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青年朋友,农村在等待着你们!亲爱的天津知识青年同志们:
最近,党向知识青年发出了到农村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们热烈地欢迎你们到我们这里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宝坻。
我们可爱的家乡——宝坻县,土地辽阔,土质肥沃,真是个好地方。可是,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十年九涝,人们又受着地主富农的残酷剥削,无法生存,大量外逃。就拿“铁姑娘”队的家乡小于庄来说吧,那时候,全村的人都离乡背井去逃生,二十五年没有人烟。解放后,宝坻县才大变了样。党领导全县人民组织起来,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在潮白河上修建了水库,给蓟运河修了大堤,挖了九十多条水渠,制止了河水泛滥,改造了盐碱地、低产田,使粮食连年增产。特别是去年的粮食收成更是空前的好,社员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就连过去荒无人烟的小于庄,也变成了“幸福庄”。现在社员们的干劲可足了!春节刚过,就纷纷出工,犁田耙地,积肥送粪,全县到处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社员们决心在去年获得大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再打一个更大的胜仗。
解放后宝坻县虽然有这么大的变化,但是广大社员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教导: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决心拿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奋发图强,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现在,我们宝坻县正在集体化的基础上进行着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中心的技术改革。在这样伟大任务的前面,农村里有许多事在等待着我们知识青年去做,洼地要改造,土壤要改良,良种要培育,山要我们开,树要我们栽……。同志们,对我们知识青年来说,农村确是大有用武之地啊!
自从党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以来,已有一万多名知识青年在宝坻县参加了农业劳动。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到农村后,受到了广大社员的热烈欢迎。他们说:“可把你们盼来了”、“这回我们可有了自己的文化人了”。在生活上,社员们对我们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经常问寒问暖,缺啥弄啥,生怕我们处理不好生活,受了“委屈”。干活时,老农们总是手把手地教给我们技术,恨不得把多少年的经验一下子都教给我们。社员们把我们当作亲人看待,这种热情的关怀,使我们更加热爱农业生产劳动了。
我们通过这一时期来的实践,进一步懂得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句话的意义。在农村,我们学到了许多学校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们不但学到了一些生产本领,还了解了不少农村的阶级斗争情况,受到了活的阶级教育,真正懂得了解放前“富一户穷千家”的道理。在劳动、工作上碰到的困难,更是对我们的很好磨练。这些,使我们思想变得更坚定了,眼光更开阔了,与劳动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我们决心和广大社员在一起,挖掉穷根,使贫穷落后的村庄,变成富裕、有文化的村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
自从党又向城市知识青年发出到农村去的号召以后,社员们高兴极了。他们说:“毛主席他老人家站得高,看得远,看透了农民的心,体贴农民的希望。”社员们已经准备好了住房、炊事用具和劳动工具。有的老大爷打算着要向新来的青年耐心地传授农业技术;有的老大娘打算着要为新来的青年缝缝补补;很多的社员还打算着请新来的同志说书、读报、教文化……他们是多么盼望知识青年到这里来呀。同志们!我们热烈地欢迎你们到宝坻县来,让我们在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共同努力吧!
祝你们进步
宝坻县大中庄公社司家庄大队“燕子队”队长 邢燕子
宝坻县大中庄公社小于庄大队“铁姑娘队”队长 张秀敏
宝坻县史各庄公社窦家桥生产大队 侯 隽
一九六四年三月


第6版()
专栏:

十年
萧薪掸掸身上的土,擦擦额前的汗;女队长放下耕犁,去迎接农业大学生
——新来的技术员。不知他还像不像十年
前,完小同桌念书的那个调皮
蛋。可还记得毕业那天,咱俩吵得歪头红脸!你问我,干么参加农业生产,不再上学,同去攀登科学的尖端!……汽车进站,猛跳下位高个儿青年,大步奔向女队长,举起右手齐头尖。“少先队的敬礼!报告中队长
——植棉专家、丰产能
手、劳动模范……我要求归队,重当你领导下的好队员。牵手并肩,一心劳动闹丰产!”掸掸身上的土,擦擦额前的汗,女队长亮眼欢笑,红梅报春喜心间。他还像十年前那个调皮的小伙伴。“欢迎你,农业大学生!新来的技术员!咱们都是老同学,莫客套,别过谦,理论、经验,根扎一处枝相连;手牵手,肩并肩,同去攀登科学的尖端!”


第6版()
专栏:编后小语

“盼”
邢燕子、张秀敏、侯隽写给天津市知识青年的信,也可以说写给全国许多地方上千万的知识青年的。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在东南西北的山区和平原,都发生了像她们在宝坻县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变化。在祖国广大的农村里,也都“有许多事在等待着我们知识青年去做”。
宝坻县的社员对知识青年们说:“可把你们盼来了!”这正是表达了社会主义农民对后一代的热爱和期待。五亿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提高了阶级觉悟和生产积极性,立志要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立志要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农村,他们也就改变了精神面貌,以满腔热忱和主人翁的态度盼着青年人的成长,盼着接班人快点接上这一茬。
青年朋友们,从邢燕子她们的信里,请看看农民怎样在盼着你们!别辜负他们的期望,张开你们理想的双翅,到广阔的天地里去翱翔吧!


第6版()
专栏:

谈“化”
 陶然
“阳春三月种麦子,八月十五种花生。”这是歌舞剧《刘三姐》里三个秀才在对歌时闹的笑话。这三个秀才是剥削阶级豢养出来的帮凶或帮闲文人的典型,绝对不能和今天革命的知识分子相提并论的;但是,“三月种麦子,八月种花生”之类的笑话,在并非帮凶、帮闲的知识分子中,也并非没有。
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一直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歪道理的结果,使多少知识分子“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也使劳动人民长期得不到文化知识,阻碍了社会的加快发展。
共产主义不能依靠一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去建设,也不能依靠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民去建设。几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个革命,它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知识分子脱离劳动、脱离劳动人民是如此历史久远,因此,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的。有的知识青年在下乡后竟说:“知识分子劳动化很容易,几个月就化了;劳动人民知识化却很难。”当然,劳动人民的知识化,需要一个长时期,克服很多的困难,做很多的工作。但是,知识分子的劳动化,只需几个月就“化”成了吗?
什么叫“化”?就是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里所指出的“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他又说:“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毛主席在这里讲的还是文风,比起劳动化总还比较容易办得到些。至于劳动化,那更不是在农村住上几个月,学会几样农业生产技术,就算“化”了的。所谓劳动化,除了会犁地、锄草以外,更重要的是劳动人民化——从思想感情上和劳动人民结成一体。毛主席有一回谈到他自己的改造:“我在书本上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初步地改造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主要的还是在长期阶级斗争中改造过来的。而且今后还要继续学习,才能再有一些进步,否则就要落后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袖,在改造自己的问题上尚且如此谦逊,策励自己要继续学习,那么,年纪轻轻、没有经历过长期阶级斗争和生产实践的磨炼的青年朋友们,更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化”很不容易,但又是一定能够“化”的。说它不容易,那就是要严肃对待,不要自欺欺人;说它一定能够“化”,那就是要满怀信心地坚实地向前走去,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断地锻炼和改造自己。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道是有情却无情
何家为
父母疼爱子女,对子女有较深厚的感情,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感情不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用得不当,就很可能影响了子女的远大前途。父母的不正确态度和做法,看来有情,其实却是无情。因为这是狭隘的母子或父子之情,不是革命之情;更重要的,他们很不了解自己的子女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前途。从表面上看,他们是在处处为子女着想,实际上却是用家庭的小圈子来束缚自己的子女,说穿了,无非也还是为自己打算。这种狭隘的母子或父子之情,使子女们的心变软了,目光短小了,缺少志气了。这岂不无情至极?
有一位家长说得好,在旧社会,国民党反动派根本不考虑广大青少年的前途,毕业即失业,不管你家长对待子女多么有情,旧社会对待青年却非常冷酷无情。如今的青年一代,生活在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崭新社会里,国家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和前途,有着深远的考虑。青少年一代的前途和国家的利益和前途,完全结合在一起。是农村也好,是边疆和较偏远的城镇也好,都是可以大展鸿图的地方。很多青年人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表现了高度的觉悟和大无畏的气概,他们决心不计条件,不讲价钱,坚决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像这样值得赞美的高昂志气,做父母的理应支持、鼓励,为什么要死死拖住后腿不放、置自己子女的正确前途于不顾呢?
一位青年在和他的父母对话的时候,有这样几句回答:“您还当我是个吃奶的小孩子,生怕我吃苦受累,就没有想到我是个革命接班人,应该参加革命?”另一个青年说得更加干脆:“我又不是‘开心顺气丸’,光为了逗您的欢心才留在您的身边,我还要干革命事业哩!”原来道理并不复杂,爸爸妈妈只把子女当成“个人财产”,恰恰忘了子女们是革命的接班人。
高尔基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个人的感情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这种感情才是崇高和可贵的。


第6版()
专栏:书评

自觉革命 大有作为
——《知识青年的革命道路》介绍
任伍
董加耕、赵耘、邢燕子、王培珍、侯隽、宋喜明、柳昌银、韩志刚、王敬璋,这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路先锋,为广大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知识青年的革命道路》一书,就是介绍这九位知识青年的先进事迹。
这本书告诉我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是移风易俗的革命行动。董加耕等人,以革命战士的姿态,顶住了那些念书人种地“屈才”、没“出息”、没“前途”等旧思想的侵袭,他们以党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英勇地战斗在农业第一线。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这样?可以听听他们自己的回答:“革命的后代,就是要革命!”赵耘这样说。“我要听毛主席的话,投身到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去锻炼自己”。这是董加耕的回答。
这本书也告诉我们,知识青年在农村是大有作为的。他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革命运动中可以大显身手:宋喜明改造红壤低产田,柳昌银培育新稻种,王敬璋试种双季稻……等等,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书中生动、具体的事实说明: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们的自觉革命精神以及刻苦钻研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有一定要把老农的丰富经验学到手的决心;他们肯干肯钻,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有埋头苦干、坚持不懈的过硬精神;他们依靠党、相信群众,有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革命志气。他们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了。
这本书又告诉我们,知识青年不仅在生产斗争中大有作为,在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方面,也是一支主要力量。董加耕利用田头休息,给大家读报、讲时事、谈政策,王培珍教民校,侯隽办俱乐部,搞墙报,教唱革命歌曲等,都干得很出色,对活跃农村生活、普及文化、帮助农民知识化等将会起深远的作用。
这本书有力地证实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个真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是为祖国、为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可以使自己在实际斗争中更好地锻炼和成长,这的确是一条革命的道路。青年朋友们读一读这本书,将会从中得到启示和力量。


第6版()
专栏:

在这儿干一辈子(宣传画) 肇毓厚 李宝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