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松林公社回苗彝汉四族社员百折不挠建设原始山区
从刀耕火种飞跃到农业先进行列
编者按:乌蒙山离太行山有几千里。位于乌蒙山区的松林公社,十几年前的生产水平,跟位于太行山区的、原来生产水平也很不高的大寨大队比起来,还要落后几个世纪。但是,他们经过不长的时间,就都成了农业先进单位。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不管发展生产的起点如何不同,只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可以把很苦很穷的地区,建设成欣欣向荣的地区。我们说,发展农业要靠大寨精神。这就是大寨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律。
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松林公社正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做的,做的好!松林公社各族社员用十几年的时间,书写了几个世纪的历史。这件事又一次最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最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思想。
本报昆明讯 云南宣威县松林公社回、苗、彝、汉四个民族的社员,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艰苦奋斗,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把一个原始落后的穷山区,建设成为农、林、牧业全面发展,欣欣向荣的新山区。
这个公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和事迹,传遍了云南各地。“走大寨之路,学松林、赶松林”已成为云南各族农民共同的战斗口号。
原始落后的穷山区变成欣欣向荣的新山区
松林公社地处当年红军长征时经过的乌蒙山区。这里海拔二千三百五十米,山坡陡峭,沟壑纵横,霜期长达二百一十天。全公社三十五个村寨,分布在四十一个山坡上。解放前,这里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各族农民受土司、地主的压榨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烧杀抢掠,生活十分困苦。八百多户人家到解放时只剩下二百七十户。国民党反动派曾把这个地方划为“废地”。
现在,这里刀耕火种完全停止了,固定耕地由原有五百多亩增加到六千多亩。一九六四年粮食年产量由解放初期的二十八万斤增加到一百五十八万斤。今年各种庄稼又长得很好。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大小牲畜的存栏数已由一九五三年的一千七百二十九头增加到现在的四千零二十一头。山上,除有大片用材林以外,还种了茶树、漆树、核桃树、板栗树、棕树等经济林木。随着生产的发展,集体家底越来越厚实,社员生活也逐步提高。现在各生产队共有储备粮二十三万多斤,公共积累十四万多元。全公社先后修建了很多仓库、晒场、烤房和畜厩,购置了玉米脱粒机和打谷机二十四架,还买了一部拖拉机。全社四百二十六户社员中有三百八十六户共存款五万多元。解放前,这里没有卫生机构和学校;现在,设有保健站和联合诊所,有农业中学、完全小学和初级小学,在校各族学生占适龄儿童百分之八十。
随着集体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各族社员爱国家、爱集体的热情不断高涨,积极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四年,向国家交售粮食二百八十四万斤,还提供了大量烤烟、油料、牛羊、皮张、药材等农副产品。
在党支部领导下坚持进行阶级斗争
这个公社的各族农民能够发扬革命精神,把一个曾经陷入绝境的穷山区建设成一个粮多、畜旺的新山区,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党支部。这个党支部一贯坚持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领导群众进行阶级斗争;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调动了广大群众进行山区建设的积极性。
解放初期,这里的各族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他们在翻身成为山区的主人以后,在进行艰巨的生产斗争的时候,也没有忽视阶级斗争。这里长期处于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状态:头一年毁林开荒种了庄稼,第二年便弃耕另找开荒的地方,结果是,“年年开荒,年年闹饥荒”,每年都要国家供应粮食。各族农民迫切地希望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当时,阶级敌人讥笑说:“要想把这个地方建设好,除非日头西出,河水倒流。”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积极领导社员“吐苦水、挖穷根”,把阶级仇恨化为革命力量,按照党指出的方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依靠集体,自力更生,进行建设。
依靠集体艰苦奋斗,狠抓农田基本建设
根据这里的情况,要根本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从固定耕地入手,坚决改变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从一九五四年组织互助组起,他们就一直狠抓农田基本建设。他们固定耕地,先开发五个山谷中的小坪坝。过去这五个高山里的小坪坝,都是积水成涝,荆棘丛生,不能种庄稼的地方。各族农民依靠组织起来的力量,利用冬季农闲季节,挖沟排涝,披荆斩棘,开荒造田。在这一斗争中,他们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塘子边小坪坝,四面山峰环绕,要排涝,就得从东北面劈开高七米、厚五十多米的山岭。党支部书记就带领社员,冒着风雪,凭着锤子、锄头和铁锨,奋战了一个冬春,终于劈开了山岭,排出了积水,开垦出几百亩耕地。就这样,各族农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战,到今年年初为止,一共挖了七条排洪沟,使五个过去荒草丛生的小坪坝变成了一千三百多亩平整的耕地。
在开垦五个小坪坝的同时,党支部还领导各族社员改坡地为梯地。一九五六年,王家村的回族、汉族社员,在陡坡地上用石头垒起一道道石埂,用草土块等搭起一条条地埂,还修了一些防洪沟,把十六亩坡地改成梯地。一九五七年几场暴雨,山洪冲走了其他坡地上的庄稼,这些修了梯地的土地却未受灾。全社各族社员看到梯地的好处,都照样改起来。从那时候起,一坡一坡地
改,一凹一凹地治,到去年,已经把一千多亩陡坡地改成梯地,基本上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烂山沟变成了好山沟。
他们还根据土壤瘦薄、粮食产量低的情况,开展了改良土壤、增施肥料的活动。从一九五五年起,社员们每年冬春两季,不畏天寒地冻,翻山越岭,把山箐里的肥土背到耕地里。到一九六四年,全社共改良土壤二千九百一十二亩,每亩地铺上三万多斤肥土。几年来,随着牛羊等牲畜大发展,盖了山畜厩一百二十六间,每年夏秋季把牛羊赶上山地放牧,就地关养,踩粪肥地。
积极进行科学试验,逐步发展多种经营
松林公社各族社员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从“山高一尺、水冷一丈”的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由点到面地进行各个生产项目的科学试验。公社、生产队的试验田分布在山顶、山腰和山脚。试验的项目有品种、密植、播种期、施肥等。从一九五六年起引进玉米、马铃薯等十几个品种,经过五年反复试验,推广了适宜当地种植的稳产高产的几个品种。原来引进的六斤河坝马铃薯,经过试验,已大面积推广。现在松林公社已成为全县马铃薯良种基地。
粮食自足有余以后,从一九五九年起,社员们又在高山区试种经济作物烟草。由于试种成功,到去年,全公社烟草种植面积扩大到三百一十亩,收获了六万七千多斤烟叶,既增加了收入,又向国家提供了工业原料。过去没有茶树的松林梁子,现在有了新茶园,各族社员第一次尝到自己生产的茶叶。去年,社员们学习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的革命精神,决心把山区建设得更好,新营造了漆树、核桃树、棕树和板栗树等经济林一千多亩。由于实行封山育林、人工促进林木天然更新,共保护和培育了成材林二万四千亩,营造了杉木幼林一万八千亩。
(附图片)
松林公社的牧群
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会供稿


第1版()
专栏:

办好新型学校培养新型人材
天津已有近三千人从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
半工半读学校培养的目标是: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既能当工人,又能当技术员,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新型劳动者。
本报讯 天津市从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已有近三千人。这些在半工半读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既有文化科学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既能当工人,又能当技术员,既能体力劳动,又能脑力劳动的新型劳动者。
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天津市就逐步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近一年来,又试办半工半读高等学校或班。现在,全市已有中等和高等半工半读学校或半工半读班一百一十九所,学生两万四千多人。
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过程,曾经有过起伏,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最突出的思想问题,是怀疑半工半读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材。对这个问题,天津市的实践结果作了肯定的答复。
根据天津市先后对约二千名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的材料,这些学生毕业以后,绝大多数当了工人,也有一些人当技术员或在科室工作。很多人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不挑肥拣瘦,勤勤恳恳地劳动,得到人们的称赞。他们有实际操作技能,也有理论知识,但是不摆知识分子的架子。很多人虽然没有技术员的职称,但已成为工厂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例如天津感光胶片厂参加科学研究和新产品试制工作的二百零七人当中,有八十四人是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占百分之四十。这个厂在前几年改造“中型试验车间”和新建“科技干版车间”的工作中,设计任务有一半以上是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完成的。这种情况说明:半工半读学校能够培养出既能体力劳动,又有文化技术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根据天津市的经验,半工半读技术学校在办学中要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不能把学生当作徒工来培训,只注意“工”,不注意“读”,不系统进行必要的文化和技术理论教育,使培养出来的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能从事脑力劳动;二是半工半读学校不能照搬旧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那一套,只注意“读”,不注意“工”,使培养出来的人只愿当技术员,不愿也不能当工人。只有反复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有关半工半读学校的指示,深刻认识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重大意义,明确半工半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办好半工半读学校。


第1版()
专栏:

印机连续侵犯我领空蓄意制造新的紧张局势
我外交部照会印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再次警告印度政府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入侵和挑衅,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应由印方承担全部责任
新华社二十日讯 中国外交部十一月二十日照会印度驻华大使馆,就印度军用飞机最近连续两次侵犯中国领空的挑衅行为,向印度政府提出强烈抗议。
照会说:“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十三时十分,印度军用飞机一架越过中印边界,侵入中国西藏空喀山口民政检查站及其附近地区上空,进行盘旋侦察。十一月十九日十时五十分,又有一架印度军用飞机越过中印边界,侵入中国新疆境内,在加勒万河谷和班隆及其附近地区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照会指出:“印度飞机的上述入侵活动,是最近这一时期印度政府蓄意在中印边境和中锡边境制造新的紧张局势的又一证明。中国政府再次警告印度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一切地面和空中的入侵和挑衅,否则,由此而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应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
新华社二十日讯 十一月十九日十时五十分,印度军用飞机一架,侵入我国新疆境内,在加勒万河谷和班隆及其附近地区上空进行侦察活动,然后向南飞回印度境内。对于印度军用飞机一再侵犯我国领空的骚扰挑衅行为,我有关当局向印度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警告印方必须立即停止这种入侵活动,否则将给予应得的惩罚。


第1版()
专栏:

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九次扩大会议
听取了关于今年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二十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今天下午举行第十九次会议扩大会议,听取了农业部副部长吴振关于今年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会议还通过决议,批准撤销最高人民法院西藏分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西藏分院。会议还通过了任免事项。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列席了今天的会议。


第1版()
专栏:

坦桑尼亚新任大使拜会周总理
新华社二十日讯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新任驻中国大使瓦齐里·朱马今天下午拜会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同他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拜会时在座的,有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戴平,非洲司副司长宫达非。


第1版()
专栏:

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本报评论员
半工半读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材?今天本报发表的天津市试办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的消息和文章(文章见第五版),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是要把新的一代,培养成为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科学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劳动者;既能当工人,又能当技术员;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天津市半工半读学校按照这样的目标办学,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新型劳动者。
半工半读学校是培养新型工人而不是培养一般工人的学校。一般工人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能很好地从事脑力劳动。这种学校也不是培养脱离生产劳动的技术员的学校,这样的技术员只能从事脑力劳动,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只有使新的一代受到中等技术教育而又不脱离生产劳动,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才是我们所说的新人。这种新人,跟现在的工人、农民不同,他们有比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不仅能从事体力劳动,而且能从事脑力劳动;他们跟现在的知识分子也不同,他们有知识,但是他们不脱离生产,还是当工人、当农民,没有知识分子架子。这种能文能武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是所有新一代的前途,是我们国家的前途。
天津市几座办半工半读学校较早的工厂,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工人的文化面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天津感光胶片厂统计,从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留厂工作的学生,占全厂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当工人,但他们同样能在科室工作,能担任新产品设计、试制和科学研究工作。这就是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在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方面前进了一步。随着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的发展和全日制学校的不断改革,培养出来的这种新人,将会越来越多。经过几十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在全体工人中间有百分之七八十达到中等技术学校的水平,农民中有半数以上达到这样的水平,那时,就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就可以进一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
要培养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的新人,必须不断地同旧的思想残余、旧的习惯势力作斗争。千百年来,旧的教育制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只培养脱离生产劳动的知识分子。在这种教育制度下教出来的学生,一旦有了书本知识,就瞧不起工人、农民,瞧不起体力劳动者,自己也不参加体力劳动。这种剥削阶级的思想残余和习惯势力,在人们的头脑里有很深的影响,一有机会,总会表现出来。正如天津制药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副校长的文章所说的,过去一讲到专业学校的水平,“就是培养中等技术人员,就是向全日制中专看齐”,“只想让学生当技术员,不愿意让他们当工人”,这些想法就是旧的思想残余和旧习惯势力的反映。要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就要反复地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各方面进行宣传教育,就要同这种旧思想、旧习惯势力作斗争,坚持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道路,同时实现全日制学校的革命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能脑力劳动又能体力劳动的一代新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