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们几个宰猪工人创造了新机器
天津食品二厂一车间保全组组长 张登和
编者按:天津食品二厂工人张登和同志的这篇文章,生动地介绍了他们创造退猪机的经过。文章用有力的事实,对产品设计革命讨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我们完全能够丢掉“洋拐棍”,独立地设计和制造适合我们自己特点的新机器。
为什么有些设计人员总是守着外国资料,无所作为,而张登和他们几个宰猪工人却能够创造出新机器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他们有迫切的革命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破除迷信,振起革命精神,总结了实践经验,就设计制成了一台新型的退猪机。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精神状态。而某些设计人员所缺乏的,正是这种革命精神。设计人员深入厂矿,学习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实践经验,这是改进产品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
宰猪这一行,在旧社会是最被人瞧不起的,技术也是最落后的。直到天津解放,仍然是百分之百地靠手工,拼体力。生产工具除了杠子、刀子,就是刨子,根本没见过机器是什么样的。劳动强度很大,效率低,特别是做热盆工作(退猪毛),由于两只手整天泡在摄氏六十多度的热水里,工人都得了烂手的职业病。
解放后,屠宰工人和各行各业的工人一样翻了身。一九五三年,党为我们兴建了新型的屠宰场,劳动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手工操作的落后状况一时还没有改变。一九五八年,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中,我们自己动手创制了一批简单而又适用的机器,并仿制了四台立式退猪机。立式退猪机的退毛面积为百分之七十五,但猪腿和腋下的毛还要用手刮。这种机器每小时可退猪一百八十头左右。直到目前为止,国内较大的兄弟厂还都是用这种机器进行生产。
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新机器
我们为什么要创造新型的退猪机呢?是什么力量促使我们下定这个决心,敢摸这个“老虎屁股”的呢?是毛主席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
近两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养猪业发展很快,去年生猪生产就已经超过历史上最高年份。猪多了,我们的生产任务大幅度地增长了,但是厂里的生产设备还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去年第四季度,我们忙得人仰马翻,最后还是请来山东、河南和本省各地兄弟厂的工人,同我们一起来了个“冀鲁豫大会战”,才算解了围。今年,根据猪源发展情况,国家给我们下达的生猪加工任务又比去年翻了一番,达到建厂以来的最高水平。怎样完成这个任务呢?分析了生产任务和生产设备之间的种种矛盾,可以看出,主要矛盾在于退毛工序。这道工序不仅劳动强度大,占人多,而且对全车间生产效率的快慢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情况如果能够改变,不仅会使食品二厂,而且会使国内其他兄弟厂的退毛工人大大改善劳动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职业病这个老大难问题。而依靠原有的那套旧设备,是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的。针对这种情况,厂党总支及时向全厂职工提出战斗号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改造生产设备,迎接新的生产高潮”。根据大家的建议,领导上决定从创造新的退猪机入手,革退毛工序的命。
最初,我们思想上还有顾虑。我们想,原有的退猪机是钳工老师傅仿制出来的,而我们小组五个人(后来增加到八个人)都是宰猪的,不懂机器制造技术。论文化,只有一个高小水平的,这算是我们当中的“圣人”了,别说机械原理,就连机器转数都不会算,就这两下子还能创造机器吗?后来,我们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懂得了实践出科学的道理,大大鼓舞了我们创造新机器的信心。大家认为,我们虽然没有制造机器的技术,但是对宰猪来说,我们是最有实践经验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最聪明,我们最有发言权。我们有资格创造退猪机。
创造退猪机的决心是下定了,但是,做什么式样的还没有定下来。我们小组的同志坐在一起苦思苦想,总结生产实践经验。进行了无数次的议论,提出了许许多多设想,最后终于得出一条共同的结论:必须在水里退毛,机器必须安装在水里面。但是什么型的机器适合水里运转呢?有的同志想到轮船上的螺旋桨,大家从这里受到很大启发,提出了搞一个螺旋式的水内退猪机的设想。我们向党支部汇报了我们的想法。支部书记很支持我们,还进一步用粉房里的螺旋式送渣机的原理,来说明我们的想法有道理,鼓励我们好好干,要有决心有毅力把它干好。这更加鼓舞了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信心。
科学是从实践中来的
今年二月份,我们开始做退猪机了。可是我们都不会画图,几个人坐在一起比划了半天,越比划越迷糊了。用什么方法把我们的想法表达出来呢?这时我们想到了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一万二千吨水压机的经验,他们是先做模型,再来讨论。我们也就找来一些废旧材料,一边讨论,一边做起模型来。两天以后,我们做出了一个五百毫米长的小模型,并进行了第一次试验。这样小的模型当然不能用整个猪来做试验,就想出用猪蹄和猪耳来分别代表肥猪和瘦猪的不同特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通过螺旋的推力,可以把猪蹄、猪耳推出来,而且螺旋刀板也能够退掉猪蹄上的毛。但一次退不净,要往返七八次才能退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把模型的长度增加到一千毫米,退毛效率就比原来的模型提高了一倍,即往返三四次就能退净猪蹄上的毛。这使我们得到了一个科学数据,就是要有三到四米长的机器才能一次退净猪毛。
得到这样的试验结果,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但是我们知道,用几两重的猪蹄子作实验,终究还是不能完全代表一二百斤重的大猪。因此,我们冷静地分析了猪蹄子、猪耳朵和猪身之间,哪些方面是一样的,哪些方面是不一样的。大家认为:猪身和蹄子、耳朵比起来,最明显的不同是,猪身上肉多,脂肪厚,而且重,将来螺旋刀要全部用铁的就会把猪打破了。于是,我们把旋刀轴上的旋刀改为前半截是铁的,后半截是胶皮的。再一试验,结果放进去的蹄子和耳朵就打不出来了。经过几次调整螺旋的角度,也还是打不出来。
这时候,有些在一开始就认为我们搞不成的人对我们说:“人家原来的退猪机光零件就是一百零八件,你们搞的螺旋式,光是大桶、大轴、大螺旋刀三大件。”他们说我们搞的这玩艺儿没有科学道理。听到这些话以后,心里也有点嘀咕,我们搞的这玩艺究竟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正是我们需要勇气和力量的时候,党支部的领导同志给我们指出,要到毛主席著作中去找立场,找观点,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于是,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毛主席著作。毛主席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毛主席这样一说,我们的思想上豁亮多了。我们搞的这玩艺,不是谁说有科学道理,就有科学道理;谁说没有科学道理,就没有科学道理;而是要通过反复试验后,让实践来验证它是有科学道理,还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再说,我们总不能老躺在那几台仿制的旧机器上起不来。我们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不能离不开“仿”字,不能离不开“洋拐棍”,我们要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的机器来,让外国人来“仿”我们的!我们鼓足了劲,下苦功夫,一个旋刀一个旋刀地查找原因,最后终于发现是旋刀的角度不好。于是,就一次又一次地改进了螺旋的角度,把前半截的铁旋刀定为正旋,把后半截的胶皮旋刀改为反旋。结果,投进去的猪蹄按着我们的要求顺利地滚出来了。
不怕失败,坚决干到底
经过一个多月先后二十多次的试验,小模型总算搞得比较成功了。这时,我们就酝酿着要作一个可以用整头猪来作试验的大模型。三月八日,我们在各级领导和兄弟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开始进行大模型的制造。工人们听说我们的小模型成功了,要作大模型进行真猪试验,都高兴极了。有的小组主动抽出人来支援我们,有的人在生产时间下不来,就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我们做这做那。由于我们没有机械加工设备和不懂机器制造技术,再加上大量的原材料都是利用废旧物品来代替的,试制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这时候,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等文章,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工人门炳智说:“我们没有切削工具,用牙啃也得把它啃出来。”就这样,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三月三十日制成了大模型。
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进行第一次试验的时候,一个想象不到的问题发生了:猪放到退猪机里之后,既出不去又回不来。我们不得不打开滚筒的盖子,把猪拖出来。这次试验失败后,厂里的领导同志以及在厂蹲点的副食品局的局长都一再鼓励我们不要灰心,要我们再作几十次失败的思想准备,坚持下去,取得胜利。我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气馁。我们想:失败也是实践,失败和成功都可以给我们指出科学的道理来;我们要按毛主席的“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导,从失败中找教训,为将来的成功积累经验,坚决干到底。
在小组会上,我们分析了猪出不来的原因。大家认为整头猪跟猪耳朵不一样,猪耳朵分量轻,整头猪重,压力大,所以,碰到胶皮旋刀出不去,于是,我们把胶皮旋刀由反旋改成正旋,再试验,猪就出去了。
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出来的每一头猪都是折腿、破皮、伤脂肪、坏内脏,问题越来越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一次请教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毛主席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对我们很有启发。我们认识到,机器所以有毛病,是我们的思想还不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进一步改进机器的构造过程,也就是使我们的思想逐步符合客观实际的过程。我们决心对模型作进一步改进。大家又把原来安装的铁旋刀一律改为胶皮旋刀,猪的打伤率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多;又除掉滚筒里的三行刮刀,猪的打伤率又有下降。这样,我们就逐步掌握了客观规律。以后再把滚筒上的刮刀由逆行改为顺行,并且镶上了胶皮;机器的转数也由每分钟一百七十转逐步改为一百四十转。就这样又先后进行了五十多次改进,终于解决了猪的打伤问题。
在创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要充分发扬革命的首创精神,同时,也虚心听取别人有益的建议。起初,机筒内的螺旋刀开动后,就好象电扇一样把筒口封闭起来了,什么也投不进去。后来我们设法从顶端开口往里投,结果是赶上旋口的进去了,赶不上的被打出来了。怎样把猪投到机器里去呢?这时,北京机电局一位工程师来厂参观,他提出了从侧面投猪的意见。我们采纳了他的建议,经过几次试验,问题得到了解决。
首创精神的胜利
就是这样,试了又试,改了又改,最后,这台新式退猪机,终于按着我们的理想正式运转了。当一头头退好毛的洁白大肥猪从出口连续不断地涌出来的时候,工人们,特别是热池工人高兴地鼓掌、跳跃。看到这动人的景象,我们心里也高兴极了。有的同志跑来向我们祝贺。我们回答说:“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威力,你应该感谢咱们的党和毛主席。”事实就是这样,有了毛主席的教导,才使得我们这几个宰猪工人打掉了自卑感,长了自力更生的革命志气;才使我们对每次试验,既有争取胜利的信心,也有这一步失败了下一步怎么办的思想准备。我们试验了八十七次,失败了八十六次,但是也总结了八十六次经验,长了八十六次见识。就是这样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后才变八十六次失败为第八十七次的成功。厂领导给这台机器命名为“八七型螺旋式退猪机”,这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它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革命,一定要不断改进咱们自己设计的新机器。
现在,我们这台退猪机已经进行了好几万头猪的生产试验,效果很好。为了测定这台机器的结构和性能,我们先后邀请了哈尔滨、杭州、南京、长春等兄弟厂和本市纺织机械厂、卷烟厂等单位的工程师和工人老师傅们来厂参观。他们认为,这台机器模型是适用的,比较理想地解决了当前全国生猪加工上的老、大、难问题。
新创制的退猪机同原用的仿制退猪机比较,它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它比旧机器有五个优点:(1)效率高。每台时产量六百头左右,原用机器为一百八十头左右。(2)产品质量好。在正常情况下,退毛面积可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原用机器为百分之七十五。(3)占人较原用机器少。(4)劳动强度低。彻底摆脱了工人在热水中捋猪腿等繁重劳动。(5)构造简单,造价较低。这台机器制造成功后,车间工人都为此欢欣鼓舞。老工人朱凤林激动地说:“我这两只手在热水池烫了二十多年。今天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实现了退猪不挨烫。我感谢党对工人的关怀!”有的老工人手里摇晃着刨子说:“去吧,到博物馆呆着去吧!”而当我们联想到全国屠宰的工人都可以退猪不挨烫的时候,更是感到莫大的安慰。
新退猪机经过正式鉴定,现在已投入生产。这台新式机器安装在仿制的立式退猪机旁边,它一开动,那些立式退猪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不过,新机器还有不少缺点,还缺乏科学的总结。我们还要主动争取各有关单位的帮助,继续研究改进,不断革命。


第2版()
专栏:

自觉革命力量无穷
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祖国联系起来,工作才有劲头,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我过去对干革命就是改造世界认识不清,以为只有阶级斗争才是革命,没把生产斗争也看成是革命,因此,不是自觉地以革命精神对待工作,在搞技术革新时往往掺杂着一些个人患得患失的东西。比如,过去我们想制做一台万能移钢机,代替笨重的手工操作。当时我只是为了减轻自己的体力劳动,同时觉得搞成功了也有名声。我们在搞这项革新时前后共提出了三个方案,都失败了。当时大家都说:咱们文化水平低,技术也不高,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还是让工程技术人员去搞吧!我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同时我想,要是搞不成功,也太丢面子。因此,就没有信心再搞了。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跃发展,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需要更多更好的钢铁。可是,我们还是笨重的手工操作,不但费力,而且产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没有钢铁,就没有巩固的国防,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时候,我才认识到,搞革新,不能从个人得失来考虑,应该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来着想,这才是革命工人的气魄。
当我明确了搞革新就是干革命的道理以后,又继续搞起万能移钢机来。这次碰到的困难比上次也不少,但是,我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越干越有劲。在班上想、在班下想,回家也想,就象着了迷一样。在试验失败的时候,有人就对我说:“老王,你真是胆大不害臊呀!”我听了也不在乎,还是继续试验,结果又失败了。革新一再失败,有些人又不断说风凉话,这要是象过去那样,为个人名利而革新,我早就没有信心搞下去了。可是,现在一想到社会主义,一想到革命,我就想,非把它搞成不可。这时,党支部书记也热情地鼓励我。我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经过九十八次反复试验,终于把这项重大革新搞成功了。不但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对安全生产起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祖国联系起来,工作才有劲头,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鞍钢焊管制品厂工人工程师
王广发


第2版()
专栏:

我对磨刀有了感情
刀剪是工人手里的武器,刀剪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磨好刀剪,就是为人民服务
当我戴着红领巾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就想长大了为革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读到初中二年级时,突然患了一场重病。病后没有继续升学,组织上把我送到刀剪厂学艺。
初到刀剪商店,干磨刀剪的活儿,成天和一只木桶、几块刀砖、砂轮打交道。思想上想不通,几次借故生病回家,不愿再干下去。
党和团的组织发现我闹情绪,便一再耐心地教育我,叫我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我读了《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两篇文章。比比白求恩大夫,比比张思德同志,我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我开始认识到自己“为革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想法当中,还夹杂着追求个人名利的打算。嘴里说为革命,可是当组织上分配的工作不合自己口胃的时候,就闹起情绪来了。实际上无非是嫌磨刀既费力,又龌龊,磨一辈子也成不了专家。我读一遍,想一遍,越想越惭愧。党教导我象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现在正是我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的时候了。
思想开了窍,我对磨刀开始有了感情。当我安下心来钻进去的时候,就渐渐发现,磨刀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少不了的一项工作。许多工厂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刀剪。刀剪是工人手里的武器,我们就是为他们擦磨武器的。刀剪是不是锋利,直接影响工厂的产量和质量。一家专门生产丝绒玩具的手工业合作社,有五六道工序用剪刀,要求磨得不仅钢口锋利,还要均匀平整。工人们看到我们剪刀磨得好,满意地说:“这些讨人喜欢的玩具里,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我听了心里真高兴,感到自己的工作确实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磨刀这个行业,不仅跟工业生产关系密切,它同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我们商店每天要磨几百把刀剪,里面有理发师的剃刀,裁缝的剪刀,厨师的菜刀,还有居民家庭用的剪子和刀。把这些刀剪磨得锋利,用起来顺手,就是为人民服务。
说也奇怪,刀磨得越多,我越感到磨刀不简单。同样一把剪刀,剪纸的、剪铁皮的、剪布料的和剪绸料的,磨法就不一样。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于一般刀剪,我还磨得来,但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刀剪,譬如菜场用的摇肉刀、剪麻袋用的蟹剪,就磨不好。我还得不断提高服务技巧,在磨刀岗位上,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上海宝记刀剪商店艺徒 宫守一


第2版()
专栏: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一九五六年,我叔伯爷爷从新疆回老家办事。他是一九五一年从上海钢厂支援新疆八一钢铁厂去的老工人。有的乡亲问他:“上海不比新疆好吗?你为什么去新疆?”爷爷说:“当工人也是为了革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么。”爷爷的话,爷爷的行动,给我启发很大。就在这一年,我十七岁,也跟着爷爷去支援新疆了。
到了新疆以后,我在电池厂电芯小组当了工人。不久,因为工作需要,领导上把我调到食堂当管理员。我想,自己刚学会了技术,还没充分发挥呢。再说,我这点文化,那会算食堂的账呢,更不会领导食堂。我想去找支部书记说一下。可是,我又想到,干革命就应该哪里需要到哪里去么。食堂要搞不好,工人吃不好,就会影响全厂生产,这不也是很重要的革命工作么?于是,我愉快地到了食堂。我不会骑自行车,每天我就起早点,买肉买菜,自己背回食堂,尽量不雇车拉。买回来以后,就下手跟炊事员们一起干,尽量不增添炊事员。把从各方面节省下来的钱,用来改善职工伙食。老炊事员说:“你这小丫头,人不大,干劲可不小。”咱们干劲一起来,食堂很快就大变样了。
这时候,我们厂又要试验生产新的品种——蓄电池。领导上把我调到了蓄电池试验小组。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试验成功,成批投入生产了。厂里大忙起来,由一班生产改成了日夜三班生产。厂里很多有孩子的女工们,都把孩子送到厂里托儿所。托儿所的孩子一下增加了两倍。有一天,领导上又想把我调到托儿所,问我有啥意见。我说:“还是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在托儿所里,我和其他阿姨们一起研究改进工作,不让孩子妈妈操心。
后来,领导上又把我调到了干电池车间,跟工人、技术人员们一起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扩大新品种。到现在,我们已经由过去只能生产三种干电池,逐步增加到二十多种了。
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我懂得了,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革命。我自己的觉悟还不高,做得还不够。今后,我要更自觉地干革命,为建设新疆,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电池厂女工 曹桂荣


第2版()
专栏:

干革命工作要精益求精
蓝树泉是广东陆丰县医药公司仓库保管员。他对毛主席著作有深厚的阶级感情,每天都坚持学习。对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提出了六条改进工作的要求来,其中包括顾客在办公时间和非办公时间来提货,服务态度一样;顾客多和顾客少,服务态度一样,等等。起初,他不敢将这六条公布出来,怕变成自己的“压力”,后来感到这样想法不符合毛主席的教导,才下定决心,把这六条以“服务公约”的形式贴出来,并坚决执行,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蓝树泉负责保管一千二百多种药品和医疗器械,自一九五七年以来,从未发生过人为的霉烂变质事故。但是,他却时常想,怎样工作才能精益求精呢?他有一个打算:把仓库里的所有药品全部按批号分别堆放,这样既有利于药品质量的检查和药品的保管,又能做到药品先进仓库的先发,失效期近的先发,易变质的先发。但是,要做到这一步,困难不少:地方小,全部打乱没有地方放;一个人将一千多种药品按批号堆放,工作量实在太大。这时他想到《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他在愚公精神的鼓舞下,一连苦战七天七夜,终于把一千多种商品全部按批号整理堆放完毕。这样,仓库里各种商品的数量、放存位置和失效期,他都了如指掌,科学管理程度比以前大大提高。比如季终大盘点的时间已由两天减到一个多小时。
蓝树泉的工作取得了成绩,受到领导的表扬。


第2版()
专栏: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盲文版出版
新华社十五日讯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最近已由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盲人月刊社翻译成盲文出版。全书共九个分册,由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第2版()
专栏:

热情歌颂西北地区汉藏等族人民革命精神
歌剧“向阳川”话剧“昆仑战风雪”在京演出
西南区一批小型革命现代戏受到观众热烈赞扬
据新华社十六日讯 甘肃、青海的戏剧工作者昨天和今天先后在首都公演了西北区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的两个优秀剧目——歌剧《向阳川》和话剧《昆仑战风雪》。这两个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时代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剧目,向观众们展示了西北地区汉、藏等族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
歌剧《向阳川》反映了人民公社社员舍己为公的新的精神面貌。话剧《昆仑战风雪》中塑造了一批藏族新牧民的形象,是一个较好地反映了藏族人民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戏剧。
在《向阳川》里,公社社员们正在随着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对歌欢庆丰收,突然传来了临近的古牛湾公社洪水成灾的消息。于是,在向阳川生产大队里展开了一场要不要支援阶级兄弟的争论。以党支部书记常翠林为首的多数干部和社员们,坚决反对有些人的本位主义思想,认为不能只顾把自己大队的生产搞好,只盯着自己大队的奖旗,还要看到“飘扬在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他们不畏风险,冲破惊涛骇浪,即使亲人遇险落水也毫不动摇,终于把粮食及时送到了友邻公社受灾的阶级兄弟手中。看到这些场面,不少观众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首都文艺界一些人士指出,目前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歌剧还不多,《向阳川》的出现和它在新歌剧民族化、群众化方面所作的尝试很值得重视。
《昆仑战风雪》突出地表现了藏族牧民“立足昆仑、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雄心壮志。面对着百年不遇的特大风雪灾害,赛什青公社第一生产队的社员们,首先决定把邻近的好牧场让给兄弟队,自己却赶着牛羊翻越高山,战胜严寒和雪崩,开辟新牧场,保住了牛羊。在最困难的时候,塌下来的冰雪堵住了原定的路线,保守自私的更桑加主张后退下山,可是公保太、罗尔丹等贫苦牧民出身的干部、社员们则坚持改道前进。更桑加问:如果新的路线再被冰雪堵住怎么办?英雄们一齐伸出双手,响亮地回答道:“我们有手!”一个个藏族的社会主义新型牧民的英雄形象矗立在舞台上,使观众们受到强烈的鼓舞。
《向阳川》和《昆仑战风雪》,是甘肃省歌剧团和青海省民族歌舞剧团在党委领导下以“三结合”的方法创作和排演出来的。
据新华社成都十六日电 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大会的戏剧工作者们,热烈赞扬这次会演期间演出的一些小型革命现代戏,认为这些戏是戏剧工作者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的好节目。
这次观摩演出大会共演出三十五个小型的话剧、川剧、黔剧、花灯戏,约占观摩演出剧目总数的一半。这些小戏一般只有三四个演员,两三样道具,很少的布景,演出时间一般只有四五十分钟左右。绝大多数剧目从不同角度,透过一个侧面、一件事,反映了人民内部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种思想和两条道路的斗争,热情歌颂社会主义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有不少剧目立意高,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性格鲜明,寓意深刻,妙趣横生,博得一致好评。例如,独幕四川方言话剧《好帮手》通过生产队长的妻子教育母亲退还私自摘取队里的胡豆叶这件事,塑造出了一个新型农村妇女的形象。小川剧《管得宽》中的老贫农李大伯关心集体,坚持原则,他那热心快肠的性格,和很有风趣的表情,一出台就给人以亲切的印象。小黔剧《把关》,云南花灯戏《两个老社员》,川剧《红姐妹》、《她不走了》,方言话剧《朋友之间》、《向阳路上》、《应尽的责任》,以及描写越南南方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独幕话剧《向北方》、《胜利在望》和《迎接曙光》等,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受到观众的赞扬。
在观摩演出期间,西南区戏剧工作者讨论了发展小型革命现代戏的意义和作用。大家认为,西南地区山高山大,农村居住分散,交通条件很不方便。多演中型和小型剧目能够更深入地把戏送到院坝和偏僻山庄,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有着重要意义。其次,由于小戏创作起来比较容易,多写多演小戏,就能够更好地紧密配合当前的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还可以选择当地群众熟知的新人新事,就地编写,就地演出。同时,由于这些小戏的故事和人物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人们比较熟悉,所以演起来比较容易,便于农村业余剧团上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