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在天目山区的一个生产大队里
本报记者 季音
秀丽的浙江天目山区,现在到处生意葱茏。这里早稻已经收完,晚稻也已是绿油油一片,各种旱作物也都长得十分茁壮,今年的年景很不坏。
听这里的一些同志谈到,山区人民近年来大办粮食的劲头很足,成绩很大。但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如何处理好山区林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关系。这里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全面发展山区经济的基础上增产粮食,在那里,山林茂盛,粮食丰产,两业都很兴旺。另一种是用毁林种粮的办法,虽然收了粮食,但有些地方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最后对林粮生产都不利。这样做的生产队现在已经比前些时少了,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临安县昌化区委的同志,要我到昌化公社芦岭生产大队去看看。他们说,在山区应当如何发展粮食生产,在那里可以得到明白的回答。
变化从何而来
8月初的一个大热天,我来到了芦岭大队。
这里是全山区,土地总面积七千零十六亩,山林却占了95%,余下的三百五十六亩水旱耕地,散落在山洼里,日照时间短,土质大多是悬岩风化的黄土,产量低,不够吃,在1955年前,每年缺粮一万多斤。
现在的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了。在近四年中,这个大队的粮食总产量每年都递增两万到三万斤,经济总收入也逐年增长。“大河有水小河满”,社员的经济收入去年就比1957年增长了22%,大多数社员家里都有了余粮,鸡鸭满院,国家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收购计划年年超额完成。
这个明显变化是怎样来的呢?他们说,“你要了解这个秘密,先到山上去看看吧。”第二生产队队长王国英带着我,沿着山间小径,翻过一个山头又一个山头,只见每一个山头都是林木参天,郁郁苍苍,有麻栗、青冈、檫树等各种珍贵的用材林,有桐油树、乌桕[jiù]树、油茶、桑树等经济林,昌化的特产山核桃树已挂满果实,新栽的桃树吐出了新芽;下望山边的水田里,是一片翠绿的晚稻和各种作物,水塘上漂着菱叶,好一幅丰盛的山林景色。王国英说:“你看,我们又种粮食又种树,这就是我们的秘密。”
这个大队里也曾经有人主张:“山湾湾里田太少,要增产粮食,就毁掉一些山林吧。”但是老农们说:盲目开山是吃子孙饭,我们不能干。“开山种粮眼前饱,山上种树万年福”,增产粮食得从田里想办法。
怎样想办法?第一条是水,而水就得从治山开始。王国英带着我爬上了高高的毛屋岭,岭下是一片连一片的水稻田。这岭在1953年前还是个光山头,蓄不住水,六七个晴天,岭下的稻田就干了,一下大雨,山洪与黄土滚滚而下,淹没庄稼。1953年后,他们在这岭上栽了大量麻栗和杉树。现在这里已是一片青葱,山沟里流着一股清泉,不论晴天雨天,总是那么清澈。王国英说,现在就是晴一两个月,水源也不缺乏。芦岭大队一边栽树,一边还修建了山边原有的十一个水塘,新挖了七个水塘来蓄水,使95%的水田都能用塘水灌溉。去年,这里曾有七十多天未下透雨,可是山湾里还是流水淙淙,水稻获得了丰收。
水的问题解决了,第二步就抓改变耕作制度。这里的水田过去因为灌溉不便等原因,种的全是单季稻。从1958年起,他们根据水田的不同条件,最好的田种连作稻,较差的田种间作稻,最差的山坞田仍种单季稻。现在三百二十四亩水田,已有一百五十亩一年种两季水稻。我们在山湾上看到有的水田里,矫健的山区姑娘们正在割间作早稻,早稻割去后,留下的间作晚稻已长得一尺多高,再有一个多月也可以收割了。
复种指数一增加,肥料又成了突出的关键。“肥从哪里来?还是要靠它!”王国英指着面前的大山说。山,是取之不竭的肥料基地。这里田少稻草少,牲口的饲草,沤厩肥的垫栏草,都得从山上来。他们每年要有一万多担厩肥送到田里。而山坞里的单季稻施的则全是用嫩草、落叶积成的土杂肥。芦岭大队还紧紧抓住了养猪这一条,现在猪的头数已平均每家养两点一头,王国英说,“养好了猪,人有肉吃,田也肥了。”
山湾湾里一天只晒到半个太阳的芦岭大队,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了生产上的矛盾,使稻田产量逐年增长。解放前这里一亩田打不到三百斤,今年这儿早稻平均亩产量已达到六百斤。
一条好计
山林占了总面积95%以上的芦岭大队,要完全靠三百多亩耕地来使粮食大幅度增产,当然是困难的。因此他们还找出了增产粮食的另一个补充办法:合理轮番,林粮套种。
开山种粮,本来并不是绝对不许可的,问题在于如何合理种植。不合理的开山,会破坏山林,造成水土流失。而合理的开山,反而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加快山林的绿化。芦岭大队采取的就是后一种做法。
他们开山种粮的是采伐迹地、半荒山,或一些杂木林山。这些地方有的树木稀少,有的已是光山,他们就在这里种上玉米,第二年点上桐籽,插上杉苗。到第三年,桐树长大结籽了,就停止套种玉米(他们叫做“退粮还林”)。到第五、六年,桐树结籽旺季已过,开始萎败,而杉树已长大成林。这样,他们既收了三年粮食,又在秃岭上造起了一片新林。这种合理套种,是山区劳动人民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而摸索出来的解决山区粮食问题的一个好办法。过去这里有句话:“种杉不种桐,一世都要穷”,因为杉树长大成材需要十五、六年,不实行合理套种,就不能较快地受益。芦岭大队近几年中用这个办法,每年收获四万五千斤左右的杂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王国英带我去看了一些实行套种的山地,在那些已“退粮还林”四、五年的山林,各种杉树、麻栗、檫树生长得很旺盛,有些速生树再有几年就可以采伐了。他们说:在套种的林地上,树木幼苗的成活率要比不套种的林地高10%到20%,树木生长也快。这是因为套种粮食以后,除了杂草松了土,改善了周围的环境。他们实行合理套种以来,没有发现过水土冲刷现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林地都可以开垦的。芦岭大队严格规定,凡靠田边地边溪边的山,用材林、幼林多的山,以及山陡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则坚决不开。决定可以开和不可以开的原则是:必须林粮生产两利。
山区的远景
“山和田是一对双生子,可谁也离不开谁”,王国英若有所感地说。这个天目山上的老农民对于山和田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理解得很深刻的,每年都注意作好安排。这个队在清明前的春分时节,农事不忙,就点桐籽,插杉树。入冬后,秋收已完,就上山插麻栗。种树时全村男女一齐上山,他们都是种树的能手。为了便于管理,山地还作了划分,远山是点桐插杉树,发展用材林;近山则种茶树、果树等经济林。今年他们已种了桃树三千株,梨树六百株,板栗六百株,还种了几万株麻栗、乌桕和杉树。
大队还建立了一套制度,管好现有的山林。他们封山禁止砍柴放牧。社员砍柴要在指定的地区,要砍劣留优,砍弯留直,保持树木的合理间距。前几年木材的砍伐量过大,使成材林的蓄积量减少。现在他们吸取了这个教训,根据林木的生长量,确定每年木材的砍伐量,这就可以使山林永葆青春。因为管好了山林,山林献出的财宝一年比一年多。这几年,桐籽、茶叶、蚕网、木材等等,都超额完成了国家任务,每年林业收入都占总收入的40%左右。再过两个月,闻名全国的特产山核桃,又要收获了。
王国英带着我一边沿着山边走,一边指指点点地让我看两旁大大小小的丛林。对每一片丛林,他肚子里都有一本账:哪一片檫树不久就可以砍下送去造船了,哪一片麻栗再有二、三十年就是做枕木和机器垫木的好料……“这座宝山过几十年以后,不知会变得多美,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财富呢?”他的话描绘出了这个美丽山区的远景。


第2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 加强基层建设 促进当前生产
淮阴组织老干部定期回乡工作
据新华日报消息:江苏省淮阴专区组织一批老干部定期回到家乡或回到他们工作过的老区参加工作,对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加强生产队建设以及搞好当前生产,都起了促进作用。
从今年麦收以来,据地委、专署机关和五个县级机关的统计,先后有二百八十五个干部回乡、回老区参加工作、参加生产,其中县人委科长以上干部一百一十八人。
他们回乡、回老区以后,都以普通劳动者身份生活在群众中间。专署干部鲍泽民回到家乡以后,天天和社员一道干活。一天,他听说队里有几户缺乏劳力的社员还没有把粮食运回家,就抽空到粮站替他们运回了粮食,社员深受感动。5月前后,淮阴专区旱情较重,这一批老干部到队以后,立即和群众一道投入抗旱斗争。专区银行干部杨惠武回到家乡淮阴市陈集公社林圩大队十二生产队,协助队干部发动社员讨论了抗旱抢种、以秋补夏的办法。队委会采取扩种山芋、大豆和加强秋田作物管理等措施,现在秋苗生长良好。
在工作上,这批老干部,积极帮助生产队干部改进经营管理,加强了生产队的建设。地委财贸部干部仝庭茂回乡后,和队会计一道清理了过去的工分账,并根据社员意见健全了工分管理制度,按旬公布,得到了社员们的称赞。同时,这批回乡干部还帮助当地党组织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地委组织部副科长张茂林回到家乡以后,帮助大队党支部建立了党课制度,除亲自给党员上党课外,还帮助支委们学会讲解党课。由于加强了教育工作,党员、干部的思想、政策水平较前有了显著提高,领导生产也更能从实际出发了。
除了上述工作以外,他们还及时地将农村实际情况反映给各级党委,使党委在领导工作上更加切合实际。如地委最近制定的关于发展生产的十条措施,就有不少是从他们反映的情况中得来的。据地委初步统计,最近两个月中,这批干部就写了各种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和来信二百多件。
为了使这批老干部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共淮阴地委最近召开了回乡、回老区的干部会议,交流工作经验。


第2版()
专栏:

中条山区深处的泗交公社,是革命老根据地。过去曾在这里担任过区委书记的李清堂,现在是泗交公社党委第一书记。这是李清堂(左一)同泗交大队的干部和社员,在劳动休息时谈心
新华社记者 董荣贵摄


第2版()
专栏:

扩大利用各种纤维节约棉花
上海生产十多种混纺织品
吴江盛泽镇丝织厂增产特殊用绸
新华社上海21日电 上海十多个棉纺织、印染、针织工厂,目前正在扩大利用各种纤维,混纺、交织成衣料、被单和针织内衣等产品,有的已供应市场。
这些产品大都是用棉纤维同合成纤维、粘胶纤维、麻纤维等混纺、交织而成的。用合成纤维卡普龙和棉花混纺织成的汗衫,兼有卡普龙强力好、耐磨、滑爽和棉花纤维吸水性能好的特点,耐磨牢度比一般汗衫高。合成纤维聚丙烯腈同棉花混纺后织成的棉毛衫裤,像羊毛做的一样柔软,保暖性能好,富于弹性,而且能够防止虫蛀。
粘胶纤维(即人造棉)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它同棉纱合股织成的布,牢度接近棉织物的水平。用一根人造棉纱和一根天然棉纱并线交织而成的春花呢,由于两种纤维的吸色性能不同,染色后还自然形成一种类似毛织物的花纹。
苎麻、亚麻同棉花混纺织成的被单,耐磨牢度也比一般被单高。
采用天然棉同各种化学纤维混纺、交织,为增加纺织品的品种和产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今年到目前为止,上海的纺织工厂已经生产了十多个花色品种的混纺织物,而用混纺、交织的办法,比使用天然棉纱,每生产一万米华达呢,就可以节约棉花将近一吨。
新华社南京电 本社记者蒋青萍报道: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新民丝织厂,最近织成了一种专门供应农村制粉筛用的新产品——筛绢。记者在这个厂时,拿了一块这种带有网眼的筛绢,两手拎着斜对角,用劲拉动,然后又放在手里搓揉,筛绢的网眼,一点也没有变形。
盛泽镇是江苏省主要丝网产地之一。这里的丝织工厂除了大量生产各种衣着用丝绸,有时也为有些部门生产一些用途特殊的丝绸。目前,全镇各丝绸厂生产的特殊用绸有:供裱画用的苏花绫、供油印机用的罗底,作团扇、宫扇和檀香扇扇面的标准纺和作绝缘绸的皴洋纺等。今年1到7月份,各厂共生产了各种特殊用绸十五万八千多米。
这些用途特殊的丝绸,质量要求都比较高,生产方法与一般丝绸也不完全相同。例如既薄又软的苏花绫,每匹长十·二五米,宽七十厘米,重量只有半斤,白坯织成之后,要经过加热漂白,脱去蚕丝胶,才可以变成既白又软的绸子。织成的绸子还要卷上一根木棍,放在一块青石板上,上面再压一只元宝式的青石,工人站上去用脚来回走,让石元宝将木棍上的丝绸压得平整光滑。据说,就是用现代化的轧光设备轧这样薄的丝绸,也无法达到这样压轧所达到的标准。


第2版()
专栏: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师生
发现大白菜孤丁病新型病毒
新华社二十一日讯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的师生们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大白菜孤丁病病毒的两种新类型,并且初步探索了它们的传染途径。
大白菜从幼苗期到抱头(包心)期都能发生孤丁病,在苗期嫩叶生长时得上这种病,叶面就出现黄褐色斑纹,叶片卷曲萎缩,停止生长,危害性很大。植物保护系的师生们在北京、天津两地广泛调查这种病的病原和传染途径,采集了白菜上近千个病毒的标本,逐个接种到健康的大白菜上,结果许多白菜都得了孤丁病。从这些得病的大白菜中,他们鉴定出两种新类型的孤丁病病毒,并初步探明,大白菜感染这两种病毒的症状,和感染过去发现的一种病毒后的症状相同,不同的是这两种病毒不会由蚜虫传播,而病菜的液汁却能使其他好菜致病,它们是通过摩擦方法(如人工移苗)来传染的。植物保护系师生因此把这次发现的两个新类型的孤丁病病毒命名为“孤丁二号”和“孤丁三号”,而把过去已知的一种病毒命名为“孤丁一号”。
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从一九五二年起,就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有关部门合作,开始了对孤丁病的研究。他们曾在东北、河北等地大白菜产区作实地调查,对这种病的病原作过一系列的研究,肯定了孤丁病是一种病毒性的病害,并查明所发现的病毒是通过蚜虫来传播。这个研究成果曾经为防治大白菜孤丁病提出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第2版()
专栏:

都匀积极生产少数民族特需用品
据新华社贵阳21日电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的手工业者,积极生产少数民族人民特殊需要的日用品,今年头七个月就生产了少数民族特需的头巾、背带和他们喜爱的被面、刺绣品、银首饰等共九万多件。
都匀市有两百多名手工业者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商品的生产,供应黔南地区布依、苗、水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人民的需要。这些用品的花样要求很复杂。如布依族妇女喜爱穿镶有花边的大襟短衣、长裤。系绣花镶边的短围腰;苗族妇女喜爱穿对襟短衣和百折裙;水族妇女喜爱镶有花边的大襟长衣、长裤,有的也系绣花镶边围腰。为了使少数民族能买到合意的日用品,各手工业合作社和合作工厂曾派出专人携带样品,到农村去征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收集他们喜爱的图案、花样,改进产品。
少数民族人民佩戴的银器首饰,是都匀市一项名牌产品,历来畅销州内各县。银器手工业社的工人们精益求精,今年来产品质量又有提高。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在新房落成时,都要在堂屋正梁上配上一枚银质“梁星”,一来壮观,二来象征吉祥。已从事银器生产二十多年的老师傅彭绍贤,和其他几个老师傅一起,将过去“梁星”上带有封建色彩的“天长地久,万代富贵”八个字改为“劳动生产,创造幸福”,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普遍欢迎。


第2版()
专栏:

卡马拉·马马迪抵京
新华社21日讯 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书记处几内亚书记卡马拉·马马迪,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他是在参加东京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和阻止核战争世界大会后,应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在到达北京以前,卡马拉·马马迪曾在广州、武汉进行了参观访问。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副秘书长杨骥今天前往机场欢迎。


第2版()
专栏:

庆祝罗马尼亚解放十八周年
罗大使举行电影招待会
新华社21日讯 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乔治乌·杜米特鲁今晚举行电影招待会,庆祝罗马尼亚解放十八周年。
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黄镇、曹瑛、徐光霄、李苏、徐立清、陆平,以及首都各界人士出席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还有各国驻中国的使节和外交官员。
招待会上放映了罗马尼亚故事片《街道回忆》。


第2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赴外地参观访问
据新华社21日讯 参加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后经过我国的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今晚乘火车离开北京。他们将在南京、上海等地参观访问以后回国。
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在离京前,曾同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的负责人和首都青年举行了告别聚会,两国青年在会上畅叙友谊,互赠礼品留念。
20日晚,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艺术团曾在首都民族文化宫举行文艺晚会,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第2版()
专栏:

全国无线电操纵航空模型冠军赛开始举行
新华社长春21日电 1962年全国无线电操纵航空模型冠军赛,今天在长春市滑翔机场开始举行。
在第一轮比赛中,西北工业大学队在可能获得的一千分中取得了七百六十一分,居于暂时领先的地位。他们的这个成绩比1960年全国冠军的成绩还要好。1960年的冠军在两轮飞行中只取得了六百九十四分(满分二千分)。
第一轮比赛共举行两天,参加这次冠军赛的二十三个队今天只有十一个队出场。他们大部分是第一次参加这次冠军赛的比赛项目——二级无线电操纵模型飞机特技飞行的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由陶考德、薛民献组成的西北工业大学队操纵的模型飞机,一起飞就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十五分钟)内,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十九个规定的飞行动作,其中几个不同的“8”字飞行动作特别优美,观众赞叹不已。
陶考德和薛民献在这次冠军赛开始的前两天,在练习中由于一个偶然的事故把准备参加比赛的主机摔坏了,但他们今天用备用机参加比赛仍然飞出了优良的成绩。这次冠军赛将举行三轮的飞行比赛,每个队以其中两轮较好成绩之和作为总成绩。第一轮比赛原定20日开始,因雨延至今天举行。这一轮比赛22日还将继续进行。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我国的棉区是怎样划分的?
河南睢县读者常禄文、李永生等同志来信说:《全国鉴定出十八个棉花良种》消息(见7月18日人民日报一版)中,谈到了早熟棉区、特早熟棉区和西北内陆棉区等。这些棉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它和以前报上用过的“南方棉区”“北方棉区”有什么不同?为了说明它们的区别,我们请农业部工业原料局陈仁同志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编者
我国种棉花的地区分布很广。关于棉区的划分,一般根据自然条件和地理分布,分为五个棉区,即: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东北棉区(或叫辽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和华南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与长江流域棉区是以秦岭、伏牛山、淮河、洪泽湖及苏北灌溉总渠为界。长江流域棉区与华南棉区是以福建的戴云山,沿江西南部的九连山,广东、广西北边的五岭,以及贵州中部的分水岭为界。东北棉区主要是分布在辽宁省辽河流域的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包括甘肃的河西走廊和新疆。这五个棉区的主要特点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是一熟栽培;长江流域棉区大部是棉花和冬季作物一年两熟栽培;东北棉区无霜期短,只能栽培生育期短的早熟棉花品种;西北内陆棉区雨量很少,植棉必须灌溉;华南棉区温度高,冬季无霜雪,除一年生的棉花外,还可栽培多年生的木棉和宿根棉。
在五个棉区中,棉田最多的是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这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大棉区。通常我们说的北方棉区和南方棉区,前者指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棉区;后者指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棉区。
至于“早熟棉区”、“特早熟棉区”的划分,这是在规划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时所采用的名称。“早熟棉区”指的是冀东、北京一带棉区,这些地区在地理分布上属于黄河流域棉区,但因气温较低,只宜于栽培生育期较短的早熟棉花品种。“特早熟棉区”指的是东北棉区和晋中、陕北、甘肃以及新疆北部玛纳斯河流域的棉区。这些地区因无霜期短,只能栽培最早熟的棉花品种,因而在规划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时,归为同一类棉区,称之为“特早熟棉区”。
关于我国棉区究竟应该如何划分的问题,现在还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主张将分布在我国北部,只适宜栽培生育期短的棉花品种的地区,划成一个棉区,称之为北部棉区或给以其他适当的名称,不用东北棉区、西北内陆棉区的分法。另外,有人认为把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等地区,叫作华南棉区也不大恰当,而主张改称华南和西南棉区或叫南部棉区。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第2版()
专栏:

养肥猪要合理使用青、粗饲料
徐矶 刘金旭 李炳坦 张子仪
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养肥猪(肉用猪),是我国农民历来的养猪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农业副产品和野生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在粮食不很富裕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般地区解决猪饲料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使用青、粗饲料养肥猪,必须既承认它对猪的营养价值,又不过分估计它的作用。
猪是杂食动物,从这一点上说,猪对饲料的选择不是很严格的。但是,猪不像牛、马等草食动物那样,可以在瘤胃或盲肠中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把大量粗纤维分解成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猪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远不如牛羊。例如,牛对棉铃壳中的粗纤维消化率为59%,而猪仅为5%;绵羊对小麦壳中粗纤维的消化率为39%,而猪仅为10%。牛可以吃大量的稻草、麦秸,而猪不行,就是这个缘故。猪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大小,又和它的身体轻重相连系,大猪比小猪较耐粗饲。猪的日粮(猪一天吃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当有一定限度(我们叫它粗纤维水平),超过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猪胃的容积比牛、羊小(公牛是二百零四公升,绵羊是三十公升,而猪只有十一公升),猪肠的长度也比牛、羊短(公牛是五十六米,绵羊是三十二米,而猪只有二十三米)(注一);因此,猪每天能吃下去的饲料的体积要比牛、羊小。如果只以粗饲料喂猪,它吃的饲料(按风干物计算)超过一定限度,胃容纳不下,就吃不进去,勉强吃下去也消化不了。
青饲料和多汁饲料,如野草、野菜、绿肥作物、块根、块茎、瓜类等,和粗饲料藁秆、秕壳等相比,适口性好,容易消化,营养成分也比较完全。猪对青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和牛、羊相比并不很低,猪消化率为54.7%,牛羊分别为59.3%和58.2%(注二)。很多青饲料,如苜蓿、苕子、紫云英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猪吃了很有好处。但是,一般青饲料和多汁饲料体积都比较大,特别是水生饲料含水量在90%以上,由于水分多,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就相对降低。单纯用这些饲料喂猪,也不能达到喂肥的目的。
用经过水解的藁秆、秕壳等植物的纤维作原料,培养酵母菌,然后再利用酵母菌作饲料;和用酵母菌处理藁秆或秕壳粉,再利用发酵过的藁秆或秕壳粉作饲料,是两回事。前者实际是用酵母菌作饲料,后者是用发酵过的藁秆或秕壳粉作饲料。干酵母中含有49%的粗蛋白质,它的营养价值比燕麦还好。把酵母接种在玉米芯60%、甘薯藤粉20%、麦麸20%的混合物中,添加0.5%的硫酸铵发酵,它的纯蛋白质尽管提高了1%左右(由5.7%提高到6.8%),但从它的总营养价值来看,仍然属于粗饲料。粗饲料如稻草、麦糠、玉米芯、花生壳等,粗纤维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很低,对猪适口性既差,又不容易消化。经过磨碎、蒸煮、发酵等加工调制,虽然改善了它的适口性,但营养价值的提高则有限。有人说,粗饲料适当调制就是精饲料,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要保证猪的生活、生长,就需要使它吃下去的饲料中含有足够的和必需的营养物质。从我国目前饲养水平出发,在营养物质中主要考虑的是热能与蛋白质的来源。一般说,饲料中的水分和粗纤维含量与上述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反比,青饲料中水分多,而粗饲料中粗纤维含量高,它们的饲料单位与可消化蛋白质含量就较低。为了降低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缩减它的体积,就必须在猪的日粮中搭配适量的精饲料,使日粮中各种饲料在营养物质含量的盈缺上可以互相弥补,而达到完全和平衡。
有人问,如果选用最好的青饲料如苜蓿等豆科作物,和多汁饲料——胡萝卜、甜菜、薯类等块根块茎,注意多样搭配,不用精饲料(如碎米、玉米、大豆等和米糠、油饼等副产品),能不能养肥猪呢?我们的回答是:在掌握一定的饲养技术以后,从理论上或者在生产上的某个阶段,这样作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在整个养猪的过程中都这样作,是不行的。农民也没有全部用青、粗饲料喂猪而不搭配一点精饲料的做法。
青、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搭配比例怎样才合适?那要根据青、粗饲料的质量、精饲料的质量和育肥的期限来确定。青、粗饲料的质量好,搭配的精饲料可以减少;精饲料质量好,在数量上可以少搭配一些;育肥期长也可以少搭配。反之,青、粗饲料质量差或者要求育肥期短,精饲料的搭配就要多些。怎样才算适当,要根据各地生产状况、饲料供应状况、育肥期限、放牧还是舍饲、饲养管理精细还是粗放等来确定。
注一:参考东北农学院伊·米·马尔启扬诺夫专家的《家畜饲养学讲义》上册。
注二:资料来自M·Ф·托迈教授著《饲料消化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