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3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一位技术高明的老修脚师没有徒弟,商业局长是怎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生活的起点
文旭岗 冯济
去年“五一”劳动节,山西省新绛县人民澡塘招收了一个青年修脚徒工,他是新绛县商业局局长郭卓然同志的儿子——十六岁的郭虎明。
修脚这一行,旧社会人们叫它“下九流”。在新社会里,有的人对修脚行业,仍然程度不同地残存着不正确的看法。
新绛县人民澡塘,有一位全省闻名的修脚师——孙建磊,从事修脚工作三十多年了,学得一手好技艺。解放以来,他为许许多多的人修治了脚病,解除了他们的痛苦,使他们走上了生产建设的工作岗位。省、专、县年年表彰他。
服务行业是商业工作的一部分。修脚工作应不应该有后来人,当商业局长的郭卓然是最了解的。孙建磊招收徒弟的事,他宣传过、也多方面嘱托过别人。
一天,他去洗澡,孙建磊又提起了招收徒弟的老话。说话中间,有个顾客要修脚,老郭看到孙建磊戴着花镜、颤抖着的手……,他感到已是非解决徒弟问题不可的时候了。
老郭想自己是四辈佃农的后代,党把自己解放了出来,并使自己走上革命的道路。没有党,就没有自己的一切。今天,党和人民需要一个修脚接班人,自己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的儿子适应这个需要呢?他下了叫虎明学修脚的决心。
洗完澡,他对孙建磊说:
“老孙!你放心,我给你瞅下个好徒弟。”“真的?”孙建磊疑惑地问。“有点把握!”“谁家的孩子,多会能来?”“不久就来!”
老郭一共有五个孩子,虎明是老二。
晚饭后,老伴在刷洗炊具,日子和往常一样平静、有秩序。
“虎明他妈!咱们商量商量虎明的事吧,孩子毕业后怎办呀?”老郭试探着老伴的心思。
“继续念书嘛!”老伴一边刷洗,一边随口回答。
“找上个工作干,行吗?”
“孩子还小哩,要是有合适的工作……”
老郭趁势说:“工作倒有个茬儿,就看你愿不愿意。”
“什么工作呢?”
“学修脚!”老郭注意着老伴的神色。
“什么?”老伴似乎听错了,她快步跑到丈夫跟前问。
“学修脚!”老郭认真地又说了一遍。
学修脚这三个字,好像三块石头丢到平静的水面上,打乱了家里的平静。总之,老伴说别的事都能依你,这回不行!
老郭深知自己的老伴,她是老解放区的妇女,也是佃农的女儿,在战争的年代里,她对革命事业是坚贞的。可是,虎明的事,现在两人各持己见,无法谈下去了。
过了几天,老郭若无其事地同老伴闲聊说:“你我都是佃农的后代,你父亲是恶霸逼死的,……没有党,不要说我们还能为革命工作,有现在的生活,有大大小小的孩子,就连我们的命也还掌握在地主恶霸的掌心里……。”老伴同意地点着头。
“过去,你为革命工作过,帮助我鼓舞我,对革命事业有过贡献……。”老伴听了脸上泛起微笑,随着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地交谈,她的精神振作起来了!
“可是我要批评你的现在。现在,你把党培养出来的后代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党需要一个修脚接班人,你死拉住虎明不放。你说修脚是和臭脚板子打交道,没出息,可是孙建磊是省、专、县的先进工作者,谁不敬佩?虎明去学修脚我跟县长谈了,他也支持。”
夫妻俩谈的结果很满意,她深情地望着丈夫说:“我有点落后了,让孩子去吧!”
老郭也了解自己的儿子,虎明是生在老解放区,长在新社会,是用糖浆灌大的,为了避免孩子们沾染上养尊处优的恶习,他经常给孩子们讲家史,讲革命斗争史,要求孩子们参加劳动。
一个星期日,老郭将虎明叫到跟前问:“毕业以后,你准备干啥?”“学校号召参加农业生产。”“你打算怎么办?”“咱家住城市,不过我也报了名。坚决服从祖国需要!”老郭笑着说:“这很好,不过我想叫你参加一种党最需要的劳动。”“党最需要的!什么?爸爸!”“我是一个商业工作者,我最喜欢商业工作,我也想叫你干个商业工作。”“干什么?”“到澡塘跟孙建磊学习修脚去!”
听说学修脚,虎明不吭气了。他想,说个不去吧,老师和父亲经常讲,自己也作过保证,要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说个去吧,可修脚有什么学头。再说,每天抱人们的臭脚多丢人!
儿子的思想活动当父亲的看出来了。父亲避开正题问:“你看过《雷锋日记》吗?”“看过!”“你要学习雷锋的思想。”
老郭教育虎明说:“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就是要干最艰苦、最困难、人们最不愿干的事情。你去学修脚,不单是多一个修脚工人,更重要的是个改造人们旧思想的大问题。”
父亲的话,儿子仔细倾听着,他感到父亲说的有道理。虎明说:“爸爸!那我就去学修脚!”
想不到父亲又严肃地说:
“你再想想,你感到合适就去!思想不通不要去!不过你要相信,我不会对你不负责的。”
“想通了,我不欺骗爸爸!”
“可有一条,既然通了,就干到底,干出个样子,不能给党丢人。”虎明默默地“嗯”了一声。
老郭看着自己的儿子,内心说不出的高兴,他从书架上取下四本《毛泽东选集》递给虎明,作为儿子走向正确的生活道路上的一份礼物。
“五一”节那天,虎明参加了劳动人民的行列,踏上生活的道路。
这天,新绛县人民澡塘显得格外活跃,职工同志们分外兴高采烈。人们在等待着孙建磊收徒弟的会议。
八点钟,老郭领着虎明走进澡塘。孙建磊第一个迎上去,紧紧握住老郭的手久久不放,他的眼睛红润起来了。职工同志们像迎接亲人似的涌了出来,把老郭父子团团围住。
孙建磊情不自禁地走上了讲台,激动地说:“过去学修脚,都是我们这些受人剥削的穷人子弟。可是今天,在毛泽东时代里,一个知识青年,特别是一个局长的儿子给我当徒弟,这真是天翻地复的事情,过去连想都不敢想。我没有儿子,我要把虎明看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把我一生积累下的经验教给他。”
职工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要求说话。人们也让虎明的父亲说两句,他最后拗不过大家,说:“虎明是党的儿子,革命的后代。现在,我把他交给党,交给革命,让大家来教育他吧!”
澡塘也是课堂,在生活实践中,虎明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他的思想渐渐地在澡塘扎下根子了,对修脚工作有了感情。为了掌握修脚技术,他首先和刀子、剪子成了朋友,遵照师傅的教导先练刀子功。开始是在自己的手脚指甲上空练。姿势要领掌握了,他就割手脚上的茧子,体会手劲,但是一个人的茧子有多少呢?割完了,流血了。师傅给他想了一个办法,把榆木放在水里浸上几天变成和茧子一样的东西,虎明如获至宝,白天削了晚上削,把几块榆木削光了。除了刀子功,就是认识病种、病症、病因和治法。在上班的时候,师傅修他看,师傅讲他听,他把师傅的每一句话都记在本子上。虎明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他认为自己在澡塘工作,澡塘一切事情都该学、都该会。他向澡塘每一位师傅学习着接待顾客的方法,学习着服务态度,学习着搓澡……。
一天城关区支部书记窦大奎去澡塘修脚,孙建磊让虎明试试。虎明小心着、小心着,却把老窦的脚割破了,虎明的心紧张地跳动着,汗水像下雨一样的流着。不料,窦大奎反而安慰他说:“小伙子,不要怕,割吧!吃饭最习惯了吧,有时也还要烫着嘴呢,你初学这个还免得了?”几句话,更鼓舞了他学好技术的信心。……
一天,虎明正在跟着师傅学修脚,同学小林来到了澡塘。见了虎明就低声问:“你真的干下去了吗?”虎明斩钉截铁地
“嗯”了一声。“这有什么干头呢?”小林继续低声说。虎明指着正在被修脚的那位顾客说:“你看,他的身体多么棒!他是古交公社的一位社员,要是干起农活,他一个不顶咱们两三个?可是现在他有了脚病,不但不能劳动,而且走路都不方便。在学校里老师不是号召咱们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吗?如果我们治好了他的脚病,使他健康地参加劳动,不也等于我们参加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吗?如果我们治好千千万万有脚病的人,不等于我们顶住了千千万万的人了吗?你说怎么没干头?”
虎明拿事实说服小林的时候,许多顾客在倾听着、点着头。
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虎明已经整整当了一年的修脚学徒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虎明基本上掌握了刀子功;学会了五种脚病的病种、病症、病因和治法,并为二百八十余人修治了脚病;学会了服务方法、服务态度和搓澡技术。
现在虎明已是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光荣的五好青年,连续八个月得到五好职工的称号。


第8版()
专栏:

少而精
古灵
学校教育要改进教学工作,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少而精”的原则。
“少而精”的“少”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生在学校里受教育是有一定时间的,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不能老住在学校里,不经风雨,不见世面,脱离实际,越学越空。在短短的时间里,要真正学点东西,就得“少而精”。
“少而精”的“精”,就是说要突出重点,抓住精华,要求精通,学深学透,学会运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反而可以多学点过硬的东西,尽快掌握点真本领,可以学得好,收获大而费力小。“少而精”是符合多快好省精神的。
事物有很多方面,有主要的,有次要的,主要方面解决了,次要方面便可以迎刃而解。基本的东西学通了,就能运用自如,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办什么事都应当有重点。打仗的主要突击方向、集中兵力、总攻时间等等就是重点。集中兵力突破一点,以少数兵力对付次点,这就是辩证法。两个拳头同时打人,口一下子张得太大,是打不了胜仗,吃不掉敌人的。教学也是这样,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舍得削减那些次要的东西,“有所轻才能有所重”,“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搞得越多,什么都想学得很完备,过了量,结果是走向反面,学到的东西越少。什么都学,什么也学不到手。像韩愈说的:“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那样,是万万要不得的。
打仗,你搞一百条枪,条条枪都有毛病,等于没有枪,那是一百条棍子,还不如有十条好枪能打胜仗。染布,是一定量的染料,加一定量的水,煮一定的时间,染一定量的布。要红的就是鲜红,要青的就是靛青,要绿的就是碧绿。如果还是那么多染料,那么多水,那么多时间,你硬要多染布,过了量,只能是红不红,青不青,绿不绿,一见太阳,一过水,就过不了硬了。


第8版()
专栏:

按什么音押韵
——诗韵浅谈
林曦
作诗不按照韵书上的古韵来押韵了,那么按照各自的方言土语的语音来押韵好不好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好!如果你按你的方音押韵,我按我的方音押韵,结果就会没有共同一致的诗韵。
近千年来,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了汉民族的共同文学语言——普通话。同时也在北方话的歌谣、戏曲、唱词的音韵基础上形成了十三辙。它也就是普通话的诗韵。
有人归纳了隋代诗歌、韵文的韵脚,证明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诗文基本上是在十六摄范围内分四声押韵的。唐代的律诗等虽然是按韵书规定把韵分得很细,可是北方的民间文学像变文等却并不遵守什么韵书,用韵还是较宽的。宋代的词,原来是民间歌曲。后人综合归纳而成的词韵,除入声韵五部外,也只有十四部。稍晚一点,到南宋和金代,北方的“诸宫调”等民间曲词的韵,虽然仍有十五部,可是入声韵已经开始分派入平、上、去三声,不能独立成韵。到了六百多年前的元代,用北方话演唱的北曲十分发达,有一位周德清编了一部韵书《中原音韵》,基本上把发展到那时候的北方话民间文学用韵情况记录下来,对后来普通话诗韵的形成很有影响。
根据明代北方民歌用韵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基本上只有十二个韵部,就是所谓
“十二摄”。后来把ei韵跟i韵分开,成为十三摄。清代北方的唱本用韵,经过归纳研究,证实正是用的十三辙。
十三辙在现代北方话的歌谣、戏曲、唱词的用韵上,势力是很大的。近几年我曾留心听广播,大致上北起黑龙江,南到云南、贵州;东到安徽、苏北,西到甘肃、新疆,差不多所有北方话民间戏曲、唱词都按十三辙押韵。有些戏曲受方音影响,混同了某些辙的音,但是仍尽其可能分为十三辙。例如京剧本来受湖北黄陂一带方音影响,韵母是en,eng等的字不能分清了,可是还把ong韵的字分出,保持一个中东辙。
能够全国通行的文学语言既然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唱歌、朗诵诗也都用普通话,那么除开在方言地区为说方言的群众演唱的歌谣、戏曲、唱词仍然可以采用方言外,一般的诗歌、戏曲、唱词最好都采用普通话来编写。用普通话写诗歌、戏曲、唱词,当然要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来押韵。而普通话的诗韵基本上就是近千年来在北方话文学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十三辙。十三辙的通行范围既然广大,从诗韵的历史发展和音理研究来说,又都是比较合理的;再加上韵的部类少而每一韵类包含的字则较多,押起韵来比较宽泛自由,而且和谐好听。所以,提倡用普通话作的各体诗歌、唱词都按基本上是十三辙的普通话诗韵来押韵,可以说是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第8版()
专栏:文化街头

看电影 听故事
沙浪
西安市有个西北电影院,最近受到了许多观众的表扬。这些表扬他们的观众大多是劳动群众。
原来,这家电影院为了帮助观众,特别是帮助劳动群众看懂电影,新开了一个服务项目——讲电影故事。这个影院里有个观众休息室,观众进场前都聚集在此。开始讲故事以后,那里的秩序更好了。而更重要的是劳动人民的影院真正为劳动人民服务。观众事先听了电影故事,不但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而且从这些故事中,更好地受到了革命教育。某汽车修配厂的工人听了讲影片《世界人民公敌》以后说,他们又上了一堂阶级教育课。
西北电影院举办讲电影故事这件事,表现了这个影院的职工关心观众的热情。当然,各个影院可以根据当地观众的需要和影院的条件,采取各种方式来关心和帮助观众,不一定都用讲故事的形式。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影院这个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向观众讲解电影故事,让革命的电影更好地发挥作用;或者向群众做一些有关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宣传工作,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8版()
专栏: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
王双贵青山披绿装,早稻遍山长,东山上在酿菠萝酒,西山下在熬甘蔗糖,难道这就是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那可怕的烟瘴?!拖拉机声声怒吼,唤醒沉睡的山岗,前进的康拜因正在收割,后边的播种机又在奔忙。难道这就是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那成群的犀牛和大象?!勇敢的垦荒队员,来自四面八方,有从战火里来的战士,也有的刚刚离开学堂。难道这就是西双版纳的密林里——那参天的红春树和开金花的黄杨?!大道连着青山,白云连着瓦房,蓝天上歌声缭绕,密林里斧声叮当,原始密林在逝去……新的密林在成长……


第8版()
专栏:

幼芽
毕克官
队日 拆冬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