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3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关心职工同志的业余八小时
中共石景山钢铁公司白云石车间支部书记 刘瑞田
有一天,我到车间去参加生产劳动,休息的时候,同一位老工人随便闲聊,谁知他却怒气冲冲地对我说:“如今有些年青人啊,在班上练生产武,在班下也练武呢!”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一追问,原来他是说个别青年工人羡慕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学资产阶级少爷的打扮!我立时感到问题严重,觉得党组织不仅要管职工工作的八小时,对他们的业余时间也丝毫不能放松。
支部委员会研究以后认为,要领导职工安排好业余时间,先要摸清他们的思想情况。于是,车间主任高升和我就都搬到集体宿舍去住。并且按职工的工作班次调整了宿舍。我们住在集体宿舍里,有些职工生活上乱糟糟的样子就都看到了:破鞋烂袜子到处乱扔,被子褥子又脏又臭,墙上青一块黑一块……。大伙儿住在屋里怎么会舒坦呢!我们干部就帮大家打扫房子,收拾破鞋烂袜,粉刷墙壁,擦玻璃,整理床铺,高升还把职工的脏被子抱回家,请爱人帮着洗。这样,宿舍的卫生面貌就大大变样了。
我们同大伙儿住在一起,对职工的了解越来越多了。我们看到,有些工人成天抱着书看,可就是尽看旧书;有人觉得抡大铁锨的看书不顶什么用,一回宿舍就倒在床上睡大觉;有些年青小伙子闲不住,尽聊些吃喝玩乐的事儿,要不就逛马路。我们觉得应该引导工人去想无产阶级的事,说无产阶级的话,读革命的书。我们就在宿舍建立了图书馆,那里陈列着毛主席的著作,《王若飞在狱中》、《我的一家》等许多革命书籍。可是刚开始,到图书馆去借书的人很少,不爱看书的人仍是不爱看书。怎么办呢?支委会分析了原因,就发动党员、团员和图书管理员把革命书籍送到职工的枕头边。青年工人李凤桐看了《王若飞在狱中》一书以后,受了很大的感动,他说:“王若飞同志在监狱里还坚持同敌人斗争,坚持学习,我呢?领导上让我调一个休息时间还不愿意。我考虑个人太多了,真不应该。”过去爱看旧书的老工人王之臣,也慢慢看起新书来了,后来成了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的积极分子。
我们也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对职工进行阶级教育。我们组织青年工人在星期天去访问老工人,车间也组织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诉苦。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新工人的阶级觉悟,也使一些老工人想起了旧社会的苦,更加感到新社会的甜。我们有时还组织大家在宿舍开辩论会。在讨论“有没有好心地主”时,青年工人张龙理直气壮地说,他的父亲长年扛活的那家地主挺好,逢年过节总给他父亲点好吃的,冬天还给做件小棉袄。工人姜自善反问:
“地主每天吃什么?”
“山珍海味,大米白面。”
“你家吃什么?”
“糠菜半年粮还不够呢!”
“地主住高楼洋房,你家呢?”
“连一块瓦片都没有!”
接着共产党员石连贵又讲了解放前他村里两个地主的发家史,大家都认识到“天下乌鸦一般黑,根本就没有一个好心地主”。
我们学习了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参观了“南京路上好八连”展览会,学习了解放军以后,深深体会到他们所以那样好,根本原因就是学习了毛主席思想。所以从去年五月开始,我们就组织职工大学毛主席著作。有的工人说:“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心里亮堂了,方向明确了,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他们认识到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好处,不管刮风下雨,都按时参加学习,有时三三两两进行讨论。在每个宿舍,还开辟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讨论园地。
住在家属宿舍的职工和一部分散居工人的业余时间是怎样度过的?我们也很关心。近几年来,我们一些党员和工会干部经常利用星期天去访问这部分职工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向他们送暖问寒,同时,通过同职工家属谈家常,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人张守成平时工作很正常。可是有一天他在工作时间打起瞌睡来。原来昨晚他爱人为了受不了公公的气,同他吵了一夜,还提出要离婚。听到这个情况后,党支部副书记韩庆宪和工会主席宋海南一下班,就骑上自行车赶到三十多里外的八里庄,去劝说张守成的爱人,张守成的老父亲也承认自己骂人不对。等他们回厂,已经是深夜三点钟了。
党支部提醒党员,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光在生产上带头干,而是要处处带头,关心职工的业余生活,随时随地做思想工作。我们的许多党员和干部就常常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更多地关怀职工的业余生活。共产党员王希珍就是按着党的指示这样做的。在上班以前,即使只有十多分钟时间,他也要找一些同志谈谈心。每天下班以后回到集体宿舍,他也经常要找同志聊聊天。有一个时期,王希珍发觉同屋住的曹义俊退团以后干劲不如以前大了,老爱干出料、卸模等干净活儿,打砖的活又重又脏,就不主动去做。每晚一回宿舍,总是一声不响,不到八点钟就眯着眼躺在床上了,其实不是真睡。一本小说放在枕头边,看两眼就放下了。曹义俊没精打采的样子王希珍都看在眼里。下班以后,大家都回到宿舍。王希珍就主动找曹义俊聊天,问他是不是退团以后觉得没有奔头了。小曹一听,正好说在他心坎上,难受地说:“我现在就像没娘的孩子,看到党员、团员开会,就感到特别苦恼。我怎么就不能入党呢?”王希珍连着同他聊了三个晚上,把小曹的思想说开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的确不够主动,入党要靠自己用行动争取。此后,人们看到,一上班,小曹就去抢那七十多斤重的风镐打砖,打的砖质量也很好。下班以后,他还留在车间掏炉灰,把工作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们既要把职工的业余生活组织得有意义,也要使大家感到很有兴趣。除了组织大家访问人民公社,参观有教育意义的展览会,看电影、话剧,大唱革命歌曲以外,我们还注意发挥工人的才能,由他们自己编剧,写新诗,说相声,在车间的文娱晚会上演出。有时下下象棋,打打篮球也是好的。
总之,我们进行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引导职工往正确的道路上走,为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争夺思想阵地。今后我们仍要像一台强大的发动机,把无产阶级思想源源不断地灌输到工人中去,使我们成为一支朝气蓬勃的革命化的队伍。(附图片)
小花脸 华君武


第6版()
专栏:

在农村坚持业余学习
上海市宝山县淞南公社 苏应奎
有的同志这样说:“农村工作紧张,白天黑夜,风里来雨里去,哪有什么业余时间学习呀。”的确,农村工作不比城市、机关,它有自己的特点。一般的说,工作确实紧张一些,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业余时间。根据我自己的体验,只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就能够把它利用起来。每一个工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只要人们掌握了它的特点和规律,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十年来,我在坚持业余学习上,采取了这样一些办法:
一、又挤又钻。就是说要想法把时间挤出来,钻进去。有时候工作较多,除了突击性的任务,自己就有计划地安排好工作,挤出一定的时间学习。农村工作白天较忙,夜晚如果没有会议,一般比较清闲,就可以抓紧这个时间,认真读一点书。农村的忙闲又往往以季节为转移,一般是冬春较闲,夏秋大忙。根据忙时少学,闲时多学的原则,抓紧冬春这两个季节的清晨,早起看书,也能坚持每天一至二小时的学习。有时候为了讲解党的某个方针政策,就结合着读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收效很大。雷锋同志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这话可说是经验之谈。
二、集零为整。在农村,点滴时间较多,比如开会等人,饭后歇晌等等。许多同志往往不重视这些点滴的时间,随便浪费掉。这几年,我抓紧了这些宝贵的点滴时间,把它们利用到学习上,比如外出开会,我总书不离身,趁会议空隙时间就学,这样日积月累,也就不少了。
三、持之以恒。农村工作的特点,往往助长一些同志的散漫作风,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能坚持不移,持之以恒,我每年给自己订一个小小的学习计划,要求不高,不贪多嚼不烂,一般是准备一年看哪几本书,并分月大体安排一下,自己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徐特立同志说过这样的话:“学习最重要是一个‘恒’字……。要刻苦钻研,要坚持,持之以恒”(见《对青年人的几点希望》,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五日《人民日报》),这应当成为我们业余学习上的座右铭。


第6版()
专栏:

时乎时乎不再来
华罗庚
一、时间与空间
人们爱谈四维(也称四度)空间:前后、左右、上下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三维;过去、现在、未来是与时间有关的一维。笼统地说来,我们生活在四维空间之中,每一物质在一定的时间占一定的位置,时与空虽同样地称之为“维”,而性质却大不相同,向前走了三里路,发现错了,不要紧,退后三里,便到原来的出发点了;但时间却不能退回到原来出发的时间,而是花了双倍时间。时乎!时乎!不再来!“现在”,始终是稍纵即逝的一刹那。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玩忽不得,正如古诗说得好:“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若把逝水比流年,循回往复不相似,因为水经过翻江倒海之后,化气、成云、乘风、变雨有时还能重返高原,只有时间才真正是具有一去而不复返的性质的!
二、这是人生观问题
业余时间怎样支配,怎样利用?似乎是一个兴趣问题,实质不然,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是一个立场问题。既然是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何不及时行乐,这是一种人生观——腐化堕落的资产阶级人生观,有这样人生观的人,不要说业余时间不会好好支配,就是工作时间也必然是马马虎虎、疲疲沓沓,没奈何工作为了吃饭,有领导和同志们督促的时候,勉强多做些,不然,得懒且懒,思想开开小差,好在总有明天在。
对一个革命者来说,整个的生命都属于党和人民,不仅在工作时间想尽方法使自己的每分每秒钟都更有效地用于革命事业,而且在业余时间也一定会把有利于革命事业作为经常的指导原则,即使在一个人工作的环境之下,必然也会“慎独”,不至于仅仅满足于不做坏事,必然也是积极地、忠心耿耿地、分秒必争地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体育锻炼为的是身体健康,经得住为人民负担更艰巨的工作,使有效工龄更长些;文娱活动为的是消除疲劳,使工作更上劲,精神更饱满,思想更活跃更集中;与朋友交往,也是建立在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基础上的。
同样一个时乎时乎不再来,但却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为了“休息”——为了享受;而另一种是休息为了工作——更有效地工作。
三、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在有了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和决心之后,一切都有了目的——就会利用一切机会把自己锻炼得更适合社会主义的需要。政治学习,体育锻炼,业务学习,文化娱乐,都会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安排,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乐此不疲了。我个人就有一个小小的体会:解放前喜欢写学术论文,通俗性的文章一篇也没有写过,但在党的教育下,特别是学习了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使我认识到科学工作者所应当努力的方向除去提高一面外,还应当有普及的一面,也应当为中学生写些读物,因而强迫自己写写看,当然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写得好,但是有兴趣了,就愿意写些这类文章了,并且也爱看爱分析这类的文章了。
当然也并不排斥安排些发展个人特长的业余爱好,这样的安排不仅不是浪费时间,而且也有调济补充作用。
四、解放前谁只工作八小时来?
在旧社会里,谁只工作八小时来?有的,并且有些人只工作两三小时,甚至于随心所欲一小时也不工作。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二十四小时,所有的时间都有绝对支配权:“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菊花酒,冬吟白雪诗。”这还算是其中的“雅人逸士”。还有的人,则更谈不上嘴了,打麻将,通宵达旦;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这是地主阶级、有闲阶级、剥削阶级的事;而一般劳动人民,谁能只工作八小时来?还不是整日价在田里、厂里、矿里、河边、码头上、柜台上胼手胝足地没命地劳动着!即使如此,也难得温饱。实质上,在旧社会里之所以有些人可以不劳而食,正因为有些人在没命地干,十小时、十二小时、十六小时地干,这就是剥削。因此,让旁人多做,自己少做的思想,实质上是有剥削根子的。
在新社会里没有剥削,因而大家都抢着做——精益求精地抢着做,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整体服务。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有些说来好听的话呢!六小时工作制,四小时工作制,但所谓四小时也者,一份事两个人做,失业人数减少了一半,而人们是半份工钱、半饥不饱、苟延残喘地生活着,这也是资产阶级对付失业的窍门。
五、整年累月分秒积
不但是整段业余时间的问题,善于利用零散时间,也是一件重要事。九点开会,一早起来便惶惶如也地等着开会,什么事做不下去了;上午两小时课,课前课后的时间也都闲散过去了,这是十分不经济的。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爱惜自己的时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也爱惜旁人的时间,自己多花一小时备课,可以省下听课者每人一小时,那是很上算的事,对这样的时间不能吝惜。在集体中,经过全面考虑,要乐于抢着找重担挑,抢着做旁人的
“垫脚石”。例如,看到某人正在搞着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抢着替他做一些其他工作,使他能专心致志地尽快地做出成绩,这是合乎社会主义的新风尚。这与旧社会的嫉妒,拉后腿,我做不出工作来,你也别想做出工作来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对整个的社会来说,时间是整体,但是它是由各个个体的一分一秒所积成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个人时间的充分利用,还要顾大局,使旁人的时间也要用得更有效,业余也是如此。“张家长,李家短”,乱说一气,言不及义(特别是不谈政治,不谈专业),耗人时间,挑拨关系是一种要不得的态度。谈谈思想,谈谈学问,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态度。因为前者是抵消力量,后者是增加力量,对社会主义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六、延年益寿
有人说:在业余时间中最容易被挤掉的是理论学习、政治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学习。这是最不应当被挤掉的东西,特别是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学了它有延年益寿之功。我这里说的延年益寿,还不是指读了毛主席著作之后使人心情舒畅可以多活几年,而是指勤读毛主席著作之后,十年可抵二十年、三十年之用,对我们所起的作用甚至是无法用时间来计算的。
学了毛主席著作,站得高了,望得远了,容易抓住工作中心,效率高了,一天可以抵上许多天。学了毛主席著作,使我们错误犯得少了,少走了冤枉路,一错、一纠、一正至少是三比一。学了毛主席著作,思想活了,《矛盾论》、《实践论》的方法,可以启发我们找到从前所没有找到的窍门,获得向未梦想到的方法,因而解决了我们过去苦苦思索解决不了的问题。
总之,业余时间和工作时间一样是十分宝贵的,但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心一意为人民的一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