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西藏东部农村见闻
新华社记者 悦西
在夏收夏种刚刚结束的季节,我来到高山环抱的左贡县东坝乡。梯田从半山腰一直排到怒江边,地里已播下第二季作物,春天播的青稞小麦,抽出了颀长的穗子。一幢幢白色楼房,隐现在果树丛中。现在正是核桃、梨子、苹果和葡萄快要成熟的时候。东坝周围,都是拔海四、五千米的高山,而这块河谷平坝只有拔海二千七百米左右。我翻山的时候,还穿着毛衣,一下到江边,就只能穿汗衫了。
家家有存粮
今年,东坝乡的夏季作物又得到较好的收成,两百多户农户中,绝大多数人家的粮食收入增加了,出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民主改革前,格旺村的桑玉珍家,几个装粮食的瓦罐经常是空的。去年丰收后,因为装粮食的瓦罐不够用,桑玉珍就找到乡人民政府,借了一个能盛二十多斗粮食的木箱子。最近,她的四斗二升(指同量种子播种的土地面积)水浇地又收打了三十多斗青稞,另外,还有一部分小麦和玉米。她家去年收的粮食还没吃完,今年收的粮食数量又超过了往年,她把大木箱、小瓦罐都装满了,还是有些粮食无处收藏,不得不第二次前往乡人民政府借家具。桑玉珍说:“过去,我只知道出去借粮、借钱,做梦也没有想到还会有借盛粮家具的一天!”过去的贫苦农奴阿姆,今年夏季收了一百多斗粮食,家里没有东西放,只好存放到女婿家里。
在丰收的季节里,东坝乡磨糌粑的水磨也显得更为繁忙了。散布在全乡各条河沟上的十七座水磨,不停地转动着,农民们在打下新粮以后,都想磨出一部分糌粑面尝新。在波嘎村附近的一个磨坊里,白玛德钦对我说:“民主改革前,劳动人民不管收打多少粮食,自己还是勒紧腰带,忍受高利盘剥,谁还能拿刚打下的粮食尝新呢?”
勤劳致富
对于波嘎村的登庇和曲珍来说,今年夏粮丰收,是喜上加喜,他们在开镰收割的前一天结了婚。这个新家庭有七斗五升土地,一头耕牛,一头奶牛,一头毛驴,七只羊子,还有藏犁、锄头等农具和十多棵梨、核桃、葡萄树。登庇指着一口旧铁锅告诉我,这口旧铁锅已在他岳父、岳母手里用了四十多年,老人们担心这对新婚夫妇“身在福中不知福”,特地把它送给他们,让青年人知道前一辈是怎样过日子的,并且嘱咐说:“以后要好好搞生产,否则,再厚的家底也会吃光的。”为了不辜负老辈人的心意,小两口在婚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忙着下地割麦子,吃过早饭后又到互助组里干活。夏粮入仓以后,登庇爬上山岩,挖回了五驮鸽子粪,为下一步生产作好准备;曲珍也在家精选了准备冬播的几斗青稞良种。登庇领我参观了他们的小粮仓,他说:“这个小仓库能装三百多斗粮食,现在虽然还不满,有互助组的帮助,再加上我们四只劳动的手,装满它的时间不会很长的。”
在东坝乡里,老年人的干劲也是十足的。年过半百的阿哥夫妇,全家三人,过去常靠借糌粑度日。1960年,阿哥刚参加互助组的时候,就依靠互助组在山坡上开出了七块荒地,去年就在这块地上收打了八斗青稞、一百斤洋芋和两千斤南瓜。今年,他们又在这块地上收了九斗小麦,春天种的南瓜和辣椒也已开花结果。阿哥家现在有了七斗七升耕地,一头奶牛,一匹骡子,一条毛驴,并且喂了猪和鸡。今年收新粮后,一家三口人都缝了冬夏两季的新衣,还在信用社存了一百零七元。
猪鸡成群
东坝乡的每个村子,都饲养猪和鸡,农民们用这些副业生产收入换回了茶、盐、烟、布及其他生活日用品。东坝乡农民大量养猪、养鸡是从1960年开始的。据统计,这个乡现有的猪和鸡,比去年年底时,分别增加了近三倍。一个名叫大吉的农民,去年仅卖鸡卖蛋的收入就有好几十元。除了出卖和自己吃的以外,目前他家还养着五十多只鸡。他说:“一家人,只要有十多只母鸡,每年需要的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就不成问题了。”
果树满山岗
在东坝乡的片片林丛中,除了当地原有的核桃、梨、葡萄、杏和石榴树外,还有近几年来引进的巴塘苹果、四川桔子和云南梨子等果树,了解东坝乡历史情况的人们都知道,这里虽然气候温和,适宜于各种果树生长,但在三大封建领主统治时期,多栽果树并不是一件好事。那时,种庄稼要交租,栽树要纳税,引进一个新的品种,更得先报告,后缴钱。所以群众不愿多种果树,更不愿引进优良品种的果树,原有的一些果树,也没有认真管理。民主改革后,果树为农民自己所有,人们才开始细心地经营果树了。许多人家都给每株果树挖了灌水坑,追施了肥料。今年春天,大家还对果树进行了防虫检查。据不完全统计,全乡目前约有各种果树七千株。每年仅向供销社出售的各种水果就有近四万斤,收入达四千多元。当地农民自己还酿制了不少葡萄酒。一位了解全乡情况的干部告诉记者,在去年一年中,这个乡的农民除了向供销社出售水果以外,还用水果和一部分辣椒换回了四十多头毛驴,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斯朗扎西过去是个贫苦农奴,全家九口人,现在有七株核桃和梨子树,去年用卖水果和干果的收入,每人添了一件新衣,买了一些茶盐和五斗粮食。
(附图片)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农会主任巴桑次仁出身于农奴。他按照党的政策办事,积极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受到群众爱戴。这是他(右)和农民在田边商量青稞的后期管理办法 新华社记者 陈珺摄


第2版()
专栏:

忘我抢救群众生命财产
龙王庙公社干部和党员抗洪抢险受到赞扬
新华社沈阳19日电 辽宁省安东县龙王庙人民公社的干部、党员,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舍己为人,忘我地抢救群众生命财产,使社员生命和集体耕畜免受损失,受到群众的热烈赞扬。全体社员在洪水消退以后,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及时展开生产救灾活动,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由于受太平洋上第八号台风和蒙古冷空气流的影响,8月8日,辽宁省凤城、岫岩等县山区在四五小时内连降暴雨三百多毫米,引起山洪暴发,河水出槽,处于十八道河川下稍的龙王庙公社迅速被洪水浸淹。当洪水突然冲进村庄的时候,这个公社的共产党员和干部,立即奔赴险要地段投入抢险斗争。公社党委书记李明福带领公社干部始终战斗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李明福在漆黑的暴风雨的夜晚,涉过齐腰深的洪水,组织社员抢险,自己也背扶老、幼、病、残社员。龙王庙生产大队大队长毕传福家住第七生产队,妻子正临产,可是他为了抢救社员脱险,不顾社员的劝阻,冒生命危险,游水奔向被洪水包围的第一生产队。马家堡大队妇女队长李玉琴,为了接领从兄弟队转移来的社员,冒着七级的暴风疾雨通夜奔走,把从险区转移来的社员领到安全的地方,不能走的小孩,她还帮助背送。
龙王庙公社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共涌现出一百三十七名先进人物,其中有三十七名共产党员和三十一名共青团员。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社员,人们说:“只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干部,才能这样舍己为人民。”社员们在洪水消退以后,纷纷响应党组织的号召,积极开展生产救灾活动。他们主动下田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水田坝埂和渠道,大力进行排涝扶苗和洗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到8月15日止,全社已经扶苗和排出内涝两万多亩,占受淹面积的五分之一,修复水田坝埂三百五十多处,并且在洪水退落的土地上抢种了秋菜和晚秋作物。


第2版()
专栏:

我国历史上收辑范围最广的古籍目录书
《中国丛书综录》编纂完成
《中国文学史》第一、二、三册出版
新华社上海19日电 我国历史上收辑范围最广的一部古籍目录书《中国丛书综录》最近已经全部编纂完成。
这部检阅古籍丛书的巨型工具书是上海图书馆编辑的。全书分三大册,书中所收辑的目录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四十一个主要图书馆所藏历代的丛书二千七百九十七种,古籍三万八千八百九十一种,总字数达七百五十万字,远远超过了以往所有丛书目录的规模,特别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很有参考价值的古籍著作,还是第一次被收辑在分类目录中。
《中国丛书综录》的第一册是总目分类目录,第二册是子目分类目录,已在1959年和1961年先后出版。目前编辑完成的最后一册包括子目书名索引和子目著者索引。这一册的编辑要求和第二册不同,是为子目分类目录服务的。读者要知道某书有没有收在丛书中或收在哪一丛书中,可以在书名索引中查到;如果只知道著者姓名而不知道书名,就可以在著者索引中寻找,都可一查即得。此外,从书名索引中可以查到不同作者写的同一书名的著作,从著者索引中可以了解到同一个著者有多少著作被收在各种丛书中,对同姓名的人所属的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也都作了注明。这样就为研究工作者检用时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丛书也叫“汇刻书”,是汇集许多重要或罕见的著作于一书的一种著述。我国最早问世的丛书是南宋时俞鼎孙、俞经合编的《儒学警悟》。此后,汇编历代重要著作的丛书日益发展,种类众多,子目浩繁。但因为过去没有一定的检阅工具,利用起来有很大困难,致使这部分宝藏不能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发挥作用。清代的顾修开始编纂了第一部丛书目录书《汇刻书目》,仅收录丛书二百六十种左右,以后又有许多学者和专家编了一些丛书目录,但是由于图书资料非常分散,所编目录或则根据一家所藏,或则仅凭各家著录转抄辑集,内容上常有存佚不分、异名重出的情况,在编制上也往往因陋就简,不很完备详尽。
据新华社19日讯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第一、二、三册,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这次出版的是这部文学史的古代部分(从上古时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止),共七十七章,约一百万字。这部文学史全书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共分六册。其余部分将在今后陆续编写出版。
这部书在编写时,注意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纲,来叙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和面貌,书中对不同阶段的古代文学创作的特殊风貌,每一阶段的文学现象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杰出、优秀的作家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和作用,都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的评价和分析,也都比较全面公允,在材料的运用上也比较严谨,并且有一些新的考订和推断。编写者还注意吸收了前人和当代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参加编写这部书的是文学研究所的十八位研究人员,他们之中有国内知名的老专家,也有青年研究工作者。编写时间共历时两年。


第2版()
专栏:

农村盖房用材的一个新问题
本报记者 孙光
7月下旬,我到河北省迁西县走了一趟,感到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盖房子。近一两年来,迁西县盖房子的户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冬季,全县就有二千三百户人家盖了新房,以每户盖房三间计算,就是六千九百多间。最近还有不少人家要盖房子,但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建筑材料。
迁西县是个山区,过去这里的农民盖房子多用谷草、石头、泥坯和木料,但是草房用草和木材很多。每三间房子光苫房顶就需要三千斤草,以亩产二百斤谷草计算,三间房就得用十五亩地出产的谷草。去年冬季迁西县新盖的六千九百间房子如果都盖草房,就得用三万四千五百亩谷地出产的谷草;每三间房子用木材五立方米,六千九百间房子需要一万一千五百立方米木材。
解放后,由于大量播种其他高产作物,谷草显著减少。现在每年出产的谷草除了饲养牲畜以外,用来盖房子的草就很少了,由于草少,价格相应地贵了,特别是用草苫屋顶不经时,一般三五年就得换一次顶,显然是不经济的。这些年,因为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木材采伐量较大,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农民盖房用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农村盖房用材问题呢?同当地群众和干部交谈,认为重要的途径在于水泥瓦顶代替谷草;用钢筋混凝柱代替一部分木材。
记者同迁西县计划委员会等部门的同志一起,计算了草房、瓦房和水泥瓦房的成本。
草房:每间造价一千一百三十七元,需木材一点六六立方米,房顶造价二百元,使用年限三年到五年。
瓦房:每间造价一千一百八十七元,需木材一点六六立方米,房顶造价一百八十七元,使用年限三十年(土瓦房需要多用一千五百斤石灰、五百块砖、三百斤麻刀,所以造价比草房略高);
水泥瓦房:每间造价九百八十元(按当地市场价格计算。目前华北地区的水泥房每间(十五平方米)约六百元左右),需木材一立方米,房顶造价八十三元,使用年限三十年到一百年。(以上三种房子修盖时小工的吃饭、工资和泥瓤等费用都没有计算在内。)
这里的群众总结水泥瓦房有以下几大好处:①用木料省。瓦房和草房用的木材多,木材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大梁的直径一定要在二十六厘米以上,而水泥瓦房因为顶轻,不漏雨,直径十四厘米的木材就可以做大梁,其他地方用的木料细一点也行。如果用钢筋混凝土做大梁,还可以节约更多木材。②造价低。盖三间房需要零点八吨水泥,按国家牌价是一百零二元,加工成水泥瓦连工带料共二百五十元,比草房和瓦房的房顶便宜一半还多。③经久耐用。一般用三百号以上水泥做瓦,如果保护得好,可以使用三十年到一百年以上。
目前全部采用水泥瓦也有困难,现在这里大部分还是用土瓦盖房子。迁西县许多生产队有小型砖瓦窑,只是烧窑的燃料需要量大,每一窑需要十二吨煤,而当地不出煤,要到唐山去运煤,每吨煤运回来,是四十元,因此瓦的成本很高。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是国家当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农民要求国家多供应一些钢筋水泥预制构件和水泥,以解决当前农村建筑材料的不足。


第2版()
专栏:

广东破获蒋帮阴谋爆炸红星轮案件
依法处决蒋帮特务分子伍珠
新华社广州19日电 受蒋介石匪帮特务机关派遣,阴谋爆炸航行广州—澳门的一艘轮船、杀害船上旅客的特务分子伍珠,已为广州市公安局及时逮捕,并于8月19日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这个特务分子,在澳门接受了蒋匪帮特务机关的破坏任务,于7月29日携带美制定时爆破和纵火器材,伪装旅客,混在当日由澳门开往广州的红星115号客轮上,阴谋进行爆炸。当轮船将抵广州的时候,机警的船上工作人员发现在更衣室的镜子后面,藏着一个“刘科记肉心杏仁饼”铁盒,重量超常,引起了警惕,立即报告了公安人员。经检查,发现盒内装有美国制的硝化棉烈性炸药、镁粉纵火器和电池定时器。这些定时爆破和纵火器材如果发生爆炸和燃烧,轮船将受到严重损坏,船上几十名旅客和工作人员将有很大伤亡。公安人员当即采取措施,排除了危险,保障了旅客和轮船的安全。广州市公安局并立即开展了调查工作,在旅客和船上工作人员的积极协助下,放置定时爆破和纵火器材的凶犯伍珠当场就被查获。


第2版()
专栏:

抗议蒋帮修筑堤坝时不予安置
台北居民两次包围“代理市长”
据新华社讯 据台北《公论报》报道:台北市居民最近两次包围“代理市长”周百练,抗议蒋匪帮在修筑台北的水源和双园堤坝时,把他们弃置堤外,不予安置。
消息说,6月4日被弃置在水源堤外的居民百余人,将周百练的住宅团团围住,并由妇女们带头冲进周的住宅,抓住周百练的衣服和领带,质问他为什么不给堤外居民找地方居住和发给拆迁费。直到大批警察赶往现场进行镇压,周百练方乘机从后门逃走。
在这以前,这家报纸还报道了周百练在4月29日被双园堤外的居民包围的消息。消息说,当这些被弃置在堤外的居民为了在洪水到来时便于向堤内逃命,要求筑堤工程部门在堤上建一铁门而被拒绝的时候,适值周百练和“市警察局”局长张毓中到堤上“视察”,愤怒的居民立即冲上前去将他们包围,有的高声喊打,有的抓住周百练的衣服,并且把他乘的汽车的轮胎的气放掉。事后,有许多居民遭到逮捕。


第2版()
专栏:

父子画家
最近在天津举办的老画家刘奎龄的个人画展上,有一幅画上面画着两只正在松树上闹腾的猴子,那机灵顽皮的神态,似乎可以随时跳到人们面前来;那毛茸茸的褐黄色的身体,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得着。曾经有个外国代表团到天津参观,看见了这幅画,很想买回去。但是天津美术界却愿意把它当作珍品收藏起来。同一个展览室里,还陈列着一幅正在吼叫的豹子的画,这只猛兽的背景是几株疏竹,一湾溪水,颜色也很雅静。几个有经验的美术工作者看了这幅画,一致赞赏说:“简直画活了!”
这两幅画都是老画家刘奎龄和他的儿子刘继卣[yǒu]合作绘成的。观众们简直无法分清哪一部分是父亲画的,哪一部分是儿子画的。从这两幅画里不难看出,我国著名的工笔画家刘奎龄的艺术特色,已经开始被他的儿子继承下来了。
刘奎龄所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的工笔画派在古代曾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工笔画家。但自元、明、清以来,写意派画家在画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近百年来又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写意派画家,画坛更加倾向于写意手法。
刘奎龄生于清末,今年七十八岁了。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擅长于工整细致地刻画各种物象。他认为粗放简练的写意画,不能代替工细秀丽而具体的工笔画。他不顾当时画坛的偏见,坚持创作工笔画,并且打破同辈工笔画家重临摹而不重写实的清规戒律,从写生入手,追求工笔画的新的艺术境界。他和同时代有些国画家对外国绘画技法采取排斥态度不同,比较注意吸收德国油画、水彩画的技法。他还特别喜欢日本画家竹内栖凤的画。这样,他就能比同辈国画家吸收更多的营养,并且能把外国绘画技法很巧妙地融合在自己民族风格之中而不着痕迹。但尽管如此,这件事在当时的画坛上仍然被视为标新立异而遭到讥笑。
刘奎龄早年依靠卖画为生。那时他的作品构图变化不多,描绘过分拘于自然,曾被认为失之于太真,或者格调不高,被认为只能给妇女小孩作装饰品,而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他并不因此灰心,继续探索研究,到了六十岁以后,才达到他个人的艺术高峰,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自成流派。解放以后,他终于得到了画坛的重视,和写意派画家的作品同样受到群众的欢迎。
儿子的艺术道路却比父亲顺利得多。父亲像领航员一样,随时都为儿子指出方向。
儿子的生活不如父亲那么丰富。他作画时,往往忽略了一些细小的地方,父亲便告诉他,一张成功的画,没有不重要的地方。有一次,刘继卣画了两只狼狗,一只立着,另一只刚睡醒,正在伸着舌头打哈欠。父亲说:“画得很像,可惜有个地方画错了。”儿子问错在哪里,父亲说:“狗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伸舌头,它在打哈欠的时候,舌头是卷着的。”儿子再去仔细观察,果然如此。
刘继卣随父亲学画,时间相当长。起初,给父亲作助手;后来,父子合作;再后来,父子又分工,刘继卣画走兽,父亲画花鸟。儿子比父亲幸运得多,解放以后,刘继卣到了北京,直接间接地学习了更多传统技法和外国技法,使他能在父亲的基础上又发展一步。他作画的方法比父亲简化得多,也能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画出同样工细的画。到现在为止,他已画了几百幅各种动物画。
新华社记者 林印
(附图片)
刘奎龄的女儿刘继敏(左)随父学画
新华社记者 张映华摄


第2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足球队同北京青年足球队举行友谊赛
据新华社19日讯 参加第八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足球队,在回国途中应邀于今天下午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同北京青年足球队举行友谊比赛,受到一万多名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客队在本届联欢节的足球比赛中,曾经战胜了西德、奥地利和维也纳的足球队,取得了亚军。今天他们虽然以0比3失利,但他们良好的个人技巧,特别是防守技术和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不时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和赞扬。
客队十九岁的守门员施宝仙今天的表演最出色,尽管北京青年队全场射门多达六十五次,但他仅仅三次失守。施宝仙身材不高,可是反应很快,判断准确,动作灵活,多次恰到好处地救出了险球和比较难接的高球。
身材比较高大的北京青年队今天掌握了大部分攻势,可是上半场由于队员盘带过多,进攻的速度比较慢,加上射门的时机和角度都掌握得不好,因而射门二十八次都没有得分。
下半场双方都调整了阵容。主队在射门时增加了突然性,这样才在十二、二十九和四十二分钟时先后射入了三个球。其中头一个球是前锋张坤岳正对球门劲射入网的;后两个球都是左前卫赵清河在右方远射命中的。
客队今天攻势不多,全场只射门四次,但前锋的突然性进攻和奔跑快速的右边锋梭非安、右内锋阿里安杜、中锋山多梭等人的巧妙配合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友谊比赛结束以后,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李达上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海波等人由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团团长苏哈尔迪,副团长苏巴尔曼、郑荣全陪同,从主席台走到运动场上同双方队员一一握手,感谢他们的精采表演。


返回顶部