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金首相来过我们这里”
黄钢
还记得吗,金日成首相他是什么时候来过这里?谁还记得这些?
谁还记得朝鲜边境森林中报春的鸟鸣?谁还记得白茂高原上溪谷里踏过的雪印?谁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初春,金日成同志率领抗日游击队返回祖国战斗时的英俊形象呢?
人们都记得这一切。
人们都记得那时候进入了朝鲜国境的抗日游击队……
“我们都记得带领队伍的金日成将军,一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就摘下了一束盛开的金黛莱,眼望着他那怀念已久的祖国山川……”
“我们记得他那时候还说:祖国的金黛莱呀,越看越美丽!他还说:金黛莱花散发出祖国的芳香,它鼓励我们在战斗中更加勇敢!……”
人们复述着金日成同志烈火般的战斗热情,牢记着他那种活跃的青春的形象。
“金首相来过我们这里”——从鸭绿江南的白茂高原到东西海岸,无论是在共和国北部的山陵地带和那里的条条河川,无论你走到朝鲜什么地方,无论你访问哪个部门,那里的人们,都会神采奕奕地对你复述着这一切。
你会发现,金日成同志不但是以他卓越的领袖的预见武装了全体朝鲜人民,而且人们还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着金首相跟他们亲切的会见,叙说着会见时愉快的交谈……
人们都记得金日成同志1945年凯旋回国以后,1946年初夏在普通江工地上和平壤人民一块儿进行的劳动;记得他那时说过的关于农田水利化的理想和展望:“我们所有的江河都不能让它白白流走……”
现在,朝鲜土地上已经出现了像蛛网一样密布的灌溉网,任何一个偏僻山村之中,都响动着动力脱谷机的轰隆隆响声。从金日成同志二十多年前率领抗日武装返回祖国进行过战斗的白茂高原一直到军事分界线北沿的农业合作社田野,成千上万台的拖拉机、和许多载重汽车、推土机、播种机、收割机以及其它各种机引农具繁忙地进行着工作……
1951年,当北朝鲜还在一片火海中的时候,金日成同志就已经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亲自组织和主持了平壤等各城市战后恢复建设的总计划工作;在那些经受着狂轰滥炸的土窑里,绘制出战后平壤的新蓝图、设计和规划了机械制造工厂和各种工业企业的计划……
“金首相来过我们这里”——当战火还没有熄灭的1953年春天,“金日成同志就亲自来到我们熙川的工作母机工厂”;他来到那里,和那些响应党和领袖的号召、为了建立新的机械制造工业基地的青年工人们见了面;这些男女青年从共和国北部各地背着机器和零件,翻山越岭,涉水渡河,跋涉了千百里之后,在偏僻的熙川山谷里送出了开山辟岭建立厂房的爆炸巨响,并且在那地下厂房里传出了阵阵风镐声……
“金首相来过我们这里”——黄海炼铁厂的工人们说:“战争停止以后的第三天,金首相就来到了我们钢铁厂……”那是在1953年的7月底,工厂区内外还都是杂草丛生。战争期间这里落下了三万颗巨型炸弹,每一平方米土地平均摊上了两个深深的弹坑,地面上铺盖着炸弹皮和破铁片……金日成同志踏过了那些残砖碎瓦和丛生的杂草,绕过了断垣残壁以及歪倒在地上的铁塔,在这个千疮百孔的工厂区内出现了……
“敌人已经失败了!”金日成同志对那些围聚在他身旁的工人们说:“他们已经和我们签了字,屈服了。他们停战是被迫的。但是他们破坏了我们很多东西!同志们,可能你们在这里重新拿起铁锹的时候,我们的祖国还不能供给你们一斤钢铁,甚至我们还拿不出一撮水泥来支援你们;可是,我知道你们——工厂的英勇保卫者——会用什么样的行动去回答美国侵略者!美国人说了些什么,你们知道吗?……”他环首四顾,问他的工人朋友。
“他们说:‘你们朝鲜人的烟囱里再也冒不出烟来了!’”
有人豪迈地回答。回答的人是笑着的。
金日成同志也笑了。“你说得对——现在就要看我们的了……”他对那些工人同志们说。……从这时候起,金首相一共有八次来到黄海炼铁厂,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几乎在同一时期里,金首相到另一个钢铁中心——降仙炼钢厂去视察过十一次。1953年8月3日,金日成同志到降仙炼钢厂对那里的钢铁战士们说道:“敌人现在叫嚷:北朝鲜的共产主义者用一百年的时间也不能再起。同志们,你们要对着这些家伙的头顶,给他们一个钢铁的雷击!”
工地上的进军——“钢铁的雷击”从这里起就开始了。
不久以后,降仙炼钢厂就倾泻出战后出炉的第一道钢铁的瀑布。黄海炼铁厂厂房里马上也传出了机器的隆隆声响。无论是锤打的汽锤和工地上来回奔跑的火车,它们都用急骤的节拍回答了首相的号召。是的,朝鲜工人们曾经用手摇的绞车搬运过重量的物件,城市的居民也曾经在废墟堆上度过了紧张的日日夜夜。但是曾几何时,破碎的城市和家园都重新苏生了:人们到处都可以看见电焊工人手里所放射的朵朵蓝花,崭新街道上第一次响起了旅行汽车的喧哗……
“他先后一共七次来到我们青山里,”平安南道江西郡青山里农业合作社第四作业班班长文贞淑叙述道:“1960年2月5日,首相到我们青山里,他一下车就推开了我的家门;进门以后他问‘你们好!’他甚至注意我们每天早上吃的什么饭,问到我们的‘生活怎么样?家里几口人?’……”
文贞淑后来对人说:金首相那次非常细致地、挨门逐户地一个个打听每一家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当时青山里合作社的情况是:年终结算的结果,造肥和谷物生产计划都没有达到预定的指标,合作社管理委员会内有人认为这只是劳动力不足的缘故……
文贞淑当时告诉金首相:在她的农业作业班,生产计划只完成了70%;计划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第四作业班原来共有劳动力四十二名,可是有五六个姑娘出嫁了,另有四个作业班班员参加到机械化作业班,还有七个人去搞畜牧业,六个人去参加了建设班,再加上有人去务育果木、参加讲习会、派去学习等等,作业班里剩下的基本劳动力就只有十六名了。
金首相听到这里,马上问道:“要照这样,很快就要播种了,你们的人力来得及吗?”
“那是来不及了。”文贞淑老实地回答。
金首相一直注意倾听农民群众的谈话,对他们提出问题,仔细地询问。金首相这次在青山里逗留的十五天,除了和文贞淑这样的人民军烈属(她的丈夫在1950年参军,后来就牺牲了)、军属和爱国烈士家属进行了谈话以外,还找了一些老农促膝谈心,讨论了农事耕作问题……同时金首相又参加了农业作业班的小组会议,召开了郡党员大会,在那次有名的青山里大会上提出了青山里方法……
据青山里农业合作社管理委员会的干部后来说,金首相那次在青山里的现场教诲中特别打动他们心弦的有下面这样的一段话;金首相对他们是这样说的——
“虽然你们认为,农业社一切工作不顺利是由于劳动力不足的缘故,但是我看事情不是这样。”首相说农业社在完成生产计划方面产生“缺点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把力量集中于农业工作,而是把力量分散到其他的很多工作上面了。”
金首相还说过:“在农业社,主要的工作……是农业生产,就是搞农事。因此,农业社必须把一切力量集中于农事。”
金日成同志在青山里进行现场指导的著名讲话,科学地分析了当时的新环境,提出了适应新的环境,改善党和政权机关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法的明确方针和正确地经营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办法。
金日成同志在青山里做出的榜样深深地影响了全国——它有力地指导了国家经济生活的蓬勃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热潮。
“1960年秋收以后,金首相又来到我们青山里,他亲自动手——带领着干部做出了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和作业班优待制(即超额完成了国家生产计划时,其超额收入全部归作业班社员所有)进行分配的榜样……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还召集了江西郡的干部一块儿来到现场。还有其它郡的干部在参观后也按照这一原则执行了秋后的分配工作。”
青山里的人们很愿意历历如绘地对参观者谈论着金日成首相关心农民住房问题的情况。他们说:“我们起先把两层楼和一层楼的新住宅盖了四、五百栋,那时候让好几家农户搬进到一栋楼里去共同居住。首相来了,他走到楼上看看,又来到楼下,对老乡们征询了意见之后,就说:要是农民们住一层楼,养鸡养兔子种菜就更方便一些……金首相还表示,农民各家各户分开来住,还更适合一些。后来我们就只盖一层楼的平房住宅了……”
“起先我们想的是:把农户的两层楼房盖在一起,出去的时候,坐汽车一块儿出去,一块儿回来……”青山里农业社干部回忆着说:“金首相听了我们这种想法,他笑着说:‘农民的房屋可以围绕着农田……分散一些不要紧,只要是对经营农田有利,就方便一些。’这样我们才领悟过来,心想:可不是么,农民的主要工作是务育农田呀!”
青山里农业社的干部继续说道:“我们遵循首相的主张后来盖起了一家农户住一栋的平房住宅,首相又来到这里,他在房里房外前前后后地看了一看,他说:‘你们看,这里没有猪圈!还应该有个养鸡和养兔子的地方才好呀……’然后,金首相又在新盖起的房簷下伸出了胳膊,比划着说:‘我看这个房簷太短了,要下起雨来,农民的房子里会飘进雨水的……’。首相对社员的生活设想得这样细致,后来我们的房屋建设就有了很大的改进。”
现在,无论是谁,只要是沿着平壤—南浦公路走过青山里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山麓田边那些美观适用的新建住宅,看到茂盛的禾稻好像是绿波荡漾一般地随风起伏,田垅的内内外外浸润着清亮的水——朝鲜同志把这些从灌溉渠道里送来的充足的流水,亲昵地称之为“生命的水”!
其实,就在这一片令人喜悦的朝鲜大地上,还生气勃勃地流过了另外一种滋养着英雄的土地和英雄人民的“生命的水”——这就是已经经过了胜利考验的朝鲜劳动党中央与金日成同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思想,这就是朝鲜劳动党中央及其领袖金日成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第4版()
专栏:

“纱笼”——万能的服装
“纱笼”,是东南亚各地,特别是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热带地区流行的服装。
但是,“纱笼”的原意是“套”,因此,它并不单指服装。如袜子可称为“脚纱笼”,信封可称为“信纱笼”等。作为衣着的“纱笼”,除用来做外出服装外,洗澡或在河里游泳时,可作为浴衣;睡觉时可作睡衣。同时也可作为头巾或钱袋,可作为小孩子的摇篮,可作为把小孩挂在腰间的挂带。所以,“纱笼”被称为万能的服装。
男女所穿的“纱笼”的原料和花纹都有分别,穿时打的结也不同。男人“纱笼”上的图案是方格子,女人则有美丽的花纹。
(伊人)


第4版()
专栏:民族志

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巴图齐人和巴特瓦人
艾田
在非洲的中部高原,在古老的尼罗河发源地,正是新近获得独立的卢旺达和布隆迪所在的地方。它们既是世界最高人种巴图齐人的家乡,又居住着世界最矮人种巴特瓦人。巴图齐人和巴特瓦人的身材相差悬殊:巴图齐人平均身高达二米,巴特瓦人平均身高一点三米。
巴图齐族巨人住在大湖区域的高原群山里,在卢旺达二百六十万人口中约占16.5%,在布隆迪二百一十万人口中约占12.3%。巴图齐人由于身材高大,头部就显得小些,手臂和手腕也显得细瘦。他们的皮肤是黑色的,但和黑人不是一个种族。他们是从北方迁来的,属于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的过渡类型。
巴图齐人以牧畜为生,把牲畜看作他们的“钻石”,牲畜占有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标志。他们主要的食物是牛奶和豆类。
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基本群众是巴胡图族农民。比利时殖民者统治卢旺达和布隆迪的年代中,常常在巴图齐人和巴胡图人中间制造不和。1959年11月,当卢旺达和布隆迪人民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时,比利时殖民当局就故意在两族人民中间挑起民族冲突,然后又借口恢复“秩序”,从刚果派出大批军警去镇压。但是,英勇的卢旺达和布隆迪人曾奋起反抗,解除了比利时军警的武装,随后又用棍棒、长枪和小刀抗击赶来镇压的比利时巡逻队。
巴图齐人以善于舞蹈出名,巴图齐舞是非洲最出色的舞蹈之一。布隆迪的首府乌松布拉经常举行舞蹈表演。舞蹈开始的时候,鼓师们先敲动大鼓(他们叫做“戈马”)。这时候,“咚—咚—达达达—咚”的声音立即在广场上空回响,观众们团聚在广场的四周。一会儿,身高二米以上的舞蹈者进场来了,手里拿着长矛,上身露出壮健有力的、鼓着肌肉的臂膀,下身穿着五颜六色的棉布裙子,头上戴着用猴毛和珠串做成的拖着长尾巴的白色头饰,脚踝[huái]周围绕着铃当,庄严地站在广场中央。鼓声忽然转了一个更加急迫的旋律,舞蹈者呼喊着向前冲去。于是,整个广场上充满了跳跃腾起的动作。他们从地上跳起,弯着腰、低着头,然后又落到黄色的沙地上,手里舞动着长矛,表演冲杀的动作。战斗到紧张时刻,简直间不容发:鼓声、长矛互相击撞声、脚底下黄沙的翻动声和脚踝上铃当声,响成一片,构成一首炽烈的战斗舞曲。
巴图齐人最出名的舞蹈家名叫布特拉,他身高二点三米,体重一百二十多公斤。布特拉的单人舞最引起人们的兴趣,当他那庞大的身躯在广场上旋转、跳跃,像弹簧一般弹向空中,然后又轻轻地落下来,挥动长矛急速转身的时候,常常引起欢乐的高潮,成为观众一种最快乐的艺术享受。布特拉是如此出名,甚至当地的钞票上都印了他的肖像,这也反映了巴图齐人对舞蹈的热爱。
“巴特瓦”,在班图语里是“小人”之意。巴特瓦人又称为皮格迈人。他们是当地土生的居民。但也有人说他们同南非的布希曼人有联系。他们住在刚果河、奥里维河和伊图里河两岸偏僻的热带森林里,一小批一小批地分散在身材高大的邻居之间。这个矮小的民族的人口,在卢旺达约占全部居民的0.67%,在布隆迪约占1.13%。巴特瓦人低矮粗壮,肤色较周围的黑人民族浅些,脸宽,嘴大唇薄,头发卷曲。他们喜欢把牙齿锉得整整齐齐。他们操的语言是邻人——班图人和其它民族的语言。
被挤到偏僻的热带森林里的巴特瓦人,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保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被分成单个的人群,每群通常在严格限定的区域内游动。原始的狩猎或陶器生产,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方法。巴特瓦人很能吃苦耐劳,他们熟悉动物的惯僻,是非常出色的猎手。他们虽然矮小,但却能勇敢机智地猎取大象。狩猎武器主要是标枪和铁尖的毒箭,有时也使用陷阱。他们还不懂得熔炼金属,只是从班图人那里换取铁器;同时,以狩猎、采集得来或自己生产的物品,从邻居民族换取农产品和工艺品。比利时殖民统治者只知道敲骨吸髓地掠夺,因而使巴特瓦人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这一矮小的民族虽然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但居民人数仍不免年年减少。
现在,全世界身材最高的、体格结实的巴图齐人和矮小而勇敢的巴特瓦人,都是卢旺达和布隆迪这两个新独立国家的公民,他们将共同建设自己的未来。


第4版()
专栏:

巴姆巴斯草原——阿根廷的心脏
吴关琦
阿根廷是世界上的主要农牧业国家之一,以出产小麦和肉类闻名。在阿根廷的出口商品中,农畜产品占总值的百分之九十五。一九五九年阿根廷的小麦出口量在世界上占第三位,冻肉出口量占第一位。
提起阿根廷的小麦和牲畜,人们就会联想到它的巴姆巴斯草原。
巴姆巴斯草原主要包括整个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圣塔非省南部、科尔多代省东部以及拉巴姆巴斯省的部分地区,除了东北部和南部有局部的山丘外,全境地势平坦。因此,人们在巴姆巴斯草原旅行的时候,视野非常广阔,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年四季不冷不热,虽然也有寒冷的日子,但不会危害作物的生长。全年雨水均匀,没有干季湿季之分。大部分地区都是肥沃的黑色土壤,腐植质比较丰富,只要很好进行轮作,不施肥或少施肥也能增产。由于具有这些条件,巴姆巴斯草原就成了世界上最理想的农牧地区之一。
十九世纪末期,西方殖民者发现巴姆巴斯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后,就向这里大量移民,垦殖土地,修筑铁路,使它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地区。巴姆巴斯的面积仅为阿根廷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但聚居着全国四分之三的人口,集中了百分之七十的铁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之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就位于巴姆巴斯的东部。布宜诺斯艾利斯既是阿根廷的首都,也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它提供了全国需要的百分之五十的工业品。阿根廷的小麦和肉类绝大部分是从这里出口。巴姆巴斯北部的罗萨利俄城,是阿根廷的面粉和水泥工业的中心。
早期的西班牙殖民者把牛、马和羊带到了大西洋沿岸的拉普拉塔地区后,由于没有建筑栅栏,巴姆巴斯草原逐渐成了野牛和野马的自然繁殖场所。当地居民也以猎取野牛为生。他们猎取野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牛油和皮革,牛肉则输往巴西和古巴。公元一八○○年至一八二五年间,阿根廷从事猎捕野牛的有二千多人。以后,有人围筑栅栏养牛。由于养牛业能获得厚利,大畜牧主就引入良种,改良品种,并且种植营养丰富、产量较高的紫花苜蓿作为饲料。一公顷的紫花苜蓿可以喂养两头牛,但同面积的一般牧草则半头牛也不能养活。牛吃了紫花苜蓿后很容易长肥,不需要再吃其它谷类饲料。这样饲养出来的牛可与美国以玉米饲养的牛媲美。紫花苜蓿不但是很好的牧草,而且是肥效极高的绿肥。所以在阿根廷养牛和种植紫花苜蓿是很难分开的。目前巴姆巴斯草原集中了阿根廷四分之三的牛群。此外,巴姆巴斯还是马的集中产区。
十九世纪末叶,阿根廷人还没有吃羊肉的习惯,就是穷人也不吃羊肉。那时候养羊主要是为了取得羊毛。但羊毛并不是用剪子剪下来的,而是把羊杀死后,让羊皮腐烂,然后再拔羊毛,羊体就作为砖窑的燃料。据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城的几个比较古老的教堂中,还能找到用羊肉烧成的砖。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对肉类的需要量增加,羊肉出口贸易才有发展,居民也才养成了吃羊肉的习惯。巴姆巴斯目前集中了阿根廷百分之二十七的肉用羊。
巴姆巴斯小麦分布地带的外形很像新月形,这是因为北部和西北部温度高,雨量多,西部和西南部的水分少,小麦不能大量种植;而东部又是沼泽区,排水不良,影响小麦生产。由于巴姆巴斯濒临大西洋,交通方便,地势又十分平坦,适宜于农业机器的操作,所以每当小麦收割后,就直接由打谷机在田野里加工脱壳,然后再将小麦装袋,经由铁路运往沿海港口。因此,在巴姆巴斯种植小麦的大农场和大庄园比较集中。阿根廷的玉米主要产区分布在新月形小麦带的东部。
巴姆巴斯几乎集中了阿根廷百分之八十五的小麦和玉米的生产。阿根廷亚麻子的生产在世界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一九五八年亚麻子的播种面积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占世界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目前巴姆巴斯集中了阿根廷五分之三的亚麻子生产。此外,巴姆巴斯还出产燕麦、大麦和黑麦等谷类作物。


第4版()
专栏:

雷克雅未克
陈大远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这个名字是很别致的,它的意思是“冒烟的城市”。据说,在古代,人们看到这里有一团不散的烟雾,经过考察,才发现有许多温泉,误以为烟雾是温泉里蒸腾着的水汽。于是,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把它叫做“雷克雅未克”。
的确,这里温泉很多,城市里使用的热水、暖气,都是取自市郊的温泉。温泉的水,压上水塔,流过二十公里的管道,再送到每个住户的房间,从这里放出来的热水还可以冲茶。雷克雅未克借助于温泉的独惠,很少用煤,因而城市显得很干净,没有煤烟熏扰,无怪冰岛人说,现在应该把它叫作“无烟的城市”。
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首都中最靠北的一个,位于北纬六十四度,离北极圈很近。按说这里应该是很冷的,但是,由于大西洋暖流的关系,气候还是比较温和。冰岛人常常对外国客人这样说:不要被冰岛这个名字吓住,冰岛本来应该叫作绿洲,而格陵兰(即绿洲)应该叫作冰岛。
这个城市树木很少,这是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并不是冰岛人不喜欢树木。相反,他们费了很多苦心,从外国运来一些树苗,栽植到住宅区。春天,它们长出嫩绿的叶子,秋天,它们变成金黄或血红的颜色,即使屋边墙角仅有的一株两株,也成了最美丽的和最难得的风景点缀。
城市的房屋多涂成红红绿绿的颜色,在气候比较寒冷、树木比较稀少的情况下,它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
雷克雅未克西面滨海,北面和东面环绕着高山,每当朝日初升或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个个山峰现出娇艳的紫色,海水变成深蓝。如果是冬天,山巅盖上白纱似的积雪,更使这里的山和海,带有温带所不易看到的颜色。
城市的一些主要建筑物,像议会大厅、政府大楼、雷克雅未克大学、国家博物馆等等,都聚集在市中心区的一个湖边。湖并不大,但它是雷克雅未克最美丽的地方。碧蓝的湖水,像一块大理石一样嵌在那里,湖水映着富于色彩的建筑物的倒影,野鸭成群地在那里游来游去。到了冬天,湖封冻了,就成为孩子们滑冰的乐园。
除了这个湖之外,没有可供游览的公园。可是这里有规模不大但别具风格的历史人文博物馆、国家画廊、茵那尔雕塑博物馆,它告诉人们,冰岛有悠久的历史和自己的文化传统。
冰岛人很尊重他们自己的古老文化传统,冰岛的文字,冰岛古代的文学“萨加”和“艾达”,是他们经常引以为骄傲的。甚至,现在还有很多妇女,穿着冰岛比较古老的民族服装。
冰岛人的性格比较沉静,喜欢读书,爱好文学。所以,这个城市虽只有六万多人,却有五家出版社,有五家报纸,还有许多书店,书店里出售他们自己的和从许多国家进口的书籍。但是,一种新的倾向引起冰岛人的忧虑。为数不少的青年人,改变了优良的传统习惯,经常酗酒,泡咖啡馆,跳摇摆舞。据说,这种颓风和美帝国主义的占领有直接关系。
美帝国主义在凯夫拉维克有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它离雷克雅未克五十公里,因此,美国佬天天到这里来,他们像瘟疫的传播者,向冰岛的青年们散发着毒素。书店里出售美国的黄色书刊,电影院里放映着美国的诲淫诲盗的电影,这些东西像毒蛇一样,啮噬[niè-shì]着冰岛的青年。由于冰岛人民的义愤,冰岛政府曾经向美国驻军进行交涉,结果是,美国佬到雷克雅未克来,只能穿便衣,不准穿军装。这无异于毒蛇的外面又加了一层保护色,更是清浊不分了。
1960年,雷克雅未克的人们曾经推派了两千多名代表,从首都徒步游行到凯夫拉维克,抗议美军侵占冰岛,要求赶走这群吃人的毒蛇。如果毒蛇被赶走,雷克雅未克就一定会恢复它的更为美丽的面貌。(附图片)
图为雷克雅未克的湖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