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关于改善国家银行的经营管理问题
王静然
一切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应当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社、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国家银行也应当贯彻执行勤俭办银行的方针。
社会主义的国家银行,既是国家管理金融的行政机关,又是全民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它既负责存款、贷款等业务经营管理,又负责金融行政管理;既要为国营企业、集体经济调节、供应信用资金,又要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办理往来结算等工作;既要使自己经管的大批信贷资金充分得到合理运用,又要通过各种业务把服务工作作好,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资金保持正常周转。国家银行资金运用的好坏和服务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同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的好坏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积极地不断地改善国家银行的经营管理,不仅是更好发挥社会主义金融事业优越作用的有力措施,也是金融工作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提高信贷资金运用质量和提高服务工作质量
是国家银行改善经营管理的主要环节
要改善国家银行的经营管理,首先需要分析银行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通过分析,具体了解并掌握各项资金来源和运用的特点,抓住主要环节,使资金来源经常保持正常,资金运用作到最大限度的节约。
国家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国家财政信贷资金拨款、吸收存款和盈余积累。在这三项来源中,国家财政信贷资金拨款,是由国家财政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状况,在统筹安排全部资金的基础上,按照物资、资金综合平衡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今后,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持续全面好转,在国家财政收入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无疑地还会对国家银行逐年地适当地增拨信贷资金。但是,从国家银行本身来说,主要的应该通过积极开展业务,一方面不断扩大存款来源,另一方面加速信贷资金周转运用,增加国家银行支持工、农、商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力量。
国家银行的资金运用,也有三个方面,即:上交利润、发放贷款和业务费用开支。其中,除上交利润由国家财政按照国家银行的业务收入情况加以安排外,业务费用开支主要取决于使用是否合理、节约,其中有一定的潜力可挖;而发放贷款由于所占比重最大,涉及范围很广,分配使用是否恰当合理,有相当的伸缩活动余地,是掌握资金运用的突出重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工农业生产,扩大商品流通,充实国民经济力量,是财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为此,国家在安排经济建设投资的同时,经常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力量,作为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配合财政拨款,对工、农、商业适时进行贷放。国家银行除了在业务职能范围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外,还担负着国家赋与的、以信贷形式表现的一部分流动资金分配和再分配的任务。这个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流动资金在工、农、商业之间和各种社会经济成份之间的分配是否得当,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因此,改善国家银行的经营管理,应当抓住提高信贷资金运用质量这个主要环节。
国家银行通过加强现金管理,办理转账结算和开展城乡人民储蓄等工作,把散处于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闲置货币资金,充分发动组织起来,也是信贷资金力量的一个重要来源。改善国家银行经营管理的结果,应当是:加强现金管理,积极开展储蓄,增加存款收入,并结合各种经济组织自有资金,正确解决工、农、商业生产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和生产费用,使信贷资金的运用得到最好的经济实效。
国家银行担负着金融行政管理和各种业务工作,这些工作包括:办理存、放款,财政金库款项上解、下拨,国内结算、国际清算,国内外汇兑,生金银和有价证券收兑,以及执行现金管理,工资基金监督支付,等等。在进行这些业务工作时,国家银行要与国家机关、团体、部队、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等等成千上万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发生密切的联系。其中,以金融行政管理工作来说,要通过金融战线对金融市场的管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精神;以转账结算和资金往来划拨工作来说,要通过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结算中心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各种经济组织提供一定的工作便利条件;以存款工作来说,要在深入贯彻执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下,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门路;以贷款工作来说,要在切实掌握贷款单位资金运用情况特点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实效。可以看出,金融服务工作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是国家银行改善经营管理的另一个主要环节。
改善国家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
改善国家银行经营管理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呢?
(一)合理分配信贷资金,提高贷款实际使用效果。为了使国家银行的贷款,在帮助国营企业、集体经济单位提高生产和扩大商品流转中,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应当作到:既要充分支持工、农、商业生产经营的合理需要,又要合理地使用信贷资金;既要贯彻执行管严、管紧、管实的原则,又要真正帮助经济单位切实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既要照顾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适当考虑照顾局部和经济单位的实际需要;既要贯彻统一管理的原则,又要有因时因地制宜的一定的灵活性。在工作进行中,根据信贷制度的规定,贷款的发放应当作到符合政策、符合计划、符合制度、讲求实效和按期偿还,力求信贷资金与企业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自有资金均能合理加速周转。
所谓符合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贷款用途正确。规定用于生产的,不应该用于非生产;规定用于流动资金、生产费用的,不应该用于基本建设;规定用于企业或集体经济单位的,不应该用于个人,等等。同时,贷款的发放要严格划分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的界限,不能混淆和挪用;要紧密结合物资供应,不能脱离物资基础发放贷款。所谓符合计划,就是要保证所贷之款,用于计划内所需,不能用于计划外开支;贷款的数额,不能超过批准的计划指标。所谓符合制度,就是在发放贷款时,必须按上级规定的制度办事,任何单位与个人,无权超越制度规定,随便动用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要作到讲求实效,就是要使贷款单位,通过使用贷款,真正增加了物质财富。
实践证明,要作好贷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作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和经济活动分析,掌握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市场变化和物资运动的规律,掌握工、农、商业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规律,使信贷资金的安排使用适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需要,并紧密结合商品物资运动。同时,根据客观的需要和主观可能运用的资金力量,认真帮助工商企业和农村社、队基本核算单位统筹安排各项资金力量,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力求作到少花钱多办事。
(二)充分组织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广开信用资金来源。国家银行的存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通过现金管理,来自机关、团体、企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的存款;一为通过储蓄途径,来自城乡人民的存款。国家银行开展存款是通过两种不同的作法进行的。属于现金管理的范围,根据国家关于现金管理的法令规定,一面进行检查督促,一面加强业务服务,使应管单位把库存限额规定以外的现金,按时送存国家银行。对于城乡人民则主要按照国家鼓励存款的政策,结合社会主义爱国思想教育和勤俭持家的思想教育,通过业务活动吸存起来,使社会上的分散资金能够纳入国家生产建设的计划轨道。由此可见,开展存款主要的应当抓两个环节:一是加强现金管理和检查工作,一是加强城乡储蓄政策宣传和组织工作。以后者来说,除农村储蓄依靠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由农村信用社进行工作外,在城市储蓄工作方面,应当进一步调整储蓄机构的分布情况,作到既要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合理使用人力,使现有机构组织和人员充分发挥作用。
(三)严格执行结算制度。国家银行办理结算的目的,在于便利国营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和便利国家机关、团体等单位及时划拨和节约、合理使用资金。目前,在国家银行工作中,应当更进一步严格执行结算制度,力求加强结算监督。应当从国家全局观念出发,按照国家政策法令规定,维护合同制度,严格结算纪律,堵塞漏洞,保障购、销双方权益,使成交的商品,能及时清偿贷款。同时,尽力简化转递手续,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结算单位。
(四)健全会计出纳制度,作到会计账务清楚,收付现金准确。要做到这样,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贯彻执行钱、账分管,双人临柜,双人管库以及切实加强复核、复点等制度。在会计工作方面,要作到账实相符,账证(据)相符,账表相符,账账相符,以及银行账与客户账相符。特别是与国营企业等往来频繁的单位,应当认真执行对账制度。在出纳工作上,要作到准确收付现金。
(五)加强经济核算,实行精打细算,力求降低费用开支。国家银行应当进一步加强经济核算,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和按计划开支,精打细算,力求降低各项业务费用开支。
(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银行应当对职工经常进行以阶级教育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健全各种工作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使自上而下的加强领导与自下而上的充分发扬民主紧密结合起来,使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监督与其他部门对银行的工作监督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开展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又要提倡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既要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要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法令政策;既要不断提高资金运用质量,又要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既要有周密细致的工作计划,又要有经常严格的工作检查。同时,发扬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以及国家银行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社会主义协作,并且建立明确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使国家银行的经营管理不断地得到改善。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战后美国国外投资变动的趋势
陈荫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的国际环境主要是:(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使资本主义的剥削领域大为缩小;(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斗争,严重地打击和削弱着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三)战后初期退出世界政治舞台的战败国(如日本、西德)和被战争削弱了的英、法等国,在五十年代的后期已经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增长了经济实力,在帝国主义之间展开了更尖锐、更激烈的争夺市场、争夺原料、争夺投资场所的斗争,而美帝国主义者却“企图在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一个空前未有的大帝国。它所追求的这个大帝国,不但直接奴役西德、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和它们原来的殖民地、势力范围,而且要直接奴役英国、法国、比利时等这些战时的同盟国和它们原来的殖民地、势力范围”(红旗杂志编辑部:《再论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战后,美国的庞大的国外投资正是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国际环境中形成的。
战后,美国国外投资的变动趋势是怎样的呢?
私人直接投资与政府的长期贷款成
为国外投资的主要内容
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不完全和有意识缩小了的统计数字,战后美国国外投资增加简况,如下表:
美国各项国外投资增加简况
(年底数字) 单位: 10亿美元
1939  1946  1962合 计  11.4  18.7  80.1私人的  11.4   13.5  59.8
长期的  10.8  12.3  52.6
直接投资  7.0  7.2  37.1
证券及其他  3.8  5.1  15.4
短期的  0.6 1.3  7.2政府的  —  5.2  20.3
长期的  —  5.0 16.0
短期的  —  0.2  4.3
从上表,可以看出,美国战后各种方式的国外投资都有了急剧的增长,投资的资产总额一九六二年较一九三九年增加了六倍。国家资本输出的大量出现,标志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形式上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也是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新内容。美国以政府机关和国家银行名义进行的国外长期贷款,其项目包括:一九四五年美英财政协定的贷款,进出口银行提供的贷款,根据“共同安全计划”的贷款,购买剩余物资的贷款,等等。虽然它是以信贷形式输出的借贷资本,以贷款形式获取利息,但它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借贷资本的范围,每次贷款都有军事政治的意图,每次贷款都附有侵犯借款国家主权、干涉其内政外交的条件,而且几乎无例外地把“鼓励私人投资”、“保障美国私人投资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战后初期,美国靠“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把西欧国家推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近些年来,它更以“援助”为名,把重点转向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以国家输出资本的方式控制“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推行其新殖民主义的侵略政策。
从上表,还可以看出,“私人投资”项下的长期
“直接投资”的增长,截至一九六二年底已有三百七十余亿美元,较之战前增加了四倍多。应当指出,这是已经被官方有意识缩小了的数字,实际投资额要比它大得多,估计在一九六二年底应至少不低于七百五十亿美元。
战后,美国国外直接投资在私人投资中的比重一直在增长,进入六十年代时已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特别是战后十年内,尽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资本输出中占有绝对优势,但它在证券投资方面增加得很少,直到一九五八年才达到了战前二十年代的最高水平。美国私人国外长期投资的构成是:在一九六二年,直接投资占百分之七十一,证券及其他投资占百分之二十九;而在一九三○年,前者占百分之五十三,后者占百分之四十七。
美国私人国外长期投资构成的变化所反映的借贷资本输出较少,而以输出企业资本为主的情况,正表明了美国垄断组织对于投资国家的企业经济活动,不满足于间接的参与,而要掌握企业的所有权、经理权,对于投资所在国家的商品生产进行垄断经营,对于投资所在国家的经济进行直接控制;表明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不满足于利息和分红,而要掠取更高的带有垄断性的“超额利润”,在国外进行资本化,建立“永久性”的剥削阵地。
在不同地区投资增加的不平衡性
战后初期,美国大量输出的是国家资本,在一九五○年前后的投资累计中,政府贷款曾占百分之四十以上。但是,到了一九五四年,国家资本输出转为逆差。此后又逐年增多,但资本输出的对象转移,重点转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进行所谓“经济援助”。至于私人资本的大量输出,则在五十年代以后。近些年来,私人资本输出在西欧国家有显著增加,在拉丁美洲的比重有所减少,正好与国家资本输出成为鲜明的对照。
美帝国主义参加“瓜分世界”较晚,但它和其他帝国主义一样,私人国外投资大部分投在殖民地和附属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投资主要场所还在西半球,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是重点地区;而在亚洲和非洲,美国投资很少。战后投资的趋势是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比重相对缩小,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有了显著的增加;从五十年代后期起,西欧国家成了美国私人投资增加得最迅速的场地。这样,战后美国垄断资本的投资范围,也就是掠取“超额利润”的范围,扩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原有的投资场所仍然保持,新的投资场所正在力图开拓,而且通过战后出现的国际金融机构来输出资本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帝国主义国家输出资本从来就是不平衡的。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二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外投资曾经一度急剧减少,但是,从战后时期看来,则是一直在增加着。近年来,由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的恢复,美国国际收支地位出现了长期的严重逆差,国家资本输出的净额减少了,私人资本输出还保持着远较五十年代初期为多的高度。
分析一下战后美国国外投资增长背景情况,就可以看到国家资本输出和私人资本输出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的消长,正是美帝国主义以资本输出为手段,两者互相配合,夺取资本主义世界垄断地位的曲折过程。
战后,美国扩大资本输出范围首先是从西欧国家开始的。通过一九四五年的美英财政协定,一九四八年“马歇尔计划”的推行,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等,为控制西欧国家政治经济,侵入它们在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打下了基础。一九四九年杜鲁门提出“第四点计划”,在五十年代初期,以“经济援助”、“技术援助”为名,以“双边协定”或条约的方式,取得了美国资本渗入“经济不发达”国家经济部门的特权和保证。随着这一系列准备与安排,美国私人资本输出大量增加。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度私人资本输出的净额达三十亿美元左右,成为战后私人投资增长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几年,增加的幅度明显地扩大了。
但是,与此同时,在五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九五七年以后,它使得美帝国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发生了动摇。一方面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加速了,新独立国家大批出现,美国垄断资本到处遭到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反对;另一方面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下,西欧国家与日本和美帝国主义在资本主义市场上展开了争夺市场、争夺原料、争夺投资场所的激烈斗争。为了占领西欧市场(特别是共同市场国家的市场),美国垄断组织不得不超过关税壁垒向西欧国家进行大量投资;为了给美国垄断资本侵入“经济不发达”国家蒙上骗人的外衣,或者巩固其已经占领的投资阵地,它不得不打起“经济援助”的旗号,以及更多地利用了在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国际金融组织。
可以这样说,战后美国资本输出的不平衡性,也是美国垄断资本企图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直接反映。
私人投资的经济部门由分散走向集中
美国私人国外投资行业的选择主要反映在长期直接投资上,而战后直接投资行业的选择与战前比较确有显著的变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投资行业的次序是制造业、公共事业、采矿冶炼、石油等,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造业和石油的投资增加较多,采矿冶炼虽然增加得多些,但在比重上比战前减少了。而战前并不占显著地位的贸易,增加得很迅速,这说明美国私人国外投资不仅在抓商品生产,也在抓商品流通。截至一九六二年底的美国国外私人投资行业分配比重为:制造业占百分之三十五点六,石油占百分之三十四点一,采矿冶炼占百分之八点六,贸易占百分之八点一,公共事业占百分之五点五,其他占百分之八点一。
此外,投资行业在地区分布上也是非常集中的。制造业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在少数“经济发达国家”,其中主要是加拿大、英国和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主要是石油和采矿冶炼的投资。
美国垄断组织对国外制造业的投资集中于“经济发达”国家,固然是由于生产条件(如动力来源、熟练工人等等)的影响,然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越过关税壁垒,打破进口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保护措施,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工,与当地的垄断资本竞争。美国资本大量地侵入西欧共同市场和英国等国家的事实,都明显地证明了其资本输出不仅是扩大美国商品输出的手段,而且是在外国市场上排挤竞争者,占领销售市场的手段。
据《华尔街杂志》的报道,美国公司在国外生产的部分已经大大超过了输出的部分。估计一九六三年,在美国公司的国外销售额中,国外直接投资的工厂制造的产品占三百一十亿美元,从美国国内输出的产品为二百三十亿美元。美国垄断组织在资本主义市场上进行的垄断竞争,越来越依靠于国外直接投资,这不能不说是资本主义世界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新发展。
更重要的是美国垄断组织国外投资还有其明显的倾向,这就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投资集中于该国的获利较多、正在扩展中的制造业。问题很清楚,美国垄断组织只有控制这样的工业,才能在“经济发达”国家里建立垄断地位;也只有投资于这样的工业,才能榨取到最高的“超额利润”。
至于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制造业投资很少,即使有一些投资,也是以装配作业为主,这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附属国一贯的政策,美国并不例外(截至一九六二年底,按照美国官方的统计,这项投资大约有二十二亿美元,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六)。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某些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的制造业投资有些增长,但这也只是为了扼杀在大战期间和战后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扩大美国商品销售市场,而并未改变把拉丁美洲做为美国永久性的原料基地的企图。按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一九五七年拉丁美洲对美国出口的石油及金属矿产,百分之七十八来自美国投资的公司,就是一个事实的明证。美国国会的一个委员会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在工业不发达地区不建设工业企业,……在亚洲和非洲国家,除了日本,都不应当帮助它们建设巨大的加工企业,而只可以帮助它们建设小企业。要是为生产战略物资,则可以建设大企业”。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美国战后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投资以掠夺“战略物资”为主的明显企图。
在美国掠夺的“战略物资”中,占首要地位的是石油和金属矿产。这些物资一方面是美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发展军火工业和其他现代工业所必需,垄断了这些原料来源,就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多数“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控制了这些资源,也就阻塞了它们走向“经济独立自主”的道路,使它们永久陷于被剥削被奴役的原料供应者的境地。
由此可见,美国私人国外投资,从行业上看,无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都是以如何保证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垄断控制的加强作为中心来活动的。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沙眼免疫问题的研究
自从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已故)和眼科专家张晓楼等分离沙眼病毒成功以后,近两年多来,张晓楼、金秀英和王克乾等进行了关于沙眼免疫问题的研究,并获得了初步的结果。
沙眼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传染性眼病。它是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人口受它侵犯。它在我国也十分流行。大多数沙眼都是在儿童时期感染的。据一九五九年在海南岛的调查,一至十岁儿童的沙眼患病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五。另据一九六○年在北京五十九个托儿所和幼儿园的调查,三千五百五十二个儿童中约有半数以上都染有沙眼。因此,如能制成有效的疫苗在儿童期使用,则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张晓楼等的这个研究,就是为了制备注射用疫苗或局部滴用疫苗,以供儿童预防沙眼而进行的。他们用活毒和死毒沙眼疫苗分别对六只猴进行免疫试验,同时皆有对照组。即:用提纯的沙眼病毒制成活毒和死毒疫苗,给猴注射,观察其对沙眼病毒攻击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在猴的实验沙眼痊愈后,间隔若干时间,再以病毒攻击,观察其局部免疫情况。
根据实验的结果,免疫组发病潜伏期延长,病情轻。特别是活毒疫苗组无一猴自然传染到对侧眼,死毒疫苗组中也只六分之四传染到对侧眼。对照组则不仅病情较重,而且五只猴全部传染到对侧眼。这证明注射沙眼疫苗后,确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虽未能抵抗大剂量病毒的攻击,但多能抵御自然交叉的小剂量感染。以两种疫苗相比,活毒者效力较优。免疫前后血清学检查证明,补体结合抗体和血细胞凝集抑制抗体均有增高,但经二至四个月,即降至免疫前水平。
为了观察沙眼的局部免疫情况,张晓楼等还用曾经发生实验性沙眼的猴五只,在沙眼自然痊愈后不同时期内,用同株沙眼病毒(剂量为一至一千ELD50)先后滴眼再感染三次,结果全获得明显的保护,即不发病或发病极轻;而对照组九只猴包括刚完成疫苗注射的六只,全部发病,病情远较再感染者为重。这说明猴眼经一次感染后,局部即产生组织免疫。局部免疫力的持续期限,当在九十八至一百六十八天以上。他们认为,局部效果较周身免疫的效果为强。
此外,张晓楼等认为,沙眼局部免疫问题的研究,有可能为探讨使用滴眼疫苗开辟途径。如能获得无毒或减毒株,即可局部滴眼免疫。这种疫苗即使免疫力维持半年至一年,亦有实用价值。在托儿所和幼儿园每年体检时滴于眼部,简便易行。但是,如何获得这种疫苗,以及局部免疫的机制如何,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