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歌唱谢臣(河南曲子)
刘春堂 徐明林 何畏狂风怒吼卷乌云,沉雷闪电震山林,暴雨如注扫村庄,山洪滔滔乱石滚。洪峰巨浪如猛虎,东高庄一场大灾要降临。眼看人民受威胁,急坏了住在这里的解放军,“同志们,鱼水相依不能分,人民军队为人民。只要有咱军队在,绝不能让洪水夺走众乡亲。”副指导员一句话儿刚落地,谢臣他“唰”的一下站起身:(白)“副指导员,你下命令吧!为人民咱敢赴汤蹈火,为人民咱不怕弹雨枪林。我早写过了入党申请,请党在抗洪中考验我谢臣。”好谢臣,顾不得劈雷轰鸣,好谢臣,顾不得暴雨倾盆,好谢臣,顾不得山路崎岖,好谢臣,顾不得波浪滚滚。你看他,刚抱小孩送上山,你看他,又背大娘出了村,你看他,洪水中救出驴三头,你看他,浊浪里又赶回羊两群。这一夜,雷急闪又大,这一夜,雨狂风更紧。谢臣救罢乡亲上山梁,浑身上下湿淋淋。只觉得阵阵冷风刺入骨,只觉得股股寒气钻透心。席棚内乡亲们看见他,个个呼唤小谢臣:
(白)“谢臣,快进来避避雨
吧!”
(白)“来吧,别再为大家操
心啦!”人民的关怀情谊重,谢臣他只觉暖流热全身。谢臣巡逻往前走,劈啦啦,一声炸雷头上滚。他借着电光往前看,啊!石岩下一位老汉被雨淋。谢臣心里如刀绞,埋怨自己太粗心。急忙忙脱下雨衣送上前,双手捧着给老人。老人家眼眶滚热泪,一把拉着小谢臣:“谢臣呀!你风里雨里为百姓,
快穿上雨衣别受淋。”“老大爷!我们年轻火力旺,怕淋的还是您老年人。”谢臣放下雨衣往回走,老人家心绪如麻乱纷纷:“谢臣啊!平日你帮我扫院又
打水,还闯进烈火救过人,为百姓办事你不留名姓,哎!你们真是金子心。”紧张的夜晚熬过去,战斗的黎明又降临。为了替群众取衣服,谢臣他匆匆下山回了村。猛然间报警的枪声响,巨大的山洪又降临。好谢臣,你为何还不上山顶?好谢臣,你为何还要闯进村?好谢臣,你为何还往虎口里跳?好谢臣,你为何还向洪水中奔?
“山脚下,还有没转移的老百
姓,村子里,还有抢险的同志们。我哪能只顾自己,我哪能丢下人民,我哪能苟且偷生,我哪能临危退阵!”那谢臣匆匆忙忙脚不停,那谢臣踉踉跄跄奔进村。哪知道,狂风巨浪如山倒,哗啦啦,一下卷走了好谢臣。谢臣挣扎出水面,看!他靠近了河边小石墩。谢臣刚要爬上岸,呵!猛听身后喊“救人”!谢臣他回头仔细看,浪涛中一个姑娘在翻滚。好谢臣顾不得洪水猛,他劈浪破水到河心。他托住姑娘往岸边游,不料想激流拦阻难前进。他冲了几次过不去,急得头上暴青筋,他托起姑娘往岸上送,双臂使出了力千斤。姑娘平安脱了险,谢臣他却被洪水吞。恶浪推他远远离河岸,漩涡又卷他往下沉。他奋力击水往回游,怎奈何流急浪猛水太深。他身不由己任水冲,迷蒙蒙,只觉得水浅浪平稳。有心找棵树干靠一会,哎!一片汪洋无有靠身。谢臣甩开双臂往岸边游,浑身的力气都用尽。眼看就要脱离危险,忽发现浪里又有个女孩在翻
滚。好谢臣顶着波浪往前扑,好谢臣迎着激流朝前奔。好谢臣生要为着人民生,好谢臣誓死也要为人民。谢臣顺水划向前,不料想,漩涡卷着女孩往下
沉。他急忙往水底扎下去,漩涡水紧紧缠他身。浪里没把女孩抓在手,他又钻出水面来找寻。只见那女孩漂在水上,他紧扒浪花往前进。怎奈何,洪水滔滔如猛虎,怎奈何急流滚滚似狼群,怎奈何朵朵浪花将他打,怎奈何个个漩涡把他吞,怎奈何次次抢救枉徒劳,怎奈何回回追赶白费劲。谢臣他头昏目眩力用尽,激流当中献青春。
(白)为了表彰这个不朽战士
的功绩,北京部队政治部追
认谢臣为优秀共青团员,北
京部队某部党委根据他生前
志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
正式党员,国防部授予他“爱
民模范”称号,并把“谢臣班”
称号授予他生前所在的五
班。谢臣他是人民的好儿子,谢臣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谢臣的光辉普照大地,谢臣的事迹激动人心,谢臣的美名永世流传,谢臣的精神万古长存。接过谢臣手中枪,我们要学习谢臣忠心耿耿,全
心全意为人民。
〔北京部队供稿〕


第8版()
专栏:

咱连有个神枪手
(表演唱歌词)咱连有个神枪手,勤学苦练真少有!磨破了膝盖磨破了肘,白天瞄飞雁,黑夜瞄星斗。说他的本领过得硬哎,可不是吹牛。咱连有个神枪手,他的枪法真少有!要他打左他决不偏右,要他打中央,他能把心穿透。说他的子弹长了眼哎,可不是吹牛。咱连有个神枪手,他的枪法真少有!天上飞禽地下走兽,碰上一百个准打它九十九。说他的子弹长了眼哎,可不是吹牛。咱连有个神枪手,他的枪法真少有!风里打得准,雨里打优秀,百米打铜钱,百步能穿柳。说他的子弹长了眼哎,可不是吹牛。咱连有个神枪手,次次射击打优秀,这样的枪法哪有对手,这样的神枪手,敌人见他
准发抖。说他的本领过得硬哎,可不是吹牛。
〔昆明部队某部业余
演出队创作〕


第8版()
专栏:

哪里去找指导员(四川清音)
杨雅都甲:自从离开红二连,
时常想念指导员,
今天是个星期天,
抽空去把上级看,
穿过田野上山岗,
不觉来到了红二连,
我跨步就往连部进,
恰好遇上通讯员。乙白:嗬!那不是五连三班长
吗!你找哪个?甲白:指导员!乙白:呵!他呀!乙:刚才他在俱乐部,
组织大家把报看,
又给大家讲故事,
又和大家一起玩,
后来他和李小坚,
边走边谈到河边!甲:听他言我转身往前赶,
顺着大路到河边,
小河上下全找遍,
却不见敬爱的指导员,
正愁无处去寻找,
碰上了战士李小坚。甲喊:李小坚!乙白:嗬!啥子风把你吹到这
里来了!你找哪个?甲白:指导员!乙白:呵:找他呀!乙:刚才他,在这里,
轻言细语帮助咱,
句句话儿多温暖,
我思想开窍心喜欢,
现在他已不在此,
可能去到炊事班!甲:我急忙,往回转,
去到二连炊事班,
哪知伙房又没他,
炊事班长开了言:乙白:嗬!是你呀!到伙房来
干啥?甲白:找指导员啦!听说他到
伙房来了。乙白:对!来了!乙:指导员,真能干,
刚才还在咱炊事班,
帮我们切菜又挑水,
帮我们烧火又做饭,
菜香饭熟他才走,
你到连部去看看!甲:指导员啦指导员,
星期天也不休闲,
心里正把他称赞,
那边又来了通讯员。乙白:你还没找到他呀?(甲摇
头表示没有)乙白:看!那不是他是谁!甲、乙:柳荫下,人一团,
你看他飞针又走线,
一针一线情谊深,
正帮助新兵补衣衫,
柳条迎着春风舞,
战士围着指导员!
注:此段子由甲乙二人表演,处理上要活跃些,尤其是“乙”演三个人,要注意用不同的动作刻划不同的形象。


第8版()
专栏:

小中见大
曹宪文
解放军的政治思想工作,有许多特色;特色之一就是:善于在小中见大。
“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干部们,就是善于在“小中见大”的能手。战士拾到一分钱也交公,这是日常小事。然而,他们能够从中看到一种好的思想,好的品质,把它当做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活教材,在部队里大加表扬,广为宣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政治思想工作,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实抓细,才能生效。“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干部们,在战士拾到一分钱也交公这一类的“小题目”上,“做”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大文章”,正是政治思想工作上抓实抓细的一种表现。
还有另外一种“小中见大”。在“硬骨头六连”里,有一次各班凑钱买了西瓜。事务长给各班分的时候,想把西瓜切开,上秤称着分。六连的干部知道后,马上指出:这不是团结互让的做法,而是提倡斤斤计较;分西瓜,只要大小搭配,按人数分得差不多,就行了。他们说,平时养成团结互让的精神,战时才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同担当困难。他们就通过这件小事,向大家进行了团结互让的教育。
“小窟窿不补,到大一丈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于生活小事上表现出来的不健康倾向,一定要从严从紧,防微杜渐。分西瓜是一件小事,但斤斤计较的思想却是要不得的。这样的“小题目”,就得“做大文章”——进行团结互让的教育。“硬骨头六连”干部们的高明之处在于,一发现不好的苗头,就立即严格教育,抓紧纠正。
“小中见大”,这是政治思想工作上的一种领导艺术。要掌握这种领导艺术,并不简单。日常生活中的“小题目”,有些是有“大文章”可做的,有些则不一定有“大文章”可做。这是一。其二,有“大文章”可做的“小题目”,这个“小”中之“大”,也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南京路上好八连”和“硬骨头六连”的两种“小题目做大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能够由“小”见“大”,能够从日常小事中看出大道理来。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没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是做不到的。我们应该学会这套本领,这就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锻炼。


第8版()
专栏:

“将军”(木刻)  
  战士 徐华令


第8版()
专栏:

黎明(套色木刻)
赵修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