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65-02-20

1965-02-20新闻联播 文字版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谈电影《雷锋》的艺术处理

第6版()<br/>专栏:影评<br/><br/>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br/> ——谈电影《雷锋》的艺术处理<br/> 张立云 叶家林<br/>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已经通过不同的形式、从各个方面对雷锋同志光荣的一生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现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又把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搬上了银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英雄形象。<br/> 这部影片的创作是成功的,在艺术上它有很多突出的成就:对于雷锋同志的思想品质,揭示得是那样鲜明有力,对于雷锋同志的形象塑造得是那样质朴纯真,对于雷锋同志的事迹剪裁得是那样繁简得体;导演和演员在艺术创造上是那样热情、细腻、认真,那样生活化;影片还反映了我军近几年生气勃勃的新面貌,有浓郁的部队生活气息;也强烈地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精神。所以,使人感到十分亲切、生动、朴素、自然,既有感染力,也有鼓舞作用。<br/> 这部影片,是雷锋同志年轻、平凡、光荣、伟大的一生的忠实再现。特别是对于雷锋同志参军以后的部队生活,作了比较认真、细致的描绘,着重从一个革命战士的角度对雷锋同志的共产主义思想、风格进行了歌颂。这样选材,我们认为是有好处的。因为雷锋在部队里生活这段时期,正是他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部队坚持四个第一、大兴三八作风、创造四好连队运动的革命熔炉中,思想品德的发展产生大飞跃的一个时期,是他的共产主义思想、风格发展成熟而又全面展现的时期。通过这段生活,完全有可能概括雷锋同志光辉的一生,有可能全面展示雷锋同志思想性格的基本特征。从艺术上说,这样取材,情节容易安排,人物容易集中,结构容易严谨,对于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也有可能作比较精细的刻画。但是,即使对于部队生活这一段,影片也没有把大大小小的事件,不加选择地罗列进去,而是经过了精心的剪裁,必要的加工,将那些既足以更好地体现雷锋同志的共产主义思想品质,又适于通过电影手法加以表现的事迹,经过提炼,使之典型化,作为主要情节把它充分表现出来;其他的或附属于主要情节,或作简略的交代。这样处理,既可避免冗长拖沓,平均使用力量,又免得和其他艺术作品在情节上过多地重复,并可发挥电影艺术之长。比如,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电影里就表现得比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为多,有反映雷锋一个人学习的,有反映雷锋班的,有反映雷锋的战友的,方式多样,角度不同,因而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样就大大发挥了电影艺术的长处。雷锋为某建筑工地推砖和送一位老大娘去苏家屯的情节,有的戏剧里虽也写到过,但都由于舞台框框的限制,难以发挥。电影抓住这两个情节,把场景拉到室外,充分展开,取得的艺术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两个情节的特点是动作性强,用电影的手法表现最为适合。另外有些情节,经过改编也产生了更好的艺术效果。如雷锋用积蓄的津贴费支援人民公社,改为支援灾区,并且同破袜子作对比,可以更好地表现雷锋对于人民生活的关心,对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高度责任感。其他的事迹,有的几个镜头,一带而过,如雷锋节约用钱,有的从战友口中说出,如雷锋收集废品,有的出自旅客之口,如雷锋帮助公社劳动,在火车上服务……等。通过多种方式表现雷锋同志的事迹,在人物塑造上不会受到影响,在艺术上却使人感到新鲜。<br/> 电影对雷锋同志的事迹,经过提炼、集中,在结构上也显得相当严谨。比如,把雷锋同志一部分事迹和小学校联系起来,一则通过给小学生讲故事,写了雷锋的家史;二则通过帮助小学校和工地推砖,写了他为国家建设增添一砖一瓦的忘我劳动精神;三则通过他从学校和工地回来,又冒雨送老大娘去苏家屯,写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四则通过给小学校当校外辅导员,写了他愿意永作红色接班人的决心。另外,围绕着救灾,又表现了他另一部分事迹:勤俭节约,给王大力的妈妈寄钱,用津贴费支援灾区……等。在镜头处理上虽然把雷锋事迹作了某些变动,但是基本内容并没有改动,观众仍然感到是真实可信的。<br/> 电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雷锋同志的形象,也创造了另外几个人物:王大力、指导员、吴奎等。这些人物既生动,又可爱。影片在创造人物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随意渲染,不故意夸大,力求用朴素的白描手法,把人物形象突现出来。雷锋同志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战士,他的事迹本来就是平凡中包含着伟大,忠实于雷锋同志的事迹和雷锋精神,从平凡着眼,就可能正确地创造出人物形象来。如若不然,从伟大着眼,处处刻意渲染雷锋舍己为人的行动和动机,必然使形象失真,甚至歪曲形象。现在的雷锋以一个普通战士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影片快结束时,他又以一个普通战士的姿态离开了我们,我们想象中的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做的事情,也不是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而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普通的事。出车回来,不去休息,马上钻到车下修车,这样的事多么普通!出发的路上,随手拣点破烂,这样的事多么普通!问题就是,雷锋认为需要做,做了;别人要做也可以做,却没有做。经过指导员教育大学毛主席著作以后,他懂得了:作为一个人民战士,人民需要你做什么,就应该做什么。从此,他下定决心“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一个毛主席的好战士。”我们从银幕上看到的许多事情,都是些多么普通的事情,雷锋一件一件做了,做得那样自然。在雷锋被小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重新带上红领巾的时候,他指着红领巾,有一段动人的、充满革命激情和革命责任感的独白:“我要让它永不褪色,永不沾染资产阶级的灰尘。总有一天,我们要让整个地球,都象它一样鲜红,全世界的儿童都带上这样的红领巾。红领巾,是我红色的起点,我要永远沿着这红色的道路前进!”雷锋啊,雷锋,他做的事情是平凡的,他的理想却是远大的。这段描写有力地告诉我们:雷锋绝不是一个眼光狭小、胸无大志的人。一双袜子,他缝缝补补不知穿了多少年;一颗小螺丝钉他也不肯丢掉;可是一听说辽阳地区遭了水灾,他却悄悄地把二十块钱寄给王大力的母亲;又悄悄地把一百块钱放在抗洪指挥部。立足连队,胸怀天下,视劳动人民如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形象的基本特征。在雷锋形象的塑造中,影片运用了雷锋日记里许多含义深远的语言。这些语言和生活中的语言融合在一起,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br/> 雷锋的战友王大力的形象塑造得也很好。一方面他的思想是作为雷锋思想的对立面出现的,对雷锋性格的发展起了衬托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是在雷锋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好战士,和雷锋又起了相得益彰的作用。影片通过王大力在雷锋影响下的思想进步,说明了一个问题:雷锋同志在生前就是人们学习的好榜样;在部队里,雷锋式的战士早已大量存在,雷锋不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员罢了。<br/> 指导员的镜头虽然不多,但他常常出现在关键性的地方。在他善于做思想工作这一点上,影片是写得相当突出的。<br/>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这部影片里有一条鲜明的思想红线,它是影片的灵魂,是影片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决定因素,那就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线。雷锋,生长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它是靠着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长大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有雷锋。影片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自始至终强调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雷锋性格成长的根本原因。影片的成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次胜利。<br/> 为了突出表现毛泽东思想对于雷锋性格成长的决定作用,影片没有过多地强调家庭出身对于雷锋的影响,只是对于雷锋同志的家史做了简短而凝炼的回忆,并且作了与其他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处理。它没有从参军报仇的角度来表现这段回忆,而是从雷锋向少年儿童讲故事的方式,从教育少年儿童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表现的。这样处理,比较新颖、符合于生活实际。因为雷锋同志对家史的系统的回忆,是在部队的两忆三查运动中通过诉苦进行的。这时雷锋同志已经是一个有了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他控诉过去,不是为了发泄个人的私愤,而是为了教育战友、也教育自己,永远不要忘记阶级苦,永远握紧手中枪,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他是以毛主席教导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控诉敌人、回忆过去的。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实际行动和有效方法。在影片所表现的回叙中,还特别突出了一点,即雷锋的家乡解放后,他在学校里上学时在学习本上写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的细节。影片对于雷锋的家史作这样的处理,有深刻的意义。目的在于强调说明,雷锋所以能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这颗幼小的心。<br/> 以后在雷锋思想成长的过程中,影片多次突出了这条思想红线,把毛泽东思想作为雷锋的共产主义行为的动力来处理。例如,当雷锋要求上前方,希望做一个黄继光式的战斗英雄时,指导员用《为人民服务》里毛主席的教导教育了他,使他懂得了“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要尽一切力量,想一切办法,去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道理。这是他后来安于平平凡凡的工作的根本原因。接着,雷锋又利用一切时间,大量地学习了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著作使他明白了一颗螺丝钉对于一架机器的意义;使他懂得了一个革命战士对于世界革命所负的责任……从影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雷锋所以不肯多花一文钱,所以带病去推砖,所以雨中护送老大娘……正是毛泽东思想在他心里开了花的结果。再如,听说王大力家乡发了大水,王大力的妈妈也生了病,雷锋马上带着问题,学了毛主席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懂得了“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的道理,立即寄钱给王大力的妈妈,并且拿出自己的津贴费支援灾区。<br/> 影片所安排的这条毛泽东思想的红线,不仅正确地表现了雷锋思想的成长,而且典型地体现了我国青年一代前进的方向及其成长的道路。<br/> 影片通过雷锋、雷锋班对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以及雷锋同志牺牲后全军对雷锋精神的学习,也概括地反映了我军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的热潮。“以雷锋为榜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成了全军官兵和全国人民的行动口号。雷锋式的好战士,雷锋式的好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目前已经大批大批地成长起来了。现在,趁八一电影制片厂把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搬上银幕的机会,我们应该看《雷锋》,学雷锋,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的热潮,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峰。(附图片)<br/> 雷锋在帮助王大力学习毛主席著作

有关歌剧《江姐》音乐的评论

第6版()<br/>专栏:报刊文艺评论摘要<br/><br/> 有关歌剧《江姐》音乐的评论<br/> 去年九月以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剧一团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城市演出了歌剧《江姐》。这些地区的报刊接连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江姐》加以评论,特别是比较热烈地评论了这部歌剧的音乐。<br/> 涉及《江姐》音乐的评论大都指出,《江姐》的音乐具有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在歌剧艺术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因而对于歌剧《江姐》对地方戏曲和民歌的借鉴,以及歌剧音乐戏剧化、音乐形象等方面,反应都很热烈。 对地方戏曲和民歌的借鉴<br/> 许多评论指出,歌剧《江姐》大量地运用了川剧中的高腔、帮腔和四川民歌,并以此为基调,吸收了其他戏曲音乐的元素。这些戏曲音乐和民歌的运用,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使歌剧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新华日报》发表题为《〈江姐〉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的评论,认为“音乐作者把民歌音调和戏曲音调都统一到为反映当时轰轰烈烈革命斗争的时代面貌和塑造江姐这个光辉的英雄形象的目的上去。”认为川剧高腔、帮腔手法和四川民歌的运用,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起了推进戏剧矛盾、表现人物丰富的思想感情、增强全剧的时代气氛的作用。《文汇报》的《喜看歌剧〈江姐〉》一文说:歌剧中出现了具有典型的四川民歌风格的川江号子,民歌《尖尖山》以及杨二嫂唱的几段小曲等,大大增加了生活真实感(杨二嫂唱的还把人物性格化了,很成功)。除此以外,大部分音乐则是吸取了各种戏曲和曲艺音调和表现手法,揉合在一起,并加以发展,曲调优美、悦耳。《解放日报》的文章《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认为,《江姐》的这种音调和表现手法对观众来说是熟悉而亲切的,而又合乎歌剧的独特表现方式,是戏剧的音乐,又是音乐的戏剧。《光明日报》的《革命英雄的颂歌》一文还认为,《江姐》运用了戏曲的艺术手法,又不拘泥于这些手法,和演员表演动作结合得丝丝入扣。<br/> 一些评论文章也指出《江姐》在运用地方戏曲和民歌音调的时候,前后不够统一,甚至有些地方运用不够恰当,某种程度地削弱了江姐形象。《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片丹心向阳开》认为,后二场的音乐,音调近乎浙江一带的风格,前后不够统一。《人民音乐》发表的《赞歌剧〈江姐〉》一文则认为,《江姐》在借鉴古典文学的语言上,有独到的光彩,但有些语言的运用未必恰当。“音乐语言也有类似情况,江姐所唱的曲调抒情有余,而在某些场合却显得缺乏刚强豪迈的气质。这些方面,都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英雄形象的体现,因而有待于提高。”<br/> 关于《江姐》的伴唱,有些评论文章认为,它常与独唱、对唱结合使用,起了画龙点睛、烘云托月的作用,增加了歌剧的音乐性和丰富了歌剧的表现力,是新歌剧的形式的一个发展。评论认为,《江姐》的伴唱既能帮助角色内心独白的伸延,又能烘托人物感情的发展,还能为观众讲话,使观众对舞台上发生的事件取得感情上的联系:时而为江姐不幸遭遇担忧,时而又对敌人发出辛辣的嘲笑。评论说:“不同的情况下,恰当地运用了帮腔伴唱,使这部歌剧音乐具有独特的风貌。”《江姐》伴唱的曲调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男声、女声、合唱、独唱、二重唱、清唱……结合剧情或人物性格不同使用。评论还以第五场里的一段伴唱和“背供”对唱的配合运用为例,说明这种运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这一段戏里,江姐、华为、甫志高各有心思,三人的“背供”对唱一句紧一句,在节骨眼上突然插入一句伴唱作为转节。“它不由江姐自己唱,而由幕后的伴唱代唱出来,更显得思想之深。”<br/> 在伴奏方面,评论主要集中在乐队改革和打击乐的运用上。好些评论称赞空政歌舞剧一团改变歌剧乐队贪大崇洋的倾向,把洋乐队改成民族乐队,由乐池搬到台侧。有的文章说:“《江姐》的民族乐队只有十来个人,他们搬到舞台侧面,拆掉了堵住观众欣赏的‘音墙’,学习了戏曲伴奏的手法,用包腔、托腔、衬腔的办法,突出演员的唱腔。”在打击乐的运用上,有的文章认为,这也是地方色彩的表现。《江姐》的打击乐是川剧的小锣小鼓,锣鼓节奏完全揉合在戏剧的节奏里,一声小锣,一声扁鼓,都是恰到好处,点到人心,渲染了戏剧气氛。还有的文章说:“除了这类的烘托气氛外,还有不少细致入微的用法。例如第一场结尾处,老奸巨猾的沈养斋对甫志高已有了怀疑,当特务把甫志高指给他看时,随着一声打击乐,他“扑”地一口,吹灭了手中的打火机,侧身立于台口,阴险地朝甫志高下场的方向点了两下头,幕落。这轻轻一下打击乐,有着画龙点睛之妙,好象把这刽子手的黑心肝一下子透视出来了。” 音乐形象及音乐戏剧化<br/> 有的文章写道:《江姐》的音乐“与其他方面共同完成了塑造英雄形象的任务。作者摈弃了那些渲染表面气氛和华而不实的表现手法,朴素而深刻地从内心深处去刻划人物;他们认真地学习了传统的戏曲、说唱音乐的表现手法,创造性地用来表现革命的英雄人物。”文章认为,江姐的唱腔给人的印象是鲜明的,其他人物的音乐形象也是准确而生动的,在塑造反面人物的音乐形象上,也创造了值得重视的经验。有的文章认为,《江姐》在借鉴戏曲的板腔体塑造音乐形象、达到音乐戏曲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文章说:“戏曲化的声乐曲是歌剧中必不可少的。如何写法,是目前歌剧音乐创作中正在摸索的问题。我认为可向戏曲借鉴,也可向其他形式(如大型独唱曲)借鉴,也可另行创造。只要方向对头,通过一再的尝试,就可能创造出新歌剧自己特有的形式。”又说:“歌剧音乐中有一部分是戏剧性很强的。若用歌谣体的写法,就远不足以表达人物内心感情的复杂变化过程。因此,在新歌剧的创作中遇到这种情况,就往往要借鉴戏曲音乐中的板腔体写法。歌剧《江姐》在这方面则做得更大胆、彻底,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文章以第六场江姐在审讯室中一大段独唱唱腔为例,叙述了其中慢板、快板、清板、散板的往返变化后,说:“通过这一系列的板式变化,就把一位具有大无畏精神和宁死不屈的气节的共产党人的内心世界较丰实地表现出来了。”<br/> 但也有人对江姐的唱腔提出意见,特别是第六场。有的评论认为,江姐的音乐形象在后两场狱中斗争中,似乎过多注意婉转、深沉的一面,特别是在牢房中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喜讯以后,在音乐上烘托、渲染不够,如果能增强高昂、刚健有力的音调,对革命者宏大胸怀的刻划将更有力,对英雄形象的树立也会更完整些。《新华日报》发表的《英雄的战歌,光辉的形象》一文中则认为,如果能把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反革命气焰削弱一些,把更多的篇幅腾给江姐;同时从音乐形象再丑化他一些,就会有助于思想性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