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传硬骨头精神
新华社记者 周长宗 (一)
国防部发布授予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后,我们到这个连队访问,正赶上他们迎接新战友。
老战士们把一批批新战士领进连队荣誉室,讲述连队硬骨头精神的由来和发展。他们在四十多面锦旗和五十多个奖状面前,在尹玉芬、李恩龙、高家凯等十五位著名战斗英雄和“硬骨头战士”皮光耀等二十七名标兵的光辉事迹面前,看到了六连在战斗年代敢于刺刀见红的硬骨头作风和他们在连队建设中永不褪色的硬骨头精神。六连连续五年射击总评优秀,又连续三年评为四好连队,一九六三年全连涌现出九十七名神枪手、七十二名投弹能手和九十五名五好战士的先进事迹,使新战士深受鼓舞。有的激动地说:“我们来到这样一个思想硬、作风硬、技术硬和纪律硬的连队,我们自己必须成为硬骨头战士!”
接着,各班召开了迎接新战士的第一个班务会。由老战士们讲班里的老英雄和新标兵,是怎样成为硬骨头战士的。一班讲过去在战场上善于拼刺的战斗英雄尹玉芬,三班讲现在的刺杀标兵李在直,六班讲战场上的硬骨头高家凯,五班讲新的硬骨头战士皮光耀,四班讲战争年代的行军模范丁丑娃,十班讲现在的“铁脚板”褚世昌……。
开过班务会,便举行授枪仪式。退伍老战士把自己用过的枪,亲手交给新战士。每一枝都擦得闪闪发亮,每一枝枪上都有退伍老战士射击成绩卡片。
射击标兵吴光华把他用的那枝枪交到新战士房平泽的手上。他介绍“枪史”说:这枝枪在他手上,三十三次射击,打了三十次优秀。他希望房平泽:用硬骨头精神,苦练杀敌本领,练成一个特等射手,为这枝枪续写光辉的历史。新战士房平泽激动地接过枪来,对吴光华说:“我一定好好锻炼,给射击标兵用过的枪增光!”
授枪以后,老战士同新战士亲切谈心,希望新战士从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成为一个硬骨头战士。
这一连串活动,是培养一批新的硬骨头战士的开端,也是老兵向又一批新兵交班的开始。 (二)
这些年来,六连送走过不少退伍的老战士,迎来了大批的新兵。为了让个个战士都做革命的硬骨头,他们首先抓住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六连的战士和班排长,在革命战争年代,绝大多数还是孩子。许多人没见过美国鬼子、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不了解地主和资本家的反动面目。六连党支部就引导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并且经常运用报纸上的材料,向干部战士讲时事,摆敌情。一九六二年连队去福建沿海执行任务,还特地组织干部战士到前沿阵地,从观察镜里看敌占岛屿上蒋匪军作军事演习。这就使得干部战士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透,对自己为什么要锻炼成为一个硬骨头战士也越来越自觉。
六连官兵在开赴福建前线之前,连长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战斗英雄高家凯的事迹:一九四八年在大荔以北的一次阻击战中,敌人一窝蜂地拥上了六连阵地。在这危急时刻,战士高家凯拉响了最后两颗手榴弹,和扑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讲了高家凯的事迹后,组织大家再次学习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战士们纷纷表示:学习高家凯的硬骨头精神,生要为六亿人民生,死要为六亿人民死。
这一年,六连战备、训练任务很重,乘车坐船,爬山涉水,走过五个省,行程六千里。路上不论多么劳累,党支部仍组织大家坚持学习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教导;结合行动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毛主席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思想。因此,愈是长途行军和连续演习,战士们的情绪愈高;愈是在艰苦困难条件下,战士们的劲头愈大。初夏的南方,正是阴雨连绵季节。夜里经常遇上倾盆大雨,背包、米袋湿透,身上越背越重,脚下一步一滑。白天,云消雾散的时候,烈日当头,大地如同蒸笼,头上的汗珠砸着脚面。六连战士们斗志昂扬,有人说:“要想炼成钢,就不怕进熔炉!”
“只有人把困难克服掉,哪有困难把人吃了的!” (三)
硬骨头精神靠六连的干部和老战士口传身授,代代相传。
六连干部常说:“老红军、老八路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应当照他们那样做,把革命传统传给青年战士。在值勤、训练中,爬山,他们先攀登;过河,他们先下水;行军最疲劳的时候,干部身上少不了战士的背包;出操列队,连长、指导员首先站在全连排头。
有一次,前任连长张德胜给班长们作示教,先带了几个战士到演习场布置假设敌去。一到那里,哗哗下起大雨,他在雨中把一切布置停当以后,弄得一身泥水。可是他很满意地对几个战士说:“今天这个天,才像个打仗的天气!”
雨越下越大。班长们在家议论开了。有的估计,连长示教可能作不成了;有的说,不在外边做,就在屋里讲吧。于是,大家在等连长回来。去演习场的时间到了,连长并没回来。班长们冒着大雨赶去,一见连长满身泥水地站在演习场上。
连长作完示教,雨还没停。班长们研究怎样教战士的时候,都说:“要照连长的样子做!”
六连九个连排干部,九人达到特等射手的标准,六人是投弹能手。他们都和战士们一道进行过苦练。前任指导员安烨生从机关调到六连,投弹投不远,就腰里别上两个手榴弹,走到哪,练到哪;上营部开会,也带着手榴弹去。有一段时间他负责指挥重机枪训练,他把自己的名字和新射手一起写到“过关榜”上,同他们一道苦练。
六连干部深深意识到:青年战士们的眼睛看着老兵,看着干部。只要他们遇难不苟,临危不惧,百折不回,青年战士也会养成一往无前的精神。
有一次进行射击考核,连队来到靶场,突然刮起了五至六级大风。有人说:“这样的天气打不出好成绩来。”主张改日再打。连的干部认为,训练不能避难就易,不能单纯追求成绩,飞砂走石的天气也要打。他们向战士提出:“我们宁要风雨天气的‘良好’,不要好天气的‘优秀’!”还有一次考核投弹,六连平均达到四十三米,但是干部认为当时是顺风,成绩不扎实,仍按过去四十一米的成绩上报。干部这种不怕困难,不图虚名,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教育了战士,使得上上下下,做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是扎扎实实,不求表面成绩。
六连干部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事情,总是想了又想,怎样把我党我军传统的革命作风,传给青年战士。有一次各班凑钱买了西瓜,事务长给各班分的时候,想把西瓜切开,上秤称着分。连的干部知道了,马上指出来,这不是团结互让的作法,是提倡斤两计较。分西瓜,只要大小一搭配,按人数分得差不多就行了。平时养成团结互让的精神,战时大家才能拧成一条绳,共同担当困难。通过这件事,教育了事务长,也教育了大家。
六连还发生过这样两件事,中间虽然相隔一年多,它们之间却有内在的联系。一九六一年九月,有一天三排的同志去种大麦,遇上了一场大雨,弄得大伙浑身是泥水。回来后,战士们换了干衣服就睡了。可是第二天起来后看到,衣服、鞋子都洗得干干净净,晾在外面。值日员告诉大伙,是郝春英排长大半夜没睡觉给大家洗的,衣服是五十三件,鞋子二十五双。七班战士魏克章深受感动,决心要向排长学习。去年一月的一个早晨,魏克章从医院回来,一到班里看到东西放得乱七八糟,心里很不高兴;又仔细一看,才发现大家的衣服都是湿的。他估计是大伙在野营中淋了雨,没来得及收拾又出去训练了。于是,他跑到街上买了十斤木炭,回来生起火,给大家烤衣服。当同志们从外边回来时,衣服已快烤干了。一年以前干部栽下的树,一年以后在战士身上结了果。 (四)
硬骨头战士,是教出来的,带出来的,更是练出来的。
我们一来到六连,首先看到了一幅生龙活虎的练兵图画:战士三三五五,滚卧在冰冻的土地上,练击发,练瞄准。刺杀靶前,有的练突刺,有的练防刺。屋前屋后的树干上,有一道道让绳子勒出来的沟槽,一个个战士站在树下,握着拴在绳子上的手榴弹,猛力挥臂狠劲甩,锻炼着臂力。尽管天寒地冻,战士们头上却冒着热气。
硬骨头六连在练兵中的确有股硬劲。
一个战士练伏卧撑,身子伏下又起来,使出全身力气,作了三十个起落,想休息了,可是排长走过来说:“咬紧牙关,再来最后三下!”
一个战士在单杠下,拉臂引体向上做到十五次,头上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他正要下来,指导员在一边说:“好,前边作的不算,我要你最后的两次!”
这“最后的三下”和“最后的两次”,是为锻炼硬骨头精神追加上去的,是为了“在战斗中谁能坚持最后一分钟,胜利就属于谁”而加上去的。六连干部战士管这叫练“后劲”,练最关键时刻的一把劲。
在这方面,六连训练中出现的第一个硬骨头战士——皮光耀,首先给大家作了榜样。那还在一九六○年七月间,皮光耀所在的五班,代表全团去军里参加比武大会。比赛项目中,有两小时的游泳。皮光耀平时只能游半个多小时、三百多米远。比赛开始后,皮光耀一游过三百米,就开始一口口喝起水来;游到七百米,腿肚子抽筋了。他身子沉下去,浮上来;浮上来,又沉下去。救护船上的人看他不行,要他上来,可是他说:“剩一口气也要坚持到两小时,差一秒钟我也不上去!”皮光耀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到两小时,游了两千七百五十米远。为什么他非要游够两小时呢?他说:“平时遇到点困难就坚持不住了,打起仗来,怎么能完成艰巨的战斗任务?”
射击标兵吴光华,刚练臂力时,托一块砖,不到五分钟就吃不住劲了;后来增加到五块砖,一气能托三、四十分钟。在五级大风中射击,他的枪口不晃一晃。投弹能手閤光双练投弹时,不投顺风弹,不挑弹柄光滑的拿。夜晚练习,投出手榴弹找不回来,他便找了一条短绳子,一头拴住手榴弹,一头拴在树身上,练挥臂、拉臂。绳子拉断无数根,树上沟槽无数道,胳膊肿了又消下,投弹的本领才练出来。射杀标兵李在直,从开始一次只能突刺二十枪,练到一次连续突刺一千二百枪。他说:“跟敌人拼刺刀,不能光准备一个对一个,还要准备一个对五个,一个对十个!”
六连每个战士,都过过“紧”关,“累”关和“疼”关;都经过这样一个阶段:手上起血泡,胳膊肘磨出血,两臂肿起来,浑身疼得睡不着觉。
六连战士们说:脑子里有两个人,“三关”就好过。这两个人:一是敌人,一是英雄。要消灭敌人,就要苦练本领。要继承和发扬六连英雄的革命传统,就要锻炼革命的硬骨头精神! (五)
二月五日晚上,天下着雪。六连干部战士站在雪地里,听到了国防部授予六连光荣称号的消息。这天晚上,干部战士都激动得睡不着觉。他们在想:“硬骨头六连”这一荣誉是怎样来的?
他们首先想到他们的师长和政委。师长是位老红军,一九五八年下到六连六班当兵。这位老列兵,站岗要站在营门口,劳动专挑重活干,拉大车他驾辕,打扫厕所他先下粪坑。师长在六连,当了战斗兵,又当炊事兵,他把病号饭送到病号床前,把哨兵的饭热在锅里,把老红军的传统留在了六连干部战士的心上。
师政委,是当年六连所在的二营的教导员,他经常来到六连,教育干部战士不要把硬骨头传统丢掉,要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军委和林彪元帅的指示。
六连干部战士还想到从六连出去的老营长赵春林。六连练刺杀,他就来讲当年六连老战士们怎样跟敌人拼刺刀。新枪发到六连,他首先从六连挑选几个战士,和他一起先去练。他前胸右上部被枪托磨破,露出丝丝红肉。战士们都说:有了营长这股硬劲,什么本领都能练好!
干部战士还想到从六连出去的许多老班长、老战士。从前的二班长徐文忠,离队回乡的前一天下午,还从退伍老战士集训队跑回连队。他一到二班就抓过他用的那枝冲锋枪,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偏巧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枪上有一点新锈斑。他脸色一下变了,对新战士侯世德说:“我使用了好几年,从来没叫它生锈,你才使用了几天就这样,怎么叫我放心得下?”侯世德不好意思地说:“我马上把它擦好。”徐文忠严肃地说:“让我来擦,你先擦擦你思想上的锈!”说罢,就把枪拆开,擦了半个小时,直擦得里里外外亮堂堂,光闪闪。临走,他又嘱咐侯世德:“咱们过去闹革命靠枪杆子,现在保卫革命果实,还是离不开枪杆子!”以后,这枝枪在侯世德手上再没生过锈。侯世德当了班长,发现谁的枪生了锈,就用老班长的话教育他。后来,侯世德把这枝枪交给了张学诚,张学诚又交给新战士。这枝枪一代代地往下交,老班长的话也一代代往下传。
不久以前,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为六连题了词。指导员杨守杰指着题词说:
“同志们,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更高了,我们怎样做到陶铸同志所说的:‘要硬上加硬,永远硬下去’呢?”
全连同志响亮地回答说:我们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按照军委和林彪元帅的指示,把连队建设得更加无产阶级化,更加战斗化,把革命的硬骨头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附图片)
要想战时过得硬,就得平时先过硬。这是“硬骨头六连”在演练强行登陆。孟昭瑞摄(新华社稿)
六连指导员杨守杰(中)在给新战士讲六连的光荣历史。新战士来到六连,第一课就是传统教育,阶级教育,启发新战士继承和发扬连队的光荣传统。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第2版()
专栏:

武汉部队举行“硬骨头六连”命名大会
王任重号召把六连的硬骨头思想和作风传播到各个行业
六连指导员代表全连表示永远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忠于革命事业
新华社武汉二十五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部队今天上午隆重举行命名大会,根据国防部命令,授予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的光荣称号。
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武汉部队政治委员王任重,武汉部队首长陈再道上将、钟汉华中将、孔庆德中将、毕占云中将、杨秀山中将,湖北省副省长陈一新,武汉市市长刘惠农,“硬骨头六连”全体官兵,武汉部队各单位代表和湖北省、武汉市各界代表两千四百多人,参加了大会。
陈再道上将在会上宣读了国防部授予武汉部队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称号的命令。六连连长李学正、指导员杨守杰在热烈的掌声中领受了国防部颁发的奖状。
王任重在会上讲话。他说:六连在过去的革命战争中有过光荣的历史;在和平建设时期,继承和发扬了革命军队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光荣传统,做到了思想红、作风硬、武艺精。“硬骨头六连”的硬骨头思想和作风,不仅是解放军各连队学习的好榜样,同样也是我们地方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学习的好榜样。他希望六连服满兵役退伍的战士们,把“硬骨头六连”的好思想、好作风带到地方去,创造硬骨头生产队、硬骨头公社、硬骨头工厂、硬骨头学校。
武汉部队首长钟汉华中将在讲话中,号召武汉部队官兵更广泛,更深入地学习“硬骨头六连”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时刻不忘敌人,随时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去冲锋陷阵,做革命的硬骨头。他说,今年是大比之年,大学之年,我们要大学毛泽东思想,大学地方,大学一切先进经验。把兄弟部队和地方上的一切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好的经验、好的方法都学到手,把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钟汉华中将讲话后,闵学胜少将、钟文法少将代表武汉部队领导机关授予“硬骨头六连”锦旗一面。
“硬骨头六连”指导员杨守杰在大会上说,六连的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党和毛主席,还应该归功于军委、林彪元帅以及部队各级党委和首长的正确领导,归功于用鲜血染红战旗的英雄和烈士们。他表示,要继续经常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阶级觉悟,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从难从严苦练过硬本领;要虚心向地方学习,继续深入地学习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兄弟连队的一切先进经验;时时处处用四好连队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永远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忠于革命事业。
“硬骨头六连”前任连长张德胜、前任指导员安烨生,原六连战斗英雄尹玉芬等也出席了大会。


第2版()
专栏:

化肥新品种 不久将问世
上海完成磷酸铵和磷酸的中间试验,有关部门正据以筹建磷酸铵化肥工厂
据新华社上海二十五日电一种含有氮和磷的高浓度复合肥料磷酸铵以及制造磷酸铵的原料磷酸,最近在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完成了中间试验。现在,有关部门正着手筹建磷酸铵工厂。
磷酸铵是目前世界上发展较快的高浓度复合肥料品种之一。生产这种高浓度复合肥料,可以大大节约包装和运输费用。同时它的物理性能较好,肥效不易散失,储存和施用都比较方便。
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磷酸铵和磷酸的中间试验,是在前几年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从去年四月开始的。中间试验的规模为生产磷酸铵一千吨。已经完成中间试验的磷酸铵有两种:一种约含氮百分之十二,含五氧化二磷百分之五十二,是灰白色的颗粒;另一种约含氮百分之十八,含五氧化二磷百分之四十六,是浅黄色的颗粒。一吨磷酸铵所含的氮磷养分相当于半吨至四分之三吨硫酸铵与两吨半至三吨普通过磷酸钙的总和。
去年春天,当磷酸铵的中间试验车间开始运转的时候,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肥效研究组就同上海郊区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协作,对这一新品种化肥的肥效进行了大田对比试验。试验范围遍及郊区十个县,共五十九个试验点。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铵对水稻、棉花、大豆等作物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磷酸铵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有效分蘖。在水稻田中施用磷酸铵跟施用含有相等氮磷养分的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比较,稻谷产量完全相等。在棉田施用磷酸铵能提高棉花成铃率,减少蕾铃脱落。
一月二十日至三十日,化学工业部组织北京、上海、南京、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专家,在上海对磷酸和磷酸铵的中间试验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磷酸和磷酸铵中间试验的工艺技术是可行的,设备性能是良好的,可据以建设较大规模的生产工厂。


第2版()
专栏:

大连制出多种加氢产品
其中三种医药工业用的产品,过去依靠进口,现在已可满足全国需要
据新华社旅大二十五日电大连油脂化学厂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帮助下生产出多种加氢产品。
目前正在大批生产的有医药工业用的山梨醇、异丙醇和甲基呋喃。这三种产品分别以葡萄糖、丙酮、糠醛为原料,加氢而成。三种产品过去都依靠进口,现在的产量可以满足国内需要。除这三种产品,目前这个工厂还用加氢办法小批生产高级脂肪醇(可以做医药用的杀菌剂)、高级化妆品的发泡剂以及合成纤维的染料等。
这个工厂还用合成脂肪酸加氢试制成功塑料工业必不可少的主增塑剂,现在正一方面进行试生产,一方面加紧车间建设,今年将成批生产。
氢气是这个工厂生产氧气的副产品。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帮助这个厂研究出许多种加氢产品的生产门路,为它培养了一批加氢技术工人。厂里也自己制造了加氢设备。今年,大连油脂化学厂已经有五种加氢产品纳入国家计划。


第2版()
专栏:编后

交班
在军队里,哨兵值勤完了,向接哨的战士交班。老战士退伍了,向新战士交班。老班长提升了,向新班长交班。其实,不只战士交班,人人都要交班。老徒工结业了,新徒工来了。父母一年年老了,孩子一年年大了……。不管自觉不自觉,人人都在处理“交班”这个问题。
交班,交什么呢?仅仅把哨岗,把枪,把机床,把锅碗瓢盆,把从压迫者手里打下来的锦绣江山交给后来人吗?不,不能光交这些。还要把更宝贵的东西交给他们。要把理想,把志向,把仇恨,把喜爱,把心血和智慧,把一切美好的、坚强的、高尚的东西交给他们。有了这些精神财富,他们才能真正接过那些物质财富。枪才能永远不生锈,机床才能不停止地运转,锦绣江山才能像铁桶一般,越来越光辉灿烂。
让我们像硬骨头六连的同志们那样“交班”。
交班,怎么交呢?用嘴说?用笔写?这当然都是必要的,但更有效的是另一个办法——身交。要先把自己变得勇敢、高尚、有理想、有志向。要像硬骨头六连的“带头人”那样,爬山要抢先,过河先下水,打扫厕所争下粪坑,遇难不苟,百折不回,扎扎实实,不图虚名,让后来人看了说:“就照这样子做!”
人在任何岗位上的时间总是有限度的,人的生命也是有限度的,“你怎么样交班?”谁也得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的“红领巾”有个口号:做红色接班人!我们不能愧对“红领巾”,所以要学习硬骨头六连的同志们,争取做一个真正的“红色交班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交班人。


第2版()
专栏:

天津轮胎厂最近生产一种12—38大型拖拉机轮胎,供天津拖拉机厂新制成的铁牛—45型拖拉机使用。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