒垡未冲沟的试验区同土层的含盐量,则分别为百分之二点三一、百分之零点四八至百分之一点零二。这充分说明,伏期冲沟对调节土壤盐分、保证麦类出苗有很大作用。
(二)沿等高线进行合垅冲沟。二坡地雨水多半流失,土壤盐分得不到充分淋洗,因此,在二坡部位垂直等高线冲沟的麦田的死苗率一般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而沿等高线冲沟的麦田死苗率一般皆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在冲沟规格方面,要进行合垅冲沟。卤盐土多属轻壤土质,并且地面有缓坡,开成小沟小埂易被雨水冲毁。冲沟的深度应以表土含盐量的多少为标准,一般以十二至十六厘米较为适宜,冲成的垅沟要深浅一致。冲沟过深或过浅对麦苗生育都不利。试验结果表明,沟深六厘米和沟深二十四厘米的小麦亩产量都不到百斤,而沟深十二厘米的亩产小麦达一百余斤。在一九六二年的大面积示范田中,凡是沟冲的过浅者麦株生长矮,穗头也小,生长发育仍然受到盐分的抑制。但是冲沟过深,麦株生长虽高,但很细弱,穗头小,明显地受到养分缺乏的影响。
(三)适时提早播种。农民在盐渍土播种麦类,一般掌握“秋播要早”。这是因为盐渍土的地温在春天上升慢。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豫北地区盐渍土的麦播时期,一般在九月中旬较为适宜。这样小麦在越冬时能有二、三个分蘖,根量多,麦苗生育健壮,可以增强抗逆能力。但是早播时地温较高,蝼蛄为害严重,因此早播必须注意防治虫害。一般在播时采用“六六六”毒饵效果良好。此外,早播还需要选育冬性较强的品种,这样可避免冬前拔节,遭受冻害。
(四)中耕松土。在盐渍土的麦田中,及时进行中耕松土是争取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试验,中耕麦田零至五厘米的土壤含盐量为百分之零点六三,未中耕的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则为百分之一点五五。农民说:锄头底下有三宝,“防旱、防盐、防杂草”。中耕时期,一般是在小麦分蘖后进行。年前二次,年后二次。遇雨勤除,干旱年头还要多除一、二次。
(五)增施底肥、早施追肥。豫北地区盐渍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到百分之一,土壤结构较差,肥力较低。因此结合伏期开沟,增施底肥,早施追肥,对麦子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此外,试验结果表明,在麦收后种植绿肥作物(田菁),每亩可获得鲜物重三千余斤,并降低耕层含盐量百分之四十,增加后作产量
(小麦)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
由此看来,从调查盐渍土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出发,找出关键环节,从研究农民治理盐渍土的经验着手,加以科学总结提高,在边利用边改良盐渍土的过程中,首先研究提出有效的综合措施,保住全苗,并加以示范推广,逐步普及和提高,是促进盐渍土地区增产的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也是发展这门学科和多出成果、多出人材的捷径。


第5版()
专栏:

山区建设必须注意泥石流的危害
施雅风
泥石流是一种强大的特殊水流。它与一般洪水不同,水中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含量超过百分之十者叫泥石流。它对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危害很大。泥石流也叫作野山洪,有些书刊称为“流泥流石”或“石洪”;北京西山与太行山地区称为“龙扒”或“水炮”;西藏地区叫做“冰川暴发”。
泥石流的危害及其成生条件:大多数山区的泥石流数年或数十年发生一次,个别的山区一年暴发数十次。如云南东川地区有数十条泥石流沟,每年暴发二、三十次,影响到铁路的正常通车。每当泥石流暴发时,山谷雷鸣、大地颠动,前锋是一股浓浊的洪流,奔腾咆哮破峡而出。它可以在很短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流出数十万方以至数百万方物质,阻塞河谷,冲走桥梁与铁路,毁坏村庄以至整个城市,埋没大片农田。泥石流又因突然暴发,居民不及走避,往往还会造成很大的惨剧。
泥石流分布很广,世界上如苏联、美国、加拿大、印度、南斯拉夫、意大利以及瑞士等国都有发现。一九二一年苏联天山北坡暴发过一次泥石流,冲出巨型石块和粘稠的泥土,总体积达三百万方,冲进阿拉木图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泥石流分布也是很广泛的。西北的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秦岭、黄土高原;西南的川西滇北一带横断山山区、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山区;以至华北的太行山和北京西山,都发现有泥石流。一九五八年我国天山南坡暴发一次泥石流,给库车县城带来了严重的灾害。一九六四年在甘肃皋兰山区,也发生过泥石流,它的规模较小,从一条黄土沟中冲出泥土(含少量石块)十六万方,毁坏了一些房屋,造成一定的损失。西藏东南部有一条特大泥石流,它在一九五三年藏历八月二十四日夜间突然暴发,首先堵住了一群冰川下的一个峡谷,形成高出河床二百米以上的水头,冲出山谷,毁坏了大片森林和农田,冲积成了宽三公里长二公里的石海,其中有不少数百吨至数千吨的巨石。泥石流还堵塞了雅鲁藏布江的一条大支流,形成宽一至二公里、长五公里以上的大湖。以后这个泥石流每年暴发数十次,一九六四年五月至九月就暴发了八十二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延续达六十三小时,冲出物质三百万方。这条泥石流的规模在世界上可能是最大的。
是不是所有的山区都有泥石流呢?不是的。泥石流的生成需要具有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地形陡峻,源头为瓢状的集中泥石和水流的盆地,出口是峡谷;二是源头有大量松散的物质(泥沙石块等);三是水源集中,有特大暴雨或源头有冰川、积雪的强烈融化,或湖泊溃决。另外,强烈的地震、雪崩和滑坡等,都可以促成泥石流的发生。
例如西藏那条特大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二十方公里,源头最高峰与谷底的高度相差三千米,上游瓢状小盆地为悬崖峭壁所包围。在海拔四千米以上,挂着六条现代冰川,雪崩与冰崩作用非常盛行;在小盆地底部二方公里范围内,大约积聚了四亿公方的冰川堆积与雪崩堆积的石块泥沙,厚达二百米左右。这里冰川融化很强烈,冰川融水加上雨水,使小盆地每年有三千万公方水流,冲刷上述巨厚的冰川与雪崩堆积物质,冲刷成了几条一百多米深的陡峻大沟,大沟坡岸上的松散物质十分不稳定,经常大片大片的崩坍,崩坍下来的物质为湍急的水流所带走,即形成泥石流。由于下游峡谷或崩坍下来特大石块的拦阻,上游的泥石流不是每一次都能顺利的流出峡谷,而是停顿在峡内,后面的泥石流又继续推挤,然后一拥而出,成为下游所见破坏力很大的泥石流。
怎样识别和预防泥石流的危害呢?社会主义建设要求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地布置生产力。我国广大山区的工业、农业和交通建设正在迅速发展,许多原来是田野的山谷和山麓地带,以至人迹罕至的高山高原,陆续出现了新建的公路、铁路、矿山、工厂和农场。这些地区,一般都缺乏泥石流的历史记录,建设部门就需要认真地了解这里有没有泥石流,对附近山谷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一般发生泥石流的沟谷源头呈瓢状,有大量松散而不稳定的物质;泥石流通过的沟谷比较陡直,两岸有泥石擦痕和破坏草木的痕迹,沟口的泥石流堆积呈长舌状和扇状,参差起伏;石块泥砂大小混杂,没有层理和分迭,有时可找到被泥浆包裹的石块和泥土球、石块上的擦痕等。另外,建设部门还必须向当地年长的群众请教,查阅地方志等历史文献,参考气象站的暴雨记录,多方面的占有资料,最后确定这里有没有发生过泥石流,有没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如果预定建设的地点就是泥石流地区,则应另找新的建设地点为宜;如不能避开泥石流或已在泥石流区建设了工矿企业,则需要采取防治措施。这些措施是:在沟谷源头,绿化山坡,保持水土,治理滑坡与崩坍,防止松散物质大量进入沟谷;在沟谷设置拦洪堤坝,以减弱泥石流的冲击力或改变泥石流的运动方向;必须经过泥石流的铁路和公路桥梁,则宜提高与加大桥孔,使泥石流能顺利通过。我国铁路部门已对于某些小型泥石流沟的治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目前世界各国对大型泥石流的防治,还没有什么办法,而我国泥石流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对于泥石流的具体分布与危害情况,远不是很清楚的。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山区建设的各个部门,必须提高警惕,注意泥石流的危害。


第5版()
专栏:

饲草生产是发展畜牧业的首要关键
于钟汉
饲草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随着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全国畜牧业也普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就迫切需要增产更多的优质饲草,供给牲畜的需要。因此,建立巩固的饲草基地,保证牲畜饲草的及时供应,是当前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华北地区的几个省,在自然条件下,农作物的生长,有它的共同性,饲草不足的情况,也是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但是,怎样建立饲草基地呢?
一、做好建立饲草基地的规划。进行饲草基地的规划,可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牲畜品种,数量,饲草种类,性质,产量,和水源等等为主要依据,在投资少、收效快的原则下妥善安排,最好争取常年不断青绿多汁饲草。除当年够用外,还要留有余地,群众说:“畜有隔年草,人贮三年粮。”
二、人工栽培饲草。适于华北平原农区的地区环境的高产饲草,如紫花苜蓿,草木樨,禾子,稗子,?子等等,都是品质高、产量大的优质饲草。特别是紫花苜蓿,经过化学分析含蛋白质百分之十六点六到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和丰富的矿物质、与精料的营养差不多,种苜蓿的地,每年可积累氮肥三十到四十市斤、肥效可维持三到四年。群众经验,苜蓿倒茬后的作物,一般提高产量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他们说:“一亩苜蓿三亩田、再种三年劲不完。”
另外,禾子、稗子、?子,这些饲草作物,有抗旱、抗涝、和吸碱的作用,利用坡地、次地,仍可旱涝保收。因此,适当的种植这些高产饲草,对改良土壤、水土保持,也会起到有利作用。
三、适当做好作物配置。按照地区特点,做好作物的配置,平原粮区如此,平原棉区也如此。在播种谷类和棉花的同时,一定也要考虑到牲畜的饲草问题,种植一定数量的谷子(最好每头大牲畜占有六至八亩的谷草和一亩苜蓿)。玉米是饲料之王,无论子实,茎叶,穗轴,苞叶都可饲用。如果采用人工授粉,青刈茎叶亩产可达万斤左右,营养相当丰富。棉产区的棉籽皮、棉籽饼、破籽土,都可为反刍牲畜所利用,既是饲草,又是饲料。
四、间作套种采用青割。提前播种、或间作套种、扩大复种面积,广种可以多收,如果春播大麦、青割每亩可产一千余斤,利用每个生产队的“场园”来种植,如以河北省的石家庄专区为例,每队的场园以二亩计,如果早春播种大麦,可产青割六千万斤,可解决八万头牲畜一个月的草料问题,而且并不耽误麦收时使用场园,非常经济。
五、推广应用科学技术。首先要用玉米秸青贮。华北地区都存在麦茬后种植玉米的习惯,玉米秸青贮已在全国证实了是解决牲畜饲草的一项好办法。河北省博野县西王墓生产队由一九五四年坚持每年用玉米秸青贮,牲畜逐年发展,达到畜多、肥多、粮多。该地的群众说:“青贮宝中宝,是料又是草,秋天贮下来,牲口冬春饱。”在推广青贮过程中应注意(一)做好劳力的安排。(二)做好技术训练。在制作上应做到“六随”(随收、随运、随铡、随装、随踩、随封。)
“二要”(压实、封严)和“三不”(不渗水、不透风、不加水过量。)保证青贮的质量,并做好试喂试验,便于推广。
其次是,提倡秸秆,豆饼,先喂畜后积肥。平原粮棉区有的社队用玉米秸秆或豆饼上地沤肥,这是一种浪费的做法。豆饼中含有多量的蛋白质,是牲畜很好的补充精料,直接用为肥料,极不经济,如果先喂畜后积肥,除牲畜可利用其中的大量热能外,肥料的三要素仅仅吸去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余的百分之八十,仍留在粪便中。因此,秸秆和豆饼,通过牲畜,不仅能改善牲畜的营养状况增加生产,同时又把肥料成分变为易为农作物吸收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利用价值。
最后是,碱化藁秆——?秸(或其他藁秆)的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木质素和硅酸,都是牲畜难以消化吸收的物质,当?秸经过碱化处理后,消化率可以大大提高,消化成分可增加百分之二十五,有机物含量可增加百分之八,同时含钙量增加,还可以补充饲料中矿物质的不足。
耕畜是当前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动力。为了保证平原粮棉区的稳产高产,各级专业部门应加强对饲草工作的具体领导。河北省束鹿县号召社队利用隙地、丘坡、堤堰,普遍种草养畜,争取一头大牲畜占有一亩苜蓿地,并列入每年的种植计划之内,牲畜逐年发展起来,他们做到了“月月够吃,全年够用,常年贮备,不怕灾荒。”因而牲畜健壮,粮食丰收。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5版()
专栏:

以虫治虫
习之
在自然界里,同人类社会里一样,昆虫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就是益虫和害虫之间的矛盾。生物防治,就是要研究和利用这些矛盾,使它们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把害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使它对农作物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利用益虫、防治害虫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外地引进益虫,使它们驯化并在本地定居下来;一是保护本地的益虫,使它们加强繁殖。另外,还要加上在室内大量的培养,适时地在田间散放,以补充原有益虫的不足,使它们始终保持着足以把害虫抑制下去的优势。
从外地引进益虫,防治本地的害虫,在我国很早就有许多成功的事例。例如,一九二九年,我国由澳洲引进了瓢虫,用这种瓢虫防治吹绵介壳虫,获得了成功。我国产的大红瓢虫,是澳洲瓢虫的相近种。在浙江黄岩一带,也曾被用来防治柑桔的吹绵介壳虫。以后,把它由浙江引进湖北,继而又把它引进四川和广西一带,使它们越冬定居,防治了这些地方的吹绵介壳虫的蔓延为害。
从外地引到当地的益虫,是不是能够达到持久性的防治目的呢?一方面,要看引进当地的益虫是不是适宜,另一方面也要看当地的环境是不是具备它们继续生存和继续繁殖的气候、生物条件。
保护和加强本地防治害虫的益虫,是生物防治中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任何地区有害虫,也必有当地与它相对立的益虫。这些益虫,对于害虫发生和繁殖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是许多害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发展到猖獗程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我国河北省东部一带,有一种名叫瓢虫的益虫。它经常同蚜虫生活在一起,于是,人们便误认为它们有亲缘关系。其实,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瓢虫的幼虫和蚜虫是死对头。瓢虫的幼虫和成虫一样,都是捕蚜虫的能手。一条七星瓢虫一天能捕食二百二十多条蚜虫。
捕食蚜虫的昆虫,当然不只是瓢虫一种。我们常见的象捕食蚜蝇的幼虫、草蜻蛉,都是捕蚜虫的能手。另外,象捕食粘虫的原行虫,捕食多种果树、蔬菜或作物害虫的螳螂,以及捕食蚊、蝇的蜻蜓等,都是以大胜小、捕食害虫的有益昆虫。
更有趣的是蚜小蜂,它捕食害虫的本事更大。蚜小蜂捕食蚜虫的方法是,把它的卵产到蚜虫的肚子里去。待蚜小蜂的卵在蚜虫的肚子里发育变成幼虫后,就生活在里面。有吃有喝,长大变成蛹。这时,蚜虫肚子里的东西,差不多也被它吃完了,变成了死虫,这样就成了蚜小蜂的安乐窝。当前,在我国已经发现了多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它对水稻螟虫、玉米螟虫和棉花红铃虫等农业上的大害虫,都有这样寄生灭虫的本领。
以虫治虫的好处是,虫子是活的,益虫能够主动地寻找那些隐蔽起来的害虫,并且把那些药剂喷不着或杀不死的害虫消灭。如用金小蜂来消灭棉花红铃虫,只要将事先经过人工培养繁殖的大量金小蜂放入棉仓中,它们就能够飞到屋角、墙缝等处找到棉花红铃虫的茧,用产卵器灵巧地刺破虫茧而产下蜂卵。
此外,用赤眼蜂来消灭水稻和甘蔗螟虫的卵,用澳洲瓢虫来消灭柑桔等树上的吹绵介壳虫,已经在我国应用多年了,效果也很好。
现在,我国已经有了专门“生产”益虫的
“工厂”,能够及时供应农田、果园或林场大批的益虫,来消灭害虫了。
我国有很丰富的天敌(即益虫)资源。单就寄生蜂来说,根据现在已经知道的情况在湖南的八种重要稻作害虫中,有三十三种;在各省的松毛虫中,已经发现了四十五种。这些数字当然还是很不完全的。据初步试验证明,松毛虫的黑虫卵蜂、甘蔗螟和玉米螟的赤眼蜂、苹果棉蚜的日光蜂等,都有很大的利用前途,需要加以保护,并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


第5版()
专栏:

气象雷达对农业的帮助
陈科
雷达是利用脉冲无线电波反射来探测物体方位的利器。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不论是地面上雷达、船舶上雷达也好,或者是空载雷达(装置在飞机上的雷达)也好,都已有很大的发展。在各式各样的雷达设备中,对较近距离的目标进行搜索用的雷达和空载雷达,一般说来,都利用波长十厘米以下的微波(频率三千兆赫以上)。最为常用的是波长十厘米和三厘米的雷达。
人们发现,当这样短波长的无线电波通过大气中的凝聚物(雨、雪、冰雹、冰屑等)时,有一部分能量会被它们当中的细粒所散射。向后散射的能量,可被雷达天线和接收机所接收而显示出来。这样,利用雷达便可以测出一定距离以内大气凝聚物的分布和运动的情况,包括它的范围、高度、动向和移动速度,等等。大气层中如有凝聚物的云,如引起暴雨的积云、雨云,也可以用雷达探测到,并看出它的核心所在。专为气象探测而设计的雷达,称为气象雷达,它的波长三至五厘米;有些是在地面应用的,有些则可以装在飞机上应用。具有较强发射功率的地面气象雷达,可以达到四、五百公里的距离,一般的也可以达到二百至三百公里。雷达指示器,一般是利用平面位置指示器,当天线向四周转动探索时,指示器上可以指示出四周有无凝聚物及其分布情况。如在某一方位有暴雨,就在那一方位上反射波较强,这时指示器荧光屏上就出现密集的光点,形成亮片。从亮片的大小上,可以测量出雨区的范围,从它的移动情况,可以测量出雨区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暴雨所延伸的高度,可以另用一个测高天线和相应的指示器进行测量。空载气象雷达的作用距离,一般可以达到三十公里以上。它的主要用途,是使飞机在飞行中避过暴风雨区,保证飞行安全。
很显然,利用地面气象雷达的探测,可以短期预报暴风雨、冰雹等对农作物有害的气象情报。我国沿海常见的夹着暴雨的台风,也可以较准确地预报。在农作物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阶段,特别是收获季节,短期预报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及时采取紧急的预防性措施。目前,我国人民公社即使是提前几小时得到预报,也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气象雷达是一种报警的现代化工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