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山西河南产麦区加紧准备秋播
山西 正茬麦田耙耱保墒的达80%,积肥量完成计划过半,主要产麦区种籽一般够用
河南 计划施底肥面积将比去年增加10%到20%,大部地区把积肥作为当前中心工作
新华社太原4日电 山西省农村各地人民公社正在加紧进行种麦准备工作。目前,各产麦区社员正忙着在田野里耙耱麦田保墒;有的人在积肥送肥,有的人在翻晒种籽,有的在准备治杀地下虫害的药剂。据山西省领导部门统计:全省正茬麦田在普遍伏耕的基础上,最近又耙耱保墒的达80%;积肥数量已达到计划的50%以上,很多肥料已送到田间;主要产麦区种籽一般都够用。
从各方面看,今年山西主要冬小麦产区种麦条件很好。农谚说:“伏天有雨好种麦”。今年山西伏天雨水多,正茬麦田夏天普耕过,并且吸取农家“光犁不耙,枉耕一夏”的经验,普遍重视了耙耱。许多生产队及早组织老农座谈、总结经验,既考虑小麦增产又考虑秋田增产,使茬口安排更为合理,建立了轮作倒茬制度。晋南、晋中专区有一些生产队,过去由于复种比例过大,回茬麦多,影响产量。今年他们在夏季复播时有意识地减少了复播面积,这样从根本上调整了茬口,为增产创造条件。今年山西各地冬小麦播种计划,也比去年实播面积有所扩大。
省有关部门认为,各地在种麦准备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及时给回茬麦腾茬。全省有30%的麦田是回茬麦,这些地要等收秋之后种冬麦,节气很紧张,往年不能适时下种,也多半是这类地。今年由于天旱,部分秋作物推迟了播种期,收获期也将比往年推迟。为适时回茬种麦,各地应注意及早做好肥料、种籽等准备工作,并采取措施促使晚秋作物早熟,做到随熟随割,以便早腾地早种麦,有利于来年小麦增产。二、既需防旱又需防涝。根据气象预报,今年9月份可能雨少。各地需要及早防旱,除进一步发挥水利效益外,现在大部麦产区墒情沛足,正是耙耱保墒时机,尚未耙过的麦地,需要集中力量及时耙地收墒。同时对防涝问题也应引起注意。三、从历年情况看,每年有一定数量麦田底肥很少或白茬播种,目前全省积肥数量还不够,地区之间也不平衡。各地应抓紧当前野草丰盛打草沤肥的良好时机,多为小麦积造更多的肥料。
新华社郑州4日电 河南省各地正抓紧时机,积极开展积肥活动,为种麦准备底肥。目前,各地已积制了一批肥料。河南省高粱、谷子、玉米等早秋作物已大部收割完毕,目前除棉花和一小部分迟种的庄稼还在继续管理外,大部地区已经挂锄,转入以积肥为中心的“三秋”准备工作。据各地典型调查,今年种麦计划施底肥的面积,要比去年增加10%到20%以上。为了准备充足的底肥,各地今年对积肥工作都很重视。许昌、商丘、信阳、开封等专区动手都较早,在管理秋田的同时,就开展了积肥活动。西平县为了实现半数麦地施上底肥的计划,全县各个公社都召开了干部扩大会,讨论了多积肥积好肥的问题,随即发动群众多积圈肥、多沤绿肥。现在全县积的各种肥料已够三分之二的麦地所需的底肥,超过了原来的积肥计划。开封专区普遍推行社员家庭积肥交售制度,合理地规定了社员积肥定额,效果很好。荥阳县二千多个生产队实行这个办法后,有半数生产队已完成秋季积肥计划的一半以上。(附图片)
山西清徐县王答公社机耕队赵志贤小组给南绿树大队耕麦茬地
赵德荣摄(山西日报供稿)


第1版()
专栏:

四川开始收割中稻
新华社成都3日电 四川省正从南到北普遍开始收割中稻。季节较早的长江沿岸和川中地区已进入收割大忙。
由于今年中稻面积大,加上栽插一致,成熟期集中,各地大都注意了劳力和工具的妥善安排,江津、南充等许多地方的生产队加强了田间作业的劳力,使参加田间收打和运输的社员达到劳力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万县、涪陵等地区的一些山上和山下的生产队按照等价互利原则,在劳力、耕畜、工具等方面相互协作,使收割进度比去年快。
最近以来,四川雨水较多,许多地区都认真制订防雨措施,注意适时收割和精收细打。南充、达县、江津等地区的一些生产队普遍组成了以老农为骨干的打谷组,总结和推广先进收打技术,实行责任制度,社员劳动情绪很高,稻谷的抛撒比往年减少。为了减少粮食丢失,绵阳县许多生产队还组织老年人和儿童在田里拣谷穗。
中稻是四川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占全省秋收作物面积的一半。这里丘陵起伏,春季少雨,除部分稻田依靠塘堰灌溉外,大部是冬水田,这些田要在头年秋冬雨季蓄水。各地在去年秋收后即大力整修田坎,注意蓄水,使冬水田有所扩大。今年春天,许多地区又开展了抗旱保水的活动,再加上栽插季节雨水较好,今年水稻面积因而比去年扩大,并且大部分栽插适时,质量较好。入夏后,川东、川北地区曾不断发生局部性、间歇性的夏旱,这些地区千方百计抗旱保苗,减少了干旱造成的损失。由于这些因素,各地中稻一般都比去年长得好。


第1版()
专栏:

入侵印军悍然伏击我边防运输小组
先后开枪近二百发,我方运输小组始终未予还击
八月下旬印军还两度逼近我哨所射击。这些新的挑衅行动,表明印方仍热中于对我国进行蚕食活动和武力威胁,以实现其扩张野心,并无诚意通过谈判解决中印边界争端
新华社4日讯 侵入中国新疆奇普恰普河地区以南的印度军队,在2日伏击了中国边防交通供应线上的后勤运输小组。这是入侵的印度军队在最近一个时期挑起的又一次严重挑衅事件。
9月2日十二时十分,一个由中国边防部队六名后勤人员组成的运输小组在执行任务时,行至奇普恰普河地区以南东经78度14分30秒、北纬35度8分30秒的地点时,突然遭到埋伏在那里的人数众多的印度军队的伏击。入侵印军用机枪和步枪向他们猛烈开火。中国边防部队的后勤人员在强大的印度军队的火力压迫下,被迫停止行进,并利用地形隐蔽撤退。但是,印度军队仍继续以火力追击,先后共开枪近二百发。中国运输小组始终未予还击。
在这以前,侵入中国新疆喀拉喀什河源附近地区的印度军队七人,在8月26日十二时三十分左右,逼近到位于约东经78度22分、北纬35度3分30秒处的中国哨所阵地的面前,向中国边防部队射击。接着,另一批印度军队十人,从南面逼近并抢占了中国哨所西南侧的高地。8月29日上午六时五十分左右,入侵的印度军队又进逼到中国哨所附近,对中国边防部队连放十七枪。在这两次事件中,中国边防部队始终保持克制,未开一枪。
入侵印军的这一系列新的挑衅行动,表明印方仍热中于对中国进行蚕食活动和武力威胁,以实现其对中国领土的扩张野心,对通过谈判解决中印边界争端问题并无诚意。


第1版()
专栏:

哈腾套海林场职工征服自然有勇有智
四万多亩沙漠变成农田林地牧场
四年多来,利用风力水力削平上千个沙丘,造成总长一百多里的十二条渠道,开出一万五千多亩良田、三万多亩林地和牧场。粮食已能自给,前两年还上缴国家十八万斤;七百多亩果树结果;大小牲畜发展到四千多头,开始向国家提供畜产品
新华社呼和浩特4日电 本社记者师海云报道: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哈腾套海综合林场职工,经过四年多艰苦努力,把荒无人烟的沙漠变成了良田。8月中旬,记者访问这个林场时,看到金黄的春小麦已经登场,田野里沉甸甸的糜、谷穗子随风摆动;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已在这里开花结果;适宜于固沙的红柳、沙柳、胡杨、水桐、梧桐和沙枣、索索等树业已成林。牧场上放牧着牛、马、骆驼和羊群。一条环绕林场的天然湖里蹦跳着黄河鲤鱼。
变沙漠为良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1958年3月,现在的林场党委书记李志远和其他同志,背着行李来到这里。当时,除过几个人,什么也没有,他们克服种种困难,集中力量先种了一块地,三个月后,吃上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五个月后,吃上自己种的瓜。没有房子,每遇狂风暴雨,他们便把被子和其他行李埋进沙窝里,以免被风刮走或被雨淋湿,风雨过后再挖出来。后来才盖起了房子,工人也逐渐多起来。到1960年全场的职工增加到了一千六百多人,包括蒙、汉、回、满、苗等五个民族。他们利用风力、水力先后削平了上千个沙丘,冲刷出许多大小渠道,使一万五千多亩沙漠变成了良田,三万多亩沙漠变成林场和牧场。其中栽培的七百多亩桃、梨、杏、栗、核桃等各种果树,都已开始结果。这里种的粮食是逐年增长的,1960年收获六十九万斤,1961年是九十四万斤。不仅解决了全场职工和家属的口粮,去年和前年还上缴国家粮食十八万斤。今年种植的各种农作物生长茁壮,可能又是一个好年成。
这个位于沙漠边沿的林场,建设在黄河边。全场现有四十五万亩土地,其中80%是流沙、半流动沙丘和洼地。要把这些沙漠改造成农田。首先必须削平沙丘,垫平风湿洼地。在第一次平沙丘时,林场工人用铁锹挖,篮子担,工效很低。林场党委一面号召大家出谋献策;一面由党委书记、场长深入现场考察沙漠移动的规律。大家钻研的结果,发现除掉沙丘上的植物,利用风力就能削平沙丘。经过试验,果然成功了。于是他们先把许多沙丘上的丛生植物除掉,大风一来,就将沙丘上的沙土吹向低洼的地方。为了防止沙土在低洼地里再被风吹走,便在低洼地里设立了人工聚沙障。结果,既削平了沙丘,又填平了洼地,同时还改造了土壤。这种地无论种什么作物,产量都比较高。最近两年来,这个林场利用风力削平的一万五千多亩土地,比用人力平沙丘工效高四倍,还节约了资金六万多元。
在沙漠地带,夏天炎热,冬季严寒,每年降雨量仅一百五十毫米,蒸发量却达二千毫米;加之,一年四季,三季多风,土壤多系流动、半流动沙丘,地湿变成泥浆,干了就要裂缝。这种土壤如何改造?他们采用了“引黄灌溉”办法。即先在设计的渠道两岸,用沙蒿等柴草扎成两行防风障,然后铲除防风障中间的沙生植物,放上一些小石块和骆驼粪,大风吹来,粪石转动,逐渐形成了深坑,形成了一条水渠,全林场已利用风力拉沙造渠十二条,总长一百多华里。同时,还利用水力把渠边疏松沙土拉到低洼湿地里来改造土壤。
这个林场的农田和林地,大多是引进黄河的水灌溉。与此同时,这里的畜牧业也有了迅速发展,1958年初建场时,国家投资购进大小牲畜一千三百多头,现已发展为四千多头。除林场职工、家属肉食自给外,已开始给国家提供畜产品,去年单细羊毛就上缴国家二千多斤。
“引黄灌沙,自然成林”,也是这个林场职工创造的成功经验。黄河流经数省区,水中夹带着大量草籽、树种,引水灌沙,不仅湿润了沙漠,顺水飘流的树种随水流进沙地后,林场工人把这些地方封闭起来,不经人工播种,就自然生长起来各种树木。这个林场已有二千多亩的林地,生长着沙枣等十三种树种,就是这样造成的。


第1版()
专栏:

供应农业、轻工业和渔业生产需要
各地及时收购调拨毛竹苇席
新华社4日讯 农业、轻工业和渔业生产需要的毛竹、篙竹、苇席等土产品,在各地供销合作社的积极经营下,今年以来收购和调运量都比去年同期增加。截至7月底止,毛竹收购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1.9%;苇席比去年同期增加34.3%。各地供销社收购到这些产品后,提前向外地调运,供应各方面的需要。浙江、广西、贵州等省区,提前完成了毛竹和篙竹上半年的外调计划。河北、山东完成了苇席的外调计划;黑龙江、四川两省也分别完成了芦苇和棕片的外调计划。
这些土产品的及时调拨和供应,对支援工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作用。山西省供销合作社上半年供应农村打井用的毛竹一万支,棕片一万斤,各种柄把、粪筐等竹制小农具一千五百多万件,基本上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有些产品本省供应有余,还支援了内蒙古等地。黑龙江省从浙江、江西调入毛竹和毛竹枝以后,全省已备足了八十万把竹扫帚的原料;现在已有三十多万把竹扫帚调拨到基层供销社,开始供应。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之一,黑龙江、吉林两省今年上半年供应给辽宁营口造纸厂的芦苇和其他造纸原料,已超过了全年计划,根据货源情况,双方协商后,把全年的芦苇供应计划由二万吨调整为五万九千吨。河北省天津专区供应天津造纸总厂的芦苇也超过全年供应计划。一些大中城市在调入毛竹、篙竹并组织加工后,市场上竹篮、竹帘、竹筷等竹制品的供应量已有增加。
今年各地供销合作社在土产品收购工作中,改进了收购方法,增设了收购网点。有的地区通过物资交流会,沟通了各地区之间土产品的交流。
新华社杭州4日电 浙江省今年供应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和北京等十二个省市的毛竹,到8月20日止,已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六十多万支。供应北方农村制作打场扫帚用的毛竹枝和外省撑船用的毛篙,也都比去年同期增加很多。
竹料外调数量的增加,及时供应了一些省份的需要。据黑龙江省供销部门反映,从浙江省调进的四万多担毛竹枝,够全省每个生产队平均制造两三把竹扫帚。
浙江省是我国毛竹主要产区之一。省供销部门在安排竹料的供应时,尽量把供应外省的竹料提前调运。供应辽宁省渔业生产用的毛竹,提前两个月运到了辽宁渔区,及时地支援了那里的春季渔业生产。(附图片)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盛产竹材。这是县商业局茅坪收购站收购的大批小竹竿,供应手工业制造小农具和生活用具
新华社记者 朱云风摄


第1版()
专栏: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六十二次会议
听取张致祥关于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发行情况的报告
新华社4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今天下午举行第六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张致祥作的关于毛泽东著作的翻译、出版和发行情况的报告。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的部分部长、副部长,列席了会议。


第1版()
专栏:

善于学习的沁水人
本报记者 萧航
山西沁水县的很多干部和农民,喜欢称颂外地人。说起蚕茧的成倍增长,总要说,这是从江苏学来的。讲到棉花,他们都要感谢翼城植棉模范吴春安的指教。外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给予沁水的帮助确实不少。不过,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沁水的同志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他们把外地经验同本地情况适当地结合起来,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现在多种经营的收入占全县总收入的45%,比1952年增长了四点三倍。
在沁水,发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很好。有大片的地区,无霜期在一百九十天左右,适宜于种棉花;山上沟底,地边地堰,都是桑树成林,历来是出产蚕丝的地方;从春到夏,满山野花,蜜源丰富,可以养蜂;这里是土石山区,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到处都能栽植果树;全县面积四百万亩,倒有一百万亩牧坡,是相当理想的畜牧业基地。长期在这种自然条件下面劳动着的沁水人民,很久以来就有从事多种经营的习惯,养蚕有三百年的历史,养蜂的历史也在百年以上。但是,在七八年以前,沁水的多种经营技术,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眼光来看,却还相当原始。棉花是开穴播种,稀稀疏疏,一亩不过二千株;遇到虫害,轻了不管,重了人工捕,扫帚扫,所以每亩平均只产二十来斤皮棉。土蚕产茧量很低,养法也很落后,“暖蚕是破布烂套,收蚁(幼蚕)是鸡毛乱扫,喂蚕是没时没晌,簇蚕是乱七八糟”。群众说,“蚕姑”是树头风,一年高,一年低,收成毫无把握。种果树,不整枝,不治虫,不懂施肥浇水。尽管“梨树长得大”,却是“十年九不挂”。有些群众把棉花、蚕桑、果树的病虫害,看成是“天年”,“种在人,收在天”,“生了虫不能由人管”,听其自然,无可奈何。因此,县委虽然早在1953年就已经提出发展多种经营的任务,并且组织了一支二百人的队伍,对全县资源作了普查,确定了规划,作了不少工作;但是发展速度很慢。1955年合作化以后,这个任务重新提出来了。那时候,由于合作化而有了20%的剩余劳力,除了用于土地加工以外,还需要开辟新的生产门路;群众在加入高级合作社以后,也提出了增加生产、增加收入的新要求。这些问题,不能只靠单一地发展粮食生产来解决。可是要发展多种经营,技术又如此落后,产量如此之低。需要先进的技术!这就是当时全沁水人民关心的大事。于是,从1955年以来,县委根据每一时期的需要,陆续提出了向外地学习的口号。在省外,养蚕学江苏,种苹果学东北,养蜂学四川;在省内,种棉学翼城,养牛学万荣,养羊学黎城,梨树治虫学高平,在县委领导下,开展了群众性的学习外地先进技术经验的活动。
为了领导,必须学习。几年来,每次派人到外地学习,县委的领导人员总要参加。目的是对外地经验直接作现场观察,分析它的优点缺点,同本地经验作比较,判断哪些可采用,哪些不能采用,便于回县以后心中有数地逐步推广。在外地学习期间,县委的领导人员总是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即使技术细节,也不轻易放过。1957年,县委负责农业的领导人之一贾培宏,曾经到辽宁复县学习种苹果的经验。他在德谷寺农业合作社拜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农陈德清为师。他先从育苗学起。在学习期间,又读了成套的果树方面的小册子,增长了理论知识。这一个月的学习,在他以后推广东北苹果的领导工作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县委领导人员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同时,在书本知识上花了不少功夫。像贾培宏,不仅读过一些果树方面的书籍,也读过不少关于蚕桑、养蜂、畜牧方面的小册子和专著。这些科学技术书籍,帮助他懂得了作物、动物生长的一般规律和增产的关键所在。同时也给老农经验找到了科学根据。对某些看来是很特别的动物的习性,例如蜜蜂的分工,找到了科学解释,打破了民间流传的一些迷信说法。另外,书本知识也帮助他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错误。有一次,他曾经根据养马场对蜂蜜的需要,建议马场养蜂,但他读过六百页的《养蜂学》之后,从书本上知道养蜂和养马是冲突的,蜜蜂容易把马蛰死,于是立刻通知养马场,取消了原来的建议,避免了可能的损失。
懂得了先进技术经验,县委领导人员这才有了说服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能力。好多农民都是疑耳信目,没有见过的事情,往往半信半疑。1955年,是推广改良蚕的第一年,尽管技术人员再三宣传改良蚕的产茧量比土蚕高两倍,群众因为没有看到过,并不相信。许多人都这样设想:“北方人南下还过不惯哩,江苏蚕来到咱这里,哪能行!”说:“江苏热,咱处寒,改良蚕种上不了山。”所以多半抱观望态度。在1959年推广意大利蜂群的时候,很多人也说:“今年看,明年算,后年决定干不干。”群众的这些想像,担心,多半不符合事实,却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他们没有亲见。至于“瞧一瞧”的态度,并没有错,他们希望先试验,拿出样子来,给他们一个认识外地先进经验的机会。
沁水县委给了群众这样一个机会。试验是推广外地经验的第一步。每一种试验,县委领导人都亲自动手。从1957年大规模地推广改良蚕以来,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县委第一书记李德全每年都要作一种试验,不是养蚕,就是种棉花。县委领导人的试验田,是同社员、老农、技术人员一起种的。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县委领导人员都按照他们所学的外地先进经验,同老农一起商量,一起操作。这种试验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本村的社员、老农参加了整个生产过程,对外地先进经验认识得很清楚,深信不疑,在推广的时候,也就成了积极分子;另一方面,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要请附近地区的基层干部和老农来参观。试验成功,又请附近地区的基层干部和老农来鉴定,讨论哪些办法可行,哪些办法还得改进,哪些办法不能推广,这可以使其他村子少走弯路。
县委领导人种试验田,只是推广外地经验的一种办法。沁水农村有各种各样的技术能手,总数在三千以上,养蚕能手最多,有一千三百人,种棉能手九百人。这些技术能手,许多都是经过县里一再训练的,既有实践经验,也有一些理论知识。每学习一项外地经验,都是先由他们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县委组织群众参观。在最初推广改良蚕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帮助两万社员认识和掌握了新的养蚕技术。妇女们说:“嘴说千遍,不如眼见。”“试验摆下样,庄稼人不用讲。”效果很好。
在第一次试验成功以后,外地经验是不是可以在全县推广了呢?不一定。1956年,七坡村第一次试养改良蚕,养蚕模范薛凤英小组蚕茧丰收,产茧量比土蚕高170%。虽然事实摆得明明白白,有些群众还不相信:“她们的产量大,是百年不遇一,瞎猫捉了个死老鼠——碰对了。”不仅群众,就是基层干部,有些人也不同意一下子铺开,主张逐步推广。在五龙头,1955年试养的改良蚕,很成功,产茧量比土蚕高两倍。第二年,技术人员建议淘汰土蚕,全喂改良蚕。当时的农业合作社主任于红全不接受。因为第一次试养,条件比较好,养改良蚕的是富有经验的能手张遵莲,全村干部都积极地支持她,她本人用了全部精力,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白天吃不下饭,黑夜睡不着觉”。如果全村都养,能不能养好,于红全没有把握。后来他同意养一半,另一半还是养土蚕。当时,技术人员觉得这位社主任过于保守。其实是错怪了他。技术人员在蚕桑学校读了那么多书,作过那么多实习,出了学校,又积累了相当的实践经验,而于红全所知道的却很少很少。他觉得没有把握,就应当多试验几次。
现在,沁水的农民被说服了,养的都是改良蚕。说服农民好不容易。仅仅推广改良蚕种这一件事情,计算起来,前前后后用了三年的时间:1955年试验,1956年大规模地推广,1957年才完全淘汰了土蚕。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到这里为止,推广改良蚕的任务是结束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改良蚕养多了,带来了一连串的新问题。1958年春天,李德全到乡下检查工作,看到养蚕的大忙季节,正是割麦子、锄小苗的农忙时候,劳动力显得颇为紧张。因为落后的养蚕工具,浪费了不少劳力。在征求了技术人员的意见以后,县委于1959年派了一位书记,带领干部、技术人员、木匠、铁匠,到江苏学习改革蚕具。从那一年起,沁水使用了新蚕具。节省时间最多的是蚕网。早先,清除蚕屎,要从这张席上把蚕挪到那张席上,一个一个的蚕都是用手拿,费工夫不说,也损伤蚕体。现在只要把蚕网铺到蚕匾上,撒上桑叶,一会儿,蚕都上了网,再也不用手捡。六个小时的活,半个小时可以做完。在这以后,沁水又派人到江苏学习过制蚕种、烘茧等等的技术。直到现在,有了难题,还是要跑江苏。学习翼城吴春安的植棉经验也是如此。从1955年学习整地、条播以来,到现在的七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到吴春安那里学习一项新的技术。今年前半年大旱,旱地的棉田过了芒种才出苗。农谚说:“小满花,不还家。”芒种出的棉花,还有指望么?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主张改种的,有主张加强管理、争取多收秋桃的,议论纷纭。于是,县委便派副书记何鸿义带人到翼城请教,并且把吴春安请到沁水棉区,作了现场指导,支持了第二种主张。现在棉花长得不坏,有可能达到预计的全县总产量。棉花是技术性很强的作物,吴春安在几十年的辛勤劳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学好的。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是一个过程,不是需要很短,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沁水学习外地经验是成功的,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他们曾经推广过春夏秋三季养蚕的经验,当年的产量提高了,却因为过多地采摘桑叶而损坏了桑树,影响了第二年第三年的产量。他们曾经在全县普遍推广意大利蜂群。后来才发现棉区不宜养蜂。因为在棉花盛开的时候,常常要大量喷射杀虫药剂,这招致了蜂群的大批死亡。试验中的这些失败教育了沁水干部,外地经验在试验以前固然不能推广,即使作了试验,如像养蜂,虽然在粮食作物地区试验成功,但是并没有在棉区试验,仍然会遭到挫折。即使分地区作了试验,如像养蚕,在比较冷、比较热和比较温暖的地区都作过试验,证明是成功的,而且不仅试养了春蚕,也试养了秋蚕,都是成功的,但是不懂得计算多少桑叶可以养多少蚕,一年之内,连养三季,也吃了大亏。学习外地经验该是有多少反复!
从沁水可以看到,外地经验对需要掌握先进技术的地区究竟有多么大的意义。沁水借助于外地经验,棉花、蚕茧、果树的产量有了成倍的增长。1961年,全县棉田平均亩产皮棉四十二斤,同翼城平均亩产四十八斤比较,相差不远,学生就要赶上先生。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掌握先进技术的人物,如果他们的经验真正传播开来,某些地区的技术落后现象就会消失。如何学习外地经验,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需要的是既熟悉本地情况,又懂得外地经验,而又有使两者正确结合起来的一套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