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3月2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拉丁美洲人民再接再厉坚持斗争
危地马拉起义军挫败政府军的“清剿” 厄瓜多尔制鞋工人坚持罢工取得胜利 智利美铜矿公司工人迫使资方提高工资 乌拉圭农民到首都集会示威要求土地
新华社哈瓦那二十日电 据拉丁美洲通讯社危地马拉城消息:危地马拉独裁政府最近对东北部山区游击队发动的“清剿”进攻遭到失败。参加这次行动的政府军是由来自南越的美国军事人员作顾问的。
危地马拉起义军武装部新闻处在危地马拉城发布的一项公报说,从今年二月二十日起,危地马拉政府军向有起义军活动的危地马拉东北部整个山区发动了残酷的“清剿”,企图把人民武装赶向海滩并且把他们消灭。但是,游击队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他们在当地农民的支持下避开了政府军,使政府军的“清剿”计划落了空。
来自巴拿马运河区的美国伞兵直接参加了这次行动。洪都拉斯的军队也配合行动。独裁政府的军队对村庄滥施轰炸,炸死十七名农民,并且逮捕和拷打无辜的平民。
据新华社二十日讯 瓜亚基尔消息:厄瓜多尔里奥班巴制鞋厂的工人坚持将近三年的罢工斗争最近取得了胜利。
里奥班巴制鞋厂的工人在两年多以前为反对厂主拖欠工资就开始了罢工斗争。
十二日签订的调解书规定,以厂主拖欠工人的几百万苏克雷工资作价把这家工厂交给工人。并且规定厂主把在里奥班巴的一万五千平方米的土地交给社会保险局,抵偿未付的社会保险金,这将使工人可以再次享受到社会福利。
同一天,瓜亚斯省“圣卡洛斯”糖厂的工人也迫使厂主签订了一个集体劳动合同,答应给工人增加工资,稳定工作和其他一些要求。瓜亚基尔自来水委员会工人工会两天前也获得了同样的胜利。
据新华社十八日讯 瓜亚基尔消息:厄瓜多尔的洛斯里奥斯省北部的农民,最近占领了克维多城附近的“荷兰”农庄的一些土地,并且立即进行耕种。
夺地的农民受到乡村警察的暴力驱逐。有几名农民被捕关进克维多的监牢,他们的妻子和儿女在抵抗警察的驱逐时受了伤。
新华社圣地亚哥二十一日电 智利美资安那康达铜公司的波特雷里约斯铜矿、萨尔瓦多铜矿和巴尔基托铜矿的数千名矿工坚持了四十九天的罢工斗争之后赢得了胜利,今天回矿区恢复工作。
这些矿工是从二月一日为要求提高工资而举行罢工的。他们在罢工斗争中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美国企业主被迫答应给他们提高工资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九,并且接受了矿工的其它权利要求。
据新华社蒙得维的亚十七日电 乌拉圭左派解放阵线和其他一些党派的众议员在众议院会议上提出了一项法案,要求征收一些大庄园的三万公顷土地,交给种植甘蔗的农民。
这项法案是根据最近从北部阿提加斯省向首都进军的农民的要求提出来的。
这些进军的农民有两百多人。他们从上月二十日开始这次进军,本月十日到达首都。这些农民在首都市区每天都举行集会,阐述他们的口号:“我们不能等待了,我们要耕地”。他们还谴责北方大庄园主对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对参加阿提加斯食糖工人联合会的农民进行残暴的迫害。
乌拉圭首都人民支持这些农民的要求,为他们举行大会,捐献衣服、食品、药品和其他物品。
多米尼加的工人和学生,在首都圣多明各街道上示威游行,愤怒反对亲美独裁统治。 (新华社发)


第4版()
专栏:

行不通也讲不通
司吾
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三月十九日对美国的政治科学工作者和研究国际事务的学者发表了一篇演说,用一种不合逻辑的逻辑来阐述美国的对外政策。很明显,腊斯克这篇演说的目的,是想要回答美国为什么会在全世界遭到反对这样一个不愉快的问题。
腊斯克极其牵强地把美国所碰到的头痛问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保护美国人的生命或财产的问题”,一类是同共产主义进行“世界规模的斗争”的问题,一类是属于“关心”“他人的争吵”的问题,一类是“对国际维持和平的义务作出贡献”的问题。换句话说,腊斯克把美国的对外政策归结为美国担负着自卫、保护“自由世界”、调解其他国家争执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四大责任。
但是,腊斯克却不能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担负这些“光荣”的责任竟会使得自己处于美国报刊最近常说的“不仅受到敌人的挑战,而且受到朋友的挑战”那种孤立的地位呢?
“保护美国人的生命或财产”,这似乎完全是名正言顺的。但是,究竟什么人无端端地要威胁美国人的生命或财产呢?人所共知,战后十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向美国发动过或大或小的战争,侵占过美国一尺一寸的领土,掠夺过美国半星半点的资源;只有是美国在全世界横行霸道,强占别人的财产,威胁和残害别人的生命。腊斯克举了巴拿马的反美斗争作为第一类问题的例子,这就最清楚不过地说明,所谓“保护美国人的生命或财产”也者,实际上是维持和扩张美国的侵略利益罢了。
同共产主义进行“世界规模的斗争”,这个名目好像也颇为响亮。但是,不是连腊斯克这样一些美国政府官员最近也经常感叹“自由世界”的国家越来越不相信所谓“共产主义威胁”的谎言了吗?如果不是因为美国不顾一切地利用其他国家作为反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具,不是因为美国打着反共的幌子肆意干涉、控制和欺负其他国家,何以许许多多的受保护者都不领美国的情,同它闹翻脸,甚至下逐客令呢?
“关心”“他人的争吵”,这就更是冠冕堂皇了。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近来特别喜欢强调美国担当所谓“调解人的角色”,原因是很简单的,这就是因为美国到处专横地进行干涉别国事务的勾当,许多罪恶活动甚至不能拿
“自卫”或者“反共”来作为借口。但是,什么人委任美帝国主义充当全世界的警察和法官呢?腊斯克想用
“调解人的角色通常是得不到感谢的”这样一种十足废话来为美国干涉行为的遭受反对解嘲,这是十分可笑的。美国以“调解”之名,行干涉之实,这才是美国常常两头不讨好、到处受反对的真正原因所在。
显然,美国统治集团也看到了“调解人的角色”越来越不容易扮演了。因此腊斯克表示,美国并不想成为
“整个自由世界的警察和法官”。腊斯克的这种表白并不意味着美国从此不干涉或者少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了。他毫不含糊地宣布美国不能规避这种干涉的“责任”。不过,腊斯克认为也不妨采取“另外的、也是更好的”办法,这就是打着所谓“区域性组织”的招牌或者联合国的旗帜来进行干涉。他直言不讳:“在悬挂另一个主权国家的旗帜被认为是一种冒犯行为的地方可以悬挂联合国的旗帜”。看来,美国统治集团已忘了在朝鲜所吃过的苦头,光想着在刚果尝到的甜头,以为目前在塞浦路斯已有了苗头,于是就企图广泛利用联合国作为他们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但是,一面联合国旗帜是否就能掩盖得住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面目呢?这是有案可稽的。英国的报刊最近在谈到联合国干预塞浦路斯的时候,不是也说破了美国利用联合国鲸吞刚果的阴谋了吗?
腊斯克讲了一篇,无非是要为美国的侵略和战争政策的失败辩解。但是,美帝国主义的这些政策既然已经证明是行不通的,那末不管腊斯克用什么样的歪道理来百般辩解,自然也是讲不通的,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第4版()
专栏:

肯尼亚一刊物揭露美国用各种手法加紧渗入非洲
新殖民主义力图接替老殖民主义
美国派到非洲的“和平队”已近一万人,新闻官和宣传人员有六百多人,还有六百个各种名义的“私人”团体在进行并非私人性质的活动
新华社内罗毕二十一日电最近一期的肯尼亚《泛非》半月刊发表文章,揭露美帝国主义采取各种手段加紧渗入非洲大陆。
这篇题为《帝国主义对非洲的战略》的文章说:“在过去十年中,美帝国主义集中力量来‘填补’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非洲的地位遭到削弱所造成的‘真空’。但是,由于非洲的解放运动发展得这样迅速,反帝观点是这样鲜明,美国于是不得不一年又一年地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段来执行他们的战略和策略。”
文章揭露美国向非洲渗透的手段和途径说,在政治方面,美国国务院非洲事务司是主要的途径。此外,美国派到非洲的“和平队”已经达到将近一万人。一九六二年,在三十一个非洲国家的四十三个美国“新闻中心”中,在三十个非洲城市的美国新闻署图书馆中,共有美国新闻署的一百三十三个官员和四百七十六个受过训练的宣传人员。美国还用电影、书籍、电视和无线电转播电台来腐蚀非洲人民。
文章指出,美国的许多“私人”团体也正积极在非洲活动。其中有二百二十三家企业公司,二百零三个传教机构,有一百七十三个其他“教育”、“慈善”和“民间”机构。美国在非洲的投资从一九五○年的二亿九千八百万美元增加到一九六○年的九亿二千五百万美元。在“民间”团体中有各种委员会、协会和俱乐部,其中包括非洲—美洲协会、非洲研究协会、美国非洲文化学会、非洲研究基金会、非洲—美国学生基金会等等。文章说,这些“民间”团体并不像表面看来那样是私人性质的。它们在美国外交学会和对外政策协会的帮助下组织集会和出版刊物,它们在非洲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它们的活动。
文章强调指出,尽管在非洲有这种庞大的为美国服务的机构,但是,它们的活动骗不了非洲人民。因为在美国本国对非洲人的种族歧视是难以搪塞过去的。
文章还指出,美国很注意在非洲新发现的矿藏。非洲的石油、铁矿石、铁矾土和其他资源的开采,已被强调为美国所必需的。换句话说,就是要使非洲继续成为供给帝国主义国家矿物和原料的保留地!
文章还指责美国支持南非的法西斯维沃尔德政权,并竭力阻挠非洲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第4版()
专栏:

阿尔及利亚新闻社发表文章评第六届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会议
亚非团结主要目标是消灭殖民主义
伊拉克总统阿里夫表示赞成执行万隆会议原则
新华社阿尔及尔十九日电 阿尔及利亚新闻社今天发表一篇题为《从万隆到阿尔及尔》的文章,评论将于三月二十二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开幕的第六届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会议。文章说:“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的宗旨是支持被压迫国家人民为争取自己的彻底独立而进行的反帝斗争。”
文章说:“理事会还决意使和平在全世界获胜,并且为挫败殖民主义者要挑起战争和威胁和平的阴谋而斗争。它的主要目标是消灭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
文章在谈到一九五五年历史性的亚非会议时说,在这次会议期间,亚非各国的代表谴责了殖民制度,并且决定坚持不懈地采取行动,直到各国人民彻底解放为止。
文章还说,万隆会议“表达和体现了多世纪被奴役和被统治的大陆的觉醒。正是由于这次会议,亚非各国人民才清楚地认识了将从他们的团结中产生的力量和威力。”文章在谈到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在开罗举行的亚非人民团结大会时说:“在开罗的第一届大会和在坦噶尼喀举行的上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之间,团结理事会的作用逐渐地显示出来。”
据新华社卡拉奇二十一日电 正在巴基斯坦进行访问的伊拉克总统阿卜杜勒·萨拉姆·穆罕默德·阿里夫今天在卡拉奇市民委员会为他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讲话说,伊拉克和巴基斯坦一致赞成执行万隆会议的原则。
他说:“我们将始终互相合作来维护世界和平和建设文明。”他在谈到巴勒斯坦问题时说,“令人遗憾的是,帝国主义把巴勒斯坦作为目标,使它脱离了阿拉伯人心爱的国土。”


第4版()
专栏:

虽披一身羊皮 仍露满嘴狼牙
约翰逊又玩和解骗局但宣称美要霸占巴拿马运河
新华社二十二日讯 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约翰逊二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又一次表明,美国将继续坚持霸占巴拿马运河的横蛮立场。他一方面说什么美国“准备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研究现在使我们发生分歧的每一个问题以及巴拿马政府希望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又强调美国要“保护”它同运河有关的利益的立场仍将不变。
约翰逊对巴拿马人民坚持反美爱国斗争表示明显的不安。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就巴拿马问题宣读的一份给美洲国家组织的声明说,“我们和巴拿马发生的分歧到目前还不能解决,这是令人深感遗憾的。”为了企图平息和软化巴拿马举国上下对美国的同仇敌忾,约翰逊避而不谈美国霸占巴拿马领土,血腥屠杀巴拿马人民等事实,而伪善地说什么美国和巴拿马是“盟友”,两国有着“特殊关系”和“利益”的“一致”,两国要“相互谅解”。
约翰逊在这篇声明里又一次玩弄和解骗局。他说,美国认为,“巴拿马政府和大多数巴拿马人民”提出的要求出自
“诚实的和公正的需要”,“作为盟国和伙伴,我们有责任研究这些要求并满足这些要求,只要满足这些要求是公正的和可能的。”他还说,为此,“我们的大使只要一得到巴拿马政府的邀请就会启程”,美国还将任命一名全权处理问题的特派代表。
约翰逊还强调,任何有关巴拿马运河的解决办法,都要以“保护各美洲国家同运河有关的利益”,也就是说确保美国对运河的占领地位为前提。他同时还要挟巴拿马同美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以作为美国“研究”巴拿马的意见的条件。
约翰逊承认,他上述关于巴拿马问题的谈话并不是表明什么“新态度”,而只是“重申我们(美国)的看法”。当一个记者指出美国现在的态度同约翰逊“第一次同巴拿马总统会谈的时候一样”,并不是什么“新态度”时,约翰逊回答说,“你说得对”。


第4版()
专栏:

法《战斗报》就戴高乐访拉美鼓吹欧洲“重回”拉美
美掠夺政策加速拉美革命进程 继续称王称霸将不免引火烧身
据新华社二十二日讯 巴黎消息:法国《战斗报》三月十三日发表的题为《处于革命前状态的拉丁美洲》的文章说,美国政府对拉丁美洲实行的掠夺政策,将加速拉丁美洲的革命进程。它警告说,“如果美国不想引火烧身”,就应该“重新考虑他们在全世界称王称霸的打算”。
文章在谈到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掠夺的事实时指出,“整个拉丁美洲经济被北美资本控制着”,因此造成“外国利益高于民族利益”的现象,“使这些国家的政治独立完全成了一纸具文”。
文章说,“美国从它的大量投资中捞回的,就是从拉美输入大部分原料。因此,根据一种使人有恶劣回忆的说法,北美人竟然认为拉丁美洲可以说是他们的
‘生存空间’的一部分。”“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利益,以致使本地工业瘫痪,使这些工业破产,或者阻止这些工业的建立:正如一位观察家最近指出的,正是美国的金钱力量而不是技术优势摧毁了民族企业。”
文章说,“拉丁美洲得到了华盛顿进出口银行的贷款,用以购买北美的货物,这些货物的价钱比在美国出售的价钱高得多。”
“今天,北美各企业由于免缴关税和捐税,它们能以低于成本的价钱销售货物,直至它们搞垮与之竞争的民族工业为止,然后再控制市场,仍能以高于美国国内实际价格的价格销售货物。”
文章说,“美国在它穷邻国中执行的贸易政策的不可触动的原则,是再清楚不过了:贵卖贱买。一个真正的拉美共同市场条约的第一条,应该对拉美最北面建立一道牢固的壁垒,要是没有这一壁垒,就决不可能实现工业化。”
物价行情的不规则,使得北美能保持它的优势:贸易条件的不稳定使得任何正在发展的国家都无法制订一项计划,至少是无法执行计划。
美国市场是拉美产品的主要销售处,美国享有的突然停止某种原料的一切供应的自由,保持着国外的平衡,因而也就使弱国的预算经常处于依赖状态。其所以很容易如此,还特别是因为北美垄断组织的力量使它们能够反对它们控制其经济的、徒具虚名的国家中的生产多样化。因此,“一个国家的几乎整个经济往往是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万一美国市场关闭了,这就要窒息而死。”
文章在谈到美国资本榨取巨额利润的情况时说,“中南美的当地美洲人并没有从外国企业在他们领土上的大量贸易活动中得到任何幸福。事实上,各公司都把利润汇回国了,只有再投资部分留了下来。因此,某些外国股东取回了大于他们原先的投资十倍到十五倍的利润(特别是联合果品公司):投资的后果可以说是造成再输出。”
文章指出美国政府竭力保护美国垄断资本在拉丁美洲的超级剥削行为说,“当一九六三年秋季‘争取进步联盟’在圣保罗举行会议时,美国代表哈里曼说过:‘美洲无论哪一个国家反对私人资本的行动,都会影响整个美洲大家庭。’这就清楚地表明,任何一个拉丁美洲独立国家,如果针对北美托拉斯采取保护措施,就会在事实上引起美国对‘迷失方向’的这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
文章强调说,美国在拉丁美洲推行的“争取进步联盟是一个失败”。
它指出,“这不是一个争取进步的联盟,而是一个防务联盟,因而是一个保持外国人及为外国人服务时卖身投靠的阶级的既得地位的联盟。”这个计划“只能沿着北美殖民主义的旧轨道发展下去”。
文章接着说,“约翰逊总统任命托马斯·曼担任负责美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就表明他要在拉丁美洲奉行杜勒斯战略。因此,人们可以设想,在世界各地都遭到挫败的这种倒行逆施的政策,将加速到处可以看到迹象的革命进程。”
文章警告说,“假如美国自己不想引火烧身,那末无疑,只留给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去重新考虑他们在全世界称王称霸的打算。”
文章的作者最后提出,应当在对拉丁美洲给予援助方面“打破大陆的范围”。他认为,现在正是“欧洲回到这个地区来的时候”,而法国总统戴高乐对拉丁美洲的访问正是这方面的“可喜的征兆”。


第4版()
专栏:

资本主义国家罢工简讯
意大利南部六十万农业工人和分成佃农二十日举行四十八小时罢工,争取较好的生活条件,要求改善社会保险和实行土地改革。
北部艾米利亚地区许多村镇的农业工人和分成佃农也举行了罢工和示威。
由国家垄断的意大利烟草和食盐企业的工人和职员,二十一日举行二十四小时全国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和缩短工作时间,并且要求有充分的工会权利。
由政府控制的援助国营企业职工全国协会的行政和卫生人员,二十日起举行六天的全国性罢工,要求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 × ×
美国纽约和旧金山机场上的几百名机械师二十日拒绝为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班机工作,抗议英国公司解雇三十名工人。
× ×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二万八千名铁路工人二十日罢工二十四小时,要求增加工资、增加假期和改善工作条件。
悉尼和纽卡斯尔的公共汽车工人也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罢工。在悉尼,参加罢工的有五千人。
× ×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三家胶合板工厂的四百五十名工人的罢工已胜利结束。持续二十六天的罢工,迫使厂方同意提高工人的工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罢工期间,土耳其各工会对罢工工人提供了物质援助和道义支持。(据新华社讯)


第4版()
专栏:本报记者述评

戴高乐访问墨西哥后欣然归去
华盛顿满肚烦恼而又无可奈何
本报记者述评
法国总统戴高乐已结束了他对墨西哥的访问。他在瓜德罗普岛和法属圭亚那稍作停留后,即将返回法国。
正如西方舆论所指出的,戴高乐的这次墨西哥之行,是他准备在今年秋天到拉丁美洲去进行广泛访问的彩排。而从戴高乐在回国途中经过瓜德罗普岛时发表的讲话可以看得出,他对于这一次试点性的旅行是颇为满意的。他三番两次地谈到“法国在国外的威信”以及法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友谊”。这说明戴高乐走了这趟,对于法国重新回到拉丁美洲获得更大的信心。
戴高乐在瓜德罗普岛的讲话意味深长地强调,法国“不愿伤害任何人,也不愿把任何人的事情弄糟”。用不着注解(法新社却作了注解),人们都可以明白,他的这些话是朝着美国说的。戴高乐在墨西哥的时候,就曾一再表白无意挖美国的墙脚。尽管如此,美国的宣传机器还是掩不住华盛顿当局对于戴高乐此行的不安和愤懑,它们公开指摘戴高乐访问墨西哥是对美国的一个“挑战”。
美国的领导人不是曾经一再表示希望美国的盟国分担美国“援助”“不发达国家”的责任,而且有时还责怪它们在这方面不够热心吗?为什么他们现在对戴高乐到拉丁美洲去却显得如此的心神不安呢?
事情很明白,美国决策者不仅担心戴高乐此行将为法国敲开闯进拉丁美洲的大门,使他们以后将要面对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而且他们深怕正值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要求“摆脱华盛顿的领导”而“以种种方式争取独立的欲望正在日益增长”的这个时候,戴高乐的出访将会助长拉丁美洲的反美浪潮,给美国“惹起更多的麻烦”。《纽约先驱论坛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直向美国闹“独立”的戴高乐无疑会“很容易地在这里找到同情的听众”。华盛顿当局的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戴高乐访问墨西哥前后,美国方面力图设法削弱戴高乐此行的影响。美国的宣传机器纷纷揶揄戴高乐“志大才疏”,竭力宣传法国不可能给拉丁美洲提供美国所能提供的“援助”和“保证”。约翰逊并且特意利用所谓纪念“争取进步联盟”三周年的机会,向拉丁美洲各国驻美国的使节发表了一通演说,大事吹嘘美国炮制的所谓“争取进步联盟”计划的“成就”,力劝拉丁美洲国家不要三心二意。《纽约时报》毫不隐讳地指出,约翰逊的讲话是“打算使戴高乐的访问黯然失色”。但是,看来约翰逊的努力并没能够产生如期的效果。合众社记者在报道戴高乐结束访问的时候也禁不住感叹,墨西哥为戴高乐在拉丁美洲提供了一个“桥头堡”。
恼火,而又无可奈何,这就是华盛顿决策者对于戴高乐这次短促的旅行所怀的心情。而这种反应正是反映出了美国今天力图保住它在拉丁美洲的霸权以及在整个西方世界的控制而又无能为力的困境。美国政府的负责官员最近以来日益频繁地发出维护“自由世界大家庭”的呼吁,并不是偶然的。


第4版()
专栏:

戴高乐要求“盟国”尊重法国的独立性
法《民族报》抨击美国把拉丁美洲视为囊中物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瓜德罗普岛皮特尔角消息:法国总统戴高乐二十日在一次讲话里说,法国的“朋友和盟国”应当“使它们自己适应这种新的、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满意的情况,那就是法国的独立性”。
戴高乐是在访问墨西哥后回国途中到达皮特尔角的。
戴高乐说,法国“能够采取主动、采取它自己的行动,奉行它自己的政策”。他说,当法国的“朋友和盟国”能够适应这种情况时,“他们和我们之间就不再有什么隔阂了”。他说,“现在是轮到他们了。我们希望他们将尽快承认这一点。”
戴高乐还说,法国是一个大国,它赋有“伟大的使命”。他说,在法国看来,“最吃不消和最具有灾难性的政策是变得弱小,向谁都伸手要东西但什么都得不到”。
在戴高乐访问墨西哥前后,美国许多资产阶级报刊表示担心,法国将利用美国的困难,扩大自己在拉丁美洲的影响。
戴高乐说,“我们不伤害任何人,也不愿把任何人的事情弄糟”。同时,他强调说,“只要我们能够干的,我们都是愿意干的,首先我们是全心全意干我们的事情的。”他说,“法国希望成为一个具有它自己的才能和它自己的使命的法国。”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戴高乐的讲话被认为“是直接提醒美国考虑法国的独立性这一新事实的”。
新华社巴黎十九日电 法国戴高乐派的机关报《民族报》发表一篇评论,强调法国要推行独立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并且抨击美国把拉丁美洲视为华盛顿的囊中物。
这篇题为《在新的道路上》的评论在谈到戴高乐墨西哥之行时说,通过戴高乐的访问,“法国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巴黎和墨西哥之间建立起来的新联系,乃是重申法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使命。”
评论在抨击杜鲁门所说的“戴高乐干预我们的事务”的言论时说:“如果人们可以认为,这种言论真的符合前美国总统或者美国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的政策思想,那么就有理由对今天在美国存在、以后还会存在的那些人的智慧和理解能力感到失望。”
评论说,事实上,“杜鲁门的恶毒言词意味着,在美国看来,拉丁美洲,特别是墨西哥,乃是它的囊中物。”评论认为,美国所粗鲁地表现出来的乃是新殖民主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