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无往不胜
——坚持四个第一完成紧张施工任务的体会
南京部队某师党委会
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首位
去年十一月,我们部队接受了一项紧急的工程任务。当时的情况是:时间很紧,人力不足,技术要求很高,工程质量要求达到世界第一流的水平。各级干部都感到压力挺大。怎么办呢?党委常委的几个同志交换了意见。大家认为,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从一开始就自觉地坚持毛泽东思想挂帅,处处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离开
了这一条,就完不成任务,就要犯错误。因此决定,从常委到
各级干部,都要带着执行当前任务中遇到的问题,从毛主席著作中找力量、找办法。在到工地后的第一次党委会上,我们就重温了《实践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对照毛主席的指示,研究完成当前任务的突击方向和战术指挥。
毛主席说:“大家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这对我们有很大启发。经过对现状的分析研究,我们认识到当时的主要矛盾,是指挥员不熟悉施工规律,战士没有施工技术。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首先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下定决心,从头学起。怎么学呢?毛主席指示说:“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而是干起来再学习,干就是学习。”对于这些指示,大家都有深切的体会。我们是在党的培养下,从战争的实践中才学会指挥打仗的。今天,我们仍然要象过去一样,从施工中学会指挥施工。党委会决定:一、在任何紧张的情况下,都必须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首位。号召全体官兵,带着施工中碰到的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二、完成这项任务的指导思想:第一是不怕,要有敢于“在战略上藐视困难”的革命气概;第二是实干,“在战术上重视困难”,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革命精神。三、全体干部要以《实践论》为武器,亲自实践,象战争年代指挥打仗一样,亲临第一线,组织施工,这样,既能使自己摸清施工的规律,取得指挥权,又能迅速指导战士掌握施工技术。
经过深入的思想动员,全体官兵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明确了方向,鼓足了勇气。各级领导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抓试点,边干边学习。领导干部和战士们一起摸索经验。机关干部提出了“政治工作、组织指挥、技术指导、物资保障四到现场”的口号,并和战士一起劳动,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某团三营担任卸料任务,开始营长王本德心中无数,只要来了火车,就“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把全营拉上去干,结果人多挤不开,反而工效不高。学习了《实践论》以后,他便通过跟班劳动,从调查、试验入手,细心地研究了卸黄沙、石料、水泥等不同物资的特点,以及卸多少车皮需要多少兵力和时间,研究了作业指挥方法等等,因而很快提高了施工指挥能力。这个营在施工中,卸了二十多万吨料,既快又好,没有发生事故。某团通信连有十几个战士到工厂去学电焊。他们废寝忘食,昼夜苦干,只经过十六天的时间,就把一般艺徒需要学半年的主要技术,基本上学了回来。混凝土抹面工程是比较困难的,要求很高。工程兵某团三连副连长柳海清,便和战士们一起学习《愚公移山》,和愚公比条件、比困难。他说:“一个老头子敢移两座山,我们革命战士就治不了麻面?”他和战士一起劳动,研究创造出了“钢管压平器”等三种先进工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使工效提高了一倍以上。战士李广裕分配在工地器材总库工作,一个人负责发放两千多种电器材料。刚开始,有人来领料,他拿着单子到处找,有时半小时也找不出来。学习了《愚公移山》,他想: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不能叫困难吓倒啊!他首先调整了库房,把东西摆得有秩序,下苦工夫熟悉各种器材的规格特点,不久就练成了闭上眼睛也能很快取出任何一种器材的硬功夫。
经过近一个月的边干边学,各级干部初步摸到了施工的规律,战士也初步掌握了基本技术,工程也全面展开了。这时,党委进一步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觉得部队干劲很足,这是可贵的;可是有些单位却只能苦干,不大会巧干,还不大善于动脑子。另外,部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但是发展仍不平衡,有些工种已经突破了原订指标,有一些工种却跟不上去,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怎样对待这种形势呢?毛主席说:“当着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我们觉得在这种时候,正需要领导上适时地因势利导,进一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一面认真地贯彻“高速、优质、安全、低耗”的施工方针,一面号召部队苦干加巧干,动脑筋,想办法,提合理化建议,改进组织领导,大搞技术革新。经过深入的思想发动,迅速地掀起了一个大提合理化建议、大搞技术革新的群众性运动,有效地解决了工种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提高了工效。例如有一个阶段,工地每天需要三千多个钢筋支架,而加工厂每天最多只能造两千个,缺少了它,浇灌混凝土的工程就要停工待料。经过发动,战士杜桂生利用业余时间创造出一种“之口扳手”,使工效由一天造两千个,提高到一天造五千多个,满足了施工的需要。
工作越是艰苦 越要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
一、二月份正是本地区的寒季,温度经常在零下四、五度,雨雪又多;而当时又是施工的紧张阶段,部队成天和水、泥、钢铁打交道,是比较艰苦的。这是我们施工中遇到的更大困难。怎么办?党委会几个同志,带着这个问题重温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和《论联合政府》中的有关章节。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任何敌人,都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往无前,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我们联系当前任务,感到过去对待拿枪的敌人需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需要“一往无前”的顽强作风,今天对付自然这个敌人,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和作风。经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当前的形势,要有敢于锻炼部队的勇气,要把完成施工任务,看成是培养部队“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的好机会。只要具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坚持四个第一,认真地发动群众,困难就一定能克服,艰苦就一定能战胜。在毛主席著作的指引下,党委很快统一了思想,向全体部队发出了“乘胜前进,再接再厉,战胜天寒,战胜困难,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的号召。
接着,我们就组织全体官兵,针对着施工中的艰苦困难,反复学习《愚公移山》、《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深刻领会毛主席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同时还宣扬了好八连、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以及本部队本连的战斗历史。通过回忆、对比,树立吃大苦、耐大劳的顽强作风,战士们的劳动热情进一步地激发了起来。全场官兵响亮地提出了不怕雨雪天气,不怕地下泥泞,不怕工程量大,不怕任务繁重,不怕时间紧迫,不怕艰苦困难。整个工地,迅速形成了一个冒雨顶雪、昼夜奋战的热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战士们硬是一担一担地挑着热水拌和水泥;积水抽不干,战士们硬是用勺子一下一下地舀净;加工钢筋的机器怕冻,战士们就用棉被盖起来,用水壶装上热水给机器保温,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二月中旬,下了一场少见的大雪,战士们硬是一个雪球一个雪球地把全场的积雪滚出去,照常坚持施工。天下大雨,保障分队的战士们硬是六个人一组,抬着八百多斤重的活动席棚,给捣固手遮雨,让他们照常作业。就这样,虽然处在冬季,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施工,不但加快了速度,而且保证了质量,部队的作风也受到了最实际的锻炼。
任务越是紧迫 越要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
施工中期,上级要求我们只能提前,不能推后,保证在“五一”竣工。这时我们计算了一下,要在这个期限内完成任务,还缺少十四万个劳动日。怎么办呢?师党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上有两种意见:有的同志认为,要按期完成任务,就要增加兵力;另一些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工程必须按期完成,人力不够,自己解决,不能向上级伸手。为了统一思想,我们又重温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等文章,学习了军委和林彪元帅有关“四个第一”的指示。毛主席说:“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指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这些话给了我们很大启示。我们认真地分析了形势,认为按时完成任务是不能动摇的。如果增加兵力,来往调动,现盖工棚,需要增加不少经费开支;而新来的部队,对工程不熟,现学来不及。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依靠现有兵力完成任务。党委会按照毛主席指示的精神,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来没有在敌人面前屈服过,今天,在困难情况下,我们也不应该向上级伸手。经过近三个月的锻炼,各个工种的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各项工作都走上了轨道,干部对施工的规律也摸得比较熟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四个第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工效就可能成倍提高。
为了发动群众,我们召开了施工积极分子代表会议,表扬先进,树立标兵;把下一段工程全盘交给群众讨论。并且带着这个问题,组织部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这样很快就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突击任务开始以后,从部队首长到勤杂人员,从机关到连队,无一闲人。炊事班的同志也动起来了,留一部分人在家坚持做饭,抽出一部分人参加施工。整个工地都在争分夺秒地战斗。工程兵某团九连副班长常国相家有急事,领导批准他探家,催他几次,他才勉强回去。半月假,他只用六天就把事情处理完了。返部时,正逢上大雪封山,汽车不通,他踏雪步行一百二十余里,提前赶回部队,放下背包就跑上工地。有一批去新疆的退伍老战士,临走前一天下午,下命令要他们休息也不行,照常上工,这种冲天的革命干劲,忘我的劳动精神,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展,使工效成倍地提高。
在群众的干劲鼓起来以后,我们又学习了毛主席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根据毛主席关于群众的干劲越大,领导上越应关心群众的生活的指示精神,我们采取了三个措施:一是保证战士吃饱吃好;二是搞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发生病员;三是强调各级干部要耐心管教,适当节制超体力劳动,爱护群众的积极性。各级党委都分工专人抓生活,组织机关干部更好地为连队服务。医务人员亲自帮助炊事员编制保暖草套,保证部队在工地上吃上热饭热菜;后勤部门把粮秣、经费、器材、医疗、修理都送上门。
经过一个月的苦战,不仅补上了所缺的十四万个劳动日,而且使主体工程提前完成了。这个月的实践,使我们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坚持四个第一、坚持群众路线的活教育。
情况顺利 胜利在望 还要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
主体工程完工,整个工程接近尾声。这时,有些人松了一口气,产生了自满情绪。有的同志接受技术人员的意见也不如过去虚心了。这种苗头,引起了党委的重视。我们及时学习了毛主席有关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指示,认识到:越是在工作顺利和做出了一些成绩的时候,越要加倍的谦虚谨慎;越是胜利在望的时候,越要冷静。因此,党委迅速指示各单位都抓紧时间,认真地组织干部、战士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一分为二”的论述,对照检查自满松劲情绪,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回忆工程任务是怎样完成的,使大家认识到我们完成这项任务,从局部看,可以说是不小的,但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来看,它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们所以能完成任务,是因为有上级党委和首长的正确领导,是因为有全国各地,尤其是上海工人兄弟的大力援助,没有这些条件,我们就是三头六臂,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尽了自己的力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都是我们保卫和建设祖国应尽的责任。通过一分为二、高标准、严要求的检查,使大家找出了各自的薄弱环节,订出了收尾工程的规划,提出了善始善终,争取全胜,保持好作风,留下好影响的要求。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部队仍然保持了旺盛的革命干劲,收尾工程以飞快的速度进行着。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把已经竣工的工程又普遍地进行了严格的检查,发现不合要求的,立即补救。在最后清交工具器材时,战士们提出:“擦洗不干净不上缴,坏了没修好不上缴,缺少一件不上缴。”战士葛培春负责管理二十六个单位、十四种油料的采购、收发,经手的经费有几百万元,最后结账,一分不差,受到了领导上的表扬。整个施工部队,到最后离开工地时,做到了人走场清,不论是和工程单位还是和驻地生产队之间,没留下一件悬案。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将近半年的施工,使我们对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最主要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不论执行什么任务,都要自觉地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首位。越是任务重、时间紧,越要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自觉性越高,就越能促进任务的完成。任务这样重,时间这样紧,人员又来自各个方面,要想按期完成任务,最主要的就是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万众一心。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我们从战争年代和以往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用毛泽东思想才能团结成千成万人共同奋斗。因此,从一开始,我们就比较自觉地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首位。我们在解决几个重要问题时,开头认识也不都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学习毛主席著作,最后都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步伐。
对于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是不是还要坚持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在首位的问题,也是经过一番斗争的。二月底,工期要提前,但缺少十四万个劳动日,师党委经过研究,决定“包下来”,并决定停工学习毛主席著作,进行休整和思想发动。决定传达后,有些分队干部思想不通,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啦,还要停工学习?”有的说:“远水不解近渴,实干要紧。”要求立即上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一面坚决顶住,决不动摇,“天塌下来也要坚持学习”;一面对干部进行教育,组织大家学习军委和林彪元帅关于坚持四个第一的指示,帮助干部弄清抓思想和完成任务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人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对执行任务的目的和意义充分理解了,积极性发挥出来了,才能自觉地把工作做好。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不论怎样紧张,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始终没有放松组织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检查工作的时候,也首先检查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情况。
实践证明,对学习毛主席著作,抓得越紧,学用结合得越好,对完成当前任务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工作效果就越好,而干部战士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学习的自觉性就越来越高。经过停工学习和思想发动以后,部队一开工,就一反常规,工效成倍地提高。某团三机连原来打筑混凝土一天还不到四十立方米,后来很快提高到一百立方米以上。分队干部从这些事实中也逐步体会到了抓好毛主席著作的学习,抓好政治思想工作,的确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更加重视组织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战士从学习中提高了觉悟,得到了力量,超额完成了任务,学得也就更加自觉了。为了做到“毛主席著作随身带,有空学起来”,又能防止下雨把书淋湿,战士们在棉衣的里面缝上暗兜,把《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单行本放在里面,有空就拿出来学习,“大空学一篇,小空学一段”。战士们说:“越紧张越要学习毛主席著作,越学心里越亮,越学信心越足,越学技术越高,越学施工进度越快,越学施工质量越好。”
二、要使部队学得好,干部尤其是师、团负责干部要首先学好。我们体会到,领导干部先学一步,认真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从行动上体现出真正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摆到了首位,能够更有力地影响和指导部队官兵的学习。第二,干部学好了用好了,就会使整个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会出原则性的偏差。这是很大的节约,也是对群众劳动热情的最大爱护。我们这次的施工任务所以完成得较好,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师、团领导干部从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学习毛主席著作,处处注意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在困难面前,在紧急时刻,在有了分歧意见的时候,我们所以能够保持比较冷静的头脑,就是因为毛主席著作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指出了办法。在施工紧张阶段,某团的干部干劲很足,亲自住在工地,亲自动手实干,有的整夜不睡,部队也出力不少,但是工程进展却不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团的干部认真学习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和《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等文章。毛主席说:“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这给了他们很大的启示。他们开了两次党委会,对照毛主席的指示,研究工程进展不快的原因。经过对照检查,大家一致认为,战士的干劲是无可非议的,进展慢的主要原因是团统得过死,规定太多,束缚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过研究,他们改进了领导方法,采取“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办法,多给下面一些机动余地。这样一来,群众的积极性迅速地发挥了出来,工效迅速提高了。
怎样才能使领导干部学得更好、用得更好呢?我们的体会有两点:第一,强调坚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的原则。对于毛主席的有关著作,我们过去也不止一次地学过,也有一定的收获,但是效果却没有这次明显,对当前任务的促进也没有这次大,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贯彻带着问题学的原则。施工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这些困难比过去困难程度又大一些,如不迅速解决,就无法完成任务。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如饥如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从中明确了方向,吸取了力量,找到了办法,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任务,因而使学习紧密地联系了实际,做到了“有的放矢”,也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学习和运用毛主席著作所取得的效果,又进一步启发了领导干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自觉性,增强了对毛主席著作的阶级感情。第二,强调温故知新,带着执行不同任务中所遇到的不同问题,重温毛主席的著作。我们体会到,对毛主席的著作是常读而常新的,尤其是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去学,越学效果就越好,越学就越想学。例如,对于毛主席关于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在战术上要重视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重视调查研究、强调干部亲自实践等等指示,过去我们也有一定了解,但是体会却没有这样深。当我们带着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重温这些指示时,就觉得特别亲切,“解渴”。通过带着问题重温毛主席的著作,不仅解决了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已学过的文章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对毛主席的著作,决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一定要反复学,反复用。
三、在干部带头学好的同时,还要针对完成任务中各个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认真地组织部队学习。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旦群众掌握了毛泽东思想,就能产生移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一面抓领导干部的学习,一面抓部队的学习。我们对连队毛主席著作的学习,主要采取了这样几种领导方法:(一)在各个阶段碰到的问题,都向群众公布,使战士更好地带着问题去学;(二)指出解决某个问题,要学习毛主席哪几方面的论述,运用哪几个观点;(三)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象红九连那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强调从效果出发。例如:施工一开始,针对部队存在的盲目乐观情绪和畏难情绪,我们提出主要学习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观点和实践的观点等等,使战士既有敢于藐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又有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在冬季施工中,针对自然条件造成的困难,我们提出主要学习毛主席关于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吃大苦耐大劳的论述,启发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在工期提前、劳力不足时,我们指示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全局观念、勇于挑重担子、人的因素第一等论述。在部队有了自满松劲情绪苗头时,我们指出要着重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分为二”和反对骄傲自满的论述,继续鼓足干劲,保证工程善始善终。学习的问题集中,目的明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还体会到:要使连队的学习落实,不仅需要领导机关加强指导,还需要连队党支部具体组织和指导,否则,领导上指出来的方向和重点,也很难落实。学习过程中,在党委指出重点或指示之后,连队党支部就结合本连情况,具体组织学习,把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抓本连施工中的活思想结合起来,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少连队就是采取这种带着问题组织学习,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组织实践,从行动中抓住活的事例再组织学习,这种反复学、反复用的方法,帮助战士不断加深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就会无往而不胜。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第5版()
专栏:

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解放军某连指导员 王小瑞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思想工作要力争主动
我刚当副指导员的时候,很怕部队发生问题,增加麻烦,妨碍创造四好连队,总希望部队平静无事。可是,事与愿违。越害怕,工作就越被动,思想问题就越积越多。后来反复学习《矛盾论》等文章,才使我逐步扭转了这种情绪,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学习《矛盾论》使我首先得到启示的,是矛盾普遍存在的问题。毛主席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又说:“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看了毛主席这些指示,使我发现了自己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对思想矛盾采取了不承认主义。因此,对部队的思想问题,害怕、回避和掩盖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矛盾有多少就承认多少,有多大就承认多大;主动去发现它,弄清它,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及时解决它。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客观规律,不断地提高部队的思想觉悟,推动各项工作前进。
懂得了矛盾普遍性的道理,我就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主动了解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力争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比如:去年搞射击训练,我就根据党支部的决议,和骨干一起,了解和研究了战士的思想情况。发现有些思想情绪与训练任务有矛盾。一种是以前没有打过靶和打靶没有打好的同志,信心不足。他们有三怕:一怕打不好影响评五好;二怕在全连面前丢脸;三怕领导批评。另一种人却是麻痹大意,预习不认真,认为自己有把握打优秀。针对这两种人的情绪,我们就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著作,结合讲了射击英雄魏来国、志愿军英雄狙击手张桃芳和特等射手余木根的故事。引导前一种人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苦练射击技术;引导后一种人,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号召大家向射击英雄学习。在练兵情绪高涨起来以后,我们又注意解决劳逸之间的矛盾。在接近打靶的时候,发现有人产生了急躁松劲情绪,说:“练得差不多了,快打吧!”我们又教育大家树立功在练,练为战,“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思想,启发大家找薄弱环节,继续苦练技术。由于这样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去年我们连两次射击都取得了优等成绩。
在连队看来是“思想平稳”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去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去年四好初评时,我们连被评为四好连,接着两次射击取得优等成绩,战士们很受鼓舞,情绪很高,干劲很足。我找骨干来汇报思想情况,都说部队情绪很高,思想没有问题。我想:在顺利的情况下就没有矛盾了吗?那怎么理解毛主席说的“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想来想去,意识到了看不到问题,这本身就是问题:它反映了骨干中存在着自满情绪。于是我根据党支部的指示,组织骨干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反对骄傲自满的指示,然后发动大家找薄弱环节,果然提出了不少问题。这不仅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活的教育,全连同志也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现状,要时刻警惕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前进。
矛盾是具体的,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变被动为主动,力争把工作做在前头之后,连队许多工作确实有了起色。但是,我慢慢发现这样做了工作,一般同志的一般问题是解决了,而少数同志,特别是后进同志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如去年野营回营以前,我们了解到不少同志想回营房休息一下,请假回家处理一下个人问题,还有的想到城市去吃吃玩玩,买点东西。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反复进行了常备不懈和艰苦朴素的教育。回营后,大多数同志都能按支部的要求去做,可是,就有那么几个同志,作风稀拉起来了。为什么这些同志的问题没有解决?我又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矛盾论》。毛主席说:“……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又说:“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拿毛主席的这些教导,对照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好好想了一想。是呀!事物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题,即使类似的问题,反映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有其不同的原因和特点。因此,思想工作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化,一锅煮,不能企图通过一堂政治课或一次政治运动,解决连队的一切问题。用一张药方去治所有人的病,是不行的。应当根据不同人的问题,找出不同的原因和特点,把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个战士的心窝里去。我过去正是犯了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所批评的表面性的毛病。此后,我就经常注意按照毛主席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的指示,去进行工作。不仅注意共同性的问题,更注意进一步弄清楚每个人的问题的性质、原因和特点,以便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
拿新老兵的教育来说,新兵刚入伍,一般总是存在着入伍动机不纯的问题,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农村来的新兵和城市来的新兵不同,工农出身的和知识青年又有不同;同是农村或城市来的战士,家庭成分和个人的经历不同,问题的表现形态和引起问题的原因也不同,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根据这一分析,我们便在共同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教育,果然收到了更好的效果。例如,战士唐金福、张学信,刚入伍时,都一度不愿当步兵。经了解:原来一个在家时看到赶马车的战士经常在城里跑,挺惬意,嫌步兵太苦,想当驭手;另一个觉得自己是个高中生,有文化,想学技术,当汽车兵,认为当步兵是“大材小用”。这两个同志不愿当步兵的问题是共同的,但原因各不相同。根据这个情况,我们除了向他们进行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共同性教育外,着重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个别教育。鼓励唐金福敢于吃苦,勇于锻炼,做烈火中的真金,不做温室里的花朵,树立以艰苦为荣的思想;对张学信则着重端正他对前途、荣誉的看法,使他懂得只要革命需要,干什么都光荣,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这样,使这两个同志较快地解决了思想问题,决心当好普通一兵。
超期服役或服役将要期满的老战士,经常有人考虑去留问题,这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但引起不安心服役的原因和问题的表现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一九五九年入伍的战士许宜高,探家时看到家里没有劳动力,生活困难,因而想早日复员。一九六○年入伍的战士赵义福,看到同时入伍的同志都提拔了,自己还是个上等兵,怀疑领导不信任,因而想另找出路。还有的是家里生活较好,想回家过舒坦日子;有的是入党、入团问题没有解决而情绪不安等。对于这些同志的问题,我们也是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分别加以解决。如对许宜高同志,主要是从谈家史入手,启发他认识旧社会家里比现在苦多了,目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只有握紧枪杆保卫祖国,积极教育家庭走集体化的道路,才是解决困难的正确办法。对赵义福则用雷锋对待军衔、地位的态度作镜子,反复讲明革命战士对个人荣誉应有的态度。同时在全连大力宣扬了田大双服役六年、一贯安心炊事员工作的模范事迹。由于对症下药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去年我们连的老兵思想都比较稳定,还主动向全团超期服役的老兵发出了安心服役、当好骨干的倡议。
矛盾不断产生,思想工作要不断进行
在反复学习《矛盾论》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思想工作不能一劳永逸,一定要反复地抓。毛主席说:“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又说:“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从这里我联想到过去,每当一次教育运动过去了,总想松口气,这是不符合思想发展规律的。从此,我们除了抓好重大的政治教育之外,还注意做好经常性的政治思想工作。如:去年野营训练时,我们抓住了部队思想变化的规律,工作步步紧跟,使部队练兵情绪一直很高。长途行军前,我们根据部分同志的怕苦畏难情绪,进行了艰苦奋斗的教育。行军开始,部队情绪很高,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松劲,一路上不断进行传统教育,请当地老游击队员讲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故事,使战士不断得到教育和鼓舞。当时许多战士刚从工厂、学校来到部队,这样长途行军还是第一次,但是,由于思想工作不断线,大家锻炼的决心很强,较好地完成了行军任务。
过去我对战士接受教育要求过高过急,谈过几次话就希望他不再发生问题了,当事实与自己的愿望不一致时,就会产生急躁情绪。学习了《矛盾论》,才懂得了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不断斗争、不断变化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觉悟提高一步;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思想工作一定要不断线才行。如我们连有个老战士,开始因为军衔未调整,闹情绪,说:“党支部把我看死了。”我们对他进行了正确对待荣誉、待遇问题的教育以后,情绪逐步正常了。不久又闹起情绪来了,经过了解,是他的爱人生病了,因而背上了思想包袱。我们就一面教育他正确对待这件事,一面提请党支部讨论,帮助他解决困难。他很受感动,决心服从需要,安心服役。可是,今年六月份,听说要补充新兵,他又松劲了。我们就反复向他讲了老兵应有的模范作用和在去留问题上应抱的态度,再次端正了他的服役态度。
通过几年来反复学习和运用《矛盾论》等哲学著作的过程,我体会到,作为一个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基层干部,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用唯物辩证法克服自己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改造主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做好各项工作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最犀利的武器。我还体会到:只要遵照军委和林总指示的学习方法,联系本人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工作,带着问题,活学活用,哲学理论是可以学得懂、用得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