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导航鸟
陆拂为
我初次认识导航鸟,是在南中国海面上。
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海水蓝得发黑,在热带阳光照耀下,沉重地颤动着,发出铅色的光芒,显得又壮丽、又威严。成群结队的飞鱼,在波涛浪峰间飞翔……。这时,突然飞来两只海鸟,绕着船桅盘旋,一个名叫辛华的小伙子先嚷起来:“看哪,导航鸟!”渔人就像遇见久别重逢的朋友,激起一阵热烈的骚动。白发苍苍的老船长喜悦地说道:“唔,快到家了……”。
我抬头仔细观察,觉得这种海鸟比它的名字更为美丽:它毛色纯白,躯体端庄,蓝嘴红足,翼大身小,伸开翅膀,足有一人长短。它使人联想起天鹅,但美丽中又增添几分刚强。人们告诉我,这种鸟经常在出现鱼群的海空盘旋,渔人跟踪前往撒网,常得丰收;每当海上发生风暴,它又能引导迷失方向的渔人返回海岛。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它带路鸟或导航鸟。听着这些动人的叙述,我想:清代著作《海国闻见录》中曾说过:“相传洋中有箭鸟,船到洋中飞来引导……”。所谓箭鸟,大概就是导航鸟了。
我们在珊瑚岛住下了。下午突然涌来几团乌云,大点大点的急雨像泼水样哗哗直下。我决定找辛华聊天去。他的住所在白色连沙堤的尽头,我沿着珊瑚碎屑、鱼骨、贝壳堆成的奇妙的道路走不多远,就被一截由成块珊瑚礁砌成的矮墙挡住了。里面,各种各样的珊瑚——它们像鹿角,像树枝,像菊花,像牡丹……堆成一座玲珑剔透,姿态万端的假山!我赞美地想:这真是个会生活的小伙子呵!这时,辛华闻声出来,亲热地拉着我的手,神秘地笑道:“请你脚步放轻一些,我家来客了,它没见惯生人。”我跟着他走进里屋,吓!只见他床头上,前后立着五只导航鸟……。这群不速之客惊慌不安地扑打着翅膀,但后来大概觉得:住在朋友家里很安全;同时,生客又不怀敌意,就慢慢平静下来了。
辛华怜惜地说:“好大的雨,人都会淋成病呢,它们都来我家避雨了。”我问:“你们怎么会和导航鸟处得这样亲密,这样熟悉呢?”他笑道:“这话可长了,当1954年我们刚来时,岛上遮天蔽日地飞起一大群。树林里积着厚厚的鸟粪,海滩上到处能够捡到鸟蛋。那时,它们是世代居住珊瑚岛的主人,我们是过客。说真的,我真害怕它们啄我头皮,把我撵走呢!后来,人才到得多了。有一次,两个船员逮了一只海鸟,美美吃了一顿。老船长知道后大发脾气,他说:‘导航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和它们友好相处吧!’从此,再没有人伤害过一只海鸟。1959年,一个考察海洋生物的科学工作队来了,他们来这里观察、研究、摄影,采集标本。回去后还在报上写文章,赞扬我们保护国家动物资源呢!”我笑道:“老船长看问题真有远见。”辛华说:“你刚来,还不知道它有多大能耐。它对这一带海里的珊瑚礁环、暗沙、险滩熟悉极了。我们渔船有两次碰到极为危险的风暴,但它镇静地把大家平安领回渔港。人们就称它为导航鸟。”辛华的故事,引起我很大兴趣。我回头看那些导航鸟,它们有的把尖嘴插在羽翼里,正在闭目养神;有的却睁大了眼睛,像是听入了迷……。
这时,天放晴了,我们决定进丛林去,探望导航鸟的家。一场雨水,使海岛上的一切显得更为洁净、明亮,空气又湿润又新鲜。树林里最多的是种名叫麻疯桐的阔叶树,树叶从根部长到树顶,杈丫纵横,郁郁森森。辛华站在树下,拍了几响巴掌,就像捅了下大马蜂窝,整个丛林都轰动了:黑的、白的、灰的、蓝的,形形色色的海鸟,飞舞出一大群。我拿起帽子招招手,它们就成群结队的冲我飞来,绕着头顶左右盘旋……。我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奇妙的情景,这真是鸟的天堂呵!
但是,我马上又看到,在这鸟的天堂里,也有着无耻的入侵者,把这里的宁静、安乐的气氛全破坏了!
一群导航鸟巡行了一天,从海上吃罢回来。突然,珊瑚岛上飞出几只强悍的黑?鸟,它们追击几只导航鸟,把它们逐出鸟群,再用利喙[huì]啄它们的头、颈、身体,逼迫导航鸟把刚吃的鱼吐出来,然后就在半空中用嘴把鱼接住,咽进肚去……。空中强盗就这样明目张胆,公然地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无耻的抢劫。
辛华用双手圈起嘴唇,响亮地打呼哨,大叫:“强盗鸟又来抢劫了!”他一喧嚷,只见珊瑚礁砌成的住房里,钻出一个个渔人的头来。大家喧呼、鼓掌、敲脸盆、打铁桶,替他们的朋友助威。地上的一群导航鸟发觉自己的伙伴遭受欺凌,也群起进行反击。一瞬间,海空羽翼纷飞,啼声四播。这场激烈的空战持续有五分多钟,黑?鸟寡不敌众,终于仓皇逃遁……。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导航鸟们绕着树林飞舞、盘旋、啼鸣,像是欢庆自己抗击侵略获得的胜利,又像是向支持它们的渔人表示谢意。


第6版()
专栏:

殷承宗的手
毛錡
在《文汇报》上读到一篇介绍殷承宗学琴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
他的手比较小,这对一个钢琴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先天性的限制,但是他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锻炼,终于克服了这方面的限制,出色地学习并演出了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李斯特《F小调奏鸣曲》这些技巧艰深、要求很高的作品。
对弹钢琴我完全是外行,根本不懂得手大手小是弹好钢琴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使我忽然记起苏东坡写过一首很调皮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不管怎样,它起码说明了灵巧的手指和弹琴(自然这里说的是弦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的。对我来说,通过这件事情,无疑的是增加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但是,重要的还不在这里,特别使我感动的是,二十岁的殷承宗,经过刻苦的锻炼,竟然克服了“手小”的先天限制,终于以出色的演奏获得了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第二奖。
生理上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对一个人来说当然是有着一定的限制的,没有非凡的意志和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更不要说取得某些成就了。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方面的例子。就说那个殷承宗经常演奏他的《热情奏鸣曲》的贝多芬吧,他是全世界闻名的天才音乐家,说起他成长为一个音乐家的过程,也许会使一般人感到惊讶哩!在贝多芬刚刚步入音乐领域的时候,不幸的耳疾就折磨着他,而且愈来愈严重,但是贝多芬没有气馁,他慨然接受了病魔的挑战,严正的宣告:“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许他毁灭我。”病魔的确没有能够毁灭他,尽管他后来由于严重的耳聋,以至于连演奏会上的鼓掌声和喝采声都听不见了,但他终于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音乐家,创作了至今仍然为人们热爱的、不朽的作品。在其他领域,也不乏这方面的先例,古希腊伟大的演说家德穆斯芬,原来是患着严重的口吃病的,但他立志要成为一个演说家,他不间断地练习,口里含上石子练习,跑步爬山也作长篇演说的练习。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个著名的演说家。
贝多芬和德穆斯芬的事例说明:关键在于有雄心壮志,在于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殷承宗克服“手小”的先天限制的事例,再一次告诉了我们这个真理。生理上的不足和缺陷,经过努力,尚且可以克服和弥补,那么其他的一些客观困难,经过艰苦的努力同样是可以克服的。


第6版()
专栏:影评

喜见银花添新枝
——看彩色立体声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
边善基
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声宽银幕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的上映,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欣赏乐趣。本来,银幕上的画面总是由上、下、左、右四个方面构成的,而现在立体电影却增加了前、后两个方面,因此使这个视野无限广阔的银幕画面,造成了强烈的透视感和逼真感。立体故事片还要求有故事情节,有戏剧冲突。也就是说,根据立体电影的特点,把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魔术师的奇遇》是达到了这些要求的。影片的故事很简单,写一个老魔术师,在反动统治时期,因受迫害而离开祖国二十五年后,他从国外回来寻找儿子。最后,几经周折,父子团圆。作者在写这个题材时,由于人物选得好,环境择得宜,使人看后,还是感到颇有新意。比如人物选的是,流浪江湖的老魔术师和解放后的公共汽车售票员,环境择的是,解放前后上海最有变化的闵行地区。这样,当影片的人物创造与立体电影的特点相结合时,戏的新意就出来了。一连串喜剧情节,就是在这些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人物之间展开的。而人物之间的“离而复合”的喜气洋洋的故事,又都是围绕着这个特定环境而蜿蜒舒伸。于是观众随着情节的进展,情不自禁地跟着主人公的脚步,“置身其中”的“游览”了美丽的上海城市。想想过去,看看现在,观众与主人公的命运共呼吸。它使人感到了我们生活的可爱。
《魔术师的奇遇》的构思巧妙,在于人物与环境的严密结合上。戏中一切环境的介绍,都是围绕着老魔术师“寻儿”的这个贯串动作出现的。无论是闵行、人民大道、杂技团,还是公社、摄影棚、外滩,可以说每个场景都有着魔术师“寻儿”的足迹。尽管场景几次辗转,但并没有使戏分散。显然,如果艺术家不在事先有所筹谋和安排的话,那是决难收到这个“立体”的戏剧效果的。我们还可看到,导演为了让观众在带上“偏光镜”看电影时,不致过分疲劳,同时又根据放映机“换片”的需要,因此又巧妙地把“休息”结合到剧情里去。这个“休息”的结合,确是体现了导演的苦心经营和艺术巧思。就戏来说,也正由此引出了一段全剧最有喜剧色彩的高潮。摄影棚在拍戏。拍的是,儿子找父亲。老魔术师来到摄影棚,他是戏外的父亲找儿子。结果,一场误会,假戏成真。摄影棚乱成一团,急得导演连呼“休息”。于是影片也就此暂告休息。此时休息,对情节进展来说,刚好告一段落,为接下来魔术师准备转道广州的情节作了转折性的伏笔。而对“写人”来说,它的“误会”,恰好加深了主人公“思儿心切”的描绘。这一出“摄影场里的笑话”,实在闹得有意思。
影片几位演员的表演着实出色。如陈强的老魔术师,韩非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即魔术师的儿子阿毛),以及程之的王小六子等,都演来浑朴自然,极为称职。尤其是陈强的老魔术师,他在很多动作的设计里,总是淡淡地流露出一种自己的职业特征。比如他刚一出场,在火车上摸出木梳的梳头动作,以及平时待人接物,常以右手向前胸一按,微微弯腰鞠躬的行礼如仪,都让人感到非常亲切、熟识。一眼望去,活像一位很讲究风度仪表的老魔术家在向观众颔首微笑频频答礼。另外,他在公社和摄影棚里几次寻儿的几种不同表情,也是演来各有层次,恰到好处。他见“老阿毛”时的捧腹大笑,见“女阿毛”时的莞[wǎn]尔一笑,以及到摄影棚遇见第三个阿毛时,由于对方年龄、性别和所处的“寻父”情境,刚与自己追求的设想吻合,因此他不问情由,满怀感触地向摄影棚跑去。这里演员越是“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表演,也就越引起观众在笑声里对人物的惋惜和同情。陈强不瘟不火的表演把这位善良的饱受风霜的老魔术师演活了。
我觉得,影片在剧本创作方面,如何选择些显而易见和最便于立体电影表现的细节,来加强人物性格的刻划,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要是影片在写魔术师的寻儿过程中,能再多用些篇幅,多选择些细节去适当的突出一下他以“老眼光看新事物”的处世态度,也许会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的。又如对演员的创造来说,又怎样多用一些夸张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以此去适应立体电影由于影像缩小,不易把演员细致表情表现出来的局限,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钻研的。


第6版()
专栏:新书架

“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
库尔班·阿里是哈萨克族当代知名的诗人。他的童年、青年时代是在天山草原度过的,那时候,他经常坐在阿肯(游唱诗人)身边,听他们用饱含悲愤的声音唱诅咒旧社会的歌,后来便直接和别人赛起歌来。这对于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久他参加了反抗旧社会的斗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选辑了他解放后写的诗歌。这是天山草原的新牧歌:它赞美着牧场的绮丽景色和牧人们的幸福生活,歌颂着新生的祖国和“像跨上了四十匹骏马”一样飞跃前进的家乡,倾吐着牧民们对党、对毛主席的由衷热爱。此外,作者还用饱含血泪的歌,唱出了哈萨克人民在旧时代的悲惨遭遇;新旧生活的鲜明对比。
(柯)


第6版()
专栏:

真理的生命力
申辙
每次到南京去,我总要到雨花台上走一走,每次到雨花台,我总要到烈士纪念馆去看看。我爱在一个玻璃橱前,久久凝视着一个女烈士在监狱中制作的几件遗物。一个朴素的枕头套上,用中英文绣着两行闪闪发光的蓝字:“为真理而战斗”,一个枕心上绣着一个展翅欲飞的大雁,旁边用中英文绣着“起来”“get up”。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用铜元磨成的两颗铜心,一个铜心的正面缕刻着一个“健”字,反面刻着一个“美”字,一个铜心上刻着“永是勇士”四个字。这是二十五年前,烈士郭纲琳同志在已知死不可免的日子里,在狱中制作的。那时,她是一个刚刚二十几岁的青年。这几件遗物,既不比激昂的演说词,又不比悲壮的绝命书,但从那一针一线,一字一句,一点一滴之中,却那样鲜明而自然地流露出一个革命者自豪、坚韧、勇敢、乐观、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胸怀,和一颗赤诚、纯洁而美丽的心。
年轻的郭纲琳同志,在敌人法庭上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说她参加革命是“危害民国”,她义正词严地回答:“谁丢了东三省,谁就是危害民国。”理直气壮,驳得敌人哑口无言。在监狱中,她的哥哥想疏通国民党营救她,让她向国民党低头认错,她在给哥哥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不能屈服在一个无罪而加上有罪的名义下来遵从你。”钢刀与柔情都没有动摇了她的气节,当她已经知道死不可免的时候,她还是那样平静地绣着那个展翅欲飞的大雁,表白她奋发的意志,瞻望着革命前程。最后,她悲壮地唱着国际歌,从容地走上雨花台。
我默默地想着:在生死的关头,郭纲琳同志为什么能够视死如归?为什么她在淫威的敌人面前毫无惧色?为什么在长期的监狱折磨中,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问题,在她那个枕头上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为真理而战斗”。一个革命者,当他真正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他就会有最大的勇气,最坚定的毅力和最宽广的胸怀。这就是真理的力量,真理的生命力。


第6版()
专栏:

红雀
傅仇杜鹃树上的小红雀,你唱的什么歌?气象台上的红姑娘,你又看见了什么?听见红雀叫三声,蓝天丽日多暖和;红姑娘报告春天到,社员忙着播青稞。看见红雀竖羽毛,连天风暴压山河;红姑娘传出雷雨信,社员忙着护苗禾。头上的云海多宽阔,怎能挡住小红雀;天空的世界多神秘,红姑娘能开天门锁。小红雀展翅飞出窝,飞向太阳红似火;红姑娘挣断奴隶锁,再大的风暴能飞过!万里天空一点红,红雀高唱飞天歌:唱翻身的藏族女奴隶,耕云播雨管山河!


第6版()
专栏:

家在青山绿水间(水粉画)
徐启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