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影片《雷锋》观后感
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指导员 高士祥
我们亲密的战友——雷锋同志光辉的一生,在银幕上和我们广大观众见面了。我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看了这部影片,银幕上许多生动感人的场面,深深把我吸引住了,我仿佛觉得不是在看电影,而是雷锋还活着,在和我一块谈心,雷锋的话不时在我耳边回响,他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战斗在一起。
影片《雷锋》较全面的把雷锋同志生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仇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忠于党,忠于人民,关心集体,体贴同志,克勤克俭,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精神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出来,使我们每个同志都能从银幕上亲眼看到活生生的雷锋,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又是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虽然,我和雷锋同志在一个连队生活将近三年的时间,对他的各方面比较熟悉;但是,由于思想水平有限,对于雷锋同志的革命精神实质开始认识得还不是那么深刻,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才对我的战友——雷锋的革命精神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雷锋同志所以能够做出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他勤奋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武装自己头脑的结果。他深深懂得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毛主席的思想,成了他的英雄行为和高贵品德的无尽源泉。电影《雷锋》虽然不可能把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全部搬在银幕上,但是它已经把雷锋同志的主要方面和精神实质都真实地反映出来了。我衷心地感谢编导同志和摄影组全体同志忘我劳动、不辞辛苦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光荣地完成了这部意义深远的故事片。影片中的许多场面,给我印象很深,教育很大,使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被许多生动的事例激动得不止一次流下了眼泪,不觉的使我回忆起和雷锋同志相处的日子。他在生前认真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永不忘本,他仇恨吃人的旧社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形象,每时每刻都呈现在我的眼前,正象影片里那样很清楚真实,就象雷锋同志真的和我谈话一样,所以我很受感动。雷锋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学习雷锋同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根本问题。
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是雷锋同志的根本思想。影片《雷锋》具体而深刻地指出了雷锋同志活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让劳动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他处处注意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一双破了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实在都不能穿了,还舍不得把它扔掉,让它继续为他服务。见到破烂、废品,他就拾起来,放在节约箱里。雷锋之所以这样做,正是由于他把这些看来非常平常的小事,同集体的利益、同革命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并且已经成为自己的习惯。这里使我想起了雷锋活着时常给战友们讲,吃黄连长大的人,现在吃到糖,就感到甜滋滋的,吃糖长大的人,吃上蜂蜜也会觉得不甜,我们生活在福中,千万不能忘本。在电影里的雷锋和活着的雷锋一样,处处帮助同志们。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感动了他周围的所有同志,吴奎在雷锋同志的帮助和影响下,克服了自己好吃零嘴乱花钱的坏习惯,注意了节约,再也不让家里给他寄钱了。王大力看不惯雷锋的那双破袜子,想尽一切办法把它“消灭掉”,他怎么能知道这双补了又补的袜子是雷锋同志永不忘本的无产阶级本色的表现呢?这不是一双破袜子,它闪耀着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光辉。为了给社会主义增添一块砖,为了让别人生活得更美好,雷锋才甘心情愿这样做。这里真实地把雷锋可贵的共产主义思想告诉了我们,他深深教育了我们应当怎样保持无产阶级的本色。
在雷锋同志生前模范行动的感动下,不少老同志本应探家,但他们不回去,有的回家去了都是提前归队,没有一个人误假。连队一提到雷锋的名字大家就忘记了个人的一切,都想着为集体做点好事。现在雷锋精神在连队更加发扬光大。影片中的王大力给大嫂买车票,在火车上扶老携幼,给老人让座位,象雷锋那样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等模范事迹,正是反映了雷锋的战友都在沿着雷锋的道路不断前进。现在的雷锋班年年是四好班,个个都是象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雷锋同志的革命精神,在雷锋班里放射着灿烂的光辉。
我们在影片里又一次看到雷锋同志支援灾区人民的感人事例,使我回忆起雷锋同志生前献给人民公社一百元钱的真实情景,记得我当时和他谈话,他对我说:“这是我的心愿,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的,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我这个雷锋,现在我们的吃穿,比起过去不是强一百倍还多吗?指导员,你说我每月发的津贴费放在那里还不是放着吗?现在人民公社刚成立,拿出来支援公社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不更好么?”雷锋就是这样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这就是雷锋节约的目的,是为了集体,为了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多么高尚的风格,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宽广的胸怀。当我看到电影里雷锋把一百元钱连同一封慰问信偷偷放在办公室就高高兴兴的走了的时候,顿时我的心一股劲在激动着,我的眼泪感动得一个劲的往下流,我仿佛听到雷锋又在向我们说:“假如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在整个机体中发挥了作用?假如你是一颗种子,你是否在土壤里生根发芽了?假如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浸湿了一块土地?假如你是一分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处黑暗?”雷锋真正这样做了。他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发挥了一个螺丝钉、一粒种子、一滴水、一分光的作用,他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一意为人民。
在生活里,雷锋捐款给灾区和破袜子的事,不是发生在同一个时候。但影片把它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对雷锋的高尚思想行为认识得更加深刻,是最生动最鲜明的对比。影片里抗灾指挥部的梁主任激动得双手紧紧握住雷锋的手说:雷锋同志,我做为一个老战士,为有你这样的接班人感到骄傲。是的,梁主任的话代表了亿万人的心意,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是多么光荣啊!一个雷锋和我们永别了,千千万万个雷锋式的好青年到处成长起来,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是我们党的光荣。
雷锋想得高,看得远,他真是一颗红心向着党。他把帮助别人当作是自己的快乐,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凡是领导上布置给他的工作,他总是愉快地想办法完成,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记得支部让他当校外辅导员时,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影片里雷锋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情景,真和雷锋生前一样。他利用一切机会给小朋友们讲革命故事,教唱革命歌曲,或者讲毛主席的故事,鼓励和帮助小同学,听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毛主席的好孩子。凡是听雷锋讲过故事的人,无不受到极大的教育和鼓舞。许多小朋友对我讲过:我们爱听雷锋叔叔讲故事,因为雷锋的故事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每个故事都离不开新旧社会的对比,离不开阶级和阶级斗争,离不开学习毛主席著作。他总是教育儿童生长在新社会,要热爱党,热爱毛主席。影片里雷锋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就讲到他在旧社会一家人悲惨的遭遇,阶级的仇恨深深印在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受到深刻的阶级教育。看到这个场面,好象雷锋正和我讲话似的,雷锋用一个螺丝钉给小朋友们讲了节约的故事,使孩子们受到教育。小朋友在雷锋同志的热心辅导下,有了不少进步,雷锋看到小朋友的每一个进步,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他感到为培养红色的花朵,尽了自己应尽的一分力量。
雷锋生前对待工作做到象夏天般的火热,表现在许多方面: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这是雷锋一贯的风格,他不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是谁家的事情,凡是他能办到的就尽力去帮,他一天到晚总是闲不着,不是学习,就是工作。影片里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已经好几天了,当然是很疲劳,更不能有舒适的休息,可是他忘记了这一切,下车就去检查各部机件,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他宁可不吃饭、不休息也要把它修好,直到一声令下,能立即出勤为止,这就是他对待工作的态度。电影里雷锋在往灾区运输物资途中发现地方公共汽车抛了锚,就主动地帮助更换轮胎,感动了司机,也感动了所有的旅客。雷锋同志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风格,使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他每次出车去执行任务,不是装车,就是帮助别人卸车,再不就是擦洗汽车,总没有闲过一次。就在这样的紧张工作中,他还经常挤出时间学毛主席著作。雷锋同志身体不舒服有点小病的时候,领导上劝他休息,他总是高高兴兴地说:“这点小病算不了什么!”记得有一次雷锋发高烧,连里领导和卫生队都让他休息,他怎么也睡不住,那时正是抚顺地区人民遭到洪水的袭击,全连官兵都到抗洪堤坝奋勇战斗,雷锋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他不能眼看着叫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他带病来到了抗洪前线和大家一起参加了战斗,他那股子倔强劲劝也劝不回去。平日里他不是替战友站岗,就是帮战友们洗补衣服,或者互相谈心共学毛主席著作,从不肯闲一下,大家也常称赞雷锋是指导员的助手,是连里的忙人。
电影里雷锋参加工地义务劳动和冒雨送老人小孩的场面,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情况。那一次,建筑工地的同志和那位大娘,都没有弄清这位解放军叫什么名字。雷锋同志做任何工作,从不讲任何报酬,无论轻重艰险,凡是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他都去做,他从来是把别人的困难看做是自己的困难,别人的困难解决了,他才感到心情舒畅,这就是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风格所在。雷锋同志对革命工作,从不挑肥拣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把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工作当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关心集体,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他说到做到,放到哪里,哪里就做出响当当的成绩,工作中遇到困难从不低头,有了成绩从不自满,他把每一项成绩都记在党的账上,别人指出他的缺点,他认为这是对他的关心,改正的最快,并能认真检查自己,当别人表扬他的时候,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严格要求,这就是雷锋青春的幸福,多么光明而伟大的胸怀,多么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对人民高度的爱,对敌人刻苦的恨,这是我们革命战士的本色,雷锋同志就是这样的战士。他经常对战友们说,我们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他时刻警告自己不能忘记过去,从他入伍的那天起,就决心要象黄继光、董存瑞、安业民等英雄学习。记得有一次讲话他向我表示决心说:“我头可断,血可流,在敌人面前决不屈服,我一定要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把我最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雷锋同志实现了他的誓言,电影里雷锋要求上前线去这个场面,又引起我回忆起雷锋同志要求上前线的情景。那时他听到在美帝国主义豢养下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匪帮梦想窜犯大陆的消息,复仇的怒火立刻在心头燃烧,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到前线狠狠地揍敌人,为自己的亲人和所有的阶级兄弟报仇。他到连部坚决要求要打仗去,当他得知我和连长到营部去开会去,便迫不及待地等着我们回来,一见面就向我说:“指导员,批准了没有?”当时他的要求很强烈,说什么他要让领导批准他上前线。他象个孩子似地向我说:“首长不批准我就往沈阳、北京写信要求去!”雷锋同志之所以积极要求打击敌人,是和他的阶级仇、民族恨联在一起,因而才使他有这股力量,这是党对他教育的结果。记得当时我对他说:“你不忘记过去的苦,积极要求上前线打仗,做个黄继光式的英雄,是个好事情。我们革命战士应该具备这种精神。但是需要和可能是个矛盾,你要求去上前线、前线也需要打仗,这是事实;可是我们单位也有我们单位的任务,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应当怎么办呢?”虽然对他进行了说服,但他还是坚持。我想这样对他讲不行,就拿出毛主席著作来和他一同找答案。当时雷锋虽然已学了很多遍《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但是对文章的精神实质和学用一致结合得还不够。为了使雷锋同志真正提高认识,服从需要,我就帮助他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如张思德是怎样死的,毛主席为什么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呢?如果党需要你做张思德这样的工作你是否甘心情愿呢?雷锋同志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这篇文章后,终于明白了不管在任何岗位上我都要尽一切力量想一切办法,为人民服务,做党的忠实儿子。
从这以后,雷锋大大地提高了认识,明确了党需要干啥就干啥,从没打过半点折扣,讲过任何价钱。从此他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性更高了,他决心要把毛主席著作真正学到手。他自觉地接受党的教育,不断用毛主席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改造自己,孜孜不倦地学习毛主席著作。通过刻苦的学习,才使他懂得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下决心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他决心要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鲜红颜色。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深深体会到毛主席思想关于对待阶级敌人民族敌人和一切反动派必须进行无情斗争的伟大思想,使雷锋的无产阶级立场更加坚定。他经常对我们说:“毛主席著作我越学思想越开朗,胸怀越宽阔,立场越坚定,理想越远大,一天不学好象缺了点什么,感到不舒服。”他在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交流会上对大家说:“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武器、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汽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他把毛主席的每一个指示都当作法宝,当作是自己言行的准则,他的挎包里经常装的是毛主席著作和日记本。因为汽车兵的特点外出执行任务较多,所以他根据这个特点,把毛主席著作随身带,走到哪里就学到哪里,有空就学,从不让宝贵的时间白白过去。就这样,他每读一篇文章,学习一个观点,都从内心增添无穷的力量。几年来,他就这样,书不离身,手不释卷,废寝忘食地学习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在他学习过每一篇文章上,都用红蓝铅笔把重点段落和精辟的语句划上符号,写下心得体会,把毛主席的话,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他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问题——学习——实践——总结的学习公式。现在的雷锋班和部队官兵都运用了这个学习公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雷锋同志不仅自己学习好,他还能热心帮助别的同志用毛主席著作武装头脑,活学活用学用结合,使周围的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有了明显的进步。
电影《雷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英雄形象。他认认真真读毛主席的书,老老实实听毛主席的话,时时刻刻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心一意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他自觉地接受党的教育,处处谦虚谨慎,努力进行思想改造。毛主席的思想就是雷锋的英雄行为和高贵品德的源泉,他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普通一兵,是从毛主席著作中吸取了革命的智慧才使他有了无限的力量,树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他真正懂得了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
正因为他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他憎恨旧社会、憎恨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和一切阶级敌人,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就应该学习他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正因为他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他处处想的是人民的利益,时时刻刻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事事能服从党的需要,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干哪行就爱哪行,从不见异思迁,挑挑拣拣。
正因为他有了这种思想,所以他把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看做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他从不放过一点机会多为别人着想,多替人民办好事,为集体,为社会主义多添一块砖,他做任何一件事,总是不声不响,认为自己应该做。
正因为他有这种思想,所以他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珍惜国家的一点一滴财产,处处注意节约,从不乱花一文钱,千方百计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雷锋,我们伟大的战友,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6版()
专栏:

只有作革命人,才能演好革命戏
铁道兵某部杨连第连演唱组五好战士 张明昆
从专业到业余
我是一九六三年入伍的战士。入伍前,在地方歌舞团当了几年演员。从专业转到业余,这中间我的思想是不平静的。入伍前,我对自己参军后的生活很有一番打算。我想,暂时离开歌舞团,在部队几年中,好好体验体验生活,将来退伍回到歌舞团,便有本钱了。初到部队,什么事都使我感到新鲜。特别是对铁道兵这个兵种很感兴趣,认为能走南闯北、游山逛水。到了连队,大家听说我是文工团来的,非常欢迎,都希望我能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战士,把连队的文娱生活搞得好上加好。当时我自恃有点本钱,要我唱就唱,要我跳舞也可以跳两下。可是日子一长,思想就发生了变化:觉得成年累月住在大山沟里,生活太枯燥了,不适合我体验生活的要求。有时连队开个晚会,也觉得不合口味,觉得战士们唱的歌不好听。由于这种思想作祟,情绪一天天低落下来,唱个歌也是懒洋洋的,当然大家也不愿意听我唱歌了。连首长发现我的思想情绪不对头,马上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你听不惯战士们唱的歌,看不起连队的晚会?”接着,他针对我的思想根子指出:“要想做好革命工作,首先要经得起艰苦生活的锻炼;你想体验生活‘积累资本’,你要体验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要艰苦,还是要舒适?这不是个小问题,而是个阶级立场问题。”最后让我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
连长说到阶级立场问题,给我震动很大。我马上找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仔细地琢磨。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毛主席这一段话,我以前也学习过,可是体会总是不深,原因就是并没有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现在重新读一遍,就感到它正说到我的心坎上。虽然我已经到了部队这样好的环境,但是由于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没有自我改造的要求,所以看不起群众的东西,自己也就唱不出同志们喜爱的歌子。这就说明我还没有真正明确文艺为谁服务和什么是文艺的源泉问题。我重新振作起精神,首先把思想扎根在班排,和同志们一块儿劳动,一块儿生活,缩短我和大家之间的思想距离,从中得到了不少的教育,知道了他们要听什么,喜欢看什么。这时,摆在我面前的是如何才能闯过思想关的问题。要过思想关,首先要过劳动关。于是我就到施工现场去,初学开山,打料石这门活,真不容易,大锤拿不稳,打不准,班长在一旁撑钢钎,我就朝着打,不是打在地上,就是打在班长手上,看见班长淌血的手,打一锤我就心疼一锤。我不敢再打了,可是站在面前的班长,微笑地对我说:“别怕,打吧!”看看身边的班长,又看看自己,感到一定要坚决地打!一定学会它。就这样,在热辣辣的太阳下,皮肤晒黑了,脱掉了层层的皮,心里感到高兴;大雨湿透了衣服,污泥弄脏了身子,心情却轻松多了。打一锤,思想、劳动就进一步。如今,当我演起我们自编自演的四川金钱板《闯关》的时候,越演越有劲,内心感情和表演的动作,再也不是假的,而是亲身的经历了。这些节目,这些歌子,虽然没有什么高超的艺术技巧,可是战士们却喜欢它。我想主要是这些节目反映的生活使他们感到亲切,说出了战士们心里想说的话,唱出了战士们心里的声音。
打破条条框框
不久以后,我参加了团的战士业余演出队。这时,又暴露了我对业余文艺活动的错误看法。去之前,我对它十分向往,觉得自己可以发挥一番。到了演出队一看,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不但没有灯光、道具,连块幕布都没有。乐器不象乐器,唱歌没有共鸣,做个动作没有架式。当时,领导叫我担任小导演,到了排演的时间,我大量搬用了专业的那一套。这一来,同志们的意见可多了,有人说:“你排的节目怎么把我们兵的味儿都排光了?”当然,这样的演出效果怎么会好呢?同志们说开俏皮话了:“谁排的节目?洋不洋土不土的!”这可给我当头一棒。这时指导员又对我的思想进行了教育,他说:“在朝鲜战场上,破脸盆、钢轨、炮弹壳、道钉就是我们的乐器,什么都不讲究,同志们还满欢迎呢。现在为什么你排的戏不受同志们欢迎,你该好好地找一找原因。”并且叫我再学一学毛主席著作。于是我又翻开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找到了自己不想干的原因。毛主席著作使我心明眼亮,检查到自己完全是个人主义思想在作怪,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虽然搞的是业余文艺工作,但这也是革命工作,党叫我干什么就应该干什么!只要解决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就什么事情也难不倒。自那以后,我处处争取主动做工作:在施工中发现了好人好事,就记下来,工休时,拿起广播筒,打起呱哒板,说起来,唱起来,同志们听了欢迎得很。到开晚会时,把材料再加工整理演出,比如《工地鼓动组》这个节目,就是这样产生的。大家凑在一块儿,你想个点子,我出个主意,这么合起来,别看它粗糙,满受同志们的欢迎。它并不靠什么漂亮的服装、道具,更不依仗什么好的乐器;破鼓安上两根牛筋,就是最好的低音胡琴,既能敲又能弹;施工中的钢钎也成了我们的主要乐器。不会说普通话,就用方言;不会作曲,就用民间的曲调,或是大家喜欢听的革命歌曲的调子。谈到艺术形式的运用,我原来也是爱套框框的。比如,我在接受《登高英雄后继有人》的排练任务时,是有思想顾虑的,觉得诗不象诗,剧不象剧,什么形式都不象。但领导说:“登高,就是我们连的传家宝,这个节目只准搞好,不能搞坏。”是的,杨连第在那样艰险的情况下,能登上八号桥排除万难。今天,这点小的困难,难得住革命战士吗?要想登得高,首先思想要高,毛泽东思想是法宝,立下愚公志,千难万险难不倒,打破陈规老套,我们就给它取个“词表演”。根据词的内容,配上登高的基本动作,这个节目也就排成了。
由于边劳动边演出,既闯过了思想关,还闯过了劳动关,这一点给我教育很深。在这个思想改造过程中,使我积累了很多的生活斗争知识,使自己的表演,由一看就觉得是虚假的到比较真实。另外,由于是业余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成为多面手。解决这个问题也是要经过一些思想斗争的。我在文工团是专门跳舞的,那时总认为要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太难了,而且觉得这样做低人一等。但解决了为谁学的问题以后,干劲就大了。现在不但什么东西都学会了一点,快板还成了我身边的主要武器。
过去我总认为业余文艺活动条件差,学不到什么东西。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只有作了革命的人,才能演出革命的戏。


第6版()
专栏:

从《新疆舞》到《蓝天练武》
空军某部战士业余演出队五好战士、跳伞能手 魏仲林 赵舟
我们都是空降兵战士,很喜爱舞蹈。几年来,我们在连队试用舞蹈来表现部队的火热斗争,从不会到掌握一些舞蹈粗浅知识,使得我们这些青年人不论在思想上,军事技术上和业余文艺活动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回想刚参军时,有一次,部队组织文艺晚会,要我们出节目。我们几个新战士在一起东凑西凑,好不容易凑出了一个《新疆舞》。演出后,同志们说还可以,顶热闹的;师长看了也鼓励大家说:“你们演《新疆舞》,大家还是喜欢看的,只是这些舞蹈距离我们部队生活远了些。总政指示业余演出队的活动要紧密结合部队中心任务,为提高和巩固部队战斗力服务。你们为什么不可以创作反映部队生活的舞蹈?”并指示我们要向毛主席著作请教。我们便带着这个问题,开始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主席的教导,使我们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首长来看我们,问大家搞出了什么东西没有。我们当时谈了好多客观原因和困难,首长批评我们有迷信思想,缺乏革命精神,看不到部队的有利条件。并且同我们一起分析,找出了部队开展业余舞蹈活动的有利条件,如领导重视文艺活动,同志们也很喜欢看舞蹈;部队丰富多彩的战斗训练生活,给舞蹈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战士都是青年小伙子,平时就喜欢蹦蹦跳跳,通过军事训练无形中就培养了我们对动作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战士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有的在参军前学过不少民间舞蹈,这些同志就是开展舞蹈的骨干。
这么一分析,我们才感到在部队里开展群众性舞蹈活动是完全有条件的。我们用革命精神开始了舞蹈创作的大胆尝试:把部队训练休息时,战士们自动的比赛训练动作和做游戏等的简单情节串起来,编了一个《战士游戏舞》。因为其中的舞蹈动作是平时一些训练科目和生活动作的加工,学起来并不太难。但是拉起架子以后,大家觉得自己的技巧太差,怕人家笑话,跳着跳着就没有劲了。这时首长又及时地指示我们再去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用毛主席的思想来提高我们的认识。毛主席说:“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又说:“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大家看了毛主席的著作,重新加工那个节目,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在一次节日的晚会上演出了。演出后,同志们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说:“舞蹈虽然简单些,但这是自己的作品,路子走的对,比你们以前跳的《新疆舞》好多了。”群众的这些表扬和批评,更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以后我们又编了《劳动欢乐舞》、《架线兵舞》等节目,从不同角度反映部队的生活,受到战士们的欢迎。经过几次实践,我们才在编舞上稍稍摸到一点经验。
时间长了,部队火热的斗争生活使我们得到锻炼。我们在政治上、思想意识上,都比入伍前大有提高。我们更加热爱空降兵,更加熟悉空降兵的生活,许多部队生活题材摆在我们面前,冲激着我们要去创作,要去表现。有一次,我们参加了紧急空降战斗演习。当时空降“敌后”的战斗场面是那么激动人心。许多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首长的指示和同志们的鼓励下,经过集体讨论,我们决定创作一个反映空降兵敌后作战,不畏牺牲的战斗生活的舞蹈。我们以那次演习为背景,选用了空降、冲击、铁锹伞刀格斗这些情节,根据人物穿插了群舞、独舞等场面,经过十几次反复修改,在一九六二年蒋介石企图冒险窜犯大陆的时候,我们的舞蹈《英勇的空降兵》向部队演出。出乎意料之外,这个舞蹈受到首长和战士们的热烈欢迎。连长说:“这个舞蹈好,演的正是时候,是一个最形象的战斗动员。”有一位战士说:“当我看到节目中班长的子弹打光了,枪摔断了,拔出伞刀勇敢地扑向敌人时,我的眼睛里直冒火。我想,我一定要和节目里的班长一样去消灭敌人。”我们听到这些反应,心里是多么高兴啊!这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林彪元帅说的“文艺能起到枪杆子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枪杆子起不到的作用”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我们的创作劲头更足了。
这次演出的《蓝天练武》,是反映我们伞兵训练生活的舞蹈。新战士小胡第一次跳伞的情节和激动紧张的心情,就是我们当新兵时候的生活再现。舞蹈中的一些动作,大部分是部队训练中的动作加工而成的。在这个舞蹈里,我们大胆地加上插话和歌表演,增强了部队生活的气息。但怎样使观众产生蓝天的感觉呢?我们大胆地利用平时跳伞训练用的过期的“引导伞”作为舞蹈中的道具,解决了舞蹈中比较难于表现的空中跳伞的困难,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个舞蹈虽然还不成熟,比较粗糙,同志们却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从一九六一年以来,我们共创作演出了十一个舞蹈节目。其中《英勇的空降兵》在去年被专业文工团选取加工后,参加了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并获得了节目奖。
通过几年来的舞蹈创作和演出,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林彪元帅提出的“三结合”,是开展群众业余舞蹈创作活动的根本保证。没有“三结合”,就不可能取得这些点滴的成绩。
我们今后一定要更好地在部队开展群众业余舞蹈活动,更好地为部队服务;认真当好兵,更好地做一个部队业余的红色宣传员。


第6版()
专栏:文艺短评

首先思想过硬
在文艺创作和演出中,要做到思想、生活、技巧三过硬,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一个艰苦斗争的过程,也是思想革命化的过程。
三过硬,思想过硬是前提。思想不过硬,生活过硬和技巧过硬就无从谈起。今天本报发表的《只有作革命人,才能演好革命戏》和《从〈新疆舞〉到〈蓝天练武〉》两篇文章,就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从这两篇战士业余演员的文章里可以看到:思想过硬,就是要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首先要彻底解决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问题。这似乎都是老话了,很多同志在口头上也都会说的。然而问题不在于会说,而在于认真地去做,去身体力行。不少人口头上说的是一套,实际干的又是另一套,终于犯了错误,给党的文艺事业带来损失。归根结底,仍旧是由于他们始终没有解决好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问题。
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用他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我们:当自己还带着各式各样个人主义的打算,没有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的时候,就觉得样样都不对味:成年累月住在大山沟里,生活太枯燥;战士们唱的歌觉得不好听,看不起连队开的晚会,等等。在这样的精神状态支配之下,又怎么可能去深入生活、同战士打成一片呢?怎么可能做到生活和技巧上的过硬呢?但是,一旦解决了为人民服务的问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方向明确了,前进的动力也巩固了,在业务和技巧上也就容易得到正确的提高,在文艺活动中也就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
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思想过硬,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解决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问题,这两篇文章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