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当老实人 说老实话 做老实事
——访上海嘉丰纺织厂
本报记者 陈迟
嘉丰纺织厂雪白的粉墙上写着三行红色大字:
做工作先学习党的政策
作决定先看看实际情况
办事情先听听群众意见
这三行大字,就是这家中型棉纺织厂办企业的主要经验。十年前,这家工厂还是资本家的私人财产,一九五四年公私合营后,工人阶级当家作主,掀开了企业历史的新的一页。
十年来,这家工厂一直是完成国家计划比较好的单位,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年年全面实现多快好省,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原料材料消耗等方面,在同行业中保持着先进水平;十年来上缴给国家的利润,足够用来建设三个半跟本厂同样规模的纺织厂。一九六三年,这家工厂被评为全国五个先进企业之一。
优异的思想作风总是优异成绩的先导。嘉丰纺织厂的作风是什么?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显然,这就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作风。多快好省的统一
一九五八年,丰收的棉花大批大批地运到上海,纺织工人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加快车速,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力争为国家多纺纱多织布。嘉丰纺织厂的一些干部害怕“落后”,没有研究实际状况,贸然把车速加快。结果,纱的断头增多,产量下降,质量也迅速降低。
必须火速作出抉择。党委书记兼厂长顿凤阁和党委委员们一起,反复学习了党的文件,最后作出了结论:党要我们全面实现多快好省,既要加快车速,又要保证质量。于是,厂里作出决定:先把车速稳住,到兄弟厂学习去。他们从兄弟厂的经验中体会到:要加快车速,就得有两个条件:纺纱机的机械状态好,工人操作水平高。他们决心脚踏实地,工作做多少,车速加多少。
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来到车间,同工人一起,扎实地整顿机械状态,认真地提高操作本领。没有多久,车速就从二百转逐步加快到三百转以上,单位产量提高了近三分之一,质量仍继续保持同行业的最先进水平,用棉量也比兄弟厂低。
全面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从此就一帆风顺了么?不是。一九六一年春天,他们在车速问题上再一次经受了考验。
当时,纺织工业的头等任务,是把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快与好的矛盾又在嘉丰纺织厂产生了。为了力保产品质量,梳棉机的运转速度骤然降低了三分之一,细纱机、布机的车速也跟着减慢了。
怎么办呢?党委会开会研究,领导干部找技术人员商量,向老工人问计,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当时,有人这样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降低车速,质量难保证啊!”也有人说:“车速慢一点,生产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可是,有更多的人在想:质量要提高,难道就一定要把车速大幅度地降下来?速度要合理,难道不是要“合”多快好省之“理”?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作试验。在关键性的梳棉机旁边,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用几十种不同的车速,根据几十种不同的工艺设计,按照几十种不同的机械水平,进行了几十次反复试验。
当梳棉机的小滚筒转速减慢到最低一档——每分钟十转半的时候,单位产量是三点一四公斤,棉结杂质有二十三粒;转速加快到每分钟二十转,加上适当的措施,单位产量达到六公斤,棉结杂质只有二十一粒。——并不是车速越低,就越合理,质量就越好啊!
最后,一个真正符合多快好省方针的速度终于找到了。多少人不久以前的疑虑在事实面前打消了。
结果,没有降低车速,没有多用原料,没有多占劳动力,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荣誉不是目的
嘉丰纺织厂职工中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句是“对人民负责”。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工厂第一次接受生产高档细布任务的时候,起初布面上常常出现“稀密路”(有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密)的现象。这种布能不能出厂呢?不能,检验员一关把得很严。一天,车间主任和质量检验员为了一批略有“稀密路”的布能不能出厂,争执到工厂的领导同志那里。
“这样的布为啥不能出厂?完不成交货计划,你们负不负责?”车间主任把一块布样摊在办公桌上,责问检验员。
“我按质量标准办事,难道是不负责吗?”检验员理直气壮地回答。
双方都在等领导干部表示态度。党委书记兼厂长顿凤阁想了一想:难道可以降低质量要求,只对工厂的交货计划负责,保持自己的荣誉?难道不应该坚持高标准,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维护国家的荣誉?他对车间主任说:
“你不是说要负责么,这种布既然有‘稀密路’,让它出厂了,不是对国家不负责吗?”顿凤阁又说:“决不能顾了小我,忘了大我啊!来,我们一道来研究改进质量的办法。”
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来到生产现场。情况的确严重,几乎所有的工人,每天都织出了“稀密路”的布。把全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仔细排排队,只发现了一个例外:老工人吴宝娣有过连续一星期不出“稀密路”布的纪录。他们总结了吴宝娣的先进经验,在全厂推广开来;同时严格整顿了机械状态。果然,在短短几天里,生产出来的高档细布,合格率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荣誉,自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在一定情况下,它也很容易变成坏事。一九六二年的夏天,上海市纺织工业部门组织各厂进行实物质量评比的前夕,这里就发生了一场思想斗争。
当时,有一位工程师建议:“我们是不是挑选一块最好的布作为评比的样品?太老实了,恐怕不行吧!”
按理,评比要按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产品取样,才能考核产品质量的实际水平。可是,一种“保荣誉”的思想一时占了上风,部分干部挑挑拣拣,把一块厂里最好的布样送出去了。
当天晚上,厂长办公室里坐满了人。党委副书记高桂芬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议论:应当怎样看待评比?评比的目的是什么?议论刚一展开,很快就集中到送布样的问题上来了,有关的同志也都自觉地检查了。可是布样已经送出去,怎么办呢?要么,把布样追回来,换一块能够代表大多数成品质量的布样去参加评比;要么,抓紧时间做工作,使大部分产品的质量都达到送出布样的水平。
他们决定抓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几天之内,作了几十次试验,最后终于找到了改进质量的工艺设计。一个星期以后,当上海市纺织工业部门来厂评比互查的时候,绝大部分产品都已达到送出布样的质量水平了。
这次评比,嘉丰纺织厂的职工保持了真正的荣誉,产品质量继续评为第一流水平。他们也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荣誉不是目的,荣誉是给予那些踏实苦干的人的奖励。一枚大头针也要追踪到底
一九六二年十月的一天,整理车间女工顾月珍正在操作,忽然发现一匹布上有一枚大头针。她立即想到:“带有大头针的布到了兄弟厂,该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别的布上还有没有大头针呢?”果然,检验员沈秀珍又在另外一匹布上,看到了一枚大头针。大头针别在布上,就像刺在身上一样叫人难受。她们急忙地去报告车间和质量监督科。经过追查,原来是前几天举办质量展览会,在六匹布上用大头针别过纸条。办事的人一时疏忽,把大头针忘记取下来。
事情很快报告给副厂长赵应熊。严重呵!他想,这批带着大头针的布如果到了印染厂,印染加工时,大头针就可能刺伤橡胶辊筒,会使成千上万米的漂亮府绸留下成千上万个破洞。他马上决定:迅速组织力量,跟踪追查大头针!
翻遍存放布匹的房间,一共找出了五枚大头
针,可是还有一枚始终不见下落。追查到仓库,恰巧这批布刚刚装上汽车运走了,又立即打电话把已经开出几十公里的汽车追回来。职工们连夜拆包,逐匹翻检,终于在一匹布上找到了一个大头针的针眼,证明大头针已经落掉了。第二天,这批布才重新装车出厂。
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枚小小的大头针上,可以见到嘉丰厂的老实态度,从其他许许多多事例中,同样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丝不苟的精神。
这里生产的四○四○府绸,是专门供应印染厂加工深色府绸的产品。质量标准中原来有一条规定:每半米布面上,有四条“纬缩”,就要扣一分;每一匹布扣掉八分半,就要降一级(由一等品降为二等品)。这个要求很严,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对印染厂的生产很有好处。因为有“纬缩”的坯布,染上颜色,一个“纬缩”就是一个小疵点,影响布面的漂亮。
当时,“纬缩”的检验尺度比原来的规定放宽了,但是嘉丰纺织厂的职工觉得不能光算自己的小账,要算社会主义的大账,决定仍然按照原来的质量标准办事。结果,四○四○府绸的下机正品率(即从布机上拿下来就符合一等品的比例)降低了,修整工人增多了;可是,他们甘愿自己增加麻烦,也要为兄弟企业提供方便。
在嘉丰,这样一种识大体、顾全局的精神,贯穿在他们的大大小小的工作中:在兄弟企业的关系上,职工们事事以整个国家的利益为重;在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中,职工们处处严以律己,对成品的质量负责到底。全靠“笨”功夫
这个厂的干部常说:“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靠下狠功夫,做‘笨’工作。”
七年之前,这里狠抓纱布质量的时候,就在“罗拉三公丝”上打了一场苦练基本功的硬仗。
当时,厂长问技术人员:“我们的纱布质量不够好,关键是什么?”
技术人员回答:“棉纱的条干不好。”
“棉纱条干不好的关键是什么?”
“罗拉不平直。”
“罗拉要平直到什么程度才好?”
“越平直越好。”
“好,就这么办!”他下了最大的狠心作出决定:每一根罗拉的偏心弯曲度都不得超过三公丝。
罗拉形如圆柱,是细纱机上起牵伸作用的关键部件。罗拉是不是平直,对纱布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按规定,罗拉的偏心弯曲度不能超过五公丝。刚从纺织机械厂出来的罗拉偏心弯曲度也有四公丝。要做到不超过三公丝——一根头发丝的二分之一,这有多大的困难啊!
困难吓不倒铁打的好汉。几个老工人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为了把罗拉弄平弄直,他们耐心地用手敲。整整敲了七天,第一根达到要求的罗拉,到底从一个老工人的粗壮手掌里敲出来了。这样坚持了半年,全部罗拉的偏心弯曲度,终于都被“敲进了”三公丝以内。如今,这里的罗拉偏心弯曲度,还保持着同行业的最先进水平。
一九六○年秋天,厂部发现一批高档细布的布面上,有一条条极细小的泡泡。厂长马上来到布机车间,召开各工种工人的座谈会,拿着布样,现场分析。许多工人认为,毛病可能出在后纺车间,马上就把四台细纱机上的一千六百只锭子,全部编号,当场纺纱,当场织布。果然,毛病出在这里。立刻找出原因,不到三天,就把这个毛病消灭了。这位厂长调走了,这种作风没有变。今年年初,布机车间反映:竹节纱(一种粗细不均匀的纱)多起来了。厂部的干部马上来到后纺车间,找工人,问干部,拿着纱团,现场分析;第二天,开四台车试验,四台车上的一千六百只锭子,全部编号,当场纺纱,当场织布。毛病很快找到了,不过几天,竹节纱就大大减少了。
十年来,许多别人不屑做、做不到的“笨”事,嘉丰厂的职工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地做到了。


第2版()
专栏:短评

老实颂
真正的聪明人,决不自恃有限的经验和知识,自命不凡,凭主观想像办事,而是老老实实地尊重实践,注意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
上海嘉丰纺织厂的职工们懂得这个道理。他们为了找到一个合理的车速,既保证产品数量多,又保证产品质量好,不惜用几十种不同的车速,根据几十种不同的工艺设计,按照几十种不同的机械水平,反复进行了几十次科学试验,终于找到一个符合多快好省方针的车速速度。
生产是无穷奥秘的科学。人们要不断探索它,非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不可,非做老实事,下苦功夫不可。一个车速问题需要几十个数据来解答,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可能需要上百上千上万个数据来解答。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爱做老实事,爱下苦功夫,才能成为聪明人,才能不断探索到科学的奥秘。
× × ×
对待荣誉,也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
在一次上海纺织部门实物评比的前夕,嘉丰纺织厂大多数棉布质量虽然已居全市第一流水平,但是还没有达到先进水平。有些人为了“保荣誉”,想挑选最好的布样去参加评比,还说:“太老实了,恐怕不行吧!”经过一番辩论,打掉了这种思想,又作了几十次试验,待到评比的时候,绝大部分棉布质量达到了送出布样的水平。
事情是很清楚的:评比以前,如果只看到已经达到的第一流水平,而不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方法同时看看生产中还存在的缺点,并且老老实实地去改掉这些缺点,反而想投机取巧,沽名钓誉,那么,原先获得的荣誉,就会变为阻碍自己进步的坏事。嘉丰纺织厂的职工究竟是聪明人,他们不但没有被已得的荣誉冲昏头脑,而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办法,获得了新的荣誉。
实事求是是聪明人的思想方法。对待荣誉,对待成绩,对待一切工作,都要用这种思想方法。荣誉不是给那些轻视老实人的“聪明人”的,而是给那些谦虚谨慎的聪明的老实人的。
× × ×
不能光算自己的小账,要算社会主义的大账。这又是老实人的风格。
为了从大批布匹中找出几枚大头针,免得兄弟厂在印染的时候出成千上万米的次品废品,嘉丰纺织厂还做过一件老实事:组织力量,翻遍存放布匹的房间,最后又把已经开出几十公里的运布汽车追回来,终于一枚不漏,全部找出。
像嘉丰纺织厂的职工那样,连几枚大头针也要追踪到底,一丝不苟地对兄弟厂负责,这在有些爱打小算盘的“聪明人”看来,未免有点“傻气”;其实,这样的“傻气”,大大值得赞美。社会主义的千千万万企业是一个整体,一个企业的小账,要服从整体的大账。几枚小小的大头针夹在布匹里送出去,对于嘉丰纺织厂说来,似乎无损分毫;然而,它会给兄弟印染厂,也就是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那么,这个算盘怎么打法,真正的聪明人,是不会含糊的。
× × ×
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一句话,万事以老实为本,以老实为荣,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一切革命者的言行准则。
如此说来,老实是聪明的本质,老实人就是聪明人。


第2版()
专栏:

恩和公社造林十年锁住风沙
全公社的农田在防风固沙林带防护下,加上采取其他措施,大部分已建成为渠道纵横、排灌畅通的良田,粮食产量比过去显著增加。林木每年还提供大批绿肥和农具用材。
据新华社银川电 记者王得温报道:地处鄂尔多斯台地毛乌素沙漠地区,最近刮了一场持续四十八小时平均六级风速的大风。可是,紧靠沙漠边缘的宁夏中宁县恩和公社的数千亩农作物,却没有受到损害。原来,这次五年少见的风沙,被社员们营造的一条林带拦住了。刮风的这天傍晚,记者站在林带外围的沙漠前沿,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海里,狂风卷着黄沙滚滚扑来,仿佛势不可当。但风头一到林带,风沙顿时回荡旋流,难以入林。而林内清风习习,人影绰绰,人们剪修枝条抚育树木的活动,清晰可见。风沙过后,林带内的大片农田,块块无埋压,田垅、渠道处处无积沙,麦苗一片嫩绿,蚕豆、扁豆的幼芽青翠茁壮。林带以外沙漠前沿的两亩多麦田,则黄沙满畦,麦苗被风沙打得黄萎凋零了。当记者走访随着林带的形成而出现的吴沙、金沙、梁庄等新的居民点时,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庭整洁光亮,庄前屋后桃红柳绿。
恩和公社有六个生产大队,一万零九百人,一万七千多亩耕地。过去,各大队的农田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沙害。秦庄大队的成林、梁庄、金沙、吴沙等地,是一片荒漠的地带,沙丘连绵,一遇大风,流沙经常压埋农田、房屋。清朝末年,这里有耕地五百多亩,一百多户人家,到解放前夕只剩下二百多亩耕地和二十多户人家了。每亩农田的粮食产量,只有一百多斤。解放以后,这里的农民在当地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依靠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年年坚持防沙造林,同风沙灾害作斗争。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营造起一条宽五百米、长三千五百米的防风固沙林带。现在,全公社有一个社办林场,四个队办林场,社办林场营造的林带,拥有成林面积三千五百多亩,林木中有五十多万株小叶杨、榆、柳和沙枣等树已成椽材,最粗的胸径达二十多厘米,一般高达十六七米左右。四个队办林场防沙造林的成林面积有四百多亩。
这个公社的农田在林带的防护下,加上采取其他农田基本建设的各种措施,大部分已被建设成为渠道纵横、排灌畅通、林带环绕、不受风沙的危害。到去年为止,全社的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亩农田中,粮食亩产五百斤以上的有两千七百六十八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六;四百斤以上的有四千一百五十八亩,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四;三百斤以上的有五千四百六十亩,占百分之三十一点三。同时,随着林带的形成,沿林边扩大出的一千多亩农田,由于制止了风沙,加上精耕细作,去年亩产也达到四百多斤;二百多亩林粮间作的农田,粮食产量一般也在三百斤左右。
这条林带不仅对农田起到了防护效能,同时还从一九六一年开始,每年为农业提供了数十万斤绿肥和大批农具用材;三年中为农业基本建设提供的积累两万一千四百多元。另外,林带没有形成时,每年春灌以前,要用三万多个工日用于清除渠道积沙;现在,只用过去三分之一的工日清挖渠道淤泥就行了。节省的大批劳力可以用来精耕细作。
这个公社现有的粮食亩产三百斤以下的五千多亩低产田,大部分分布在风沙地带。今年,各生产队进一步制定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的长远规划中,并把造林防沙作为改变这些农田低产面貌的重要措施之一。最近,他们又营造了防风固沙林五百多亩。


第2版()
专栏:

十个海军战士保管员
几年来,他们在长期远离领导、独立工作的情况下,自觉地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对器材的保管、发放和押运等任务,从没有发生过损坏、短少、变质等事故。几年来,他们自己动手搬运器材六百多吨,为国家节约四千多元。他们多次受到表扬和奖励,他们所在的仓库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好单位。
福建前线海军某部通讯器材仓库的一批战士保管员,在长期远离领导、独立工作的情况下,自觉地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对器材的保管、发放、押运等任务,多次受到海军领导机关的表扬和奖励。
这个仓库自从一九六一年春天建立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好单位。仓库的十个保管员全是战士。他们长期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处处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不断增强了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责任心。几年来,这些战士保管员所经手的通讯器材,从来没有发生过损坏、短少、变质等事故。按照制度规定,保管员对仓库的器材有一般了解就够了。战士们为了把工作做到家,积极主动地钻研有关专门知识,对几千种通讯器材的规格和性能了如指掌,发放时从不出差错。
这些战士保管员对国家资财十分珍惜,处处精打细算。对上级规定的缴旧领新制度,他们有时并不机械地执行。一天,有个水兵带着领导机关的介绍信,拿一部电话机到仓库缴旧领新。保管员刘宝华接过来一检查,发现电话机只是送话器受了潮,有个零件暂时失灵。刘宝华把这个零件整修复原以后,耐心地向水兵解释电话机的各个部件都完好无损,劝他不要换,并告诉他平时维护的方法。这个水兵终于被说服了,提着原来的电话机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仓库。按上级规定,搬运和装卸器材可以雇用工人,可是这些战士保管员从来没有报销过一次搬运费。几年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搬运器材六百多吨,为国家节约搬运费四千五百多元。
战士们经常去外地采购器材或押运器材。在单独一人执行任务时,他们普遍做到在外和在家一个样,自觉地遵守纪律。有的战士到了大城市,不愿随便花公家的钱,连公共汽车都不坐。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的林荣遵,一次押着两车器材去闽东北,在乌龙江渡口遇到瓢泼大雨,渡船停止摆渡。这时,别的车上的人都到村里避雨去了。他一想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整夜披着雨衣坐在车上,任凭风雨交加,寸步没有离开押运岗位。
(据新华社福建前线十九日电)


第2版()
专栏:

青岛第九橡胶厂调整劳动组织改进操作方法
一人不添 胶鞋增产
为了解决增产同劳力不足的矛盾,这个厂组织专人把每一道工序的效率同先进单位比较,终于找到了生产潜力,打破了厂内部分人认为本厂劳动生产率较高,再无潜力可挖的说法。
据新华社青岛十八日电生产著名的五和牌球鞋、力士鞋的青岛国营第九橡胶厂,从合理改进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中找到了劳动潜力,解决了增产同劳力不足的矛盾。矛盾解决后,这个厂现在的平均日产量已达到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的水平,远远超过了领导部门提出的增产十万双鞋的要求。
增产十万双胶鞋的任务,是主管部门今年初根据城乡销费者的需要和原料充足等情况提出来的。但是,当时厂里有些人认为本厂的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同行业中比较高,没有什么潜力可挖了,增产五万双可以试试看,增产十万双就要增加劳力。
劳动潜力是不是都挖尽了?厂党委经过数次研究,就组织专门人员首先把每一道工序的效率与先进单位进行比较,然后又深入车间,同工人一起对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逐个地进行细致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于近一两年来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有许多劳动组织已经不合理,一些操作方法也落后了。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劳动潜力的发挥。于是,接着就进一步发动群众以科学的态度调整劳动组织,改进操作方法,用巧干来解决劳力不够用的矛盾。
这个厂的碾胶车间有三台压鞋底和海绵底的压延机。随着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两台十寸压延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每班只要工作六个小时、一台十二寸压海绵底的压延机只要运转四个小时,就可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劳力有很大浪费。经过反复研究,现在做了合理调整。那就是十二寸压延机不专门配备工人,改由看十寸压延机的工人各负担两小时。这样,在小压延机上工作的工人工时满足了,原来大压延机上的四个工人就节约出来充实其他薄弱环节。
套楦工人李源清学习国营第八橡胶厂的经验,把套楦和穿鞋带两道工序从分别由两个人操作,改为由一个人操作,仅仅一两个星期,班产量就提高到七百双左右,比老的操作方法增加一百多双。后来,其他工人就要求李源清表演这项操作技术,不久大家就全部学会了,效率普遍提高,使这两道工序的工时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任务的需要。
在组织工人改进操作技术的同时,每个工序都同套楦工序一样,开展了技术表演活动,对总结和推广好的操作经验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个现代化的工厂里,有些工序仍然是手工操作的。职工们建议说,如果踏踏实实地开展技术革新改变手工操作,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厂党委很快接受了职工群众的这项建议,并且多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历史上,这个厂的小网球鞋和小孩鞋一直用手工成型,效率比机器成型低百分之三十五。最近职工们针对这个薄弱环节,经过多次试验,研究改制成功了囊压机,小号鞋的班产量提高了半倍多,相当于增加了七八个劳力。成型车间过去用人力搬运力士鞋,不仅占用人员多,劳动强度也比较高;最近,职工们自己动手安装了两条运转带,节约出两名搬运人员,充实了其他工序。
就这样经过从多方面挖掘劳动潜力,全厂没有增加一个人,日产水平达到了全年增产五十万双鞋的要求。


第2版()
专栏:

西藏高原今春植树二百万株 部分地区试种果树初步成功
新华社拉萨十九日电 西藏高原的拉萨、江孜、日喀则、山南等地,今年春天植树二百万株。江孜专区群众去年种植了四十万株树木,准备培育成四百多个新林卡,今年又种了大批树木。
西藏地区有组织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是从民主改革后开始的。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区已植树一千四百多万株。各地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对原有的林木和森林都进行了保护,东部林芝、昌都专区和南部的亚东县等林区,还进行了封山育林的工作。
最近几年,西藏高原部分地区种植果树的尝试,也获得了初步成功。在拉萨、雅鲁藏布江下游各县和喜马拉雅山区的亚东、朗县等地,都培植了一些果园,种植了苹果、梨、桃等果木。


第2版()
专栏:

江苏七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性能好效率高成本低用途广
据新华社南京十九日电 江苏省新近选型和定型的七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都已成批生产。
这七种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是:砻谷机、碾米机、磨粉机、万能粉碎机、轧花机、榨油机和稻麦两用脱粒机。
新选型、定型的这批加工机械,集中了各地同类产品的优点,达到了结构合理、性能好、效率高和成本低的要求。人力和电动两用榨油机,生产效率比老式木榨提高三倍,出油率也较高,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碾米机每小时碾米两千斤,每百斤糙米可以比原来的碾米机多出精米四斤,而售价却比原来的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些机械都具有操作简单、可以作多种用途的特点,最适宜于农村使用。万能粉碎机既可以将麦子、玉米、豆类等粉碎成细粉,又可以将玉米蕊、豆杆、豆饼等粉碎作饲料。磨粉机可以将麦子、大米、杂粮等磨成粉。


第2版()
专栏:

北京第二棉纺织厂厂长王福如(前)在细纱车间保全工段蹲点劳动,帮助工人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细纱机的机械性能。
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