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
赵汉
我们的党,现在已经有一支宏大坚强的包括各方面优秀人材的干部队伍。这是一支由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有旺盛革命精神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干部队伍。在这支干部队伍中,既有大批久经革命锻炼的老的领导骨干,又有人数众多的年轻优秀干部;既有有文化的工农干部,又有密切联系工农群众的知识分子干部。他们分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党务等各个方面、各个战线上,是党和国家进行领导工作的决定力量。他们是广大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执行者。通过他们,团结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支撑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厦。
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形成,是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结果,是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的结果,是一贯重视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结果。
在干部工作方面,我们党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在仅就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问题,讲一些意见,供大家研究参考。
培养提拔新生力量是党的一项
战略任务
新生力量,就是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涌现出来的年轻有为的人材,就是干部队伍中的后起之秀。
培养提拔新生力量,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列宁在一九一九年就指出:应该深入下层,大胆提拔新人。我们知道,这会给我们培养出年轻的工作干部,使我们得到大批的年轻的新生力量。①毛泽东同志也屡次教导我们做好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工作。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要作为一种任务,在全党和全国发现许多新的干部和领袖。”②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他又指出:“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材。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③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六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又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④。长期以来,我们的党,就是按照列宁的教导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不断地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发展和壮大了干部队伍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党的任务的需要,吸收了大批的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通过革命战争、各项政治运动、生产斗争,和办各级党校、各种干部学校、各种训练班等有效措施,把大量的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培养和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并且把经过实际锻炼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年轻有为的优秀干部,大胆地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实和健全了各级领导核心。这样,就保证了各个历史时期革命形势飞跃发展的需要。
这样,是不是说,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现状,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各个方面都完全相适应呢?当然不是这样。不论从当前的需要来看,也不论从长远的需要来看,都必须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
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六亿五千万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着全国的政权的党。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我们要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一方面,要迅速地发展生产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另一方面,要把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保证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保证不出修正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在国际上,我们的党要高举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的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美帝国主义;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旗帜,大力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坚持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同世界革命的人民一起,为争取实现一个没有帝国主义、没有资本主义、没有剥削制度的新世界而奋斗到底。在这样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这样伟大而繁重的任务担当起来,就必须把又红又专的、永不褪色的、能够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到底的干部队伍发展和加强起来。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提拔现有的领导骨干,培养提拔年轻优秀的新生力量,加强和充实各级、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使各级、各方面的领导核心真正成为健全的、精干的、具有高度指挥作战能力的司令部。这就要求我们迅速地培养出大批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的新的科学技术干部,并且大胆地选拔年轻优秀的人材来担任科学技术工作上的负责职务,使他们同老的科学技术干部一起,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独立地解决现代科学技术中的重大问题,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地培养和锻炼出大批的理论战线上的新生力量,使他们在老的骨干的带领下,研究我国革命和世界人民革命的经验和问题,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彻底粉碎现代修正主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培养提拔妇女干部,注意培养提拔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干部,注意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使这些方面经常不断地补充新生力量。一句话,就是要求我们把各地、各级、各方面的新生力量迅速地培养提拔起来。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艰巨的事业,它不能只靠一代人,而要靠许多代人的最英勇、最坚决的斗争。毛泽东同志说:“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⑤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党的干部队伍。我们要自觉地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党的干部队伍中的现有的久经考验的老骨干,将会逐渐衰老和减少;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些干部掉队落伍,需要补充新血液。而培养一个在政治上和业务能力上都比较成熟的、具有丰富经验的干部,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相
当长的时间的。我们应该把新生力量和远大的未来联系在一起,必须高瞻远瞩、及早动手,把无
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批一批地培养出来,
必须使新生长起来的优秀干部,越来越多地担负
起各级、各方面的领导责任。这样,我们的革命
事业和革命传统才能够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下
去。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来看,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革命前途的大问题。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剥削者是不甘心死亡和失败的。正如列宁所说:“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剥削者就必然存着复辟希望,并把这种希望变为复辟行动。”⑥被推翻的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阶级,一方面施用暴力手段,企图推翻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复辟;一方面采取“和平演变”的政策实行复辟。“和平演变”政策,就是“溶化共产党”的政策,就是首先从思想战线上、从意识形态上实行进攻,使无产阶级政党向资产阶级政党蜕化,使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蜕化。他们正在千方百计地企图腐蚀革命干部和革命人民。当他们看到无法动摇久经考验的革命的老一代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把希望寄托在年轻后代的变质上面。如果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不警惕阶级敌人这种阴谋,就可能出现修正主义分子,出现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就可能使党和政权蜕化变质,断送革命成果,最后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教训,我们必须记取。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对新生力量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永远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保证革命红旗代代相传,使革命火炬烧得更旺,举得更高,使各方面的领导工作,永远地、牢固地掌握在忠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人的手里。
因此,在党的干部工作中,积极地培养和大胆地提拔新生力量,使党的干部队伍中不断地添注新的血液,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短时间的工作需要,而是全党的经常的工作;不是无关重要的小事情,而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的大事情。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带根本性、带战略性的问题。必须从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工作,保证建成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打破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思想
障碍
新生力量是党的各级领导骨干的后备力量,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他们代表着革命的未来,代表着党的希望。毛泽东同志对青年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青年作用的高度评价,对青年人的极大鼓励。毛泽东同志对青年的这个评价和鼓励,同样是适用于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新生力量的成长条件,同旧社会是根本不同了。在旧社会,正如列宁所说:
“资本主义压抑了、扼杀了、蹂躏了工人和劳动农民中的大批天才。这些天才在穷困和屈辱的压迫之下毁灭了。”⑦在新中国,在政治上、思想上、学习上和物质生活上各个方面,都给新生力量的成长,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为他们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新社会里,新生力量的成长,就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完全一帆风顺了。新生力量的成长,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一样,总是会遇到一些阻力的。由于思想认识问题或者工作上的缺点,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发生压抑新生力量迅速成长的现象。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今天到处都还是感觉到干部的不足。这个事实,说明了党的提拔干部的工作,仍然有重大的缺点。主要的缺点是,至今仍然有相当多的同志用‘资格’作为选拔干部的标准。有丰富经验的老党员——这无疑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这一部分财富,那我们就要犯绝大的错误。因为,革命的事业总是不断发展的,需要的干部总是不断增加的,而老党员的数目又总会是不断减少的,既然这样,如果我们不坚决地放手地使用经过选择的新干部,除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害以外,还能有什么别的结果呢?”⑧现在,重温邓小平同志这一段话,对于我们有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在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实际工作中,有的人单纯地论资格、排辈数、讲级别,怕提拔了“资格浅”“级别低”的干部,同资格老、级别高的干部摆不平,前怕后怕,顾虑多端,不敢大胆地培养提拔新生力量。这种错误思想,简单说来就是单纯的资历观点或者叫“唯资历论”。这是落后的封建宗法思想在干部问题上的反映。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方面在实际上会压抑新生力量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能把某些不能胜任领导工作的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合乎党的干部政策的,对于我们党的事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早就明确地指出,选拔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为什么我们党选拔干部的标准,只能是德才两条,而不能有其他呢?道理很简单,这是由于我们的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私利。人民群众只需要那些既愿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而又能够为他们服务得好的干部。党的干部,有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才,才能善于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的标准,就是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的标准,从工作需要出发的标准。除此,从其他任何方面出发的标准,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为了对党对人民负责,在选拔使用干部的时候,必须从德才着眼,应该是谁的党性好,谁的革命干劲大,谁的工作能力强,并且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同工农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就让谁挑更重的担子,负更多的责任。如果单纯地从资历出发来挑选干部,年轻优秀的干部就提拔不起来,也会助长干部中的因循守旧的
习气。当然,这不是说,可以不尊重干部的光荣斗争历史。一个干部的德和才,同他的斗争历史是有联系的。一般地(不是绝对的)讲,斗争历史长的干部,有较丰富的经验,有较高的修养。许多老干部所以能够成为党的领导骨干,担负更重要的责任,正是从他们的德才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他们的资历出发的。单纯的资历观点是我
们党一贯反对的。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帝王,在封官拜相、任命文武官员的时候,是很讲究资格、辈数的。但
是,也有一些比较开明的帝王,注意物色和起用一些年轻的“贤才”。譬如,在三国时代,孙权打
曹操的时候,用年轻的周瑜当都督,结果打了胜
仗。诸葛亮也是年轻人,而且是新干部,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让他当了军师中郎将。当然,封建社会同社会主义社会是无法比拟的。一切封建帝王都是按照他们的政治标准选拔使用干部的。他们所谓的“贤才”,就是忠于帝王,忠于封建统治阶级,善于为帝王效劳,善于为封建阶级效劳。这同我们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是根本不同的。但是他们这种打破资格的约束,“不拘一格用人材”的精神,在今天还是可取的。在我们的社会里,大胆地把那些经过思想改造和实际工作锻炼的、年轻优秀的人材,选拔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使他们进一步经受考验和锻炼,使他们更快地成长起来,这对革命事业是有极大好处的。
培养提拔干部工作上的单纯资历观点,实质上是保守思想。这种保守思想一方面表现在思想落后于客观形势,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识不清,对党中央提出的当前的和长远的伟大任务认识不足,因而对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另一方面,表现在思想落后于新生力量成长的实际状况。全国解放已经十四年多了,就是在解放以后参加工作的干部中,也已经生长起来了大批的年轻有为、德才兼备、革命意志旺盛、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干部。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的锻炼和考验,经历了一系列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经历了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锻炼和考验,在思想政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看不到新生力量的潜力,总是认为他们的资格浅,经验少,不成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不正确的。
同这种保守思想相联系的,是干部工作中存在着官僚主义。由于对干部队伍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够,没有及时地发现大批的优秀人材,因而对于培养提拔新生力量总是束手束脚,缺乏革命精神,打不破干部工作中的习惯势力,不能够面向广大的优秀人材。保守思想和官僚主义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深入工作、深入实际,更多地接触干部,更多地接触群众,就容易克服保守思想,而大批新生力量就容易迅速地成长起来。
还有一些同志,对于新生力量的条件要求过高,认为被提拔的干部,必须是十全十美的,必须是没有缺点、毛病的。事实上,这样的干部在世界上是没有的。马克思说:“一切发展中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而发展只有在死亡时才结束。”⑨对于干部,我们必须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优点,也要看到缺点。任何一个干部,总会有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新生力量当然也不会例外。对于新生力量的优点和缺点,也要进行具体分析。要看他们的本质和主流方面。不要把一些次要的、个别的、偶然的缺点、错误加以夸大,不及其余,结果把那些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新生力量看成是不可培养提拔的干部。只要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虽然还有一些一般性的缺点和毛病,可以在提拔起来以后,在实际工作和党的生活中,加强教育和锻炼,使他们不断地得到提高和进步,而不应该因瑕舍玉,不敢提拔新生力量。
当然,提拔新生力量,必须根据工作需要和可能条件,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既要决心大,又要步子稳。既要用革命精神,克服保守思想,打破资格论;又要做好全面深入考察了解和培养教育工作。一定要把人看准了再提,不要轻率地把那些没有经过实际斗争考验的和本质上不好的干部提拔起来。新生力量,就是既要年轻,又要优秀。不看德才,不讲优秀,只看年轻,是违反党的干部政策的,是错误的。因此,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干部工作路线和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标准,从有文化的优秀的工农干部和密切联系工农群众的、经过实际锻炼的、优秀的知识分子干部中提拔新生力量。对于特殊优秀的干部还可以破格提拔。但是,一定要防止产生不根据实际需要,不看干部的具体条件,盲目乱提拔的偏向。
培养提拔新生力量是老干部的
神圣职责
我们重视新生力量,丝毫不意味着可以低估老干部的作用。老干部是党的精华,是党的珍宝。老干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各个方面工作的主要领导骨干。无论革命和建设工作,离开了他们都是不行的。在过去,没有他们的忠心耿耿,艰苦奋斗,肯于牺牲,敢于胜利,发挥了高度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在今后,也只有他们带领广大新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发挥冲天的革命干劲和顽强的战斗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新的更伟大的胜利。因此,对于一切老干部,必须继续培养提高他们。凡是德才兼备的老干部,应该根据工作需要,把他们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强调培养提拔新生力量,老干部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
老干部不仅是各个方面工作的主要领导骨干,而且是新干部的良师。新生力量的成长,离开老骨干的带领是不行的。只有依靠老干部,才能带领出具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优良传统的新生力量。培养、提拔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老干部的一项极其光荣的任务,是对党对人民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所有老干部,都是党培养提拔起来的。因此,老干部应当把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的重任,自觉地、愉快地承担起来。如果全党全国、各级各方面的领导者,都能培养出一两个年轻有为的接班人来,这就会给干部队伍增加巨大的力量,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有难以估量的益处。能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培养出好的接班人,是衡量一个干部是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一个重要标志。“名师出高徒”,好的领导者,应当带出好的接班人。
要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带好真正的接班人,必须解放思想,面向下层,善于发现人材。古代有伯乐善识千里马的故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老干部要当“伯乐”,善于去发现
“千里马”,发现人材。现在是“千里马”很多,新生力量很多,问题是有待“伯乐”善于去发现。
列宁曾经对看不到新生力量的现象进行过严厉的
批评,他说:“人材既多又缺,——社会民主党的组织生活和组织需求间的矛盾很早就可以用这个
矛盾公式来形容。这个矛盾现在表现得特别突
出:到处都在呼求新生力量,埋怨组织内缺乏人
材,而同时到处又都有大量的人力自请效劳,年
轻的力量,特别是工人阶级中的年轻力量正在长
成。”⑩列宁还特别告诫作具体组织工作的同志,不要陷入只见侏儒,不见人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觉中去。列宁讲的这些话,已经过去快六十年了,但对我们仍有现实的意义。在我们党内不是也有个别同志喊叫缺少领导骨干,需要干部的时候,就请求上级调配,自己却不注意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吗?不眼睛向下,不主动发现,不积极培养,自然,在他们那里就找不出新生力量。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是陷入“错觉中”,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带好真正的接班人,还要善于保护和扶植新的人材。毛泽东同志说:
“一切老干部应该以极大的热忱欢迎新干部,关心新干部。”?我们一定要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积极地热情地去关心和帮助新生力量。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新生力量,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区别之一。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新干部一定要接替老干部。新干部应该超过老干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者居上。老干部一定要尽一切努力,促使新生力量超过自己。看到新干部超过自己,特别是自己领导过的新干部超过自己,就感到十分愉快,十分高兴,这才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的党性表现。学生超过老师是老师的光荣,新干部超过老干部,是老干部的光荣。对新生力量,绝不要采取冷淡、指责以至压抑的态度。不要看到新生力量超过自己就不愉快、不高兴。也不要常讲培养提拔新生力量,临到新生力量跑来找他的时候,他又害怕起来了。“叶公好龙”而又怕龙,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
要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带好真正的接班人,老干部还必须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老干部不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都要作表率,树立活的学习榜样。近朱者赤。老干部的言行,往往是最有权威的号召,对新干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干部要像师傅带徒弟那样,把自己的忠于共产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高度的无产阶级的原则性和纪律性,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总之,把一切美好的、优良的、高尚的东西,全部地彻底地传给新干部。对新干部要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严格要求,具体指导,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教育新干部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一定要把老干部的一切好东西,真正学到手,要做到不愧是老干部的优秀的接班人。
我们的党是不断有大批新干部增加进来的,也必须有大批新干部不断增加进来,我们党的事业才能胜利和发展。老干部和新干部是没有绝对的界限的。过去的新干部就是现在的老干部,现在的新干部就是将来的老干部,干部队伍中的新老干部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总是一批带领一批,一代接替一代的。因此,新老干部的关系问题,即老干部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新干部,新干部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老干部的问题,就成为党内一项经常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对新老干部的关系问题,曾经作了极其重要的指示,他说:“不错,新干部是有缺点的,他们参加革命还不久,还缺乏经验,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不免带来旧社会不良思想的尾巴,这就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残余。但是这些缺点是可以从教育中从革命锻炼中逐渐地去掉的。他们的长处,正如斯大林说过的,是对于新鲜事物有锐敏的感觉,因而有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在这一点上,有些老干部则正是缺乏的。新老干部应该是彼此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便团结一致,进行共同的事业”?。
这里还应当指出的,就是我们在做好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工作的同时,对于年老体衰、丧失工作能力的同志,都要给予妥善的安排,以极大的热忱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这是我们党的干部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是一贯这样做的。这是由于我们党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我们国家里,不论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的最高原则,都是一切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党的老干部,总是一代一代地真心诚意地带领新干部,并且教他们超过老干部,道理就在这里。
使新生力量不断革命化
应当按照什么方向来培养新生力量呢?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不同的路线。一条是:按照无产阶级的方向,即又红又专的方向来培养,使新生力量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把革命和建设事业进行到底的无产阶级战士。这是一条正确的无产阶级的路线。另一条是:按照资产阶级的方向,即只专不红或者只“红”不专的方向来培养,使新生力量成为脱离群众的、迷失方向的实际家或者空头政治家。这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我们党一贯地实行前一条路线,反对后一条路线。
实行无产阶级的路线,就是使新生力量彻底革命、永远革命的路线。它要求新生力量:要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思想来彻底克服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其它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确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要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要有顽强的革命干劲,火热的革命感情;要有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严格的科学态度;要有联系群众,艰苦朴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新生力量只有实现革命化,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才能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才能彻底杜绝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思想的侵蚀,永远保持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本色,适应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
革命化是无止境的,要彻底革命化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是,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主席的著作,学习业务和科学技术,自觉地在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中进行锻炼和改造,并且把理论和实践很好
地结合起来,革命化的要求是可以逐步达到的。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是培养新生力量革命化的最实际的学
校。一切真正的革命者都是从群众的革命运动中
产生出来和成长起来的。通过三项伟大的革命运
动,可以使新生力量受到最严峻的考验和实际的锻炼;可以使他们逐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学会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学会领导生产、管理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学会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等各项本领。我们党的大量干部,都经过了实际斗争的锻炼,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目前在各级领导机关中,都有一些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知识分子干部,没有在基层工作过,没有经过实际斗争锻炼和考验。对于这些人,应该下最大决心,有计划地分批地下放到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单位中去,参加劳动和实际工作,使他们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取得基层工作经验。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曾经借用了孟子的一句话说:“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刘少奇同志的这段话,对于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特别亲切和深刻的。只有让新生力量投入到三项伟大的革命运动中去,才能够把他们培养成像岩石上的松树那样经得起风雨,而不像温室中的花朵那样脆弱无力。
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学习,是使新生力量革命化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和现代教条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向自然界作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下,迫切地要求我们的所有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掀起学习理论的新高潮。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从来是作为战斗的武器而存在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教导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论的时候,要像解放军那样抓好两头,一头是抓毛泽东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一头是抓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武器,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要学会在战斗中学习理论的方法。在学习中,要同当前实际斗争,特别是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相结合,把书中的观点,同现代修正主义的论调和个人的认识相对照,把学习搞活。要从阶级斗争形势和党的政策出发,进行什么政治运动和重大政治教育,就学什么;要从工作任务出发,做什么,就学什么;要从干部的思想情况出发,有什么问题就学什么。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新生力量,不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应该精通自己的业务,掌握必要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要教育新生力量刻苦地顽强地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业务和技术。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干部,还应该有计划地采取各种形式,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过好“文化关”。学习文化、业务和科学技术,不仅要向书本学,还要向群众学,向实践学,向一切有经验、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学。
要使新生力量更加革命化,还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对新生力量要有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生活,严明的纪律。如果放松了这种教育、管理和监督,他们的小的缺点、错误,就可能变成大错误,好干部也可能变坏。这就要求对新生力量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和生活上都要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要对新生力量进行系统的考察了解,定期地进行鉴定,使他们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特别注意他们是不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严格地遵守党纪国法,是不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不是认真参加劳动,是不是有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在国际国内的阶级斗争中的表现,等等。对新生力量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把提高思想觉悟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而以提高思想觉悟为主;要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而以表扬先进为主;要把正面的说服教育和必要的纪律结合起来,而以说服教
育为主;要把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教育监督和自上而下的教育监督结合起来,而以群众性的教育
监督为主。这样,才能把思想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做活、做细、做深、做透。这样,才能使新生
力量自觉地努力奋斗,自觉地改造提高,自觉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地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永远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化,勤勤恳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必须以培养提高广大干部作基础。新生力量的革命化同广大干部的革命化是紧相联系的。只有广大干部提高了、革命化
了,才会给新生力量的提高和革命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不仅要使新生力量革命化,而且要使广大干部革命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更加无产阶级化,更加战斗化的干部队伍。有了这样一支干部队伍,我们就一定能够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伟大革命
运动中,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就一定能够有力地进行
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义
的斗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附注:
①《列宁全集》第二八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
年版,第三八二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二
年,第二版,第二六七、二六八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二
年八月,第二版,第五一四页。
④见《新华半月刊》,一九五六年第四期,第一
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二
年,第二版,第三一一页。
⑥《列宁全集》第二八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
年版,第二三五页。
⑦《列宁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七
年版,第五五页。
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六年第一版,第六七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
九五六年版,第六○页。
⑩《列宁全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版,第一九二页。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
年五月,第二版,第八二六页。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二
年修订二版,第五页。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二
年,第二版,第二八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