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他们站在斗争前面
——记青海湟中县平安公社的贫下中农
青海日报记者
青海省湟中县平安人民公社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而且从贫农、下中农中锻炼出一批骨干分子。
一眼看穿敌人阴谋
阶级敌人是不甘心死亡的,这是反动阶级的阶级本性。窑房大队贫农贺万金说得好:“狼总是狼,狼到几时都要吃羊,思想上可不能麻痹呀!”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这个队的一个不法地主分子抓住大队长祝显功的一些缺点,恶意扩大渲染,恶毒地打击干部。贫农贺万金一眼看穿这是地主分子的阴谋,这是阶级斗争的信号。他和几个贫农一起,建议大队严肃处理。为这件事,他还亲自去找祝显功谈心,并帮助他回忆了过去:二十三年前,祝显功因为替地主黄生保当兵,黄生保给了他一件破棉袄,但那时祝显功只有十四岁,当兵没验上,又把破棉袄退给了黄生保。可是地主嫌脏不要,唾沫飞溅地说:“嘿,你借时就是这样吗?”祝显功忍气吞声用柏香熏了又熏,可是地主还是白眼一翻地说:“穷鬼骨头有穷气,你们穿了的东西我们还能穿吗?”祝显功急得眼泪汪汪,幸亏亲邻资助,贺万金上门请求,祝显功另做了一件新棉袄,又赔了五块白洋,还让黄生保扣了三个月放羊工钱才算了事。……贺万金拍着祝显功的肩膀说:“显功,你想想过去,那时我们过的啥样日子?那时地主怎样欺侮压迫我们?现在你可不能因为自己有一些缺点,就不敢理直气壮地抓紧处理啊,难道要让他们出来当大队长吗?”老人一席衷言,进一步教育了祝显功,他激动地说:“我一定好好的干,不辜负群众的信任。”社员会上,地主分子新的破坏阴谋,又被一件一件揭露出来了,事实又使群众重温了阶级斗争的一课。
集体是我们的命根子
一天中午,我们来到上庄大队贫农刘维金的家。一进门,迎面是一张毛主席像,在毛主席像的下边,贴有一张县群英会的奖状,挂着大红花、代表证、主席团证等等。
刘维金和许多贫农一样,充分认识到:贫农应该在人民公社的大家庭里发挥积极作用。今年一月,社员们选他担任了生产队副队长。当时正是下种、耙耱等农活最紧张的时刻,在刘维金队里的一干个大队部却带上人,到新出嫁的侄女家玩了两天。刘维金觉得这事情不对,等那个干部回转来时,刘维金就毫无顾虑地提出了批评。春耕大忙时,牲口累,队里决定每天给牲口加些料,刘维金就一点不怕麻烦,每天从保管员那里领来豆子,坚持早晚两次拌在每个牲口的槽里,两个半月从没间断过。
像刘维金这样为集体操心的贫农是很多的。东庄四队贫农刘世尧,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带领十几个社员去给麦苗浇水,任务完成得很好。去年十月,东村一队制定生产计划时,发现肥料还不足,怎么办呢?有人建议到六十里外的东沟煤矿去积肥。一位年老的贫农赵元成说:“队里只有七个壮年人,重活要你们担,拾肥这点活,我能干,还是让我去。”接着又有一位年老的贫农星长安也报名参加。于是,这两位老人冒风雪、顶严寒,在三九天坚持为集体积肥。半年来,他们已经积肥十八车,大大超过了原订计划。
要问这些贫农、下中农社员为什么这样一心向集体呢?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回答就是:“集体是我们的命根子。”
像他们父兄一样英姿焕发
在平安人民公社,人们不仅看到老一辈贫农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且可以看到他们正在把自己的优良传统传给下一代。出身于贫农、下中农家庭的年轻人,也像他们父兄一样英姿焕发。
西营大队十七岁的青年周万才不久前加入了共青团。提起他的入团,不能不谈一谈共产党员、贫农周怀仓对他的教育。周万才原来劳动不大好,个人利益看得较重,为了争工分,常常和生产队长吵闹,甚至是无理取闹。周怀仓是他的叔父,很知道他的家底,心想不能让孩子忘了本。于是,周怀仓上十次地找他谈话,给他讲家史:他的父亲,也就是周怀仓的老哥,一直给地主扛长工;为了和周万才的母亲结婚,借了债,以后白白地给一个地主做了一年活,才还上了债。……灯不拨不亮,理不说不清。这个年轻人感到忘本的羞愧,阶级立场慢慢转变过来了,再不轻视劳动了,也再不无理取闹了,并且主动帮助队长搞好队里的工作。
讲家史,已经成了贫农教育子女最好的方式。个别讲,集体讲,田间地头讲,学校课堂讲。窑房大队民办小学,第一课就是贫农贺万金讲阶级斗争的历史;中村大队团支部主办的每周一次团课,也请党支部书记许永胜讲本村的村史。平安地区社会主义教育展览馆,吸引着许多年轻人,他们在这里可以更多地了解阶级斗争的过去和现在。
当然,新的一代不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而且要有文化科学知识。杨家大队民校校长杨启全对于传播文化知识,可以称为热心办学的好贫农。他是一个转业军人,回乡后,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办起了一所民校。当民校刚开办,群众还没有理解学习文化的重要性时,他每天晚饭以后就到各家去动员。生产队长、下中农李元彪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还每天坚持学习。正是在这些贫农、下中农的积极努力下,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出现了不少好学上进的青少年。例如李元彪的儿子李桂庆,今年才十三岁,在父亲好学精神的感染下,利用放羊的空间,自学了一本《伟大战士——雷锋》。
贫农下中农在农村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站在前面,贫农下中农教育自己的子女站在前面。他们正在农村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勇猛前进。


第2版()
专栏:

广州市工人医院教育青年医务人员加强群众观点
认真诊治常见病为群众更好服务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抽调医师加强门诊工作
新华社广州电 广州市工人医院注意教育青年医务人员不仅认真对待疑难病例,也要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来诊疗常见疾患。
工人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来诊病的大多是工人、干部,以及他们的家属和一般市民。近年来,随着医院工作的发展,各科都新增了一批青年医生;同时还经常有医学院校学生和县医院的青年医生来实习或进修。这些青年工作热情虽然很高,但有些人容易好高骛远,他们愿意下苦功夫去钻研疑难病例,对诊疗普通疾患却不够细心。来这个医院诊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是普通病患者,治好这些病人,是为群众服务的重要工作,因此医院领导上经常教育青年医生,使他们认识到普通疾患如不认真治疗,也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医务人员应当千方百计地提高占病人多数的普通病患者的医疗质量。
这个医院在组织青年医生进行科学研究和业务学习时,以常见多发病为主要内容,同时适当开展疑难病例的研究工作。外科计划在今年完成的二十篇科学论文中,有十一篇是研究普通疾患的。这些论文都由老医生、中年医生和青年医生共同负责。妇产科经常指定青年医生在业务会上作有关常见疾患的诊疗报告,全科医生再根据这些报告进行讨论。今年以来,这个科青年医生先后作过《子宫肌瘤》、《习惯性流产》、《盆腔炎》、《输卵管通水》等专题报告。为了总结全院各科常见疾患的医疗经验,使青年医生得到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这个医院的老医生从去年下半年起,和青年住院医生一起,还分别编著了内、外、妇产等科常见疾患的医疗常规手册。
这个医院发现有重要的常见疾患病案时,总是及时组织青年医生进行讨论,接受经验教训。肠阻塞是一种较难诊断、死亡率较高的常见疾病,这种病人初诊时,内、外、小儿、妇产等各科都会碰到。为了引起大家对它的高度警惕,几年来这个医院曾组织医生反复学习这种病的诊疗方法。有一次,副院长兼外科主任李迎汉到另一家医院参加一个胃溃疡手术后的病人的会诊时,发现病人发生了较复杂的合并症。尽管本院从未有过同样的情况,但是,他回到院内马上以这个病例组织外科医生座谈,以引起大家重视。
这个医院在病房和门诊的日常工作里,也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青年医生提高治疗常见疾病的业务水平。外科一些有经验的医生经常带着青年医生做小手术,或是在做小手术时充当青年医生的助手,有时还给他们作示范手术。
通过上述措施,工人医院的青年医生不仅大大加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对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水平也都有所提高。今年以来,外科大多数中、小手术都是青年住院医生做的,一般效果都很好。妇产科从一月到五月共做了一千二百二十八例中、小手术,这些手术大多数也是由青年住院医生做的;但是没有发生一次医疗事故。
据山西日报消息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从各方面加强了门诊工作。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医院领导便到门诊部调查研究。过去内科门诊大夫少,主治医师更少,使不少病人得不到及时诊断治疗,于是便调配人员,充实了门诊力量。在合理安排病房工作的基础上,抽调出三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定期轮班门诊。同时,各科主任到门诊看病的时间,也由每周四小时,增加到八至十二小时。在主任医师上门诊和开辟专科门诊时间之后,一些疑难病症及时得到了诊治。
这个医院还重视常见疾病,及时组织会诊。眼科门诊,对于验光、试镜、检查视野等,过去都是给患者预约时间作检查,现在是当天检查,当天看结果。为了使沙眼、青光眼等常见疾病得到及时诊断治疗,防止小病转成大病,眼科门诊的医护人员,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利用门诊值班时间,开展了二十四小时眼压曲线观察工作,摸索早期青光眼的发病规律。内科门诊医师,从今年五月份起,重视了对疑难病症的会诊。


第2版()
专栏:

北京儿童医院护士周玉兰热心护理病儿,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图为周玉兰在细心照护病儿。
 新华社记者 纳一摄


第2版()
专栏:

锡兰稀有动物到北京西郊动物园里安了家
一批来自锡兰科伦坡动物园的动物,今天起在北京动物园正式展出。
这批动物包括美洲虎、黑羚羊、懒熊、椰子猫、多加猴等七种共十七只,其中黑羚羊、懒熊、椰子猫、多加猴都是稀有动物。它们在最近安全运抵北京以后,就放在北京动物园检疫场,在检疫期间健康情况都很好。
这些动物是北京动物园和锡兰科伦坡动物园在友好往来的基础上互相交换的第一批动物。从我国运往锡兰的小熊猫、灰斑角雉、豹猫、金鱼等动物也已安抵目的地。


第2版()
专栏:

小型手扶拖拉机下了乡!
上海生产的小型拖拉机——“工农七型”手扶拖拉机,今年上半年已有三批、共二百零三台运往华北、西南和华东农村使用。
这种功率为七马力的小型手扶拖拉机,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在小块土地上也可以使用。它带上各种农具,可以耕地、耙地、开沟、培土、割草,不仅能在旱田耕作,把橡皮轮换上特制的铁轮后还可以下水田耕作。这种拖拉机的动力机——“195型”柴油机,还可以用作排灌、脱粒、发电和农副产品加工的动力机械。


第2版()
专栏:

一个人能扛起来的人工降雨机
在武汉东西湖农场的田野里,架设着一台机器。这台机器开动起来,能够喷射出一条长达四十五米的雨带。随着喷枪自动缓慢的转动,雨雾轻轻地洒到作物茎叶和地面上。喷枪转过几周之后,作物周身已是水淋淋的,地皮也湿透了一层。
这台机器就是武汉消防器材厂为农业试制的人工降雨机。这种降雨机体重只有二十五公斤,需要时,一个人就可把它扛到田间。


第2版()
专栏:

木薯蚕丝织品柔软耐磨
在南宁百货大楼丝绸部,用木薯蚕丝织成的天蓝、银灰、浅灰和纯白等颜色的绢纺、哔叽、四季呢,吸引了众多的顾客。这些木薯蚕丝织品质地柔软耐磨,颜色鲜艳大方,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发展木薯蚕,是广西僮族自治区为进一步改善各族人民衣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广西从南到北,大部分农村有种植木薯的习惯。岑溪县在一九五六年试用木薯叶养蓖麻蚕获得成功。以后,经过反复试验,一九六三年全自治区发展了木薯蚕生产。去年全区共种植木薯一百九十二万多亩,养木薯蚕十万零二千七百盒(每盒一万条),产茧三千一百九十担,商业部门已经收购了二千多担送到工厂加工,目前已经生产出五十四万三千尺丝织品。
木薯蚕的前身是蓖麻蚕,饲料为蓖麻叶。自一九五六年在岑溪县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群众就把蓖麻蚕改称为木薯蚕。


第2版()
专栏:

河南南召县四棵树公社的回乡知识青年廉正梅、聂玉华喂养的蚕,获得了好收成。
魏德忠摄(河南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显微胶片阅读器
一种阅读胶片缩微文献资料用的光学仪器——显微胶片阅读器,正由北京照相机厂大批生产。
胶片缩微文献资料是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的文献资料复制品。一份报纸那样大小的文献资料,经过缩微处理,可以复制成比火柴盒还小的胶片,肉眼直接看不清楚,阅读时必须借助于显微胶片阅读器。


第2版()
专栏:

《北京四史丛书》
以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的《北京四史丛书》,正由北京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第一辑《前仆后继创江山》、第二辑《南彩风暴五十年》和第三辑《披荆斩棘造新天》,已经和读者见面。


第2版()
专栏:

上海花鸟画在香港
“上海花鸟画展”在香港展出七天以后,已于六月底闭幕。这个画展受到香港画家和美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七天中观众达一万一千多人次。
画展共展出了上海二十九位著名花鸟老画家的八十幅作品。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短评

常见病和疑难病
广州市工人医院和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提出并且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经常教育医务人员,既要认真对待疑难病,也要严肃负责地诊治常见病;既千方百计提高常见病的医疗质量,又适当开展对疑难病的研究工作。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重要呢?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福利。所谓常见,就是多的意思。广州市工人医院诊治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普通疾病,也就是常见病。既然医院的主要任务是为病人治病,为人民的健康服务,那么,严肃认真地治疗这种或那种常见病,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常见病,使病人尽可能早点痊愈,更好地从事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这就是为病人的最大多数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正确处理常见病和疑难病的关系,是真正的群众观点的表现。
常见的反面是少见。在医学科学领域内,有少数疑难病,至今人们还不认识它或者不完全认识它,其中有的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于这类疑难病,我们要去研究它,认识它,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疑难病。提高必须建立在普及的基础上,必须在善于治疗常见病的基础上,在掌握医疗技术的基本功的基础上,来提高疑难病的治疗技术水平。
还可以这样说,常见病和疑难病,只是就一定的意义上来区分的,并不是绝对的。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在医学科学史上,有些疾病,当人们尚未认识它,尚未找到医疗方法的时候,它就是疑难病;反之,它就变成了常见病。有些常见病,如果不及时认真医治,也有可能发展成疑难病。医务人员必须辩证地、正确地处理这两类病的关系,把它们摆在适当的位置上,决不可厚此薄彼。
广州市工人医院经常教育、引导年青医生以一丝不苟的精神治疗常见病,学着做小手术,练好基本功;又由老医生带领他们进行疑难病例的研究工作,提高他们的科学技术水平。高楼大厦是从平地筑起的。经验丰富的、善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疑难病的大夫,是从治疗大量常见病学起的。施行复杂的大手术,是从简单的小手术练起的。广州市工人医院培养青年医生,强调从小手术做起,从诊治常见病做起,这种培养方法也是正确的。


第2版()
专栏:

庆阳专区农村老党员充满革命精神
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教育后辈自力更生建设家乡
据新华社兰州一日电 甘肃庆阳专区长期战斗在农村的老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教育培养革命后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庆阳专区曾经是前陕甘宁边区前沿阵地的一部分。早在一九三二年,部分农村就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在严酷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一部分党员直接加入革命部队,转战祖国南北;大部分党员留在农村,一手拿锄,组织群众生产;一手握枪,领导民兵打击进犯敌人。全国解放以后,跟随部队、机关出外的一部分党员,根据革命利益的需要,也回到农业战线。据最近统计,全专区七个县的农村中有四千多名解放前入党的党员,他们绝大多数担任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战斗在农村的老党员,把教育培养革命的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华池县城壕公社老党员、前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张正才,解放后两次由工作岗位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他一直被评为县、专区的劳动模范。他不但经常向本社、队的青年们讲述过去的艰苦奋斗历史,而且每次去县、专区开会,总要向学校、机关和开会的人讲解他们当年是怎样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有些受了灾的生产队的干部,原来想向政府要求贷款、救济,听了他的报告,撤回了要求,决心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正宁县月明地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一任乡人民政权主席苟生春,受过敌人的监牢折磨,又经过长期的战斗生活,身体很弱。刚解放,政府就提出供给他的全部生活费用,可是他不要,继续担任村主任、党支部书记。一九六○年受灾后,这个队出现了一些暂时困难,一些年轻人希望苟生春向上级要些救济物资。苟生春把眼前的困难和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作了比较,向青年们反复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亲自和队干部带头曳犁耕地、送粪。经过苦干一年,粮食增产了百分之五十多。年终决算时,青年们高兴地说:“还是老支书的自力更生道路好,要不然,我们三年也翻不过身。”
老党员重视对青年们的“言教”,更重视“身教”。据统计,现在农村的六百零五名抗日战争以前入党的党员,虽然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可是百分之八十还长年不辞劳苦地参加集体劳动,一半左右的人担任基层干部,为集体操劳。正宁县杨园子大队陈得才,一九三三年参加红军,一九三四年入党,曾负过三处重伤。一九四八年退伍时政府决定给他代耕供养,他没有接受,仍然坚持参加劳动。去年夏收时,有些社员悄悄给他多算了些劳动日,多分了些粮食,秋收分配时他发现了,不顾社员再三劝阻,坚决如数退出。这个村子的青年都以陈得才为榜样,他们说:“陈叔咋干,咱咋干”、“陈叔挑百斤,咱就扛千斤”。


第2版()
专栏:

“塞上江南”动工修建一批防洪大堤
据新华社银川三十日电 宁夏引黄灌区的黄河两岸,南起中卫,北到石咀山,今年动工修建一批永久性的防洪大堤。这些大堤加起来总长达二百八十八点二公里。现在大部分堤段已经提前竣工。全部工程将在七月间完成。
黄河斜穿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岸就是素称“塞上江南”的引黄灌区。这里灌溉条件好,土地肥沃,是自治区主要产粮区,也是目前重点建设的农业稳产高产区。长时期来,由于黄河对宁夏基本上是利大害小,因而防洪堤都是临时性的。自治区领导部门从长期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出发,从今年起,争取在几年内修建永久性的防汛工程。


第2版()
专栏:

谢庆瑚征服红砂岭
新华社记者 王兆麤
在革命老根据地江西兴国县,人们传颂着谢庆瑚征服红砂岭的故事。他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带领群众经过五年艰苦奋斗,征服了大片红砂秃岭,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变了家乡贫困落后面貌。
兴国县上社公社地处丘陵地带,草木稀少。当年红军长征北上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把这里的少数林木砍伐殆尽,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全社二万亩耕地有一万八千多亩受山洪流沙侵害,一百七十一个生产队中,有一百六十四个生产队的土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每年春夏两季,山洪夹着泥沙冲向田间,使不少农田陷成沙洲。过去也曾有人试图拦沙筑坝,控制水土,可是每次都失败了。
共产党员谢庆瑚十二岁就随父兄闹革命,解放后曾带头组织互助组,以后又历任初级社副社长、高级社副主任、公社大队长,他望着遭到严重破坏、流过战友鲜血的红色山岗,决心征服红砂岭,治住水土流失。后来公社就派他筹办林站,绿化荒山。
一九五九年二月,谢庆瑚率领十名红军老战士、老干部和有治山经验的老农,带着工具和柴米上山,挖穴造林。他们顶风冒雨,同坚硬似铁的红砂岭搏斗。镐头落地,震得虎口发麻。谢庆瑚鼓励大家说:“当年打土豪分田地是闹革命,如今抡镐头治砂山也是一场革命。我们要发扬革命传统,向自然开战。”他的话大大鼓舞了人们的革命干劲,他们经过数十天的艰苦劳动,终于在红砂硬土上种上三千八百多株树。树种上后,遇到了接连四十多天的大旱。谢庆瑚一面请教老农,在树的下坡挖鱼鳞坑,淋水保苗;一面到处寻找水源,日夜排水抗旱。经过千方百计的挽救,树苗大部分成活,创造了在不毛的砂山上大片造林的奇迹,打响了治山的头一炮。
红砂岭上虽然种上了树,可是还不能较快地制止坡面和侵蚀沟的大量水土流失。一九五九年冬,公社决定在林站基础上创办公社水土保持试验站,在继续造林的同时大兴拦沙工程,迅速制止水土流失。谢庆瑚被任命为这个站的站长。他没有拦沙经验,就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在山脚侵蚀沟口筑起谷坊。可是暴雨一来,又多被冲垮。他和全站的人毫不泄气,找出“治下失上”的失败原因,便从山下挑黄泥、搬石头、移草皮,从上而下地筑起谷坊。拦住了泥沙以后,他们又试用本山石、本地土作谷坊群成功,节节拦蓄水土,并逐年加高加固。
筑起大量拦沙工程后,必须紧跟着植树种草,才能巩固工程效益。可是,谷坊是用石头砌的,石头上怎能植树种草,谢庆瑚经过苦心研究,发现这种紫色页岩的石头经过霜冻,表层很易风化,有可能生长植物。于是,几年来他们先后试种了八十多种植物,结果有四十多种能够生长,其中二十多种生长良好,遮盖得连石头也看不见了,充分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不同造林方法、造林季节和多种工程的效益对比试验,初步摸索出治理紫色页岩丘陵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以谢庆瑚为首的水土保持试验站,现在已由开始的十一人、一个单位,发展到拥有四十二人、四个分支场、站的完整治山机构。这个站因水土保持工作成绩出色,曾多次被评为赣南和全省的先进单位,谢庆瑚本人也连年当选为劳动模范。现在,他们治理的二十五个山头、一千一百六十多亩荒山,由于种了五十五万多株树,修建了十八座拦沙坝,近三万座谷坊群,都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
他们治山的成就,对整个公社开展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起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他们邀请社员来站参观,帮助各大队制订治山规划,先后开办三期训练班,培训了近三百名农民技术员。他们还经常派出技术人员到各大队进行现场指导。在他们大力帮助下,五年来,全社造林七千七百多亩,修建拦沙工程八万多处,控制流失面积一万五千八百多亩,成为全省治山工作的一面红旗。
现在,上社公社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砂石裸露的秃山,如今林木成行,绿草丛生。由于水土得到保持,保持了农田的水分和肥力,又节约了大量排沙劳力用于精耕细作,因此促进了农业增产。水土保持试验站附近的四百多亩农田,平均亩产由一百八十斤提高到三四百斤。去年,全社粮食总产也比一九六二年增产一成多。
最近在赣南召开的十九县水土保持会议上,谢庆瑚和上社水土保持试验站再一次受到了表扬。可是谢庆瑚认为:这不过是长征中的第一步,还有更多的荒山需要治理。他决心像愚公那样要子子孙孙坚持干下去。早在一九六○年,他就把全家搬上了山,叫大儿子参加站里治山工作,二儿子到设在本县的江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当学徒。他一家人立志为实现“有山皆绿,见水皆清”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