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鸡毛上天不稀奇,竹匠也能用机器,下料编制机械化,优质高产成本低。”
竹器工人造出了新机器
北京变压器厂等单位的几位读者,对我们提出了书面的和口头的建议,希望谈一谈小工厂能不能开展产品设计革命的问题。一位读者在信上说:“一些国营大工厂和设计部门,他们那里当然要开展产品设计革命,他们也有条件这样做。许多地方小工厂条件比较差,缺乏设计人员,他们要不要和能不能开展产品设计革命呢?”
这几位读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也很重要。小型工厂在工业企业里是大多数,他们能不能实行产品设计革命,对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影响。今天发表的这三篇关于小工厂和手工业社开展产品设计革命的来稿,就作为对这几位读者的答复。我们希望小型工厂的同志们能够从中得到启示,积极参加产品设计革命运动。  编者
竹器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工人全靠手砍、脚蹬、嘴撕来制做竹器,整天累得腰痛四肢酸。一个青年人,只要干上十几年,就牙齿也落了,手也裂了,活象一个老头子。解放前,工人们编了一套顺口溜,用来述说自身的痛苦生活:“竹匠终年穿破衣,天天劳动没饭吃,工作全靠两只手,口撕脚蹬破竹篾。竹器这个熊行业,古今中外没机器。”
可是现在情况变了,过去没有过的竹器加工设备,我们已经创造了二十三种,从破篾到编制都用上了机器。我们合作社里,充满了一片欢乐的景象,工人们说:“鸡毛上天不稀奇,竹匠也能用机器,下料编制机械化,优质高产成本低。感谢救星共产党,感谢恩人毛主席。”
我们创造竹器加工机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革命的过程。最初,当党支部号召全体社员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以后,有些人认为:“做机器那是专家、机械厂的事,咱这些斗大字认不了一布袋的老粗,会搞个啥?”
为了战胜保守思想,党支部就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有关文件,还学习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说:“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毛主席的这段话,给了我们很大启发,鼓舞了社员们敢想敢干的勇气。青年小组的同志们又编了个顺口溜唱道:“敢想敢干有志气,发明创造不神秘,只要大伙多商量,竹匠定能造机器。”他们并且很快动起手来,几个青年小伙子利用解放式水车,搞成了破竹机;同时还提出了三十五项技术革新建议。党支部抓住这个典型,号召全体社员学习青年小组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这样,一个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高潮开始出现了,参加“双革”运动的人数,达到全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连四十多岁的妇女也积极提建议,新学员也大胆改进工具,大胆试验。
我们这些竹匠出身的工人,没有机械知识,又缺乏工具设备,要造出竹器机械确实有些困难。我们没有图纸,也没有样机,大家就用竹杆扎,铁丝缠,木板对,泥巴塑等办法,共搞出了五十余种模型、七十余项研究方案。后来就边设计边试验。有些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又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例如竹筷子机就是这样,最初是把四片刀装在一个凳子上用杠杆向下压,这比原来用弯刀刮快得多,而且又省劲。后来改用电力推动筷子毛坯,再刮方旋圆,这又进了一步。但是在使用中发现这个方法仍有缺点,不吃次料,只吃好料,体积大,成本高。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好用的自动筷子机,工效比原来的又提高了三倍。破竹机也是这样,最初制成了双层破篾机,现在又分别制成了四层、七层联合破篾机,这样就从破竹到劈篾都有了机器。
我们社里没有一台设备,制造机器困难很大。但是依靠群众的智慧,工人的革命干劲,我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如在制造竹瓶壳编织机的时候,没有齿轮,老工人刘德顺就用木板自己做成齿轮,然后包上铁皮代用。没有钻床,就用手摇钻钻孔。他起早睡晚,不畏劳苦地和大家一起干,剔键槽,磨滚子,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现在刘德顺同志不仅在实践中学会了一般机械原理和绘图知识,还掌握了钳工操作技术。
当技术革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后,有些人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有的说:“竹器机械搞出的品种不少了,用不着再搞新名堂了。”后来我们又学习毛主席著作,克服了这种不正确的思想,继续鼓足劲头,把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坚持进行下去。如瓶壳机开始只能编出上下一样粗的壳子,既难看又费料。后来经过研究,添了四块瓦杆,利用本身的慢弯度,编出的壳子美观大方。
这些机器不但大大改变了我社的生产面貌,而且还支援了全国二十二个省市的一百五十四个兄弟单位,帮助他们也改变了生产面貌。
河南省漯河市竹藤生产合作社
(附图片)
漯河市竹藤生产合作社技术革新中的闯将刘德顺(右)和党支部书记在一起研究,将竹瓶壳编织机由单丝进料,改成双丝进料。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摄


第2版()
专栏:

松花江畔一个小厂的变迁
炬光制灯厂原来是哈尔滨一个生产黑白铁器皿的手工业合作社,从一九五八年起才专门制造各种灯具,产品设计都是依样画葫芦,他们原来生产的信号灯,和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手提的那盏豆油灯一模一样;机车前照灯也只能照射一百多米,满足不了机车运行速度日益加快的需要。
去年下半年,工厂陆续接到几封铁路工人的来信,反映灯的亮度不够。哈尔滨铁路局系统很少用这个工厂的产品。不久,他们在阜新铁路局进行了现场验灯,一试验,机车前照灯只能照射八十米。
一连串的事实,在工厂里引起了很大震动。有人主张搞产品设计革命。也有人说:“改不得,咱们厂子小可冒不起这个风险。”“人家铁道部又是专家又是工程师,都没改了,咱们这些洋铁匠还能改成?”工厂党支部就组织全厂职工学习毛主席著作。在学习中间,许多老工人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不能只管做灯,不管用灯,火车要多拉快跑,我们不能拉火车的后腿,叫阶级兄弟摸黑开车!”还有许多人用本厂几年来大搞技术革命的成就,来批驳认为没有工程师就不能搞产品设计革命的论点,决心开展产品设计革命。
这个厂既没有懂得光学原理和机械制造的技术人员,也没有科班出身的车工、钳工。他们就号召全厂职工献计献策;一面挑选了三名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工人组成了专业组,同时还把全厂的技术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科学技术协会,作为进行群众性科学试验的骨干。就以这三个“洋铁匠”组成的专业组为核心,把许多职工都吸引到产品设计革命活动中来了。
他们以前是照样做灯,没觉得有多大困难。这回要自己设计个灯,问题就来了。首先是不懂光学原理。专业组的几个人就到书店和图书馆找来几本有关光学基本原理和玻璃加工方面的书籍,硬钻硬啃。有些买不到也借不到的书,他们就利用业余时间和星期天,去各个科技书店阅读样本,回来又不分昼夜的研究。他们就这样初步地掌握了光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凭着这点粗浅知识,开始了试验。试验坚持了近百个夜晚,终于使灯光由一片散光变成了光柱,由只能照射一百米、二百米、三百米,逐渐达到了六百米。
当有效照射距离达到六百米的时候,工厂又派人将车灯送到北京去进行现场试验。试灯那天,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亲临现场,把车灯挂到了“毛泽东号”机车上。事不凑巧,接通电源以后,灯光一片昏黄,只照射出一百来米,有些人摇头说:“这灯不行!”急得工厂去的同志满头大汗,心想,可别在首都丢人,急忙爬上车头调整。当对好焦距,一道白光唰地一下冲出六百五十多米,全场顿时活跃起来。一位工程师在六百米距离上拿出《矛盾论》来,把小字看的清清楚楚,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人人称赞。
有效照射距离的问题解决了,铁道部的有关部门又要求改进结构,提高散热性能和便于调整焦距。为了改进结构,工厂又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全厂职工一共提出了二十五种设计方案,集中到科协会议上评比讨论,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发扬了技术民主。最后综合大家的建议,找出了一种既利于通风、防尘,又美观大方、便于制造的结构。其它问题经过反复试验,也得到解决。到此为止,铁路部门提出的要求已经全部满足,这种新灯开始投入了成批生产。
机车前照灯设计革命的成功,给铁路运输、给工厂生产都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为铁路部门提高机车运行速度、减少了望事故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具有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便于调整焦距等优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按千台计算,每年减少灯泡、反光镜损耗,即可节省八十万元),还可以改善乘务人员的劳动条件。工厂的产品也打开了销路。原来这个厂生产铁路用灯只占很少一部分比重,现在已经成了供不应求的畅销产品。
哈尔滨市 巩卓祖


第2版()
专栏:

我们厂没有一个工程师,厂房陈旧,设备简陋,生产很多是手工操作。象我们这样的小工厂能不能搞产品设计革命呢?
我们的回答是:能!
我厂是由一些小厂合并起来的,建厂的初期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自己根本不搞产品设计。近几年来,技术力量有了一些发展,但与大厂比较起来,我们力量还是很不足的。全厂没有一个工程师,绝大部分技术员是一九六○年进厂的中专毕业生,有的是从工人中提拔起来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同时厂房陈旧,设备简陋,很多是手工操作。
象我们这样的厂子,能不能搞产品设计革命呢?我们的回答是:能!不久前,我们独立设计了一台电冰箱,许多技术指标达到或者超过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现在已经成批投入生产。
我们厂生产电冰箱,过去一直是仿制国外样机的。外国样机经常有变动,我们一直在赶也赶不上。这种情况,我们早已感到不行,但是又没有办法来改变它。今年年初,领导上提出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独立设计新产品。不少同志一听直摇头。他们说:人家大厂子,技术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才是搞新产品的“料”;我们这样的土设备、土技术,完成生产任务都困难,还能设计新产品吗?
为了消除这种自卑情绪,厂里就组织了一些人到上海等地去参观访问。上海手表附件厂的事迹给我们的教育最大。这个厂的设备、厂房比我们还陈旧,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却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参观回来,职工们情绪激昂,纷纷议论说:“人家机器还比我们差,尚且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他们比较起来,咱们短的不是条件,而是志气!”在这同时,大家又学习了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的劲头越来越高,有的工人说:“原子弹都爆炸了,我们就不能创造一个电冰箱!”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产品设计的革命。
第一个战役是搞电冰箱心脏压缩机。我厂原来生产的压缩机不够先进,要重新设计。厂里有两台外国新出产的电冰箱,各有优缺点。我们决定吸取这两台冰箱的优点,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重新设计一台新的压缩机。当时,有些设计人员将信将疑,觉得没有把握。这时工人同志起来说:“设计我们大家搞,失败了,责任我们大家来负,一定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大伙儿壮了胆,全厂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结果不到两个月,就把一台具有独特性能和结构的压缩机设计试制出来了。
在实践中,我们的技术员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必须全心全意去依靠工人群众。许多技术员主动走进车间,与工人在一起,边劳动,边搞试验和设计。领导根据群众要求,就决定以老工人为主,普遍组织了三结合小组。这样一来,设计工作就比我们原来设想的顺利得多了。降压起动研究小组,只经过一个月的连续试验,就使降压起动时间由六分钟下降到三分钟,达到了先进水平。
大家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工作,终于设计试制成了十三台新的电冰箱。这些新产品,经过鉴定,证明它是当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厂里有一台外国电冰箱,许多材料证明它是当前国际上的先进产品。我们的冰箱同它作比较,有八项主要的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它的水平。
通过这次设计革命,我厂职工在技术业务上有了显著提高,在思想上更受到了一次活生生的教育,它告诉我们:对产品设计革命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工厂的大小,而是志气的大小,干劲的大小。
北京医疗器械厂技术科


第2版()
专栏:短评

发明创造不神秘
敢想敢干有志气
发明创造不神秘
只要大伙多商量
竹匠定能造机器
这是河南漯河竹藤生产合作社的工人们创作的一首顺口溜。这首顺口溜编得好!短短二十八个字,生动地表现了工人们无畏的革命气概,也给我们揭示了产品设计革命里的一条真理:发明创造并不神秘,只要人们具有敢想敢干的革命志气,而又善于实行“大伙多商量”的办法,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个手工业合作社所走过的道路,就是这个论断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些“斗大的字认不了一布袋”的手工业工人们,既没有一台好的设备,也没有什么图纸和样机,却创造了二十三种竹器加工机械。是什么给了他们力量和智慧?是毛泽东思想,是政治。具体地说,也就是他们所总结的两条:“敢想敢干有志气”和“大伙多商量”。
这两条,实际上也就是漯河竹藤生产合作社技术革命基本经验的概括。前一条主要解决精神状态问题,也就是要不要革命的问题。是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呢?还是不甘落后,敢于革命呢?他们活学活用毛主席的著作,战胜了保守思想,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后一条主要解决方法问题。没有一台设备,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不懂机械设计知识,怎么办?他们还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实行“大伙多商量”,走群众路线,把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工人都组织了起来,边干,边学,边改进,边创造。他们就这样,把沿用了千百年的手砍、脚蹬、嘴撕的落后生产方式,变成了初步的机械化生产。
漯河竹藤生产合作社的这两条经验,对小工厂是适用的,对于大工厂也是适用的,对于一切社会主义的生产企业,通通都是适用的。
不管大工厂,小工厂,只是规模的不同,并无性质的不同。开展产品设计革命,大工厂技术力量雄厚,机器设备好,这确实是有利因素。小工厂技术力量弱,设备差,困难确实会大一些。但是,除了工厂规模的大小之外,还有另一种性质的大小,这就是志气的大小。这是起支配作用的。工厂大而志气小,大工厂的优越条件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可能成为阻碍自己前进的包袱,而无所作为。小工厂而有大志气,不利条件往往可以变为积极的因素:没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有困难,可以激励士气,奋发图强,这样,就能够排除困难,作出大的成绩。漯河竹藤生产合作社是这样,哈尔滨炬光制灯厂和北京医疗器械厂也是这样。
不论是大厂也罢,小厂也罢,技术条件好的也罢,技术条件差的也罢,最可贵的是要有社会主义革命的志气。世界上的任何机器都是人造的。有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漯河竹藤生产合作社那样的工人,就能够创造出过去没有过的竹器加工机械。这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第2版()
专栏:

大寨人、下丁家人牢记毛主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导
找出自己的缺点 给自己出新课题
陈永贵写信给大队党支部,要以更大干劲,消灭同下丁家队的差距下丁家大队以大寨为榜样,查缺点、找差距,不断提高,不断前进
编者按:“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陈永贵同志自问自答地说,这个问题“永远回答不完,要一直回答下去。”这个说法好。这个问题如果能回答完,事物的发展就要停止了。陈永贵参观下丁家大队,认为下丁家“是超大寨的典型”,“我们的工作落后了”。下丁家大队今年取得大丰收以后,继续以大寨为榜样,查缺点,找差距,“开展一个进一步学大寨、赶大寨的群众运动”。是这些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特别客气么?不。他们是实事求是的。他们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懂得先进单位总会有缺点,知道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应该“打了胜仗找缺点”,以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应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了我们国家的比学赶帮超运动,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有组织地进行。“全国永远学大寨,大寨永远学全国”,如此循序前进,继长增高,我们的事业发展就会更快更好。我们提倡在实践中运用辩证法,提倡“打了胜仗找缺点”的革命精神。在这一点上,陈永贵和下丁家大队的同志们,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新华社太原二十四日电 “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这仍然是我们要继续回答的问题。这个题,要回答多久,看来永远回答不完。要一直回答下去。”这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十二月六日在青岛市写给大寨大队党支部的一封信中提到的几句话。陈永贵在信中鼓励全体党员和社员,虚心学习先进,奋勇前进,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陈永贵参加中共晋中地委组织的农业参观团,于十一月二十三日赴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一些先进单位参观访问。
他所到之处,看到广大干部、社员意气风发,扎扎实实地开展学大寨、赶大寨、超大寨的比学赶帮超运动。他看到有不少单位快要赶上大寨了,有不少单位的生产水平还超过了大寨。陈永贵看到各地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受到很大的鼓舞,同时也深深感到大寨大队必须急起直追,虚心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才能继续前进,取得新的成绩。因此,他在参观访问途中,给大队党支部写了一封信。
陈永贵在信中说:这次参观,对我们来说,教育太深刻了。所有的单位,尽管情况不同,但成绩都十分突出。没有别的话好讲,只能用老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突出。特别是到了下丁家大队,叫人越看越想看,越听越想听。看山,山青;看地,地平;沟沟有水,库库相连;看人,个个精神奋发,干劲冲天。今年粮食产量达九百五十多斤。是超大寨的一个典型。其实,超大寨的何止一个下丁家。看来,我们的工作落后了。如果不急起直追,迎头赶上,有被甩在后面的危险。
陈永贵说,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这仍然是我们要继续回答的问题。这个题,要回答多久,看来,永远回答不完。要一直回答下去。全国学大寨,大寨要找差距,要用更大的干劲消灭差距。我们要向全体社员算一笔账:拿一九六三年前和一九六三年后作比较,我们少作了多少事情,少产了多少粮食,少收入多少现金,这个账要算到户,算到人。使大家进一步明白人勤地不懒的道理,人的因素第一的道理。是不是我们的潜力挖尽了呢?劲头鼓足了呢?不能这样想,也不能这样说。现在仍然要在挖潜力、鼓干劲上做文章。
陈永贵在信中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发现了我们自己有点自满情绪。这是真正的危险所在。现在全国各地学大寨学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不仅学,还在赶,还要超,有的已经超过大寨。不管农业,还是林牧副业,好多单位都比我们好。人家学大寨认真学,我们学全国先进兄弟队,学得很不够。所以,要将“大寨式先进单位”的材料,认真地向全体干部与社员,进行宣传。使大家开眼界,长见识,找差距,鼓干劲,把大寨和各先进单位的差距,消灭得愈快愈好。天津市专门组织了报告会,让我报告后,又组织劳模和我们开座谈会。烟台党、政、军也组织了同样的会。济南组织了二万八千人的报告会,而且将我的报告连续广播,当作政治运动在全山东范围内开展,以推动当前的农田基本建设。学大寨学得认真极了。河北、山东,听说大寨人出来学习,真是轰动全省。人家虚心好学的态度,对党中央指示认真执行的态度,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绝不能辜负他们对我们的希望。总之,人家是惊天动地,翻天覆地,我们有点小手小足,小天小地。差距越看越清楚,越看越大,越看越多。我们在外面找,外面学,你们在家中找,家中学,成绩夸大有坏处,差距找得多些没有坏处。
陈永贵在信中对大寨大队当前的建设工作也提出了具体意见。他说:“土地建设的质量,一定要好上加好,不能含糊。不平的要搞平,起高垫低,真正达到高水平。活土层,要达到最低一尺以上,给水利化打基础。十六眼水井,要继续打,不能停下来。这是我们实现水利化的根本办法之一,是我们的希望所在。虎头山下造林地的修整,请检查一下,要整好,整细,也要摆一个样板。我们在下丁家,到处可以看到鱼鳞坑,这一看,再不能不抓了。”他在信中最后说,要把小麦越冬保苗,当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抓起来。因为今年麦田扩大了,小麦收成好坏,对明年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很大。
新华社济南二十四日电 山东省黄县大吕家公社下丁家大队在战胜大旱,夺取了今年的大丰收以后,又以“打了胜仗找缺点”的精神,以大寨为榜样,查缺点、找差距,鼓起了更大的革命干劲,掀起了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的新热潮。
今年秋收前后,大队党总支便发动社员总结生产经验。总支书记王永幸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参观学习之后,又把大寨的革命精神带回来,在全大队开展了一个进一步学大寨、赶大寨的群众运动。不久前,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来到下丁家参观,使下丁家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把下丁家学大寨、赶大寨的群众运动推向高潮。大会、小会、民校、工地,到处都在用大寨的尺子量自己的短处。下丁家人通过总结、学习、对比,一致认为比大寨有三个不如:一是稳产高产不如大寨过得硬,不怕困难、不怕灾害的劲头不如大寨大。大寨虽然水利条件比较差,可是他们抗拒了一百五十多天的大旱,今年下丁家遇到不足一百天的大旱,十九座水库、塘坝,就有十座基本枯竭,如遇到大寨那样的大旱,势必大大减产。二是政治思想工作不如大寨抓得深、抓得细、抓得透。大寨人胸怀全国,放眼世界,种田为革命,很值得下丁家人学习。三是虚心好学的风格不如大寨高。他们说:大寨提出“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人家面向全国,找了差距,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下丁家也要学习大寨这种精神,不断提高,不断前进。第十四生产队长丁学选说:大寨是全国闻名的先进单位,还口口声声说向咱学习;咱比大寨还差得远,再不加倍努力,就要落后了。
经过反复讨论,以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农田基本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水,继续向高山进军,修建高山水利工程,力争把高山梯田浇上水,全面实现水利化;整地,坚持啃“硬骨头”,决心把全部耕地彻底改造成为高标准良田。治山,高山继续营造用材林,近山浅沟坚持发展果树。同时还落实了今冬明春的农田基本建设具体计划。
入冬以来,下丁家大队的农田基本建设搞得热火朝天,全大队百分之八十的劳力都投入农田基本建设活动。凤凰山下方圆二十多里的山沟里,铁锤的叮当声,开山的炮声,打夯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许多社员说:为革命闹建设,就要有王杰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吕家水库的水,在秋季抗旱中大部用完了,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下丁家人说,学大寨精神,迎着困难前进。大队长张书勤等大队干部,和社员们一起想办法,终于找到了一条引水道,可以把下游南邢家大水库的水倒引过来,把水库灌满。圈子村东涧的石坝水库因物料不足,不能继续加高大坝,总支书记王永幸和工地负责人王万义,便召集贫下中农一起找窍门,大家一致决定把库底挖深挖大,可积下八千立方水,保证四十多亩小麦的春灌。目前,大吕家水库引水环山渠道已经完成,新建的一个容水七万立方的水库已挖完基槽,七项扩建工程也都打好了基础,整地活动也全面展开。


第2版()
专栏:

是艺术品 是阶级教育的教材
大型泥塑群象“收租院”展览在京开幕
据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四川省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的大型泥塑群象“收租院”展览,今天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开幕。
“收租院”所反映的内容是四川省大邑县大恶霸地主刘文彩利用地租形式盘剥劳动人民的罪行,以及农民群众在地主阶级压榨下的苦难遭遇和他们的反抗斗争。原作在四川大邑县地主庄园陈列馆展出时,共分交租、验租、过斗、算账、逼租、反抗六部分,二十四组,有一百一十四个真人大小的塑象。这次,四川雕塑工作者和北京、天津、哈尔滨的雕塑工作者合作复制了“交租”、“过斗”、“反抗”三组中的三十七个塑象,连同原作的全部照片,一起在首都展出。
展出的塑象和照片,不只是一组艺术作品,首先是一部深刻生动的阶级教育教材,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展出的所有农民和他们的子女的形象,既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仇恨、反抗的共同感情,又刻划出他们在不同经历中孕育成的不同性格。对于反面人物既阴险、恶毒又空虚恐惧的本质也揭露得比较深刻。许多塑象的体形动作,甚至人物的服饰、衣纹都有不同的特点。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借鉴外来雕塑和民间泥塑手法创造出的群象,既没有“洋气”,也扬弃了民间雕塑的“菩萨气”,显示出一种新的风格,在雕塑艺术的革命化、群众化、民族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首都文艺界十分重视“收租院”的创作成就和经验,认为它是四川雕塑工作者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同农民结合,改造思想,坚决执行文艺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