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影评

伟大的革命友谊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曹瑛
彩色纪录片《周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上映了。它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因为它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国人民和阿尔巴尼亚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要给这部影片所描绘的两党、两国的革命友谊作一个简单的比喻,是很不容易的。说它像火一样热烈吗?但它是永远不会熄灭的。说它像海一样深邃吗?它又深得不可测量。说它像钢铁一样坚固吗?它却是任何热度都熔化不了的。也许,在我们的语言中还很难找到一个适当的字眼可以用来作它的比喻。
只要看看周恩来同志和霍查同志的几次拥抱,尤其是当他们即将分别的那一次;只要看看他们促膝谈心、交臂饮酒的情景;只要看看他们在签署联合声明时那种“同生死、共患难”的意志和各人眉宇之间那种对前途、对未来抱有无限乐观的心情;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存在于两党和两国领导人之间披肝沥胆、推心置腹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团结精神。
影片用大量事实证明,这种精神在阿尔巴尼亚是全民性的。且不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首都地拉那受到了阿尔巴尼亚劳动人民无比热情的欢迎。凡是他们所到之处,不论是斯库台、还是发罗拉,或者其它什么地方,人们都倾城出动。甚至在他们前往发罗拉途中,每经过一座市镇,都受到上千群众的夹道欢迎。发罗拉区诺沃赛莱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紧紧围绕着周总理、霍查同志和谢胡同志欢呼的情景,是令人永远难以忘记的。那一个个给客人献花的孩子们抱着客人热烈亲吻的情景;那些一听到陈毅副总理说出中国人民也有“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信念就竭力鼓掌欢呼的阿尔巴尼亚工人的形象;在地拉那“游击队”体育馆举行的五千人群众大会上,周总理在讲台上几次示意请大家不要鼓掌而人们总不肯停手的气氛,也都是令人永远不会忘记的。
只有在了解中阿两党的战斗友谊完全代表两国全体人民利益的时候,我们才能懂得:为什么巴卢库副主席在斯库台群众大会上讲话时,要给周总理的访问一连加上五个形容词。巴卢库同志当时这样认为:“周恩来同志的访问,是把我们两国人民和两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联系在一起的兄弟的国际主义的牢不可破的友谊的生动表现。”也只有在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懂得:为什么当我们听到阿尔巴尼亚的艺术家们在音乐晚会上唱起《歌唱毛泽东》和《歌唱恩维尔·霍查》来的时候,内心是如此之激动……。
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随着反对帝国主义和现代修正主义斗争的巨大高涨,可歌可泣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革命友谊在广阔的范围内不断出现。影片《周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所反映的,正是这种友谊的光辉范例之一。
历史已把共产主义的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辈人的手里。帝国主义已经进入了日暮途穷、垂死挣扎的阶段。它的阴谋和祸心比任何时候都更毒辣。现代修正主义掀起了妖风黑雨,以适应帝国主义的政策。在这样的历史年代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革命友谊比任何时候都更光彩、更可贵。因此,在今天上映《周总理访问阿尔巴尼亚》这样的片子,意义是重大的。它向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表明:不管现代修正主义的妖风黑雨多么狂暴,不管帝国主义作出何等模样的垂死挣扎,中阿两党和两国人民之间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将像昆仑山和埃泽尔察山一样巍然不动。它还向工人阶级的叛徒和敌人表明:要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旗帜变色是办不到的,要想使世界的历史车轮向后转是办不到的。(附图片)
霍查同志举行除夕晚宴招待周总理


第6版()
专栏:剧评

谈京剧《芦荡火种》
温凌
京剧《芦荡火种》,是根据同名沪剧改编的。原作本来有着较好的基础,但改编者把它翻成京剧本时,又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力求精益求精。这个演出本,围绕我地下联络员为掩护新四军十八位伤病员而进行斗争这条主线,着重表现了联络员阿庆嫂身在虎穴不畏艰险,勇敢、机智地同敌人进行斗争的优秀的革命品质;表现了新四军战士艰苦奋斗、坚持胜利的革命精神;表现了群众对党和战士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也揭露了被蒋介石反动派改编的“忠义救国军”,勾结民族敌人,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为了加强思想性,更好地描写人物,改编者对一些细节也作了丰富补充。譬如,在具体情节中,安排了革命群众老齐头,以他在村里管事的身份,便于了解敌情、进行工作,通过这个人物,有助于加强阿庆嫂同群众的关系,更好地塑造这个党的地下联络员的形象。改编者注意做到京剧化,却又不受传统规矩的拘束,大胆地加以突破。像“授计”一场阿庆嫂的一段唱词中连用了三个“怎么办”,写出“党啊,你给我智慧,给我勇敢,你帮我战胜顽敌度难关……”这样的句子,生动有力,真挚地表达了阿庆嫂的思想感情。总的看来,这个本子不仅思想内容好,艺术上也比较完整,具有形象鲜明、语言清新等优点。
但是,京剧演现代戏,更多的问题还在于舞台表演。要从习惯于表现古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草莽英雄,变而为和谐地体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京剧的特色,这中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和矛盾,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才能得到完善的解决。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京剧《芦荡火种》的舞台表演是值得赞赏的。它比较准确、生动地塑造了一些现代人物,内容和形式较协调,现实感较强而又具有京剧的特点。在赵燕侠扮演的阿庆嫂,万一英扮演的革命群众沙奶奶,以及马长礼扮演的顽军参谋长刁德一等人物,都明显地体现出来。
阿庆嫂是党的地下联络员,公开的身份是茶馆老板娘。前者是本质,后者是现象,是为了进行工作作掩护的。但二者又往往需要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同敌人打交道时,既要让观众真切地感到这是个革命者,又要瞒过敌人的耳目,使敌人相信她是茶馆老板娘。人物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方面给演员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给演员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要求具有准确性和分寸感。赵燕侠同志没有忽略这一特定的公开身份,注意到应有的含蓄,而且透过了表面现象,紧紧地把握住革命者的品质,突出了阿庆嫂的勇敢、机智、果断,不卑不亢、临危不惧、临险不乱的精神面貌。革命的原则性、警觉性和主动性,是燕侠同志塑造这个形象的基调。这在“智斗”、“授计”和“逼沙”三场戏里,尤其可以清楚地看得出来。这些地方,斗争虽然是“隐蔽”的,但却是尖锐的。燕侠同志在表现方法上抓住了外松内紧,外弛内张的线索,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在特定情景中人物的内外关系。譬如“智斗”一场,阿庆嫂和刁德一有一段由互相观察、揣测进而面对面的交锋的既紧张又精彩的戏。阿庆嫂和刁德一的互相观察、揣测,是内心的活动,演员运用了京剧传统的“背躬”,通过对唱表达出来。当阿庆嫂手里拿着茶壶从茶馆走出来时,刁德一正在门边观察,两人恰好打了个照面,阿庆嫂稍为停顿,以带有锋芒的眼神迅捷一扫,随即自然地走到茶桌前摆放茶壶,刁德一同时走到台口,起唱“这一个女人不寻常!”阿庆嫂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十二句对唱,一递一句,严丝密缝,配上面部表情、眼神和小动作,生动地刻划了两人不同的心思和性格。这段唱腔,吸取了反西皮的板类,加以变化创造,刁德一唱的较徐缓低沉而多花腔,阿庆嫂唱的则爽朗干脆,不仅新颖而不离格,更重要的是符合于表现出刁德一的不阴不阳、笑里藏奸和阿庆嫂的凝重沉着。接下去是两人的正面交锋。刁德一用旁敲侧击的办法,企图从问话中套出阿庆嫂同新四军的关系。阿庆嫂却不慌不忙、点水不漏地作了回击:“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这段流水板唱得很有特色,轻快利落,富有感情,不是把它单纯地作为一个普通茶馆老板娘的自我辩白,而是紧张的斗争,是反戈一击。
“逼沙”也是外似松弛内实紧张的一场戏。这又是一场很尖锐的斗争。演员着重强调她的革命的责任感,清醒镇定,而又机警主动,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是鲜明的。她先是坦然而坐,貌似若无其事,其实内心却在紧张地活动着,眼神时而轻瞧和面部的神情,表明她一直是在观察着、盘算着。假如演员的思想停顿松懈下来,那就会真的演成无事人了。刁德一的突然让阿庆嫂去劝沙奶奶说出真情,加浓了紧张的气氛。“劝沙”的场面表现得细致入微,有助于丰富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加强对观众的感染力。
马长礼同志扮演的刁德一,也是较成功的。演反面人物往往容易失之于着重从外形动作下功夫,过份地夸张。马长礼同志没有采取这种虽属便捷却是浅薄的做法,而是注意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特质,在温文潇洒之中显出狡黠狠毒、阴险多疑、傲慢自信,因此,他塑造的刁德一的形象,就避免了简单化、脸谱化的缺陷,显得比较丰满深厚。万一英同志很年轻,但她扮演的沙奶奶神情很好,对新四军伤病员的爱护备至,对敌人的仇恨和临死不屈的态度,是动人的,能够体现革命群众的气质。
京剧《芦荡火种》所以取得良好的成绩,是由于演员注意了从生活出发,从剧中人物出发,大胆创造,并批判地继承传统。演员首先所致力追求的是如何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如何更好地让观众受到感染,得到教育,而不是孜孜于追求让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一腔一调都符合京剧传统的规矩,把“新酒”硬装入“旧瓶”中。京剧演现代戏,对于传统的表演艺术(包括唱、做、念、舞),是应当也能够加以利用的;问题在于活用而不是生搬硬套。从燕侠等同志的表演,可以看出既比较充分地吸收和运用传统,而又不是死用乱用,是经过认真的选择和改造。伤病员被困在芦荡里,表示坚决战胜任何困难的决心的一段合唱,就是用唢呐二黄而又吸收解放军的军歌来加以改造,才能贴切地表达出战士们的思想感情,听来气势雄壮而又动人。
但是,这里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演员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值得提出的是,京剧《芦荡火种》的演员们为了把戏演好,决心下连队当好普通一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了解放军战士的优秀品质,提高了思想,也体验了部队的生活,这使他们的表演,尤其是表演革命英雄人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开始排演时的不像或不大像(尤其是气质、神情)到现在演得像或比较像。他们还把解放军的三八作风带到排练中来,演员和导演、演员和演员以及音乐工作者之间通力合作,严肃认真地进行排练,树立了良好的排练风格。
自然,这出戏也并不是已经完美无缺,像开头和芦荡的几场戏还有点松懈;有些情节交代得还不够清楚,比较突然;在传统的运用上,还有不够和谐的地方。虽然存在一些缺点,毕竟瑕不掩瑜,经过不断加工提高,无疑会愈来愈臻于完善的。(附图片)
京剧《芦荡火种》剧照


第6版()
专栏:

不仅是信誉问题
白彦花
有这样一件事:某地从上海一家工厂进一批肥皂,派人去看货。工厂的同志认为这批货质量还不够好,不能出厂。而某地去的同志看了货后却说:不要紧,我看你们这样的肥皂,到我们那里就是呱呱叫的了。如果怕影响了你们厂的信誉,不用你们的牌子也可以。厂里的同志心被说得有些动了。但是上海市的主管部门知道后,坚决制止,认为宁可赔钱,也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最后还是另外生产了好肥皂才运出去。
一件事却反映了三种不同的态度。
明知肥皂质量不好,却还是坚持进货,认为已经比本地产品高明多了,千方百计想把货弄到手,要求不高。这是一种态度。
产品的质量不好,不加隐瞒,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不让产品出厂。但是当别人说明质量不好的产品也要的时候,心却有些动了,不能坚持到底。这又是一种态度。
“宁可赔钱,也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这是第三种态度——最严肃的态度。无疑,抱第三种态度处理问题,才是最正确的。
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固然牵涉到工厂的“信誉”问题,但不仅仅是信誉问题。既然这一次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出厂了,为什么不可以来个第二次,第三次……这样滑下去,就会养成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坏习惯;既然在这件事情上可以马虎,为什么在别的事情上不可以马虎一下呢?为了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就得把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关口卡死。因此,处理这批肥皂的问题,就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而是原则问题;不是小事情,而是大事情。
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这是做任何工作都需要的,没有这种精神,什么都会做不好。
既然工作,就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和缺点——生产中会有不合格的产品,就是一例。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错误和缺点,是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呢,还是采取严肃的态度呢?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方便容易,但错误还是错误,缺点还是缺点,矛盾永远不会解决;采取严肃的态度,当然要花心思,费力气,然而那正是消灭错误、缺点的正确途径,矛盾解决了,我们就会随着前进了一步。
所谓“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换句话说,也就是要认真。毛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无论什么事,我们只要认真地去办,总是可以办得好的。我们应该养成这种好的作风。


第6版()
专栏:诗画配

美国“民主”大展览
天马诗 江有生画
上有飞机盘旋,
下有警察壮胆,
美国世界博览会开幕,
约翰逊前去讲演。
博览会展览什么?
有什么最值得看看?
任你聪明猜不着,
百闻不如一见。
不是猩猩作画,
不是女人摔跤表演,
不是人和兽比赛唱歌,
也不是打喷嚏唱片。
不是看谁钢琴砸得快,
也不是比赛哭泣和抽烟。
任你聪明猜不着,
百闻不如一见!
约翰逊在台上讲演:
这个,这个,一二三……
黑人在场外示威:
把我们的苦况展览给大家看!
约翰逊在台上讲演:
自由、民主、人权……
警察在台下抓人:
警棍、手铐、催泪弹!
节目真精彩,
当场作表演!
博览会什么最值得看?
——这就是答案!(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