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许涤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使优先发展重工业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是我们党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重大方针。
怎样去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呢?
第一,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而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粮食,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只能来自农业。这样,农业的发展就成为工业、手工业和其它事业发展的前提了。马克思说:“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他们的生存与一切生产一般最先决的条件,所以使用在这种生产上的劳动,经济学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是充分丰沃的,使全部可以利用的劳动时间不致在直接生产者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上被吸去;那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从而农业剩余生产物成为可能的。更加推广来说,就是社会一部分人的全部农业劳动,——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已经够为全社会,那就是,也够为那些不从事农业的劳动者生产必要生活资料;以致农业与工业间的这种大分工是可能的;并且生产生活资料的农业与生产原料的农业间的大分工也是可能的。”①粮食问题的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而且直接影响到工业和其它事业的发展。要发展工业和其它事业,必须以农业能够提供多少商品粮作为前提。就是说,农业所提供的商品粮成为发展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决定着工业发展和基本建设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工业的发展,不仅要看到工业本身所能提供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更重要的,还要看到农业所能提供的商品粮的多少。
第二,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要发展基本建设,必须吸收一部分新的劳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的技术构成的提高,被吸收到新工业中去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会相对地降低。在我国今天的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要发展工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吸收到工业战线来的劳动力有一部分来自城市人口,有很多是来自农村。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的发展是以农业作为牺牲的。资本主义使广大劳动农民失去土地,失去生产资料,而成为不得不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农民之参加工业,是由于社会主义工农业的相互支援,由于社会主义工业的需要。但是,要吸收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主义工业,不能片面地只从工业的需要出发,而必须考虑到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越发展,农业所提供的商品粮越多,就越有可能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去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农业的“技术构成”还比较低,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还比较多,因而不可能从农业抽调过多的劳动力去搞工业。由此可见,要从农业抽调多少劳动力去支援工业,主要决定于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不单纯决定于工业的需要。
第三,工业所需的原料有一部分是由工业本身提供的;有一部分是来自农业的。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由工业本身所提供的那部分原料的比重会逐步增大;而由农业所提供的那部分原料的比重会相对地降低。但是,无论如何,农业对工业提供原料的重要性是不会被削弱的。以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农业所提供的工业原料约占全部工业原料的40%;约占轻工业原料的80%。
第四,农业不仅是轻工业品的市场,而且是重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毛泽东同志在我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时候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部门——重工业,它的拖拉机的生产,它的其他农业机器的生产,它的化学肥料的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现代运输工具的生产,它的供农业使用的煤油和电力的生产等等,所有这些,只有在农业已经形成了合作化的大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才有使用的可能,或者才能大量地使用。”②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以后,毛泽东同志又说:“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③流通不能决定生产。但是,流通过程是生产过程的延长,如果轻重工业的产品得不到广阔的销路,则它们的扩大再生产就会受到障碍而不能顺利进行。农业既然不仅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而且是重工业的重要市场,那末,农业的发展就不仅成为轻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成为重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了。
第五,社会主义的扩大再生产是以社会主义积累作为泉源的。农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泉源之一。毛泽东同志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④按照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农业直接间接提供的财政收入,约为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么大的一个比重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了。
人们所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粮食由农业提供;从事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劳动者人数,取决于农业劳动者超出他们自身的消费以外所生产的农产品的数量;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原料供应者;农业是吸收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是国家积累的一个重要来源,所有这些,不可辩驳地证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业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支援工业的发展,同时又制约着工业的发展。农业对工业的支援与制约是对立的统一,制约是在支援中呈现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离开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和工业的辩证关系
肯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不否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不是说,工业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它只被动地受到农业的制约,而不能对农业起着积极的作用。事实恰恰不是如此。工业固然受到农业的制约,但同时,它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日益巨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所生产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叶、蚕丝等等,如果不经过工业的加工制造,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棉花为例,它只有经过纺织业的加工制造,制成为棉布之后,才能成为人民的衣着。经济作物既然要经过加工制造的过程,那末,显然农业是不能离开工业的。
农民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有一部分由农业本身供应,如粮食和其它副食品;但是,有一部分则是仰给于工业的,如纺织品、针织品、煤油、糖果、钟表、自行车以及热水瓶,等等。农业生产越发展,农民的生活程度就越提高,从而,他们对于日用工业品的需要也就显得越迫切。从这一点来说,农业也是不能离开工业的。
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不仅表现在满足农民的个人需要方面,不仅表现在日用轻工业品方面,而且表现在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方面,即生产资料的供应方面。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我们必须充分地供给农民以各种农具、农业机器、化学肥料以及农药等等。我国农业已经实现了集体化,集体化的实现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但是,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未脱离以人力操作为主、畜力耕作为主和使用有机肥为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限的。要使农业生产力能够迅速发展,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地保证农业得到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在实现合作化之后,它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这主要依靠工业的力量。毛泽东同志说:“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⑤工业对于农业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农业的技术改造离不开工业。离开了工业的支援,农业生产力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就生产的自然特征来说,工业和农业是有区别的。农业劳动的对象是活的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生物有着自己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它的发育和生长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周期,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自然力的制约。这就是说,农业同自然条件的关系特别密切,受到季节、地域种种条件的限制相当显著。在今天的科学水平之下,这些自然条件还不是人类所能控制的。到了农业实现工业化的时候,人类在农业方面对自然力的支配和利用,有可能逐步赶上或接近于工业方面的水平。农业实现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工业的主导作用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显示出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是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农业,才能有充分的粮食和原料去供应工业和城市居民的需要;只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才能对农业提供大量农用的生产资料。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这个基础的更加巩固,也才能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
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因素,它引导、带动着整个国民经济向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它以其现代化的技术逐步地改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面貌。毛泽东同志说道:“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⑥事实证明,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要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如果离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工业作为主导,那是不可思议的。
工业的主导作用是对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而言的。只有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之下,工业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各个工业部门都必须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才能显示出工业对农业的主导作用。以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一方面要调整工业战线使其适应农业生产情况;一方面要使工业大力支援农业。除了轻工业部门要利用农业的原料制造更多的轻工业品,供应城乡人民的需要以外,重工业部门必须尽自己的力量来为农业提供各种机械、化肥、农药、建筑材料、燃料、动力、运输工具等等生产资料,在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
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农业既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末,正确处理农业生产各部门间的比例关系,以便取得农业生产更大的经济效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来说,乃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农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种植业的生产配置方面,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粮食作物内部各种作物间的比例。(二)农、林、牧、副、渔各种经营之间的比例,特别是农业与畜牧业之间、农业与林业之间的比例。
粮食是农业多种经营的基础。解决粮食问题不仅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即解决六亿五千万人民的口粮、工业用粮以及储备粮等等),而且为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在安排农业生产的时候,首先要抓住粮食生产这个主要环节。但是,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除了粮食之外,还需要各种经济作物和各种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发展棉花、油料、蔬菜、烟叶、麻类、糖料、蚕丝、茶叶、果类、药材和其它经济作物;努力发展林业、牧业、渔业和各种副业生产。我们必须在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之间,在农、林、牧、副、渔之间,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做好全面安排、统筹兼顾的工作。
发展粮食生产同相应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经济作物得到应有的发展,轻工业才能得到充分的原料去进行生产。在大力发展粮食的条件下相应发展经济作物,也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一个方面。发展经济作物不仅可以支援轻工业生产,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加集体和社员个人的收入,为进一步发展农业提供资金。发展经济作物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作物要求不同的土壤、气候、雨量、温度等等自然条件。经济作物集中产区是当地有适合的自然条件和人们长期利用这种有利条件的经验的结合而形成的。根据因地种植的原则,经济作物集中区的存在,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利的。在粮食产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在经济作物区大量发展经济作物,这样做,可以使农业生产全面地发展。粮食产区和经济作物区之间存在一种社会主义的分工协作的关系,那是无庸置疑的。看不见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放松增加粮食生产的任务,那是极端错误的;反之,因为发展粮食生产而轻视经济作物的生产也是错误的,因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
粮食生产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畜牧业的发展为粮食生产和其它农作物生产提供肥料和动力,为城乡居民提供肉食、乳品和皮毛。农业和牧业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的地区农业和牧业可以同时并举;有的地区只适宜于牧业而不适宜于农业。牧业区的形成有自然条件,也有历史条件。因此,牧区必须根据本地的具体条件,贯彻“以牧业为主”的方针。如果忽视牧区的这些特点,企图“以农代牧”,企图变牧区为农业区,那是一种不符合客观情况的做法,其结果,农业没有可能发展起来,反而使牧业的发展受到损害。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林业同农业、牧业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林业的发展,可以为牧业提供大量的饲料和良好的牧场,也可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因为森林对于气候、雨量具有重大的调节作用,对于山丘的水土保持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发展林业便成为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轻视林业,也会损害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农业和工业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也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农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正确地处理农业内部各个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只有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之下,正确地安排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正确地安排农业和林、牧、副、渔各业的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以农业为基础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明确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贯彻执行这个方针,我们就不能孤立地去进行国家工业化,而必须以发展农业作为工业化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发展农业的时候,必须依靠现代工业,逐步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才能使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从综合平衡的观点去处理工农业间发展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
工农业的发展关系,在实质上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群众的相互关系,就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工农联盟的问题。刘少奇同志说:“为什么工业和农业必须同时并举呢?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的大国,在我国的六亿多人口中有五亿多农民,他们无论在革命斗争中和建设工作中都是一支最伟大的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只有依靠这个伟大的同盟军,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取得胜利。农民同盟军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革命时期是这样,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⑦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国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地主手里取得土地分给农民,使农民从封建所有制解放出来的基础上。在封建所有制被粉碎之后,我国的工农联盟进而建立在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农业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基础上。在农业实现合作化和公社化之后,工农联盟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这就是在巩固集体所有制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并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广大农民生活的改善和逐步提高,有利于巩固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积累和发展工业,有利于工人阶级对工农联盟的领导权。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实行工农业同时并举,结果是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都能顺利地实现高速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资本论》第3卷,第829—830页。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23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37页。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24页。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82页。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第33页。
?《中共中央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工作报告》。


第5版()
专栏:

经验、知识与客观规律
周铭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说:“我们决不要过分夸耀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为了这样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是要对我们进行报复的。诚然,每一次这样的胜利首先第一着是有我们所预期到的后果的,但是,第二着和第三着却有完全别样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它们往往把第一种后果的意义消灭下去。”①为了证明上述这段话,恩格斯举了几个例子。他说: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把森林根除,以求取得耕地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使这些地方的积蓄和贮存水分的中心也随着森林的根除而一同消灭了,致使这些地方陷于荒芜的状态。恩格斯在同一篇文章里接着指出,人们经过了几千年才学会在某种程度上预计到人们生产活动的较远的自然的后果,而要学会预计到生产活动的较远的社会的后果,则更加困难得多。为了证明这一点,恩格斯也举了几个例子。他说:当阿拉伯人学会蒸馏火酒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他们这样做,就制造了一种主要工具,使人们日后能够用来消灭当时甚至还没有发现的美洲土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没有想到由于他的发现,复活了欧洲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十七、八世纪,从事创造蒸汽机的人们,没有预计到他们创造的工具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关系革命化,没有预计到这个工具将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极大多数人则赤贫如洗,因而,起初会使资产阶级获得社会政治统治,然后就会引起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即引起这只能以资产阶级被推翻与一切阶级对立被消灭而告结束的斗争。
的确,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预料到它所产生的第一着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是容易的,而预料到它所产生的第二着、第三着、第四着……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确是有困难的。从人类的认识史上说,人们在长期的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实践中,尝过了说不尽的苦头,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才逐步地对于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人们的认识来源于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实践,而人们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实践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过程。为什么人们对于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后果特别是间接的较远的后果的认识是如此困难呢?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问题。
我们都知道,规律是客观事物的必然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而产生和发展的。追逐剩余价值、竞争、生产无政府状态,是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经济运动的规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及其全体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固有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些,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认识客观规律,需要经过千百万次的反复实践,才有可能办得到。例如,人们对于价值规律的发现与认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而商品交换是从一个未有历史记载的时候开始的,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价值规律已经在一个五千年至七千年的时期内实行支配了。但是,经过人们世世代代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行为中的亿万次的重复,才逐渐地发现和认识价值规律。可见,认识客观规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关键问题在于实践。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客观规律,又通过实践而进一步发现、认识客观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发现、认识客观规律的程度。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质,我们应当尊重它、认识它、掌握它,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人们对于自然的或社会的规律的认识程度愈深,则对于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的预料愈远,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得的自由也愈多;反之,则反是。所谓自由,就是对客观必然的认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次)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②应当看到,人们从不认识客观规律到认识、掌握和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从客观规律为人们的统治者到服从人们的统治,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在一个长期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这个过程的延长或缩短,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一是学会完备的知识。
恩格斯说过:“我们通过长期和常常是惨痛的经验,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比较和分析,也在渐渐学会理解我们生产活动的间接的较远的社会后果,从而有可能使这些后果也受我们支配和调节。”③人们要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既要有正面的、成功的经验,又要有反面的、失败的经验。有了正面的、成功的经验,又有了反面的、失败的经验,这种经验才是全面的经验。这样,才会使人们看问题、认识事物全面些,既看到问题和事物的正面,又看到问题和事物的反面。应当看到,丰富的经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总结和积累的正面的、成功的和反面的、失败的经验愈多,就愈能预料到生产活动所产生的间接的较远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就愈能在更大的程度上认识、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
要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还要有完备的知识。举一个例子来说,要认识和掌握农业生产的规律,不仅要研究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还要研究农业以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仅要研究古代的中国和外国农业生产的经验,还要研究今天的中国和外国农业生产的经验;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还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情况;不仅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还要研究农业技术科学(例如畜牧学、土壤学、肥料学、农业化学等等)。没有这些完备的知识,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和熟练地掌握农业生产的规律。马克思在研究经济问题的四十年的时间中,不仅研究了当时的和历代的经济学著作,详细地占有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资料,还研究了统计学、簿记学、实用工艺学、农业学、地质学、土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解剖学、以及古今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许多国家的历史,此外,他还精通或一般地懂得十多种外国语。唯其有如此渊博、深厚、完备的知识,他才能够深刻地揭发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写成了伟大的不朽的“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客观规律在内)都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工作,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客观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同时,我们又认为,对于真理、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而且,我们还认为在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限制,由于缺乏经验,由于知识不完备,还有可能犯错误。一般地说,经验和知识丰富的人犯错误少一些,经验和知识贫乏的人犯错误多一些。但是,是不是经验和知识丰富的人就不会犯错误呢?不是的。由于在实践中存在着客观规律与主观认识的矛盾,由于人们的认识常常落后于客观事物,因此,即使是经验和知识丰富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世界上哪有完全不犯错误,一次就完成了真理、一次就完全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的所谓圣人呢?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人民公社和大跃进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已经学会了相当丰富的知识。但是,应当承认,在我们面前,还有一个很大的还没有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要完成这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还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的实践,而且,还需要付出学费,才有可能办得到。我们要使完成这个飞跃的时间缩短一些,学费少花一些,这里,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善于在每一个前进的步骤中总结和积累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善于从古今中外的知识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尽可能地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第89页。
②《列宁全集》,第14卷,第194—1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2卷,第90页。


第5版()
专栏:经济资料介绍

石油工业的若干情况
陈庆宁
概况
石油工业的发展已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的时期。石油产品的应用范围很广,现在从石油加工制成的产品,总数已达二千五百种之多,而且新的品种还在继续增加。
据不完全的统计,1935年到1960年,全世界探明的石油储量(亿吨),有如下的变化:年代 1935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储量 32 48 70 105 218 429
全世界的石油总产量从1951年的五点二亿吨,增加为1961年的十一点二亿吨。
1961年,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社会主义国家占16.7%(其中苏联14.8%),资本主义国家占35.8%(其中美国31.6%),亚非国家占29.4%,拉丁美洲国家占18.1%(其中委内瑞拉13.5%)。
1955年到1960年,世界各地区石油炼厂的加工能力变化情况,如下表:地区 1955年(亿吨) 1960年(亿吨) 增长%社会主义国家 0. 85 1.64 92.9西欧 1.26 2.22 76.2北美洲 4.51 5.39 19.5拉丁美洲 1.05 1.61 53.3中东 0.64 0.81 26.6远东 0.41 0.70 70.7非洲 0.02 0.04 100.0
几个国家的剖视
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因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各有其特点。
美国有很长一段时期,石油储量一直居世界各国的首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都未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因此,许多炼油工业中的先进技术,都在美国得到优先应用。同时,美国的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因此,美国的炼油工业就以生产高质量汽油为重点。在炼油工业发展的同时,石油化学工业也成长起来。近几年,由于中东各国的石油资源相继大量发现,美国在储量方面已退居世界第三位。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石油资本却乘机渗入到许多石油丰富的殖民地,打入了许多老帝国主义的旧市场。现在在三十五个不同的国家里,都有美国的石油资本,仅炼油厂的加工能力,属于美国投资的就占这些国家总能力的36.7%。但近几年来,美国石油工业的国外市场为其他国家日益增长的石油产品所占据,国内市场已达饱和程度,因此,美国国内现在每年五亿多吨的加工能力中,经常有20%左右不能开工。从殖民地进口的廉价原油,沉重地打击了美国本国的原油生产,以致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对原油的输入采取限制的措施。
西欧各国大半比较缺乏石油资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以发展人造石油为主,其他少数国家则利用殖民地的原油发展了一些炼油工业。战后,炼油工业的加工能力虽然增加了四倍以上,但其中26.3%以上属于美国的投资,37.3%以上属于英国和荷兰的联合投资。在西欧,炼油工业在近几年内发展比较快的是西德、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其中尤以西德发展最快。从1955年到1960年,西德的炼油能力增了一点八倍以上。
苏联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受到相当大的破坏,同时,在第二次大战前,石油工业的基础也不如美国。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却给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优越的条件。首先是发展石油工业的计划性。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进行油田的合理开发,不但节省费用,而且对油田的保护和最终采收率的提高都十分有利。在炼油方面,目前苏联由于原油储量迅速扩大,采油工业迅速发展,所以加工工业一方面尽量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一方面积极兴建新的炼油厂。为了适应当前的情况,苏联以发展柴油机为主,如公共汽车、拖拉机等都以柴油机为主。炼油厂的发展则以节省人力的大型联合加工厂为主,很多原有的炼油厂都合并为更大型的工厂。1951年到1961年,十年间,苏联的原油产量增加将近四倍,炼油厂加工能力增加将近两倍。现在,苏联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已开始大量输出。1960年,苏联总共输出石油和石油产品三千多万吨。
前景
石油工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农业、工业、国防和人们吃、穿、用的需要不断提高,给石油工业提出了迅速增长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又给石油工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从石油和天然气在燃料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事实,也可看出石油工业这种迅速发展的趋势。
石油工业在技术上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目前,石油地质勘探正向地质条件复杂区、边远区、浅海区和深层发展,各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新方法的采用,大大地提高了勘探效率和准确度。随着新型钻井机械和新金属的应用,各种深井、超深井、斜井、多底井的钻凿和许多快速、高效钻井技术已成为可能。其他如利用高温、超声波,以至核能等钻井方法也在研究中。在采油方面,采用了注水、注气以保持油层压力,混相和热力等驱动方法,以及酸化、压裂等油井增产措施,目前有的最终采收率已能达到50%以上,比过去提高了近一倍。在石油加工方面,由于广泛地发展了催化技术,实现了各种定向、选择性加工等新方法、新工艺,使产品品种大大增加。近代物理新技术如辐射能、超声波等在石油加工中的运用,也日益具有现实的意义。有人估计:碳氢化合物的化学将由于辐射化学的引入,而开辟一个崭新的领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