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光荣的神枪手四连
  夏韵芳 林丛 丘泽文
国防部最近发布命令,授予沈阳部队某部四连以“神枪手四连”的光荣称号。这个在解放战争中立过许多次战功的“铁的连队”,近年来,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连续三年获得了四好连队称号。他们按照林彪元帅的指示,苦练打得准的硬功夫。老战士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特等射手,新战士入伍才两个来月,百分之六七十成了神枪手。干部精通三种武器,样样武器都打得准。文书、通信员、理发员、卫生员、给养员都是特等射手,炊事员全部是神枪手。许多干部、战士还掌握了快速射、持续射、对空射、对抗射等各种打法。尽管每年走一批骨干,来一批新兵,仍能连年保持百名神枪手的战斗队伍。他们在各种复杂、紧张、困难条件下枪响靶倒的射击成绩表明,在他们的枪口面前,敌人必将是有来无回。
神枪的威力
一天,他们举行山地射击。一上靶场,天就刮起大风,砂土飞扬。靶场上有的帐篷被吹倒,有的靶子被刮断。司令部打电话问他们能不能打?他们从上到下回答都是:“打!坚决打,请下命令吧!”
一颗红色信号弹冲入天空,射手们侧着身子跑到射击地位。拿着测风仪的参谋宣布:“现在是八级大风。”
目标刚一出现,一股猛烈的强风刮断了五根靶杆,射击只好暂停下来。等示靶员换上靶板,射击才又重新开始。一个射手刚刚瞄准目标,风吹砂土扑他一脸,等他戴上风镜,目标已隐蔽下去。待目标复现,他迅速瞄准,十秒钟内两发子弹都命中目标。还有一个射手正要击发,靶子被风刮得翻转过来,他毫不迟疑地照样枪枪击中靶心。
枪声,在大风呼啸中不停地响着。从干部、战士到炊事员,个个弹无虚发。广播器报告着:“四连在八级大风中进行的多方向、多距离、多靶道、多角度、多姿势山地射击,夺得了一个不平常的优秀!”参观的人们热情地向神枪手连祝贺,赞佩他们敢于在恶劣气候条件下,考验自己的真功夫。
还有一次,四连在某地举行连战术演习。那天,时近正午,刚刚下过倾盆大雨。全副武装的战士们,在坡陡路滑,地形生疏,目标、工事位置不明的情况下,行进中把设在一千二百米纵深的一百一十五个各种隐显目标全部消灭,中弹率达百分之七十一。
他们不仅在有准备的射击中,能打出这样足以叫敌人丧胆的水平,就是在仓促间投入“战斗”,也一样打得准。通信员王义政,一次从团里送信回连,路经靶场时,正赶上团里组织其他连队进行实弹射击。副团长麻新政突然叫住他,向他下达了射击命令。王义政跑得气喘吁吁,接过枪就打,九发子弹命中八十七环。这个连的蒲纯惠给地方工作人员表演持续射击,一气打了一百六十二发,发发命中,每个靶板的弹着密布程度几乎一个手掌就可以盖住。一位参观的地方工作人员高兴地拍着蒲纯惠的肩膀说:“祖国人民有了你们这样的战士就放心了!”
做枪的主人
这些神枪勇士打得准的诀窍何在呢?
四连最出色的特等射手之一、射击标兵班的班长袁仕奇说得好:“眼看靶子,心想敌人,勤学苦练,就打上了!”
在旧社会被反动派逼死父母亲的袁仕奇,永远不会忘记解放前他被从这一家转卖给另一家,一共转卖了七家的苦难经历;永远不会忘记全连战友的亲人中,有四十人惨遭反动派杀害,有七十二人被敌人抓过壮丁,有八十五人要过饭,有一百四十九人给地主资本家当过牛马;更永远不能忘记一个生产队党支部书记拿着一张贫农王连银的卖身契对战士们说的话:“过去咱们穷人没有掌握枪杆子,连自己的身子也不属自己的!”他从自己看到了全连;从一家一村的小天地,看到了全国、全世界整个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都是一根藤上结的瓜。他深刻地意识到:“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他说:人民现在交给我们的枪,是把命根子交给了我们啊!
和袁仕奇的心情一样,特等射手李太平,两年前入伍一到连队就苦练枪法。深夜,他睡不着觉,悄悄地跑到连部窗户底下,念诵射击学理;拂晓,他又借着炊事班提前起床作饭射出的灯光,在事务处的窗户底下复习射击学理,溜到貯藏室举铁饼,练臂力。班长找来了责备地说:“怎么就不怕弄坏身体呢?”李太平掏出一张烈士证明书,递到班长面前说:“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参加了八路军。后来他在解放安东的战斗中牺牲了。今天我接过这枝枪,眼看还有敌人,掌握不好枪杆子我睡不着啊!”
四连每个战士都象袁仕奇和李太平那样,以高度的阶级仇恨和敌情观念,苦练杀敌本领,力争成为真正的枪的主人。他们经常翻开全连人员的“苦情账”,仇恨阶级敌人的怒火就在胸腔燃烧;经常翻开国内外敌人活动的“敌情账”,懂得敌人在磨刀,我们也要磨刀。三伏天,长途行军,战士们负重几十斤,又热又累,可是每次小休息,许多人放下背包就瞄;下雨天,窗外没法瞄准,战士们就趴在桌上、床上,从窗户里往外瞄,个别参加师、团业余演出的战士,不论到哪个单位,都是上台演神枪手,下台练枪法。有的战士请假探家,借民兵的枪练武,亲人劝他们多休息,他们说:“人休假练枪法可不能休假!”
眼睛盯着敌人
四连战士练枪法,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眼睛盯着敌人练,从实战要求出发练,把着眼点放在打硬仗、打恶仗上面练,把兵练得个顶个,任何一个兵放到战场上,都是一把致敌死命的锋利的匕首。
去年,他们从报上看到美国军队在阿拉斯加等寒区练兵,官兵们提出:我们是寒区部队,一定要压过敌人,并提出“不到零下二十五度不打”、“山地坡度不够三十度不打”、“没有大风大雪不打”的三不打要求。三九天,滴水成冰。天不亮,他们就到深山密林中练。有些战士的脸和手,不小心触到枪的铁器,就沾掉一层皮,但没有一个叫苦的,当太阳从东山升起,他们就把部队拉回来进行别的科目。这样,他们练出来的就不光是射击技术,更重要的是练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作风。一次,全连全副武装,翻山涉水,行军十八个小时没有吃饭,大家仍然情绪高昂,全连无一掉队。战士梁泽里中途病倒了,指导员要他坐车,班里战士们要背他,他都拒绝了。他说:我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这样一些战士手中的枪,哪一枝发射的子弹不是百发百中呢!
起初部队进行卧、跪、立三种姿势的射击训练,按规定,卧、跪两种姿势练好了就可以打优秀,训练场上练立姿的人少了。连长立即选了一种地形,指定一名战士用卧、跪两种姿势对指定目标实施射击,结果因看不见目标不能射击。连长就用这个事例教育大家说:练什么姿势,不练什么姿势,这是根据战斗中需要决定的,不能根据能不能打优秀成绩来决定。战斗中遇到这样的地形打不着敌人,平时打一百个优秀有啥用?又一次,部队打跑步人象靶,有个战士趁拖靶绳断了,靶子暂停的机会,叭叭两发打了个优秀,以后领导要他重打,结果打了个不及格。连长立即问大家:“平时活靶打不上,战场上能不能打准活动的敌人?”大家同声回答:“打不上!”连长说:“现在打不上活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提高技术,没啥难看的,真正难看的是战场上打不准敌人。”从此,战士们处处自觉地从实战需要出发。战士李大华一次打了六发六中,别人夸他是硬优秀,他却说:“我这个优秀,子弹散布有八十厘米,战场上只能打伤敌人,咱们的技术应该用实战的尺子量,不能只用优秀的尺子量”。
还有一次,进行第一练习射击训练,全连三十一个新兵,有三十个都过了关,唯独新战士杨大华的红旗,在“过关表”上象钉子钉住一样,一动不动。班、排长检查一次,摇一次头。一天,一班长对排长讲:“算啦!他一个也影响不了全排。”连长听到后就问:“一个班一个,你算算全连多少?”第二天,预习场上,连长趴在杨大华的身边。一天、二天、三天……。终于耐心的找到了杨大华的毛病,帮他赶上了队。打靶那天,杨大华三发都打中内环,是新战士中最好的一个。这时,一班长跑到连长跟前说:“连长!我的办法太少了!”连长说:“不是你的办法少,是你的带兵思想里少点东西。”以后,党支部用这件事教育全连,使大家认识到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想到:战场上我们是百分之百的人去打仗,而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这件事在连部勤务人员和炊事班当中,引起了很大反应,他们说:我们是连部鼻子底下的第五排,也要练枪,打起仗来,全连就不能短我们几个。全连勤务人员,人人苦练,结果都当上了神枪手。
(据新华社沈阳二十五日电)(附图片)
  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的“神枪手四连”的战士们
朱石明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 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太平公社做到耕牛基本自给
  为没有草山河滩作牧场的平原地区自繁自养耕牛树立了榜样
新华社成都二十五日电 本社记者孙跃冬、王焴长报道:在没有草山和河滩可作牧场的平原地区能不能自繁自养耕牛?四川彭县太平公社的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地处川西平原、历来依靠购买耕牛使役的太平公社,从一九六一年开始自繁自养耕牛以来,在短短三年间就改变了缺牛状况,做到了耕牛基本自给。现在,全公社拥有的七百多头耕牛中,有百分之二十八,即二百零八头是过去三年中自己繁殖的。这批新繁殖的牛,有七十多头已在去年和今年大春生产中先后参加劳役,还有一百二十多头将在明年春耕时参加劳役。去年夏种时,由于自己繁殖的一批耕牛投入了生产,每头耕牛负担的耕地面积下降,当年的稻田普遍比往年犁得快,基本上做到了栽插及时。今年夏种时,参加劳役的耕牛更多,各生产队的水田普遍比去年多犁耙了一道。由于犁耙细致,水稻秧苗扎根快,发蔸旺盛,长得十分茁壮。
过去,太平公社许多干部和社员,认为平原地区一无牧场,二无经验,不能自己繁殖耕牛。还有的人说:“远水不解近渴,眼下牛就不够用,那还有多余的用于繁殖?”公社党委认真研究了这些情况,认为要使干部、社员走自繁自养耕牛的自力更生道路,首先就要使他们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为此,公社党委首先召集支部书记、生产队长和饲养员等,层层开会,大讲自力更生,勤俭办社的意义,采用算账对比的方法,把这些人的思想算活了,使他们自觉地要求繁殖耕牛。例如,在算到一个生产队一年买一头耕牛要花一千元左右时,许多干部和饲养员就说话了:“一千元就是一万斤粮,账不可不细算啊!”
解决了干部和饲养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后,公社党委就发动他们去做广大社员的思想工作。同时,依靠群众,研究解决阻碍自繁自养耕牛的具体问题。
这个公社过去不繁殖耕牛,具体问题之一是地处平原,没有草山、河滩作为小牛的活动场所。而小牛是喜欢蹦跳的,不让它们蹦跳,发育不好,长大了力气也小;让它们随意活动,社员又怕糟蹋庄稼。其次,是繁殖与使役的矛盾,耕牛本来就少,社员们怕母牛配种受孕后影响使役。针对这两个具体问题,经老农和畜牧干部讨论,决定实行计划配种,使母牛产仔时间恰好在春秋农闲季节,不影响使役。同时,秋季产仔,秋后正好有空地放牧小牛。在没有空地放牧时,冬季就给每头小牛划出五至八分绿肥苕青地作浪场放牧,春季庄稼栽下后由饲养员负责,放牧时给小牛戴上笼头,牵到大路上蹓放,以免践踏庄稼。这样,就克服了平原地区无草山、河滩作牧场的困难。此外,为了避免孕畜流产和保护产期母牛,对这两种牛在饲养管理和使用上,还规定了特别照顾的办法。
由于采取了以上一系列措施,这个公社有效地解决了自繁自养耕牛的各种具体问题,同时切实地贯彻了有关政策,大大促进了耕牛繁殖工作,现在全公社一百二十一个生产队中,除少数队因缺乏母牛繁殖外,有二十九个生产队已成为余牛队,六十九个队耕牛自给,其它队牛力不足的困难也大大缓和。


第2版()
专栏:短评

  人要做物的主人
平原上能不能自繁自养耕牛?
小牛需要放牧,可是平原上没有牧场,要放牧就会损害庄稼。平原地区本来耕牛就少,要繁殖就会妨碍使役。这是多年来实际上存在的两个困难。
怎样对待这种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是不是就要在困难面前屈服?屈服,并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而是站着不动,听凭“物”来摆布人。
不顾及实际情况,不利于使役也要繁殖,损害庄稼也要放牧,行不行?那也不行。
真正没有办法吗?有。办法就是人做物的主人,就是想办法去征服困难。
彭县太平公社的干部和社员们想出了而且实行了一个好办法:计划配种,使母牛产犊时间恰在农闲季节,既不影响使役老牛,又正好有空地放牧小牛。这就按照事物本身内在的规律,解决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克服了困难。
有了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又发动和依靠最熟悉这件事情的社员群众,用这种革命精神来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找出克服困难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人们就能支配事物,真正成为物的主人。


第2版()
专栏:

  晋南地区积极准备种麦
  宁夏各地翻地积肥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山东广大社员加强晚秋作物后期管理
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主要产麦区晋南地区以深耕和整修土地为中心,展开秋种准备工作。
今年,晋南地区的小麦亩产量和总产量都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各地通过总结交流小麦大面积丰产经验,认为要小麦产量高,关键之一在于种好。而高标准地进行备耕,又是保证小麦播种高质量的前提。因此,在麦收结束之后,各公社生产队除安排一定的劳力加强棉田管理之外,即集中主要力量翻耕麦田、整修土地、积沤肥料。到八月中旬,全区六百七十多万亩正茬麦田已经全部耕过一遍,有些还耕过两三遍。深耕面积比去年增加八十万亩。
由于今年雨多,这个地区的山地麦田冲刷比较严重,各地特别注意了整修土地。现在,万荣、临猗、隰[xí 席]县、永和等二十个县已经整修麦田三十多万亩。
各地还以割蒿沤肥为主,加紧为小麦准备底肥。目前全区小麦所需的底肥已经准备好百分之五十七。对小麦种子,许多地方正积极地进行翻晒和调换,计划扩大良种小麦的播种面积。
据新华社银川二十六日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公社生产队积极翻耕夏茬地,积肥造肥,精选良种,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伏天翻地是恢复地力、抗旱保墒、消灭杂草,争取来年农业好收成的一项重要措施。自治区各社队在夏收之后,就合理安排劳力、畜力,一手抓夏收作物脱粒和秋田管理,一手抓翻耕夏茬地和轮歇地。目前,全区已有一半的夏茬地翻犁完毕。许多公社生产队还利用夏末秋初气温高、杂草柔嫩多汁的时机,拔野蒿打青草沤绿肥,突击积肥造肥。
今年,各地十分重视春小麦的选种工作。现在正是打场时节,自治区农业厅等单位组织了选种工作组,分赴各县市指导这一工作。目前,黄河灌区十一个县市穗选和块选的小麦良种已有四千多万斤。
据新华社济南电 山东省七千多万亩晚秋作物大部生长良好。广大社员正本着“庄稼不收,管理不停”的精神,积极加强后期管理。
目前,全省近两千万亩大豆普遍扬花结荚,一千一百多万亩夏播玉米开始结棒,甘薯、晚谷子及其它晚秋作物也都生长旺盛。广大社员在这大好形势面前,继续鼓足干劲,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大豆集中产区的鲁西南地区,前些时候发生大豆造桥虫,有很多生产队立即采取土洋并举的办法,开展群众性的治虫活动,扑灭害虫。这个地区的荷泽、济宁两个专区到八月十五日,防治面积已达五百多万亩。
有很多地区的生产队给秋庄稼追施了速效肥料,仅昌潍、临沂两个专区,追肥面积即达一千多万亩。一些地区还打破了甘薯不追肥的旧习惯,积极为甘薯追肥,沂水县甘薯追肥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二。曲阜县各公社生产队对甘薯田普遍锄过两遍,又出动社员进行培土、追肥、拔草。
为夺取晚秋丰收,山东各地还进一步加强防旱防涝工作。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各地报纸上的活思想
三堂政治课
浙江日报日前发表余杭县五常公社青年座谈干部参加劳动问题的报道,从培养教育年轻一代这个方面,说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
浙江日报同时发表评论说:农村基层干部的一举一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年轻一代有极大的影响。干部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是带头向轻视劳动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作斗争,就是向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的侵蚀作斗争,努力使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好干部。干部思想革命化,就必然促进群众的思想革命化。五常公社许多大队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以后,原来轻视农业劳动的青年,原来不讲节俭、讲究吃穿的青年,原来认为既要劳动又要干工作会吃亏的青年,在干部带头参加劳动的影响和教育下,逐渐地转变了。
评论说,这里的青年们反映,干部参加劳动,给他们上了三堂政治课,这三堂政治课就是:帮助年轻一代培养热爱劳动的新风尚,培养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这三条对广大干部、对年轻一代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都是思想革命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每个干部来说,在对待参加劳动的问题上,负有两方面的责任:一方面,自己要进一步认清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不断提高参加劳动的自觉性,长期坚持做到劳动好、工作好、思想好,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好干部;另一方面,还要用自己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模范行动,影响青年一代,并且自觉地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份内”事与“份外”事
物资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了,就一般情况来说,是物资部门的事。可是,福建省航运管理局南平中转站的职工却提出“破包不出门”的口号,把修补破包列为货运人员的职责。他们把“份外”事变成了“份内”事。
福建日报在“编后”中说:把“份外”事当作“份内”事来干,这个变化哪里来的呢?来源于职工们爱护国家财产的思想和全局观点。运输过程中因破包造成的损失,不只是某一物资单位的损失,而是国家的损失。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六亿五千万人民的共同事业。我们在处理日常生产中各种事情时,必须胸有全局,处处自觉地主动地关心国家的利益,这样,干“份外”事就变成十分有意义了。
百年树人
解放军报不久前发表一篇通讯,报道一九五九年入伍的新战士臧彦君如何在上级领导的帮助培养下担任了排长;担任了排长以后,领导对他抓得更紧,要求更严,他始终没有改变普通一兵的本色。
解放军报同时发表评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目标是要使他们逐步达到接班人的五条标准。不能说,一个战士当了排长、连长,就达到这五条标准了,就可以放松培养教育了。
新干部,正是因为新,才更需要领导加紧培养教育,使他们提高觉悟,克服缺点,不断进步。如果不抓紧教育,不但原有的缺点不能克服,而且在新的条件下,还会产生新的缺点,在思想上作风上出现新的问题。
有的单位在新干部没有提升以前,培养教育工作抓得很紧,等到提升以后,就放松了。他们觉得当了干部主要靠自觉了,或者以为对于好干部可以“宽一点”了。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新干部由于缺乏严重的阶级斗争锻炼,加上工作经验不足,更加离不开经常教育。一个好的“苗子”,要成长为好干部,必须经过严格要求,艰苦锻炼。严格要求造就干部,放任宽纵害了干部。


第2版()
专栏:资料

  乌鲁木齐瓜果市场提前进入旺季
本报乌鲁木齐二十六日电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瓜果市场提前半月进入旺季。八月份以来,每天有二十多万斤新鲜瓜果上市,大街小巷的瓜棚、果摊和瓜果门市部里,拥挤着身穿不同民族服装的顾客。
走进五个瓜果批发站之一的中桥瓜类批发站,院场内的哈密瓜、西瓜堆如同色彩斑驳的小山丘,来自乌鲁木齐市郊区和吐鲁番盆地人民公社载瓜的马车、汽车,川流不息。仅这一个站每天销出各类瓜果即达一百多吨。去年每人平均消费瓜果五十七斤的乌鲁木齐市,随着瓜果落蒂开园,今年各类瓜果上市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珍贵果品无核白葡萄比去年多百分之二十以上,闻名全国的哈密瓜增加近一倍。全市今年新增瓜果零售门市部四十多个。在一些僻巷和郊区,也搭起瓜棚,摆上果摊,方便顾客购买。
瓜果市场繁荣和旺季提前到来,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乌鲁木齐市郊区和邻近各县,公社化以来大量栽植的苹果、桃、杏,今年已普遍结实。无核葡萄的主要产地吐鲁番盆地各人民公社,今年葡萄产量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这里供应乌鲁木齐市的新鲜葡萄,今年比去年增加一百多吨;一部分葡萄还用冷藏车远销甘肃、哈尔滨等省市。吐鲁番无核葡萄除鲜销外,今年荫制葡萄干的数量也增加很多。当地人民公社都在购买木料,增盖荫制葡萄干的荫房。据吐鲁番、鄯善、和田、喀什等十五个县市统计,今年瓜果增产幅度都比较大,驰名全疆的库尔勒香梨、伊犁苹果也都获得丰收。
新疆素称“瓜果之乡”,许多社队以经营瓜果为主。但在解放前,瓜果没有销路,生产处于衰败的境地。解放后,特别是公社化以后,各地商业部门和供销社,积极组织公社出产的新鲜水果进城上集销售,各人民公社组织社员加工干果,既繁荣了市场,又增加了各族社员的收入。解放以来,自治区的果树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全自治区的果树面积已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两倍多。
  新疆的瓜果
新疆有“瓜果之乡”的称号,全疆从南到北,从山区到平原,无处不种瓜,无处不栽果,很多农村处在瓜田果园围绕之中。新疆瓜果面积占到全疆农作物面积的百分之四以上。
哈密瓜和西瓜,近几年不仅瓜田面积扩大了,而且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哈密瓜有二十多个品种,夏有夏瓜,秋有秋瓜;各种瓜交替成熟,瓜香不断。维吾尔族人民用温室暖窖储藏的秋瓜,可以一直保存到来年春天。
哈密瓜是夏瓜中的佳品,出产于吐鲁番盆地鄯善县东湖地区,称“东湖瓜”。这是维吾尔农民培育的一种特有的品种,它能在重盐碱地里生长,在一百多天的生长期中,不靠雨水浇(雨极少),不用渠水灌,(灌了不甜),完全依靠本身发达的根系,吸取约一米深的地下水,滋润秧苗。成熟的瓜,水分适当,糖分很高,质地极脆,吃起来甜香满口。把“东湖瓜”削皮晒成瓜干,蜜甜如果脯、细韧如面筋,畅销国内外的哈密瓜干便是用“东湖瓜”晒制的。
近几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在塔里木培植的一种秋哈密瓜,命名为“塔里木瓜”。这种瓜的特点是产量高、个儿大、瓜肉厚,空心小,一般每个都有十来斤重,最大的有三四十斤重。是新疆唯一可以晒制成上等瓜干的秋哈密瓜。
新疆果树面积约有一百多万亩,每年从杏儿黄熟到苹果放香,鲜果一批接一批,从不间断。吐鲁番的葡萄、伊犁的苹果、库尔勒的香梨、库车杏和阿图什的无花果等都是水果中的佳品。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非常宜于种植葡萄,许多村落都隐现在葡萄园的围护之中。这里有圆葡萄、茧形马奶葡萄、乳白葡萄和紫葡萄、还有豆粒大的索索葡萄。最出名的还是无核白葡萄,它那翠玉般的果珠,紧紧地挤在一起,象个葡萄团。这种葡萄鲜食甜如蜜糖,用这种葡萄,制成的葡萄干,已闻名全国。
制造葡萄干不是用日光晒干的;相反,制干过程中不能见太阳,因为一晒葡萄就要变黑。维吾尔果农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荫房风干法,鲜葡萄一离架、立刻放到四壁如蜂窝的通风荫房里,挂在木架上,经风吹拂四五十天,就成葡萄干。这样制成的葡萄干,虽风干而不变色,虽去水而不失糖,干韧中带绵性,蜜甜中带鲜果味。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市和伊宁县盛产苹果。解放以来,这里的栽种苹果的面积比过去扩大了三倍多,占全疆栽种苹果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这里有苹果数十种,其中以“梨木”苹果和“阿波尔特”红丝果为最佳,梨木苹果皮肉香黄,类似内地的香蕉苹果,但比香蕉苹果甜。“阿波尔特”红如脂,大如碗,最大的一个有一斤多重,又脆又甜,适于长时间贮存,贮到喷出醉酒香味为最好。
除了各族人民培育的家生果木以外,在高山大岭之下,还有分布面积广阔的野生果林,例如野苹果、山杏、野樱桃等等。伊犁河谷的群山峡谷间,约有十数万亩野果林,葱茏茂密,延伸数十里长。现在,当地各族人民在国家帮助下,用稀伐、嫁接等办法,逐步把原始果林改造成人工园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