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编者按:“实行产品设计革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讨论,到今天已发表了十五期。前十四期围绕着“产品设计革命首先是思想革命”这个题目,着重讨论了破除迷信的问题。本报十三日发表的《打破洋框框,发挥创造性》的社论,对这个阶段的讨论作了初步总结。在这个期间,许多同志寄来了大量的信稿,因篇幅所限,不能全部发表,在这里,我们对同志们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破除对外国技术的迷信和依赖,发扬我国人民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是产品设计革命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它不是唯一的问题。要作出先进的产品设计,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有革命精神,而且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正确地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方面取得切实的成就。许多材料表明,在产品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其它的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求得解决。例如,如何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正确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克服各种片面性;如何实行“三结合”,充分发扬广大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如何破除烦琐哲学,建立科学的工作秩序,等等。所有这些,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思想方法问题;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也有立场观点即世界观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依然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革命的过程。为了进一步研讨产品设计工作中的这些重要问题,把思想革命深入一步,我们决定从今天开始,以《先进的产品设计是从哪里来的?》为题,继续进行讨论,希望直接参与产品设计工作的同志踊跃参加,介绍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我们也欢迎其它部门的同志参加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这一讨论进行得更充分,更深入。
要闯出一条我国自己的设计道路,多快好省地为国家设计新产品,实践告诉我们:
一定要自觉地实行三结合
在我们设计人员中,有些人认为只有专门搞设计的人员才能搞设计工作,“三结合”设计小组是形式主义。过去,我也有过这种看法,在工作中很少和工人群众商量。
一九六一年冬季,我厂开始设计和试制我国第一台十万伏标准电容器。当时由于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又缺乏经验,工作中碰到了许多困难。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呢?我一接受任务,就到处翻阅资料,寻找外国同类产品的实物,希望通过这些途径,搞出一个设计方案来。可是事与愿违,从几方面都没找到能够解决关键问题的资料,设计工作进展很慢。
在这种情况下,我厂领导组织了一个“三结合”设计试制小组,启发我们和工人同志一起研究,闯出一条我国自行设计这种产品的道路来。小组成立了,我是小组的成员,但我心里却认为它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我想,大学毕业的、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专家都没有想出办法来,工人识字不多,又没有系统地学过技术理论,仅有点滴操作经验,把他们吸收进来,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由于这种思想作怪,小组虽然成立了,我们却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仍按照原来的老办法翻阅资料,还是企图在资料中找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来。
可是,我们搜集的资料,还是残缺不全,产品中的一些关键性设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产品中很重要的部件电极,形状复杂,精密度要求很严,表面光洁度要求很高,该设计成什么结构?用什么办法加工?哪个资料上也没有说明。后来,我听一些留学回来的人说,外国的电极是用手工慢慢研磨成形的。于是我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翻阅了十多种外国资料和书籍,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在这种情况下,我厂领导决定召开“三结合”小组会来解决这个难题。出乎我的意料,只开了两次小组会,工人同志就根据产品的大体要求和我厂的实际生产条件,研究确定了电极的设计和加工方案。
工人同志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并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后来,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又碰到了更难解决的许多问题,始终想不出好的设计方案来。迫不得已,只好再去找工人同志召开“三结合”小组会共同商量,结果只用了几个晚上,工人同志又帮助我们研究成功了几个关键性的设计方案。
一连串事实,慢慢促使我反问自己:为什么知识分子想不到、做不到的,老工人能想得到,做得到呢?为什么过去自己没有想到要向工人群众请教呢?此时,我才根据领导同志的教育,对照自己的思想,重新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著作,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问题的关键是,我一向认为自己上过大学,又和外国专家一起工作过多年,因而觉得比工人有知识,比工人能干。有了这种傲视工人的思想,当然就看不起他们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只能向书本请教,向专家请教,而不会向工人群众请教了。
想清楚了这个道理,我才开始认识到领导上让我们成立“三结合”小组,走我们自己的设计道路,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从我国的情况出发,尽快提高我们设计水平的一种最有效的好办法。
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我们就把请教工人同志解决设计问题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一九六四年,我们开始设计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能制造的我国第一台五十万伏标准电容器。虽然这台产品更复杂,更难设计,更难试制;但是由于我们端正了设计思想,一开头,就主动地实行了“三结合”。设计和试制的时间却比上述产品缩短了将近一半。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三结合”的重要性。
西安电力电容器厂
朱肇琨


第2版()
专栏:

思想上不能结合 技术上很难结合
我在工作中感到,有些技术人员不是真心真意地和工人结合,而是把三结合当作“走过场”,履行一种“手续”
领导上提出,在产品设计工作中,要实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我们工人举双手拥护,因为这是作好产品设计的重要“法宝”。我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还是第一次听到:“要把工人当成设计的真正主人!”这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工人责任的重大。
现在,技术人员对实行三结合,倾听工人的意见,比过去是重视了。但是我在工作中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在三结合的时候,不是从思想上去结合,而是单纯在技术上结合,这样,是结合不好的。这方面,我经常遇到的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把工人当作“临时顾问”。他们不是从设计一开始就明确地把工人作为设计工作里的一个成员,而是在课题研究或设计过程中,碰到了问题,才来找我们工人出出主意,而对整个设计不作全面介绍。工人根本不了解整个设计意图,只好根据经验,就事论事谈谈看法,这样做,效果当然不会好。
第二种叫做“突然袭击”。事前一无所知,设计人员图纸画好以后,只拿一张总图找我说:“李师傅,给你十五分钟时间,请提提意见,马上要去加工”。如果是一张简单的零件图,还勉强可以提些意见,如果是一张复杂的总图,十五分钟连图纸都不一定看得懂,怎么谈得上提意见呢?我看,这样的三结合,并不是真心想让工人提出意见,消灭差错,只是“走过场”,完成一种“手续”而已。
第三种就是干脆害怕“三结合”。有的技术人员设计不过硬,经不起审核,怕工人提意见,下不来台,所以就不敢大胆三结合。我们单位里曾有人说:“讨论方案或者审核图纸的时候,最好不请李师傅参加。”为什么?怕我提意见,找他们的“麻烦”。
以上三种情况中,都说明他们同工人缺乏思想感情上的结合,这样怎么能把设计做好呢?
第八机械工业部拖拉机研究所工人 李永生


第2版()
专栏:短评

思想上的结合是基础
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三结合的工作方法,是毛主席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在企业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具体运用。它在设计新产品、发展新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工人李永生同志在来信中,把“三结合”称为“法宝”。这确实是一个法宝。我们在工业技术方面依靠什么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呢?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和千百万群众的集体智慧,依靠他们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三结合”正是发挥这种集体智慧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的法宝。
今天的三封来信,谈到了“三结合”的一个方面,即设计人员同工人的结合问题。这是“三结合”中关键问题之一,因为“三结合”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两方面的聪明才智,而这两方面的聪明才智,只有结合起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密切结合发挥的作用,决不是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工人群众的作用的简单相加,而是远远超过了它。
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如何才能密切结合呢?有人仅仅把这种结合看做是技术知识和技术经验的结合,这是不对的。不错,“三结合”的直接目的是把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共同解决企业中的各种技术问题。但是,“三结合”首先是个政治概念,而不是个技术概念。要在技术上有共同语言,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有共同语言,如果思想上格格不入,技术上怎么能密切合作呢?这三封来信中反映的情况,不管是把“三结合”看成形式主义也好,不管是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也好,也不管是把实行“三结合”当作履行“手续”也好,从根本上说,不就是由于思想上没有共同语言吗?后来,所谓形式主义的看法所以被彻底否定了,无形的墙所以在无形中拆除了,从根本上说,不就是由于思想上开始有了共同语言吗?
因此,技术人员同工人要在技术上结合,首先要在思想上结合。思想是灵魂,如果缺乏思想上的结合,“三结合”就失掉了灵魂,只剩下躯壳,怎么能不是形式主义呢?
对于知识分子出身的技术人员来说,“三结合”不仅是在工人群众的帮助下取得实际知识,搞好科学实验的道路;也是同劳动人民相结合,促进思想改造的道路。技术人员同工人群众结合是“三结合”的核心,技术人员改造自己的思想又是同工人群众结合的核心。“三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企业领导干部改造自己的思想,同时帮助技术人员改造思想,逐步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同心协力解决企业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各种技术问题的过程。
参加产品设计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今天这三篇有切身体会的来信中得到启示,自觉地改造自己的思想,迅速地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实行真正的“三结合”。这种精神力量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加速我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


第2版()
专栏:

我们拆掉了阻碍三结合的“墙”
过去,为什么我们身在工厂,老是不能真正和工人结合呢?原因是我们尽管人来到了车间,思想上和工人们“弹的却不是一根弦”。我们同工人之间有一堵无形的墙
近些年来,我们每当接受一项设计任务,总要到工厂里去,同工人实行“三结合”。起初,我们以为只要身子下到工厂,同工人群众在一起,自然就可以结合了。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
在工厂里,我们也经常到车间转转,看看,也问问正在操作的工人老师傅。但是,我们同工人无论如何谈不拢,好象互相之间隔了一堵无形的墙。后来,我们发现工人和老师傅之间并不是这样,他们对于生产或技术上的问题,常常热烈地争论着。有时我们也想凑上去听听,提出我们在设计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他们研究,他们却说:“咱们这些大老粗有啥好谈的。”为这件事,大家都很苦恼,为什么我们同工人结合不到一块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小组全体人员曾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讨论结果,大家认为原因主要是:第一,我们虽然来到工厂,也下到车间,但是没有参加劳动。工人们都在紧张地生产,我们却穿得干干净净,这里转转,那里看看,象个参观的客人。第二,对待工人缺乏正确的态度,认为自己是设计人员,什么都懂,孤高自傲,听不进工人群众的意见。有时也去征求工人对设计的意见,但缺乏诚心,喜欢听表扬的话,不喜欢听提意见的话。第三,和工人弹的不是一根弦,配合不上。比如:工厂的生产任务很紧,工人关心的是如何保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我们对这些却冷冷淡淡,关心的只是自己的设计、试验,有时试验起来还要人家停产。总之,我们同工人结合不到一起,问题的症结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尽管人来到车间,心并没有来,知识分子的架子没有放下。
经过学习和讨论,大家的思想明确了,一致表示要按照毛主席说的:“你要群众了解你,你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我们决定首先参加劳动,从劳动中改造思想感情。以后,我们下车间就穿上工作服,有什么活儿就干什么活,象擦机器等比较脏和累的活儿,我们同样争着干,把车间的工作当成我们自己的工作。一次,车间急需要轧辊,生产很忙,抽不出人到加工厂去取,我们一位同志主动前去。他从很远的加工厂背回来二十余个共三十多公斤重的轧辊。当时正值盛夏,热得他浑身是汗。工人们见此情景十分感动,又是倒水又是拿扇子,问长问短,亲热极了。
在劳动中,我们既看到了工人群众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又看到了自己的盲目骄傲,使我们的思想感情开始有了变化。尤其是工人们那种主人翁责任感,给了我们很大教育。有一回,一个工人拿来一根已经轧好的高级管子,说是管内壁有划伤,想和我们共同商量改进的办法。我们一位同志拿过来看了看说:“没啥问题,照样生产吧!”工人却严肃地说,这些管子都是用高级材料制成的,如果出了废品,就会给国家造成损失。为了使我们信服管内壁确实有伤,他剖开了这个管子,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又和我们一起研究改进的办法。工人们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使我们极为感动。说实在的,我们好多人身上存在着粗枝大叶作风,在设计和试制过程中,对有些可以避免的损失,常常不大在意。
在劳动中,我们还亲身体会到设计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给工人们带来的痛苦。有一次,我们参加维修一台我们自己设计的轧机,每个人的手都被碰得血流不止,原因是机器上露在外面的螺丝或其他部件,都是四四方方、有棱有角的,手碰到上面,没有不破的。按说这些部件应当尽量去掉棱角,然而我们设计的时候却片面地追求外形美观,不顾工人操作的不安全。类似这样的问题过去工人多次提出,我们总不把它当成什么问题,如今经过亲自尝试,才体会到问题的严重。
通过这番实践,我们的心和工人们的心一步步贴近。每当机器发生故障,我们和工人一样焦急不安。出了次品我们也一样感到内疚。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任务,我们同样地体会到其中的喜悦。话能谈到一块,关系自然密切了,彼此之间那堵无形的墙也就在无形中拆掉了。
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型机械研究所
白连海


第2版()
专栏:

带着人民热爱子弟兵的心意
福建各界前线慰问英雄水兵
新华社福建前线十九日电 福建省各界人民慰问团今天晚上在福建前线某海军基地举行慰问大会,热烈慰问在崇武渔场击沉击伤美制蒋舰各一艘后凯旋归来的我解放军海军护渔舰艇部队指战员。
大会上,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军民亲如家人的动人气氛。来自福建各地的慰问团代表,带着全省人民热爱子弟兵的心意,向英雄水兵热烈祝贺海上大捷,赞扬他们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漂亮,为沿海人民除了害,出了气。水兵代表也向慰问团的亲人汇报了他们痛歼袭扰我渔场的蒋帮海盗军舰的经过。军民共同表示,一定要更好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按照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教导,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并肩严守海防,使一切胆敢来犯的敌人,同“永昌号”一样,粉身碎骨,沉没海底。
慰问团团长、福建省副省长贺敏学在大会开始时讲话。他代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和全省人民,向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他赞扬水兵们在崇武以东海战中杀出了“海上夜老虎”的威风,他们一心为人民,坚决勇敢歼灭敌人的战斗精神,为全省人民树立了学习榜样。他说,现在全省人民随时准备配合你们痛歼一切胆敢来犯的敌人,坚决做到你们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支援,那里需要就支援到那里。
福建前线海军某部负责人赵春保和痛歼蒋帮海盗军舰的代表秦伟邦在讲话中,衷心感谢福建省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慰问。他们指出,这次胜利的取得,首先应当归功于党和毛主席的教导,归功于人民的关怀和支援。他们表示,今后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执行林彪副总理在嘉奖令中提出的五条指示,认真总结海战的经验,戒骄戒躁,常备不懈,在保卫人民利益的战斗中,争取打更多更大的胜仗。
慰问大会结束后,随慰问团前来的京剧团、话剧团,给英雄水兵作了慰问演出。
这个慰问团是由福建省各界组成的,共五百多人,代表中有的曾与海军战士共同在海上战斗过。


第2版()
专栏:

刘少奇主席接受国书后,和瓦齐里·朱马大使(左三)等合影。
新华社记者 吴元柳摄


第2版()
专栏:

左上图:首都各界人民反对“日韩条约”大会主席台。左起:吴晗、加尔布(巴勒斯坦)、南汉宸、帕荣(泰国)、徐冰、清水卯一(日本)、艾黎(新西兰)、张奚若、西园寺公一(日本)、郭沫若、陈子平(越南)、周恩来、砂间一良(日本)、廖承志、郑凤珪(朝鲜)、彭真、陈文成(越南南方)、李天佑、中岛健藏(日本)、威利(印度尼西亚)、刘宁一、柯弗兰(美国)、唐泽敬(日本)、万徒勒里(智利)、蔡廷锴、马哈茂德(北加里曼丹)、王炳南。
新华社记者 张彬摄
左下图:首都各界人民反对“日韩条约”大会会场。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