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6版()
专栏:

惊涛骇浪炼红心
记崇武海战中的两个文艺战士
刘景林
这篇短文介绍了两位年青的电影工作者的英勇事迹。他们今年十一月在福建前线当兵,同我舰艇部队的战士们一起生活、一起参加崇武海战。请看他们是怎样在激烈的海战中拍摄了我军歼灭敌舰的英雄战绩,又怎样在严峻的考验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十一月十四日清晨,崇武海战刚刚结束,在彩霞辉映的海面上,我们乘船登上了“猛虎艇”。“猛虎艇”上英雄的水兵们,不顾一夜战斗的辛劳,正在给大炮加油,正在把一排排炮弹擦得晶亮。在这些身着海蓝色军服、时刻准备再战的水兵中间,我看到两个身着黄色军装的战士。我正有些奇怪时,指导员秦卫邦兴奋地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同志把这次海战情况拍下来了!”话刚说完,那两个战士已来到面前。不等介绍,他们就以不可抑制的激动心情,向我滔滔不绝地说起海战中人民海军英勇奋战的情景来了。
他们是天马电影制片厂的两个电影工作者。一个是摄影助理应福康,二十六岁。一个是担任场记工作的宋崇,二十四岁。两人都是共青团员。他们是今年九月份来到福建前线深入生活和拍摄有关解放军生活的艺术性纪录片的。几个月来,他们走遍了福建前线,拍摄了许多感人的生动的画面。
十一月十三日晚上,应福康和宋崇到码头上查看拍摄影片的场景。刚上去不久,忽然看到水兵们在紧张地进行起航的准备。他们立即跑下来问:“有什么情况吗?”
“有情况,马上起航!”一位战士回答。
他俩在征得领导同意后,立即将摄影机、照明灯等摄影工具搬到“猛虎艇”上来。刚搬完工具,艇队就起航了。在航行中,他们才知道,美制蒋帮军舰又来到我们渔场进行骚扰破坏。这时,炮艇正在飞速的航行中,党支部正在前甲板上召开支委会,战士们正在检查火炮、擦炮弹,到处一片繁忙。应福康也忙着把摄影机调整好,宋崇到舱内接好了电源。等支委会一结束,应福康和宋崇立刻去找指导员秦卫邦,要求分配战斗任务。指导员说:“拍电影就是你们的任务。”应福康要求说:“拍电影的时间只要一点点,更多更长的时间是打仗。”指导员说:“好吧,战斗打响以后,在保证摄影的情况下,宋崇同志去前炮搬运炮弹,应福康同志在后炮搬运炮弹。”
接受任务后,两个人肩靠肩站在甲板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迎着飞溅起来的浪花,共同表达了决心:我们要向王杰学习,一定英勇战斗,一定要把战士们痛歼敌舰的情景拍摄下来。最后,应福康紧握着宋崇的手,严肃地说:“如果我牺牲了,你来接替我的工作。”宋崇坚决地回答:“我一定完成任务!”应福康又问宋崇:“如果你牺牲了,有什么话需要向组织上讲?”他激动地说:“我正在申请入党,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希望党追认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应福康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对,争取入党是我们的共同愿望,让我们好好干吧!”说完,他们立即奔向各自的战斗岗位。
战艇迎风破浪,象一把尖刀向战区飞去。宋崇和应福康分手后,在战艇摇晃颠簸中,他象荡秋千似的来到了前炮。风浪越来越大,海浪哗哗地扑上甲板,打得战士们浑身是水。但人人坚守岗位,一动也不动。宋崇却吐得很厉害。十九岁的枪炮班副班长葛毅看到宋崇的情景,一面鼓励他,一面拿出两个苹果给他说:“你吃吧,吃了以后会好些,可以更好地打击敌人!”这时,虽然风大浪猛,衣服湿透,但宋崇感到有一股阶级友情的热流暖遍全身。
应福康也碰到了葛毅,葛毅握着他的手说:“老应,我是枪炮手,但在我艇靠近敌舰以后,还有一项任务,就是要跳到敌人船上去抓俘虏。”应福康说:“你跳到那里,我就拍摄到那里。”这时,战艇越来越靠向战区,战士们的挑战书、应战书在甲板上传来传去。“毛主席怎样教导,我们就怎样战斗”“英勇杀敌,做战斗中的王杰!”热烈的口号声,此起彼伏。解放军战士这种革命英雄气概,给予两位年青的电影工作者以极大的教育和鼓舞。
炮艇在飞速前进,距离敌舰越来越近了。敌舰疯狂地向我艇开炮了,我战艇却默不作声,直向敌舰逼近。“猛虎艇”真象下山的猛虎,一下子扑到敌人跟前,然后以雨点似的炮弹压向敌舰。应福康急忙打开摄影机,从取景器中看去,夜色中,火龙飞舞,多少愤怒的火焰直向敌舰倾泻。一会儿,敌舰“永泰号”被击伤了,拼命落荒而逃。“永昌号”也想往外逃窜,首长命令快速追逼。“猛虎艇”不愧是一头猛虎,等到靠近敌舰,一连串的猛烈炮击,真是震天动地。这时,应福康一直在后炮,看着眼前的战斗场面,心情十分激动。他打开摄影机,拍下了第一个摇镜头——从我们的炮艇开炮,摇到打中敌舰开花的精采场面。他一面拍一面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把胶片拍得太多,因为只有二百米胶片。后面还有更精采、动人的场面哩!
这时,宋崇在前炮上和战士们一起,加快速度,加紧运弹。他边运边对炮手高喊:“狠狠地打呀,要多少炮弹,我们运多少。”随着大炮的射击,海浪的扑打,人在甲板上很难站立。宋崇就和战士们一起俯卧在甲板上传递炮弹。他还不顾震耳欲聋的炮声,冒着大炮喷出的火星,跑到炮身下,将空弹夹一个个拾起来,送到弹药仓内再次装弹。
“猛虎艇”越打越靠近敌舰。应福康紧握摄影机,一会儿拍摄战士们的英勇奋战的形象,一会儿拍摄我们炮火击中敌艇后,喷溅出来的团团火花。突然海浪打来,摄影机因被打湿走电了,他两手麻木得直发痛;但当他想到董存瑞、黄继光、王杰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事迹,看到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动人情景,就毅然挺立在甲板上,照常坚持拍摄。这时猛烈的炮火又把镜头和取景框震了下来,一齐滚落在甲板上。应福康一看,如果战艇再一摇摆,海浪再一打来,镜头和取景框就有落入大海的危险。于是他急忙怀抱摄影机,一下子扑到甲板上,一手抓住镜头,一手抓住取景框,然后站起来迅速安好,又继续拍摄起来。……
敌舰“永昌号”中弹起火了,慌乱的敌人在舰上跑上跑下。“坚决把敌舰击沉,装穿甲弹!”宋崇立即将一排排穿甲弹送上炮位。敌舰被打得象蜂窝似的,火焰越烧越高,火光照红了海空,照亮了水兵们兴奋的面孔。应福康一步不放,将最激动最精采的场面一个个收入镜头,直到敌舰完全沉入滔滔的海浪之中。这时,应福康所带的二百米胶片也拍得差不多了。
敌舰沉没了。海面上飘散着油渍、碎片,俘虏在水面上挣扎。这时的应福康,又端起了冲锋枪,宋崇也紧握着手枪,和战士们一起高喊:“蒋军官兵,赶快投降,缴枪不杀!”他们又投入了抓俘虏的战斗。
战斗胜利结束了,满天彩霞映照着破浪前进的“猛虎艇”。应福康和宋崇不仅拍下了这次战斗的经过,更在心上刻下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在这次海战中,他们双双立了战功。
归途中,应福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切地体会到毛主席的思想是多么伟大。正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武装了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胜利。他想,文艺工作者也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发挥文艺这个武器的作用。一定要长期地到实际斗争中去,与工农兵在一起,才能拍出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好电影来。
(附图片)
法乃光插图


第6版()
专栏:

先作一个革命者
永申
两位文艺工作者在崇武海战中立了战功。这是可喜可贺的。
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应福康和宋崇两位同志,在福建前线碰上了一次海战,他们首先要求的是:到火线上去,去参加战斗!在炮火轰鸣、弹片飞啸的战场上,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在战斗中申请入党!在这次海战中,他们不仅以二百米胶片出色地完成了拍摄任务,而且英勇无畏,拿起武器,和战士们一起杀敌。这就是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文艺工作者!
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我们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工农兵,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因为只有工农兵的生活、火热的实际斗争,才是文学艺术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文艺工作者怎样切实地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放下“文人”的架子,全心全意地为工农兵服务,和他们同劳动共战斗。只有这样,群众才不会称你“先生”,而和你结成知心朋友。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是革命者!
世界上能够真正深入工农兵的文艺家,只有我们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因为我们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为革命而创作,为革命而演出,为革命而拍摄,为革命而献出个人的一切!有了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文艺工作者,是和工农兵群众呼吸与共、血肉相联的,是能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服务一辈子的!
应福康同志和宋崇同志,牢记毛泽东同志对文艺工作者的教导,到斗争的最前线去。他们是毛主席的文艺战士。目前,我们有大批文艺工作者,象这两位同志一样,活跃在生产和战斗的第一线上,在工农兵中扎下根去。“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文学艺术事业的丰收,一定会到来!


第6版()
专栏:

越南南方人民战争的颂歌
——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舞剧《长山火海》
凝甘
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高举人民战争的伟大旗帜,面对着凶恶的美国强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他们的智慧和热血,在全世界人民反帝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一直把反映越南人民伟大革命斗争生活,歌颂越南人民决战决胜的英勇精神,看做自己的光荣任务。
歌舞剧《长山火海》通过越南南方人民一支英雄部队粉碎敌人“扫荡”,跳出包围圈,奇袭并摧毁了美国侵略者号称“插在亚洲的一把宝剑”的“边山空军基地”的战斗故事,集中地刻划了这支英雄部队的司令员陈氏涓这个英雄人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越南南方人民当前令人鼓舞的斗争形势。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还是在西贡的“湄公酒家”,以至在美军的心脏——边山战略空军基地中,到处都有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人民群众。人民武装的每一行动,都能够得到人民群众最坚决最彻底的支持,因而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顺利完成消灭美国强盗的任务。这是《长山火海》这出戏表现得最突出的一点。
《长山火海》这出戏,由于大胆地运用了有歌有舞有戏的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空间,丰富了表演手段。既有痛快淋漓的武打,也有细致入微的政治斗争,因而,它也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人民战争必胜这一最具有世界革命意义的主题。
《长山火海》在序幕中,通过国破家亡、夫死家毁的戏剧冲突,把陈氏涓这个抗法战争时期的女战士推向了非唱不可的感情高潮。时过十一年,她第二次在剧中出现时,已是“B解放区”的司令员了。当她从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开会回到部队,她的女儿——侦察队长阮氏梅花和侦察参谋制虎也刚从前方打了胜仗回到椰林。游击健儿和革命群众正在又歌又舞欢庆胜利的时候,传来了民族解放阵线中央指挥部要他们立刻出发捣毁“边山基地”的命令。但是,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新情况。陈氏涓分析判断敌人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行动,当机立断地决定停止出发,立即转入地道。展现了一个高级指挥员多谋善断的才略。
地道在戏剧舞台上,由于空间的限制,是很难表现的。在这里,戏剧在暗转的空间采取了“红灯舞”形式,非常巧妙地把观众带入了进地道的意境中。灯转亮后,是地道的指挥所,通过敌人轰炸,陈氏涓指挥部队抢救群众、部署战斗和教育哥哥等情节,深刻的揭示了这个英雄人物清醒的政治头脑、高尚的革命情操、深沉的爱国热情、刻骨的阶级仇恨。
丛林反击和陈氏涓带着部队跳出合围圈,从湄公河水路乘船向“边山基地”进军两场。剧情内容动作性很强。适用于舞蹈和场面音乐来刻划人物、展示主题。因之这两场戏中作者没有赋予陈氏涓更多唱词,而是充分发挥了舞蹈、音乐的特色。到三幕二场,当她到达湄公河酒家,用计钓来美军上校雷诺的汽车,送自己亲生女儿梅花和侦察参谋制虎去完成爆炸“边山基地”地下指挥中心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时,她唱出了:“妈妈送你们去战斗”一大段唱词,生动地抒发了这个人物既是革命的军事指挥员,又是革命母亲的英雄情怀。在这几场戏中,歌、舞、话,围绕着主题的需要,随着剧情的发展油然而生,乳水交融,结成了一个比较完美和谐的歌舞剧的艺术整体。
《长山火海》以越南音乐和舞蹈作为创作素材,同时根据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成功地运用了我国传统戏曲中一些表现手法,从而形成了这出新型歌舞剧的独特风格。如陈氏涓的全部唱词的音乐基调,采用了越南南方民歌基调,结合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叫板、散板、垛板、清板加以发展,因之,这个人物的音乐形象就比较有特色。
舞蹈部分,尤其群众性舞蹈更富有特色。如前面谈过的“丛林反击”一场,主要靠舞蹈来表现的。在这场热烈的武打舞蹈中,舞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舞出了南越丛林战争的特色,舞出了敌人的狼狈相,同时也舞出了南越人民机智勇敢的精神。同“丛林反击”的热烈舞蹈场面相反,在三幕一场的“水上进军”的划舟舞则非常平静、幽美。但是,平静幽美中蕴藏着紧张的战斗气氛,围绕着剧情和人物内心活动,激起了起伏不平的波纹,描述了渔民如何掩护部队通过敌人封锁,展示了人民战争的主题。
尽管《长山火海》在某些剧情处理和歌、舞、剧的结合,还有瑕隙,但瑕不掩瑜,确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好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