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 魏文伯
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的增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巩固,而且关系到更好地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速度。近几年来,华东农村和全国各地一样,由于贯彻执行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党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具体政策,粮食生产有了很快的上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形势一年比一年更好,这就为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新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实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是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是综合性的生产,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泛。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各种作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在农林牧副渔中,农业是主体,可以为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原料。林牧副渔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农业积累生产资金,增加生产资料,改善自然条件。在农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粮食作物是主体。粮食问题不解决,其他经济作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很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或放松经济作物生产。在以粮为纲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作物,不仅是人民群众生活所必需的,而且也是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农作物的品种繁多,“脾气”不一,根据各种作物的特性,实行合理种植轮作和间种、套种,就可以使各种作物取“长”补“短”,使地力的损耗得到补偿,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福建省福清县音西大队,在解放以来十三年中,粮食总产量增加二点一倍,油料总产量增加二倍,甘蔗总产量增加八点三倍,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在于一贯坚持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尽可能地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这说明,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是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一个正确方向。
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不仅要求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而且要求实现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这就必须在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逐步提高社员收入,支持当年生产以外,还要逐步积累资金,为实现“四化”创造条件。许多地方经验证明,发展多种经营是积累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山东省著名劳动模范陈以梅所在的曲阜县陈家庄大队,一九六三年多种经营收入达二万四千八百元。这个大队在一年中,就以多种经营的收入购买了两部抽水机、四头牲口、一辆马车、六辆地排车、六千斤化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相反,如果忽视或放松了多种经营,就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社员收入的增加,“四化”的建设。
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同时,农村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大量的农业副产品,实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就可以调济忙闲,更好地综合利用全劳力、半劳力、辅助劳力和各种有技术特长的劳力;就可以因地制宜,深入地挖掘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潜力;就可以就地取材,充分地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这样,也就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出口物资和一部分市场需要的小商品,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多种多样的需要。更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农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按照国家计划,在保证完成粮食增产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才能逐步适应这个要求。
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农民是有两重性的阶级,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由于农民是劳动者,就有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由于农民是私有者,又有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一面。虽然经过党的长期教育和合作化、公社化运动的实践锻炼,农民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但几千年形成的思想、习惯不是一下子能够彻底克服的,特别是农村中的上中农,是自发资本主义倾向较多的一个阶层。为了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当然是加强对于农民的政治工作,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富裕农民中的资本主义倾向是严重的。只要我们在合作化运动中,乃至以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稍微放松了对于农民的政治工作,资本主义倾向就会泛滥起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第三五三页)在加强政治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在经济上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迅速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切实地解决既有粮吃又有钱花的问题,使社员更加热爱集体经济。反之,如果只经营粮食生产,不重视多种经营,就会产生缺少生产资金或现金分配的困难,就会不能有力地制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正如社员所说的:“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就会与集体两条心;吃饭靠集体,花钱也靠集体,就会与集体一条心。”显然,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是关系到巩固集体经济的一件大事。
从以上看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目前利益,而且关系到长远目标;不仅关系到经济建设,而且关系到政治方向。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林牧副渔之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关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地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 二
为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必须坚决打破一切思想障碍,彻底纠正对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种种片面认识。当前,发展粮食生产仍然是第一位的任务,应当继续巩固以粮为纲的思想,同时,根据目前情况还必须很好解决忽视多种经营的思想倾向。
有一些同志满足于“粮食生产年年增加,社员收入步步提高”,认为“不搞多种经营也过得去”。这些同志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缺乏远见。我们共产党人在任何工作中,都要有卓识远见,走上一步,看下一步。在发展社会主义农业中,要看到农业必须逐步实现“四化”。农业不实现“四化”,就不可能为建成社会主义和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粮食生产年年增加,社员收入步步提高”当然很好,但如果因而自满自足,不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就不可能更多地为实现农业“四化”积累资金。有一些同志所以看不到这一点,主要是由于小生产者的“短见”,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还习惯于用小农经济的思想来指导社会主义农业。不在大力增产粮食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究竟“过得去”,过不去呢?这要看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如果以低标准来衡量,可能勉强“过得去”,但以高标准、以党和人民的要求、以农业“四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来衡量,就差得很远,就过不去了。何况,目前各地已经产生了一批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标兵,如果虚心同这些标兵比一比,就会发现很大的差距,就会感到坐立不安。可见,认为“不搞多种经营也过得去”的同志,其实是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或者是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实际上也是一种关心群众利益不够,缺乏坚强的群众观点和创业精神的表现。退一步说,即使现在似乎是“过得去”,如果不迅速提高认识,把发展多种经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也终究会过不去的。
有一些同志认为“家有两行,必有一荒”;“只能搞粮食生产,不能搞多种经营”;怕“多种经营影响粮食生产”。这些同志主要是只看困难条件,不看有利条件。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
“社会主义不仅从旧社会解放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也解放了旧社会所无法利用的广大的自然界。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册,第五七八页)事实正是如此。在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条件下,可以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原来被私有制分割、隔裂的土地、山岭、水面等自然资源;可以统一安排,因人制宜地合理使用劳动力;还可以凭借比较雄厚的集体经济力量,为开展多种经营提供比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资金。再从农业生产的特点来看,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有不小的差别,在农忙的时候,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在农闲的季节,则发生劳动力相对剩余的现象。马克思说:“我们在这里看见了,生产期间与劳动期间的差离(后者仅仅是前者的一部分),怎样成为农业与农村副业互相结合的自然基础”。(《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八五页)据浙江省嵊县岩潭大队调查,全大队一百七十五名劳动力,全年需要全部投入农业劳动的时间,只有收早稻、种晚稻大忙的十五到二十天。从秋种到春节的八十五天中,只需要二千八百八十个农业用工,只占这段时间可利用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三。一般每个劳动力全年出勤天数平均在二百三十到二百五十天,仅占全年总天数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这是开展多种经营和进行精耕细作的一个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党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贯彻,由于国家和各行各业支援农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加强,农民的集体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劳动效率更加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资料更加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更加增多了,今后,由于农村劳力自然增长和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农村将每年新增加一批劳动力。所有这些,都为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事实证明,认为“只能搞粮食生产,不能搞多种经营”,是对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对农业生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当前农村形势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
也有一些同志怕“开展多种经营会产生投机倒把,会发展资本主义”,不敢积极提倡和发展多种经营。这种顾虑也是不必要的。应当看到,在农村中,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在发展多种经营中,过去有的地方由于缺乏经验和放松了思想领导,也确实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容易成为资本主义势力猖狂活动的场所。但是,在多种经营和资本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问题在于如何发展多种经营,是按照社会主义方向,还是按照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多种经营?在发展多种经营中是加强领导,还是放任自流?过去很多经验证明,只要在发展多种经营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非但不会发展投机倒把、发展资本主义,相反会由于集体经济的强大和集体收入的增加,更加增强社员的集体主义观念,从而有效地抵制资本主义势力的侵蚀。对于过去的工作,我们应该划清是非界限,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如果顾虑发展多种经营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而干脆不敢去发展它,是一种对事物缺乏分析,因噎废食的错误态度。
上述一些片面认识,是关系到要不要、能不能、敢不敢发展多种经营的问题。只有很好解决这些思想,才能自觉地、积极地、认真地实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 三
为了牢固地确立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观点,除了认真解决思想认识以外,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在发展多种经营中的一些关系问题,保证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和多种经营的迅速发展。
正确认识多种经营和粮食生产的关系,是农村各级干部在组织和领导多种经营中首先必须解决的根本指导思想。在这一问题上,必须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强调了多种经营,放松或影响粮食生产;一种是把粮食生产当作“硬任务”,把多种经营看为“软任务”,只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一般来说,在多种经营没有开展起来的时候,容易产生后一种偏向;在多种经营开展起来以后,又容易产生前一种偏向。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按照多种经营必须服从粮食生产、服务粮食生产、促进粮食生产的原则,对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进行具体的安排。江苏省吴县枫桥公社是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比较好的一个单位,他们主要就是由于在工作中注意了四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一是合理安排劳动力。根据农闲大干,小忙少干,大忙服从农业生产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地确定投入集体多种经营劳动力的比例。二是合理安排骨干。多种经营的骨干一般是农副业生产上的多面手,要因时制宜,合理搭配,机动使用。大忙时投入农业,农闲时投入多种经营。三是在保证农业生产需要的条件下,合理安排资金、物资。四是合理安排领导力量。干部分线作战,忙时相互支持。这个公社的事实说明,只要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全面安排劳力、骨干、资金、物资、领导力量,就能够正确地处理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的矛盾,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
在组织和领导多种经营中,还必须正确处理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关系。同其他事情一样,在发展多种经营中也应该坚持政治工作第一,抓活思想,用活教材,讲活道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对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坚决防止资本主义势力的侵蚀和工作中的片面性;同时,要不断改进经营管理,贯彻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少花钱多办事,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降低生产成本,并定期向群众公布账目,严格接受广大社员的监督,坚决防止贪污盗窃、多吃多占和铺张浪费的现象。从以往经验来看,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积极地、正确地发展多种经营;忽视经营管理,就不可能取得确实的经济效果,并且会助长坏思想、坏作风、坏习惯,影响干群关系,损害集体经济。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必须密切结合起来,经营管理离开政治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政治工作不做到经营管理中去,就会空洞无力,如果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都会影响到多种经营正常地、健康地发展。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发展多种经营的方向性问题。在发展多种经营中,必须服从国家计划,遵守政策法令,并坚持以集体为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同国家争原料、争材料,或者盲目发展社员个人经营,就会助长一些人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以致造成一些人弃农经商,投机倒把,影响集体生产的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巩固。当然,国家各有关部门应当在原料供应、组织加工、产品推销、技术指导和帮助解决资金困难等方面支持集体多种经营的发展。同时,社、队在组织集体多种经营中,也要注意不完全排除社员个人多种经营,应根据以集体为主的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正确地划分和全面地安排集体经营和个人经营。凡是适宜于集体经营的,都应当由集体经营;凡是不适宜于集体经营,或者目前集体经营还有困难的,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应当允许和鼓励社员家庭经营。有的也可以采取集体和社员个人合作的方式经营。既不能借口发展个人经营,而不去积极发展集体经营;也不能只注意发展集体经营,而不去鼓励和帮助发展个人经营,甚至进行不适当的限制。
在发展多种经营中,还要正确处理产、供、销的关系。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多种经营就能积极稳步地发展;处理不好,产、供、销脱节,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要正确处理产、供、销三者关系,重要的在于实行计划经营,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以及当地劳力、资源、原料、技术和产品销路、传统习惯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当前和比较长远的规划,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同时,多种经营主要是商品性生产,这些商品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因此,在加强计划指导,实行计划经营的前提下,还必须注意价格政策,以更好地调节产、供、销的关系,促使多种经营顺利地发展。
在多种经营收益分配中的消费和积累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依靠内部积累,是一条多、快、好、省地发展生产的正确道路。因此,多种经营收益的分配,需要全面地考虑各个方面的需要,包括:增加社员的现金收入,支持当年的农业生产,当年多种经营的生产资金,多种经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积累,为农业“四化”积累资金。一般来说,应该首先满足当年农业生产、多种经营的资金需要和解决社员必需的现金收入,但要尽可能地提留农业和多种经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只考虑积累,不考虑消费,或者只考虑消费需要,不考虑生产需要,只考虑当年生产需要,不考虑今后生产需要,都是片面的,都是没有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确地结合起来。
所有这些关系问题,大多是在发展多种经营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就会促使多种经营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反之,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多种经营,影响农业生产,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发展。
党的领导是一切事业胜利的保证。我们要把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安排的方针变成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进行深入细致的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只要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牢固确立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观点,大大发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坚决依靠集体农民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抓紧抓深抓细抓到底,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


第5版()
专栏:

抓好企业基层生产单位的活思想 陈其超 一
企业基层生产单位是生产的第一线。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并最终地完成。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层工作的好坏,取决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进展。因此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打胜仗,是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根本保证。
如何加强企业基层生产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最近几年,我们在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过程中,经过反复地学习、实践,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最基本的就是:从生产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大多数出发,抓好活的思想。
所谓从生产出发,就是思想工作必须着眼于生产,为生产服务,和生产紧密结合;而不是脱离生产,把思想工作和生产对立起来。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从职工现实思想情况出发,以解决现实思想问题为主,把这作为活的思想工作的突破口;而不是脱离职工思想实际情况,采取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方法。所谓从大多数出发,就是要抓住职工思想的主流,看到积极的方面,看到问题的本质,要坚定地相信并依靠群众的大多数;而不是仅仅从现象上观察问题,仅仅依靠少数人去进行思想工作。只有这样,企业基层的思想工作才会“有的放矢”,真正成为激发全体职工劳动热情,保证生产任务完成的动力。 二
企业基层生产单位怎样抓好活的思想教育呢?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吃透两头。一头吃透党的方针政策,一头吃透企业职工的实际思想状况。用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去回答职工中的现实思想问题。这就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迅速准确地传达给群众,使群众懂得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为实现党的方针政策而奋斗,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就企业基层而言,两头之中,吃透上头尤为重要。这是抓好活的思想教育的前提。党的方针政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具体化,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化,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精神力量。如果我们不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就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或发现了问题,也不可能抓住本质,解决问题时,也就限于就事论事。必须认真钻研上级的指示,同时又经常地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情况,并通过正确的分析弄清各种各样思想的实质,掌握思想变化的规律,也才能用正确的思想去克服错误思想,不断地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
第二,善于透过生产来抓思想。在企业基层生产单位,生产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职工大部分活动是在生产岗位上或与生产有关。生产与思想,确实息息相通。生产情况的变化必然反映到职工思想上;而社会上阶级斗争对职工思想的影响又必然表现于生产活动。因此,要求我们根据生产的不同情况,找出职工思想变化的规律,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又必须从职工在生产上的不同表现,窥探思想变化情况,找出原因,及时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及时掌握职工思想跳动的脉搏,把思想工作渗透到生产中去。
第三,把思想工作和生产上的具体要求结合在一起,用严格的要求来巩固职工的革命热情。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的具体要求,都是人们在长期生产斗争中的经验总结,它反映着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只有严格地、自觉地按这些要求工作,生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严到严,都会有思想斗争的。必须不断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斗争的结果才会是有利于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而不是相反。
第四,坚持以表扬为主,耐心说服。我们绝大部分职工经过党的教育,经过历次政治运动的锻炼,都具有一定阶级觉悟。他们积极工作,对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与工作中的缺点相比较,成绩是主要的。就是少数比较后进的职工,他们也还是希望上进的。我们坚持以表扬为主,耐心说服,这既符合客观事实,又反映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党所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当然,对于一些职工的缺点和错误,还要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第五,运用生产中的活人、活事、活思想、活经验来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这最能触动职工思想,收立竿见影之效。而且这些活人、活事、活思想、活经验,行政工作干部和政治工作干部都能抓。同时这也是一种经常性的群众自我教育的方式。在进行活人、活事、活思想、活经验的教育时,必须典型突出,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十分明确。
活的思想教育的方法还应当多种多样,但总的是为了解决职工的现实思想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生产任务完成得更好。
从生产出发,从实际出发,从大多数出发,抓好活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在企业基层生产单位思想工作中的具体贯彻,也是学习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坚持“四个第一”的活的运用。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战后英国的财团 项冲
战后,英国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结合的形式,有不少是承袭了过去的办法,但比垄断形成时期要复杂得多。根据现有的资料,英国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有下列几种。
(一)大商业银行吸收工业垄断组织的活期存款和向他们供应短期放款。这种存放款使工业垄断组织随时可以透支,也随时可以把透支的金额偿还,以便于银行详细了解企业全部经济情况。同时,短期放款到期也可以经常展期,使它在实质上形成为长期放款,以便于商业银行对企业加强控制与监督。
(二)私人银行家、投资托拉斯及各种金融公司等为工业企业代理发行有价证券和购入一部分有价证券,使工业企业在创办或扩充时必须依靠它们的支持。目前英国公共公司百分之六十的新发行证券,都经过私人银行家之手,三百家投资托拉斯在一九六○年拥有公司股票十八亿一千七百万英镑。
(三)保险公司是企业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大宗投资者。据统计,从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年,英国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额增加二倍,而投资于普通股则增加六倍,在一九六○年资产总额达十四亿一千七百万镑。其他如各种年金、养老金组织也大量投资于工业股票。
(四)保险公司和其他一些信用机构还以其一部分闲置资金购入许多工商企业的不动产,然后再将不动产租给原企业主使用。这样,企业主可以以其出售所得的资金吞并其他企业或作扩大再生产之用,而信用机构则获得了许多不动产的所有权。这是战后英国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五)工业与银行垄断组织的相互人事参与比战前进一步密切。以五大银行为例,一九三七年董事一百五十名获得其他大公司(包括各信用机构在内)董事席位一千零三十六个,一九五九年的董事减少到一百四十四名,但获得其他大公司董事席位一千二百零六个。如加上英格兰银行、马丁银行、地方银行三家在内,这八家银行的董事二百零一名在一九五九年共获得全国各公司董事席位一千六百二十五个。另一方面,一九五六年全国三十三个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的董事在各大银行也各占有一个以上的董事席位。
由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英国的财团大致有五十个左右,有人称为“五十巨头俱乐部”,其中以那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工业垄断组织、五大银行、私人银行家、保险公司和投资托拉斯为中心,而它们彼此之间又产生极其错综复杂的联系。大致说来,战后英国的主要财团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第一,以五大银行为中心的,有巴克莱财团,密德兰/希尔·希金生/鹰星财团,劳合/国民地方/弗莱明财团,威斯敏斯特财团。巴克莱财团除拥有国内外巴克莱银行和联合自治领信托公司(消费信用机构)外,还包括许多投资托拉斯,凤凰保险公司,海力弗克斯建筑会社等组织,并与国内外机械、冶金、造船、航运等行业的垄断组织如维克斯、福特汽车公司等有密切的资金联系。以密德兰银行为中心的财团包括希尔·希金生与爱尔兰奇斯私人银行家,鹰星保险公司以及控制地方公共汽车事业的特雷登控股集团。它们相互参与了飞机制造业中的最大垄断组织豪克斯·西得利公司,电子制造业以及电视、电影、戏院等企业,并且还控制一大批投资托拉斯。劳合银行与国民地方银行早就有极密切的联系,它们与私人银行家弗莱明在一起,形成一个极有势力的财团。这个财团在国外有广泛的金融剥削网,在国内还控制南威尔士钢铁公司等钢铁垄断组织和帝国烟草公司等。帝国烟草公司本身还拥有英美烟草公司股份三分之一和加拉赫烟草公司股份百分之四十,几乎全部垄断了英国的制烟工业。此外,许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采掘工业(特别是英国石油公司)、化学工业、造船工业都和这个财团有密切的联系。
汇丰银行是英国最大一家殖民地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它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经营航运、码头、仓库、房地产、公用事业、进出口贸易等的怡和洋行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极有势力的殖民地财团。这个财团盘踞在旧中国达一百年左右,吮吸了我国劳动人民无数的血汗。直到现在,它在印度、马来亚、其他远东地区、中近东、澳大利亚还有巨大的经济力量。目前怡和洋行的老板凯斯维克家族还兼任英国石油公司、英格兰银行、联合保险公司、萨缪尔·蒙塔古私人银行和黄金经纪人行号的董事席位,是少数有势力的财政寡头之一。
第二,英国的私人银行家一方面与五大银行密切联系,另一方面自身也分别形成财团,在英国财政资本形成和扩张过程中起了极重要的作用。在这些财团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以罗斯蔡尔德/萨缪尔/奥本海默三个私人银行家为中心的财团,控制了英荷壳牌公司和在南非垄断有色金属的英美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并且在垄断非洲铀、铜采掘工业的里欧·听托公司和英国南非公司占有董事席位,后两家公司与英美公司相互间又有资金和股权的参与。摩根·格冷弗尔财团与美国的摩根财团同属一个家族而且目前又有极密切的联系,维克斯工业集团和联合电气工业都属于它的势力范围以内。拉萨尔财团则在石油采掘、电气、航空工业方面具有很大的控制权,英国电气公司以及垄断英国飞机机身制造的罗斯·路易斯公司都由它掌握。这三个大财团之间彼此都有相互的参与,对石油垄断组织有共同的投资,并且与美法及西欧和南美各国的垄断组织有密切的联系。
其他以私人银行家为中心的比较小的财团有巴林兄弟·汉不路斯银行·施罗德公司等。
第三,英国许多巨型工业垄断组织在战后积累了大量垄断利润后,就挟持其雄厚的资力参与各种信用机构或者自身成立控股公司。它们在日常资金周转方面,仍然由往来密切的商业银行供应,以便腾出更多的资金来吞并其他行业,因此,有些工业垄断组织本身就形成为财团。例如,帝国化学公司是一个巨型化学工业垄断组织,但同时该公司的董事长是密德兰银行的董事,该公司另一董事又是威斯敏斯特银行的董事。它同考陶尔德人造丝公司一起完全控制了英国尼龙纺织公司的股权,同南非的英美公司、国际镍公司、美国铝公司、英国的钢管投资公司还有许多共同的投资利益,一九五八年以后还吞并了约克塞铜矿控股公司、依尔福照相材料公司及两个墙纸公司的全部股份或一部分股权,形成一个庞大的化学帝国。又如尤尼莱佛公司与荷兰的飞利浦电气垄断组织形成一个财团,并控制了荷兰的大商业银行。其他如半岛及东方航运公司控制了渣打银行,冠奈特航运公司与马丁银行和皇家保险集团都有特殊联系,各自形成为财团。考图尔德人造丝公司,英国钢管投资公司等也存在着同样情况。
除了上述三大类别以外,还有以保险公司为中心的财团(如万全保险公司财团约拥有股票投资一千二百种),以新闻事业为中心的财团,以及以零售商业或各种信用机构为中心的财团。
综上所述,可见英国的各大财团,都是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它们中间较大的还与西欧北美的财政资本有广泛的联系,它们所控制的事业很多散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带。这是殖民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英国财团的重要特点之一。
由于英国的财团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且在各财团中起重要作用的私人银行家账目多不公开,所以我们很难估计“五十巨头俱乐部”或较大的财团所掌握的资产数额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过,从国民收入以及股权的分配来看,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垄断资本之手,乃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所发表的数字:在一九五九年——一九六○年,最上层百分之二十消费单位,占有全国纳税前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一点二,而同期最低层百分之二十单位,所占的比例只占百分之七点五。另外,据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柏金生的调查,百分之五的大股东在三十个典型大公司中占有全部普通股百分之六十二。可见,少数垄断资本家对英国国民经济的控制。更重要的是:英国一小撮财团在战后更进一步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利用国家机器推行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各种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措施,企图以此挽救日益没落的殖民帝国的命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