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威宁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发展畜牧业,以牧促农,使历史上地瘠民贫的高寒山区,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繁荣景象。威宁是贯彻执行农牧并举方针发展山区生产的一个榜样。
以牧促农 粮畜双收
乌蒙山上一面大寨式红旗——威宁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贵州乌蒙山区,如今出现了一面大寨式的先进旗帜——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这里的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亲密团结,奋发图强,从高寒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执行农牧并举,以牧促农的方针,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终于使历史上地瘠民贫的山区,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繁荣景象。
到今年六月,威宁自治县的牛马猪羊等牲畜存栏量,已经比解放初期增加百分之六十五强。畜多肥多,肥多粮多。从一九五八年起,威宁已由缺粮县变成余粮县,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一点八倍。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
地处云贵高原的威宁,为我国南方多山的农业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树立了榜样。这里平均海拔在二千二百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只有摄氏十一点八度,无霜期只有一百三十来天。山高雾大,气候变化无常。全县面积七千多平方公里,一百多万亩耕地,大部分土质瘠薄。解放那年,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九十一斤。解放前,这里基本上还是一个半封建半奴隶社会。在国民党反动派、地主、奴隶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农牧结合
一九四九年威宁解放了。东方升起了红太阳,照亮了乌蒙山,温暖了威宁人的心。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斗倒了奴隶主和地主,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迫切要求摆脱贫困的枷锁,要求发展生产。但是,山还是那样高,气候还是那样冷,发展生产从何入手?有的人认为,威宁粮食产量低,只要发展粮食生产,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有的人认为,只要发展畜牧业,吃穿用都可以解决。有的人说,光搞农业,这么广阔瘠薄的耕地,所需的肥料和畜力从何而来?有的人说,光抓畜牧业,没有饲料和饲草,牲口又怎能发展起来呢?从解放以后,到农业合作化时期,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达到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目的,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县委的领导干部,带着这些不同意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全县有五百万亩宜牧的草场和灌木林,当地群众有亦农亦牧的习惯,因此初步认识到必须走农牧结合的道路。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关于农业和畜牧业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农牧并举的光辉思想,传达到了乌蒙山区,县委进一步认识到:发展生产的正确方针应该是依靠集体经济力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实行农牧并举,以牧促农。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向荒山瘦土索取更多的财富。
在农牧结合、以牧促农的方针下,威宁人象抓粮食一样抓饲草、饲料;象重视作物选种一样重视选育种畜;从农牧业的生产计划到劳力、土地和资金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从而为农业和畜牧业共同跃进铺平了道路。
开辟水源
威宁畜牧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同各种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也是新旧两种思想斗争的过程。这个县经常在冬春季节发生干旱,因此,威宁人把兴修水利作为建设山区的一项重要措施。龙街公社原是一个很缺水的地方,每年春旱时要到来回三十多里以外的小河去背水。但是距龙街二十里的龙姑,地洼积水多,一雨就成河。一九五八年冬天,社员们在总路线、大跃进思想的鼓舞下,在悬崖上凿石开沟,修通了长四十五里的盘山渠道,把龙姑湖里的水,引到龙街来。龙街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的问题,而且使一万三千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
一九六三年连续七个月没有下雨,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湖——草海,存水由一亿方落到一千万方。位于海拔二千五百米以上的凉山公社,社员们要走十多里崎岖小路下山取水。一九六四年开春,干部和社员学习了《为人民服务》和《愚公移山》两篇文章,心里亮堂,干劲倍增。当时气温还在零度左右,公社党委书记宋仕祥带领四百多名社员动工兴修一座牲畜饮水塘。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斗,终于修成了一个冬春不枯水的蓄水塘,满足了五六千头牲畜饮水的需要。十六年来,威宁人民开凿了一千六百八十八公里的水渠,挖了一百三十多座山塘水库,解决了严重缺水地区的三十多万人口和四十多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也使全县稻田面积比解放初期增加三分之一。
引进良种
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同时,威宁人十分重视提高牲畜质量。解放前,威宁广大农民受尽了地主、土司的压迫和剥削,饲养牲畜的积极性不高,牲畜体质日益下降,到解放初期,这里的耕牛体型矮小,绵羊毛粗绒短。为了给国家、集体生产更多更好的牲畜,从农业合作化时期,威宁人民就着手进行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他们从遥远的新疆引进了细毛羊,从内蒙古引进了良种马。从一九五八年起,又开始培训牲畜配种技术人员,逐步建立牲畜配种站(点)。但是这些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有些人反对用良种公畜同本地母畜配种。共产党员、彝族姑娘、贫农社员陈明芬和其他三个女青年在龙街公社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农村优良种畜配种站,面对面地同封建保守思想宣战。第一年,陈明芬给四百多只羊人工配了种,下了三百七十只羊羔。第一批改良羊诞生了,羊羔体大又健壮,毛细绒长。由于这批闯将的影响,全县的牲畜改良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县牲畜配种技术人员已发展到八百多人,建立牲畜配种站(点)一百七十多个。威宁成了贵州省绵羊改良的先进县。
农牧双收
畜牧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圈肥和充裕的畜力。今年全县耕地施肥的面积和数量,均比解放初期增加一倍半。全县平均每八亩半耕地就有一头大牲畜,耕地时有了比较充足的畜力,再加上兴修水利、改良土壤等其他措施,全县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农业增产,特别是高秆作物的增加,又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饲草、精饲料,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牲畜的饲养水平。
威宁人民知道,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只是跨出了第一步,比起先进地区来,还差得很远。为了彻底改变山区面貌,他们正在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不断革命,乘胜前进。
新华社记者 刘扬深 杨善清
(附图片)
左图: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贫农下中农代表和劳动模范在一起交谈。
右图: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七年来改良绵羊三万一千只,还为外地培育了改良种公羊八百多只。图为正在放牧的绵羊群。   伍素心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毛田巨变
湖南省岳阳县毛田区人民,发扬革命精神,持续八年同大自然进行斗争,终于把荒山秃岭的旧山区建设成为农、林、牧、副各业全面发展的新山区。毛田人的这种革命精神,正日益激励着湖南人民改造自然的斗志,人们在“学大寨、赶大寨”的同时,也开展了“学毛田、赶毛田”的活动。
新旧社会 鲜明对比
解放前,毛田这个地方是“一场大雨一层沙,三日无雨田开坼”。全区五万亩耕地,常年产量每亩只有二三百斤。加上国民党反动派、地主阶级的残酷迫害,毛田人民长期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许多人被迫离乡背井,东逃西散。
解放后,特别是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以后,毛田人依靠集体经济的巨大力量,治山治水治田,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使百分之六十五的稻田旱涝保收,使毛田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去年,全区粮食产量比解放前增加一倍以上,比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七;交售给国家的粮食达到四百七十二万斤。而在一九五六年,全区还要国家统销粮食八十多万斤。去年毛田还第一次向国家出售了上万斤棉花,今年又增加到三万八千斤。到去年,全区储备了一百一十万斤粮食,积累生产资金一百八十万元;社员的纯收入比一九五七年增长近一倍。此外,全区每十三亩田就有一头耕牛,平均每户养猪一头半。全区有几十个小山村用上了电灯;所有的村庄都安装了有线广播。
毛田所以能够巨变,是因为这里有一批好的带头人,是因为毛田人有一股可贵的革命干劲。他们按照党的指示,艰苦奋斗,排除万难,不断前进。
兴修水利 降服旱魔
从一九五八年冬天起,毛田区的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社员就以敢字当头的革命精神,大规模兴修水利,降服旱魔。
毛田的耕地多是沙土,今天下了一场雨,或者刚灌满了水,隔夜就漏干了。人们称它为“米筛田”。为了使这些“米筛田”有充足的水源,八年来,他们新建了三十八座小型水库,四千多处塘坝工程,一万八千个沉沙池,八万五千多个土谷坊,一万六千多条撇洪圳,还环山绕岭开了数万条引水沟,终于使全区绝大部分稻田有了水利设施,其中三分之二的稻田抗旱能力在七十天以上。
在八年治水的日日夜夜里,毛田人处处显示了不畏艰难的精神。云山公社龙形大队修建“和尚咀”隧洞引水工程,就是毛田人民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这个大队的龙形寺地方,有一百二十多亩“米筛田”,附近有一股很大的山溪水,因为隔着一座名叫“和尚咀”的石山引不过来。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一成立,大队党支部就提出打开“和尚咀”,引水灌龙形的倡议。消息传开,贫农下中农社员欢欣鼓舞,积极参加。
他们苦干硬干了两个多月,“和尚咀”隧洞终于凿穿了。有了水,如今龙形寺这片“米筛田”已全部插上了双季稻,单产从过去的一二百斤提高到八百多斤。
挑泥改土 植树造林
毛田的全部耕地中,有近半数是土质很坏的低产田,常年亩产量不过一至三百斤。因此,中共毛田区委在治水的同时,决定展开改造低产田的斗争。一九五九年冬天,他们选择南冲公社高家坳一带的瘦田为改造试点,在这儿搭茅棚,设立了“改造低产田指挥部”。山区的冬天,寒风凛冽,田土冻得梆硬,区委干部和贫农下中农社员一起跳下田去,铲光杂草,挖去蔸根,再挑来一担担塘泥、黑土,掺到田里。一亩田,少的掺上几百担,多的达一千多担。第二年,水稻亩产量比过去提高一倍多。
南冲改造低产田的事一传开,全区群众很快行动起来。
全区大面积改造低产田,为毛田由种单季稻改为双季稻,创造了条件。这时,区委及时组织人们到双季稻地区参观,使许多人的眼界开阔了,认识到不能光跟着前辈人的脚印走,老种一季中稻,产量提不高。于是,全区逐年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过去这里没种过双季稻,如今全区已有百分之七十七的水田种了双季稻,使粮食单产获得大幅度增长。
毛田区的大山小山面积有二十多万亩,大部分林木不多,有的还裸露着砂砾。一九六○年春天,区委书记许志龙带领一千多名社员,在相思山脉中的余家山等十九个山头,揭开了把荒山变成林海的斗争序幕。多少年来盼望荒山变样的群众,个个心情振奋。迎着刺骨的寒风,披荆斩棘,开垦林地。十多天时间就开垦了一千多亩荒山,播下了油茶种子,栽下了桔树和杉树。
但是,这次种的油茶大部分没有发芽,桔苗成活的也很少。一些对造林信心不足的人议论起来,说:“未见林海,倒见烂山”。
为什么失败呢?区委专门召集老农开会,总结失败的教训,派人到国营林场学习高山造林的经验,鼓足了勇气再干。这年冬天,在这些山头上又播下了油茶树种,栽上了杉苗。第二年、第三年,继续坚持补种,现在成片的林木已成长起来。这些年来,全区营造新林七万多亩,封山育林五万多亩。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毛田区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斗争中,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四年,全区农田基本建设用工占农业总用工的百分之二十三,每个劳力平均在农田基本建设上投工三百七十三个。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资八十三万元,其中自筹资金七十二万元,占投资的百分之八十六。
改造穷山恶水,是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奋发图强,艰苦创业?还是两手向上,依靠国家,坐等支援?这两种思想,在毛田的干部群众中曾经进行过一番斗争。区委及时总结本区一些“穷棒子办社”的先进单位的经验,在干部群众中进行自力更生的思想教育。
相思公社刘家大队就是这种艰苦创业的一个典型。这个大队一九五九年,在一条有四十多亩干旱的望天田的山冲里修一口大塘。砌涵管没有砖,干部社员就自筹了三千多块砖。一九六三年冬,他们计划修刘家水库时,光是买水泥涵管,请石工,买工具等就要开支三千多元,有人主张向公社写报告,要求国家贷款。
可是,贫农下中农社员主张自己筹集。他们共筹集了资金一千三百多元,还是不够。贫农社员许方池建议用瓦管代替水泥管。大队党支部采纳这个建议,节省了大批开支。水库竣工,没有要国家补助一分钱。
几年来,这个大队坚持小型为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新建了一座小水库,三十三口山塘,整修扩建了二十口旧塘,使百分之七十的“夜干丘”能够自流灌溉,百分之九十的田插上了双季稻。
刘家大队是毛田自力更生建设山区的缩影。
毛田的巨变,是毛田人民敢于革命和坚持革命的结果。在向大自然搏斗的日子里,困难一个接一个地向他们冲来,中共毛田区委的领导干部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带领群众冲锋陷阵。他们坚持真理,大胆领导。不管困难多大,他们挺身而出,一个个地解决它。
如今,毛田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经常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检查和总结自己的工作。他们常常同先进地区比较,向先进地区学习。今年以来,他们反复组织全区的干部和群众向大寨学习,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今年冬天,毛田人在过去没有使用绿肥习惯的山冲田里大种绿肥作物,用它来进一步提高耕地肥力,促进粮食增产。
新华社记者 龙文明 赵颖 张运铮
(附图片)
毛田历史上没有种过杉木,目前有条件的公社都种植了。
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摄


第3版()
专栏:

黄土高原大寨花——高西沟
解放前的高西沟,坡陡,沟深,土地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不收。集体化以后,高西沟人削山头,修梯田,植树造林,农、林、牧业齐丰收。高西沟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因为他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
陕北,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高渠公社高西沟大队座落在陕北米脂县顶天山的北面。
这是个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陡,沟深,土地支离破碎,地块很小。全村一千九百六十多亩耕地,分布在四十个山峁和二十一条沟岔里。“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是旧社会高西沟的写照。
高西沟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发扬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十多年来削平了十八个山头,修成了四百九十一亩梯田。在十条沟里修了八条大坝、一百一十二条小坝和埝窝,淤出四十六亩坝地,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
高西沟人还在一千四百多亩荒山、陡坡上造林种草,建成了一百亩苹果园、一百亩杏园和五十亩桑园,发展了畜牧业,养了蜂和蚕。
旧社会,碰上好年景,高西沟一亩地也只能打四十来斤粮;现在尽管是平常年景,梯田和坝地的产量也超过那时的四倍。今年,高西沟遇上了少见的大旱,庄稼仍然获得较好的收成。
闯出一条路
高西沟人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道路。
一九四九年土地改革以后,高西沟的穷苦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分得的土地上,拍崖畔,筑地埂,挖水沟,垒埝窝,防止山上水土流失。全村农民联合起来在四里长的大银山沟打坝淤地。
可是,高西沟人修的这些地,块块小,抵抗不住坡面上的雨水。后来,连在大银山沟全村联合修的土坝地也被冲走了。
当时,高西沟人虽然心里难过,但并没有气馁。他们说:冲走了坝,冲不垮我们同自然斗争的决心。农业合作化给了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和勇气。他们再一次地在山坡上修地埂,加高地畔,一架山一架山地修。到一九五七年,修出了九百多亩坡式梯田。地有了埂,却还在山上斜挂着,还未能从根本上制止水土流失。一到下雨天,高西沟人就提镢扛锹到地里同泥水开战。
一九五八年全国响起了大跃进的号角,高西沟人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也迈出了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时,杜家石沟修成水平梯田的消息传到了高西沟。党支部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下决心修水平梯田,争取从根本上制止水土流失。
高西沟的山不寻常,到处是断崖陡坡,要把四十个山头,几千块地修平,那块不得深挖三五尺厚的土层,土地来个大搬家?在这里,要把地修平,谈何容易!
但是,高西沟的贫农下中农社员,看见眼前的高西沟,山越来越陡,沟壑越来越深,路越来越难走,粮食产量老提不高,那个不是心痛如绞?他们立志改变高西沟的穷困面貌。老贫农社员姬玉武说:“山再高,沟再深,只要我们人心齐,两个肩膀一双手,修一山少一山,治一坡少一坡,三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这辈子不行,还有儿孙,山总有个治好的时候。”
正月的陕北,千里冰封,地冻得象铁板一样。往年初十,人们还在欢度春节。一九五八年这天早晨,高西沟的好汉们一齐上了山。他们一寸寸地掘开冻土,一块块地揭开冻盖,锅台大的硬盖,一扛就扔到了地边。掘出一两人深的土,在地边叠起两人多高的地埂,把地整平。干到天黑,终于修成了一丈四尺多宽、五丈多长的一块平地,地埂高达一丈二尺多。
修成的这第一块水平梯田,成为高西沟的一件大新闻。妇女们、老年人都来参观。
高西沟人从修筑水平梯田中看到了希望。第一个春天,高西沟修出了二十二亩梯田。
一九五九年,水平梯田第一次抗住了暴雨。前冬播种的十一亩四分小麦,亩产达到二百零一斤;六十八亩高粱,亩产达到了三百零四斤。七八十岁的老社员高兴地说:活着,还不曾见过这么俊的庄稼。
在斗争中前进
高西沟人在修筑梯田的过程中并不是从此就风平浪静。一连三年的自然灾害发生了,一九六○年春夏之间,高西沟百日大旱,第二年又是春旱,第三年的六月天滴雨未见。
旱情一开始就显得十分严重。一九六○年春,高粱种不到一半,地就干得种不进去了。这时,有些人回忆起了解放前发生大旱时的可怕情景。于是,有的人对修梯田动摇起来了,要求趁早放假让社员搞副业度荒。
支部请老贫农社员高增祥向广大社员进行村史家史教育。高增祥对大家说:“眼前受点旱,虽说日子困难,但比过去的生活好的多。党号召修梯田,就是要从根本上战胜旱灾,战胜水灾,一定要坚持干到底。”
在这困难的三年,高西沟人从未停止修地打坝。三年的自然灾害过去了,高西沟人也修出了一百一十七亩水平梯田。
高西沟经受住了三年困难和阶级斗争的考验,生产向前发展了。到一九六三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五,林牧业的发展也很快。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社员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于是,高西沟出名了,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有些社员因此自满起来了。梯田,照样修着。但人们精神状态不同,效果也就两样。过去修一亩梯田只用二十五个工,现在却上升到四十多个;过去四天修完的山坡地,这时却要用七天。
就在这时候,大寨大队的英雄事迹传到了高西沟。高西沟人议论着,比较着。有的质问自己:“大寨和咱的劳力、人口差不多,大寨是山咱也是山,为什么大寨人向国家交售的粮食,比咱的总产量还多?”有的对比着大寨,挖出了自己的思想根子:“大寨人身在大寨,看的是全国全世界,咱自己,端了个饭碗连窑门洞也没有看出去。粮食够吃了,劲头就不大了。”
思想提高一步,高西沟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大大前进一步。他们不仅加速修地打坝,建设更多的大寨田,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柠条、种苜蓿、种草木樨。几年时间,他们在十条沟种下了六百多亩柠条。
高西沟人风格高
高西沟人同大自然斗争的十多年,不仅是改天换地的十多年,也是锻炼意志、培养艰苦奋斗作风、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的十多年。
一九五八年开始修水平梯田的时候,高西沟连一把象样的铁锨也没有。他们不要国家支援,不向国家贷款,自己造、自己买工具,大队用公共积累,逐年添置了木夯、铁锨、推车等五十多件工具。没有技术,他们派人到外地学,自己摸索。
今年,高西沟遭到了特大的自然灾害,这里最大的一座黄蒿坪淤地坝却在五月一日动工了。多少年来,高西沟人为了修这个工程反复地算账。秋天算,收获忙,抽不出人;春天算,人少工程大,耽心汛期打不成。算来算去,迟迟未敢动工。今年大旱,迫着他们下决心动工。
高西沟人关心这座坝,上级也关心这座坝。县领导部门告诉他们:县的水利专业队可以抽调三十多人支援你们。高西沟人说:“不能要,专业队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公社提出:周围的大队可以用换工的办法支援高西沟打坝。高西沟人说:“不能要,周围各队还有自己抗旱任务。”
但是,大坝必须在五月三十一日打到九米零五的高度,预防可能发生的十年一遇的夏汛。高西沟人全部紧急动员起来了,农田上的社员,起早睡晚抗旱,每人挤出了五天时间上坝;十五名放羊的也抽空来支援。五月三十一日黄昏,大坝升高到九米零六。
三个月,旱情继续发展了。公社打来电话:国家准备拨给高西沟三万五千斤救灾粮。许多贫农社员听了这个消息找到高祖玉说:咱们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不能要国家的救灾粮。于是大家决定:一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二不要国家的救济物资,三不要国家的救济款。高西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向国家伸手。
新华社记者 杨克现 韩国英
榆林报记者 田家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