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技术科学的特点及其任务
张光斗
技术科学是科学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产专业中的基础理论,关系着国民经济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一向十分重视技术科学。因为它在理论上推进了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促使我国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须提高技术科学的水平。以下谈谈我对技术科学的一些粗浅认识。
科学技术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生产科学。生产科学最接近实践,基础科学是一般基础理论,而技术科学是二者之间的桥梁。从生产实践得到生产科学,进一步提高,成为基础理论;反过来,基础理论的发展,推进了生产科学,进一步指导生产实践。这样反复提高,进促了生产实践,也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
生产科学有些是从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和规律,有些是根据基础理论推演出来的规律,经过实践或实验的证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因此,生产科学是比较专门的,是门类很多的。技术科学是各生产专业中的基础理论,从生产科学中提炼出来,同时又应用基础科学中一般基础理论的指导,加以发展。因此,技术科学是结合生产专业的具体化的基础理论。由于生产实践的复杂性,在认识过程中,有些认识已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了事物的变革或运动过程,允许推理,成为理论;有些认识则还是经验性的;有些认识则介乎二者之间,部分地允许推理,成为半经验性的理论。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从技术科学中提炼出来,进行推理并作实验。它主要是深入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过程,发展成为理论,经验性的认识较少;同时它适用于许多生产专业,有较广泛的一般意义。
从另一方面说,生产科学是解决当前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与生产实践有直接关系。而技术科学则是解决较远期的生产实际问题的,有些是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有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是新技术的专业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至于基础科学,它是科学技术的储备力量,解决更远期的问题,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更为间接。
由于生产实践的复杂性,生产实践往往涉及几个基础科学的学科,是综合性的。因此,技术科学也往往是综合性的,要找出各个生产专业中几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得到综合性的规律,这也是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不同之处。此外,有些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在几个基础科学学科的边缘。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基础理论也需要发展,形成技术科学中的边缘学科。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基础科学中也会生长出新的综合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形成新的科学体系。但是,就综合程度和边缘的多样性而言,基础科学往往不可能像技术科学这样广泛。
当然,上述生产科学、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的区分也不是机械的,而是相互交叉的。此外,如果把生产科学更引伸到理论上去,同时把基础科学更结合专业,二者也可以衔接起来。但这不等于没有技术科学,而只是把技术科学划分到生产科学和基础科学两方面去而已。不过,在实际工作中,这样划分往往是有困难的。因为生产科学的工作者,迫切要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任务很紧,往往没有时间进行较远期的科学研究;而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有自身的科学体系、研究规律,不可能过于结合各个生产专业。
由此可见,技术科学的主要特点为:(1)结合生产专业,是生产科学的基础理论。
(2)综合性的学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综合性问题。(3)边缘性的学科,发展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部门。
例如,要保证建筑和机械有足够的强度,一开始是按经验办事。后来有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逐渐按照理论设计。继之,又有了基础科学中的弹性力学。弹性力学的发展,指导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结合了生产实践的需要,使建筑和机械的强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建筑和机械的强度设计可用较精确的理论。同时,也发现了建筑和机械材料不是完全弹性的,还有塑性和蠕变的性能。因此,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中也考虑了这些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在基础科学中,也增加了塑性力学和蠕变力学,与弹性力学一起,合为固体力学。但是,由于建筑与机械的材料不同,形式、荷载、工作条件都不同;建筑和机械的品种不同,特性也不同,随着新品种的发生,其工作条件也不同。对于不同的生产专业,需要不同的生产科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也反映了不同生产专业的不同要求。基础科学的固体力学虽然也随着生产在发展,但是基本上还是适用于许多生产专业的。目前,技术科学中除了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以外,还吸收了固体力学的理论。由于生产实践的复杂性,在技术科学的许多理论中,作了许多简化的假定。此外,对于材料强度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种破坏理论。但是,在建筑材料的强度方面主要只做了宏观的研究,而在微观上却做得较少,与对于其他材料的研究比起来,是比较落后的。在生产科学中,除了应用技术科学中的理论以外,还用了许多经验性的认识。新的生产专业的发展,如高速飞行需要高温和高压结构的生产科学,为此要研究有关的理论基础,发展技术科学;而在基础科学固体力学的领域内,也会有所发展。
由此可见,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强度理论是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它受到基础科学固体力学的指导,同时又针对专业的特殊条件和需要,总结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得出有关的基础理论,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应用固体力学等。这些技术科学要考虑建筑材料的特性,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得出材料的破坏理论。这些技术科学要考虑各种建筑物的型式、形状和尺寸,使其在强度上最合理,在运用上最合适,工料又最经济。这就需要精确的结构强度理论。这些科学要考虑各种建筑物的荷载,需要精确计算荷载的理论。研究这一门技术科学需要数学、力学、化学、电学、光学、热学等;对于原子能工业中受强辐照的建筑物,还要研究原子能辐射线对于建筑物的影响。
又例如,高速流体动力学是基础科学中流体力学的一部分,研究紊流、层流和边界层等。在技术科学中,结合生产专业的特点,对于船舶、潜艇航行于海洋中,对于水工建筑物中的高速水流,对于机械中润滑油的高速流动,对于冶金中熔液流动等各生产专业,高速流体动力学是有特殊性的。首先是流动的液体不同。即使同样是水,对于船舶和建筑物,高速水动力学也是不同的。例如流速就不同,船舶中的流速没有水工建筑物中的高,后者往往掺气,成为二相水力学。此外,船舶是移动的,同时有振动,而水工建筑物是固定的,刚性也比较大。因此,水工建筑物中的高速水动力学,除了利用流体力学中的理论以外,还要利用气体力学中的理论,并且结合生产专业的特点,总结实践中的规律,成为一门技术科学。它综合了数学、流体力学、气体力学、电学等,在研究高速水流对地基和建筑物的振动和冲刷时,还要利用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地质等学科。水和气二相动力学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又例如,地下渗流是基础科学中地下流体力学的一部分,研究地下水层流和紊流理论。在技术科学中,结合生产专业的特点,对于水利和对于石油,地下渗流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是液体不同。在地下水中主要是水,而在石油中主要是石油,可能还有煤气,成为二相渗流。在地下水中,一般是浅层的,无压的;而在石油中,则是深层的,有压的。在水利工程中,要利用地下水作为灌溉和给水之用,有时要防止农田的盐碱化和沼泽化,因此需要研究大面积的地下水运动规律。此外,地下水受到大气降水和地面入渗的影响很大,也受到气候影响。地下水与河道、渠道中的地面水,有互相补给的作用。所以大面积地下水运动理论是一门技术科学,对农业十分重要。它利用了基础科学中地下流体力学的理论,并结合生产专业特点,加以发展,还总结了实践中规律。在研究工作中,要综合流体力学、化学、电学、地质学、地理学、地貌学、水文学等学科。
同样地,建筑物和机械的抗震理论是不同的。它们都利用了基础科学中固体力学的振动理论。但是,结合生产专业,各有特点。建筑物和机械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震源也不同。建筑物中的震源是地震、爆炸等,而机械的震源往往是原动机的振动。建筑物中传播震波的介体有地基、水和建筑物本身,而机械的传播震波的介体主要是机械本身。因此,建筑物的抗地震抗爆炸理论是一门技术科学,它综合了建筑物的强度理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这门技术科学必须研究震源特性(如地震的成因、传播、强度、震波特性等),以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对于地震的影响。在爆炸震动中要研究爆炸理论、强度、震波特性等,也要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对于传震的影响。显而易见,这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数学、力学、化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
建筑方面的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也是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它以基础科学中的固体力学、散体力学等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专业的需要,总结实践的经验,把理论加以发展。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研究岩土力学必须考虑到地质构造和岩土的特性,有时要从微观的岩石和土壤的内部结构来研究,有时要从宏观的地质构造来研究;有时要用力学理论来推导,有时也需要利用一些经验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作为生产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微观研究中,要考虑土体和岩体中的固体、液体、气体的三相性,并要考虑到土壤中化学和电离子的作用。显而易见,技术科学中的岩石力学和土力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的学科是相当广的。
我国有许多多沙的河道,它们的治理在国民经济上有很大意义。但是,多沙河道善变而难治,其规律不易掌握。我国河道挟沙量特别多,国外没有治理这种河道的经验。泥沙运动规律和河床动力学,是国民经济中迫切需要的一门技术科学。在学术上,它是固体和液体的二相运动学,是边缘性的学科。在细泥沙中,胶体化学和电离子学,对泥沙运动起一定影响。河床的形状和地质对泥沙运动的影响很大,为此必须研究地质学和地貌学,还要研究大地运动对河道水流运动的影响。显而易见,在泥沙运动和河床演变中,水源和泥沙来源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研究水文学以及上游泥沙流失的理论。由此可见,这门技术科学的综合性是很大的。
水文学在国民经济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农业更有意义。因此,水文基础理论也是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它利用基础科学中流体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等学科中的理论,结合生产专业的特点,总结实践中的经验规律,发展了理论。显然,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上面举的一些例子,说明技术科学的特点,以及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和生产科学的关系。这些例子都属于土木、建筑、水利方面,在其他方面,情况是类似的。
我国国民经济中生产建设的生产科学,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许多自己的经验,因此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发展了生产科学。但是,作为生产科学理论基础的技术科学,虽有很大进步,总的来说,却还跟不上生产科学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开展生产建设,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如不在技术科学方面作极大的努力,是不行的。作为技术科学基础的基础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当然也十分重要,需要大力发展,这是我们科学技术发展的储备力量。但是,发展基础科学不能代替技术科学。基础科学有自己的科学体系和发展方向,不可能密切结合生产专业的需要,而技术科学有自己的特点,二者是有区别的。
此外,关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工作的分工问题,也需要作仔细的研究。


第5版()
专栏:

运用之妙
于进
知识从经验产生,但是不包括全部经验,有些经验甚至是不可能包括进去的。《庄子·天道》和《淮南子·道应训》都讲到这样一个相同的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轮扁斲[zhuó]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
“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斲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
按照轮扁的意见,所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经验,都是一般的东西;而得心应手的至妙之点,既不是可以言传的,也不是可以学得的。因此,他很悲观,把全部书本知识都否定了。其实,即使把全部实际经验详尽无遗地记录下来,也不能代替亲身的实践。《庄子·养生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庖[páo]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huò]然向然,奏刀騞[huò]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kōng],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这个故事可说是把庖丁解牛的技艺作了颇为详细和生动的描写,但是我们外行人照了庖丁的经验去做,哪怕用的是同样一把“无厚”的钢刀,还是不会恢恢乎游刃有余地。为什么?因为缺乏自己的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道理是懂得的,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脱离初学解牛的“所见无非牛者”的阶段。要达到不见全牛,“奏刀騞然”的境界,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有了自己的经验以后,才有可能。轮扁认为圣人之书直是圣人之糟粕,就是因为圣人的本事只能限于在书上记录他们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经验,而不能把全部运用之妙写了进去。庖丁讲了解牛的全部运用之妙,依然不过是一种书本知识,人们不能直接加以运用。可见知识和运用,理论和实践,是互相连系而又不同的两回事。在缺乏经验的人手里,即使是现代科学实验的最详尽的文献,也不可能有一试成功之效。培根说:“学问本身并不教人如何用它,这种运用之妙,是在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由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这话是完全正确的。学生学了某种知识而不能运用,不能完全责备老师,指摘他们只传授了书本知识,没有传授实际运用的知识。老师的一般职责是传授书本知识和提供某些个人经验,领会这种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关键还在学生。名师手中教出不成材的学生,不第秀才教出状元来,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因为它是运用之妙,须要各人自己去领会,才能得到。一个老师门下产生各种不同流派的学生,例如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读书,习就是练习,也可以理解为运用;学和用的结合,是增长知识的最好的方法。毛泽东同志说:“学生们的书本知识是什么知识呢?假定他们的知识都是真理,也是他们的前人总结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写成的理论,不是他们自己亲身得来的知识。他们接受这种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须知道,就一定的情况说来,这种知识对于他们还是片面性的,这种知识是人家证明了,而在他们则还没有证明的。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一般说来,知识和运用是不可分的。只读书,不运用,知识是死的,是圣人的糟粕,当然谈不到什么运用之妙;反过来,只运用,不读书,那就是摸索经验,也无所谓运用之妙。运用之妙总是要在利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到技艺成熟以后才会产生的。可是运用的成效,也只有在一定的学习的范围内才会显著。读了庖丁的书,从那里面汲取知识去解牛,可以有成效;去斫轮,就不会有成效,或者成效很差。读老斫轮的书,从那里面汲取知识去斫轮,可以有成效;去解牛,就不会有成效,或者成效很差。不过,这已是不说自明的道理了。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若干问题的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对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意见相当分歧。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有没有经过原始积累过程?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是有过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但是,对于它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是从十六世纪中叶的明代万历年间与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开始的。这个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从资本主义萌芽到鸦片战争前是第一阶段,即“萌芽状态”时期;鸦片战争后是第二阶段,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
也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国虽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只有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才开始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它发生迟缓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稳固性,其次是商品经济的不发达。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引起中国社会经济重大的变化,其中,“外国资本主义的暴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暴力强制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即造成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此基础上,以近代工业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产生了,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大致可以划分成这样两个阶段:1840—1894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和已经立定足跟时期,也是中国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1895—1922年是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殖民地化过程中的发展时期,也是中国资本主义站定了足跟之后,已经“依不断扩大的规模,再生产那种分离”的时期,即原始积累、主要是民族资本原始积累的新阶段。并且,这种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是和资本积累过程平行交错地进行的。
同上述意见截然相反,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原始积累不但在鸦片战争前没有可能进行,就是到了鸦片战争后也未曾出现。其主要理由是:(一)原始积累必须同政治暴力的运用相联系,才能加速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是,不论在鸦片战争前或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工场手工业主等都没有可能像英国的中产阶级那样利用王权、即利用政治暴力,来创造便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活动的各种条件。(二)不论鸦片战争前或战争后,小生产者破产和社会资金的积累,都不能算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主要是由于残酷的封建剥削和外国资本侵入的结果,而不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这和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无产者的出现不同。同时,社会资金的积累主要是官僚、地主、商人、买办等从封建剥削和分润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唾余而来,而不是原先为了准备加速和扩大资本主义经济的活动而积累起来的。并且,这些资金主要的不是投放在资本主义企业上的;就是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那一部分,也只是资本的转化和资本的积累,而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总之,社会资金必须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直接发生关联,才能称之为资本的原始积累。由于中国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所以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只能是资本的转化和资本的积累,而不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中国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怎样?
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原始积累过程是与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发生的,或者说“两者是相平行”开始的,因为它们的基本内容相同,产生的过程也完全一致,只不过资本主义萌芽结束得早一些。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即已结束,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却仍在继续进行,并走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另一种意见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和原始积累是既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历史过程。两者都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前时期,都与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经济结构分解有关联,同样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分离的结果同样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创造了条件。但是,两者又有重要的区别,即:一个是经济自发的过程,另一个是暴力剥夺的过程;一个是缓慢地、稀疏地出现在封建社会内部、从旧社会的母胎中渐渐地游离出来,另一个相对地说是突然地、大规模地以暴风骤雨的力量强制缩短由旧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近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行程。一般地说,原始积累往往是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到原始积累过程的发生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中国原始积累过程在何时结束?
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碍和抑制,所以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行得不充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是长期的、持续的,因而原始积累始终没有结束。从1840—1949年经过了百多年的时间,中国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和资本积累过程是平行交错地进行的。1922年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虽仍在进行,但已很微弱了。也有人认为,甚至直到解放前,中国产业资本积累形态主要还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原始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相当于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这一个时期。1895年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已经形成,并且进一步加深,也就不再属于原始积累时期了。
此外,还讨论了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的原始积累应否作为中国资本积累的组成部分,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否必须通过暴力来实现,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有哪些来源等问题。 (彭泽益)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铁路运输与牵引动力的发展
茅家裕 刘基唐

自1825年在英国出现以蒸汽机车为牵引动力的铁路以来,世界各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内,世界各国大量修筑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6万余公里。但是,近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国铁路营业里程总数并没有大的变化,这是由于某些国家虽然在努力建筑线路,而另一些国家则在拆除线路。修建线路比较多的国家,有苏联(在近三十年内修建了近四万公里)、日本、加拿大(各修建了六千余公里)、土耳其、西班牙(各修建了约两千公里)。拆除线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比利时、意大利等。其中,美国三十五年来营业里程缩减了55,000公里(拆除线路多于新建线路),英国、西德、法国营业里程也分别缩减了二、三千公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铁路营业里程的缩减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性、无计划性与运输网分布的不合理;工业布局已定,铁路网已形成,很少需要建设新线,或只需修建少量的联络线;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大大增强了通过能力,不需要修建平行线或是复线;受到其它运输方式如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竞争。
铁路是生产企业,它的产品是以旅客公里和吨公里计算的。据初步资料统计,1960年,几个国家的铁路运输情况如下表:国别 营业里程(千公里)职工人数(千人)旅客周转量(十亿旅客公里)货运周转量(十亿吨公里)苏联铁路 126 2050① 170.8 1504.0美国一级铁路 355② 781 34.3 835.2英国铁路 29.6 515 34.7 30.5西德联邦铁路 30.5 436 41.7 57.6法国国营铁路 38.5 326 32.0 60.0日本国营铁路 20.3 382 124.0 53.0
①苏联铁路运输职工人数系根据劳动生产率推算。②美国一级铁路营业里程系1959年资料。
从上表可以看出,苏联铁路运输无论在旅客周转量或在货物周转量方面都是最大的。依表中数字推算,苏联铁路平均每营业公里生产1,330万换算吨公里(注),而美国、英国、法国、西德平均每营业公里只生产200—300万换算吨公里,日本则为875万换算吨公里。可见,苏联对线路的利用率大大高于表列其它国家。在其它运营指标上,如在车辆周转时间、车辆载重力利用率等方面,苏联铁路运输工具的利用率也高于表列其它国家。
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反映该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铁路运输在一个国家交通运输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的运输量在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量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一个国家的铁路运输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也反映该国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1960年,苏联的旅客周转量为1950年的194%,货物周转量为1950年的250%,到1965年仍将分别在现有基础上上涨78%和20%—23%。1960年,英国的货物周转量仅为1950年的84.2%,旅客周转量只及1929年的91.5%。1960年,美国的货物周转量仅及1950年的97.3%,旅客周转量则下降了33%。资本主义国家各年间铁路运量的波动也相当剧烈,这正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的变化情况。以货运周转量论,美国在1929年达到了6,570亿吨公里,1932年大幅度地下降了47.5%,1944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回升为1929年的165%,1949年又降为1944年的71.0%,此后就再也未能达到1944年的水平。
在世界各国铁路发展的过程中,客货运输量在各该国的交通运输总量中的比重是在变化的。初期,由于铁路运输代替了落后的车船运输,以及铁路网的日益扩大,铁路客货运输量无论是在交通运输总量中、或是在客货周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地说,上升很快。当汽车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事业相继发展后,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总量中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例如,1945年以前,苏联铁路货物周转量在全国货物周转量中的比重是逐渐上升的,以后则逐渐下降,1945年的比重为85.1%,1959年降至80.8%,1961年降至78.3%。1929年,美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在全国货物周转量中的比重为73.4%,1939年降为45.2%,1958年降为43.7%。世界各国铁路运输量在各该国交通运输总量中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它仍在各该国交通运输业中占领先地位。1958年,美国铁路运输的货物周转量在全国货物周转总量中比重为43.7%,而公路、内河、沿海及管道运输的货物周转量在全国货物周转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6.6%、13.8%、18.8%和17.1%。
铁路是一个庞大的企业,职工人数占交通运输职工总人数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例如,苏联铁路职工人数在1959年为交通运输业全部从业人员的39.2%,美国在1954年为45.2%。
随着铁路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铁路职工平均劳动生产率也逐渐提高。例如,苏联每一铁路职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1928年为13.7万(换算吨公里,下同),1950年提高到40.3万,1960年提高到83.3万,1961年又提高到86.2万。美国每一铁路职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在1929年为41.7万,1950年提高到73.9万,1960年又提高到112万。1960年,英国、法国、西德和日本每一铁路职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2.7万、28.3万、22.9万和46.2万。应当说明,上述各国铁路职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包括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例如,美国机车车辆部分修理业务、运送工作等,不是由铁路职工来做,而是由包商承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铁路职工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增长速度快得多,例如,美国用了二十六年时间从40余万换算吨公里提高到80余万换算吨公里,而苏联只用了十一年的工夫。

近数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铁路都进行了大量铁路现代化的工作,最主要措施是牵引动力的改革,即铁路的电气化和内燃化。
以各种牵引动力的总效率相比较,蒸汽机车为5—7%,内燃机车为24—27%,火力发电的电气牵引为14—17%,水力发电的电气牵引为60%。电气化和内燃化以后,可以大量节约燃料资源,以苏联为例,1956—1958年内燃和电力牵引完成了7,080亿吨公里的货物周转量,节省燃料约为4,000万吨。由于电力和内燃机车功率大、速度快、每昼夜行走公里数高等原因,机车的生产量大大提高。因此,使用电力和内燃机车,除可以节省燃料外,还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更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据苏联统计,改用内燃和电力牵引以后,可以比蒸汽牵引节省运营支出25—30%;据美国统计,采用内燃牵引可比蒸汽牵引的运营支出减少48%。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国家都计划在近五年到二十年内,过渡到内燃和电力牵引。例如,荷兰已于1958年停用蒸汽机车,苏、美、英、法、西德都先后停止了蒸汽机车的生产。
在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电力牵引的发展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而内燃牵引的发展则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据不完全的统计,1952—1953年,全世界有193,971台机车,其中蒸汽机车占84.2%,内燃机车占11.4%,电力机车占4.4%。1958—1959年,全世界有186,395台机车,其中蒸汽机车下降到70.4%,内燃机车增长为23.8%,电力机车增长到5.5%。1958—1959年,欧洲各国使用的电力机车占世界电力机车总数的74.3%,美国及加拿大使用的内燃机车占世界内燃机车总数的74.4%。
1960年初,欧洲计有电气化线路49,331公里,为全世界电气化总里程的73.5%。欧洲电力牵引发展较快,主要原因是:液体燃料价格较高;电力网的分布广,某些国家如瑞士、瑞典、挪威等有大量的水力发电资源;山岳铁路线多;铁路行车密度大;要求行车速度高;市郊客运量大,等等。美国大力发展内燃牵引的主要原因是:为石油工业所生产的大量柴油找用途;为第二次大战期间发展的柴油机制造业找出路;内燃牵引比电力牵引的基本建设投资少,纳税额低而利润高;铁路的行车量少,货流不似欧洲稳定,采用内燃牵引较为灵活,等等。
关于内燃化与电气化的经济比较问题,根据各国试验的结果,如果每公里线路每年消耗20—30万瓩小时的电力或300—600吨煤,电气化肯定是比内燃化更经济些。因此,一般都认为:主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是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不过,电气化的基本建设投资大,机车只能在电气化区段上行驶,因此,世界各国目前都未能高速度地发展电力牵引。至于内燃牵引,由于运用灵活,投资较小,可以逐步进行,所以目前仍为各国牵引动力现代化中的主要方面,或作为向电力牵引发展的过渡手段。
(注)换算吨公里系旅客公里和吨公里数字之和,由于单位不同,所以称作换算吨公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