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农副产品收购点怎样设置更合理
詹寿明 马如宝
最近,我们在调查农村短途运输中,感到农副产品收购点设置得是否合理适当,与开展短途运输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我们在浙江嵊县、开化等县山区访问了森林工业站、基层供销社等有关方面的同志,初步探讨了这方面的问题。
嵊县和开化等县山区既产粮食,又盛产竹、木、柴、炭、茶、烟、药、笋、猪、禽、蛋品和野生纤维。在历史上,这些地区就以集市为物资集散的中心,农民们将农副产品一捆一担地挑往集市出售,买回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近几年来,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商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需要,在集市地点以外适当地增设了一些固定的收购点。这对便利群众出售,促进生产,加速物资流转,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些地区的商业部门实行了“哪里生产就在哪里收购”的办法,不是定点收购,而是就山就村收购、就地交货。这种做法,表面看来,物资收购的数量多、进度快,但实际上许多山货土产堆积在山上,由于交通不便,调运不出来。绍兴县兰亭公社在1957年前有五个收购点,到1961年发展到四、五十个收购点,实际上是就山就村收购。由于收购点过多而分散,增加了集运环节,商业部门把原来农民出售物资应该运送的这段运输也包了下来,增加了商品流转费用,增加了商品成本。今年第一季度,他们对收购点进行了调整,从第二季度开始又按原收购点进行收购,恢复了定点收购的做法。嵊县森林工业站、北山供销社的同志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能较快地完成调拨任务;二、资金周转快,不会因收购起来运不出去而造成物资、资金积压;三、商品流转环节减少,物资集中,便于保管和降低成本;四、便于掌握收购价格;五、不致因临时组织劳力突击运输物资而打乱生产队的农事安排。
定点收购的收购点怎样设置才更合理更适当?我们也曾就这个问题与基层供销社、交通管理站、森林工业站的同志讨论过。开化县林业局的同志介绍了开化县木材收购点设置的情况。这里是木材重点产区之一,在全年生产和外调的木材中,农民群众出售的约占五分之四。山区农民的活动规律是:每年秋收以后上山砍伐、集运木材,春耕以前趁“桃花水”顺山涧溪流将木材流放出来,卖给国家。国家的木材收购点就设在钱塘江上游马金溪边的马金、城关、华埠三个集镇上,农民们出售木材以后,就在这些集镇上选购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这些收购点所在地,交通都比较方便,水运木排可直放衢县、兰溪、杭州,公路也可直达。在这些地方收购,山区第一线的短途运输在群众出售产品的过程中就解决了。嵊县北山区最近调整了收购点,将原来伸进深山的收购点改设在公路、溪流沿线,效果也很好。从各地的经验看来,应该从便利群众出售、有利于收购和运输的原则出发,根据物资流向、自然经济区域和交通条件来设置收购点,而且最好是设在能使附近地区农民出售物资后比较方便地买到需要的东西、当天又可以返回本村的地方。有的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定点之前要逐级进行平衡,使收购点的分布尽可能地与行政区划结合起来,但不能以行政区划作为定点的主要条件。
收购点适当调整以后,由于农民运送物资有远有近,也需要适当调整收购价格,承认地区差价。
实行定点收购,并不是说商业工作者可以等货上门了。为了做好定点收购工作,更要求商业职工切实地改进经营作风,主动地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助生产队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副业生产。嵊县北山区供销社吕岙、竹溪分社在收购活动中,采取“上门看货评价、指定交货地点、凭到货验收单据付款”的办法,这样既了解了群众的生产活动,又掌握了货源情况,使生产、收购、短途运输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并且从销路、价格上指导了群众生产。此外,对零星的小土特产,还可以组织小商贩挨村串户流动收购,便利群众出售。
(原载《浙江日报》,本报有删节)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驻云南部队一百多个工作队和工作组
热情帮助兄弟民族发展生产兴办学校
许多兄弟民族热情地唱道:马儿换了钉掌,蝉儿换了声音。苦日子已经熬尽,太阳照在山顶。太阳是共产党,太阳是毛主席,带来太阳光的是亲人解放军。
据新华社昆明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云南部队,目前有一百多个民族工作队和工作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帮助各兄弟民族发展生产,兴办文教卫生事业,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赞扬。
这些工作队和工作组,有的从部队进驻边疆以来,一直在兄弟民族村寨里帮助工作;有的和兄弟民族共同生活了五六年。他们在和兄弟民族共同生活中,学会了兄弟民族的语言,习惯了兄弟民族的风俗,得到了兄弟民族的无限信任,称他们是“毛主席派来的造福人”。在云南西南的佧佤山区,战士李著金1956年到曼恒乡时,人们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为了帮助佧佤族人民摆脱这种落后贫困的状态,在山坡上盖了一间草房,白天帮助佧佤族人劳动,晚上进行访问。佧佤族人不会使用政府送来的农具,他教他们使用,佧佤族人不懂耕作方法,他一边做一边讲。佧佤族人过去怕“水鬼”、“石头鬼”,一直不敢种水田,他又一面向他们解释,一面种试验田让他们参观。几年来,曼恒乡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在滇西北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的碧江县六村工作的某部工作组组长杨才学,同傈僳族人共同生活了七年。他初到六村时,正遇上春耕,许多人没粮吃,他一面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大家,粮吃完了又同他们一块吃野菜、野果,一面脱下军装穿上麻布衣、赤着双脚和他们一同下地劳动。他的脚在劳动中划破了,鲜血直流,傈僳族人劝他把鞋穿上,他说:“什么时候大家都有了鞋子我再穿。”傈僳族人种地没有施肥的习惯,说吃了上过粪的粮食会肚子痛。他就亲自种了六分试验田,上够了底肥,庄稼长出来以后,他又追了两次肥。杨才学种的庄稼和傈僳族人种的庄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割时,他组织傈僳族人参观尝新,他们解除顾虑后,就开始动手积肥。过去六村没有一亩水田,他为了领导傈僳族人修水利、开稻田,背起干粮袋,领了几个积极分子,在碧罗雪山的深山峡谷里到处找水源。找到水源以后,他又登上高山选择渠道。如今六村有了七百多亩稻田。许多从前没有吃过大米的傈僳族人吃到大米饭时,总要先盛上一碗,放在毛主席像前,告诉孩子:我们要永远记住毛主席的恩德,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在西畴县普弄山区,流传着这样一支民歌:“把一生吃过的东西全忘了,忘不了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把所有亲戚的名字都忘了,忘不了咪咕(兄弟)宋占训”。宋占训是解放军某部的民族工作组组长,他自从1952年随部队驻边疆之后,一直生活在这纵横百余里的偏僻山区,一步没有离开。1954年他领导苗、僮、瑶等各族人民实行了土地改革,1955年他串联十四名积极分子,在石扳寨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以后他又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使土改前每年要政府救济十万斤粮食的普弄山区,从1959年开始,年年有余粮卖给国家。在哀牢山区帮助苦聪族人民定居的某部工作组,如今仍和苦聪族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不仅帮助苦聪族人过上了好日子,而且教他们掌握了犁田、栽秧、薅锄、收割等全部耕作技术。
各个工作队、工作组还积极帮助兄弟民族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校,开了一些卫生训练班和有关文教卫生方面的展览会,使兄弟民族逐步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腾冲县固永一带的傈僳族人,过去是刻木记事、结绳记数,1956年,解放军某部民族工作组在这里开办了第一所文化学校,以后又连续办了七所。几年来,担任文化教员的工作组员,经常是风雨不误地走几里或几十里路到学校去上课。学员们进步很快,参加第一批学习的蔡家寨党支书蔡德兴,现在已能阅读报纸。从前一字不识的青年吴有发,现在当了会计,不仅能记账,而且笔算珠算都很熟练。
工作队和工作组这种全心全意为兄弟民族服务的精神,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许多兄弟民族热情地唱道:马儿换了钉掌,蝉儿换了声音。苦日子已经熬尽,太阳照在山顶。太阳是共产党,太阳是毛主席,带来太阳光的是亲人解放军。(附图片)
云南边疆驻军某部组成工作组,深入佧佤族村寨,帮助佧佤族人民发展生产,学习文化知识
新华社记者
段文慧摄
上图:民族工作组组长白大忠(右一),在教佧佤族记分员学习珠算
右图:佧佤族的小伙子岩卡,就要结婚了,战士们在为他盖新房


第2版()
专栏:

使用修理相结合 田间作业有计划 油料消耗有定额
平罗堡拖拉机站机耕效率高成本低
据新华社沈阳2日电 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国营平罗堡拖拉机站勤俭办站,机耕作业效率高、成本低,连年盈余,最近被评为全省拖拉机站的先进单位。
平罗堡拖拉机站已建站九年,是辽宁省建立最早的拖拉机站之一。现在,这个拖拉机站共有十四台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和几十件附属大型农具,为两个人民公社的一百零六个生产队服务,机耕面积达五六万亩。几年来,经过全站职工的辛勤努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连年盈余。自1960年以来,这个站平均每标准公顷的成本一直比较低,从1959年到今年上半年,全站共盈余了四万九千六百多元,工作质量一向比较好,受到服务单位的赞扬。
平罗堡拖拉机站几年来坚持推行了机车组经济核算,建立和实行了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常年开展劳动竞赛,按季进行评比奖励,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机车组都千方百计提高机车的利用率和工作量。现在全站的机车在春播、夏趟、秋翻三个主要农事季节里,共开展了翻、耙、压、起垅、播种、中耕、脱谷、农事运输等十项作业。去年全站机车的利用率达到85%。今年春季沈阳地区雨雪比较大,机耕作业遇到了极大困难,迟迟不能下田作业,四○七机车组就和生产队协商,用拖拉机带拖车为生产队运粪。他们的日常田间作业也都有严密的计划,使上下段作业紧密衔接,从不窝工。这样,虽然今年春季的田间作业时间比往年缩短了二十多天,作业条件很不好,但是这个组仍然超额25.4%完成了春季作业计划,每标准公顷的成本也比较低,质量和安全都获得好评。
使用和修理相结合,是平罗堡拖拉机站的经营特点之一。实践证明,这是提高机耕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个站现有的附属修理车间设备比较完全,还有一批技术骨干力量,不但能完全担负起本站机车的全部修理任务,几年来还担负了新城子全区拖拉机站的修理任务。由于厂站合一,统一领导、统一安排修理任务,做到了随坏随修,全站机车在农忙作业期间从来没有停车的。在夏、冬两季没有田间作业时,拖拉机手随车入厂参加检修,通过检修,他们逐步掌握了机械修配技术。现在全站的驾驶员都能够独立地排除一般的田间故障,不仅减少了回站修理的时间,修理费用也大为降低。
油料消耗在目前机耕作业的成本中占的比重最大。几年来,这个拖拉机站严格加强对油料消耗定额的管理和实行节约油料的奖励制度,推动了全站驾驶员人人注意节约油料。各机车组为了降低油料消耗定额,努力加强作业的计划性,减少非生产的调车时间,将机具合理编组,尽量多采用复式作业,如翻地带丁齿耙耙地等,既提高了班次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油料。去年全站平均每标准公顷的耗油量已比1959年降低了37%;今年上半年每标准公顷的耗油量又比去年下降了8.5%,油料支出在每标准公顷成本中的比重也由去年占39.2%下降为29.1%。


第2版()
专栏:

水兵奋勇抢救落水渔民脱险
新华社上海2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的一只巡逻艇,冒狂风暴雨,抢救出翻船落水的七个渔民和三个小孩,受到群众的赞扬。
8月27日下午三时许,长江口一带突然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大作。吴淞区的一只渔船,还未来得及进港,就被大风刮翻。艇上的水兵发现以后,迅速前往抢救。当时,浪高风大雨急,艇身左右摇摆达到三十五度左右,航行十分危险。但是为了救渔民兄弟,水兵们不顾一切地驾艇火速前进。当艇靠近渔船时,五个渔民正抓住已翻了的渔船在挣扎。水兵们听说船舱内还有两个妇女和三个孩子,立即跳进波涛翻滚的大江中,全力和风浪搏斗,把翻了的船反转过来,救出了被水淹得奄奄一息的两个妇女、三个小孩和五个渔民。


第2版()
专栏: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庆祝会上
遥颂胡志明主席健康胜利
黄炎培
(一)
南游两度卅年前。诉苦深宵听巷弦。
万众一心归领导。全部独立此开篇。
(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三年我海道从海防、河内乘滇越铁道去昆明,在河内听几个女子深夜弦唱游行诉苦激起我的哀感。今此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二)
由来反帝我同情。民族精神富斗争。
转眼河山成统一。千秋友谊祝长青。
(三)
枉驾吾庐忆往年。迎宾答谒获倾谈。
全民俾尔康而寿。解放新年大越南。
(注)一九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胡志明主席驾于我家,我在医院失迎。胡主席去苏联归程十二月四日我谒之于迎宾馆畅谈世界大势,种种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今实现了。
一九六二、九、一


第2版()
专栏:

贺永宪第四次打破男子铅球全国纪录
据新华社讯 解放军著名铅球选手贺永宪,9月1日在北京参加的一次田径比赛中,以十六米八十三的成绩,第四次打破了他本人在去年9月30日创造的男子铅球十六米七十六的全国纪录。
贺永宪今年四次创造的男子铅球全国新成绩中,最好的成绩是5月27日在北京创造的十七米零九。这个成绩是亚洲的最高纪录。


第2版()
专栏:

我男女射箭队去蒙古
新华社2日讯 应邀到蒙古人民共和国访问和进行友谊比赛的中国男、女射箭队一行十人,今天中午乘火车离开北京前往乌兰巴托。
射箭队由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副司长柏坪率领,教练是杨诚志,四名男运动员是:1962年六单位射箭锦标赛男子双轮全能冠军徐开财、亚军张浪水、第三名潘兴常和第六名陈榕民,四名女运动员是:1962年六单位射箭锦标赛女子双轮全能冠军李淑兰、亚军赵素霞、第三名王荣娟和第八名乌日哲。
射箭队将在乌兰巴托访问一个多星期,预定7日、8日和9日在那里同蒙古射箭选手举行三天友谊比赛。


第2版()
专栏:

阿根廷民间艺术团首次演出
新华社2日讯 阿根廷民间艺术团今晚在人民剧场举行首次访华演出。艺术家们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向首都观众展示了阿根廷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艺术团的十三个艺术家今晚演出了八个节目,其中有反映十九世纪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阿根廷民间舞蹈,有节奏轻快、朴素的南方民间舞蹈,有热情奔放的北方草原的踢踏舞和印第安人舞,有民族色彩强烈的桑巴舞和《雅戈牧民们的小合唱》等。演出的每一个节目都受到观众的热烈鼓掌欢迎,特别是《雅戈牧民们的小合唱》,更激起全场不断的掌声。一群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雅戈牧民们,手拿吉他和小鼓,边弹边唱,他们那粗犷豪放的曲调和充满谐趣的歌词,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在一再鼓掌要求下,他们不得不重唱一曲。
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会长楚图南、副会长周而复,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和在京的拉丁美洲国家的朋友们,出席观赏了阿根廷艺术家们的精湛演出。
演出结束后,楚图南等步上舞台,同艺术家们热烈握手,祝贺他们演出成功。


第2版()
专栏:

北大师生举行联欢会庆祝越南国庆
越驻华大使陈子平应邀出席并讲了话
新华社2日讯 北京大学师生今天举行联欢晚会,热烈庆祝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
越南驻中国大使陈子平和大使馆外交官员,以及在京的越南留学生应邀出席了晚会。当他们来到会场时,师生们以热烈鼓掌表示欢迎。
北京大学校长陆平和陈子平大使在会上讲了话。
陆平代表全校师生向越南同志祝贺节日,热情地赞扬英勇的越南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越南南方人民在反美爱国斗争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他说,随着中越两国人民友好、合作、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和加强,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曾先后派遣专家来北京大学工作,帮助我们建立了越南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干部,对我校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还称赞地谈到越南留学生们刻苦学习精神和优良的作风,他说,越南留学生和中国同学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深信,他们在中越两国人民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事业中将作出宝贵的贡献。
陈子平大使在讲话中向北京大学师生介绍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南越人民和教育界参加反美爱国斗争的情况,并且热情赞扬中国人民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获得的巨大成就。他说,我们非常高兴把中国同志的成就看做是自己的成就。他还对北京大学为越南培养留学生表示谢意,并祝愿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多的成就,祝北京大学取得更光辉的胜利,祝越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兄弟友谊世世代代巩固下去。
晚会上,中越学生在乐曲声中翩翩起舞,并表演了舞蹈、音乐、诗朗诵等文艺节目。
参加晚会的还有中越友好协会秘书长崔仲远以及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其他国家留学生。


第2版()
专栏:

杨高升的“神仙槽”
新华社记者 莎荫 培植

我们去访问杨高升,是听栲栳公社党委书记郭德卿讲了下面一件事情以后决定的。长干大队第一生产队饲养员赵喜庆喂的一头骡子得了舌甘病,一连几天,不喝水,不吃草,瘦成了皮包骨头,卧在地上起不来。生产队长急得没法儿,请了兽医。这个兽医把骡子的嘴扒开看了看,舌头烂了一大片。就摇了摇头说:“牲口病得厉害,你们愿意治,可以试着灌点药,不过,恐怕好不了啦,病不死,也得饿死哩!”说着留下一包药就走了。队干部听兽医这么说,也泄了气,商量着要卖给食品公司。不想,这事惊动了饲养组长杨高升,他怎么也不让卖,说:“队长,你把这头骡子交给我吧,不能轻易杀了啊!”生产队长也着实舍不得把一头大骡子丢了,早盼着有人能喂好,如今,杨高升开了口,自然是求之不得,就满口答应了。
杨高升把骡子牵到自己管的槽头,心想:“只要吃起来,就有办法了。”晚上,他一会儿试着喂水,一会儿又试着喂草,一夜没合眼。不想,什么办法也不灵,牲口就是不张嘴。到早晨,他感到实在没法了,决定把骡子交回去,让生产队卖掉。可是,当他走到圈里,看着那么一头大骡子就心疼了:“难道真的没法了?”一个人坐在槽头沉思起来,忽然,年轻时候的一件事浮上心头。有一次,一个老汉告诉他:牲口烂了舌头,早期还能用冰片、鸽子粪和皮胶治疗。想到这里他饭也没顾得吃,就到兽医站买来冰片,又掏了一堆鸽子粪,找了点皮胶,配起来给骡子涂抹。舌头上得了病,不像蹄蹄腿腿上得病,治起来麻烦,可是杨高升不怕,先用清水把骡子的舌头洗干净,再一点一点把药涂上去,每天白天黑夜涂四次,再做点稀软的东西给它吃。过了五天,舌头果然就不流脓了,也开始慢慢吃草。这一下可把杨高升乐坏了,治得也越发勤了,守在牲畜旁边,活像看护病人一样,喂水,上药,洗洗刷刷,整整二十天,到底把病治好了。以后又调理着喂了一个多月,直到骡子吃得膘情好起来,他才把它交给了生产队长。

太阳傍山的时候,我们到了长干大队。大队党支部书记马上就领我们去第一生产队看牲口,跑了一圈,最后到了杨高升管的槽头。杨高升割草去了,圈门关着,门前的场地上拴着两匹马、一头公牛,都吃得圆滚滚的,在夕阳斜照下,紫红色的马背上闪着光。
支部书记指着那头小公牛告诉我们说:是拾来的哩!接着,他给我们介绍了杨高升喂牛的故事。
1958年,杨高升到东信昌生产大队学习喂牲口的经验,回来就给生产队建议实行分槽喂养,生产队长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同意了。可是,分槽的中间发生了争执,那时候队里有四头瘦弱牲口,谁也不想喂,怕有个三长两短,不好向社员交代。杨高升看到这种情形心里挺憋气,就说:“队里叫咱当饲养员,就得操这份心,大家不愿意喂,都交给我!”
杨高升揽下四头瘦弱牲口,倒不是逞强好胜,他从小给地主扛活时,就喂牲口,凭几十年的经验,觉得有把握将这几头牲口喂好。不想,在接牲口时,生产队长告诉他,队委会要把其中一头快死的老母牛卖给食品公司,好让他集中精力喂养那三头。这一下倒把杨高升急坏了,他想:“养一头牛也不容易,不到万不得已,杀了太可惜。”于是他就要求队长把老母牛留下,队长说:“队委会是怕你顾不过来,耽搁了别的牲口,你要照顾得过来,不卖更好!”杨高升见队长答应了,还怕反口,又叮咛了一句:“队长,一言为定。”
回到槽头,杨高升又把自己分来的牲口好好检查了一下,觉得其他几头虽然瘦弱,但是口小,只要喂养勤,调理好,就出不了大问题。唯有这头老母牛,喂不好,真要死掉的!于是,心里就打了个谱:“牲口凭夜草,小孩凭夜奶”,其它牲口黑夜喂两次草,拌一次料,老母牛牙口不好,就多添几次草,多拌几次料。那时,正是3月间,嫩苜蓿也长起来了,他白天割些苜蓿,晚上就守着老牛,一把一把往嘴里喂,哪一天都要守在槽头熬夜,一直看着它吃完,慢慢卧下去,才回去睡觉。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杨高升劳苦了三个来月,到底把个老母牛喂肥了,能拉磨,也能下地,6月间,老母牛又发了情。他想给老母牛配种,找队长商量,队长没等他说完,就摇了摇头:“能使用就是你天大的功劳,还敢配种?”杨高升说:“出不了毛病,要是有啥问题,我赔你一头好的!”队长争不过他,只好答应了。第二天,杨高升拉着他那老母牛去配了种。
正像杨高升说的,配了种,老母牛还照常干活,到1959年2月间,就生下一头胖胖的公牛犊,这一下社员们喜坏了,都说杨高升有能耐,快死的老母牛,还添了喜。可是,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杨高升却愁得连饭也吃不下了,原来老母牛没奶。他急得先熬了几碗白面汤喂,小牛犊嗅了嗅就调转头;他又跑到生产队的羊圈里,挤了一碗羊奶,牛犊还是不吃;眼看着小牛要饿死,他才急中生智,把牛犊拖到另一头刚生了犊的母牛身边,让它吃了一阵。可是,这终久不是长久办法!他决心给老母牛催奶。一天,他到队里领了三十斤黍子,熬粥喂牛。老母牛的奶给催下来了。可惜,奶少不够吃。这时,他见另一头母牛的奶多,小牛吃不了,就想了这么个办法:先各吃各,等那个牛犊吃饱了,就接到老母牛那儿吸干奶,让老母牛生的小公牛去吃那头牛的奶。就这样,小公牛活了。我们在场上见到的那头公牛,就是杨高升没明没夜喂活的老母牛生的。现在已经长大了,成了村里的种牛。

杨高升原来是陕西人,十一岁讨饭跑到山西永济县的蒲州,从十二岁起就给地主扛活,整天割草,喂牲口。1954年村里成立了农业社,社员要他当队长,他舍不得丢开牲口,自动申请当了饲养员。那时候好多牲口一个槽,喂不好,他急得吃不好饭,睡不成觉,后来,他就建议分槽喂养,并且把麦草、苜蓿地都分到了槽头。这办法就是好,饲养员都负起责任来,饲草调配也有了个依据,牲口喂得一天比一天好了。尽管大家喂牲口比过去办法多了,喂得也勤了,可是,还是经常有牲口出毛病。杨高升见大家经验少,就建议:大家喂的牲口,有了病的、瘦得不成样儿的,都调到他的槽上喂养。几年工夫,经他饲养的牲口有二十八头,总是要死不活地送进来,欢蹦乱跳地牵出去,日子一久,社员们都说杨高升的槽是“神仙槽”。
杨高升会喂牲口,又认真负责,社员们说好,饲养员们也信服,就选他当了饲养小组长。杨高升有一副倔脾气:不干则已,要干就非干好不行。当上小组长,今天这儿跑跑,明天那儿看看,除过管理自己的那一槽,还要操心全队的牲口,一些毛病都不让有,对那些使牲口不爱牲口的人,不管是谁,他都要严格的批评。这样,一队的牲口饲养工作就变了样,牲口很快的就多起来了,1958年,全队有四十七头,其中九头瘦弱的不能使用。四年来,除过支援兄弟生产队十二头外,圈存牲畜还有六十头,比1958年多了十三头,而且头头膘肥体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