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职工论坛

不敢超就别想赶
山西晋生纺织厂副总工程师 陆福庆
十几年来,我革新了二十多种编织机,在实践中体会到搞技术革新必须有超的精神。超古人,超外国人;今天超过昨天,明天又超过今天;你超过我,我超过你,你再超我,我再超你,事物就是这样向前发展的。
以前,老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有两大坏处:一是眼光不远大。二是永远当尾巴。当你踏着人家的脚印走第一步的时候,人家已经走了第二步;当你再依着人家的脚印走第二步的时候,人家又走了第三步。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永远赶不上。所以,要赶先进,就得超先进。
超,就是要干自己没干过甚至是别人也没有干过的事情,因此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不懂。遇到“不懂”是好事,有“不懂”才能有“懂”;“不懂”的事情干的越多,“懂”得的东西,也就越多,越能达到“超”的目的。因为不懂就不干了,什么时候也别想超过别人。
有的同志见我把花了很多心血搞出来的设计,一次一次地推翻,问我心痛不痛。我想,干革命,搞革新,就得敢于否定已经显得陈旧的东西。敢于破旧,才能创新,破了旧的,搞成新的,这不是更好吗?熟路子走起来当然好走,老一套做起来当然顺手,可是,那样怎么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呢!
  用什么标准比先进
 北京化工二厂工人 孙金平
用什么标准比先进?孙乐义同志有两把尺子,就是完全地为人民服务,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用这两把尺子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我们有些企业对待自己的成绩只有一把尺子,还是一九五九年的一把老尺子,尺码太小,一尺不足七寸。现在全国各个企业都在用国内外的先进水平来衡量自己的工作,这些企业还在用这把老尺子衡量今天的成绩,结果是越量越自满,越量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傲气十足,兄弟厂的逆耳忠言怎么也听不进去。
孙乐义同志有两面镜子,他的两面镜子是两个“极端”: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我们有些企业也有两面“镜子”,不过是一副眼镜。而且不是戴在前面,是戴在脑袋后边,不往前看,单往后看。一作报告,就是把现在的指标同上一年的同期比,而不是与先进厂的同期水平比。
有的企业所以不能从落后变为先进,就是这把尺子和这副镜子在作怪。我们必须把镜子带到前边来,必须丢掉那把老尺子,用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的尺子,用先进的兄弟厂的尺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尺子,量一量我们是长还是短,如果短了,就该急起直追。
  发阶级之奋 图祖国之强
  天津春合体育用品厂工人陈景洲 杨守政 颜锡坤 王佐仲 魏振旺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当中,一个人,一个工厂,在取得成绩以后,是骄傲自满还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前进呢?是满足于一花独放,捂着盖着,怕别人学了去超过自己,还是全心全意帮助别人赶上自己,超过自己,来个“万紫千红处处春”呢?这可是个区别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试金石。
我们提这个问题是有来由的。骄傲自满这个东西,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有了成绩记在自个儿的账上,叫成绩迷住眼睛,再也看不到“天外有天”;再一个是眼光短浅,心胸狭隘,只愿意自个儿进步,不愿意别人进步。一句话就是一个“我”字当头。有了这种思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没门儿。
多少事儿都说明,在咱们国家里,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只要发无产阶级之奋,图祖国之强,就什么困难也挡不住,什么事情也能办到。要赶,要超,全不在话下!


第2版()
专栏:

  为中国人民争气 为世界革命出力
  ——介绍《解放日报》关于“树雄心、立大志,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讨论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基地,上海的工人阶级,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作了出色的贡献。在加速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斗争中,上海工人阶级担负着重大责任。当着我国第三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执行的前夕,上海许多工厂企业和科学研究单位都在热烈议论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解放日报》根据读者的建议,从十月三十一日,在报上开展了关于“树雄心、立大志,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讨论。现在,这一讨论已经出了六期。读了这些讨论文章,人们会进一步认识到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会受到上海工人阶级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表现的壮志豪情和信心决心所激励所鼓舞。
这是反帝反修的一场尖锐斗争
许多读者以具体事实说明,力争在不远的将来使我国在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的一场尖锐的斗争。
上海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李艮同在《不是一般任务,是政治任务》一文中说,十六年来,我们从无到有,发展了一百几十种磨床,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精密加工设备,成绩是很大的。但是,有些高精度的精密磨床我们还不能制造,因此,国家还不得不从外国进口一些急需要的高精度磨床。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怀有刻骨的仇恨,用尽一切办法企图扼杀我国的工业。他们不但自己对我们实行封锁禁运,而且在北大西洋条约集团中,把精密磨床列为“战略物资”,阻挠其他国家向我们出口。十多年来,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深感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总是千方百计地要从政治上、经济上欺压和控制我们,为了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我们必须在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迅速赶上和超过它们。
上海第三制药厂副总工程师蔡聿彪在《这是一场尖锐的反帝斗争》一文中说,帝国主义曾经想用“封锁”扼杀我国年轻的抗菌素工业。解放以前,美帝国主义专家断定说:“不依靠我们美国,休想建成工厂。你们中国搞抗菌的人还没有出世哩!”一九五三年,我国第一家专门生产抗菌素药品的上海第三制药厂正式建成以后,美帝国主义又千方百计封锁禁运,把制造抗菌素的原料也列为战略禁运物资。然而,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是硬骨头。我们终于自己制造了原料,生产抗菌素。
他说,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建立我国自己的抗菌素工业过程中所受到的帝国主义的欺侮。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场和帝国主义进行的尖锐斗争。我们一定要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制造出世界上还没有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在医疗上迫切需要的抗菌素来。
这是世界革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上海工业展览会讲解员陈菊娣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而且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愿望。她说:在接待外宾参观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许多外宾把我国和上海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看作是他们自己的成就。他们说:“你们的成就鼓舞了全世界革命人民,全世界革命人民都希望你们更加强大起来。”在日常工作中所见所闻,使我具体而又深刻地认识到:我国和上海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我们的每一进步、每一成就,都为世界革命事业增添了一份力量,都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上三分之二还没得到解放的人民的革命斗争。
在《解放日报》讨论专栏第二期的“编者的话”中指出:“看,美帝国主义不但在军事上侵略我们,在政治上反对我们,还在经济上封锁我们,企图扼杀我们的工业,难道我们忍得下这口气么?不,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没有原料,自己造,没有技术,自己摸索。西方资产阶级能做到的,东方无产阶级一定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我们非要显一显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硬骨头精神,赶上和超过他们不可。”又说:“对待党的号召,我们上海职工从来是坚决响应,决不后人的。这次也一样,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
这是为国家争光为人民争气
上海染料厂工程师赵德祥在《下革命决心,为革命争气》一文中说:在去年春天的一个出口商品展览会上,我们上海生产的一种花布,吸引了许多外国厂商。这时,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知道了这批花布所用的染料中,有一种色谱的染料是向他们买的,因此当我国事后再向他们订购这种染料的时候,他们就故意抬高价格、减少出售数量,企图以此使我们生产发生困难。他们当中有一些对新中国不怀善意的人甚至讽刺我们说:“你们不是自力更生吗,那就请你们自己解决吧!”他们以为这样做,可以难住我们,迫使我们接受他们苛刻的订货条件。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上海工人阶级是什么困难也难不住的。当上级把上面的情况告诉我们的时候,全厂职工十分义愤;上级要我们厂在短时期内试制出这一色谱的染料,我们马上接受了这个任务,决心为祖国争一口气,填补上这个空白。我们采取了厂内厂外三结合的办法,在科学研究部门、大专学校的协作和帮助下,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终于顺利地试制出了这一种色谱的染料。而且从小量试验到扩大试制、从扩大试制到正式生产,只花了半年的时间,保证了印染行业顺利地完成了这种花布的生产任务,为国家争得了光荣。
上海胜利注射针厂工人林有清在《争气要争到底》一文中说:我们过去做注射针,是用砂轮磨削刃口的(按:注射针是用极细的不锈无缝钢管制造的,在戳进皮肤去的尖头上,有一个斜开的锋利的刃口),磨好之后还要用手工剔口,不但要耗费许多劳动力,而且产品质量不够好。今年二月,我们正在动手试验采用“导电电解磨削”新工艺的时候,听到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说我们中国的注射针刃口质量不好,并且在国外大肆宣扬,破坏我国商品的信誉,全厂职工非常生气。在党的号召下,我们大家的“气”鼓起来了,说干就干,而且下定决心非把这口气争到底不可。经过种种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做了一百多次试验,最后终于试验成功了新工艺,生产出了刃口表面光洁度很高的新产品。可见,不管做什么事情,非要“争气”不可。没有“气”,不“争气”,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功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件大事情,是同帝国主义赛跑,尤其需要争气。现在,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比起国家的需要来还差得远。我们已经下定决心:不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罢休!这口气是一定要争,一定要争到底的!
在讨论专栏第三期的“编者的话”中指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一场艰巨的斗争,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到许多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采取什么态度?如果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遭到挫折,就灰心丧志,那是争不了气的。相反,拿出铁打好汉的硬骨头精神,以中国工人阶级“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的英雄气概,敢于藐视困难,顶逆流而进,迎困难而战,那末,即使是挫折了十次、百次以至千次、万次,也还是要干下去,也还是干得成功的。”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些读者认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生产发展的需要。当我们还“没有”的时候,我们要“有”;“有”了以后,就要求
“好”。既不能仅仅满足“有”,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质量合乎标准”。
上海量具刃具厂戴国兴说,我们厂去年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试制成功了一种先进的镶硬质合金的千分尺。这项新产品,过去试验了几年一直不能成功,而这次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成功了,这是什么道理呢?道理也很简单,主要因为过去我们满足了一个“有”字,认为解放前我们根本不会制造,现在有了普通千分尺,不是很好了吗?由于这种安于现状的思想作怪,就失去了精益求精的精神,遇到困难,也就不能下定决心去克服。这次,在大量事实的教育下,认识到我们的产品已经远远落后于形势,非要急起直追不可。于是,长期不能解决的困难,也就很快解决了。可见,有没有赶超的决心,重要问题之一,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只有真正认识到客观形势的要求,下决心干,才有可能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滚珠轴承厂工人钱根生、三车间支部书记郑为光两个同志提出,这两年来,我厂的产品质量是不断提高的,各项精度都达到国家标准,有些项目还超过了国家标准,可是上海机床厂对我厂产品的意见反而多起来了。这是为什么?
后来经过对比分析,我们才发现,这几年来,上海机床厂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面已经先跑了一大步,而我们在这方面却落后了。一九六三年,我们的滚珠轴承,还是装配在一般的磨床上,而今年,他们已经大量生产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精度磨床了,因此,他们对我厂生产的滚珠轴承精度要求也就提高了。而我们呢?这两年来却满足于达到国家标准,以为产品已经合格了,甚至部分项目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就很好了;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就抱着慢慢来的态度。
我们深深体会到,一定要以高标准的思想去对待质量标准,满足于达到或部分超过国家标准,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面“慢慢来”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迅速赶上去,跑到用户厂的前面去,适应用户厂的要求,为用户厂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服务。
在讨论专栏第五期的“编者的话”中说:“从国内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从我国生产建设不断提高的需要来看,我们的产品无论在品种或者质量方面,都还不够先进,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这种状况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迎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又说:“由此可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决不是哪个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国家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用户生产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我们上海工业为了进一步支援国家建设,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所势在必行的事情。”


第2版()
专栏:

上海市染料涂料研究所水性涂料组的技术人员,最近试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黑色水性电泳漆。水性电泳漆具有不燃烧、无毒性、施用方便、漆膜均匀等优点。它为我国汽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机床等工业品的涂装工艺自动化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条件。这是技术人员用自行车部件试验水性电泳漆涂漆的性能。
新华社记者 唐允仁摄


第2版()
专栏:

  从学不了到学得好
  背着包袱 越学越没门 放下架子 越学越起劲
过去,天津合成化学厂糠醛车间生产糠醛,在全国是第一名,其他各地的糠醛厂都是在他们帮助下建立的。因此,职工们背上了“老大哥”的包袱,一直稳坐钓鱼台,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去向同行学习。直到去年初,听说北京糠醛厂生产已经超过自己时,他们才大吃一惊。尽管吃惊,他们却并不相信:“那些‘小闺女’的手艺还不是我教的,还能有什么拿手玩意。”
当车间主任在厂领导的督促下带着工人上北京参观后,果然发现北京厂的指标项项超过了自己。但这时,“老大哥”包袱挡住了他们的视线,虽然他们在口头上也说是来学习的,眼睛却看不到人家的先进思想和经验。回厂后,他们向厂领导和车间职工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厂和我们比是‘人家三好我们三差’。人家设备好,没有跑冒滴漏;人家原料好,里面没有砂土石子;人家的锅炉好,供气足,压力稳。”言下之意,北京厂生产所以好,是物质条件好,要赶北京,除非换设备。工人们一听,本来就不服气的更不服气了。有的说:“要是我们有北京的设备,闭着眼也能出醛。”就这样,车间领导两次带人去北京学习,越学越没门。
去年下半年,在全国的比学赶帮运动中,厂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组成三结合班子第三次赴京取经。这一次,党委首先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反对骄傲自满的指示,指出:“去后一定要放下‘老大哥’和‘师傅’的架子,虚心学习。”学的办法也变了,不是走马看花,而是先老老实实地跟班劳动。果然,放下架子,虚心看北京,就是不一样:人家虽是“小闺女”多,却个个干劲十足,操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人家人少技术低,劳动生产率却较高。天津厂的一个生产副组长王慧臣特别对北京厂的三班协作好感受很深:人家算大账,上一班为下一班打基础;我们却扣小账,怕自己班吃亏,不管全车间的生产。人家每个工段也都是你帮我,我帮你,而自己那里却是各顾各。人家这样的干劲,这样的操作,这样的风格,生产怎能不上升?
  回厂后,取经队向工人们传达了北京厂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今年一月两厂正式签订了开展京津同产品协作赛的协议,继续组织工人到北京厂学习,这样,他们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就逐步上升。这些指标,有的超过了北京厂,有的接近了北京厂。职工们决心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第2版()
专栏:在各地报纸上

  论比学赶帮超
  战略上要“一步登天”
我们一定要大长革命志气,敢于同世界先进水平比,敢于找世界最强的对手较量。在世界科学技术舞台上,我们决不是只求“叨陪末座”,而是要力争“雄踞首席”。
“那不是要一步登天吗?”对!我们就是要一步登天。这里所说的一步登天,是指在战略上,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有这种一步登天的雄心大志。当然,战略上的一步登天,是要和技术上的“步步登天”结合起来的。只有具有“一步登天”的雄心,“步步登天”的步子才能跨得大,才能阔步向前;反之,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目标,那么所谓“步步登天”,不过是蜗行龟步而已。
(摘自十月二十一日解放日报社论《首先要有革命志气》)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
生产是永远处在发展变动中的。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推动生产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就是同先进单位比,找出差距,差距就是矛盾,要敢于揭露工作中的矛盾;赶,就是消灭差距,达到先进单位的水平;超,就是超过先进单位的水平,出现了新的差距,又需要经过新的比学赶帮超的过程来解决。在每一个过程中,消灭差距的方法,一个是学,一个是帮。这样,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出现,由不平衡到平衡,再由平衡到不平衡,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社会主义生产就是这样永远不停地向前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
(摘自八月十七日北京日报《赶先进超先进》)
不进则退
现在,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还在按常规走路。他们不敢超先进,也不让群众超先进,如果谁要提超先进,就说这是“冒险”“出风头”“不自量力”。从表面上来看,好象他们是深谋远虑,指挥若定;实际上是畏难保守,不求上进。他们对于先进经验,“听了不相信,看了不服气,回去不推广”。所以,他们那里的比学赶帮超运动,是“学有气,赶无力,超无影”。要说原因嘛,他们就搬出“条件差”、“情况不同”等等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其实,说穿了是懦夫懒汉思想在作怪。他们觉得“争上游太费劲,当下游很难看,居中游正合算。”结果呢,甘居中游,安于现状,不进则退,沦为下游。这种“中游主义”,是当前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运动的主要思想障碍之一,必须彻底扫除。
(摘自十一月三日山西日报社论《企业领导要带头超》)
  绝招妙技是社会财富
在我们国家里,绝招妙技,先进经验都是社会的财富。我们之所以尊敬那些创造绝招妙技、先进经验的个人和集体,就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创造了财富。如果把这些财富占为己有,不让它充分发挥作用,那就不是无产阶级思想,而是受了资产阶级专利权的思想影响。因此,我们就是不怕绝招妙技给别人学去,不怕“太便宜”了别人。这个“便利”实质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什么不好呢?
(摘自十月二十三日工人日报社论《赛共产主义思想,赛共产主义风格》)


第2版()
专栏:

  来自工业第一线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磁器活;石圪节人走过的路,我们要走,石圪节人没有走过的路,我们也要走,要踏出一条新路来,不能老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山西马脊梁矿工人王培官)
世界上没有不能走的航道,只要思想上没有“险滩”,水上的险滩是可以被人征服的。
(湖南航运局工人高士国)
新机器有它先进的地方,但是不管它新到什么水平,没有也不可能先进到了头。人的认识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人制造的机器也就要不断改进。(唐山劳动日报印刷工人朱宝珍)
我们不应该趴在人家的方案上来抄设计。后来居上的意思,就是敢破敢闯,推陈出新。在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反对思想上的凝固不化。(马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彭在姜)


第2版()
专栏:

  帮别人赶超 促自己提高
在比学赶帮超运动中,我们碰到过这么两回事:以前,有一台机车在节煤方面想要跑到我们头里去。我们包乘组有个别人怕被别人超过去不好看,没有主动帮助人家。结果,那台机车没有超过我们。虽然我们节煤的成绩比别人好,但我们的水平一直没有提高。后来,又有一台机车也是在节煤方面想要赶上我们。我们就主动地把节煤的体会全部告诉了他们。结果,他们又进一步创造出了放水节煤等新办法。节煤指标一下子超过了我们。我们马上去到他们车上学习,在学习他们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采取了封火节煤等新办法,使我们的节煤指标,达到了新的水平,又超过了他们。
把这两件事例对照起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当我们不肯主动帮助别人,别人没有超过我们时,既对别人不利,对工作不利,我们自己也没有提高,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是个损失!当我们主动帮助别人以后,别人超过了我们,我们又超过了他们,互相都提高了水平,这就大大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这两件事又使我们认识到: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我帮助你超过我,你帮助我超过你,就推动了事物不断前进,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共同提高,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一定要真诚帮助别人超过自己。“毛泽东号”机车包乘组司机长
蔡连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